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10章-课件-发展经济学第4版教学-马春文

10章-课件-发展经济学第4版教学-马春文
24
一、小农经济的二元性
“原始工业化”对近代欧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原始工业的发展,使资本和机器设备集中于商人、 商业化农场主或地主手中。 第四,原始工业化使商人积累了技术知识,在这种意义上, 它为早期工厂主提供了训练场所。 第五,原始工业和区域性商业化农业的同时发展使农业能 够承担为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食品的任务。
8
二、改造小农经济的大思路 2.改造小农经济的基本思路
农村转型(agrarian transition)是指一个贫穷国家资本主 义的全面发展以及这一生产方式最终在该国社会形态中取 得支配地位所必需的农村变革。农村转型的过程也就是小 农经济得以改造、农民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农村转型问题上,存在着“分化说”和 “新民粹化”的小 农经济理论。
11
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市场贡献
农民购买服装、家具、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等消费品和化肥、 农药、农机及其他农业投入品,扩大了对工业品的需求, 刺激了工业生产的扩张。这样,农民作为工业品的需求者, 对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农业的市场 贡献还应包括出售给非农业部门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库 兹涅茨称前者为“生产过程的市场化”,后者为“农业净 产品的市场化”。
17
三、传统农业的改造
1.土地占有方式及其变革
这种改革本身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政府可以颁布律法规定个人能够拥有土地数量的上限,迫 使个人出售限额外的土地。 或者,法律可以规定除了耕作土地的人拥有的土地外,其 余必须全部出售。以无偿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是激进程 度仅次于集体化的改革措施,除耕者拥有的土地外一律没 收。
23
一、小农经济的二元性
“原始工业化”对近代欧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来自原始工业的收入使人口增长,打破了原来那种 在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的稳定均衡。 其次,随着人口增长和原始工业的发展,那些经历原始工 业化的区域迅速进入收益递减状态,工业分散给产品集中、 质量控制带来了困难,这使得人力在工场内的集中成为必 要,并导致节约劳动型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观点:“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 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他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 完整的。
人力资本的形成:
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
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 的初中等和高等教育、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 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
这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亿人生活在 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7%; 有24.6亿人生活在不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 率接近2%。
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年 将增加到80亿,到2040年,继续增加到100亿。 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 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 第三节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第四节 中国的人口资源开发与就业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一.人口变动趋势 二.人口转变理论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
一.人口变动趋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 人口数量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
“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 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 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 水平上, 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 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 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 “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 模投资。
同样,点A左边的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导致最后均衡人均收入水平会回到Y1。点B是 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最后就会回 到点A,但是只要超过B点,就会继续向C点运 动。点C与A一样,也是一个稳定均衡点。

第 十三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第 十三章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31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产品生产企业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 第四,提供就业机会有限。
32
第三节
外向型发展战略
一、出口替代战略 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
三、内向型战略与外向型战略的比较
33
一、出口替代战略
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 主要的出口商品,以此加强本国工业的国际 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故又称为出口导向 战略。 所谓外向发展战略,指的是以出口来带动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
3
二、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将经济资源集中地生产本国有比较优势 的出口产品,同时从国外进口那些价格低于 本国生产成本的商品,实现资源在国际间的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无疑会提高经济效 率,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4
(一)贸易条件与国际商品交换 最早的定义——“交换的比率”,用一国的进口 量与出口量的比率表示。
5
陶西格(F.W.Taussing)又将其区分为贸易 条件的数量定义和价格定义——“商品贸易 条件” 。
6
刘易斯扩展了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他提 出了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他所谓的 “生产要素”,是指劳动力。生产要素 的贸易条件也就是劳动输出与输入的价 格之比。
7
普雷维什(R.Prebisch) 从出口的需求弹性 角度论述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 趋势。
13
论点: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 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 挥决定性的作用。
14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缺口,或是 缺乏用以投资的国内储蓄(储蓄缺口) ,或是 缺少用于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外汇(外汇 缺口)。 两缺口模型通常假定储蓄缺口与外汇缺 口规模不等,而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也 就是说储蓄与外汇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一特定时 间上,发展中国家受两缺口中的一个缺口约 束或支配。

