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木结构房屋的历史

合集下载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木结构建筑。

在唐代,木结构建筑达到了顶峰,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大雁塔、小雁塔等都是木结构建筑。

随着时代的发展,砖石建筑逐渐成为主流,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兴起,木结构建筑再次受到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07年,中国出台了木结构建筑相关政策,鼓励开展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和应用。

随后,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师开始尝试将木结构建筑应用到实际建筑中。

如今,随着木结构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木结构建筑被建造出来,成为了城市里的亮点。

其中包括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北京国家体育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

未来,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将继续得到重视和推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木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

- 1 -。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在封建社会时期,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木结构建筑具有简单、实用、结构稳固的特点,适应了中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需要。

在中国古代,木材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因为中国的木材资源极为丰富。

古代工匠们利用木材的天然特性和加工技术,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木结构建筑。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木结构建筑主要分为宫殿、庙宇、园林和民居等几大类。

其中,宫殿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主要用于帝王居住和政府活动。

著名的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就是典型的木结构建筑,采用了严谨的对称布局、精美的雕刻和繁复的屋顶构造,展示了中国木建筑的雄伟和壮观。

庙宇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主要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

中国的寺庙、道观等庙宇建筑多为木结构,具有独特的宗教氛围和建筑风格。

著名的天坛、岳阳楼等庙宇建筑采用了工艺精湛的木构件和精美的彩绘装饰,展现了中国木建筑的宗教神秘感和美学价值。

园林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独特的建筑形式,主要用于皇家和达官显贵的休闲和游览。

中国的园林建筑多为木结构,注重园林构思和景观营造。

著名的拙政园、扬州瘦西湖等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

民居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广泛的建筑形式,主要用于普通人家的居住。

中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结构,采用了坡屋顶、斗拱结构等特点,展现了中国木建筑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著名的老北京四合院、南京白鹭洲等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

总的来说,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这些木结构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1.1木结构简介

1.1木结构简介

• 1、中国古代木构架

xy



穿斗式:将每间进深方向上的各柱随屋 顶坡度升高,直接承檩,与另外组称为 “穿”的木枋联系,构成两坡屋顶的骨 架。其他的构建与梁柱式相同。这种构 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 区。 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 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 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至5根。当柱 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 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井干式: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 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 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 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 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 柱承脊檩构成房屋。中国目前只在东北 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 建造的房屋。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 此,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 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 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 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
xy
• 2、夏商
• 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一些形式如,夯土台基木构架、斗以及院落式组合、对称 布局等在这个时期均已出现。
xy
xy
• 3、西周
• 宫殿位于王城中央最重要的位置,将太庙和社稷挟于左右,中国宫殿的总体 格局已大体初定。
xy

岐山宫殿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已有相当成熟的布局水平。
xy
• 4、春秋、战国
• •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各国兴建了大量城市 和宫室。 战国建筑可以河北平山中山王陵为代表,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是已知我国 最早的一幅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不仅表明当时的制图水平,还告诉人 们当时的建筑是先绘制出平面才施工的。

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

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

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赢得了世界的赞赏。

其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尤其是木构造,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木构造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探讨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重点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构造。

一、木构造的起源与发展木构造建筑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木构造建筑可追溯到古代中国,如商代和周代。

这些建筑由原始的木材构成,结构简单却坚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木构造建筑逐渐发展成为复杂而精美的建筑艺术形式。

二、木构造的特点与技艺木构造建筑在其实践中注重平衡和对称。

通常采用榫卯结构,即利用凸缘和榫头相嵌结合的方式,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定。

此外,木构造还注重利用斜撑和斜撑来增加结构强度,并在柱子和梁上雕刻精美的装饰。

三、木构造的建筑类型中国的木构造建筑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寺庙、宫殿、豪宅、民居等。

每种建筑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和结构。

例如,传统的四合院是由四栋房屋围合而成的,中间有一个天井,屋顶通常采用悬山顶,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和通风性。

四、木构造的建筑艺术价值中国传统民居的木构造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木构造的建筑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文化传承:木构造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2. 美学价值:木构造建筑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展现了中国建筑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3. 建筑工艺:木构造建筑的制作过程需要许多独特的技能和技艺,例如木工、雕刻和装饰等。

这些传统工艺的传承在今天仍然十分重要。

五、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之美,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的木构造建筑,同时传承木构造建筑的技艺和工艺。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公众对木构造建筑的保护和研究。

