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流程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号](https://img.taocdn.com/s3/m/f737b26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6.png)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正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为深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积极应对当前企业劳动争议增多的问题,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现就进一步做好调解仲裁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当前做好调解仲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调解仲裁工作,是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权益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劳动者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劳动关系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的影响不断加深,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欠薪和裁员现象明显增加,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集体争议案件多发,劳动关系复杂多变。
同时,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事争议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争议案件高发与当前仲裁机构案多人少、工作基础薄弱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承担的任务艰巨。
各地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解决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把调解仲裁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二、切实加强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会同工会、企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增强企业自主预防和解决纠纷的能力。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2463a5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f.png)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是指对发生在劳动关系中的争议,通过双方自愿协商、调解或者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的一种规则。
它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实操指引则是指对劳动人事争议裁判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指导的一种规范。
它包括了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以及裁判员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规定和职业规范。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的核心是保障劳动者权益。
在裁判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劳动者的利益和意愿,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协调和平等。
同时,裁判员也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仲裁公正、客观、公平。
具体来说,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双方自愿协商、调解: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双方应该在发生争议的24小时内沟通交流,通过自愿协商、调解方式解决争议。
2.仲裁程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该尽快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仲裁。
3.维权建议:委员会应该向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维权建议等服务,并且在仲裁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
4.公正裁判:裁判员应该遵守仲裁员职业道德规范,行使仲裁职权,裁决公正、合法、有据可依。
总之,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的实施,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但同时,各方也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维护优秀企业文化和法治环境。
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清晰明了-一看就会)
![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清晰明了-一看就会)](https://img.taocdn.com/s3/m/49fc016d6294dd88d0d26bb0.png)
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单位名称行政及人力资源部流程名称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层次 2 任务概要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单位总经理分管领导行政及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员工节点 A B C D E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标准 任务名称 节点 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时限 相关资料 劳动程序《劳动合同123456存档审批 7人事通知单 89亲笔签名盖章 审核开始管理人员普通人员 兼职人员制 作 合 同劳动合同书租用劳务协议书一式两份个人留存劳动合同变更制作变更议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 续订书 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决定审批 审核签名确认审批 审核确定签署合同类别租用劳动合同书10合同签订C3行政及人力资源部根据当地有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劳动合同15个工作日书》行政及人力资源部根据劳动合同制定企业劳动合同中具体的实施条款,明确公司及员工各自的权利和义务7个工作日A3行政及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劳动合同报公司领导审批1个工作日行政及人力资源部组织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书3个工作日重点劳动合同的签订标准严格、合法劳动合同调整管理程序《合同续签申请》D8合同的续订:经双方同意,应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办理续签即时D7 合同变更需依据法定条款和协议条款1个工作日D9合同解除如出现争议,需经过调解、仲裁、诉讼等进行裁决根据实际情况合同终止,双方不再保持劳动关系1个工作日重点合同的续订、变更、解除、终止标准合法劳动合同文档管理程序《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统一由行政及人力资源部管理即时行政及人力资源部对员工劳动合同进行标识、存档1个工作日重点文档管理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涂改及损坏标准公平、准确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节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九章员工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合同管理1.依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员工与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法律形式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
2.为确立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公司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及相关措施怎么写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及相关措施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70cc18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8.png)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及相关措施怎么写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及相关措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写作:
1. 引言:对劳动争议的定义进行简要说明,并指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性。
2. 定义劳动争议:阐述劳动争议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薪酬、工时、劳动条件、劳动关系、劳务派遣等方面的争议。
3.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
a. 第一步:争议解决尝试。
当出现劳动争议时,首先应当通
过协商、谈判等方式寻求通过争议解决。
b. 第二步:争议调解。
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请示相关政府
部门或劳动调解机构介入,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c. 第三步:争议仲裁。
如果调解未果,双方可以申请将劳动
争议提交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相关法院进行仲裁。
d. 第四步:争议诉讼。
如果仲裁判决不被任何一方接受,可
以通过对仲裁判决提起诉讼,将争议提交到法院进行审理。
4. 相关措施:
a. 维护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b.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加
员工对劳动权益的知识和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c. 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建立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提供及时、公正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
d. 加强监督和执法: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争议。