01章-课件-发展经济学第4版教学-马春文

01章-课件-发展经济学第4版教学-马春文
*
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由于长 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 干预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先天残缺不足, 后天发育不良。国内经济各部门之间联系微弱、支离破碎, 对外则严重依赖。市场运行不灵且受到严重扭曲,无法发 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能。
*
第三节
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三、衡量发展的指标 四、千年发展目标
*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关于发展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 发展是指在生产和就业中,农业部门份额减少,工业
(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升的现象和过程 ➢ 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既包括经济增长,不平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
(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
*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14 世纪之前
1450
富国与穷国的划 分是从来就有的。 甚至早在14世纪 之前,这种分别 就已经存在。
1450年前后,由 于科学技术的进 步,加之海外扩 张,欧洲赶上并 开始超越亚洲社 会的发展水平。
*
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及分类
中等收入
低收入
国家和地区
国家和地区
高收入 国家和地区
世界银行依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水平的高低,将 208个人口超过30000人的经济体分为:高收入国家和地 区;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 区和下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以及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
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及分类 联合国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组: ➢ 最不发达国家 ➢ 非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 ➢ 石油输出国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可编辑ppt
8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 富国与穷国的划分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早
在14世纪之前,这种分野就已经存在。
● 1450年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海
外扩张,欧洲赶上并开始超越亚洲社会的发 展水平。
可编辑ppt
9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世界进入 了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第 三世界国家并未能及时实现工业化。随着现 代经济增长过程的逐步展开,富国与穷国之 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可编辑ppt
18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4. 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
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 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 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 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 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 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 很低 。
可编辑ppt
6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于人口增长迅速增加 ; (2)生产率快速增长;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可编辑ppt
7
二、现代经济增长
●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 (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
发展经济学
第二版
马春文 张东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可U编C辑ApTptION PRESS
1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全球分裂:富国与穷国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现状 第三节 经济发展
可编辑ppt

发展经济学最新整理重点

发展经济学最新整理重点

经济发展的含义:(包括自由与发展)第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一般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其结构变化主要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

2;产出结构的变化。

3;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

4;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5;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

第二;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人类发展主要体现在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获取更多知识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经济增长作为基础,只有经济增长,才有可能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

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经济发展,即使带来了经济发展,也不一定大致发展和人类发展(自己论述)。

实际上来讲,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而经济发展知识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与人类增长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增长能够促进人类发展,而且人类发展也能促进增长。

(如;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第三;自由与发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标,自由也是促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作为发展手段的自由,按照森的分类有五种;1,政治自由。

2;经济机会。

3;社会机会。

4;透明性保证。

5;保护性障碍。

(自己论述五种分类方法)将自由作为发展的手段提出来意味着自由不仅仅理解为最终实现的目标,而且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五个方面的自由,从自由中产生发展的能力。

经济发展过程应该被看做是人们权利发展的过程。

赠送补充: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确定了8项发展目标,这8项目标的实现情况却是喜忧参半,它与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低收入国家全面实现这些目标存在很大的困难,中等收入国家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实现起来相对容易。

这说明要实现人类的发展,首先还是要有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其他目标也是难以达到。

索洛模型与哈德罗—罗马增长模型实在不好整理,具体请见武大出版社郭熙保的书P38-P41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含义⏹ I (t ) = S (t )⏹ K (t+1)=(1-δ)K(t) +I(t)⏹ S (t ) = s Y (t ) ⏹ K (t)= θ Y(t)⏹ θ Y (t+1)=(1-δ) θ Y (t) + s Y (t )⏹ g=国民收入增长率=储蓄倾向除以资本-产出比,再减去资本存量折旧率。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第三版)重点总结课任老师:马文斌总结:袁凯题型有单选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主观题较多,客观背诵题目较少马文斌的考法肯定会问一些具体应用的题,比如重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何解决?比较考验知识量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考你的硬功夫!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农村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投资虚拟化、资源垄断化、经济沙漠化发展经济学是一门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转型的原理和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库兹涅茨):(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迅速增加;(2)生产率快速增长;(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范围有限。

中国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1、从GDP看,中低收入国家。

2、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

3、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4、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不会考)观点一:增长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由于增加投资而增加的产量,还包括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品的增加,此外经济发展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观点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加区别。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指出,现代经济增长不仅包括总量方面的特征,也包括经济结构、国际关系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他将经济增长的概念扩大了,这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相一致。

