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三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第2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讲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第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ppt
,结合
GM=gR2,可得 r=2R,其周期 T′=4π 2R ,如图,当卫星在阴影区时不能接收阳光,据几何关系, g
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工作时间为 t= 5 T′= 10π 2R ,故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 6 3g
2019-7-18
谢谢您的观赏
19
【预测练6】 (2018·枣庄一模)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 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gR2 2
-R,
则无法比较与
B
的高度关系,故
A
错误;对
B
有
G
Mm
R h2
=m(R+h)
4π2 TB2
,而
G
Mm R2
=mg,联立得
TB=2π
R h3 ,故
gR2
B 正确;A,B 由相距最近到再次最近,B 比 A 多转一周即ωt-ω0t=2π,而ω= 2π = TB
gR2 ,则 t=
对地观测卫星,利用三颗轨道相同的监测卫星可组成一个监测系统,它们的轨道
与地球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当卫星高度合适时,该系统的监测范围可恰好覆盖地
球的全部赤道表面且无重叠区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关
于该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 7.9 km/s
B.卫星的加速度为 g 2
正确;根据 a=rω2 知,因为甲、乙两个黑洞轨道半径之比为 29∶36,角速度相等,则向心加速
度大小之比为 29∶36,选项 D 错误.
2019-7-18
谢谢您的观赏
12
考向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习题课教案
新课标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习题课教案【学习目标】◆掌握连接体中运动与分解思想的使用方法和处理技巧◆掌握分析单物体多过程运动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技巧◆熟练运用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解题【重点难点】◆灵活运用曲线运动基本知识熟练解题◆物理过程的分析和方法的总结【学习方法】◆讨论学习、自主探究、思维拓展、思维分解探索法、课件展示【学习过程】●★近两年有关《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高考题展示(课件展示)总结: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必考性和出题的表现形式:一般万有引力都出一个选择题且都出在18题的位置,而曲线运动的圆周和(类)平抛运动形式往往不会单独出题,而是结合其它知识点体现在多过程的运动之中,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且难度较大,常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等临界问题上作文章。
●★多物体多运动过程的分析方法◆例1:如图,半径为R 的1/4圆弧支架竖直放置,支架底AB 离地的距离为2R ,圆弧边缘C 处有一小定滑轮,一轻绳两端系着质量分别为1m 与2m 的物体,挂在定滑轮两边,且1m >2m ,开始时1m 、2m 均静止,1m 、2m 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
求:1m 释放后经过圆弧最低点A 时的速度;▼思维拓展①:若1m 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开,求1m 落地点离A 点水平距离;▼思维拓展②:为使1m 能到达A 点,1m 与2m 之间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探究训练1.2C如图重物M 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m竖直方向成θ角,且重物下滑的速率为v 时,小车的速度ν'◆总结:●★单物体多运动过程的分析方法◆例2:(09年浙江卷24.)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
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 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 后,由B 点进入半径为R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 点,并能越过壕沟。
已知赛车质量m=0.1kg ,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 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 ,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整理)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天体,由这些天体组成的神秘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了解的领域,人们认识天体运动围绕“天体怎样运动?”和“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了解这些观点,知道行星如何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1、地心说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
他们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所有行星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地心说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经验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成为神学的信条,被人们信奉了一千多年,但它所描述的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以此为依据所得的历法与实际差异很大。
2、日心说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对日心说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数学论证。
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行星运动的规律是由德国天文学家___发现的,他在对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中,总结出了三条行星运动定律。
1、椭圆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不是在圆心上,这个定律的发现,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重大突破。
2、面积速度定律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但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这个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速度和轨道的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对行星运动规律的一种深刻认识。
3、调和定律___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到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这个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规律中,周期和轨道大小之间的关系,是对宇宙运动规律的一次重大发现。
三、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从古至今,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经历了地心说、___说、调和说等不同阶段,这些学说的提出和推翻,推动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进程。
四、研究本节的意义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研究。
通过本节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1.剔除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2.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通顺、简洁。
___对___长期天文观察的结果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与思考。
他最初想用___的太阳系模型来解释火星的运行轨道,但与___的观测结果有8分的误差。
因此,他摒弃了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观点,从实际观测结果中寻找原则,并建立了开普勒定律,对行星的运动作出了更科学、更精确的描述,回答了“天体怎样运动?”的问题。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迹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鲁科版
力是否为恒力;判断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要分析合外力与
速度是否成一定夹角.
