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阅读2010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2010高考大纲有什么特点?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今年的高考大纲有什么特点?更注重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刚一出炉,就成为高三学生、家长的热点。

2010年的新大纲仍以保持稳定为主向,内容变化并不明显。

但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们提醒考生,作为最后一届非课改高中生,新课改是值得的方面。

据介绍,去年不少高考试题已开始涉及新课改的内容。

今年,预计涉及的新课改内容会增加。

语文2010年语文考纲较之2009年没有任何变化。

体现了高考试题思路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几点:作文错1字扣1分不变。

今年的高考大纲上,语文将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的字音、字形能力,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进行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等。

写作主要考查考生在记叙文、议论文及其他常见体裁写作方面的能力。

在写作中仍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这与2008年、2009年高考大纲的要求相同。

支招随时练习规范性词语。

这段时间,考生一定要多注重字形、字音、成语等。

作文很关键,考生要勤于动笔。

在练习写作文时,一定要写规范字,记叙文应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写清楚,而议论文必须把论据、论点、论证理清楚。

另外,就是多阅读,尤其注意阅读中的探究题,对文章主旨多层次、深入性地探究,通过多阅读和动手实践,答题时才有话可说,而且思路要广一些,掌握规范性词语。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需注意三个。

重要作家,例如雷抒雁、张炜、汪曾祺、史铁生、周国平、丰子恺、铁凝、冰心、孙犁、王蒙、迟子健、贾平凹等的散文都值得重点。

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尤其是对生活思考敏锐、表达技巧娴熟的散文。

文学作品考查的重点,如文章组织和结构、艺术手法、重要词句(理解含义,赏析意蕴)等。

数学重点考查思维能力根据大纲,数学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试题主要在基础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在数学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Ⅱ卷)数学试题 ( 理科).含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Ⅱ卷)数学试题 ( 理科).含详解
作为压轴题主要是涉及利用导数求最值解决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等常伴随对参数的讨论这也是难点之所在教师简评按照保持整体稳定推动改革创新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命题指导思想本套试卷的总体印象是纵观试题小题起步较低难度缓缓上升除了选择题111216题有一定的难度之外其他题目难度都比较平和解答题中三角函数题较去年容易立体几何难度和去年持平数列题的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由去年常见的递推数列题型转变为今年的数列求极限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不易拿满分概率题由去年背景是人员调配问题转变为今年的与物理相关的电路问题更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计算能力例如立体几何问题题目不难但需要一定的计算技巧和能力
(16)已知球 O 的半径为 4,圆 M 与圆 N 为该球的两个小圆, AB 为圆 M 与圆 N 的公共弦,
AB 4 .若 OM ON 3 ,则两圆圆心的距离 MN

【答案】3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球的截面圆的性质,解三角形问题.
【解析】设 E 为 AB 的中点,则 O,E,M,N 四点共面,如图,∵ AB 4 ,所以
) 的图像,故选
B.
6
4
3
(8) ABC 中,点 D 在 AB 上, CD 平方 ACB .若 CB a , CA b , a 1, b 1,
则 CD =( )
(A) 1 a 2 b 33
【答案】B
(B) 2 a 1 b 33
(C) 3 a 4 b 55
(D) 4 a 3 b 55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考查角平分线定理.
(D)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2
2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
-2-
【解析】 y sin(2x ) = sin 2(x ) , y sin(2x ) = sin 2(x ) ,所以将

2010高考大纲解读

2010高考大纲解读

2010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公布后,考生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把握?针对新变化,在复习、备考时考生又要作哪些调整呢?昨天,本报邀请了我市部分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为考生详解部分科目2010年高考说明。

英语:试题难度将不会提高■解读人:山师大附中英语组王崇好今年英语考试说明总体没太多变化,但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把“理解文章基本的逻辑结构”换成“基本结构”,题型示例较去年略有增加。

总的看来,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没有阅读词数的限定,没有样题及评分细则,考试内容及测试要求没有明显的变化,词汇量要求仍为3300左右等都没有变化。

这也预示着试题难度不会提高。

针对考试说明,考生要真正将知识转化为熟练的运用能力,突破词汇运用的瓶颈,注重高频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增进阅读输入和解题分析强化量的输入和质的要求,提高语言应变和语言反应能力。

考生还要注重Ⅱ卷解题思路训练和具体要求,把握审题要领,构筑答题策略。

同时,复习题要瞄准中档,固化基础,不要过于纠缠冷热考点。

如果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猜押热点上,往往会使自己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淡化甚至在考试中会出现自我否定的不自信心态。

数学:考查更侧重应用能力■解读人:山师大附中数学组孙宁2010年考试说明在保持我省去年高考数学试卷结构、题型和分值安排不变的基础上,更加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通性通法,突出考查中学数学主干知识,注意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又照顾到试卷涵盖的各部分内容的平衡,会对这些新增内容的考查把握适当的难度。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复习备考要关注社会热点,注意数学的应用。

