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运行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各个领域都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围绕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展开讨论,并总结相关要点。
一、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概念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是指工业、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社会运行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和场所。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是为了保障这些设备和场所的正常运行,防止发生重大事故和灾害,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原则1. 安全优先原则: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要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将安全放在首位。
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3. 综合治理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治理。
三、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体制1. 相关部门的责任:(1)国家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和管理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和标准。
(2)企事业单位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具体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培训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
2. 安全专业人员的角色:(1)安全专业人员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指导和监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
(2)安全专业人员负责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安全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和事故调查工作,及时处理事故隐患,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稳定。
四、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1. 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1)明确安全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2)明确各个层级和岗位的安全责任和权力,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3)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和教育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4)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做好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 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是企业安全生产中最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的地方,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介绍了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意义,及其安全管理制度的细节。
二、什么是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1. 关键装置所谓的关键装置是指与重大事故直接相关或者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的生产装置,其损坏或故障会导致安全环境的突变,损失比较严重,及具有安全监管部门规定或者企业内部规定的其他具备关键性属性的生产装置。
2. 重点部位重点部位是指与重大事故直接相关或者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的场所或者区域,包括危险物品物料的存储、运输和使用场所,以及工艺、管道、电气等危险因素较集中或危害程度较大的部位。
三、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 编制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制定与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相关的制度文件,明确相关职责、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
2. 保证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通过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事故。
3. 限制重要设备操作权限企业应当对重要设备的操作进行权限等级划分,保障只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和授权后,方可进行对设备操作。
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保证员工对本岗位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和应急预案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
5. 应急预案的制定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及重点部位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应当包括事件等级划分、应急调度组织架构、应急救援工作方案等内容。
6. 安全监测企业应当在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设置监测点,时刻关注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防止发生事故。
四、结论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企业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安全,企业应当加强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管理,完善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及员工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情况。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装置包括生产设备、供电设备、供气设备、供热设备等;重点部位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食堂等。
三、责任主体1. 公司领导是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体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等。
2. 相关部门负责相关装置和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3. 管理人员是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具体责任人,负责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安全操作、落实安全措施等。
4. 员工是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参加培训、积极提出安全意见和建议等。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责任制公司领导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在公司中层以上领导任命安全生产负责人,明确职责和权力,落实责任,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安全培训为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火灾防范、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岗位培训、案例分析等形式,培训周期应当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安全试运行新装置和新部位应当在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试运行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试运行阶段应当重点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工艺流程、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4. 安全检查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并制定整改措施。
5. 安全防范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视频监控、安全执勤、警示标识等,确保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
化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5篇)
化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1、目的、范围:为加强对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公司范围内所有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2、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3、职责:3.1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并根据公司管理层的分工,确定管理人员安全承包责任区域的划分,并对承包人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考核。
3.2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的责任。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检查和监控。
3.4管理部负责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登记台账及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
3.5管理部负责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化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2)化工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是指对化工企业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生产。
该制度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防止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关键装置管理制度关键装置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和装置,其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
因此,制定和实施关键装置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1. 设立关键装置管理部门:化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关键装置管理部门或科室,负责对关键装置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确保关键装置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关键装置设备备案登记:对于每个关键装置,应编制详细的设备备案登记表格,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安装位置、责任人等信息。
该登记表格应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准确无误。
3. 关键装置维护保养计划:针对每个关键装置,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和维护。
该计划应合理安排维护时间,并确保设备维护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关键装置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关键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关键装置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热电一车间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模版(3篇)
热电一车间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热电一车间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并适用于热电一车间所有涉及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相关人员。
二、定义与缩写1. 关键装置:指对热电一车间的正常运转、生产安全或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的设备或装置。
2. 重点部位:指处于关键装置周围或与之相连的区域,对关键装置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
3. 监控系统:指热电一车间内设置的各类传感器、监控设备等,用于实时监测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
4. 突发事件:指在热电一车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
三、操作规范1. 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必须设置相应的监控系统,对关键参数、设备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
2. 监控系统必须与车间的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相连接,确保及时报警和响应,以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
3. 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若发现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存在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涉及到对关键装置进行检修或维护时,必须进行事前安全评估,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提前通知相关人员。
