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第五章第二节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导学案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教案学习目标: 1 .描绘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要点 : 1 .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 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液的组成: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 ( 2 )内环境○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样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 .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构成:________(约 90%) ________血浆________(约10%)________(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此刻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三个方面。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从容说课本节主要学习对生物现象的描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讨论理解这些知识。
因此,分析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是较好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在自然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
在人类社会中,信息往往以文字、图像、图形、语言、声音等形式出现。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
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中的素材,让学生列举生物间传递信息的实例,然后指出,研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学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信息与物质、能量一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领域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和深入研究。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物理、化学、行为等方面对所举的实例进行分类,由此进行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的教学。
教师可简要介绍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
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就形成了信息流。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在“资料分析”中,教材提供了四则资料,用以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有条件的学校,课上可以播放一些生物之间信息交流的音像资料,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同时,要说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教学,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实例。
例如,利用光信息调节和控制生物的发育、利用各种昆虫的趋光特点进行诱杀(昆虫都有趋光的特点,但不同昆虫对各种波长的光反应不完全相同,因此可用不同的光来诱杀害虫。
另外,各种害虫活动时间不同,例如,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棉红铃虫、梨小食心虫、小地蚕等,都在22时30分至次日凌晨4时30分活动频繁;草木蛾、桃褐斑夜蛾及葡萄实紫褐夜蛾,都在夜间飞入果园刺吸果汁,所以夜间点灯诱杀效果好)、养鸡业在给鸡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等。
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02
班级,小组名:,姓名、①~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试以图示表示出①~④四种物质的交换概况。
淋巴淋巴管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基础及相对稳定状态的含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主要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相对稳定状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指标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2.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3.多种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偏离正常状态。
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C.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D.甲状腺激素过少,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5.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教师评价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2学习任务【探究点一】体液和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关系【例题1】D【思维拓展】1、③图略2、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液和血浆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3、①③③①4、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归纳点拨】1、2、(2)细胞内液否3、细胞外液4、内环境内环境【变式训练1】 B【变式训练2】 B【探究点二】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例题2】C【思维拓展】1、减少增加2、H2CO3、NaHCO3 Na2HPO4、NaH2PO4细胞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动运输4、无机盐和蛋白质。
高中生物教案全册必修三
高中生物教案全册必修三课时安排:共计20节课第一课: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目标:了解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活动:观察细胞的图片,讨论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作业:整理一份细胞的结构图示和相关说明。
第二课:细胞的代谢活动目标:了解细胞的代谢活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认识代谢活动的重要性。
内容:细胞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教学活动:观察实验,分析细胞代谢活动过程。
作业:写一篇关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文章。
第三课:细胞分裂与生长目标:了解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是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过程,认识分裂和生长对人体的影响。
内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细胞分裂方式。
教学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的视频,分析分裂的过程。
作业:整理一份关于细胞分裂与生长的报告。
第四课:人体的组织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是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基础,认识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内容:人体的组织结构、组织类型和功能。
教学活动:观察组织的结构,讨论不同组织的功能。
作业:整理一份关于人体组织结构的PPT演示稿。
第五课:消化系统目标:了解消化系统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认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口腔、食道、胃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讨论各器官的作用。
作业:整理一份有关消化系统的思维导图。
第六课:呼吸系统目标:了解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器官,认识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
教学活动:观察呼吸系统的模型,讨论气体交换的过程。
作业:整理一份有关呼吸系统的短文。
第七课:循环系统目标:了解循环系统是人体输送氧气和养分的重要系统,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心脏、血管、血液等循环系统的组成。
教学活动: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图片,讨论循环系统的功能。
作业:写一篇关于循环系统的文章。
第八课:泌尿系统目标:了解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平衡的重要器官,认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005必修三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03
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导学案(编号: GZSWRJBXS№05)班级,小组名:,姓名_____离子通透性;结构①的形成与细胞结构层膜。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②刺激c点,兴奋(填“能”或“不能”只发生偏转。
而偷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
假设如图)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兴奋在神经,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或电位测量仪)。
用A表示,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来确定传导方向;用A′、B′表示,先在A′处刺激,来确定传导方向。
)、如图中甲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其中f和e是属于__________(填“1个”或“处给予一个刺激,则在a、b、c、d、e、f四处能够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03参考答案【探究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典例4】解析: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透性发生变化,使Ca2+大量进入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融合而将递质排至突触间隙,并继而与突触后膜的递质受体结合而使介质中的Na+大量涌入细胞,而使膜发生极性的变化,完成一次神经传导。
图中①为突触后膜受体,③为突触后膜,⑤为突触囊泡,⑦为线粒体。
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三类。
