青少年犯罪概述资料

合集下载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一. 青少年犯罪的基本含义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

这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岁又未满18周岁的人,他们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但也仅只限于“初步”,所以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未成年人保护法司法保护中规定,未成年人犯罪需从轻处罚,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而已满18周岁,未满25周岁的人则属于青年范畴,他们的是非观、世界观较之未成年人已大大成熟,但仍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巩固。

而已满18周岁,未满25周岁的人则属于青年范畴,他们的是非观、世界观较之未成年人已大大成熟,但仍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巩固。

在中国,对未满14周岁的青少年犯罪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可送少教所或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改造;一般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但对于杀人、爆炸等八种刑法规定的严重犯罪的,年满14周岁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社会共同进行校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具体来看,目前青少年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犯罪年龄低龄化青少年犯罪成员从年龄上看日益低龄化,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不断上升,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青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2. 犯罪类型多样化目前,青少年犯罪已几乎涉及整个犯罪领域,其中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等方面,但凶杀、强奸、敲诈、吸贩毒案件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3. 犯罪人员低文化从某市少年犯管教所近几年来对青少年文化程度调查显示,犯罪青少年的文化较低,小学文化水平占40.2%,初中文化水平占47.5%,可见少年犯中具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者最多。

青少年犯罪PPT

青少年犯罪PPT

青少年犯罪特点
• 1 、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 后果。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 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 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 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 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 • 2 、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 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 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青少年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犯罪( juvenile delinquency),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 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 14 周岁而不满 25 周岁的人。这 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 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 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 14 — 25 岁年龄 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以我国 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 14 岁为起点。
青少年犯罪案例
沉迷于网络游戏 1、 4名“90后”少年深夜抢劫单身女4名均是90后的青少年,为了
满足上网游戏的需要,结伙抢劫街上行走的单身女子,先后作案10 多起。日前,莲湖警方成功打掉该团伙。 2、去年12月16日凌晨零时30分许,女青年尚某回家途中走到红 庙坡明珠巷南口时,突然被一名青年男子抱住,拖至偏僻的地方, 随后另有一名男子抢走她250元现金及一部苹果手机。四天后的凌 晨,另一名女青年在星火东巷208终点站,被2名男子以相似的作案 手法抢走现金180元、联想手机一部及部分化妆品。
3、公安莲湖分局抽调便衣侦查大队、红庙坡派出所成立专案组。 今年1月4日,民警在西桃园村、大观园某网吧、纸坊村将嫌疑人马 某某(20岁)、马某(18岁)、张某(18岁)抓获,另一名嫌疑人李某 (17 岁)在逃。经查,四人均为旬邑县同村人,仅有初中文化,沉迷于网 络游戏,嫌打工赚钱慢,便合伙在半夜抢劫单身女性。自去年12月 以来,四人在夜间抢劫十余次,用于上网挥霍,目前警方已落实5起 案件,涉案金额约一万元,三名嫌疑人被刑拘。办案民警提醒,单 身女性在外,钱财不要外露,也不要独自一人行走在僻静的路上, 另外,最好在手机上设置好生于 1996 年 4 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知名歌唱家梦 鸽之子。

青少年犯罪的六大特征

青少年犯罪的六大特征

青少年犯罪的六大特征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10岁到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参与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六大特征。

首先,青少年犯罪往往具有冲动性。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自己的冲动难以控制。

这就导致他们在面临冲突或挑战时,往往会选择使用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来解决问题。

其次,青少年犯罪常常伴随着行为问题的存在。

青少年犯罪者通常表现出攻击性、反社会行为、违反规则等问题。

他们可能会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对老师和同学进行恶意欺负,或者在家庭中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第三,青少年犯罪往往与家庭背景有关。

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者往往来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

他们可能经历过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缺乏家庭监督等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寻求关爱和安全感时,常常选择错误的途径。

