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的改革与 实践 , 以期使 电工 电子 实验 教 学逐步 趋 于 系统和 完善 , 达到 提 高 学生 的综合 素 质 ,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 力。 培
关键词 : 电工 电子 ; 实验教 学; 改革与 实践 ; 新精神 创
1 传 统 实验教 学 的弊端 . ( ) 理论 轻 实 践 。我 校 的 电工 电 子 实 验 室 1重 承担着 全校 农业 电气 化 与 自动 化 、 电气 工 程 、 电子
() 2 实验 教 学 内容 陈 旧。实 验 教 学 不 独 立 设
课, 而是 依 附于理 论 教 学 , 为理 论 验 证 的一 种 手 作
段, 其内容大多是理论 教学 中的理论或定律 的验 证 , 门课 程 的实 验之 间互 相分 割 、 各 相对 独立 , 乏 缺
综合 性 、 计 性 的实 验 项 目, 生 的思 维 也 被 局 限 设 学 于相 应 的理论 课程 。 () 3 实验方 法 呆 板 。 实 验 教 学 要 求 学 生 在 指 定 的时 间 内( 一般 为 2学 时 ) 成 教 师指 定 内容 的 完 实验 , 并且 主要 以基 础 验 证 型 实 验 为 主 , 师 主要 教 指导 学生 根据 理论课 所 学 的原理 , 照实 验报 告上 按 的操 作步 骤 , 记录数 据 , 写表 格 。 填 ( ) 有建 立 完 善 的实 验 考 核 办 法 。 由 于实 4没
2 1 实验 教学 安 排 .. 目前我校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分为四个 阶段 : () 1 理论 教 学 阶段 实 验 教 学 必 须 与 理 论 教
学 紧 密结 合 。通 过课 堂教 学 , 学 生掌 握基 础理 论 使
用 仪器 设备 , 只是 被 动 的应付 实验 报告 的 完成 。

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电工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91-01电工技术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其实践性。

要熟练掌握电工技术,除了要掌握基本理论外,还要掌握电工器件及基本电路的应用技术,因此实验课成为电工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其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熟练技能的社会需求型能才。

1 实验教学现状1.1实验课不受重视在电工技术教学过程中,一般把理论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实验教学则依附于理论教学。

长期的这种教学方式使师生们形成了只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忽视电工技术实验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学生感觉电工技术实验枯燥无味,认为实验课无足轻重,部分学生做实验也只是应付差事,这样即使做过了实验,也没有达到实验对学生训练培养的目的。

1.2实验内容单一以往所用实验教材内容单一陈旧,主要是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做实验,得出已知的实验结果。

这些实验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需要,无法吸引学生的实验兴趣。

实验教材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缺少创新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学生动手能力差电工技术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最先开设的电工电子实验,学生在中学期间接触到的此类实验很少,所以基础比较弱,动手能力差。

而电工技术实验相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比较复杂,所用的仪器和元器件比较多,其中有些实验器材,例如电容器、继电器、接触器等都是第一次碰到,不知到如何连接,所以学生害怕做电工技术实验。

2 实验教改探索2.1革新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改革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一些基本的、重要的验证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第2 6 7 期
D 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0 8 . 0 4 2
实验 实践 教 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 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张 玉姣 毛 哲
摘要 : 通过 对高校 电工电子现状 的分析, 针 对 目前电工电子 实验教 学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 结合 电工电子实验 室建设 的经验 , 提出
过程 中, 学生整体呈现出的状态是缺 乏主动性 的, 对 实验中出现 的故 障问题不加思考, 这对于培养 学生独立分析 问题和解决 问
题 的能力十分不利。
2 安 验 设备 需与时俱 进
验 题 目, 让 学生在 了解 实验内容和所用仪器设备之后 , 根据 自己 的兴趣和能力 自由选择实验项 目, 给予了学生较为广阔的思维和 个 性发 展空 间。 但并不是对 于实验 内容不加 限制 , 而是 在完成 、Biblioteka 教 学改 革 的 必 要 性
1 . 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
传统的电工学实验 教学主要是开设一些基础验证性 实验 , 教师详细讲解实验的目的、 原理、 操作步骤、 数据 的记录和整理 以及 注意事项等 , 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 也并没有深入了解
实验 的理论 基础 , 只需按 照规定 的步骤 机械地 操作 , 记 录实验 数 据, 最后简单的写出实验报告 即可。 这样的实验教学 , 学生虽 然学 习到了一些基本 的知识 , 掌握 了_ 一 定的仪器操作技能 , 但枯 燥而单调 的实 验往往不能激 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在整个 教学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 际动手能力和提高综合
素质 的重 要环节,“ 电工学 ” 是高等工科院校非 电类理工科专业