答案:(1)←(2)乙酰胆碱多巴胺受体突触后膜核糖体高尔基体(3)胞吐 0(4)组织液⑦线粒体小大【拓展提升】(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①②⑤⑥③④⑦(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神经递质只能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 2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归纳总结]1.2.(1)2次相反不(2)小于 2次相反不能 1次3.(1)兴奋抑制(2)持续性的兴奋或抑制(3)不兴奋或抑制【变式训练5】 C【探究点四】探究或验证兴奋的传导方向实验【典例5】(1)用电刺激E端,如A有反应,则E为感受器(2)因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从突触的结构分析,E是感受器(3)E→D→C→B→A(4)a.电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证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有无电位变化;再刺激③处,测量①处有无电位变化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归纳总结】(1)电流计(2)刺激测量①效应器电位测量仪②传入传出在B′处刺激,在 A′处测电位变化(3)双向单向双向单向中A→B 单向中B→A【变式训练6】A 解析:据图确定实验中的观测指标有两个,一个是肌肉是否收缩,另一个是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而后一指标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不偏转、偏转一次、反向偏转两次;A处刺激后,即使观测到肌肉收缩、电流表反向偏转两次,也只能证明兴奋由A向肌肉单向传导;B处刺激后,若能观测到肌肉收缩、电流表反向偏转两次,能证明兴奋由B向肌肉和向左侧电极双向传导;C处刺激后,若能观测到肌肉收缩,证明兴奋由C向肌肉传导了,同时由于C点位于两电极中点,若只有C向肌肉的传导,可见到电流表偏转一次,若是双向传导,则可见到电流表不偏转,因此也可证明是单向或双向;D处刺激后,若能观测到肌肉收缩,电流表偏转(不管几次),都能证明是单向或双向。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导学案
第一课时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标点击】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探究】1、学海导航2、例题精析〖例1〗酷暑季节,室外工作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解析:酷暑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室外作业的人出汗较多。
人在排出汗液的同时,也排出了一部分无机盐,使体内无机盐的含量降低,为了维持体内盐代谢的平衡,故室外作业的人应该多饮淡盐水,以补充丧失的盐分。
答案: A〖例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解析:班氏丝虫是我国常见的丝虫病病原体,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淋巴,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症,如下肢肿胀等。
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质积聚在组织液中,是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增多,使组织间隙积聚液体,造成人体下肢肿胀。
答案:B【自我诊断】●.基础题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 B.K+ C.Na+ D.Ca2+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氧气的浓度 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4-2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导学案)——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导学案第2节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学习目标:简述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等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和已经带来的问题。
学科素养:1.科学思维:利用比较与分析的方法,归纳概括出克隆人和试管婴儿在涉及原理、技术流程和目的等诸多方面的区别与联系。
2.生命观念:了解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在技术水平、产物生和目的等诸多方面的区别。
3.科学探究:理解设计生殖性克隆人、试管婴儿和设计完美婴儿的主要原理、技术流程,了解你面临的伦理性问题。
4.社会责任: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引发的伦理争论,认同我国禁止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研究,并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知识点一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自主梳理1.克隆技术针对人的应用(1)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________。
(2)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的不同见解(1)赞成理由①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是一项________,应该允许科学家研究。
②伦理道德观念是可以________。
(2)反对理由①生殖性克隆人“____________”。
②生殖性克隆人是人为地制造在________上和________上都不健全的人,严重违反人类的伦理道德。
③克隆技术不成熟,生殖性克隆人会面临流产、死胎和畸形儿等问题,与传统的________背道而驰。
互动探究★克隆人要来了!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
1.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产生的新个体、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提示:都是相同的,因为都属于无性繁殖技术。
2.赞同生殖性克隆人的一方所持的观点主要有哪些?提示:①生殖性克隆人作为一项科学研究,有它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应该允许科学家的研究;②虽然现在人们的伦理观念还不能接受这一切,但人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2019高中生物导学案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自主学习】三、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新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_____、他们所包含的________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___________的多样化程度生物多样性包含了_________的多样性,_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_的多样性。
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___________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___________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3.___________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2)___________保护(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四)意义(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的_________。
(2)对生物进化和维持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五)破坏原因(1)人类对资源的____________和不合理利用。
(2) 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四、人类可持续发展1.内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_________,且不危及后代__________的发展模式。
2.核心:建立在_________基础上健康的经济发展。
3.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我的疑惑:【合作探究】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两大类?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否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课后作业】1.城市绿化常采用圆柏、法国梧桐等树种,这主要是考虑它们能够()A.调节气候B. 制造氧气C.过滤尘埃D. 杀灭细菌2. 甘草、五灵脂可作为药材,橡胶树可以提取橡胶,人们受到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A.直接使用价值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D. 以上都正确3. 造成野生动物、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选择B. 物种退化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和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4. 下列叙述不是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是()A. 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 过滤尘埃,杀灭细菌C.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D. 光合作用,储藏能量5. 目前,我国特有的处于灭绝边缘的水生哺乳动物和栖息在淡水中的爬行动物分别是()A. 鲸、儒艮B. 白鳍豚、扬子鳄C. 熊猫、扬子鳄D. 熊猫、白鳍豚6.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A.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B. 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C. 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D.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7.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掠夺式的开发利用B. 环境污染C.外来物种的侵入D.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8. 我国老虎已经处于灭绝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老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B. 老虎所处的营养级较高,食物不足C. 环境污染造成老虎的出生率下降D. 老虎被乱捕乱杀而且栖息的森林减少9. 有些地区用燃烧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精选3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1 本节内容的地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细胞生活的环境,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2、描述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阐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5、列举其他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6、描述种群的特征,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7、说明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