天上永存的房屋讲义

天上永存的房屋讲义

天上永存的房屋讲义一、引言房屋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房屋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体现。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房屋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种被誉为“天上永存”的房屋类型——木结构建筑。

二、什么是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是指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以钢材、混凝土等辅助材料进行加固和支撑的建筑类型。

其优点包括轻质、环保、施工速度快等,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和美观性。

三、木结构建筑的历史木结构建筑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日本。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木结构建筑是唐代大雁塔,而日本则有著名的京都御所等。

此外,在欧洲和北美洲也有许多著名的木结构建筑,例如挪威博格教堂、美国纽约市中央公园的贝尔维德堡等。

四、木结构建筑的优点1. 轻质:相比于传统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建筑更加轻盈,可以减少地基承载压力,节省地基造价。

2. 环保:木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生产过程也相对环保。

同时,在建筑拆除后,木材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3. 施工速度快:由于木结构建筑采用预制技术,现场施工时间大大缩短,可以提高工程效率。

4. 隔热、隔音性能好:由于木材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在建筑中使用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外温差和噪音。

5. 美观性好:木材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处理,在外观上具有更多的变化性。

五、木结构建筑的缺点1. 价格较高:由于木材本身价格较高,并且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因此造价相对较高。

2. 容易受潮、腐朽:木材容易受潮、腐朽,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3. 抗震性能较差: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需要进行加固和支撑。

六、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现代木结构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例如日本的“超级木材”技术,可以将多个小木材拼接成一个大型结构,增强了其承载能力;瑞典的“交叉层压板”技术,则可以将多层薄木板压合成一体,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木结构|图说木结构建筑的前世今生

木结构|图说木结构建筑的前世今生

木结构|图说木结构建筑的前世今生
与更为普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不同,木结构建筑结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我国木结构规范标准中依据木结构原材料的种类将木结构分为:
•基于原木、方木的普通木结构
•基于规格材为主的轻型木结构
•基于胶合木等工程木为主的胶合木结构
本文结合建筑实例或模型带小伙伴们逐一识别下目前世界上都有哪些常见的木结构种类以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中国古建筑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源远流长,自战国至今一直沿用,最大的特点就是榫卯和斗拱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故宫紫禁城。

中国古建筑结构形式大致分为抬梁式和穿斗式。

抬梁式多见于北方,主要用于宫殿、庙宇;而穿斗式则更多的应用于中国南方,主要作为民居。

抬梁式
穿斗式
穿斗式
穿斗式与抬梁式最大的不同在于,穿斗式结构檁子直接搁于柱顶而非梁头上。

2.轻型木结构
轻型木结构主要以标准化的规格材为主而建成。

根据发展时期不同,轻型木结构也经历了连续式和平台式2个时期,为北美国家主要建筑形式。

左侧为平台式,右侧为连续式
平台式轻木结构前体剖切图
3.井干式木结构
井干式木结构,俗称木刻楞,主要以圆木或者方木为原材建成,木材用量大。

少量存在于景区。

4.现代梁柱体系木结构
根据构件间节点的刚度特性,现代梁柱体系木结构分为不同类型。

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分类河规定。

5.大跨及网架木结构。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展史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展史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展史早期,中国人建造住宅主要使用原木。

这些原木根据需要切割成合适的尺寸,然后堆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木构建筑。

这种建筑方式具有廉价、快速、耐久的特点,而且适应了中国广大的森林资源。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更为复杂的木构建筑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几何结构。

这种结构利用了木材天然的强度和抗压性能,使得建筑更加稳固。

同时,人们还重视建筑的装饰,通过雕刻和彩绘木构件,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

古代中国的宫殿、寺庙和园林都采用了木构建筑。

例如,北京的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些建筑采用了复杂的框架结构,同时附带了许多装饰性的木雕和彩绘。

在明清时期,木构建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木构建筑达到了巅峰。

以南京的明孝陵为例,这座陵墓使用了大量的木柱和檐部构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丰富的装饰手法,使得建筑充满了雄伟和庄重的气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木构建筑开始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建筑材料的稀缺问题。

古代的木构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和森林资源的减少,木材供应变得困难。

其次是建筑防火问题。

由于木材易燃,火灾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灾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砖石等更耐火的材料来建造建筑。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木构建筑逐渐被淘汰。

然而,人们对传统木构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中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许多传统木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些建筑既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结构建筑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卓越的技艺,它代表了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既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追求,也凝聚了历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努力。

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制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他们使用传统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对木材的深入了解。

木结构建筑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地,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这些地区,木材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