今年将侧重于知识交汇点的考查,对考生的数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出高考选拔功能,符合中学教学实际及学生学习实际。

基本能力:进一步明确“关注社会”■解读人:济南中学刘威今年在对考试性质界定中,增加了一个“等”字;在命题指导思想具体要求“时代性”部分,增加了“贴近社会”的内容。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Ⅰ卷数学试题文科全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Ⅰ卷数学试题文科全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Ⅰ卷数学试题文科全解析一、填空题:1. 设y=log2x,则方程2^(y+1)+12x-15=0的解为____。

解析:根据题意,得到对数表达式y=log2x。

我们知道,loga(b^c)=clogab,所以原方程可以变形为2^y * 2^1 + 12x - 15 = 0。

化简得:2^y + 2 + 12x - 15 = 0。

再次化简得:2^y + 12x - 13 = 0。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解为y=-3。

2. 设z=log4x,则方程3^z + 2^(z-1) - 20 = 0的解为____。

解析:根据题意,得到对数表达式z=log4x。

我们知道,loga(b^c)=clogab,所以原方程可以变形为4^z + 2^(z-1) - 20 = 0。

化简得:2^2z + 2^(z-1) - 20 = 0。

再次化简得:2^2z + 2^(z-1) - 20 = 0。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解为z=-2。

3. 若函数f(x)=ax^2+3x-b,则f(-2)+f(2)=8的一个解为____。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函数表达式f(x)=ax^2+3x-b。

代入-2和2得到f(-2)=(-2)a+3(-2)-b和f(2)=(2)a+3(2)-b。

代入f(x)后,我们可以得到方程(-2)a-6-b+(2)a+6-b=8。

化简得到方程:0a-2b=10。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解为b=-5。

二、选择题:1. 若函数f(x)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则f(x)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类型?A. 二次函数B. 一次函数C. 绝对值函数D. 导数函数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函数f(x)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

符合这个条件的函数类型是二次函数,因此选项A正确。

2. 若α、β是方程x^2-3x-1=0的两根,那么方程x^2-3x+1=0的两根α^2和β^2之和为 ____。

A. -3B. -2C. 3D. 4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利用Vieta's formulas,即两根的和等于系数 b/a 的相反数。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大纲课程卷)分类解析(一)--集合、函数、三角函数、极限和导数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大纲课程卷)分类解析(一)--集合、函数、三角函数、极限和导数
摘 要 :通 过 对 “ 合 、 函数 、 三 角 函 数 、极 限和 导数 ” 等 性质的考查 ,是高考考查 的重点 ,除了基础题考查独立 的函数 集
内容的每个知识点在 2 1 0 0年高考大纲课程地 区试卷 中出现的 内 性质 与图象外 ,通常结合集 合 、不等式 、方程 、数列 、导数 等 容和频数对照考点进行 了分类统计分析 ,对该类试题进行 剖析 知识 ,考查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客观题 ,填空题 ,也有 与新题 赏析 ,并对 学生在 高考 中的典 型解法和 出现 的错误 进行 解答题.既有简单题 ,中等题 ,又有难题 .函数和导数结合考查 深刻分析 ,指 出了 2 1 高考 中本专题的考查热点、重点考查 单调性 、函数 的极值 、最值等 问题 ,每年 主要 以解答题 的形式 0 0年 内容与解题 思想方 法以及今后 高中数 学教 学与高考复 习的应 对 出现.而函数与不等式 、数列 、导数结合的考题 ,主要利用 构造 策略 ,提供给 同行在 高中数学教 学与 高考复 习时参考.
0多分 ,教学 时要引起 性的试题 主要 利用导数知识 进行求 解.函数 的综合 应用主要 与 方法 的综 合运用 进行 求解 ,分值 大概 3
对数函数