第四,青少年犯罪往往与同伴影响有关。

青少年处于同伴关系的重要时期,他们往往受到同伴的影响。

如果他们的同伴也有犯罪行为,那么他们更容易受到诱导,加入到犯罪行为中。

第五,青少年犯罪常常与教育问题有关。

青少年犯罪者通常在学业上表现不佳,他们可能有辍学、逃课等问题。

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无法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从而诱发犯罪行为。

最后,青少年犯罪与社会问题有关。

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社会不公正等,对青少年犯罪起到一定的促发作用。

这些问题使得青少年感到无望和绝望,进而选择犯罪作为发泄的途径。

总而言之,青少年犯罪具有冲动性、行为问题、家庭背景、同伴影响、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等六大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以帮助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简述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简述
(一)定义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 事法学的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 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 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 的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 的年龄14岁为起点。
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 情境性 戏谑性 冲动性 反复性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成因

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

社会因素
(一)家庭因素
1、基因遗传

基因突变

犯罪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
2、溺爱

父母在物质生活上不断 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 是袒护孩子,给孩子造 成娇生惯养,唯我独尊 的思想,这些青少年任 性、骄傲,以自我为中 心,利已思想严重,一 旦生活发生波折,易采 取极端的手段,对抗社 会。

3、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人化 、暴力化 4、青少年犯罪手段愈来愈 “智能化”、“高科技化 ”
(二)心理特征
1、认识特点

认识能力低下,缺乏判断力与辨别力 认识上的片面性、主观性 认识上的情绪性
“江湖义气” “人天生是自私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撒谎办不成大事” “今朝有酒今朝醉”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
PS2被控引诱青少年犯罪

根据英国媒体的报导, 日前发生于英国的 17 岁少年残杀 14 岁友人 的犯罪事件中,由于犯 人供称是受到 Rocksta r Games 于 PS2 上所 发行的动作游戏《Manh unt》所影响而引发杀 人念头。
(三)学校教育因素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按照社会主义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施教; 营造温暖、融洽、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 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诱导; 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要协调一致,还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 育密切结合。
Hale Waihona Puke (三)怎样抓好学校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 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新人”; 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育方法,推 进素质教育; 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不同层 次的法律课,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搞 好学校团队工作。 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 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针对 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合理配 置教育资源,克服学校教育缺陷; 搞好学校团队工作。




英国 1、针对儿童犯罪日益增多的状况 制定了“儿童犯罪惩罚父母的措施”; 2、出现了“多加一”的青少年犯 罪新形式。 日本 1、游戏型犯罪增加; 2、暴力事件频发 3、低龄犯和少女犯增多。



3、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发案率高达9.3%, 青少年犯罪很少,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引起社会 关注。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占的比例:1965 年占38%;1975年占75.5%;1982年占65.8%。 1989年我国刑事案件第一次突破100万起; 1933年突破200万起;2000年达396万起。青 少年犯罪的比例一直在68—75%徘徊。其中, 2002年—2008年末,未成年人犯罪占25%,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 道。
.

论青少年犯罪

论青少年犯罪

论青少年犯罪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一)青少年犯罪的定义1. 所谓青少年,在犯罪学研究中的概念,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

这个概念跨越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是比较宽限度的一个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实施的犯罪,亦指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阶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至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通称。

2.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2)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

指10—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

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

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已满14岁至25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叫做青少年犯罪。

(二)社会青少年犯罪的现状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

有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尚不考虑1992年起将立案标准上调的因素)(1),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5%左右。

(2)这中间,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我们在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其中不少是骇人听闻的重大恶性案件。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

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

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

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校园安全小常识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把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

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活动要注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青少年保护法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1.世界青少年犯罪状况青少年犯罪时当今国际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国际上有社会学者将它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美国联邦调查局《罪案统计报告》:1992年,每10万名18岁以下的美国少年儿童之中,就有197.6人因涉嫌杀人、抢劫、重伤他人或以暴力强奸妇女而被捕。

1989年到1994年期间,青少年犯罪的占犯罪案件的20%。

暴力犯罪的增长尤为显著。

1980年,所有杀人案件中青少年占8%,1994年,上升为16%。

暴力犯罪增长率显著增加。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是世界上青少年犯罪率最低的。

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约占60%,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