6. 热电一车间的员工必须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规范,并遵守相关的安全制度。
7. 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运行安全,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8.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地填写并保存,以备日后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等使用。
9. 若发生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四、责任与义务1.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本管理制度,并保证其有效执行。
2. 运行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监控系统的维护人员必须保证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故障。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订制度。
2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所属部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分厂及以上管理人员承包的安全管理机制,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本制度规定的责任,承包点设置“管理人员安全承包责任牌”。
第二条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内容是:1、指导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4、督促隐患整改;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6、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第三条承包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安全活动形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以及安全工作指示等。
第四条安全环保部每季度对管理人员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考核情况纳入管理人员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
第二章安全管理要求第五条按照区域管辖和责任划分范围,各分厂、车间、设备管理部、电仪部对所属区域或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建立档案和登记台帐,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或巡检,要有书面记录,并将安全检查结果报至安全环保部。
第六条各分厂、车间、设备管理部、电仪部对所属区域或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制定应急预案,经安全环保部审核、公司批准后,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工作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及事故。
第七条对职能部门安全管理要求:1、各种动、静设备、设施、附件达到完好标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其安全附件应齐全好用,关键机组实行特护管理;2、仪表管理符合制度要求,严格执行仪表相关管理规定;3、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齐全、灵敏、完好,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消防道路畅通;4、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范本(5篇)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和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关键装置是指对国家经济、安全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将导致较大损失或重大影响的装置。
重点部位是指关键装置中的重要设备、部位或区域,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部位。
第三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是指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制度。
第四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原则是科学、规范、依法、公正、公开。
第五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责任由相关单位和个人承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应遵循风险防范和绩效管理的原则,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安全防范工作质量和效果。
第七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应与国家现行安全生产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相衔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八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应注重技术、人员和管理的综合配套,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第十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考核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和考核标准。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十二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培训经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能够独立、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安全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制定和完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问题和隐患。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人员应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事故隐患和安全事件,并按要求提供有关的材料和信息。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本公司内部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杜绝事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存在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关键装置:指公司生产设施的重点及要害装置及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引起全公司生产系统停车或受到严重影响的设备。
包括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氯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设备。
重点部位:制造、贮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
1、职责1.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1.2公司分管负责人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实行安全包保责任制,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
1.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所在分厂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所辖区域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指导和应急演练等。
1.4各生产部门建立本单位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台账,定期进行检查。
1.5安环部负责对各分厂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2、公司级管理人员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要求2.1公司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级管理人员定点包保的安全管理机制,包保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内容如下:2.1.1指导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2.1.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规定的执行和落实;2.1.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2.1.4督促隐患治理项目;2.1.5监督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2.1.6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2.2包保人至少每月到包保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活动形式可以为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保留活动记录。
2.3公司按照《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制度》定期包保人进行考核,考核情况纳入包保人月度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中。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基本原则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单位。
第三条定义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四条管理机构的职责1.负责制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工作。
3.负责监督和检查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状况。
第五条管理机构的组成1.管理机构由国家安全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
2.管理机构的主要成员由各部门推荐,经上级部门批准后确定。
第六条管理机构的权力1.管理机构有权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
2.管理机构有权要求相关单位提供相关资料。
3.管理机构有权要求相关单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
第七条安全制度的制定和修订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
2.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应征得相关单位的意见,并报管理机构批准。
第八条安全责任的落实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责任由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承担。
2.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九条安全教育培训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
2.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知识、应急处理和危险防范等内容。
第十条安全设施和装备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和装备。
2.安全设施和装备的运行和维护由专业人员负责。
第四章安全保障措施第十一条安全监控系统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装备安全监控系统。
2.安全监控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和门禁系统等设备。
第十二条安全检查和巡逻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巡逻。
2.安全检查和巡逻应包括设备、设施和工艺的检查,以及安全通道和出入口的检查。
第十三条应急预案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处理、人员疏散和资源调配等内容。
第十四条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 为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加强管理,消除跑、冒、滴、漏,避免易燃、易爆物质渗漏或挥发形成易燃易爆的气体。
3 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工具、照明,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设备,避免因接触不良、绝缘不良、超过负荷或过热而产生火花。
正确铺设避雷装置,检修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避免机械撞击产生火花。
4 易燃易爆炸作业场所内工作人员应穿棉质工作服,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
以防止衣服产生静电而造成危险,所有作业人员不得穿打有铁钉的皮鞋,以预防产生火花。
5 严禁带火种入厂区范围,作业区严禁吸烟、打手机,严禁明火取暖和焚烧可燃物,严禁在作业区内装设电热设备。
6 易燃、易爆物质分类堆放,妥善保存。
不得靠近火源,堆放区保持整洁、干净、保持通风透气。
7 完善配套消防设施,作业区内按规定配置消防砂箱、消防栓、消防水源,还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所有消防器材要经常检查,定期更换、保养,使器材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8 开展群众性消防活动,建立群众性灭火义务消防队伍,并通过学习和实地演习,提高灭火技能。
9 健全安全生产教育,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从思想、法规和安全技术方面对员工进行教育,特别是刚进厂的新工人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工作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10 健全安全检查制度,由安全主任负责各项安全检查工作,检查的内容如下:10.1查在布置生产任务时是否布置安全工作。
10.2查有无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10.3 查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公开张挂,从业人员是否全部理解。
