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精彩课件

2024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精彩课件

2024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第三节《排序与查找》,主要围绕冒泡排序算法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实现步骤;算法的优化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冒泡排序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算法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冒泡排序算法的优化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计算机、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无序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字进行排序。

2. 新课讲解:(1)介绍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讲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步骤。

(3)通过示例演示冒泡排序算法的具体操作。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编写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

(2)指导学生分析算法的性能,探讨如何优化冒泡排序算法。

4. 例题讲解:(1)给出一个具体的排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冒泡排序算法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布置几道有关冒泡排序算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出正确答案。

六、板书设计1. 冒泡排序算法基本概念、原理、实现步骤。

2. 冒泡排序算法优化方法。

3.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探讨冒泡排序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进行优化。

2. 答案:(1)排序结果:{1, 2, 3, 5, 7, 8}。

(2)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3)优化方法:设置标志位,判断数组是否已有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冒泡排序算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排序算法》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高一冒泡排序教学设计基本路线:数组-排序-冒泡排序【冒泡排序原理--流程图-算法优化】-小结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五章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讲解冒泡排序思想。

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

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掌握冒泡排序的流程图;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进一步学习流程框图的使用。

情感目标:增强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vb 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循环语句以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尚未接触,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忽视运用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运用冒泡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并为以后学习其它排序算法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以及用流程图描述冒泡排序的过程三、教学策略与手段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用逐步求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由特殊到一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前准备1.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学案、素材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平台等五、教学过程课前学习【设计意图】学Th能自己学会的不讲。

排序数组知识点相对简单,由学生自学完成,之前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有所遗忘,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回顾。