卢卡斯、罗默、巴罗等经济学家也都用经济增长泛指经济发展。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熊彼特创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获取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发展经济学知识总结马春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展经济学知识总结马春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导言1、发展中国家的定义: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2、发展中国家的界定:详见书P43、发展中国家的特点:1人均收入水平低2生活水平低贫困;教育;卫生医疗3高出生率和高赡养负担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的现象15-24岁的劳动力失业率为30%5发展不平衡;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4、购买力评价法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来的;即两国间的货币交换;实际上是两国间货币购买力的一种对比关系..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计算出来的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进行合理比较..购买力平价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统计计算;找到两国间货币购买力的实际对比关系;而不是汇率所表示的对比关系..思考题1、中国具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①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是非常的均衡;在一些地方会有生活水平低、贫困现象严重这一特征②在我国的有些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仍比较低..③在我国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高度依赖④我国存在着人口问题严重这一特征;劳动力不得其用;高出生率与高赡养负担⑤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存在市场欠发达的特征..2、结合当前情况;分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利: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继续保持有利条件..我国有着充足的劳动力;其中不乏优质人才..我国有着充足的自然资源..地域广阔;气候带多样;利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不利:部分地区市场欠发达..有些地方比较贫困..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教育投资低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缺乏先进的节能技术;资源储量不容乐观..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6个特点:政府宏观调控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农业保护力度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收人水平低3、如何理解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何才能从落后形态过度到现代化形态的发展过程;其影响因素如何;以及为此而应采取的战略和政策..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技术知识;对外贸易..第一章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概念上的区别+衡量上的区别..详见发展经济学课件和教材..2、基尼系数重点:提出、概念、数值范围、我国的基尼系数..详见课件3、绿色GDP概念思考题1、依据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如何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成人识字率;人均国民生产+ 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经济总量2、分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生产要素方面的制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积累自然资源方面;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的情况下;我国在资源资源方面的储量并不乐观..人力资源方面;我国存在着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人口素质偏低的情况..结构型制约因素;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失衡;现在有着结构性经济过剩..有效需求制约;存在着一些;结构性过热、消费市场疲软、投资需求不足的状况..3、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人口问题:①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②人口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2资源的利用问题: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衡;有些开发难度大;制约了我国的..3环境问题:环境破环日益严重;且国家环保资金投入不足..4缺乏适应技术(5)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6市场发育程度不足4、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加大可持续发展教育力度;加大相关教育科研投资;培育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人才;2建立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培育有效工业品的回收与再利用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3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制定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宏观政策;切实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和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推动气候变化的务实合作;加强舆论引导;倡导低碳消费;5、如何治理北京雾霾1政府进行角色转换;实行多主体、网格化的治理模式..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能源结构改革..我们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低碳产业;调整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比例;通过政策、税收手段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力度与支持力度;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产业的技术投入力度;完成创新技术对传统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清洁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3合理规划城镇;控制城镇人口密度:吸引人们向中小城市迁移;以此控制北京城市规模;同时也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预有效防和控制空气污染..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城市大规模建筑的增加;使得原本地理位置三面环山;空气流通较差的北京空气流通状况更加恶劣..4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鼓励和刺激市场企业与个体参与治理雾霾..5合理引导国民的生活方式..政府应引导国民选择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大力提倡低碳出行、低碳生活;旗帜鲜明地反对铺张浪费..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6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现区域协同共治..京津冀地区已经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十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第二章1、人力资本理论:提出: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美国经济学家两个核心观点:①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②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2、钱纳里“两缺口模型”①提出:②三个“约束”:③等式I-S=M-X;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即“储蓄缺口”X-M是进口和出口差额即“外汇缺口”..④积极调整和消极调整..3、外资的利用与发展、引用外资的利弊:详见课件4、其他各种理论简单了解思考题1、联系实际;运用经济学理论;结合案例;对中国引进外资进行利弊分析..引进外资的益处:1、解决了国内发展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方面的短缺2、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增加了国民收入3、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升级了产业结构4、扩大了社会就业5、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6、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7、促进企业技术创新8、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9、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引进外资弊端:(1)造成对国外资源的技术依赖、阻碍了国内企业的竞争与技术创新(2)导致利润外流;国民财富流失(3)引进外资导致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威胁(4)“超国民待遇”的外资引进政策导致外资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国内投资需求不足(5)加剧了国内收入分配不均(6)导致国内消费结构畸形发展;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制造业过重;农业、服务业过轻和地区结构失衡(7)对中国生态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一些发达国家会将一些资源型、耗能型、污染型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进行转移..