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教育
2010.1
数学的严谨与抽象以及数学思维的多重性导致了许多数学学困生的出现。由于数学在科技发展和人的素质培养中的特殊作用,数学教育备受重视,数学学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受到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关注和深入研究。国内外的研究从各种视角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分析其成因,并对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提出了各种教学策略。
本文从学生能力、意识和心理方面对数学学困生的各种特点进行分析和类型研究,并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讨论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育对策。
一、数学学困生的特点
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虽然情况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能力特点
1.数学基本能力较低: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较差,反映在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较差。
2.数学推理和创新、应用能力不强:面对实际问题时,不会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不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不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不善于运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讨论和质疑。
3.再认能力差:在学习中理不清知识的主次和先后顺序,对知识掌握不好,
再认能力差,遇到过去的、已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回忆、再认,无法跟上教师上课进度。
4.归纳总结和迁移能力差:学习中不善于归纳方法和总结规律,虽然对照例题能完成部分作业,但对变型的题就不知所措,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对新课标下大量涌现的开放题、应用题、探索题这些新题型更是无从入手,不知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二)意识特点
1.思维模糊,不善于将知识系统化: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速度慢,缺乏对知识的系统认识;感知事物时所获取的表象比较模糊和不稳定,遇到问题时只看到一些孤立的、零散的、无关紧要的材料,对具体的数据看不到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意义及关系,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依赖机械记忆,方法单一: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不善于运用联想、分类、数形结合和图表等方法去记忆,单凭机械重复。尤其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一下子触及到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立体几何这些需要高度抽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去理解的知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对概念、定理、公式的本质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记得慢、忘得快。
3.缺乏成功感与兴趣:这些同学缺乏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更易产生畏惧或自暴自弃,最终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学习便不能不断进步。
(三)心理特点
1.缺意志精神: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学习数学必须勇于面对困难,有不折不挠的精神。而学困生往往一旦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便会很快放弃,甚至以后一碰到这种题目就有恐惧的心理。
2.心理问题多:学困生在学习上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但得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和指责,对其过高的要求往往会造成其心理创伤,使其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甚至经常逃学或辍学。
3.状态波动大:学困生的心理不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和自身心理因素制约,受到批评时情绪就低落;听懂一点时就会显得兴奋和活跃,听不懂或不适应时思想就开小差,甚至有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
二、数学学困生的类型
依据以上对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分析,我们将其分为学习动机型、智力能力型和情绪动力型三种类型。
(一)智力能力型
这类学生数学素质较低,数学智力没有得到开发,理解、记忆等能力较弱,对学好数学客观上存在着不利的先天因素。
1.自信不足型。自身数学能力不足,加上周围人们另眼看待,使其丧失信心。
2.茫然无措型。面对学习材料、信息及问题,表现出不知所措,无从入手。
数学学困生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对策
□北流市高级中学
党相波
26
广西教育2010.1
(二)学习动机型
由于思维方式不当,方法不对或兴趣缺乏,导致其数学观不正确,学习动机不强烈,缺乏内驱力,对学习数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类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中消极,例如:
1.任务应付型。表现为对探索问题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
2.袖手旁观型。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边缘化,如在动手实践中不动手,在独立探索中不动脑,在合作交流中不倾听,不发言。
3.机械模仿型。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习惯于等待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或结论,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结果”,而非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愿意做的事是记忆、模仿和机械训练。
(三)情绪动力性
这类学生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亦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他们的意志较弱,缺乏毅力和恒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一遇到困难就裹足不前,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
1.浅尝辄止型。表现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进程中,偶有点滴收获就停止探索,停止思考。
2.遇难则退型。在学习时出现困难,就注意力不集中,易退缩,易消沉。
三、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育对策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对于学困生来说,同样要如此。
(一)设计和实施有价值的数学教学,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
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时,应突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降低学困生学习新数学知识的门槛。例如,对“轴对称”的教学,可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从中归纳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用剪对折纸片的方法,造出他们自己的轴对称图形,在图形上探索对称的性质,最后总结探索的结论,形成概念和性质。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入手,采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猜想到论证的教学方法,从而贴近学困生,受到学困生欢迎,提高教学效果。
(二)激励人生志向,引导学困生建立自我意识和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为每个学困生制定分级目标和远大目标,让他们在一步一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增强意志品质;可以用名人名言及其事迹激励学困生锻炼自己的意志。
实践表明,对于学困生单纯地通过补差的方法来弥补其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他们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落后的局面不会得到改变。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困生自主探索能力,教会学困生学会自主学习。例如新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是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可以将其简化或选择其中一部分让学困生参与完成,避免学困生错过每一次活动机会。同时数学教学要体现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直至感到豁然开
朗,从而使学困生走出意识上的困境。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助于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教学中还可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史料、数学文化、数学审美、数学欣赏的渗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数学游戏、小组竞赛等,激发学困生学好数学的决心,增强其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三)重视心理健康,突出情感态度教育
理解、尊重、关爱,是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当学困生犯错误时就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结果他们往往依然我行我素。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无动于衷?原因只有一个:教师不了解他们,他们感受不到爱。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和他们交流,用轻松的谈心代替严厉的斥责,用商量探讨代替说教命令,用引导启发代替压制灌输。注重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点燃其心智的火花,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学困生在心理上更需要教师关注、理解和信任,课堂上教师的目光要多投向学困生,目光中要充满信任;课后要多找学困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增进师生情谊,使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数学学困生一般都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学习难以获得愉快的体验。要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学会自我激励,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习者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新课标的新理念,我们应为之而努力。
(责编
王学军)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