1 0

注 :未考点 :映射和有理指数幂 的运算.一次考点 :函数 的应 用举例 ( 湖北卷 - 理)和指数函数 ( 重庆卷・ ) 次考点 :互为 文 .二
反 函数 的 图 象关 系 ( 江西 卷 ・ 文理 ) 和 指数 概 念 扩 充 ( 国 卷 I・ 全 文理 ) .
23 年 00 第78 \ -期
Ju 1 f h e a e ac E uao 0ma o C i s M t m t s d etn n e h i i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Ⅱ)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Ⅱ)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Ⅱ)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全集{|6}U x N x +=∈<,集合{1A =,3},{3B =,5},则()(U A B =ð )A .{1,4}B .{1,5}C .{2,4}D .{2,5}【考点】1H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全集{|6}U x N x +=∈<,可得{1U =,2,3,4,5},然后根据集合混合运算的法则即可求解. 【解答】解:{1A =,3},{3B =,5},{1AB ∴=,3,5},{|6}{1U x N x +=∈<=,2,3,4,5}, (){2U AB ∴=ð,4},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知识,注意细心运算. 2.(5分)不等式302x x -<+的解集为( ) A .{|23}x x -<< B .{|2}x x <- C .{|2x x <-或3}x > D .{|3}x x >【考点】7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专题】11:计算题【分析】本题的方法是:要使不等式小于0即要分子与分母异号,得到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讨论x 的值即可得到解集. 【解答】解:302x x -<+,得到(3)(2)0x x -+< 即30x ->且20x +<解得:3x >且2x <-所以无解; 或30x -<且20x +>,解得23x -<<,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23x -<<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求不等式解集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3.(5分)已知2sin 3α=,则cos(2)(πα-= )A .B .19-C .19D 【考点】GO :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GS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根据诱导公式求得cos(2)cos2a a π-=-进而根据二倍角公式把sin α的值代入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2sin 3a =, 21cos(2)cos2(12sin )9a a a π∴-=-=--=-.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函数基础公式的记忆. 4.(5分)函数1(1)(1)2ln x y x +-=>的反函数是( ) A .211(0)x y e x -=-> B .211(0)x y e x -=+>C .211()x y e x R -=-∈D .211()x y e x R -=+∈【考点】4H :对数的运算性质;4R :反函数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 【分析】从条件中1(1)(1)2ln x y x +-=>中反解出x ,再将x ,y 互换即得.解答本题首先熟悉反函数的概念,然后根据反函数求解三步骤:1、换:x 、y 换位,2、解:解出y ,3、标:标出定义域,据此即可求得反函数. 【解答】解:由原函数解得x e=211y -+,1()f x e -∴=211x -+,又1x >,10x ∴->;(1)ln x R ∴-∈∴在反函数中x R ∈,故选:D .【点评】求反函数,一般应分以下步骤:(1)由已知解析式()y f x =反求出()x y =Φ;(2)交换()x y =Φ中x 、y 的位置;(3)求出反函数的定义域(一般可通过求原函数的值域的方法求反函数的定义域).5.(5分)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325x y x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4【考点】7C :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31:数形结合【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设2z x y =+,再利用z 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只需求出直线2z x y =+过可行域内的点B 时,从而得到m 值即可. 【解答】解:作出可行域,作出目标函数线, 可得直线与y x =与325x y +=的交点为最优解点,∴即为(1,1)B ,当1x =,1y =时3max z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的知识,以及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6.(5分)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4512a a a ++=,那么127(a a a ++⋯+= ) A .14B .21C .28D .35【考点】83:等差数列的性质;8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解答】解:3454312a a a a ++==,44a =, 1712747()7282a a a a a a +∴++⋯+===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7.(5分)若曲线2y x ax b =++在点(1,)b 处的切线方程是10x y -+=,则( ) A .1a =,2b =B .1a =-,2b =C .1a =,2b =-D .1a =-,2b =-【考点】6H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11:计算题;52: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由2y x ax b =++,知2y x a '=+,再由曲线2y x ax b =++在点(1,)b 处的切线方程为10x y -+=,求出a 和b . 【解答】解:2y x ax b =++,2y x a ∴'=+, 1|2x y a ='=+,∴曲线2y x ax b =++在点(1,)b 处的切线方程为(2)(1)y b a x -=+-,曲线2y x ax b =++在点(1,)b 处的切线方程为10x y -+=, 1a ∴=-,2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的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 8.(5分)已知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ABC ,3SA =,那么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34【考点】MI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图,过A 作AE 垂直于BC 交BC 于E ,连接SE ,过A 作AF 垂直于SE 交SE 于F ,连BF ,由题设条件证出ABF ∠即所求线面角.