冒泡排序算法原理比较容易也由学生自学完成。

高中信息技术《用循环的思想解决问题—冒泡排序》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用循环的思想解决问题—冒泡排序》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用循环的思想解决问题—冒泡排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for 循环嵌套2理解冒泡排序的思想3学会用程序实现排序算法【重点】用循环嵌套的思想解决问题【难点】冒泡排序的算法壱、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循环案例(1)、Sum=1!+2!+3!…+i!…+n!3 用递归函数实现For i=1 to ns=s+f(i)Next i递归函数function 函数名(变量as 类型)as 类型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If n = 0 Thenf = 1Elsef = n * f(n - 1)End IfEnd Function(2)打印字符图形弐、循环思想在冒泡中的应用6.8 89 16.8 72.8 120 17.2 63 9.81在这些数据中,先找出最大值2在剩余的数中,在找出最大值3重复2,一直到剩下一个数,即完成了排序——如何求n 个数最大值?a(1) a(2) a(3) a(4) ……a(n)首先a(1) a(2)比较,最大值存放在a(2)中然后a(2)a(3),比较,最大值放在a(3)中以此类推,一直到a(n-1)和a(n)比较,最大值放在a(n)中推论:利用a(i)>a(i+1)为判断条件,当条件成立,两个数交换值,否则进行下一轮比较如下图所示:课堂实践18 名学生分别代表a(1)……a(8),分别存储6.8 89 16.8 72.8 120 17.2 63 9.8以其他学生为导演,展示两两相比,交换的过程,如图研究第i 轮时:总结冒泡排序的思路:课堂实践2:完善“冒泡”程序,调试并运行附参考代码:P r i v a t e Sub C o mm a nd1_C li ck()'选择排序——从小到大排序Text1.Text = ""Text2.Text = ""Di m i,j A s I n te g e rDi m t,a(1T o100)A s S i ng l e'定义数组,相当于定义a(1) a(2)……a(10)n=I npu tBo x("请输入n的值","输入n","")For i = 1 To n Step 1a(i)=I npu t B o x("请输入第"&i&"个数字","标题_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到数组中Next iFor i = 1 To nT e x t1.T e x t=T e x t1.T e x t&a(i)&""'把输入的数据串起来,在text1.text 输出Next i'冒泡排序For i = 1 To n-1For j = 1 To n - iI f a(j)>a(j+1)T h e nt=a(j)a(j)=a(j+1)a(j+1)=tEnd IfNext jNext i'输出数据For i = 1 To nT e x t2.T e x t=T e x t2.T e x t&a(i)&""'把输入的数据串起来,在text1.text 输出Next iEnd Sub三、参考资料1.D im 变量名as 变量类型(i n te g e r、l o ng、si ng l e、d o ub l e、st r i ng、b oo l e a n、d a t e)如:d i m x a s i ng e g e r定义整形的变量xDi m x,y,z a s d o ub l e定义双精度实数变量x y z2.If 条件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If 条件then语句1语句2……语句nEndif1、If 条件表达式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开始输入 a 、bYa>b ?Max=bMax=a1条件 ?Step1Then2、If 条件表达式 then 语句Else2Then条件 ?3 例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值(设定 a b max 三个 single 类型的变量)输出 max4★★★ F o r i =初始值 t o 终点值 st e p 步长 结束黑箱子 Next i循环变量 i 初始值 向 终点值 进军 ,每一步走 一个步长Step2Step1F o r i =1 to 100 st e p 1(可以省略) 黑箱子 Next iF o r i =100 to 19 st e p -10 黑箱子 Next i5、Do while 条件表达式语句块6.★★★Di m s(1 T o 8) A s S t r i ng '定义字符串数组 s (1)、s(2)……s(8),8 个变量 ★★★N e w _p a ssw o r d =””new_password = new_password +s(i) ' new_password = new_password + s(i)。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print(is_sorted(sorted_array)) # 应输出 True
print(is_sorted(unsorted_array)) # 应输出 False
```
答案:True, False
例题5:给定一个整数数组,编写一个冒泡排序的变种,使得数组中的所有偶数都排在所有奇数之前,但不需要对偶数或奇数内部进行排序。
```
for i from 0 to n-1
for j from 0 to n-i-1
if array[j] > array[j+1]
swap(array[j], array[j+1])
```
- Python代码示例:
```python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
解答:这个冒泡排序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O(n^2)。外层循环运行n次,内层循环平均运行n/2次,所以总的运行次数约为n*(n/2),即O(n^2)。
例题3:给定一个整数数组[5, 1, 4, 2, 8],请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其进行排序,并输出每轮排序的结果。
解答:
```python
def bubble_sort(arr):
- 遍历序列: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 交换元素:如果相邻的两个元素顺序错误,即前者大于后者,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 标记有序:如果一轮比较中没有发生任何交换,说明序列已经有序,将布尔变量设为true。
- 结束条件:当布尔变量为true时,排序结束。
3. 冒泡排序的代码实现
- 伪代码: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排序的例子,如排队、整理物品等,并提问:“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排序的?”

冒泡排序法教案

冒泡排序法教案

冒泡排序法教案第一篇:冒泡排序法教案数据结构——冒泡排序(第19讲,第9章)一、复习回顾什么是排序:排序是把一个无序的数据元素序列整理成有规律的按排序关键字递增(或递减)排列的有序序列的过程。

/************************************************(已经学过的排序方法有: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直接插入排序:顺序的把待排序序列中的各个记录按其关键字的大小,插入到已排序的序列的适当位置。

希尔排序:(缩小增量排序),不断把待排序的记录分成若干个小组,对同一组内的记录进行排序,在分组时,始终保持当前组内的记录个数超过前面分组排序时组内的记录个数。

)************************************************/二、第一小节(目标:理解掌握冒泡思想)1、给出冒泡排序的定义(25分钟)将待排序序列中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R1.key与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R2.key作比较,如果R1.key>R2.key,则交换记录R1和R2在序列中的位置,否则不交换;然后继续对当前序列中的第二个记录和第三个记录作同样的处理,依此类推,知道序列中倒数第二个记录和最后一个记录处理完为止,我们称这样的过程为一次冒泡排序。