(8)外资利润汇出;加大了我国的外汇缺口2、如何有效利用外资1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外商投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核心技术;扩大技术溢出效应..要严格限制外商投资高耗能、高污染和对资源环境影响大的产业以及房地产产业..2改善外商投资区域分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各项政策;适度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准入条件;推动东中西北部加强协作;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机制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深化沿边开放政策..3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要更加注重完善政府监管;鼓励公平竞争;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健康发展;防范垄断并购;保持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4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改善外商综合投资环境..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健全投资促进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创新投资促进方式;实现投资促进工作制度化、机制化..5强化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倡导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依法经营、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技术转让水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积极作用..6进一步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创新优势..继续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形势下的龙头示范作用;促使开发区逐步从生产制造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引导和鼓励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再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带..7积极预防外资风险;提高利用外资有效性..控制外资经济规模;防止国民经济对外资的过分依赖;关注外资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加强相关政策出台;预防外资造成行业垄断..3、分析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章1、教育深化:概念2、知识失业:概念3、智力外流:最初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高级专门人才如工程师、科学家、医生、教授等迁移到发达国家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也被称为“智力反向外援”..后来人们把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接受高级专门教育的留学人员滞留不归也划入智力外流的范畴..思考题:1、人口增长劳动力智力与创造力好处多还是坏处需求压力多好处:1带来廉价劳动力2巨大的市场3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弊端:1人才亟缺;存在大量低素质劳动力;教育投入增长难以赶上人口增长速度..2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3环境压力大;由于不断扩大的物质需要;破坏生态系统2、教育在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生产知识和技能—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推动现代经济知识化过程3、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和最主要投入;应当如何有效利用1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社会中每一份子的潜力;2社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使更多人能够就业;为社会创造价值..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初次配置;地区配置;部门和产业配置;职业配置;4实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增强知识技能;进行人才培训5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教育投资质量效益5加大奖励机制;采取激励措施;促进人才回流4、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作答不可再生资源环境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社会财富分配城市化投资率与储蓄率第四章工业化、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消费规律是什么答: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的比重..根据提出的标准:个人或家庭生活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50-60%为;40-50%为水平;20-40%为富裕;低于20%为最富裕..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7.9%;农村居民家庭为43.7%..总体上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恩格尔消费规律:当人均收入很低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和必需品的比例很高;而用于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比例很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食物和必需品的消费支出比例下降;而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比例上升..食物和必需品基本上是农业部门生产的;而舒适品和奢侈品是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的..需求引导生产..因此;在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必然发生变化;生产食物的农业部门相对变小;而生产工业品和服务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逐渐加大..为了生产更多的工业消费品;资本品工业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经济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所在;而经济结构转变又是直接由工业化推进的..2、为什么在工业或过程中要采取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有哪些效果怎样答:支持农业的原因:1、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工业需要反哺农业;以协调其原材料;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工业与农业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所以工业化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农业的发展..2、说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 3农民承受的双重风险4农业生产的外部性5农业生产沉淀成本高6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我国支持农业的政策:1、农民承受的双重风险自然与市场方面: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互助组和专业协会;为农民提供产品销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农业生产的外部性方面:对农民实行资金支持减免税收和直接补贴和信贷支持3、农业生产的沉淀成本高方面:稳定土地使用权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提高基础教育普及率..做的不好的: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发展不充分;由于农民组织化的发展受到许多体制制约;所以近年来;即使中央和各地方十分重视推进农民组织化;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3、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工业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它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实现工业化原因:1、工业化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是成正相关的;工业化过程是伴随经济不断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所以实现工业化;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物质条件更丰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有效率的运行轨道..2、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受发达国家剥削的不利地位..