由数据求出其正弦值.【解答】解:过A 作AE 垂直于BC 交BC 于E ,连接SE ,过A 作AF 垂直于SE 交SE 于F ,连BF , 正三角形ABC ,E ∴为BC 中点,BC AE ⊥,SA BC ⊥, BC ∴⊥面SAE ,BC AF ∴⊥,AF SE ⊥,AF ∴⊥面SBC ,ABF ∠为直线AB 与面SBC 所成角,由正三角形边长2,AE ∴,3AS =,SE ∴=32AF =, 3sin 4ABF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及直线与平面所成角.9.(5分)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 A .12种B .18种C .36种D .54种【考点】9D :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 【专题】11:计算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首先从3个信封中选一个放1,2有3种不同的选法,再从剩下的4个数中选两个放一个信封有24C ,余下放入最后一个信封,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先从3个信封中选一个放1,2,有133C =种不同的选法;根据分组公式,其他四封信放入两个信封,每个信封两个有222422226C C A A =种放法, ∴共有36118⨯⨯=.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考查平均分组问题,是一个易错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到第二步从剩下的4个数中选两个放到一个信封中,这里包含两个步骤,先平均分组,再排列.10.(5分)ABC ∆中,点D 在边AB 上,CD 平分ACB ∠,若C B a =,CA b =,||1a =,||2b =,则(CD = ) A .1233a b +B .2133a b +C .3455a b +D .4355a b +【考点】9B :向量加减混合运算【分析】由ABC ∆中,点D 在边AB 上,CD 平分ACB ∠,根据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我们易得到12BD BC AD AC ==,我们将CD CA AD =+后,将各向量用a ,b 表示,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CD 为角平分线,∴12BD BC AD AC ==, AB CB CA a b =-=-,∴222333AD AB a b ==-, ∴22213333CD CA AD b a b a b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解答的核心是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即若AD 为三角形ABC 的内角A 的角平分线,则::AB AC BD CD =11.(5分)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三条棱AB 、1CC 、11A D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A .有且只有1个B .有且只有2个C .有且只有3个D .有无数个【考点】LO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16:压轴题【分析】由于点D 、1B 显然满足要求,猜想1B D 上任一点都满足要求,然后想办法证明结论.【解答】解: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上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设该正方体的棱长为1,连接1B D ,并在1B D 上任取一点P , 因为1(1DB =,1,1),所以设(P a ,a ,)a ,其中01a 剟.作PE ⊥平面1A D ,垂足为E ,再作11EF A D ⊥,垂足为F , 则PF 是点P 到直线11A D 的距离.所以PF ;同理点P 到直线AB 、1CC所以1B D 上任一点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三条棱AB 、1CC 、11A D 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所以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三条棱AB 、1CC 、11A D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的能力及空间中点到线的距离的求法.12.(5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T a b a b+=>>,过右焦点F 且斜率为(0)k k >的直线与T 相交于A ,B 两点,若3AF FB =,则(k = )A .1B C D .2【考点】KH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设1(A x ,1)y ,2(B x ,2)y ,根据3AF FB =求得1y 和2y 关系根据离心率设2,a t c ==,b t =,代入椭圆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消去x ,根据韦达定理表示出12y y +和12y y ,进而根据1y 和2y 关系求得k . 【解答】解:1(A x ,1)y ,2(B x ,2)y , 3AF FB =,123y y ∴=-,e =,设2,a t c ==,b t =, 222440x y t ∴+-=①,设直线AB 方程为x sy =+,代入①中消去x ,可得222(4)0s y t ++-=,∴2121224t y y y y s +==-+,22222234t y y s -=-=-+,解得212s =,k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此类题问题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有较高地转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力,能将已知条件转化到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1tan 2α=-,则cos α= .【考点】GG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 【分析】根据sin tan cos ααα=,以及22sin cos 1αα+=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1sin tan 2cos ααα=-=,2sin cos αα∴=- 又22sin cos 1αα+=,α是第二象限的角∴cos α=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14.(5分)91()x x+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 84 .(用数字作答)【考点】DA :二项式定理【分析】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解题时需要先写出二项式定理的通项1r T +,因为题目要求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所以只要使x 的指数等于3就可以,用通项可以解决二项式定理的一大部分题目.【解答】解:写出91()x x +通项992991()r r r r r C x C x x--=,要求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令923r -=得3r =,3984C ∴=故答案为:84.