5. 结论:总结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及相关措施的重要性和效果,强调通过合理的处理流程和积极的措施可以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记录汇总表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记录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6e3986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b.png)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记录汇总表摘要: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申请表二、劳动争议调解的定义和作用三、劳动争议调解的机构和基本原则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记录汇总表正文: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申请表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过程中,调解申请表是一个重要的文件。
申请人需要提供基本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职务(岗位)、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等。
同时,还需要详细描述产生争议的事由和调解请求。
这份申请表将被提交给调解委员会,为后续的调解工作提供依据。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定义和作用劳动争议调解是指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
劳动争议调解是在企业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把争议解决在企业内部的一种活动。
它具有及时、易于查明情况、方便争议当事人参与调解活动等优点,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劳动争议调解的机构和基本原则劳动争议调解的机构是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
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领导指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
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与企业领导协商确定,企业代表人数不得超过调解委员会成员总数的13。
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委员会,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协商决定。
劳动争议调解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原则和互谅互让原则。
自愿原则指的是调解过程应当遵循双方当事人自愿原则进行,任何一方都可以在调解过程中选择不参与调解。
公正原则要求调解委员会在调解过程中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及时原则强调调解应当及时进行,以避免争议拖延导致矛盾激化。
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流程图
![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df53e54a8114431b80dd84d.png)
日开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
若调解不成等候裁决若达成调解协议则签收调解书
(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
日内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
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非终局裁决终局裁决逾期未做出裁决一方不履行,
另一方可向人民
法院申请执行
双期劳动者用人单位
方满不服不服
任双
一方
方均15 30
不不日日
服起内内
诉
15裁决
日生效
内
向仲裁委
申请仲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不予受理受理逾期未做出决定
说明理由,签发书面签收受理、开庭
不予受理决定书及仲裁庭组成人员通知书
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
向被诉人送达申请书副本
被申请人于十日内答辩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答辩书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送达答辩书副本
向人民法院所在地中级
起诉人民法院
申请撤销
企业员工争议处理流程
![企业员工争议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72cf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2.png)
企业员工争议处理流程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简洁的企业员工争议处理流程,以帮助企业解决员工之间或员工与公司之间的争议。
该流程旨在保证公正、透明和高效的争议解决过程,以维护员工和企业的权益。
流程步骤1. 争议发生争议发生当员工之间或员工与公司之间出现争议时,任何一方可以提出争议申诉。
争议可能涉及工资、福利、合同履行、工作环境或其他相关问题。
2. 申诉提交申诉提交提出申诉的一方应将其申诉书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人力资源部门。
申诉书应包含以下信息:争议的具体事实、相关证据、以及所希望的解决方式。
3. 申诉审查申诉审查人力资源部门将对提交的申诉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申诉要求并具备可行性。
如果申诉不符合要求或不具备可行性,人力资源部门将与申诉方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调解协商调解协商一旦申诉符合要求并具备可行性,人力资源部门将组织调解会议,邀请相关各方参与。
调解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争议,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 调解结果调解结果如果在调解会议上达成了解决方案,人力资源部门将制定书面协议,明确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并要求双方签署。
该协议将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责任。
6. 争议仲裁争议仲裁如果无法在调解会议上达成解决方案,或一方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双方可协商选择将争议提交给独立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仲裁结果将是终局裁决,双方应予以尊重并履行。
7. 法律诉讼法律诉讼如果仲裁结果不被接受或无法达成仲裁协议,双方保留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在此阶段,建议双方寻求法律咨询,并依法进行诉讼程序。
注意事项- 所有员工都有权利提出申诉,并应遵守申诉流程。
- 人力资源部门应保持中立和客观,确保争议解决过程的公正性。
- 在调解和仲裁过程中,双方应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参与,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 争议解决过程中的所有文件和信息应保密处理,仅限于与争议相关的人员知悉。
以上是企业员工争议处理的基本流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越秀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
![越秀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f23be54e3186bceb18e8bb92.png)
越秀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文件要求,更加便民高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探索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新途径新模式,保障全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越秀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决定设立越秀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共同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特制订工作方案如下:一、组织架构(一)领导机构:越秀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负责联合调解工作的部署、统筹、协调和监督工作。
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办公室负责执行区三方协商会议决定,协调推进联合调解的具体工作,跟踪工作进度,并及时向区三方协商会议汇报工作情况。
(二)办事机构: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合挂牌设立区联调中心。
区联调中心是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为探索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新途径新模式,共同设立的专业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其具体组织架构为:区联调中心设主任一名,由区人社局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三名,分别由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及区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领导担任。
另设成员若干,分别由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工商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担任。
区联调中心在区仲裁院设立调解室,调解室日常管理及相关业务指导由区仲裁院负责。
二、人员构成调解员由本人申请,经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其中一方推荐或委派。
调解员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广州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规定》中调解员、调停员有关规定。
三、工作机制区联调中心具体负责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工作。
区联调中心实行调解员轮值制,轮值工作安排由区联调中心联合调解室负责。
调解(调停)工作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广州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规定》执行。
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协议书,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争议事项、调解要求、有关事实、调解结果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员署名,经双方当事人同意送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审查确认置换调解书。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实务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b8db5a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1.png)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实务劳动争议是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劳动条件、权益分配等方面产生的争议。
为了解决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是常见的解决渠道。