木材的优点是相对容易获取和加工,而且最重要的是,木材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主要是暗示了稳定和长寿的象征。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精巧建筑工艺。

无论是屋顶的编配还是柱子的雕刻,木结构建筑都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细腻与严谨。

屋顶的檐口和封闭纹样是中国建筑的标志,让人忍不住赞叹古人的智慧。

柱子的雕刻则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把握,以及对美的追求。

从木材的选择到结构的安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保证了建筑的稳固和美观。

此外,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古代还承载着许多符号象征和文化内涵,如吉祥的图案和传统的风水理念。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防火性能。

木材是一种容易燃烧的材料,但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木材的防火秘密。

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木材,使其在火灾中具有较高的耐火性。

例如,他们会使用沥青和其他防火涂料来保护木材表面,以防止火势蔓延。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采用了灰泥的填充技术,将木材与石块相结合,以增加防火性能。

虽然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已经不再常见,但它的精神和价值仍然被人们所珍视。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遗产,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艺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无论是通过修复古建筑,还是通过推广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和价值,我们都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悠久的木结构房屋

悠久的木结构房屋

悠久的木结构房屋
木结构房屋是人类历史居住最古老最悠久的建筑,是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和智慧的累积。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的先人—原始人,为躲避禽兽的攻击,仿照鸟巢的样子在树上搭巢,原始人就住在巢里。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根据专家推测,巢居是原始社会建筑的主要形态之一,从考古发现可知,巢居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林木的生长。

另一方面广袤的森林中有不少猛兽出没,巢居的出现与发展,是原始人适应环境的一大创造。

巢居除了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之外,在现代考古发掘中,也已经得到证实。

传说发明“构木为巢”的圣人就是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巢氏。

原始人刚学会“构木为巢”时,只是在粗壮的树木原有枝杈的基础上,搭建成巢。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原始人对“巢居”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扩大巢居内的居住空间,从在一棵树上建巢,发展到将几棵树连起来建巢。

之后,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等的要求。

人们开始在地面上仿“巢居”建造早期的“干栏式”建筑。

早在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就开始建造用木榫、卯连接的“干栏式”建筑。

早期的“干栏式”建筑是在地面上用木桩或木柱支撑起的构架建筑。

建筑的底层被架空。

到商朝时期,地位较高或比较富有的人,对“干栏式”住宅根据需求进行改进装饰,这时期的部分木屋已经比较完美了。

历史说明,木结构房屋是人类居住历史最古老、悠久的建筑之一。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中国木结构建筑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建筑。

在古代,木材是中国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而木结构建筑也成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之一、本文将从历史、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对中国木结构建筑进行深入浅析。

历史:中国木结构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使用原始的工具和技术,利用独特的木结构系统建造了诸如楼阁、桥梁、寺庙等各种建筑。

这些木结构建筑在后来的汉代和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寺庙建筑,如佛教的寺庙,有龙口、调根等独特的木结构元素,既体现了佛教教义,又能抵御地震和风灾。

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木结构建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选择合适的木材和独特的结构系统,木结构建筑在保持建筑美观的同时,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例如,将自然元素融入木结构设计,如树叶、花朵以及其他自然纹饰,使建筑更加生动活泼。

其次,中国木结构建筑强调木材的实用性和环保性。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并减少碳排放。

同时,木材还具有良好的隔音、保温和透气性能,使得这些木结构建筑更加舒适和环保。

第三,中国木结构建筑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

中国地处地震带,木结构建筑在经历数百年的实践和改良后,形成了独特的抗震结构系统。

通过采用传统的接合技术和新型的结构材料,木结构建筑不仅能够承受地震的冲击,还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最后,中国木结构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建筑通过自身的设计和构造,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例如,一些古代的寺庙建筑寓意着人们追求心灵平静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未来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国木结构建筑正经历着一定的复兴和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木结构建筑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木结构建筑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例如,新型的材料和工艺可以增强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一、前言木结构建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之一,因其具备可再生、可塑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工业化的影响下,人们对此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与发展却受到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木结构建筑的历史与现状1.历史悠久的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按照建筑结构的形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平房、构架、斗栱等多种形式。

随着文明和科技的发展,木结构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中国、日本等地发扬光大。

2.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然而,由于木材短缺、防火知识缺乏等原因,目前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现代工程建筑的需求,以钢筋混凝土等为主的建筑结构逐渐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木结构建筑建设量逐年下降。

三、木结构建筑的保护1.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传统木结构建筑相对脆弱,如何避免它们在面对水、风、火等自然灾害时的损毁,需要多方面的介入与保护。