【点评】本题是一个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的求法.解本题时容易公式记不清楚导致计算错误,所以牢记公式.它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客观题.15.(5分)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准线l ,过(1,0)M l 相交于A ,与C 的一个交点为B ,若AM MB =,则p = 2 . 【考点】8K :抛物线的性质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设直线AB 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 得23(62)30x p x +--+=,进而根据AM MB =,可知M 为A 、B 的中点,可得p 的关系式,解方程即可求得p .【解答】解:设直线:AB y =22y px =得23(62)30x p x +--+=, 又AM MB =,即M 为A 、B 的中点,()22B px ∴+-=,即22B p x =+,得24120p P +-=, 解得2p =,6p =-(舍去) 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属基础题.16.(5分)已知球O 的半径为4,圆M 与圆N 为该球的两个小圆,AB 为圆M 与圆N 的公共弦,4AB =,若3OM ON ==,则两圆圆心的距离MN = 3 . 【考点】JE :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ND :球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欲求两圆圆心的距离,将它放在与球心组成的三角形MNO 中,只要求出球心角即可,通过球的性质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得. 【解答】解法一:3ON =,球半径为4,∴小圆N ,小圆N 中弦长4AB =,作NE 垂直于AB ,NE ∴=,同理可得ME =,在直角三角形ONE 中, 3NE =,3ON =,∴6EON π∠=, ∴3MON π∠=,3MN ∴=.故填:3.解法二:如下图:设AB 的中点为C ,则OC 与MN 必相交于MN 中点为E ,因为3OM ON ==,故小圆半径NBC 为AB 中点,故2CB =;所以NC =ONC ∆为直角三角形,NE 为ONC ∆斜边上的高,OC =2223ON MN EN CNCO ∴====故填: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还考查球、直线与圆的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ABC ∆中,D 为边BC 上的一点,33BD =,5sin 13B =,3cos 5ADC ∠=,求AD . 【考点】GG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HP :正弦定理【分析】先由3cos 5ADC ∠=确定角ADC 的范围,因为BAD ADC B ∠=∠-所以可求其正弦值,最后由正弦定理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3cos 05ADC ∠=>,则2ADC π∠<, 又由知B ADC <∠可得2B π<,由5sin 13B =,可得12cos 13B =, 又由3cos 5ADC ∠=,可得4sin 5ADC ∠=.从而4123533sin sin()sin cos cos sin 51351365BAD ADC B ADC B ADC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D BDB BAD=∠, 所以533sin 132533sin 65BD BAD BAD⨯===∠. 【点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这类题型难度比较低,一般出现在17或18题,属于送分题,估计以后这类题型仍会保留,不会有太大改变.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边角或将边角互化.18.(12分)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1212112()a a a a +=+,34534511164()a a a a a 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21()n n n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8E :数列的求和 【专题】11:计算题【分析】(1)由题意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建立首项1a 与公比q 的方程,然后求解即可 (2)由n b 的定义求出通项公式,在由通项公式,利用分组求和法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正等比数列{}n a 首项为1a ,公比为q ,由题意得:12111126222114111(1)2(1)1221264(1)64(1)n n a q q a q a a q a q a q a q q q q q a q -⎧+=+⎪⎧==⎧⎪⎪⇔⇔∴=⎨⎨⎨==⎪⎩⎩⎪++=++⎪⎩(6分) (2)1211111(2)4()224n n n n n b ----=+=++ n b ∴的前n 项和11(1)1(14)141424()2111433414nn n n n T n n --=++=-++--(12分) 【点评】(1)此问重基础及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2)此处重点考查了高考常考的数列求和方法之一的分组求和,及指数的基本运算性质19.(12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C BC =,1AA AB =,D 为1BB 的中点,E 为1AB 上的一点,13AE EB =.(Ⅰ)证明:DE 为异面直线1AB 与CD 的公垂线;(Ⅱ)设异面直线1AB 与CD 的夹角为45︒,求二面角111A AC B --的大小.【考点】LM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LQ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分析】(1)欲证DE 为异面直线1AB 与CD 的公垂线,即证DE 与异面直线1AB 与CD 垂直相交即可;(2)将1AB 平移到DG ,故C D G ∠为异面直线1AB 与CD 的夹角,作1HK AC ⊥,K 为垂足,连接1B K ,由三垂线定理,得11B K AC ⊥,因此1B KH ∠为二面角111A AC B --的平面角,在三角形1B KH 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解:(1)连接1A B ,记1A B 与1AB 的交点为F . 因为面11AA BB 为正方形,故11A B AB ⊥,且1AF FB =, 又13AE EB =,所以1FE EB =, 又D 为1BB 的中点, 故//DE BF ,1DE AB ⊥.作CG AB ⊥,G 为垂足,由AC BC =知,G 为AB 中点. 又由底面ABC ⊥面11AA B B .连接DG ,则1//DG AB , 故DE DG ⊥,由三垂线定理,得DE CD ⊥. 所以DE 为异面直线1AB 与CD 的公垂线.(2)因为1//DG AB ,故CDG ∠为异面直线1AB 与CD 的夹角,45CDG ∠=︒设2AB =,则1AB =DG CG =AC =.作111B H AC ⊥,H 为垂足,因为底面111A B C ⊥面11AACC ,故1B H ⊥面11AAC C .