本文将介绍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实务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调解实务调解是一种非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强调自愿、公正、公平、快速的解决争议。
调解的实务流程如下:1. 提交调解申请: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递交调解申请书,申请解决劳动争议。
2. 受理与调查:调解委员会在收到调解申请后,将对双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受理,并进行初步调查。
调解委员会可能会要求提供证据材料、相关合同等。
3. 调解会议:调解委员会会安排调解会议,从中立的角度出发,协助双方当事人就争议进行协商、谈判,帮助找到解决方案。
调解会议的记录和协议将成为调解结果的依据。
4. 调解结果:如果调解成功,当事人会签署调解协议;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结果,双方仍可选择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
二、仲裁实务仲裁是一种法律强制效力的解决劳动争议方式,由仲裁委员会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仲裁。
仲裁的实务流程如下:1. 提交仲裁申请: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申请解决劳动争议。
申请书中需详细叙述争议事实、证据和请求。
2. 受理与答辩: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将对申请进行受理,并通知被申请方提出答辩意见。
受理后,由仲裁庭组织对证据进行审查。
3. 仲裁庭听证:仲裁庭会安排听证会,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听证会上提供证据、陈述争议理由,并可以进行辩论和质证。
仲裁庭将对听证记录进行审查。
4. 仲裁裁决: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陈述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
该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相当于法院判决。
三、注意事项1. 自愿原则:调解和仲裁均基于自愿原则,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解决方式,并全程参与解决过程。
2. 申请期限: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都有申请期限,当事人要根据规定的期限提出申请,以免逾期失去解决机会。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ppt课件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dd6a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d.png)
1
第五章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1 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2 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3 劳动争议仲裁组织
4 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 5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6 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2
第一节 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到2008年底全国已经建立3515个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概念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依法向法定的专门 处理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仲裁 委员会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处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10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组织
劳动争议仲裁庭
到2008年底全国已经建立3515个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烟台将成立劳动人事仲裁院 有望一站式解决劳动争议
组成
一般仲裁庭
处理一般劳动争议案件,由3名仲裁员组成
简单仲裁庭
处理简单劳动争议案件,由1名仲裁员组成 简单劳动争议案件,是指那些事实清楚、情节简单,适用法
劳动争议仲裁的主体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工会的代表 用人单位的代表
3
第一节 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劳动争议仲裁的提起
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由当事人自愿提交给劳 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劳动争议仲裁的内容
对双方有争议的案件事实和双方在争议中的责 任进行确认。
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及裁决的效力
概念
概念:是指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 理当事人的名义进行仲裁活动的人。
特征
种类
法定代理人 制定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18
第五节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流程图
申请和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的概念和特征
仲裁申请的条件
海珠区申请仲裁须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d8f1f6910ef12d2af9e766.png)
人社局职工调配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职工调配行权流程图风险点人社局干部职称工作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干部职称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人社局退休工作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退休申报工作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加盖单位(部门)印章:人社局劳动监察工作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劳动监察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人社局工资审核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工资审核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人社局就业工作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就业工作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生育保险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工伤保险权力流程图 风险点人社局小额贷款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小额贷款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人社局公益性岗位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公益性岗位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人社局职业介绍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职业介绍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人社局财务预算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财务预算行权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上级决策行权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劳动监察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岗位人员:人事调配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就业工作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医保工作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物资采购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工资审核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内部人事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岗位人员:内部财物管理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岗位人员: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及班子决议行权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干部职称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遗嘱生活费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岗位人员:失业保险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退休申报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岗位人员:工伤申报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档案管理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小额贷款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公益性岗位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培训工作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职业介绍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医疗保险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生育保险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岗位人员: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及班子决议行权流程图风险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医生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岗位人员:医保医生行权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队长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岗位人员:劳动监察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岗位人员:案件处理权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岗位人员:执行劳动监察条例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员调配工作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岗位人员:调配人员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新青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工伤、职称、档案业务、行权风险点岗位人员:工伤和工伤保险权力流程图风险点老工伤档案材料审核风险点权力流程图军转干权力流程图风险点安置权力流程图 风 险 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调解员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岗位人员:调解员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退休工作行权流程图及风险点岗位人员:信息上报和档案管理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项目外工资审核权力运行流程图 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岗位人员:凭证、账簿审核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岗位人员:朱豫香记好现金账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本人签名:单位(部门)廉控领导小组组长签名:。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f5e1bdb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3.png)