2、请学生上台做排序练习(15分钟做题+10分钟讲解)(巩固排序思想的掌握)第一题: 38 5 19 26 49 97 1 66 第一次排序结果:5 19 26 38 49 1 66 [97] 第二次排序结果:5 19 26 38 1 49 [66 97] 第三次排序结果:5 19 26 1 38 [49 66 97] 第四次排序结果:5 19 1 26 [38 49 66 97] 第五次排序结果:5 1 19 [26 38 49 66 97] 第六次排序结果:1 5 [19 26 38 49 66 97] 第七次排序结果:1 [5 19 26 38 49 66 97] 最后结果序列: 1 5 19 26 38 49 66 97第二题: 8 7 6 5 4 3 2 1数据结构——冒泡排序(第19讲,第9章)答第一次排序: 7 6 5 4 3 2 1 [8] 第二次排序: 6 5 4 3 2 1 [7 8] 第三次排序: 5 4 3 2 1 [6 7 8] 第四次排序: 4 3 2 1 [5 6 7 8] 第五次排序: 3 2 1 [4 5 6 7 8] 第六次排序: 2 1 [3 4 5 6 7 8] 第七次排序:1 [2 3 4 5 6 7 8] 最后结果序列: 1 2 3 4 5 6 7 8第二题: 1 2 3 4 5 6 7 8 第一次排序: 1 2 3 4 5 6 7 [8] 第二次排序: 1 2 3 4 5 6 [7 8] 第三次排序: 1 2 3 4 5 [6 7 8] 第四次排序:1 2 3 4 [5 6 7 8] 第五次排序: 1 2 3 [4 5 6 7 8] 第六次排序: 1 2 [3 4 5 6 7 8] 第七次排序: 1 [2 3 4 5 6 7 8] 最后结果序列: 1 2 3 4 5 6 7 8]从练习题中引出:一次冒泡排序的结果:使关键字最大的记录排在了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上。

冒泡排序教案

冒泡排序教案

冒泡排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基本思想。

2. 掌握冒泡排序的具体实现方法。

3. 能够编写并调试简单的冒泡排序程序。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基本思想。

2. 冒泡排序的具体实现方法。

教学难点:1. 冒泡排序算法的思维转换。

2. 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冒泡排序相关的演示材料。

2. 学生:学习工具(笔、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冒泡排序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对一组数字进行排序?2. 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引出排序算法的重要性。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 解释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通过相邻元素之间的比较和交换,将较大(或较小)的元素逐渐“浮”到数列的顶端(或底端)。

2. 解释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不正确则交换位置,直至整个数列有序。

3. 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示例来说明上述概念。

三、算法实现(15分钟)1. 分析冒泡排序的算法流程,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伪代码。

2. 编写冒泡排序的具体实现步骤,结合具体示例进行演示。

四、时间复杂度分析(10分钟)1. 解释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最坏情况下,冒泡排序需要进行n次(n为待排序元素个数)的比较和交换操作。

2. 计算冒泡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通过估算比较和交换操作的次数,得出冒泡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3. 解释时间复杂度对算法效率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冒泡排序算法的效率。

五、练习与拓展(15分钟)1. 给出几组无序的数字,要求学生用冒泡排序算法进行排序,并手动记录每一轮的比较和交换过程。

2. 提供更加复杂的排序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冒泡排序解决。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对于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进行简要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冒泡排序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法排序》教案(doc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法排序》教案(doc文档)

课题排序算法实现——冒泡法排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冒泡法排序的基本思路。

2、通过程序的实现进一步理解冒泡排序的意义和特点。

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语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会冒泡法排序的基本过程。

2 、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利用程序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增强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和VB程序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冒泡过程的数学模型,一轮冒泡的分解,一轮冒泡的程序实现。

【教学方法】提问启发,任务驱动,讨论探究,循序渐进。

【教学思路】教师线索:引入问题——分析冒泡算法数学模型——指导程序实现——总结提升学生线索:获得情感需求——思考实现方法——分解步骤逐步实现程序——总结提高设计思想冒泡程序的实现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和也是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好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掌握其程序的代码实现,并从中领悟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我在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建构主义的思想,力主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逐步递增新知识内容,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重组认知结构。

因此在设计时,本着由简入烦,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思想,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教学过程。

导课环节以NBA数据表的处理引入排序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程序包括程序的输入、冒泡算法的程序实现、输出部分。