又作1HK AC ⊥,K 为垂足,连接1B K ,由三垂线定理,得11B K AC ⊥,因此1B KH ∠为二面角111A AC B --的平面角.1B H =1C H 1AC =HK =1tan B KH ∠=∴二面角111A AC B --的大小为【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空间的线面关系与空间角的求解,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与推理计算的能力.三垂线定理是立体几何的最重要定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它是处理线线垂直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也是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手段.通过引入空间向量,用向量代数形式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淡化了传统几何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解题变得程序化,这是用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独到之处. 20.(12分)如图,由M 到N 的电路中有4个元件,分别标为1T ,2T ,3T ,4T ,电流能通过1T ,2T ,3T 的概率都是P ,电流能通过4T 的概率是0.9,电流能否通过各元件相互独立.已知1T ,2T ,3T 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的概率为0.999. (Ⅰ)求P ;(Ⅱ)求电流能在M 与N 之间通过的概率.【考点】5C :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8C :相互独立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专题】11:计算题【分析】(1)设出基本事件,将要求事件用基本事件的来表示,将1T ,2T ,3T 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用基本事件表示并求出概率即可求得p .(Ⅱ)根据题意,B 表示事件:电流能在M 与N 之间通过,根据电路图,可得44134123(1)(1)(1)B A A A A A A A A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Ⅰ)根据题意,记电流能通过i T 为事件i A ,1i =、2、3、4,A 表示事件:1T ,2T ,3T ,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易得1A ,2A ,3A 相互独立,且123A A A A =,3()(1)10.9990.001P A p =-=-=, 计算可得,0.9p =;(Ⅱ)根据题意,B 表示事件:电流能在M 与N 之间通过, 有44134123(1)(1)(1)B A A A A A A A A =+-+--, 则P (B )44134123((1)(1)(1))P A A A A A A A A =+-+-- 0.90.10.90.90.10.10.90.9=+⨯⨯+⨯⨯⨯0.9891=.【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中的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及独立事件的概率,注意先明确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而选择对应的公式来计算. 21.(12分)已知函数2()1f x x ax lnx =-++-. (Ⅰ)当3a =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若()f x 在区间1(0,)2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考点】3D :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3E :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与判断 【专题】16:压轴题【分析】(1)求单调区间,先求导,令导函数大于等于0即可.(2)已知()f x 在区间1(0,)2上是减函数,即()0f x '…在区间1(0,)2上恒成立,然后用分离参数求最值即可.【解答】解:(Ⅰ)当3a =时,2()31f x x x lnx =-++-∴21(231)()23x x f x x x x--+'=-+-=解()0f x '>, 即:22310x x -+<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1)2.(Ⅱ)1()2f x x a x'=-+-, ()f x 在1(0,)2上为减函数,1(0,)2x ∴∈时120x a x-+-…恒成立.即12a x x+…恒成立. 设1()2g x x x =+,则21()2g x x '=-1(0,)2x ∈时,214x >,()0g x ∴'<,()g x ∴在1(0,)2上递减,1()()32g x g ∴>=,3a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此类问题一般用导数解决,综合性较强.22.(12分)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l 与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相交于B 、D 两点,且BD 的中点为(1,3)M . (Ⅰ)求C 的离心率;(Ⅱ)设C 的右顶点为A ,右焦点为F ,||||17DF BF =,证明:过A 、B 、D 三点的圆与x 轴相切.【考点】9J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KC :双曲线的性质;KH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16:压轴题【分析】(Ⅰ)由直线过点(1,3)及斜率可得直线方程,直线与双曲线交于BD 两点的中点为(1,3),可利用直线与双曲线消元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找出a ,b 的关系式即求得离心率.(Ⅱ)利用离心率将条件||||17FA FB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即可求得a ,则A 点坐标可得(1,0),由于A 在x 轴上所以,只要证明2AM BD =即证得.【解答】解:(Ⅰ)由题设知,l 的方程为:2y x =+,代入C 的方程,并化简, 得2222222()440b a x a x a b a ----=,设1(B x ,1)y ,2(D x ,2)y ,则212224a x x b a +=-,22212224a a b x x b a +=--,①由(1,3)M 为BD 的中点知1212x x+=.故2221412a b a ⨯=-,即223b a =,②故2c a , C ∴的离心率2ce a==. (Ⅱ)由①②知,C 的方程为:22233x y a -=,(,0)A a ,(2,0)F a ,21212432,2a x x x x ++==-. 故不妨设1x a -…,2x a …,1||2BF a x =-,2||2FD x a =-,22121212||||(2)(2)42()548BF FD a x x a x x a x x a a a =--=-++-=++. 又||||17BF FD =,故254817a a ++=. 解得1a =,或95a =-(舍去),故12|||6BD x x =-, 连接MA ,则由(1,0)A ,(1,3)M 知||3MA =, 从而MA MB MD ==,且MA x ⊥轴,因此以M 为圆心,MA 为半径的圆经过A 、B 、D 三点,且在点A 处与x 轴相切, 所以过A 、B 、D 三点的圆与x 轴相切.【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曲线、直线与圆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数学文理科考纲