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人事争议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解决劳动人事争议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此,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了《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以下简称“规则”),以规范劳动人事争议的裁判程序和实操流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裁判程序1.申请立案当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立案。
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证明等。
2.调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调解,帮助双方协商解决争议。
调解的过程中,调解员应当保持中立,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尽力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
3.裁决如果调解无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移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4.申请司法救济如果一方不服裁决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理,最终做出判决。
判决结果也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二、实操指引1.保护劳动者权益在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过程中,应当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证据不足的情况,应当给予劳动者充分的证明期限,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
2.加强调解工作调解是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重要手段,应当加强调解工作,帮助双方协商解决问题,减少裁决的发生。
3.提高裁判质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加强裁判员的培训,提高裁判质量。
同时,应当加强对裁判结果的监督,确保裁判结果得到公正、合法的处理。
4.加强宣传教育劳动人事争议裁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
结语《劳动人事争议裁判规则和实操指引》的出台,对于规范劳动人事争议的裁判程序和实操流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裁判质量,加强调解工作,确保劳动人事争议得到公正、合法的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图(详细)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图(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f50a5324b35eefdc8d3339d.png)
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终局裁决除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流程图
申请人申请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
2.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登记信息表
3.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复印件一份)
4.如委托代理人,须填写授权委托书(原件一份)
5.如申请人属用人单位的须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各一份
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办公室)主办人员审核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不全一次告知补正内容
办事机构负责人提出是否受理意见并通知申请人(5个工作日)
受理仲裁申请后,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通知其应诉(5个工作日)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日)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长15日
劳资纠纷处理流程
![劳资纠纷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b8c75acaaedd3383c4d372.png)
劳资纠纷处理流程劳资纠纷处理流程是人资部门的基于员工陈述争议事由,做出核查并征取工会意见和建议做出处理的程序,是为了使集团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并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环境。
本文带来劳资纠纷处理流程的内容,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劳动争议一般有以下四个处理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一、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争议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
协议达成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或诉讼。
▲二、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调解:(一) 劳动争议发生后的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不能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提出调解申请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可以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2、组织调解调解组织派调解员组织调解,调解员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并依协议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不愿调解、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注: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
(二) 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的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
(完整版)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
![(完整版)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d75ca42da38376baf1faea6.png)
节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九章员工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合同管理1.依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员工与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法律形式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
2.为确立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公司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
公司不与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的签订3.1新聘员工,公司将根据岗位性质与员工劳动关系,予以用工。
3.2 公司根据岗位实际情况,与员工签订有固定期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体如下:一年期劳动合同:适用于一般员工;二年期劳动合同:适用于公司急需人才、在校园特殊招聘的人员;三年期劳动合同:适用于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于在合资公司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时,如员工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经公司同意,可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的变更4.1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公司调整员工的岗位,则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相应变更,公司将不再另行与员工变更劳动合同,以《岗位变动通知书》为准。
4.2岗位变更,公司与员工双方达不成一致的,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的续签5.1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均可决定续签或不续签劳动合同。
5.2续签劳动合同,公司将根据生产经营运作的实际需要,合同到期员工本人意愿及是否符合岗位条件等,提出是否续签的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员工。
6.辞职6.1在合同期内,员工申请辞职,需提前30天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离职手续。
6.2员工如未按规定提前通知公司,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合同的约定及国家有关法规承担违约责任。
7.劳动合同终止7.1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7.2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公司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告知员工,并按劳动法相关规定办理。
7.3 劳动合同终止,员工应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离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