• 2.3种不同运动的类比
比较项目
运动名称 匀速直 线运动
F合 F合=0
a a=0
F方向与 a方向与
v
s
v方
v方
向
向
恒定
位移大小等 于路程
匀加速直 线运动
F合≠0,F 合恒定
a≠0, a恒定
α
角最大,根据
cosθ
=
v船 v水
,
船
头
与
河
岸
的
夹
角
应
为
θ=
v船 arccosv水.
船漂下的最短距离为 smin=(v 水-v 船 cosθ)·v船slinθ, 此时渡河的最短位移 s=colsθ=lvv船水.
【答案】 (1)船头与河岸垂直.
(2)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
v水 arccosv船.
• 【案例1】 (2010·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 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 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
•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 【解析】 笔匀速向右移动时,x随时间均匀增大,y随时 间均匀减小,说明橡皮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也是 匀速运动.所以橡皮实际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
• (2)曲线运动的速度特点: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在某一时刻
瞬时速度的方向在通过这一点的
方向上,所以曲线
运动一定是
运动.但是,变速运动不一定是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课资料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第2讲万有引力与航天
A.“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r2g R
B.月球的质量为 gR2 g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π GT 2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πr3 GT 2R3
解析:月球表面任意一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G Mm =mg,则有 GM=gR2,“嫦娥四号”绕 R2
月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 Mm =m v2 ,解得 v= GM ,联立解得 v= gR2 ,选项
第2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整合 突破 实战
整合 网络要点重温
【网络构建】
【要点重温】
1.两条基本思路之一:重力由万有引力产生.
(1)不考虑自转时,星球表面附近有 G Mm = mg ,其中 g 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R2
①可得到黄金代换式 GM =gR2;
②根据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运动等知识计算出星球表面的 重力加速度g ,再由
A.“嫦娥一号”在绕月工作轨道上绕行的周期为 2π R g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g 4πGR
C.“嫦娥一号”在绕月工作轨道上绕行的速度为 g R h
D.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R )2g Rh
〚审题突破〛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GMm =m v2 =m 4π2 r,解得 v= GM ,T=2π r3 ,
r2
T2
GT 2
中心天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r=R,则ρ= M = 3π . 4πR3 GT 2 3
【典例 1】 (2017·山东泰安质检)(多选)我国将在 2018 年发射“嫦娥四号”,它是嫦 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已知月球的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 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 r,绕月周期为 T.根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教案(14个专题)
专题1“双基”篇所谓“双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就是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双基”,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不难看出,虽然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每年的试卷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试卷中多数试题是针对大多数考生设计的,其内容仍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的判断和应用为主.只要考生知道有关的物理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以2003年我省高考物理试卷为例,属于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考查的试题,就有15题,共90分,占满分的60%.如果考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得好,把这90分拿到手,就已大大超过了省平均分.许多考生解题能力差,得分低,很大程度上与考生忽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不全面,就会在解题时难以下手,使应得的分白白丢失. 如果说,我们要求学生高考时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那么,就要先从打好基础做起,抓好物理基本知识和规律的复习.复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内涵”(例如内容、条件、结论等),做到“理科文学”,对概念、规律的内容,该记该背的,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次,要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外延”,例如,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条件不满足,即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了功,系统的机械能将如何变化?等等.有一些情况我的感受特别深,一是有些试题看似综合性问题,而学生出错的原因实质是概念问题.二是老师以为很简单的一些概念问题,学生就是搞不清,要反复讲练.下面,就高中物理复习中常遇到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谈谈我的看法.我想按照高中物理知识的五大板块来讲述.一些共同性的概念和规律:1.不能简单地从数学观点来理解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成正比或反比的说法).2.图线切线的斜率.3.变加速运动中,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或最小.一、力学●物体是否一定能大小不变地传力?例1:两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B )A .112m F m m + B .212m F m m + C .F D .21m F m 拓展: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2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水平拉力F =1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D )A .只有当拉力F <12N 时,两物体才没有相对滑动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关系——拓展至与机械能的关系例2: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 点.将质量为m (视为质点)的物体P 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 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并能到达B 点.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从A 到O 速度不断增大,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B .从A 到O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C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D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拓展1:(1991年)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在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矢量的合成或分解 1.