为了摆脱贫困和受剥削的境地;发展中国家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工业;以代替进口的工业品..4、工业化使得一部分劳动生产率很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中去;最终整个社会生产力增加..工业化的理论基础:1、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把一部分劳动生产率很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中去;整个社会生产力就会增加..2、贸易条件恶化论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初级产品的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有长期下降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中;工业出口品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生产的;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受发达国家剥削的不利地位..为了摆脱贫困和受剥削的境地;发展中国家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工业;以代替进口的工业品..4、概述进口替代型和出口导向型;并评价..进口替代型: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代表国家: 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做法:1、出口自然资源原材料;进口资本品;用以发展民族工业和替代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2、实行高关税壁垒、进口许可和外汇管制等强制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3、建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等特点的工业体系;对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加以控制..优点:1、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巨大转变2、增强了拉美经济的自主性3、积累了知识和技术;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缺点:1、忽视了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劳动力就业受到限制;大多数劳动者因工资水平低下而无法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得不到抑制..2、国内市场保护过度;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3、由于现代部门实行资本密集型技术;降低了该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导致就业率降低..4、实行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使得农业发展停滞;萎缩..出口导向型:以来带动本国的发展;净出口占本国GDP较大比重;经济的发展主要由来推动..代表国家:韩国..具体做法:1、从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入手;积累起重工业所需的巨额资本;在此基础上;实现基础工业产品的国际化..2、通过出口实行补贴;培植大型企业;以求降低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优点: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较少的资本既能实现较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又能在现代工业部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时候;城市人口就会超过农村人口;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彻底改造..5、运用工业化理论;分析为什么走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可以促进工农协调发展而走资本密集型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使得二元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变一:在人均资源不足;资本稀缺;农业人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落后国家;走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可以1较快地通过出口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重工业发展所需的外汇;从而更快的积累起工业化所需的资本..2轻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农民购买力上升;市场扩大;促进轻工业发展;使经济发展更稳健..3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较少的资本既能实现较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又能在现代工业部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4在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时候;城市人口就会超过农村人口;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彻底改造..二:在经济落后;资本稀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走资本密集型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其代价是高昂的:1、由于农业长期投资不足;导致农业发展落后;不能为工业人口提供廉价的食品和轻工业所需的原料;轻工业的停滞不利于积累重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2、农业落后;必须进口部分粮食;从而挤占了重工业发展所需的外汇..3、农村人口购买力低下;工业品的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品产品滞销;企业设备开工不足;设备利用率低..4、由于现代部门实行资本密集型技术;降低了该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导致就业率降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变;农业发展长期滞缓;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后劲不足..6、总结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及模式;分析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关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理论界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发展大中城市;一种是发展小城镇..前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走以大城市为主的城镇化道路是因为大中城市基础好;政策实施方便;而且还能起到规模效益的作用;能有效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受上述观点的影响;我国实际上实施了四种不同的城镇化模式;这就是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中小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目前;在实践中;四种模式有并行的趋势;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城镇化模式..后一种观点认为;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破除;城乡间各种生产要素还不能有效地流动..代表模式:苏南模式依靠集体资金和地方政府;乡镇集体工业占主导地位;以发展轻工业为主;形成了外资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温州模式由善于经商的人力资本和轻、小型的工业结构组成了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小城镇、供销员四位一体的市场经济模式珠江模式依靠外来资金和优惠政策;依靠合资、合作和外资占大多数的乡镇企业来推动城镇化的模式1、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下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前提;2、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3、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4、保护资源环境、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推进集约型的城镇化;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5、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要求..6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是制定规划包括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城市总体形象设计、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三是以定的资金投入;四是协调各方;整合资源..7选择城镇化模式要充分考虑城镇化主体的意愿和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经济政治生活等多方面满足农民的意愿和需求8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结合国情清醒地认识到在体制、政策、土地、能源、人口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马春文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_马春文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