其中传统遗产保护、技艺传承与市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珍视历史文化遗产、拓宽文化传承渠道、推广鉴赏思想以及投资保护与修复工作等方式,来有效维护木结构建筑的传承与保护。

2.现代木结构建筑的防护对于现代木结构建筑,防火、防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采用合适的防治措施以及完善的消防设施,将有助于减少木结构建筑在工业化施工环境下的损伤。

四、木结构建筑的发展1.发掘木结构建筑的内在价值木结构建筑在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

可以通过探索其文化和生态价值,发掘其独特的魅力,进而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并扩大其应用领域。

2.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木结构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突破科技与工艺的界限,有序推进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引入先进的技术创新、材料与施工方式等相关工业化手段,未来将是可能的一个方向。

可以在这个方面研发新材料、应用3D打印等方法,以进一步提升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效率和优化其建造流程。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古代木结构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从最早的原始部落居所到后来的宫殿、寺庙和民居,木结构建筑一直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本文将从古代木结构建筑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

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皮等天然材料搭建而成,主要用于提供临时的遮蔽和保护。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加稳固和耐久的木结构建筑方式。

在古代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木结构建筑逐渐成为人们居住、工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

在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闻名于世。

早在商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木材建造祭祀场所,如古代的祭祀台和神庙。

随着周代的兴起,宫殿和城墙等宏伟的木结构建筑陆续出现,展示出古代中国建筑的辉煌。

古代希腊和罗马也是木结构建筑的重要代表。

希腊古代的神庙和剧场,以及罗马古代的竞技场和大型公共建筑,都采用了木结构建筑的技术和风格。

这些建筑以其巧妙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成为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在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主要技术包括榫卯结构、斗拱结构和悬挑结构等。

这些技术不仅使建筑更加稳固,还赋予了建筑独特的美感。

例如,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被广泛运用,使建筑具有雄伟和精巧的特点。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木结构建筑的技术和经验在世界各地传播,影响了其他文明的建筑风格和工艺。

例如,日本的寺庙和民居,韩国的宫殿和庙宇,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木屋和船只,都受到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影响。

总结起来,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展示了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进步。

从原始的树干构筑到精巧的宫殿和寺庙,古代木结构建筑见证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和文化的繁荣。

它们不仅是古代人们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艺术和工艺的结晶。

木屋的发展历程概述

木屋的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好木屋提供
•木屋的历史是如何的?他有哪些过去,现在的发展是怎么样?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发展?中国好木屋为大家简述木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好木屋
•木屋自人类诞生之时起就时时刻刻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至今也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存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那么,过去的木屋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好木屋
•现在世界上保留最好、最古老的木屋是位于日本的奈良市-法隆寺。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至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位于杭州
的六和塔,建造于元朝时期,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些古老的木屋建筑无时无刻的不在向世人述说着沧桑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感悟到远古的生活,想象到古人的生活场景。

中国好木屋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的不断创新,现在木屋已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个性、设计还是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提倡绿色环保的今天,木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其能够捕获大量的二氧化碳,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最理想居住住宅。

中国好木屋
•在未来,我们依稀可以想象到木屋的发展状况,未来的世
界将会更加的注重环境保护,对建筑的审查力度也会空前
的加大,人们也更加的注重舒适度,朝着享受的方向发展,而木屋的个性设计,独特的外观以及超乎人类想象的舒适
度将会成为杀手锏,成为众多建筑中最闪耀的一颗新星。

中国好木屋
木屋
•当然,木屋在未来的发展存在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毕竟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异常迅速,可能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材料被开发出来,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木屋被称为最环保,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好木屋。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采用特定的结构和工艺进行建造。

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自古代至今,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一直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工艺技术享誉世界。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在早期的古代时期,如商代和周代,木结构建筑主要以木梁和榫卯结构为主,建筑风格简单朴素,主要用于宗教和贵族的宫殿建筑。

汉代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木结构建筑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歇山顶、攒尖顶等。

隋唐时期,木结构建筑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建筑规模更加宏大,结构更加复杂,如大型寺庙、宫殿和城市建筑等。

宋代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精美的木构建筑,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枫桥夜泊等。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又一高峰期。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建筑传统,但也有了新的发展,如藻井、斗拱等,元代的寺庙、宫殿和园林建筑更加宏大精美。