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输入、输出部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冒泡算法的程序实现是本堂的重点内容,以4个数的排序为例展开教学,使问题尽可能的简单化和具体化,这是为了适应现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平,放低难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程序的编写,也符合认知的就近原则;在交换代码的实现中,引入第三个杯子实现两个杯子内液体的互换过程为例,以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选择性知觉,也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想;最后,通过拓展提高练习,有效实现分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冒泡实现的理解,并通过它可以抽象出n个数进行冒泡排序的实现,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完全掌握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冒泡排序法》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法》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第八章第三节。

本节的内容是数组的排序方法,其中冒泡排序法是本节中比较枯燥的一部分,内容略有难度,但它为以后的排序讲解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本次课程授课对象是中职计算机网络二年级学生,在之前的教学基础上,他们具备了初步的编程思想和编程能力,但他们不喜欢进行理论学习。

他们都是00后,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被称为微一代,搜一代,ipad一代,更习惯通过移动终端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我将教学任务由易到难进行划分,引导学生像打游戏一样对教学任务进行逐个击破。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能读懂冒泡排序的算法。

2、能力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使用冒泡排序进行程序的编写。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冒泡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教学难点:实现冒泡排序的程序编写。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由于本节课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所以我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微信、、蓝墨云班课,视频动画,游戏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游戏教学法、演示法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我创新。

六、教学过程舞蹈中完成排序。

增加人数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好处。

二、析惑1、展示flash动画小游戏,布置任务一:利用冒泡排序法对五人身高进行排序后一共经过了几趟排序?2、教师进行现场总结。

每两个相邻人物进行比较,前一个数据大于后一个就进行交换,否则不交换,5个人比较4趟后排序成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分第一150 170 160 120 180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在课堂上进行解说学生利用云班课进行组内和组间评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冒泡排序的实现过程。

完成课堂的第一次过程性评价。

{for(j=0,j<=3;j++)if(a[j]>a[j+1]){t=a[j];a[j]=a[j+1];a[j+1] =t;}}为了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每一步数据交换的程序代码,教师展示同步动画。

《冒泡排序算法》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冒泡排序算法》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冒泡排序算法》教课方案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第一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和第五章第三节。

以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冒泡排序算法》为主,第五章的内容主要用于学生进行程序编写及上机实践。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绘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碰到的循环构造流程图、循环语句以及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都已有基础。

但因为实践较少,他们对从前知识的忘记率比较高,画流程图还不够烂熟,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是自顶向下、逐渐求精和模块化。

依照这一方法,教师采纳解说法、演示法、议论合作法、剖析概括法,指引学生参加思虑,逐渐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详细,实用地将各个难点分解和打破。

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学会编写冒泡排序程序的主要代码。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领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培育剖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

感情目标:提升学习热忱,培育优秀的程序书写习惯。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其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观点(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资源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

教课环境的设计与部署: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多媒体教课平台、Flash软件。

四、教课过程1.导入:创新情形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要排队的状况,比方排座位、排队做操、排队大合唱等。

今日,我想请 4 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排队。

我按学号次序点 4 位学生的名字,让他们上来,并让他们按报到的序次排列。

师:他们此刻是按什么排的?生:学号。

师:好,此刻请你们按身高从低到高摆列。

不一会儿, 4 位学生就排好了。

其余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过来。

师(指着此中一位换到前面去的学生问大家):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矮的。

生:一看就知道了。

师:那请这位学生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1第三章第4-1课《冒泡法排序算法》优质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1第三章第4-1课《冒泡法排序算法》优质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1第三章第4-1课《冒泡法排序算法》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流程图
(2)学会编写程序实现算法
(3)了解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算法的分析和细化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思想,构造程序