高考数学文理科考纲

2010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2010年版)》中的数学科部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必修课与选修I的教学内容,作为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试题的命题范围.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一、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知识的要求,依此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是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2)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以及实施运算和计算的技能。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大纲课程卷)分类解析(五)——复数、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大纲课程卷)分类解析(五)——复数、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
二 、 典 型试 题 的 标 准 解 法 1 复数 .
及组合数 的两个性质 .2 1 0 0年排列 组合应用题 的题型仍然是 围 绕着基本类型在考查.在题 目的解答过程 中蕴含着化归思想 、分
类 思想 和模 型化 思想方 法等 ,注 意运用 发散 思维 、逆 向思 维 ,
在 2 1 的高考 大纲试 卷 中 ,复数 是 理科 必考 的 内容之 通过分类 、分步把 复杂 问题分 解 ,以及 运用集合 观点 、整体思 00年
2 1 高考数学 大纲试卷对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 的考 00年
查全面 ,题小 而灵活 ,以选择题和填 空题为主 ,有 的题 目较难 , 且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 ,如分类讨 论 、化归 等 ,在高考试卷 中
本专 题 的内容在高考 中一 般以容易 题和 中等难度题 出现 , 分值所 占比例超过所 占总课 时的 比例 ,原 因是排 列、组合知识
等可 能性事件 、互 斥事件 、相互独立 事件概 率 的计算 l 2
可能事件 的概 率计 算公式 ,互斥事 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对立事 件 的概率减法公式 ,相互 独立事件 的概率乘 法公式 ,事 件在 n
次独立重 复试验 中恰好发生 k次 的概率 计算公式等五个基 本公
收稿日期 :2 1 - 8 2 0 0- — 0 0
复数
复数 的几何意义
复数 的性质 两个计数原理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应用排列组合知识求排列或组合问题

5 5
5 5

的难度为 中等或中等偏易. 概率统计试题在试卷中的位置一般位
于试卷 的第 1 题和第 l 题 的位置 ,只有全 国卷 Ⅱ在第 2 7 8 0题的
位置 ,由此可以看 出,试题 的难度 由易向中等难度靠近.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 明解读
陕西师大附中 李涛
Ⅰ. 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 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 加的选拔性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如下: 1.按照“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将知 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学生 的数学素养. 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新课程标 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 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 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理科的选考内容如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三、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 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 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 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 态参加考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以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
四、考查要求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 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 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 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 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 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考查时要保 持较高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要注重学 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 的覆盖面.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 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注意问题课件

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注意问题课件
切忌这样一种情况:平时遇到复杂的运算题,认 为思路已经明确就认为一定会做,而没有动手进行具 体的步骤和运算。到了考试时在运算上时间紧张而又 不是很熟练,导致有思路而不能完整解答。历次考试 说明,有一些较好的同学往往在这一点上有较大的失 误。
3.数据分析和转化为数学问题是数 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新课程比较注重这方面的能力,在试题 的体现就是给出较多的信息如数据、图表、 背景知识,要求考生能从中综合处理,归纳 出主要因素,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5.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查漏补缺 必不可少。
数学考查的基本点非常多,所有试题都 以基本知识和通性通法为载体,复习时要对 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和三个层次的要求 认真仔细地梳理一遍,不能存在偏漏,对自 己感到欠缺的知识和方法应及时补习,只有 熟悉熟练,才能熟能生巧。
按照高考要求,基本题型和分值就占到 70%,这部分对二本以上的同学应该都能得 分,如果这部分失分,是很可惜的,因为难 题大家得分的机率都不高,失分很正常,而 大家都能得分的内容如果失分就不正常了。
6.隐含条件和分类讨论要充分关注。
有些问题除了明显信息还有隐含条件,审 题和分析时要仔细把握,要善于发掘隐含条件 并充分运用。复习时要养成这方面的素质。否 则忽视了隐含条件就不能正确解题或导致结论 错误,如三角函数中角度的范围、直线和圆锥 曲线中交点存在的前提(判别式大于等于零), 对数函数问题首先要考虑定义域等。
分类讨论作为较高要求的推理和运算题在 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加以训练,要熟练掌握什么 问题需要分类、怎么分类,分几个层次讨论, 在书写解答和结论时也要注意分类讨论的规范 和正确格式。
另外,对于选择和填空题必须注意答案 的准确性,解答时除了正确推理运算外,合 情推理的推测判断有时可以减少过程,节约 时间,较快求得正确答案。

2010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2010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2010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I.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与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以及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⑤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了解指数函数x a y =与对数函数x y a log =互为反函数(1,0≠>a a )(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② 结合函数2132,1,,,x y x y x y x y x y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010陕西高考解读