明代时期,木结构建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的宫殿、庙宇、园林建筑更加优美,如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清代时期,木结构建筑的工艺和技术更加精湛,建筑规模更加宏大,如雍和宫、三大帝陵等。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结构和工艺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中国木结构建筑采用榫卯结构,即将木料通过榫头和卯榫互相连接,形成稳固的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稳固耐久,而且能够吸收地震和风灾的冲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此外,中国木结构建筑还注重雕刻和装饰,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如木雕、砖雕、瓦当等。

同时,中国木结构建筑也注重规划和布局,建筑结构和空间格局都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如“三坊一照壁”、“五进四合院”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成就和优秀传统。

通过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时也可以借鉴其结构和工艺,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

在中国建筑史上,木结构一直是主导,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中。

这种建筑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包括优秀的设计和精湛的施工技术,为后世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其中最著名的是“斗拱”技术,即以斗栱连接柱子和横梁,使整个建筑结构更加坚固稳定。

这种技术在古代宫殿和大型寺庙的建造中广泛应用。

例如,故宫的建筑就采用了斗拱技术,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在设计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师注重木结构的合理使用。

他们考虑了木材的生长、年龄和纹理,并合理利用了木材的特性。

古代建筑师还善于利用木材的弯曲性和可塑性,设计出了许多独特的木构件,如斗栱、龙骨、抱柱等。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大大推动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例如,汉代的“水仙桥”是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技术的杰作之一、这座桥是由一根长7.5米、完全由木头构成的梁桥组成。

尽管建筑材料有限,但通过巧妙运用木结构技术,设计师成功地将桥梁跨越了两个山谷,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在唐代,由于佛教的传播,寺庙建筑出现了快速发展。

木结构在寺庙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建筑师注重于创造灵性的建筑环境,使人们感受到内外一致的宁静和宜人。

宋代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达到了高峰。

例如,宋代建筑中著名的“穿堂”,就采用了精湛的木结构技术。

这些建筑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心设计的独特结构而著名。

除了宫殿和寺庙,中国古代木结构还应用于园林建筑中。

中国古代园林以其杂技结构和精美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园林建筑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木结构被用于搭建亭台楼阁、廊架走廊等。

木构件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美学理念,更使整座园林拥有了更加自然的风貌。

总之,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具有独特优势和特点。

木结构建筑的历史与现状

木结构建筑的历史与现状

木结构建筑的历史与现状众所周知,木结构建筑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早的建筑形式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运用木材制造建筑结构,木结构建筑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随后在各个民族和国家中不断发展和演进。

尤其是在欧洲,木结构建筑在中世纪时期得以广泛应用,成为当时建筑风格的代表。

至今,木结构建筑还是继续被运用于各个地方和场合,其灵活性、美感和环保性重要性不可低估。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经了几个阶段。

从最早的大木方家和彩画家式的“独柱形式”到后来的抬梁式木结构,再到宋代出现的“悬山梁式”和“歇山顶式”等,这些都为中国传统建筑架构的演化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而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木结构建筑也经历了一个中心化发展的区域性格。

主要是因为木是其中唯一可以在该时期得到充分利用的建筑材料,这更促使了人们的使用和利用。

出现在12世纪,在欧洲,相当多的住宅和教堂、桥梁等建筑都采用了木结构。

这些建筑都是基于木材的特性和极强的支撑及承重能力而设计的,同时也演示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和风格。

直到现在,正如我上面所说,木结构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是一个给予设计师们极高的创作自由度的建筑形式。

尤其是在先进的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的今天,木结构建筑重获青睐,越来越获得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企业、甚至是政府的支持。

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发行牛监督建筑和原木工程已成为风生水起的一种趋势。

朝向未来,木结构建筑将继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人口的增长,木结构建筑在今后将继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它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被运用。

这也将成为新时代建筑和社会发展的范例。

建筑知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演变

建筑知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演变

建筑知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演变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

本文将从“形式演变”的角度出发,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演变历程。

一、木结构建筑时期从古代到晚清时期,中国的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

在这个时期,人们采用着越来越精细的木构技术,建造了大量的寺庙、宫殿、民居等建筑。

其中,古代建筑表现出的是简洁、朴素的特征;唐宋时期的建筑则表现出了飞檐翘角、雕刻细致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建筑则更加讲究造型比例、色彩和装饰,尤其是雕刻技术更加纯熟,形成了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

二、砖瓦建筑时期到了明清时期,用砖瓦建造的建筑逐渐兴起,尤以宅院为主。

这一时期的建筑中,京津地区的四合院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

四合院是以一个院子为基本单元,四面围合而成,将居住空间打散分别布置在四面,形成异彩纷呈的空间层次和景观。

三、国外建筑时期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开启,欧洲的建筑风格也开始在中国逐渐兴起。