(2)通过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了解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问题的层层剖析,理清思路,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考习惯
(2)通过问题解决体会由直观到抽象跨越的程序设计过程
2学情分析
(1)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问题,能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分析。

(2)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以及数组变量的使用,但由于实践少,知识连贯和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表现为能理解设计算法的要求,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编写程序就犯难,除了记忆性地罗列一些语句外,不知从何下手,不能形成明确的编程思路,难以完成直观到抽象的跨越。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

2.教学难点
构造程序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引入本节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1第三章4-1《冒泡法排序算法》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1第三章4-1《冒泡法排序算法》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1第三章第4-1课《冒泡法排序算法》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流程图
(2)学会编写程序实现算法
(3)了解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算法的分析和细化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思想,构造程序
(2)通过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了解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问题的层层剖析,理清思路,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考习惯
(2)通过问题解决体会由直观到抽象跨越的程序设计过程
2学情分析
(1)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问题,能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分析。

(2)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以及数组变量的使用,但由于实践少,知识连贯和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表现为能理解设计算法的要求,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编写程序就犯难,除了记忆性地罗列一些语句外,不知从何下手,不能形成明确的编程思路,难以完成直观到抽象的跨越。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

2.教学难点
构造程序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引入本节主题。

冒泡排序 教案

冒泡排序 教案

冒泡排序教案教案标题:冒泡排序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2. 能够编写冒泡排序的代码。

3.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教学资源:1. 计算机或者编程软件。

2. 纸和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入冒泡排序的概念,解释其基本原理: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来实现排序。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算法被称为冒泡排序。

示范(10分钟):1.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冒泡排序的过程,例如对以下数字进行排序:[5, 3, 8, 4, 2]。

2. 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包括比较和交换。

3. 强调在每一轮排序中,最大的元素都会“冒泡”到最后。

讲解算法步骤(10分钟):1. 解释冒泡排序的具体步骤:a.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则交换位置。

b.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好序。

编写代码(20分钟):1. 通过编程软件展示如何用代码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2. 强调代码中的关键步骤和变量,例如循环和条件语句。

3. 指导学生跟随示例编写自己的冒泡排序代码。

实践和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一些乱序的数字列表,要求他们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将其排序。

2. 检查学生的代码和结果,提供反馈和指导。

总结(5分钟):1. 总结冒泡排序算法的核心思想和步骤。

2. 强调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与其他排序算法进行比较。

拓展:1. 鼓励学生研究其他排序算法,比较它们的优劣和适用场景。

2. 提供更复杂的排序问题,如对字符串列表进行排序,让学生尝试解决。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冒泡排序算法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编写的冒泡排序代码的正确性和效率。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示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跟随。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的碰撞。

3.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冒泡排序法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法教学设计

《冒泡排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五章第三节.本节课主要讲解冒泡排序思想、算法以与编程思路,下节课让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通过冒泡实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二.学习者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数组、循环语句等C语言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想.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学会了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碰到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和循环语句以与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都已有基础.但由于实践比较少,对以前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因此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能读懂冒泡排序的算法;〔2〕掌握冒泡排序法的基本过程,理解冒泡排序法的C语言程序;2.