10.4查消防器材是否完备良好。
10.5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及正确使用。
10.6 查事故隐患是否存在,能否及时排除。
10.7查安全计划是否落实和实施。
11 分管厂领导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下列的安全监督及指导责任:11.1指导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是指与企业的正常生产、安全和环保紧密相关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行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和控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具体范围由企业进行确定,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生产线、储罐区、化验室等。
三、安全管理职责1.企业领导企业领导是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监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他们应当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2.安全管理部门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培训、组织事故应急演练等。
3.相关岗位负责人与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直接相关的岗位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他们应当深入了解装置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相关岗位负责人应当负责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培训、开展安全检查等工作。
四、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应当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以确定其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2.安全操作规程针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具体特点和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类设备的启停、检修、清洗和日常操作等步骤和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
3.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物资储备和事后处理等内容,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企业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特订立本《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配电室、化学品储存区域等。
三、安全责任1.企业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2.每个部门要明确安全管理的具体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人。
3.安全责任人要做好安全工作的组织、计划、监督和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全部员工要自发遵守本制度,履行安全管理的责任,乐观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四、安全培训和教育1.新员工入职时,必需进行安全培训,包含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2.员工每年都要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本领。
3.安全培训和教育内容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教育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五、现场管理1.确保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周边环境乾净,无杂物、易燃易爆品在场。
2.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必需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标识要清楚可见,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3.设备设施要定期检修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台账。
4.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要进行定期巡察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六、作业安全1.全部作业人员要经过相关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2.作业前要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包含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查验设备设施是否完好等。
3.禁止在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进行未经布置的非作业性活动,如吸烟、聚集等。
4.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场合,保持乾净。
七、应急救援1.每个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都要订立认真的应急预案,包含紧急撤离、事故报告、救援措施等。
2.安全责任人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本领和效率。
3.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全部人员要立刻停止作业并依照预案进行处理和报告,以减小事故的损失。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就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介绍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对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建立和完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这些重要部位的运行和维护,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企业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责任分工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需要明确各职责部门的责任分工。
例如,企业领导层应当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制定合理的安全目标和管理措施。
生产部门应当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健全的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和维修计划等。
安全部门则负责监督和检查以上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四、风险评估和管控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通过系统的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安全设备的配置和维护、操作规程的制定、应急预案的编制等。
五、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企业应当加强培训和教育工作。
通过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模拟演练等活动,可以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六、事故调查和教训总结即使在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实施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事故仍然有可能发生。
为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事故调查和教训总结制度。
通过及时、彻底地调查事故原因,并总结教训和经验,可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监督和检查监督和检查是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企业领导层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安全性能评估,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举报渠道和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
二、定义与分类(一)关键装置关键装置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产量、生产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设施或系统。
(二)重点部位重点部位是指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或者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场所。
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大型生产设备,如反应釜、压缩机、离心机等。
2、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域,如储罐区、仓库等。
3、高温高压设备和管道。
4、电气配电室、锅炉房等。
三、管理职责(一)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是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二)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2、组织开展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负责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4、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生产管理部门1、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日常生产运行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2、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设备设施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工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设备设施的选型、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
2、建立设备档案,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和检验工作。
3、负责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
(五)操作人员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心操作,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2、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3、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设施,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和清洁。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第二条重点部位系指以下场所或区域:1.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第三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二级单位、工段(班组)分级管理与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安全管理机制。
1.由车间主任(分厂厂长)进行承包。
承包点应设置“安全承包责任牌”。
2.承包人在履行好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安全职责的同时,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1)指导帮助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3.承包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其活动形式包括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4.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季度对承包人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进行公布。
考核情况应纳入安全风险奖励金及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证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这些装置和部位往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战略价值,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来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保证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采厂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安全科:负责监督、考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各部门、班组:按照本制度对责任范围内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负责。
4内容与要求4.1安全科对关键设施、重点部位进行挂牌标识。
4.2安全科在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结合其性能、用途配置监测、防爆、自动控制等相应安全设施;监督、配合使用部门做好保养、维护工作,确保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3安全设施不准随意毁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确保其始终处于监控状态。
4.4当班操作工和班组长要定时巡回检查,不得擅自离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4.5安全科要建立关键设施、重点部位档案、台帐和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每月巡回检查一次,做好相应记录。