文化大革命前,全国青少年犯罪人数在青少年总人数中为0·3‰,而90年代以来,己上升至3‰,整整提高了10倍,而且犯罪性质也日益严重,许多大案、要案多系青少年所为。

2、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国外的犯罪统计都发现,一旦迈入青少年时期,犯罪率就开始急剧攀升,随后降低。

Gottfredson与hirishi收集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犯罪年龄分布,绘制成曲线图后发现10到20岁犯罪率剧攀爬至高峰,20-30岁开始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比上升的幅度小,到30后后趋向平缓,50岁后几乎消失。

Moffit检视了第一次犯罪年龄分布的官方统计数据。

肯定了犯罪高峰现象的存在。

Moffitt又以非官方资料(自陈报告法收集资料)考察初次犯罪的年龄分布,结果发现:官方资料只呈现出了青少年犯罪的冰山一角,其实在青少年阶段,参与犯罪行为的人数可能多到足以称为青少年期的“常态”。

她将犯罪人分为两种,一种犯罪人终其一生都会犯罪,称为终生型反社会行为,另一种只在青少年时期才会犯罪的犯罪人,称为青少年暂时型反社会行为也就是说只有少部分青少年最终选择犯罪生涯而发展成为成人犯罪。

犯罪青少年的定义

犯罪青少年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查、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来源:人民网一、词义(辞典及百科全书的定义)《教育大辞书》将「青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生理学上常将青年期界定为于青春期(puberty)与成熟之间的时期;具体言之,当个体出现第一性征zheng及第二性征时,即为青年期的起点。

唯个人出现性征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早在九、十岁即开始,有的则延至十四、十五岁才出现。

此外,男女生出现性征的时间亦有差别。

青年期的个体在躯体、情绪和认知发展方面皆有很大的变化(王文科,2000)。

《张氏心理学辞典》将「青年期,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女性约自12岁到21岁之间,男性约自13岁到22岁之间。

准此,儿童期后到成年期之间的一段大约十年期间称为青年期。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将「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发展的一个时期,青春发动期的开始标示着它的开始,生理上或心理上达到成熟则标示了它的结束。

应该指出的是,此一名词并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精确,因为无论是青春发动期的开始还是成熟的达到,实际上都不可能加以定义或予以详细的界定(Reber, 1995)。

第五章青少年犯罪概要

第五章青少年犯罪概要

抢劫、盗窃和故意伤害是流动青少年犯罪的主 要类型
团伙违法犯罪的比例较高,占总数的72.9%;
相当多的流动青少年将自己违法犯罪归因为交 友不慎和家庭环境不良,占66.5%
街道里巷、娱乐场所是违法犯罪流动青少年作 案的主要场所
在违法犯罪影响的评价方面,违法犯罪的流动 青少年比本地青少年更担心“被人看不起”或 者“不被家人收留”。
官方资料只呈现出了青少年犯罪的冰山一角, 其实在青少年阶段,参与犯罪行为的人数可能 多到足以称为青少年期的“常态”。
2.我国青少年犯罪状况
李薇薇,中国教育报,2005-12-1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 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暴力犯罪总 数的70%以上,其中14至18岁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以广州市花都区青少年犯罪为例:青少年的 犯罪呈上升趋势。
低龄化
据统计,该院受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未成 年人当中已满14,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 多,2009年占28%,2010占33%, 2011年占36%。
团伙化
已处理案件占宗案件的33%,总人数的 62%。
暴力性,侵财性
低学历
从区域特点分析,环城地区青少年犯罪率最 高。(--90年代天津市青少年犯罪的城乡分布特征及其分析,张 宝义)
对90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表明,90后的青 少年犯罪手段和方式上趋于智能化。主要是 计算机网络犯罪。
以熊猫烧香为例,案件发生于2006年底, 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 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 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 账号等功能。
1989年到1994年期间,青少年犯罪的占犯罪案件的 20%。暴力犯罪的增长尤为显著。1980年,所有杀人 案件中青少年占8%,1994年,上升为16%。暴力犯 罪增长率显著增加。