认真画平行四边形例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C )A .必定是OA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A2.最小值问题例4:有一小船位于60m 宽的河边,从这里起在下游80m 处河流变成瀑布.假设河水流速为5m/s ,为了使小船能安全渡河,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不能小于多少?3.速度的分解——孰合孰分?例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A 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玩具汽车B 相连,汽车向右以速度v 作匀速运动,当细线OA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时,物体A 移动的速度为 ( D )A .v sin αcos βB .v cos αcos βC .v cos α/cos βD .v cos β/cos α●同向运动的物体,距离最大(或最小)或恰好追上时,速度相等(但不一定为零). 例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为L 的长木板C ,在C 上左端和距左端s 处各放有小物块A 和B ,A 、B 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 、B 与长木板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B 、C 的质量均为m ,开始时,B 、C 静止,A 以某一初速度v 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 与板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A OBAB(1)物体A 运动过程中,物块B 和木板C 间的摩擦力.(2)要使物块A 、B 相碰,物块A 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注意条件例7: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5s 末的速度为10m/s ,则该物体 ( BD )A .加速度一定为2m/s 2B .前5s 内位移可能为25mC .前10s 内位移一定为100mD .前10s 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注意公式2r GMm F =①和r mv F 2=②中r 的含义. 例8:今年10月15日9时,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航天发射场升空,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沿椭圆轨道Ⅰ运行,如图.(1)当飞船进入第5圈后,在轨道Ⅰ上A 点加速,加速后进入半径为r 2的圆形轨道Ⅱ.已知飞船近地点B 距地心距离为r 1,飞船在该点速率为v 1,求:轨道Ⅱ处重力加速度大小.(2)飞船绕地球运行14圈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开始返回.当返回舱竖直向下接近距离地球表面高度h 时,返回舱速度约为9m/s ,为实现软着落(着地时速度不超过3m/s ),飞船向下喷出气体减速,该宇航员安全抗荷能力(对座位压力)为其体重的4倍,则飞船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竖直向下喷气?(g =10m/s 2)●惯性、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例9: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从A 运动到B ,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例10:卫星轨道速度的大小及变轨问题.●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或功例11: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对表达式的理解3.外延例12:对于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达为Δp 1=-Δp 2.对此表达式,沈飞同学的理解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时,一个物体增加了多少动量,另一AB个物体就减少了多少动量.你同意沈飞同学的说法吗?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可以举例说明).例13:总质量为M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现同时向前后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相等,则小车的速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外延——重力(若涉及弹性势能,还包括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例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车静止在悬空固定的水平轨道上,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在小车底Array部O点拴一根长L=0.4m的细绳,细绳另一端系一质量m=4kg的金属球,把小球拉到与悬点O在同一高度、细绳与轨道平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位置时,突然撤去右边的挡板P,取g=10m/s2,求:(1)挡板P在撤去以前对小车的冲量;(2)小球释放后上升的最高点距悬点O的竖直高度;(3)撤去右边的挡板P后,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关系1.合外力的功=动能的变化2.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的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变化的负值3.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功=机械能的变化4.合外力的冲量=动量的变化5.合外力=动量的变化率例15: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C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重力所做的功例16: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AC)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例17: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的动能,则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撤去F时物体具有J的动能.若该物体在撤去F后受摩擦力作用,当它的动能减少100J时,机械能损失了40J,则物体再从最高点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具有J的动能.例18:如图所示,分别用两个恒力F1和F2先后两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同一个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第一次力F 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次F 2的方向沿水平向右,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在这两个过程中 ( BD )A .F 1和F 2所做功相同B .物体的机械能变化相同C .F 1和F 2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同D .物体的加速度相同例19: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 的动能,则恒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 撤去F 时物体具有 J 的动能。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万有引力与航空航天》优质教学课件
10.(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 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
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
和太阳之间 , 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 , 天文学称为
“行星冲日”。据报道 ,2014 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 1 月 6
日木星冲日 ;4 月 9 日火星冲日 ;5 月 11 日土星冲日 ;8 月 29 日
法中正确的是
AB
A .经
后,两卫星相距最近
B .经
后,两卫星相距最
C.经
远 后,两卫星相距
D .经
最近 后,两卫星相
距最远
二、重力加速度的计
( 4. 16. 17. )
算
4. ( 2012·新课标全国卷 ·T21 )假设地球是一
半 径为 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 一矿井深度
为已 知d. 质 量 分 布 均 匀 的 球 壳 对 壳 内 物 体 的 引 力 为 .