人均,贫富差距,大范围(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

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仅有增长也不一定有发展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

(但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

+影响因素直接间接)GDP和GNP来衡量发展水平存在以下缺点:这个指标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

它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福利水平。

在进行国际比较时,这一指标往往会因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等问题出现较大的统计失真。

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衡量发展的指标:人力资本开发、环境可持续性、宏观经济绩效、私营部门发展以及全球性联系。

千年发展目标?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普及初等教育。

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

降低儿童死亡率。

改善母亲健康。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

16章-课件-发展经济学第4版-马春文

16章-课件-发展经济学第4版-马春文
6
一、市场及其效率 (二)市场效率
1.静态效率: 静态效率又可分为两类: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生产效率 要求企业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行生产,配置效率要求产量 处于使净收益最大化的水平。 对 静 态 效 率 的 另 一 表 述 方 式 是 “ 帕 累 托 最 优 ” (Pareto Optimum)。
7
一、市场及其效率 (一)市场过程
消费者需求
居民户
要素供给
产品 市场
要素 市场
产品供给
企业
引致需求
通过这一循环流转过程,对产品具有偏好并提供生产要素 的家庭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相互作用,从家庭购买的 生产要素被转化为出售给家庭的产品。
5
一、市场及其效率 (二)市场效率
所谓静态效率是指资源使用净收益的最大化。只要边际社 会收益(MSB)大于边际社会成本(MSC),生产就会扩大,社 会的净收益就会增加。一旦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 本,我们就达到了净收益最大化的生产水平。因此,我们 可以用MSB=MSC这一条件表达静态效率。超过这一点后, 扩大生产会减少净收益。
32
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质量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仍将 是大范围、高强度的。这是因为: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市场经 济。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市场成长不足,为实 现经济持续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长期目标,政府不仅要 承担起干预市场、校正市场失效的职能,而且还要加强制 度建设,培育市场,推动市场成长。同时,在市场成长严 重不足或进展缓慢的部分领域,仍将行使市场替代的功能。
23
一、政府的作用及形式 (三)政府与市场成长不足
培育市场、推动市场成长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重要职能。 为实现这一职能,政府应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产权制度 的建设,为参与交易的个人和企业提供激励和保障,从而 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

第九章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第九章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 ).

三、走出二元经济
由传统农业社会到二元结构,再到工 业化社会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 由之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二元经济 是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然而,当经济社 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的分离、对立 及差异过分悬殊,又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从二元经济中走出,向工业 化社会转变是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迫切需 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
(1) 就业 (2) 分享物质设施 (3) 现代部门的发展促进传统部门的 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 (4) 两个部门之间的贸易
三、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提出后,在经济 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本人因此在1979 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刘易斯模 型在获得奖励和赞扬的同时,也受到了一 些批评。
一、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2. 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门 资本主义部门是资本主义部门是经济 中使用可再生产的(reproducible)资本, 并由于这种使用而向资本家支付报酬的那 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资本的使用是由雇 佣劳动力的资本家控制的,生产的目的是 利润。
一、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一、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5. 刘易斯模型的其他两种形态
刘易斯模型的第三种形态假定:(1)经 济是开放型经济;(2)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 本主义部门都与外部世界有贸易往来。这 样,资本主义部门可以通过从外部世界进 口来免受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停滞之累。但 因此产生过多的进口会使增长放慢速度, 或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
二、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
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二 元经济的论文,此后又发表文章对“无限的 劳动力”做了进一步阐释。1979年他又发表 了“再论二元经济”,讨论了现代部门对传统 部门的影响等问题。 刘易斯指出,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通过 四种方式或途径使传统部门受益,而每一种 方式也可能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马春文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关于马春文发展经济学的重点总结。

首先,马春文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即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为目标。

他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即坚持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统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马春文重视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特点和趋势。

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具备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

他从发展方式、增长模式、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

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的经济学研究,注重结合实际,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此外,马春文在发展经济学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他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

他提出了人民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强调实现人民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他还提出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以开放为动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法治为保障的发展理念。

他还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最后,马春文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总之,马春文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关注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特点和趋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并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经济学中的作用。

这些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欧阳家百(2021.03.07)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马春文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马春文是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经济学老师,他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深入浅出,因此备受学生的赞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发展经济学这门课程,马春文特地准备了一份复习资料,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这份复习资料首先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清晰地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其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关系。

接着,马春文详细解释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现代化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最近的新结构经济学等。

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演变的梳理,马春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该学科的发展脉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复习资料的下一部分,马春文重点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

他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例,详细讲解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观点。

同时,他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此外,马春文还介绍了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

通过对理论和方法的全面介绍,马春文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在复习资料的后半部分,马春文重点关注了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挑战。

他详细分析了贫困与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并提供了多个角度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马春文引导学生思考发展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马春文在复习资料的结尾部分,提供了一些常见的考试题目和答案,供学生进行自测和巩固知识点。

他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马春文的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既全面又深入,不仅涵盖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关注了当前的热点问题和挑战。

通过这份资料的复习,学生们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还能够培养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发展经济学_马春文主编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发展经济学_马春文主编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马工程学习心得