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与过去那种为 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做实验的情况相 比, 学生 能够主动到实验室来 , 部分同学还能够 自主设计 、 自主完
成教 学要 求 以外 的实验 内容 。 这 一层 次 的实验 是 为培 养学 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而开设 的, 主要包括P L C 控制实验和数


以基本技能学习 、 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 的必做的综合技能型实验 , 是面对全体学生开设 的。实验 的设置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 层次分明 , 循序渐进 , 由“ 感 性认识一理论验证 一综合设计” ,逐步引导学生从书本走 向实践 , 再 由实践 完 成能 力 的培养 , 以期达 到 新世 纪培 养 “ 合格” 人才的 目的。 1 . 基本技能的感性学习。 我们摄制了常用电子元器件 简介 、 实验仪器使用及焊接工艺的录像片 , 在课程初期 , 学 生可通过观看视频来熟悉各种实验室设备 、常用元器件 ( 如各种 电阻 、 电感 、 电容等 ) 、 常用 电工电子仪器仪表 ( 稳 压电源 、 函数发生器 、 万用表等) 的使用方法 、 焊接工艺( 传 统 焊接 工艺 、 S M T 焊接 工艺 ) 的介 绍 。 我们 还 把 录像片 放在
课 程 的 网站 上 , 便 于学 生在 实验 前查 阅。 2 . 验证性实验。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 的数量 , 仅保留
字电子技术设计实验。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做此类实验 , 我们只对实验的研究 目的提出要求 , 让学生 自行拟定实验
内容 , 自 行 设计 实验 步骤 , 在教 师 的指导下 完 成 实验 过程 , 鼓励学生去分析、 研究实验结果 , 总结 自己在实验 中得到
【 民主课堂 】
电工学 实验教学改革 的新探索
王芳荣 , 王桂琴 , 詹迪铌

电工电子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电工电子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收稿 日期 :00一 9一 6 2 1 o o 作者简介 : 刘扬 (9 0~) 女 , 18 , 陕西 宝鸡人 , 美大 学诚毅学院讲师 , 集 硕士 , 主要研 究方向为电子技 术与 自动化。
琼州学院学报
( 1 第 7卷)0 0 2 l
思想 , 融入学生 之中 , 做学 生 的 良师 益友 。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7 2 2 1 0 0 9 10 6 2 (00)5— 0 3一o 3
0 引言
“ 电工 电子学 ” 是一 门理论性 、 业性 、 专 应用性 均 较 强的课 程 。“ 电工 电子 学 ” 的教学 应 从授课 及实 验环
励学生 回答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 电路 的分析方法 ” 部分, 书中介绍 了“ 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 “ 法”、 戴维宁定理” “ 等多种分析电路的方法 , 学生往往反映“ 的定理 越多越不会 用”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 学 , 解, 活学活用 , 授课过程中可先不阐述各个方法定理 , 而是从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路人手, 剖析各种电路的 结构及其特点 ,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 而提出解决问题 的方法 , 进 通过思维加深对各定理 的理解和应用。 这种方法使学生主动地投入课堂, 活跃课堂气氛 , 同时也培养 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12 导入式教学 导人式教学就是沿兴趣一动机一追求的顺序激发心里倾 向, . 使之外化为学生 自觉主 动地学 习与思考 , 而促进 教师 与学生 在教学 过程 中 的有机配合 ¨ 。对“ 从 电工 电子 学 ” 这样 - t理论 性专 ' - I 业性较强的课程 , 枯燥的数学推导及理论计算往往使学生陷入解题压力之中, 而忽略 了它的实际意义, 更找 不出其兴趣所在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导人式教学提供 了有力条件 ,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 生动地 向学生展 示所 学 内容在现 实生 活 中的应用 , 引导 学生尽 快进 人教师 所创设 的问题情 境 , 过 问题 唤起 通 学 生解决 问题 的兴趣 , 兴趣 激发 学生 的求 知欲 , 而 促进 学 生 积 极 主动 地 学 习。例 如 在数 字 电子 技 术部 让 从 分, 学生对 单纯 的 门电路及集 成 电路并 没有 形 象 的认 识 , 么教 师 可 以先 通过 Muti 或 Po u 等仿 真 软 那 ls im rt s e 件演示抢答器 、 奇偶校验器等简单常见 的电路 , 以感官刺激大脑 , 激发兴趣 ,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溶为一 使 体, 使学生带着问题有 目的地去学习, 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经历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全过程。 13 互动式教学 俗话说“ . 教学相长”, 互动式教学是在“ 互为主体 , 互相促进” 的理念下 , 提倡教学方 法要素的互相支撑 , 资源共享 [ 。互动式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2 】 同时也使教师有所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传统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实践教材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训练、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途径。