够在地球内部移动) 的用 F 表示,则图乙所
在 示
x 轴上各 的四个 F
位置受到
随 x 的变A
化正
是
三 、 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 6.11. 13. 14. )
6. (2013·大纲版全国卷 )“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
射的探月卫星 , 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200km 的
圆 形轨道上运行 , 运行周期为 127 分钟。已知引力
算 3. ( 2012· 江苏物理 ·T8 ) 2011 年 8 月 ,“ 嫦娥二号”成
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 , 我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 . 如图所示 , 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
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 , 一飞行器处于该点 , 在几乎不消耗燃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整理)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天体,由这些天体组成的神秘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了解的领域,人们认识天体运动围绕“天体怎样运动?”和“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了解这些观点,知道行星如何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1、地心说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
他们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所有行星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地心说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经验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成为神学的信条,被人们信奉了一千多年,但它所描述的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以此为依据所得的历法与实际差异很大。
2、日心说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对日心说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数学论证。
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习题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曲线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关系。
2.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理解引力势能的概念。
3. 熟悉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航天器在曲线运动中的受力分析。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曲线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2. 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关系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 引力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5. 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曲线运动在航天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引力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曲线运动在航天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关系的推导和应用引力势能的计算及实际应用航天器在曲线运动中的受力分析和轨道计算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解决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中的实际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曲线运动的特点,加深对曲线运动物理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航天器曲线运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曲线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引导学生掌握曲线运动的基本特征。
推导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引入引力势能的概念,讲解其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航天器在曲线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航天器曲线运动中的受力分析和轨道计算方法。
5. 总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三讲 力与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
间一号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整星质量为 97 kg,运行在高
度 700 km 的圆轨道上,该轨道为通过两极上空的圆轨道。查
阅资料知地球的半径和重力加速度的值,则
()
A.卫星可能为地球同步卫星
B.卫星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可能通过无锡的正上方
=GrM2 ,v=
GrM,ω=
GrM3 ,T=
4π2r3 GM
将下述结论牢记于心:r 越大,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动
能、角速度均越小,而周期和机械能均越大。
12/8/2021
(四)卫星变轨问题常用思维流程
12/8/2021
[典例] [多选](2019·无锡期末)2018 年 9 月 29 日,我国在
模型 实例
绳模型
杆模型
球与绳连接、水流星、翻 滚过山车等
球与杆连接、球过竖直平面内 的圆形管道、套在圆环上的物 体等
图示
在最高 点受力
重力,弹力 F 弹向下或等 重力,弹力 F 弹向下、向上或
于零 mg+F 弹=mvR2
等于零 mg±F 弹=mvR2
恰好过 F 弹=0,mg=mvR2,v= v=0,mg=F 弹
第三讲 力与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考点一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本考点常考查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 条件、速度的分解及小船渡河问题等。单独考查时一般为选择 题,难度较小;综合考查时,一般为计算题,常与电磁场结合 考查。
12/8/2021
(一)理清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三个关系
等时性 独立性 等效性
是
()
A.Δt1>Δt2,s1>s2 C.Δt1<Δt2,s1>s2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全章教学精品学案(课件)
个运动进行分解时,首先要看这个运动产生了哪几个运动效果.