在这一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演变受到了一些西方建筑的影响,同时也开始借鉴西方建筑的一些技术和理念,比如说现代建筑的使用材料、结构体系和环保概念等。

四、复兴建筑时期近年来,随着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文脉传承的意识,传统建筑也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在这一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演变更多地关注建筑的材料、色彩和造型等方面,体现出更多人文情感的关怀和尊重,表现出中国底蕴文化中传承与创新的精神。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历程,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口传心授的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结构的发展

中国建筑结构的发展

中国建筑结构的发展1.木结构时期:中国古代建筑最早采用的是木结构,这是指使用木材搭建建筑的结构形式。

古代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代表是传统的斗拱结构,通常以大型屋顶为特色,如古代寺庙、宫殿和民居等。

斗拱结构采用梁柱相承的方式,通过调整梁的弯曲使房屋的屋顶呈现出曲线状态。

2.砖石结构时期:砖石结构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木结构相比,砖石结构更坚固耐用,尤其在抵御火灾和地震方面优势明显。

砖石结构的典型代表是明代的皇家建筑,如紫禁城、天坛等。

砖石结构的特点是使用砖块和石材作为主要建材,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梁、柱、拱和墙等。

3.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期: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兴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中国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耐久性的特点,可以构建更高、更大跨度和更复杂形状的建筑物。

在中国建筑史上,民国时期的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代表,如北京的中山公园和上海的新天地等。

4.现代建筑结构: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建筑结构采用了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建筑师开始尝试使用玻璃、钢铁和铝合金等材料,创造独特的建筑形象和空间效果。

现代建筑结构也更加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在大型商业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空中花园和太阳能光伏系统等。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从木结构到砖石结构,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现代建筑结构的演变过程。

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在各个时期对建筑结构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汉代,中国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木结构建筑。

到了唐代,木结构建筑被最广泛地使用,这在当时的建筑史上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木结构建筑逐渐发展壮大。

唐代时期,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已经非常发达。

传统的中国木结构建筑不仅在技术上很有水平,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唐代,中国的木结构建筑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以木材为主要建材的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木材为主要建材。

中国的木材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木材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中,木材的使用规模与技术水平比其他民族更高。

同时,由于中国地区的气候和文化特点,木材对于居住者来说是非常舒适的材料,因此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木结构与结构设计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中,结构设计非常重要。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原则非常严格,设计的斜率、角度、宽度等方面都非常精细。

这种对细节的精确考虑对于保证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耐用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4. 木结构建筑的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已经受到了挑战。

然而在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仍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保护。

同时,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也已经发生了新的转变。

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提供了保护和传承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更多可能。

总之,中国的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一直延伸到现代,形式万千,但是其以木材为建材是不变的特点,木结构与结构设计相辅相成,历经百余年的纹理、结构和细节都承载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这些对于推广和保护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谈木结构房屋的历史纵观世界建筑历史,木结构因其结构性能及美学价值,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我国古代建筑更以木结构为主体,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一说起木结构房屋,人们总是把它想象成四面透风,吱吱作响,很不牢靠,一点就着的木头房子,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木结构房屋是用木材做结构框架,从室外或室内不一定能看见木材,外表上与砖混结构一样的轻型结构房屋。

在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木材仍是建筑常用的材料,人们有经济能力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模式,但大多数人仍选择木结构。

在美国每年新建单体别墅中90%采用木结构,木结构还被广泛用于建造单层厂房、学校、办公建筑、旅馆、大跨度体育馆等工业、民用及商业建筑。

木结构房屋在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模式,对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价值。

比如在应着眼于人居环境循环体系的制造,多层次技术的建构,将传统设计方法同现代先进技术的结合,在注重现代化、个性化的同时,重视房屋的质量、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等等。

现代的木结构房屋在结构性能、环境效益、建造技术等几个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1、结构性能在美国,住宅建筑大量使用木结构,除了因为施工进度与材料成本较其他结构形式优越外,还有以下一些因素:由于木材的可燃性,人们自然地认为木造房子比钢材或混凝土危险。

事实上,火灾中致人死亡的更多的是内部装饰材料等燃烧后产生并迅速传播的毒气和烟,采用木结构的国家都对木结构房屋的安全做过大量的研究,这些国家的建筑规范对结构及防火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确保住户和邻里的安全。

1.1 安全:木结构对于瞬间冲击荷载和周期性疲劳破坏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其破坏过程是一个渐变的屈服过程。