青少年犯罪的实践报告

青少年犯罪的实践报告

青少年犯罪的实践报告目录:1. 引言2. 青少年犯罪的定义与分类3.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4.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5.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6. 青少年犯罪的教育与重建7. 结论第一部分:引言(300字)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定义、原因、社会影响以及预防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加深人们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认识,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定义与分类(300字)青少年犯罪指的是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犯罪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根据其犯罪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青少年犯罪分为暴力犯罪、财产犯罪、违法行为和网络犯罪等多个类别。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不同分类有助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300字)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

社会因素、家庭背景、学校环境、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通过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原因,如社会不公、家庭失职、学校压力和存在犯罪倾向的个人特质等。

第四部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300字)青少年犯罪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仅对受害人造成伤害,还破坏社会秩序和安全稳定。

此外,青少年成为犯罪分子后,可能会继续持续犯罪,加重社会的犯罪负担。

了解这些社会影响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

第五部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300字)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问题。

这包括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增加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支持、加强社会参与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等。

通过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以防止青少年陷入犯罪的漩涡。

第六部分:青少年犯罪的教育与重建(300字)对于已经犯罪的青少年,重建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供教育机会、心理咨询、职业培训等支持,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融入社会并摆脱犯罪。

同时,社会也需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 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不可避免 地会碰到一些暗礁和陷阱,我们要做的就 是如何去绕过暗礁,跳过陷阱,踏踏实实 学习,清清白白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 问心无愧的人,做一个胸怀大志、品德高 尚的人! • 我们青少年自身应该强加自律,主动学习 法律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健康、向上、活 力的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德观,做 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原因浅析
• 犯罪原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各种犯 罪因素按其作用层次、力度及其作用机制所构成的能引起 犯罪行为发生和犯罪现象存在与变化的罪因系统。狭义的 概念,是指处于犯罪原因系统中,具有较大致罪力量,能 够相对独立地引起犯罪结果发生和犯罪现象变化的现象及 过程。但“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 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 孤立地看待这些因素,就一定会歪曲其性质。”“任何孤 立的引起犯罪的决定性因素,都不能发生犯罪,犯罪的产 生不仅要具备许多决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备 一定的环境条件、个人的人格特征,尤其是不同类型犯罪 的巨大差异。”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就是不良的主、 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对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 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探寻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学、 有效对策。
学校原因
•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 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 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教育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 • 2、对学生处分缺乏慎重考虑和处分后对处 分生放弃教育。 • 3、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于形式。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 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 (一)旷课、夜不归宿; • (二)携带管制刀具; •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歌舞厅等场所; •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青少年犯罪

预防青少年犯罪
3. 犯罪类型:青少年 犯罪主要包括盗窃、抢 劫、斗殴、离家出走、
不良性行为等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4. 社会影响
青少年犯罪对家庭、学校、社区带来深远的影响。他们 可能会遭受社会的歧视,甚至在将来难以摆脱犯罪的阴 影
PART.3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 心理因 素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 理发育的关键期,他 们可能会因为自我认 知偏差、情绪不稳定 、压力等因素而走上 犯罪道路
6. 加强社 区文化建设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 创建青少年活动中心 等方式,营造积极向 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引导青少年健康向上
PART.5
总结
总结
青少年犯罪是一 个严重的社会问 题,需要家庭、 学校、社会等多 方面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青少年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 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加强教育、心 理辅导、社会环境 治理等多方面的措 施,我们可以有效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 发生,保护青少年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成长,建 立亲密的家庭关系,加强道德 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2. 学校教育:学校应 当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设立法制教育课程,加 强心理辅导,提高学生
的自我保护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3. 社会环 境治理
政府和社会应当关注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打击暴力、色情等不 良文化,营造一个健 康的社会环境
PART.2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 年龄特点:青少年 犯罪者通常未满18周岁, 他们大多处于中学阶段,
少数在小学阶段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2. 行为特 点
青少年犯罪的行为大 多具有冲动性、暴力 性和团伙性。他们往 往因为好奇心、争强 好胜、逆反心理等原 因而走上犯罪道路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一、什么是青山年犯罪?1、广义概念:青少年犯罪是指16-25周岁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所有行为,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禁止的一切行为。