(改编题) 我国海南省因连续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发生严重 洪涝灾害,大批群众转移.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 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洪水中的伤员B,如图所示在 直升飞机 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 伤员提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 H为直升飞机A离水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 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不计空 气作用力) ( )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基本概念 分运动
运动的合成 运动的分解
合运动
2. 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________分解,也可采用 ________. 3. 遵循的规律 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 遵循______________,两个分运动的合成规律如下表:
方向关系 共线 (向右为正) 不共线 a 合= 互相垂直
(1)渡河时间最短:若使小船过河的时间最短,应使船头正对河岸行 d 驶,如图所示,此时过河时间 t= (d 为河宽). v1
(2)小船渡河路径最短(v1>v2):小船垂直河岸过河航程最短,最 短航程为 d;若小船要垂直于河岸过河,应将船头偏向上游,如 d d 图所示,此时过河时间 t= = . v合 v1sin θ
第 1节
一、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曲线运动的特点
(1)速度的方向: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通过 曲线的这一点的________方向. (2)质点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 是________运动. 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运动学角度说,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 ________上. (2)从动力学角度来说,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物体的速度方 向不在________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标卷高考命题分析1.在处理天体的运动问题时,通常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其基本关系式为G Mm r 2=m v 2r =m ω2r =m (2πT)2r =m (2πf )2r .在天体表面,忽略自转的情况下有G Mm R2=mg .2.卫星的绕行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1)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则r 越大,v 越小. (2)由G Mm r2=m ω2r ,得ω=GMr 3,则r 越大,ω越小. (3)由G Mm r 2=m 4π2T2r ,得T =4π2r3GM,则r 越大,T 越大.3.卫星变轨(1)由低轨变高轨,需增大速度,稳定在高轨道上时速度比在低轨道小. (2)由高轨变低轨,需减小速度,稳定在低轨道上时速度比在高轨道大. 4.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推导过程为:由mg =mv 12R =GMmR 2得:v 1=GMR=gR =7.9 km/s.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v 2=11.2 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v 3=16.7 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1.分析天体运动类问题的一条主线就是F 万=F 向,抓住黄金代换公式GM =gR 2. 2.确定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 (1)测重力法; (2)单摆法;(3)平抛(或竖直上抛)物体法; (4)近地卫星环绕法.高考题型1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例1 (多选)(2017·河南商丘市二模)“雪龙号”南极考察船在由我国驶向南极的过程中,经过赤道时测得某物体的重力是G 1;在南极附近测得该物体的重力为G 2;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数为G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由此可知( ) A .地球的密度为3πG 1GT 2(G 2-G 1)B. 地球的密度为3πG 2GT 2(G 2-G 1)C .当地球的自转周期为G 2-G 1G 2T 时,放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物体不再对地面有压力 D .当地球的自转周期为G 2-G 1G 1T 时,放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物体不再对地面有压力 答案 BC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 .在赤道:G Mm R 2=G 1+mR 4π2T2在南极:G 2=G Mm R 2,地球的体积为V =43πR 3地球的密度为ρ=MV ,解得:ρ=3πG 2GT 2(G 2-G 1),故A 错误,B 正确;当放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物体不再对地面有压力时:G 2=mR ·4π2T ′2所以:T ′=T ·G 2-G 1G 2,故C 正确,D 错误.1.由于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才是重力.2.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3=3g 4πGR.3.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3GT 2;(2)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3=3πr3GT 2R 3;(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1.(多选)(2017·安徽省十校联考)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地球的自转周期在逐渐增大,假设若干年后,地球自转的周期为现在的k 倍(k >1),地球的质量、半径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比现在的大B .相同质量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比现在的小C .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现在的23k 倍 D .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现在的12k 倍 答案 AC解析 在地球赤道处,万有引力与重力之差提供向心力,则有:GMm R 2-mg =m 4π2T2R ,由于地球的质量、半径均不变,当周期T 增大时,则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 r 2=m 4π2T2r ,当周期T 增大到k 倍时,则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现在的23k 倍,故C 正确,D 错误.2.(2017·广东惠州市第三次调研) 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差不多,则该星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A .0.5倍B .2倍C .4倍D .8倍 答案 D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G Mm r 2=mg ,则g =GM r2,其中M 是地球的质量,r 是物体在某位置到球心的距离.根据密度与质量关系得:M =ρ·43πr 3,星球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g =GM r 2=G ρ·43πr ,星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所以星球的半径也是地球半径的2倍,所以再根据M =ρ·43πr 3得: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倍.故A 、B 、C 错误,D 正确.