4.6各部门应明确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负责人;并对各级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持证上岗。
4.7对爆破等关键岗位施工要进行专门安全作业设计,或进行安全作业审批,安全作业设计经厂长批准或施工人员取得安全作业证后方可施工作业。
4.8安全科组织制定重点部位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5相关记录《设备巡回检查记录》《安全作业证》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2)关键设施、重点部位是指对国家、区域或者特定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设施和部位。
为了维护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是对关键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规范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关键设施、重点部位在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可靠,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事故损失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3篇)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化工厂是一种高风险的生产场所,涉及到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化工厂的运营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需要建立健全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厂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度,总结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要点。
一、关键装置管理制度1. 关键装置的定义关键装置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产品质量的装置。
例如,化工厂中的反应器、蒸发器、压力容器等都属于关键装置。
2. 关键装置的管理原则(1)安全原则:关键装置的安全运行是最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2)预防原则:通过对关键装置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和管理,预防故障的发生,降低事故的风险。
(3)综合原则:关键装置的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设备的技术状况、操作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综合措施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3. 关键装置的管理内容(1)定期检修:关键装置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修,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维护管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定期更换易损件,做好设备保养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操作管理:对关键装置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
(4)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
(5)应急管理: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重点部位是指化工厂中具有较高风险的区域或设备,如储存区、装卸区、输送管道等。
为了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1. 重点部位的分类根据重要性和风险程度,可以将重点部位分为一级重点部位和二级重点部位。
一级重点部位指具有极高风险的部位,如重要设备、储存区等;二级重点部位指具有较高风险的部位,如工艺管道、装卸区等。
2. 重点部位的管理原则(1)划定范围:根据工艺流程和安全规定,明确重点部位的范围和边界,确保管理能够覆盖到每一个重点部位。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的生产运营安全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仓库、办公楼等。
三、管理要求1.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2. 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3. 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5.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6. 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7.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络合作,共同维护安全稳定;8. 根据需要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9. 建立事故报告和记录制度,及时汇报和总结安全事件。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公司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2)各级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并对本部门的安全状况负责;(3)每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安全工作负责,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
2. 安全培训制度(1)公司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知识、应急预案、操作规程等内容;(2)新员工入职后需进行安全培训并参与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安全检查制度(1)安全管理部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对本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安全预警机制(1)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安全信息;(2)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做好应对措施准备。
5. 应急演练制度(1)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水平;(2)每次演练后需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整改。
6. 安全事件报告和记录制度(1)发生安全事件后,相关人员需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并采取及时措施进行处置;(2)安全管理部门需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做好安全事件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生产、储存,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关键装置是指工艺操作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装置。
第三条重点部位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灌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本制度由安全部制订并负责修订。
第六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所在车间操作工安全职责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工艺指标和安全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检查;3、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4、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完好备用。
第七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所在车间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储存负全责;2、至少每月组织班组在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现场开展一次安全活动,每半年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危害辨识并告知员工;3、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4、落实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检维修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措施;5、抓好操作人员上岗培训工作;6、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完好备用。
第八条供电、仪表车间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完好,每季度检查一次;2、确保监控、监视仪器的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3、确保安全联锁装置的准确性。
第九条设备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1、定期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检测、检验;2、每月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反馈给所在车间并督促整改;3、组织落实好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工作,检维修必须制订安全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87149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
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条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第二条重点部位系指以下场所或区域:
1.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
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第三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二级单位、工段(班组)分级管理与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安全管理机制。
1.由车间主任(分厂厂长)进行承包。
承包点应设置“安全承包责任牌”。
2.承包人在履行好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安全职责的同
时,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
(1)指导帮助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
(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
(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
(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3.承包人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其活动形式包括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4.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季度对承包人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进行公布。
考核情况应纳入安全风险奖励金及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
第五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要求
1.企业及二级单位应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和登记台账。
2.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
承包人应编制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年度安全检查技术报告,向厂领导汇报,同时抄送技安部门。
3.“机、电、仪、操、管”人员和有关管理部门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严格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技安部门应定期对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
第六条二级单位、相关职能处监控要求
工艺、技术、设备、基建、仪表、电气、安全、环保、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进行监控管理,严格按企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和相关技术规定进行检查。
第七条工段(班组)监控要求
1.确认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绘制出危险点分布图,明确安全责任人;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 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第八条操作人员监控要求
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2.严格遵守工艺、安全、环保、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
3.按巡回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设施、危险点进行安全检查;
4.及时报告险情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九条各单位应组织制定、完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工作人员会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及事故。
第十条各单位确保安全消防保护装置如围堰、氮封、消火栓、灭火器、泡沫灭火系统等齐备、完好,指定专人维护管理,若损坏或坏了不予及时修复的,按破坏安全生产论处。
第十一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属关键岗位和要害部位的,还应执行企业《关键岗位和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还应执行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技安处负责解释。
如有争议时由厂
安全生产委员会仲裁。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