发展经济学马工程学习心得

发展经济学马工程学习心得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增长、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等问题的学科。

在学习发展经济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 基础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学习发展经济学的基础,包括供求关系、市场竞争、效益成本分析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发展经济学中的各种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

2. 实证研究: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的学科,需要依靠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和验证。

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经济数据源以及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3. 微观与宏观:发展经济学既关注个体行为与决策,又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结构。

因此,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结合,理解个体决策如何影响整体经济发展,以及整体经济政策如何影响个体行为。

工程学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

在我的学习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关于工程学的心得体会:
1. 理论与实践结合:工程学是应用科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工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解决一个问题。

培养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对于工程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3. 不断学习和创新:工程学科发展迅速,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作为工程学的学生,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跟上最新的技术和工程标准,同时也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在面临挑战时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发展经济学 (马春文 张东辉) 10

发展经济学 (马春文 张东辉) 10

二、改造小农经济的大思路
1. 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有这样几层含义: 农民问题有这样几层含义: 与前两种含义密切相关却又别具一格 的第三种含义是:在特定的工业化过程中, 的第三种含义是:在特定的工业化过程中, 农业与全部社会形态的各方面发展的关系。 农业与全部社会形态的各方面发展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讨论中, 在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讨论中,在普列奥 布拉伦斯基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中, 布拉伦斯基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中,农业 为原始积累提供剩余的作用是一个理论焦 同时, 点。同时,这场争论也强调了农业作为工 业品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业品国,在典型的农民之外,还有许多“边缘群体”。 此外,在典型的农民之外,还有许多“边缘群体” (1) 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一身二任的农民。 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一身二任的农民。 (2) 从事不同于土地耕作活动的家庭,如半 从事不同于土地耕作活动的家庭, 游牧人口、渔民和猎户等等。 游牧人口、渔民和猎户等等。 (3) 不在村落中居住的农民。 不在村落中居住的农民。 (4) 未被触动的农民。 未被触动的农民。
三、 传统农业的改造
1. 土地占有方式及其变革 土地占有制度的改革可以采取多种不 同的形式。例如, 同的形式。例如,租佃合同的改革保障了 佃农的使用权, 佃农的使用权,依法签订限制地主驱逐佃 农的权利的长期合同,会使佃农更愿意投 农的权利的长期合同, 资于土地, 资于土地,而且也会给佃农的家庭生活带 来一定的稳定性。再如减租, 来一定的稳定性。再如减租,包括规定地 主吸取的地租占农作物份额的上限, 主吸取的地租占农作物份额的上限,佃农 家庭可因此拥有更多剩余进行消费和投资。 家庭可因此拥有更多剩余进行消费和投资。 还有, 还有,以有偿转让的方式使土地归于耕作 者。
一、小农经济的二元性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第五章..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第五章..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
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 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指宏观经济政策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宏 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 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调节经济波动 的第一道防线, 适用于轻微经济 波动。
(1)税 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 收自动 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 变化 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 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 (2)转 移支付 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加,社 自动变 会转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 化 下降。
向中央银行借债——实际是央行增发货币,即货币筹资,
结果是通货膨胀。
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借债。 向国外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借债。
国内借债——是购买力向政府的转移。往往引起利率
上升。要稳定利率,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会导致 通货膨胀。具有再分配性质,不视为负担。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政 府采取增加支出、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的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 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
10
三、赤字与公债* 1.财政赤字是国家的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2.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
外债——构成真实负担。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影响
政府信誉,使用要更为谨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第三版)重点总结课任老师:马文斌总结:袁凯题型有单选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主观题较多,客观背诵题目较少马文斌的考法肯定会问一些具体应用的题,比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何解决?比较考验知识量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考你的硬功夫!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农村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投资虚拟化、资源垄断化、经济沙漠化发展经济学是一门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转型的原理和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库兹涅茨):(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迅速增加;(2)生产率快速增长;(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围有限。

中国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1、从GDP看,中低收入国家。

2、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

3、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4、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不会考)观点一:增长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由于增加投资而增加的产量,还包括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品的增加,此外经济发展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观点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加区别。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指出,现代经济增长不仅包括总量方面的特征,也包括经济结构、国际关系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他将经济增长的概念扩大了,这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相一致。