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2〕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冒泡排序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教学难点:用C语言编写冒泡排序法的程序、冒泡排序的思想.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将采用讲解法、演示法、讨论合作、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用逐步求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由特殊到一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六.教学资源教材、扑克牌、黑板等.七.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景案例:扑克,排序教师:拿出五张不同数字的扑克,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进行排序;〔同学们排序很快,但是当数据多时会很麻烦,效率很低〕思考:如何让计算机进行排序?[导入让计算机排序的方法]跟随教师思路,进入情景思考问题导入学习情景1分钟讲授新课 1.冒泡排序法教师:它的名字非常生动形象,之所以称为冒泡排序因为它的原理与冒泡过程相似.这里的冒泡是一种排序思想,根据它还能衍生出很多种方法,今天学习一中最简单常用的,从前往后的冒泡排序.2.冒泡排序法原理对原始数据,按从前往后的方向进行多次扫描〔每次扫描称为一趟〕,当发现相邻两个数据的次序与排序要求的大小次序不符合时,就将这两个数据进行互换.这样,较小的数据就会逐个向前移动,好像气泡向上浮起一样.[教师板书原理]3.冒泡排序法算法〔1〕首先比较第一个和第二个数据,将其中较小的数据放到第一个位置,较大的放到第二个位置;〔2〕然后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数据,仍将较大放到后一个位置.依此类推,直到比较第n-1和第n个数据.〔这样,就将待排序序列中的最大的一个放到了第n个数据,这个过程称为第一趟排序〕〔3〕面对前n-1个数据重复〔1〕〔2〕过程〔不用考虑第n个数据,因为它已经是最大的了〕,又将次大的数据放到了第n-1个理解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冒泡排序法3分钟4.5分钟八.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十.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_冒泡法排序算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冒泡法排序算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冒泡法排序算法》教学设计作者:课时:共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理论课【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用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排序及冒泡法排序的概念;掌握冒泡排序算法思想并学会用冒泡法对数据排序;初步掌握冒泡法排序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冒泡排序过程和程序实现过程的分析,初步掌握用冒泡排序法来解决简单的排序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对冒泡排序算法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1、冒泡法排序原理;2、运用冒泡法排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冒泡法排序中的轮与次等概念;2、如何用程序实现冒泡法排序算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体验纸牌排序:先让一位同学上台将给定顺序的几张纸牌从小到大排列,完成后让其说一说进行排列的思路。

象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冒泡法排序算法,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通过体验排序,谈思路,知道冒泡法排序算法离我们并不远,也并不神秘,从而接进与学生的距离。

二、展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到学习时心中有数。

三、新课开始(一)、剖析课题,初识冒泡法排序算法1、何谓算法?(回顾)设计意图:对前面所学知识回顾,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时只有温故知新,才能不断长进。

2、何谓排序?(自学)设计意图:本知识比较简单,学生一看就懂,让学生共同回答,目的是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让学生知道,排序在计算机编程中使用非常频繁,并且排序算法有多种,为后面学习做准备。

3、何谓冒泡法排序?(自学)设计意图:讲之前先说明冒泡法排序在排序算法中的地位,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排序算法,本知识也不难,学生一看就懂,也让学生共同回答,接着提出问题“如何将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

(二)、冒泡法排序的思想(大声朗读)1、冒泡法排序的思想:从最下面(或最后面)一个元素(数据)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较小的元素像气泡一样上浮,较大的元素下沉,第一轮找出最小值,第二轮找出次小值,依次类推……直接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大声朗读。

《冒泡排序》 学历案

《冒泡排序》 学历案

《冒泡排序》学历案一、学习主题冒泡排序算法二、学习目标1、理解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

2、能够用编程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3、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比较冒泡排序与其他排序算法的优缺点。

三、学习资源1、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在线编程平台,如 LeetCode、Codeforces 等。

3、教学视频和网络课程。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比如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对商品的价格进行从低到高的排列等。

排序算法有很多种,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比较简单直观的算法。

(二)原理讲解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数据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进行交换,并一直重复这样的走访操作,直到没有要交换的数据元素为止。

假设我们有一组数字:5, 3, 8, 4, 2第一轮排序:比较第 1 个和第 2 个数字,5 > 3,交换位置,得到3, 5, 8, 4, 2比较第 2 个和第 3 个数字,5 < 8,位置不变,仍为3, 5, 8, 4, 2比较第 3 个和第 4 个数字,8 > 4,交换位置,得到3, 5, 4, 8, 2比较第 4 个和第 5 个数字,8 > 2,交换位置,得到3, 5, 4, 2, 8第一轮排序结束,最大的数字 8 就“浮”到了末尾。

第二轮排序:比较第 1 个和第 2 个数字,3 < 5,位置不变,为3, 5, 4, 2, 8比较第 2 个和第 3 个数字,5 > 4,交换位置,得到3, 4, 5, 2, 8比较第 3 个和第 4 个数字,5 > 2,交换位置,得到3, 4, 2, 5, 8第二轮排序结束,第二大的数字 5 就排到了正确的位置。

以此类推,经过多轮比较和交换,最终数列会变得有序。