2010陕西高考解读
5
数与实际问题的应用等; 2.解析几何中的典型思想方法; 3. 数列的综合应用,新《考纲》要求“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 等比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 导数的应用,新考纲要求: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会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了 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其中 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 数的极大值、 极小值( 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 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 最小值(其 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 5.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 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 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2010 年陕西数学高考形式的变化是既有必考内容,还有选考内容。而从考 试内容的延续性上说,有传统内容没有变化的,传统内容有所删减的,以及新课 程增加的内容。 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高考文理科的区别在哪里?弄 清楚了这些问题,高考的目标就清新了,复习的针对性就更强了,提升数学成绩 的可能就大了。 接下来,笔者引导读者浏览考试内容的清单: 传统内容没有变化的:集合、三角函数、数列、函数、导数、平面向量、 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等。 传统内容有所增减的:求反函数已删除,文科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删除, 文科增加了函数求导公式和复数运算,对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的难度、知识要求 有所降低。理科强化了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要求。 新课程内容所增加的:算法与框图、几何概型、统计案例、二分法、推理与 证明、定积分(理科等内容)。新增内容大多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要重视其基 本概念的应用背景,使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会合理利用相应的知识去处理, 具 备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在能力要求方面,课程版本高考大纲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 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 问题。同时,新考纲将“实践能力”改成了“应用意识”,首次提出考查学生的 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命题趋向分析 2010 年是陕西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 命题的趋向将以稳定为大局, 在稳定的 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与提高。笔者反复研读陕西考试大纲的说 明, 深刻领悟近 4 年陕西数学高考试题的特点, 以为今年高考命题的趋向将会定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大纲课程卷)分类解析(三)——数列、不等式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大纲课程卷)分类解析(三)——数列、不等式
等式的证 明 ,方程有解 问题 、不等式恒成立 问题等 ,以及不等
表 2 0 O年商考数学大纲课程地区不等式部分考查 的知识点分类统计 :2 1

卷别
科别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题序
l .1 0 3
分值
5+5十l 2+l 2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求字母 的取值范围 ,无理不等式的解集
全国卷 I 文

解答题 选择题 选择题
2 .2 0 2 1 3 5
5+l 2+1 2
证明函数不等式 ( 导数法) ,数列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5 求分式不等式的解 集 分式不等式解集 t :

国卷 Ⅱ

解答题
填 空题
1.2 8 2

出相应的一些规律 , 高复 习备考的有翅陛和针坤 陛. 0 0 提 2 1 年大纲课
下面对 2 1 0 0年高考数学大纲课程地 区试卷 的 “ 数列 、不 等
程地区的数列与不等式试题 ,重视考查 “ 双基”和能力,注重渗透新 式”试题进行 统计分 析 ,以期 能对 2 1 0 1年的 “ 数列 、不等式”
由作 图 给 出 无 穷 数 列 ,求 前 n个 圆 的 面积 之 和 的极 限
湖北卷 文
解答题 选择题
解答题

2 0 7
1 9
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证 明数 列中任 意三项不等差 等 比数列
数 列 应 用 题
5+ 1 2
选择题
解答题 选择题 解答题 填空题 解答题 选择题 解答题
N . 00 O9 2 1
J u n lo hn s te t s E u ain o ra f C iee Mah mai d c t c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2010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来源: () | 作者:() | 时间:2010-01-25 |
数学:愈品味,复习思路愈清晰
今年的《高考大纲》继续延续“稳定性”的原则,虽然内容上与去年对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仔细品味后会感到大有收获,尤其是仔细阅读对去年试题的评价,许多知识上的处理及复习要求渐渐清晰起来。

注重研究教材。

教材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又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素材,其中教材的章节总结及总复习中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能力在知识方法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这是教材的又一个重要效应。

许多重要的例题和习题反映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数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所以老师很有必要引领学生做好教材的研究和复习。

认真研究和仔细品味考试中心对去年的试题评价。

与往年相比,去年普通高考数学试卷的题型、题量和难度保持了相对稳定,同时也进行了适当创新。

文理科甲卷第(12)题以正方体为载体,将几何体和方位知识相结合,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各个层次的考生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结论,而正确与否在于考生能否通过阅读题干挖取正确的信息。

本题渗透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揭示了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关系,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

立体几何的试题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而“综合法”与“向量法”难度兼顾的设计,反映了在立体几何的考查中要“论证”和“计算”并举的命题方向,对2010年高考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最值求解对考生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在高考试题中,对不等式内容的考查包括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不等式以及均值定理的应用等。

对不等式性质的考查突出体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还可以用特殊化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来解决)。

对使用均值定理求最值的考查,教学要求有变化,考查有所降低,但是对式子结构的整理和认识有加强的趋势。

解析几何问题,着重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解析几何的基本特点和性质,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例,对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计算要根据题目中曲线的特点和相互关系进行操作,可以起到简化过程的效果。

在上高三复习课时,教师应把在高二新授课时发散出去的计算过程和思维方法收敛回来,在课堂上加以提炼和总结,使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认识得到升华。

对文科数学复习的几点认识:
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在选题上仍会坚持“基础为主,难题为辅”的原则,其中难题大多数属于中等难度,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立足文科学生整体基础不强的实际情况,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真正为将来的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社会科学发展对文科专业理论定量化研究日益加强的趋势。

文科试卷在设计上将会延续“起点低、终点高”的思路,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

一方面贴近文科考生的整体情况,符合能力差距很大、水平差异明显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能够使高水平的考生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真正让高考试题具备良好的区分度,起到择优选拔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详细了解学情,教学和辅导都要做到有的放矢。

敬告:
神州智达2010年高考研讨会于2月25日-27日(正月十二)在北京盛大召开。

神州智达全体职员欢迎您届时光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