2、狭义概念: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这个概念有两个突出的含义,一、主体为青少年。

二、青少年实施的行为具有犯罪行为的三大特征。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所以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探、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二、家庭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

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

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武汉一酷爱玩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亲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钱。

母亲的脸、腰上被砍了6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

当他逃离现场时,母亲还追着喊:“伢,你把毛线衣穿上,莫冻着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娇惯、纵容种下的苦果。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什么是青少年犯罪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如今犯罪主体年龄呈现一个下降趋势,青少年犯罪表现的越来越多。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青少年犯罪吗?家庭又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呢?有关这些问题,请你阅读由赢了网小编提供的下文了解。

一、什么是青山年犯罪?1、广义概念:青少年犯罪是指16-25周岁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所有行为,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禁止的一切行为。

2、狭义概念: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这个概念有两个突出的含义,一、主体为青少年。

二、青少年实施的行为具有犯罪行为的三大特征。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所以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探、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二、家庭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

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青少年犯罪知识和犯罪

青少年犯罪知识和犯罪

青少年犯罪知识和犯罪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它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和未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相关的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一般来说,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 14 周岁不满 25 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违反法律、危害社会的行为。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强奸等。

其中,盗窃和抢劫往往是由于青少年缺乏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消费观念,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故意伤害和聚众斗殴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情绪容易冲动,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采取暴力手段。

而强奸等性犯罪,则可能与青少年对性的认知不足、缺乏法律意识以及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有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少年犯罪呢?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家庭缺乏关爱和教育,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或者过于严厉,甚至存在家庭暴力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增加他们犯罪的风险。

学校教育也不容忽视。

学校如果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社会环境同样对青少年犯罪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良的社会风气、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结交不良朋友等,都可能让青少年受到诱惑和误导。

例如,一些网络游戏中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内容,可能会让青少年产生模仿的想法。

此外,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就业压力等问题,也可能让一些青少年感到失落和无助,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家庭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同时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青少年犯罪罪名是怎样

青少年犯罪罪名是怎样

一、青少年犯罪罪名是怎样青少年犯罪罪名是怎样青少年犯罪类型分为暴力性犯罪、侵财型犯罪、毒品犯罪、性犯罪。

(一)暴力型犯罪青少年朝气蓬勃,但有些人也血气方刚,特别是表现在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犯罪中。

寻衅滋事罪,就是无事生非或者是找由头滋事。

比如看人不顺眼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发生这些行为如果情节恶劣或严重的,就构成寻衅滋事罪。

大排档、酒吧、歌厅,是这些犯罪的高发场所。

对于寻衅滋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聚众斗殴罪,就是出于争霸一方、报复他人等目的,纠集多人斗殴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二)侵财型犯罪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一些青少年禁不住诱惑,在自己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会采取犯罪手段获取财物以得到满足,常见的就是盗窃和抢夺、抢劫。

盗窃罪,就是偷东西,很好理解。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多次盗窃、跑到人家家里盗窃、在公共汽车上或大街上扒窃的,即使数额较小的也构成犯罪。

如果携带凶器盗窃在被失主发现后以凶器抗拒抓捕的,就不是盗窃的问题了,而构成处罚更重的抢劫罪了。

盗窃一般是判三到十年,还要加处罚金。

盗窃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到十年以上直到无期徒刑。

抢夺罪,是指乘人不备夺取他人财物。

(三)毒品犯罪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有的甚至以吸毒为时尚,一些人在不良人员的影响下,怀着尝试心理去吸食毒品,而这个东西一旦沾上很难戒除。