(三)代码实现以下是用 Python 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代码:```python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0, n i 1):if arrj > arrj + 1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bubble_sort(arr)print("排序后的数组:", arr)```(四)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时间复杂度:冒泡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和最坏时间复杂度均为 O(n^2),最好时间复杂度为 O(n)。

(完整word版)高一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高一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高一冒泡排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三、教学策略与手段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用逐步求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由特殊到一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前准备1.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多媒体教学平台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创新情景通过扑克牌的展示引入排序的概念排序:通过调整位置,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

二、新课排序的方法很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排序方法――冒泡排序。

1、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一边讲解一边以文字形式给出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书P31略)。

特别要强调怎样算一遍处理,而且每遍总是从“最下面起”,“自下而上”,比较“相邻”两数。

2、画流程图(按非减次序排序)这块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式,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利用模块化,各个难点一一突破。

(1)以5张扑克牌的排序为例,演示冒泡排序的逐个过程,再次强化学生对冒泡排序过程的理解。

教师要书写每遍排序过程中两两比较的数、比较的次数、待排序的第一个数(2)小结排序过程:5张扑克牌总共进行了4轮排序。

每轮排序冒起一个最小数,于是转化成右侧流程图。

流程图一给出流程图一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这种结构实际上属于什么结构――循环结构。

但是不规范的,我们需要用一个变量来控制循环次数,从而引出用变量i来记录正在执行的排序的遍数,它的值是从1到4,每次做完后加1。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法排序算法》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冒泡法排序算法》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冒泡法排序算法》教学设计作者:课时:共2 课时,本节为第1 课时,理论课【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用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排序及冒泡法排序的概念;掌握冒泡排序算法思想并学会用冒泡法对数据排序;初步掌握冒泡法排序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冒泡排序过程和程序实现过程的分析,初步掌握用冒泡排序法来解决简单的排序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对冒泡排序算法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1、冒泡法排序原理;2、运用冒泡法排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冒泡法排序中的轮与次等概念;2、如何用程序实现冒泡法排序算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体验纸牌排序:先让一位同学上台将给定顺序的几张纸牌从小到大排列,完成后让其说一说进行排列的思路。

象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冒泡法排序算法,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通过体验排序,谈思路,知道冒泡法排序算法离我们并不远,也并不神秘,从而接进与学生的距离。

二、展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到学习时心中有数。

三、新课开始(一)、剖析课题,初识冒泡法排序算法1、何谓算法?(回顾)设计意图:对前面所学知识回顾,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时只有温故知新,才能不断长进。

2、何谓排序?(自学)设计意图:本知识比较简单,学生一看就懂,让学生共同回答,目的是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让学生知道,排序在计算机编程中使用非常频繁,并且排序算法有多种,为后面学习做准备。

3、何谓冒泡法排序?(自学)设计意图:讲之前先说明冒泡法排序在排序算法中的地位,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排序算法,本知识也不难,学生一看就懂,也让学生共同回答,接着提出问题“如何将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

(二)、冒泡法排序的思想(大声朗读)1、冒泡法排序的思想: 从最下面(或最后面)一个元素(数据)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较小的元素像气泡一样上浮,较大的元素下沉,第一轮找出最小值,第二轮找出次小值,依次类推……直接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大声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冒泡排序教学设计
基本路线:数组-排序-冒泡排序【冒泡排序原理--流程图-算法优化】-小结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
计》第五章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讲解冒泡排序思想。

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

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掌握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进一步学习流程框图的使用。

情感目标:增强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vb 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利
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循环语句以有了一
定的基础。

但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尚未接触,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忽视运用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运用冒泡排序算法来处理实际问题,并为以后学习其它排序算法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以及用流程图描述冒泡排序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用逐步求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具体,由特殊到一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冒泡排序的课件、学案、素材