高考题型2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例2 (2017·辽宁本溪市联合模拟)如图1所示,A 为置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 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为B 、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 、B 、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地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1A .卫星C 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 的速度B .物体A 和卫星C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C .卫星B 运动轨迹的半长轴与卫星C 运动轨迹的半径相同D .卫星B 在P 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卫星C 在该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 B解析 A 、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T 相同,由ω=2πT可知,两者的角速度相等,根据v =ωr可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故卫星C 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 的速度,A 正确;根据公式a =ω2r 可知,A 、C 的半径不同,它们的加速度不同,故B 错误;由G Mmr2=ma 可知,r 相同,所以卫星B 在P 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卫星C 在该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 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r B 3T 2=r C 3T2,则卫星B 运动轨迹的半长轴与卫星C 运动轨迹的半径相等,故C 正确.1.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对于椭圆运动,应考虑开普勒定律.2.由G Mm r 2=m v 2r =m ω2r =m 4π2T 2r =ma 和G Mm R2=mg 两个关系分析卫星运动规律.3.灵活应用同步卫星的特点,注意同步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区别和联系.3.(2017·全国卷Ⅲ·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答案 C解析 根据组合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m r 2= m 4π2T 2r =m v 2r=ma ,解得T =4π2r3GM,v =GM r , a =GMr2,由于轨道半径不变,所以周期、速率、向心加速度均不变,选项A 、B 、D 错误;组合体比天宫二号的质量大,动能E k =12mv 2变大,选项C 正确.4.(2017·山东日照市一模)2016年11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链一号04星.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发射的第4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与天链一号02星、03星实现组网运行,为我国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提供数据中继与测控服务.如图2,1是天宫二号绕地球稳定运行的轨道,2是天链一号绕地球稳定运行的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天链一号04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是11.2 km/sB .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C .为了便于测控,天链一号04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于北京飞控中心的正上方D .由于技术进步,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天链一号02星的运行速度 答案 B解析 由于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最大速度,同时又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可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 ,则卫星会脱离地球束缚.所以卫星的发射速度要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故A 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v 2r 可得:v =GMr,可知轨道半径比较大的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故B 正确;天链一号04星位于赤道正上方,不可能位于北京飞控中心的正上方,故C 错误;根据题意,天链一号04星与天链一号02星都是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轨道半径相同,所以天链一号04星与天链一号02星具有相同的速度,故D 错误.高考题型3 卫星变轨与对接例3 (2017·福建漳州市八校模拟)如图3,一艘在火星表面进行科学探测的宇宙飞船,在经历了从轨道1→轨道2→轨道3的变轨过程后,顺利返回地球.若轨道1为贴近火星表面的圆周轨道,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飞船在轨道2上运动时,P 点的速度小于Q 点的速度B .飞船在轨道1上运动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3上运动的机械能C .测出飞船在轨道1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测出火星的平均密度D .飞船在轨道2上运动到P 点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1上运动到P 点的加速度 答案 C解析 飞船在轨道2上运动时,从P 到Q ,万有引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知速度减小,则P 点的速度大于Q 点的速度,故A 错误.飞船在轨道1上的P 点需加速才能变轨到轨道3,可知飞船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故B 错误.根据G Mm R 2=m 4π2T2R 得M=4π2R 3GT 2,则火星的密度:ρ=M V =4π2R3GT 24πR 33=3πGT 2,故C 正确;飞船在轨道2上运动到P 点和在轨道1上运动到P 点,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 错误.所以C 正确,A 、B 、D 错误.1.比较卫星在不同圆轨道上的速度大小时应用v =GMr进行判断,注意不能用v =ωr 进行判断,因为ω也随r 的变化而变化.2.比较卫星在椭圆轨道远地点、近地点的速度大小时,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判断.3.点火加速,v 突然增大,G Mm r 2<m v 2r ,卫星将做离心运动.4.点火减速,v 突然减小,G Mm r 2>m v 2r,卫星将做近心运动.5.同一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 6.卫星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5.(多选)(2017·北京燕博园联考)“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如图4所示为“神舟十一号”飞船(用A 表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用B 表示)对接前在轨道上的运行图,若不计飞船发动机喷出气体的质量.关于A 和B 的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只减小A 的质量,减小地球对A 的万有引力,就可以实现对接B .打开A 的发动机,使飞船A 的速度增大,才能实现对接C .在A 与B 对接的变轨过程中A 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加D .在A 与B 对接的变轨过程中,合力对A 做正功 答案 BC解析 由G Mm r 2=mv 2r可知,减小A 的质量,对A 运行的速度没有影响,不能实现A 、B 的对接,故A 选项错误;打开A 的发动机,使飞船A 的速度增大,A 将做离心运动,A 与B 才能实现对接,故B 选项正确;在A 与B 对接的变轨过程中,A 要克服引力做功,故A 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加,C 选项正确;在A 与B 对接的变轨过程中,A 将做离心运动,A 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合力对A 做负功,故D 选项错误.6.