8、阐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
二、知识梳理(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激素、气体、代谢废物等。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蛋白质含量较少。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 pH 为 735~745,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CO₃⁻、HPO₄²⁻等)有关。
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传导形式:电信号(神经冲动)。
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形成局部电流→兴奋传导。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山东省临清四所高中骨干教师联合制作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生物编写人陈善雷审稿人崔玉凤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前预习学案(1课时)一、预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二、预习内容1.能量流动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能量流动的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一般在________水平上。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沿________________进行流动。
4.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能量流动的过程【知识链接】光合作用、食物链、食物网等知识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学好本部分内容也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做好了知识铺垫。
【学习过程】导入:完成课本P91问题探讨,尝试回答讨论题,并思考选择此种生存策略的理由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传递、____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1)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将光能转化为(2)起点:从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整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导学案全集(vip专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生物导学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学习新知(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阅读教材P3完成表1【思考】1.泪液、尿液、消化液、汗液是否属于细胞外液? 2.说出下列细胞的细胞外液分别是什么?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②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 ③吞噬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阅读教材P4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由哪些物质组成? 2.组织液与血浆的化学成分是否完全相同?内环境的各组分间化学成分最相近的是哪些? 3.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是细胞外液的成分?4.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含量最高?推测它们可能起到什么作用?HCO 3-和HPO 2-属于碱性物质, 在血浆中可能起到什么作用(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小: 37℃时, 人血浆渗透压为___________Kpa, 相当于细胞______液的渗透压.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含量(4)实例:医院给病人输液必须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 (5)异常——组织水肿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 又称浮肿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①营养不良, 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减少②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代谢产物增加【学习目标】A: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1.达到A 层要求2. 准确判断各种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学习重点】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学习难点】内环境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对比归纳法、图形比较 【完成时间】20分钟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定 义 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存在部位生活在其中的细胞种类各种组织细胞概念: 体内大量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液体 分布: 2/3细胞内液: 1/3细胞外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体液 血浆: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谢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 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 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毛细淋巴管受阻④过敏反应⑤肾脏疾病导致蛋白尿, 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思考】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 会造成水肿, 请解释之?2.酸碱度: 血浆的pH在_____________之间. 缓冲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机理: ①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HL + NaHCO3——→NaL(肾脏排出)+H2CO3 H2CO3——→H2O+CO2(呼吸排出)②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肾脏排出)3.温度: 37℃(影响__________的活性)(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______直接关系: _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__系统间接关系: _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高二生物必修3同步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第1节1.CCDBB 6. CDAAD 11. CBADB 16. CACCA 21. BABBD1.(1)血浆、组织液、淋巴理化性质(2)消化吸收呼吸排泄(3)营养物质代谢废物(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循环系统2.⑴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4)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液和血浆细胞内液、血浆、淋巴(5)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物导学案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A层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体验生长素发现过程和方法B层1.达成A层要求2.评价试验设计和结论, 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向光性: 在_________光的照射下, 植物朝向__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实验1.实验材料: 胚芽鞘2.实验过程及结果①胚芽鞘不做处理, 单侧光照射; 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_生长;②去掉胚芽鞘尖端, 单侧光照射; 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_生长;③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 单侧光照射; 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__生长;④用锡箔罩住尖端下端, 单侧光照射; 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生长.(A层)思考: 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B层)思考: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 分析: 接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的哪个部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个部位?3.实验结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刺激, 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_______时, 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________, 因而出现向光性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端(伸长区)曲.(二)鲍森. 詹森实验1.实验材料: 胚芽鞘、琼脂片(能透过某些化学物质)2.实验过程结果①去掉胚芽鞘尖端, 单侧光照射; 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_生长;②将胚芽鞘尖端和下部用琼脂片隔开; 单侧光照射, 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_生长.3.实验结论: 胚芽鞘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_________传递给下部.(三)拜尔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①将胚芽鞘尖端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 黑暗条件;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生长;②将胚芽鞘尖端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右侧, 黑暗条件;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生长;2.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_______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_________造成的.