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平台等
五、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设计意图】学Th能自己学会的不讲。

排序数组知识点相对简单,由学生自学完成,之前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有所遗忘,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回顾。

冒泡排序算法原理比较容易也由学生自学完成。

已给出的素材,完成学案关于数组、冒泡排序和循环结构的基本模式的相关部分的内容,。

请同学们学习学习网站上的课前学习,并完成学案的相关部分的内容。

上课!
对答案。

1、之前在巡视过程中拍到的学案内容传到电子白板。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完成了学案上的一部内容。

来看一下同学们的成果。

我们给他掌声鼓励
2、排序的定义,请学生复述。

师:如果从已排序的2 万个人中,查找一个人,用二分法查找,可以在15 步以内完成;如果把地球上的
人排序后,查找一个人,用二分法查找我们可以在35 步以内完成。

看起来排序是很重要的算法啊。

我们今天来研究排序算法中很经典、最简单的一种——冒泡排序。

这节课,我们以非递减的排序为例。

2 分钟
4、师:现在我们齐声复述冒泡排序算法的思想
一、导入:观看视频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视频:《我是歌手》第三季第12 期中名次揭晓片段。

教师:洪导所提到的算法确实如李健所说,是冒泡排序吗?
哪位同学站起来分析一下。

掌声。

李健,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他所分析的这个不够准确,让人有点遗憾。

可是,他在毕业二十年后,听到排序后仍能脱口而出“冒泡法”,让我们也不由得感慨清华的教育。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当你把学校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而我们恰恰是运用剩下的
东西去思考,去战胜困难,去创造我们的幸福。

知识忘记了,能力沉淀下来。

二、新课:
冒泡排序的思想:冒泡排序算法是把待排序的n 个元素的数组看成是垂直堆放的一列数据,从最下面的一个元素起,自下而上地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中的数据,将较小的数据换到上面、较大的数据放在下的。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处理完最后两个元素中的数据,称为一遍加工。

1、现在请同学们来演绎一下的冒泡排序。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男星年龄的非递减排序。

可以参考冒泡排序上的视频或者文字材料。

学生:在纸上完成相关的表格。

师拍摄相关学生的表格,并传至电子白板展示正确结果及学生的完成情况。

4、小结:当一遍加工完成时,最小的数据已经上升到第一个元素的位置。

由于每一遍加工都是将本遍最小的元素像气泡一样上浮至本遍的顶端位置,故称为冒泡排序。

课程进行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有疑惑,这个冒泡排序笨且繁琐,明明一眼可以看出结果来,那如果我们要给几万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序呢?张艺谋导演策划大型演出的现场要进行排序呢,图片PPT,或者同学们也会考虑用EXCEL 点一下排序就可以完成,那个排序按钮正是由这样的一类法编成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

这就像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的司空见惯,背后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导学案上给出思考题:如果给10 个数据排
序需要遍冒泡非递减排序,假定,我们
把这10 个数存储在数组a(1)-a(10)中,第一遍
是对哪几个数组元素进行排序?第二遍呢?第三
遍?……最后一遍呢?
第一遍是a(1)-a(10),第二遍是a(2)-a(10),第三遍是a (3)-a(10)……第九遍是a(9)-a(10)。

也就是说,我们要对10 个数据进行冒泡非递减排序,可以用规模
为10 的数组来存储数据,需进行9 遍的冒泡排序。

9
遍是同样的工作,我可以用哪种算法结构来实现?循环
结构。

可以用一个几遍的循环结构?9 遍。

我们设循环变
量为i,那么从循环变量的初值开始,i=1,循环变量
的终值是i<=9,下面必然有一个i 的自变语句i=i+1,
返回线,当循环次数超过9 遍后退出循环,这就是一个9 次循环的框架。

I 每取到一个值就是进行一遍从底部开始的冒泡非递减排序,在每一遍的冒泡排序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相邻两个元素的比较,从底部起任意两相邻的元素都要比较,我们可以设一个通用表达式a(j-1)、a(j)之间的比较,所以放在流程图中应该是比较他们的大小。

如果,a(j- 1)>a(j)就需要交换,否则,不需要交换,那么就应该是一个分支结构,
a(j-1)>a(j)?如果大于就互相交换,否则不做任何处理。

这里实现一次的两两比较。

在每一遍的冒泡排序中这样的比较要进行很多次,比如a (9)、a(10)之间……等等很多次,所以这样的分支结构要加循环结构来实现,多次的两两比较我们用红色来标识,把这个分支结构套在另外一个循环结构中,让她能够实现多次两两比较,(画出)同样,她也有初值、终值和步长的自变。

红色的循环结构就是为了使里面的两两比
较能多次执行。

所以红色所包括循环结构实现
的是每一遍的排序,这样的排序要进行9 遍,
所以又套了一个9 遍的循环结构。

这样一个9 遍的冒泡排序的框架就出来了。

这是一个两重循环。

下面,请同学们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整个流程图。

展示学生的成果(希沃)
展示学生的成果,
研究一下内循环的循环变量,看他是怎样变化的。

内循环是随j 的取值变化而循环,所以
我们研究一下j 的初值、终值及步长变化。

从三遍的列举我们可以发现,j 的整个的
变化规律是什么呢?初值每一遍都是从10
开始,而他的终值是什么变化规律呢?2,3,
4,好像是没有什么规律,但是我们把他和i
的进行比较,i 为1 时,j 的终值是
2,i 为2 时,j 的终值是3,i 为3 时,j 的终值为4,所以我们知道j 的终值和i 有关,也就是j 的终值是i+1,他的步长永远都是-1,递减。

……
由此我们可以在流程图上进行完善,j 的初值是10,终值是
j>i+1,步长为j=j-1 。

至此我们完的冒泡非递减排序的流程图就完成了。

请同学们完成流程图。

然后,两两讨论完成思考一、思考二的内容。

展示学生成果。

赞美的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数组及数组的使用。

掌握了冒泡排序算法的思想,会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

会使用流程图描述冒泡排序算法。

反思: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两个问题,这十几年的不进步取,我终归要为此付出代价;二我所选课的难度太高,一度我都想放弃,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为自己挖了个大坑,建议如果再有出课的老师,尽可能选择对学生必修模块的内容,这样相对来说,准备课的难度只放在备课本身上,会好很多。

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对我来讲是个自我疗愈的过程,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特别感谢黄岛区所有信息技术老师无私帮助,让我更真切的感受到这个团队的强大。

这当中,要特别感谢刘衍丽老师的耐心指导,一中张
兴臣老师、周文娟老师、王旭光老师的用心帮助,黄岛五中团队的无私付出。

这节课还有来自一中语文老师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