当房屋在地震中晃动时,木结构仍然可以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完整,神户地震和台湾地震中,木结构房屋几乎没有倒塌的,地震中的很多伤亡是由于沉重的混凝土天花板或楼板崩塌而压人致死,但木天花板或楼板要轻得多,不易坍塌,造成的伤害也很少。

1.2 节能:木材的细胞组织可以容留空气,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若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木材需要的厚度是混凝土的1/15,是钢材的1/400。

放在木结构空腔内的保温材料,提供了高效的节能方式且施工简便。

在使用同样的保温材料时,木结构比钢结构的保温性能好15%-70%。

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意味着长期减少了电或煤气的消耗,提供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

1.3 灵活:木结构房屋的施工周期只是同类型砖混结构的1/2至1/4,且形式多样,布局灵活,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房型甚至度身定造。

1.4 维修和翻新方便:用户可按照不同时期的生活需要改变房子的内部结构。

主要管道接口所在墙面的位置都预留了检修口,只要打开这个口,就能找到管道,不需要象砖墙结构那样挖开墙面,破坏装修。

由于所有管线都走在木结构的空腔之内,外边根本看不到,因此室内外都整洁美观。

2、环境效益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尽管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现代建筑给亿万人的生活带来方便,但也造成不少连带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环境问题,国际上认可的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称为"生命周期分析",其过程是对伴随该材料的产生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的负担的评估。

"生命周期分析"对产品寿命中的各个阶段的能源、材料消耗、气体和液体的排放,固体废物的产生进行量化,这些阶段包括:资源提取、生产过程、建设、服务、用后处置。

这个办法被认为是最佳评估办法。

一个被称为"雅典计划"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建筑设计师、环境保护主义者、经济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使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经过5年的时间,将混凝土、钢材、木材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列表予以说明:主要建材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比较表:分类材料对水污染能源消耗温室效应空气污染指数固体废物木材 1 1 1 1 1钢材120 1.9 1.47 1.44 1.37水泥 1.9 1.5 1.88 1.69 1.952.1 对水的污染:木材是天然材料,将圆木加工锯成材耗用的水很少,对水体质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水泥造成的水污染是木材的1.9倍。

由于钢材生产过程使用大量的水,它对水的污染比木材大120倍。

2.2 能耗:是指在提取、生产、建设、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燃料的综合计算得到能源的消耗量。

水泥耗用的能源比木材多1.5倍,钢材比木材多1.9倍。

这些数字是这些材料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每年需要取暖用的能源消耗,建成后,木结构房屋耗用的能源,远远小于混凝土和钢材,可以节余大量的能源。

2.3 温室效应: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效应,木材导致温室效应最少,钢材是木材的1.47倍,混凝土是木材的1.88倍。

2.4 空气污染:虽然混凝土结构比钢结构使用的能源少,但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空气污染指数与温室效应相差不多,但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吸收CO2,放出氧气,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由于CO2是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科学家们提议为了减少空气中的CO2,我们应当多种植树木。

年轻的、正在迅速成长的森林是吸收CO2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所提供的永不枯竭的森林资源,可以使空气的质量更加清新。

2.5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或残余物。

这些废物必须有储存的场地,通常是作为填地材料或将其解体,但是解体的过程会耗用更多的能源并产生空气污染。

钢材和水泥不能用作燃料,无法进行生物降解,要回收使用还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但木材的回收只生产很少的废物。

锯材生产的废料通常被用来制造纸浆、刨花板或作为燃料。

木材同时又是100%可降解的。

如果不作处理,它可很简单的解体融入土壤,并使土壤肥沃。

木材从土里长出,自我更新,然后又回归大地,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在人类历史上,树木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和更新,但形成化石和矿藏需要多少时间呢?2.6 粘土砖的危害:很可惜,"雅典计划"未考察粘土砖,但这恰恰是我国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尤其在广大的农村。

粘土砖生产对环境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

过去我国每年约生产7000亿块实心粘土砖。

据说这些砖的总长度可绕地球1600圈。

每年制砖耗用的粘土侵吞10万亩以上的耕地。

每年烧砖用煤约7000万吨,这些煤被称为"粗煤",其燃烧生产的废气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

由于砖的产生给我国带来极大的危害,政府已下令禁止生产,并寻找代替粘土砖的新型建筑材料,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差异,粘土砖的使用在某些地方仍是有禁不止。