(2017·山东菏泽市一模)行星冲日是指太阳系内某一地球公转轨道以外的行星于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的状态,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外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设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可视为圆,地球轨道半径r 1与行星轨道半径r 2之比为r 1r 2=a ,则该行星发生冲日现象的时间间隔的年数是( ) A.11+a3B.11-a3C.1-a 31+a 3D.1+a 31-a3答案 B解析 地球公转周期T 地=1年,由r 13r 23=T 地2T 行2,T 行=1a3,再次发生冲日现象2πT 地·t -2πT 行·t=2π,得t =11-a3年. 高考题型4 双星与多星问题例4 (2017·河南洛阳市第二次统考)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 、b 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 星的周期为T ,a 、b 两颗星的距离为l ,a 、b 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 (a 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 星的轨道半径),则( ) A .b 星的周期为l -Δrl +ΔrTB .a 星的线速度大小为π(l +Δr )TC .a 、b 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ll -ΔrD .a 、b 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l +Δrl -Δr答案 B解析 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则周期相等,所以b 星的周期为T ,故A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r a +r b =l ,r a -r b =Δr ,解得:r a =l +Δr2,r b=l -Δr2,则a 星的线速度大小v a =2πr a T =π(l +Δr )T ,r a r b =l +Δrl -Δr,故B 正确,C 错误;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则有:m a ω2r a =m b ω2r b ,解得:m a m b =r b r a =l -Δrl +Δr,故D 错误.双星系统模型有以下特点:(1)各自需要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 1m 2L 2=m 1ω12r 1,Gm 1m 2L2=m 2ω22r 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 (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7.(2017·全国名校模拟)双星系统是由两颗恒星组成的,在两者间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下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某些参量会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运动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星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m 倍,两星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n 3m 2T B.n 2m T C.n 3mT D.n m 3T 答案 C解析 由G m 1m 2L 2=m 1ω2r 1,G m 1m 2L 2=m 2ω2r 2,r 1+r 2=L ,得总质量m 1+m 2=4π2L 3GT 2,则T ′=n 3mT .8.(多选)(2017·山东省模拟)如图5所示,在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由A 、B 、C 三颗行星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其中A 、C 两行星都绕着B 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A 、C 和B 之间的距离都是L ,已知A 、B 的质量均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C 的质量为mB .A 、C 运行的周期之比为12C .A 运行的角速度为GmL 3D .C 运行的线速度为5Gm 4L答案 AD解析 A 、C 两行星都绕B 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圆周运动的条件知三行星一定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 、C 两行星运行的周期和角速度都相等,B 项错误;设C 行星的质量为M ,对A 、C 两行星分别受力分析,根据圆周运动的特点知,A 行星满足Gm 2L 2+GMm 4L2=mL ω2,C 行星满足GmM L 2+GMm 4L 2=ML ω2,联立解得M =m ,ω=5Gm4L 3,A 项正确,C 项错误;v =ωL =5Gm 4L,D 项正确.题组1 全国卷真题精选1.(2016·全国卷Ⅰ·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 .1 h B .4 h C .8 h D .16 h 答案 B解析 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出它们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Rsin 30°=2R由r 13T 12=r 23T 22得 (6.6R )3242=(2R )3T 22. 解得T 2≈4 h.2.(多选)(2015·新课标全国Ⅰ·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做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 )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 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答案 BD解析 在星球表面有GMm R 2=mg ,所以重力加速度g =GM R 2,地球表面g =GM R2=9.8 m/s 2,则月球表面g ′=G 181M(13.7R )2=3.7×3.781×GM R 2≈16g ,则探测器重力G =mg ′=1 300×16×9.8 N ≈2×103N ,选项B 正确;探测器自由落体,末速度v =2g ′h ≈3.6 m/s ,选项A 错误;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在近月轨道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 ′m R ′2=mv ′2R ′,所以v ′=G 181M13.7R = 3.7GM81R < GMR,即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选项D 正确.3.(2014·新课标全国Ⅱ·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 A.3π(g 0-g )GT 2g 0B.3πg 0GT 2(g 0-g )C.3πGT 2D.3πg 0GT 2g答案 B解析 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 0=G Mm R 2,物体在赤道上时,mg +m (2πT )2R =G Mm R 2,又V =43πR 3,联立以上三式解得地球的密度ρ=3πg 0GT 2(g 0-g ).故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4.(多选)(2013·新课标全国Ⅰ·20)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 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答案 BC解析 地球所有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运行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 错误.轨道处的稀薄大气会对天宫一号产生阻力,不加干预其轨道会缓慢降低,同时由于降低轨道,天宫一号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故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B 、C 正确;航天员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此时引力充当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D 错误. 题组2 各省市真题精选5.