[关键词]实践教学分层次应用型人才电工电子[作者简介]郭志雄(1967- ),男,广东潮阳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副主任,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

(广东广州 510800)[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55-02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问题有:第一,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培养不利。

实验多以对理论的验证为主,实验教学方式单一,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较少,阻碍了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二,实验考核方式不科学。

由于电工电子实验没有单独的学分,实验课老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给一个实验课分数,其成绩只占到理论课总成绩的20%,整个实验课的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课前是否预习、是否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数据是否合理、数据的分析是否恰当等,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实验水平,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

第三,实验教材更新比较慢,实验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缺少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同时,实验内容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实验中心的建设,并将“特色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作为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压 的有效值相量应等 于各部分电压有效值相量之和, 即【 J = +, x = x , z = 、 / R + x
电流最大值为: , m = — U m 电流 的初相位为: a = p — a r c t X 根据矢量

“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在非 电类专业 中占据着重要 的位置 . 作 为重 要的必修课 , 我校的模具专业 、 成型专业等都开设 了此课程 。 该课程包 括电路理论基础 、 电工技术 、 模 拟电子 、 数 字电子等知识 内容 , 涉 及的 技术 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很难想象现在哪一 门专业 能够 完全脱离电工电子技术 同时 . 这 门课程在整个非 电专业 的应用 型本 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中起着承前启后 的重要作用 。学 时少 . 内容多 . 内容取舍需要技巧 : 概念抽象需要更多 的实践环节来掌握 。 学 生一旦在课程学习过程 中失去兴趣 .很难再重新 回到初始 的状态 . 导 致出勤率不断下降 、 考试成绩不理想 。课题组在和一些 同类高校 的同 行交流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对此 . 课题组进行 了研究 改革 和实践 . 主要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 、 教学手段多样化 、 教学 软 件开发 、 实践教学环节 、 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 了改革实践 。 观, 更易理解和掌握 。课件中通过实验模 拟子系统 的介绍 , 来 观察 、 分 析实验 曲线的模拟过程。 例如 : 在讲授 R L C串联 电路及矢量图分析和 各元件 的波形关 系的知识点时 .就可 以适 当采用 自 制 C A I ( C o m p u t e r A i d e d I n s t r u c t i o n ) 教学软件辅助教学 . 例如讲 授 R L C串联 电路 的原理 部分 , 电路和矢量图分别如图 1 ( a ) 和( b ) 。

创新型电工电子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创新型电工电子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E I
P E T E M
O
E
� � � � � � XI A O K , YI N S , YA N G ( N atio nal E per im ental Te ach ing D e m o nstr atio n C entr eo fElectr ica l a nd Ele ctr o nics, � H u a ho ng Univer sit o f Scie nce and Te chno lo g ,Wu han 43 007 4 ,C hina) � A : I n vie o fthe cu r re nt pr o blem s in ele ct rical and e lectro nics e per im e ntal tea ching,an a ll-o pening and inno va tive e per im enta l te aching m o del a s pr o po s ed. The e pe r im e ntal co nte nts ar e divided intothre e le ve ls : " inf r ast ru ctu re " ," de sign" and "inno vatio n " in the m o de l , hile ith t opro m inent char acter istics : "o pening" a nd " inno va tive" . The f ea sibilit a nd ef f e ctive ne ss er e co nf irm ed thro u gh the specif ic pra ctices. K : ele ctr ica l a nd ele ctr o nics; e per im enta l te aching; allo pen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张玉姣毛哲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08期
摘要:通过对高校电工电子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建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所在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对实验室设备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实验设备;叠加原理
作者简介:张玉姣(1984-),女,湖北襄阳人,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助教;毛哲(195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湖北武汉 4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工业学院校立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89-02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电工学”是高等工科院校非电类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同时又是独立设课的实践课程,参加的学生人数多,覆盖专业广。