目前,青少年已经成为涉毒案件主力,由于吸毒成本高昂,一些人还“以贩养吸”,因此常见的毒品犯罪是容留他人吸毒和贩卖毒品。

(四)性犯罪由于生理心理都处于逐渐成熟期,青少年一旦把持不住自己,守不住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也会成为各种性犯罪的主体。

常见的有强奸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如果随随便便地去开房,很可能会触犯这两种罪名的。

二、我国对青少年犯罪的处理我国在对青少年犯罪的刑罚处罚上的态度是从宽处理,只在一些特别严重的案件中才会采取刑罚措施。

青少年犯罪概述资料

青少年犯罪概述资料

青少年犯罪概述资料第一篇:青少年犯罪概述资料青少年犯罪的概述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

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

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

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

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

这种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治的行为扩大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并将这个年龄段的下限予以降低。

对这个下限存有不同意见。

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

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犯罪研究。

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笔者对此予以赞同。

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

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以成为即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青少年犯罪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 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 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 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 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8、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 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 化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 Βιβλιοθήκη 少年犯罪中“四化” 现象极为明显。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青少年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指的是青少年触犯法律。
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环境污染、吸毒和青 少年犯罪。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 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 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2014-2016年佛山市涉罪未成 年人判刑情况统计图。
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3、连续性
对某些具有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 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 化,从而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 产生连续性犯罪。
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4、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
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 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 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有策划的团伙性 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 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
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5、犯罪故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手段的残忍性
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 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 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 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 成恶性犯罪。
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青少年犯罪行为(1)

青少年犯罪行为(1)
等犯罪行为。
社会因素
社会不良风气
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 暴力文化等不良风气,对 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诱 导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网络不良影响
网络上充斥着暴力、色情 、赌博等不良信息,青少 年容易受到诱惑,陷入其 中,进而实施犯罪行为。
社交圈子影响
青少年结交不良朋友,加 入不良团伙,容易受到团 伙成员的引诱和胁迫,参 与团伙犯罪活动。
CHAPTER 05
结论与展望
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认知与重视
认知重要性
深入理解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原因和动机,意识到它对个人和社会 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破除偏见
避免对青少年犯罪者一概而论,认识到每个案例的独特性,并采取 有针对性的措施。
重视预防
优先投资于预防措施,通过教育、指导和支持,帮助青少年建立正 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
除了违法行为外,青少年犯罪行 为还包括一些不良行为,如逃学 、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现状
发生率上升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一些 城市地区,青少年犯罪问题更加
突出。
犯罪手段多样化
青少年犯罪行为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涉及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多 种犯罪行为。
青少年骑车、驾车时违反交通规则,如闯红灯、超速行驶、 酒后驾车等。这些行为不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 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吸毒、贩毒
青少年可能因好奇、寻求刺激或受不良圈子影响,涉足吸毒 、贩毒等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还可 能导致青少年陷入犯罪团伙,面临更严重的刑事责任。
持续优化
定期评估现有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反馈和数据进行 调整和优化,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 青少年犯罪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

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

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

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

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

这种定义,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将矫治的行为扩大到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为),并将这个年龄段的下限予以降低。

对这个下限存有不同意见。

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

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犯罪研究。

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笔者对此予以赞同。

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

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以成为即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就我国来讲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了80年代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

就我省1991-1995年统计,青少年犯罪比率和在校生犯罪比率比80年代就提高了一倍之多。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新特点。

具统计: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明显增多,年龄最小的还不满10岁!就我市不满14周岁犯罪人员1997年27名,1998年35名,1999年已达47名。

而青少年犯罪中75%都属于团伙作案。

并且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发展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以暴力为后盾的重大刑事案件日渐增多,施暴程度不断加重,而且青少年犯罪时在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作案手段野蛮和残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件占65%。

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始终是要常抓不懈的一项艰巨任务。

对于青少年的年龄界定各国都有所不同,就我国来讲青少年指的是12——25周岁的人群。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生理、心理都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自身特点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就是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减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和对犯罪青少年的量刑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