为了改善住宅的能效,1986年我国政府规定新建住宅能效提高30%,1993年又规定要提高50%。

但有些人对这一有利于节约能耗的法规认识不足,再加上建筑保温材料的匮乏和保温作法施工繁琐,有些地方没有认真执行,每年仍有大量的采暖或制冷能源被浪费,我国建筑物取暖能源比美国高出2倍,但室内温度仍然偏低。

3、建造技术美国用于住宅的木结构有几种形式,用得最多、经验最成熟的一种叫轻型木结构,也叫普通木结构。

木结构房屋可在现场建造,也可在工厂预制构件,然后在工地装配。

3.1 建造过程:先浇筑混凝土地基,在地基上安装基础衬垫和经特殊处理的底木,以防止白蚁的侵蚀和水分渗透到木结构中,然后建造房屋的框。

通常用50?M×10?M的方子做楼面梁、吊顶梁、屋面掾子及墙体龙骨,这些构件中心间距一般为40?M。

楼面板及墙面板均参与结构作用。

这些铺板可采用结构胶合板及实木板,梁和椽子的构件尺寸由跨度和荷载条件决定。

板和结构构件之间采用钉连接,梁和承重墙体之间用轻质金属连接件连接,每层楼面作为承重平台,支撑上部结构传来的荷重,每层平台由下一层的墙体支撑,底层墙体支撑在混凝土基础上。

底层墙体的底板和基础之间用螺栓铆固。

结构部分施工完成后,在外墙面饰以挂板、面砖或其他装饰材料,而内墙及顶面则用防火石膏板或粉刷做装饰基层。

3.2 保温及防潮处理:在龙骨的空隙、顶层椽子和吊顶间的空间填充保温材料达到保温效果。

保温材料是玻璃纤维、矿棉或棉毡。

在屋面顶层阁楼及底层架空层处增设通风口。

为防止覆土中水分的侵袭,在底层结构施工前,应在覆土上盖上防潮层。

结构部分施工后,在整个建筑外表面裹一层防潮膜,该防潮膜透气不透水,使空气能进入结构内部。

施工中不慎潮湿的构件可自然干燥。

建筑物内部,在所有墙面上满铺防潮层,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渗入结构内部。

3.3 防火设计:多层木结构的耐火极限1小时,楼梯井及疏散走道的耐火极限要求高一些。

耐火试验的对象采用木结构外覆以不同厚度的防火石膏板,单层石膏板耐火极限为1小时,双层为2小时,具有2小时耐火极限的隔墙分隔的区域,可视作单独建筑。

考虑到安全疏散,美国规范要求木结构建筑的层数不超过3层,每层面积不得超过1000?O,但用防火隔墙可增加每层面积。

采用自动灭火如消防喷淋系统,可增加一层或加大面积。

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规范中的其他条件灵活掌握。

3.4 木材收缩的考虑:木材干燥会引起收缩。

就会产生饰面开裂及管道变形等问题。

木材从其饱和含水量(28%到30%)干燥收缩到平衡含水量(一般在结构内部为8%到12%)后,收缩变形会很小,针叶木的纵向收缩可以忽略不计。

水平构件考虑其横纹方向宽度和厚度的收缩。

但因梁和龙骨尺寸相对很小,即使将所有水平构件的收缩量叠加,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结构木材必须使用经干燥窑烘干并按照质量分级的针叶木材。

不是所有的木材都能用于建房。

3.5 隔声设计:国家规定的隔声量为45至55dB。

为了增加单元之间的隔声效果,墙体龙骨应错开放置,宽度相应增加,龙骨间填充吸声岩棉。

对隔声要求较高的工程可增加石膏板的厚度。

楼板采用在夹板上浇注轻质石膏混凝土等措施。

3.6 管线安装:木结构框架式墙体中的空腔可以安装电线。

上下水管和煤气管等。

并在辅上墙板之前安装调试完毕,主要管道接口处都预留检修口。

木制结构房屋的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但90%以上的美国房屋是木质,并不能证明其是发展方向,就象饮食领域的麦当劳、肯德基。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物质决定意识,气候条件、发展阶段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时间、智慧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数千万精英人才的涌现,比之数百年的国家发展,其结果可想而知。

什么叫智慧?什么叫舒服,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建筑,就象相信自己的饮食一样。

当然,现代木结构房屋体系的优越性还是值得借鉴,尤其是木质屋架的部分,既能充分体现各种灵活的表现形式,又便于施工和节能环保。

以砖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作支撑和维护体系,以木结构为屋架结构体系,应该是中国建筑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别墅建筑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