(2016·四川理综·3)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如图6.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图6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答案 D解析 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根据a =ω2r ,r 2>r 3,则a 2>a 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r2=ma ,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r 1<r 2,则a 2<a 1;综合以上分析有a 1>a 2>a 3,选项D 正确.6.(2015·海南卷·6)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 A.12R B.72R C .2R D.72R 答案 C解析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即x =v 0t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即h =12gt 2,所以x =v 02hg ,两种情况下,抛出的速率相同,高度相同,所以g 行g 地=x 地2x 行2=74,根据公式G Mm R2=mg 可得R 2=GM g,故R 行R 地= M 行M 地·g 地g 行=2,解得R 行=2R ,故C 正确. 专题强化练1.(2017·贵州贵阳市2月模拟)若一卫星绕某质量分布均匀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为k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该行星的质量为( )A.k 4G πB.4π2GkC.2πk GD.4π2k G答案 D解析 设行星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r 2=m 4π2T 2r ,解得:M =4π2r 3GT 2,根据题意有:r 3T 2=k ,解得行星的质量为:M =4π2kG,故D 正确,A 、B 、C 错误.2.(2017·安徽合肥市第二次检测)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宣称找到了太阳系八大行星之外的第九大行星;他们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得出该行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0倍,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是天王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的30倍;已知天王星的公转周期约是84年,若将太阳系内所有行星的公转当做圆周运动来处理,则可估算出第九大行星的公转周期大约是( ) A .2年 B .22年 C .1.2×103年 D .1.4×104年答案 D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天3T 天2=r 行3T 行2解得:T 行=r 行3r 天3T 天=(30)3×84年≈1.4×104年,故D 正确,A 、B 、C 错误. 3.(2017·福建莆田市3月模拟)已知某星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A.18gR B.12gR C.12gR D.gR答案 B4.(2017·山东省模拟)人类载人登月后,还要驾驶航天器返回地球(如图1).下列关于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1A .航天器在月球的发射速度至少为7.9 km/sB .航天器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时,由低轨道变轨到高轨道需要点火加速C .航天器进入地球轨道上运行时,由高轨道变轨到低轨道需要点火加速D .航天器进入大气层依靠重力返回地球,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答案 B解析 月球半径小于地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由v =gR 可知航天器在月球的发射速度不用达到7.9 km/s ,A 项错误;由低轨道变轨到高轨道需要加速,由高轨道变轨到低轨道需要减速,B 项正确,C 项错误;航天器进入大气层依靠重力返回地球,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D 项错误.5.(多选)(2017·全国卷Ⅱ·19)如图2,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过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图2A .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答案 CD解析 由行星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从P 经M 到Q 点的时间为12T 0,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从P 到M 运动的速率大于从M 到Q 运动的速率,可知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小于14T 0,选项A错误;海王星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太阳的引力作用,故机械能守恒,选项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选项C 正确;海王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指向太阳,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选项D 正确.6.(2017·河北省五个一联盟二模)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未来与现在相比( )A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小B .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C .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变小D .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变小 答案 D7.(2017·河南濮阳市一模)探测火星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若在未来某个时刻,人类乘飞船来到了火星,宇航员先乘飞船绕火星做圆周运动,测出飞船做圆周运动时离火星表面的高度为H ,环绕的周期为T 及环绕的线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得出( ) A .火星的半径为vT2π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πTv3(vT -2πH )2C .火星的质量为Tv 22πG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π2v 2TG (vT -πH )3答案 B解析 飞船在离火星表面H 处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火星的半径R 加上H ,根据:v =2π(R +H )T ,得R +H =vT 2π,故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 (R +H )2=m ·4π2T 2(R +H ),得火星的质量为:M =v 3T 2πG ,在火星的表面有:mg =GMm R 2,所以:g =GM R 2=2πTv3(vT -2πH )2.故B 正确,C 错误;第一宇宙速度为:v =GMR =gR =2πTv 3(vT -2πH )2(vT2π-H )=Tv 3vT -2πH.故D 错误.8.(多选)(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模拟)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 表示地球的半径,g 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0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F N 表示人对台秤的压力,则关于g 0、F N 下面正确的是( )A .g 0=0B .g 0=R 2r2gC .F N =0D .F N =mg答案 BC解析 忽略地球的自转,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宇宙飞船所在处,mg 0=G Mm r 2,在地球表面处mg =G Mm R 2,解得g 0=R 2r2g ,故A 错误,B 正确;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人只受重力.所以人对台秤的压力为0,故C 正确,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