(四)温特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①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放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黑暗条件;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生长;②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放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黑暗条件; 结果: 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 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_____________. 温特将其命名为__________.(五)1931年, 郭葛生长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 英文缩写____________.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除了IAA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 能从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部位, 对植物的_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有机物.2.本质: ____________3.特点: ①产生部位: _________(与动物激素相比, 植物激素无特定的_____________)②能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4.功能: 调节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本质: __________2.合成原料: __________3.合成部位: ________芽、叶,________的种子4.分布: 相对集中在生长________的部位,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和果实.5.生物导学案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习目标】A: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调节的机制B: 达到A层要求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对人的重要性【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学习难点】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完成时间】20分钟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基础: 人体各个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2.机制: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 内环境稳态的恒定主要依赖_______________的调节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内环境稳态是在______和______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现代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是: 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稳态失调的原因: ____________的变化过于剧烈; 人体自身的_________出现障碍实例: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是维持机体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适宜的______和________是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正常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直接影响能量代谢;_______、_______等代谢废物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 如碳酸等; 人和动物吃的食物, 经消化吸收后经过代谢也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 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_________, 会使_________发生偏移, 但一般情况下, 机体能使PH 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溶液, 在加入酸或碱时, 能使PH 的变化减弱)和___________在加入酸或碱后PH 的变化, 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 稳定的 自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原则: 主要是_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原则 【材料用具】用具: 4副防护手套、烧杯、量筒、彩色铅笔、PH 计或万能PH 试纸、镊子 试剂: 自来水、0.1mol/LHCl 、0.1mol/NaOH 、生物材料(肝脏匀浆、马铃薯匀浆、用5倍的水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方法步骤】分组并画记录表格: 设计表格记录不同材料的PH 变化 测自来水的变化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 重复上述步骤, 并记录实验结果用两种生物材料重复步骤, 并做好记录实验结果 测酸对自来水PH 的影响 测碱对自来水PH 的影响1. 盐酸和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 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也不要入口,若有溅出或洒落应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 并告诉老师.2. 每次换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时, 一定要充分清洗烧杯.【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记录数据, 绘出曲线, 并说出实验结论.1.对自来水的处理结果: 滴加盐酸后, 自来水的PH______; 滴加氢氧化钠后自来水的PH_______ 2.对缓冲液的处理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生物材料的处理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比较以上曲线变化规律可知,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________ ___而不同于____________. 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可以维持PH的稳定.第1章第2节一.选择题1.CCDBC 6. DDBDD 11. CCABC 16. CA 二.非选择题1.(1)7.35—7.45 H2CO37.35 CO2和H2O (2)降低 NaHCO3乳酸钠和CO2(3)NaHCO3肾脏(4)H2CO3NaHCO3PH2. (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泌尿系统(3)消化循环(4)循环泌尿循环呼吸3. ③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 将漏斗浸入到烧杯中并使漏斗管中的液面与烧杯液面齐平, 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4)结果预测和结论:①液面上升, 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②液面不变, 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与淡水动物相等.③液面下降, 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5)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漏斗管中液面上升, 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 原因是海水浓度高于淡水, 海洋动物长期适应环境, 故血浆渗透压高.生物导学案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学习目标】A: 说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B: 1.达到A层要求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学习重点】反射弧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学习难点】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学习方法】对比归纳法、小组讨论【完成时间】20分钟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概念: 在_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 动物体或人体对____________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思考】草履虫遇到盐水或醋酸刺激时会立即发生反应, 含羞草被碰触后会下垂这些现象属于反射吗?(二)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2.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名称组成 作用 受损对反射的影响( ) 神经元细胞体: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突起 树突 轴突 特点: ___________ 功能: 将兴奋传给细胞体 特点: __________ 功能: 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2)功能: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传导兴奋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4)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 (5)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神经。
【必修三精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课中讲述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如何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这三方面内容,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
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因此,上好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乃至环境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通过分析生态瓶、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2.能力目标:(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2)解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曲线图,培养处理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养成相互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4)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形成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关注,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2)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难点: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知识,如今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为本节授课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高二年级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