由于电工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电工知识对非电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越发重要。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型思维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
传统的电工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开设一些基础验证性实验,教师详细讲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数据的记录和整理以及注意事项等,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也并没有深入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只需按照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记录实验数据,最后简单的写出实验报告即可。

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虽然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仪器操作技能,但枯燥而单调的实验往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整体呈现出的状态是缺乏主动性的,对实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不加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不利。

2.实验设备需与时俱进
目前,国内各类学校电工、模拟、数字电路实验大多是通用实验装置,功能不全,灵活性差,很难开出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且实验装置集中,难以维修和替换。

另外,原有实验台教学内容简单,未充分考虑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

二、改革措施和实践
1.与时俱进,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按照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开设了19个实验,大多数为基础验证实验,是电工电子理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但这种实验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兴趣不浓,效果差强人意,为了解决该问题,此次改革在原有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

基础验证性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人为的给电路设定了故障排除环节,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验证,还要动手测试故障电路,找出故障原因,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
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是教师在充分考虑实验内容的探索性和可行性之后,筛选出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总结,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设计能力。

学生需根据已有实验条件结合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1)开放实验项目。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全部由教师指定,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实验项目后,往往思路被禁锢于教程中,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开拓创新意识,也违背了“求异”的科学探索思想路线。

[2]开放实验项目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实验内容固定”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题目,让学生在了解实验内容和所用仪器设备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实验项目,给予了学生较为广阔的思维和个性发展空间。

但并不是对于实验内容不加限制,而是在完成必做的实践项目的基础上自选规定数目的选做项目。

学生可根据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

教师在此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并启发学生自己修改方案。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决策的过程,教师始终只是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仿真应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受实验设备数量、实验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采用硬件与仿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学生可以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提供的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虚拟仪器仪表搭建任意实验模型,为学生提供一个大
胆尝试、积极创新的实验环境。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实验时容易造成仪器仪表的损坏,可以先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调试,设置电路参数,再进行实物验证。

对于需要观察其动态过程的实验,通过仿真软件实验更加形象。

3.改进实验设备
目前,武汉工业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室采用通用实验台,所有实验装置均集中在实验台上,实验内容已固化,只能完成教程中的基础验证实验,无法扩充实验内容,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受阻,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且实验设备老旧,实验课学生人数较多,一旦遇到设备故障实验则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设计出易维护、内容多样化的实验设备就成为实验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验教学和设备管理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中充分考虑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改进思路,在长期的维修管理工作中也锻炼出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广泛征求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之后,项目组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设计、研发和制作了独立的小型实验箱,由集中式变为分体式,增加了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性验证实验方式。

该分体式实验箱灵活轻便,易于维护、修理和替换,保证了实验教学持续有效的进行,并且能够在原有实验台上进行,在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并不影响原有模块的正常使用。

以“叠加原理”实验为例,原有的实验设备是将实验中用到的各个元器件固化在电工实验台上,学生按照实验电路图进行连线,如图1所示。

该电路连线简单,学生只需按照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项目组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出独立的叠加原理实验箱,既可以在原来的实验台上使用,又可以独立使用,如图2所示。

图2 叠加原理实验箱
该实验箱拆卸方便,任课教师和实验员都参与了整个设计研发过程,维修时有图可依。

除了能够满足图1中叠加原理的验证,更设置了三个故障,当按下故障1、2、3按钮后电路中会分别出现不同的故障,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排查电路找出故障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不应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个或者几个电工电子实验,而应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3]的培养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和处理、实验报告的书写)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
问题的能力,使其从中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良好的科研素质,为以后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教学改革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弊端、增加效益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实验改革建设的重要性,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改革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宫玉芳.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6).
[2]陈平,殷汉.谈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与改革[J].考试周刊,
2011,(44).
[3]李成虎,石玉.军电工学实验设备的改制与教学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孙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