卢卡斯、罗默、巴罗等经济学家也都用经济增长泛指经济发展。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熊彼特创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获取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上课有问过)早期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有三个:1、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个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资本匮乏才是束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2、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发展必须实现工业化,工业化能吸收劳动力。

3、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歇尔计划。

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主要表现: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存在显著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如何解决?存在显著的高于全国水平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结构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发展过程呈二元性,行政体制调整、工业扩能力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加剧了二元性。

加快二元经济的转换,应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定义为经济增长+结构变迁。

经济发展的中心容就是经济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直接因素:指资源投入数量(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源使用效率(部分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

最重要的一是技术、二是制度。

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

哈罗德—多马模型:该模型说明的是稳态的经济增长所应具备的条件。

优点:简洁缺点:均衡条件难以满足,而且该模型不具备自身调节能力。

索洛模型:索洛模型主要就是用来说明到底是哪些经济因素影响了经济增长!它更加强调的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只决定于技术进步的速度。

新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罗默和卢卡斯,“生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两个伴随性特征:波动和阶段性总需决定短周期(基钦周期)和中周期(朱格拉周期)的重要因素。

长周期或经济长波则需要用供给能力的变动来解释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1)传统社会;(2)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3)起飞;(4)成熟;(5)大众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产业结构角度的划分)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亚洲经济增长的特征:是外向型经济、高投资、低通胀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增长不仅来自于资本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提高。

奠定亚洲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经济上的高度开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经济停滞的现实原因有(1)政局混乱;(2)制度缺失;(3)外债沉重;(4)人口暴增。

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一、生产要素严重短缺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劳动生产率不高三、结构性弱点四、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五、制度因素六、其他外部因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入的增加,而不是这些投入使用效率的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

粗放型增长方式。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消费投资比例、外贸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城乡和区域结构等方面。

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解读:观点: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1)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2)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两个循环联系起来看:一方面,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

这样,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被打破,因而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难以真正改变。

1.“大推进”理论: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罗森斯坦—罗丹)2.“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莱宾斯坦)3.“起飞”理论实现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第一,要有1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第二,要建立主导产业部门;第三,要有制度上的保证。

(罗斯托)国储蓄构成: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家庭储蓄都是收入减支出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转变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分析此图很重要(三个关键:趋势、交叉点的解释、箭头方向)纵轴标出了总人口和总收入百分比变动的正负值,横轴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解读:图中,点A即代表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任何一个从点A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将会引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Y1。

当人均收入从Y1向Y2上升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总收入增长率。

由于人口增长快于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下降。

点A右面指向A的箭头表示人均收入在Y1和Y2之间的所有点最终都会回到Y1点。

同样,点A左边的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导致最后均衡人均收入水平会回到Y1。

点B是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最后就会回到点A,但是只要超过B点,就会继续向C 点运动。

点C与A一样,也是一个稳定均衡点。

综上,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人口陷阱只有两种方法,一是抑制人口增长,二是通过大规模投资,一举突破B点。

古典失业理论:就业数量是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力量所决定的凯恩斯理论:有效需求不足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城乡不平衡P105—107 重点,要理解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有三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工业发展要协调相关产业发展,避免出现“荷兰病”现象;二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与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由技术水平相匹配;三是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荷兰病:是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出口损害了本国其他有竞争力或者有优势的出口行业,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如尼日利亚、墨西哥、印尼。

增长极限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怎样用反馈回路原理分析一个现象: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反馈回路包括:正反馈回路:投资可以增加工业资本存量。

资本越多,产量越多,产量中的一部分将转变为投资。

投资增长越快意味着资本越多,从而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

在这里资本存量是工业生产增长的约束因素,它的增长取决于投资率水平以及投资—资本—产出之间的循环促进,这个回路是工业资本形成的正反馈回路。

经济增长的负反馈回路:资本平均使用年限和每年磨损数量直接影响下一期的资本存量,这是负的反馈回路。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加的作用之后, 所有其他因素作用的总和,除了“硬技术”上的进步以外,它还包括了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新的决策方法、改善资源配置方式等“软技术”方面的进步。

技术进步源泉:需求拉力(施穆克勒)技术推力(熊彼特)诱致性技术创新(希克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还有一堆理论可以去看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技术进步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技术进步能够使资本和劳动在产业间发生转移,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从需求来看,首先,技术进步引起成本下降, 需求随之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