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
007必修三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05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知识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下列有关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2.正常机体的血糖维持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和两种激素来维持。其生理功能分别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和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能促进分解,并促进一些转化为,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当
堂
自
测
知识点一 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D.在肌肉细胞中,⑤的产物可以是CO2、水或酒精、CO2
3.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 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①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
②a在1~2 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
多肽
垂体
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蛋白质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 理解物种形成的机制和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意义;2.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3.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4. 物种形成的机制和过程;5. 相关实验操作和观察。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和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框架;-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生物分类和进化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 课堂练:通过课堂练,检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和进化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 生物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材;-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关实验器材。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祝教学顺利!。
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1节导学案
课题: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学习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双击预习:1、什么是生态系统?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3、请谈谈蚯蚓与其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自主学习:看教材图5-1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 生态系统基石是_____________。
3.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图5﹣4和5﹣5找出相应的食物链读图5–2和5–3 .4. 食物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食物网是指。
6.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组内合作:读图5–2和5–3正确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生态学观点7. 尝试构建生态系统模型。
读图5–4观察图5–5正确理解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8、图5─5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共有个营养级,其中蛇属于第营养级,级消费者。
课堂展示:展示内容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什么?反馈达标: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2、“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该诗句中的青蛙所属生态系统成分应该为()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第一营养级D.第二营养级3、右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含有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
蛇是______消费者,属______营养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TP中远离A的Pi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3. 右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过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合
作
学
习
基
础
训
练
(15分钟)
学法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本88---90页,感知文本,对课本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红笔画出,并将研读成果写在对应的空白区域,达成以下目标:
1.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它的中文名称叫做
2.ATP的结构简式是,其中A代表
~代表;P代表
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储存在这个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就转化成。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可以表示为
杨店子高中高一生物高效课堂导学稿
班级:姓名:编制人:冯小玉审稿人:日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课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习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得作用
【自主学习••互动展示••当堂检测】
环节
自学内容*学法指导*随堂笔记
自
主
学
习
A.葡萄糖B.糖原C.三磷酸腺苷D.脂肪
6.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依次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B.ATP、糖类、脂肪
C.糖类、ATP、脂肪D.糖类、ATP、蛋白质
7.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从结构看原因是()
(1)腺苷很容易吸收和释放能量(2)第二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与结合(3)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TP转化成ADP(4)ADP可以迅速与磷酸基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化成ATP
A.(1)(3) B.(2)(4) C.(3)(4) D.(1)(4)
8.关于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虽然在人体细胞内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B.ATP在人体细胞内普遍存在,但含量很高
C.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形成
9.关于生物体细胞内ATP含量很少的原因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1)图中A表示,P代表,如果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可作为物质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
(2)图中①,其中蕴藏着;
(3)图中②为过程,其作用是;
4.下列过程中使ATP含量增加的是( )
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
B.苯进入生物细胞
C.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5.ATP脱去两个磷酸分子后可作为合成下列哪种物质的原料()
A.ATP产生的少,消耗的多B. ATP产生的少,消耗的少
C.ATP的产生量和消耗量基本平衡D.ATP产生困难,消耗容易。
今日作业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19.(1)腺苷磷酸基RNA(2)高能磷酸键大量的化学能(3)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水不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ATP的合成:ATP的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来源对于动物来说来自;对于植物来说来自
5.ATP的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
因此,可以形象的把ATP比喻成细胞内的能量
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指定各小组进行抢答.(4分钟)
能力提升
(10分
钟)
1.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图,式中X和Y分别代表()。
A.H2O、[H]B.Pi、H2O C.H2O、Pi D.能量、Pi
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当
堂
检
测
(15分钟)
1.一分子的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的数目分别是()
A. 3和3 B. 3和2 C. 2和3 D.2和2
2.一分子AD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和的数目分别是()
A. 1 2 2 B.1 2 1 C.2 1 2 D.2 1 1
3.ATP的结构简式和18个ATP分子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是()
A. A~P~P~P和18个B. A-P~P~P和36个
C. A-P~P~P和18个D. A~P~P~P和36个
4.ATP中A、T、P依次代表()
A.胸腺嘧啶、腺嘌呤酸基D.胸腺嘧啶、三个、腺嘌呤
5.生物体内既能储存,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核酸B.蛋白质C. DNA D. RNA
6.对“ATP ADP+Pi+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反应向左进行和向右进行时所需要的酶都是一样的
B.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向左进行时贮存能量
C.整个反应式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D.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发生这个反应的生理过程一样
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组织内ATP的生成量与氧气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