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八)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1 名词解释
半导体、载流子、空穴、自由电子、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PN结。
解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乎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例如硅(Si)和锗(Ge),这两种半导体材料经常用来做晶体管。
载流子——运载电流的粒子。在导体中的载流子就是自由电子;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有两种,就是自由电子与空穴,它们都能参加导电。
空穴——硅和锗均为共价键结构,属于四价元素。最外层的四个电子与相邻原子最外层电子组成四个共价键,每一个共价键上均有两个价电子运动。当环境温度升高(加热或光照)时,价电子获得能量摆脱原子核与共价键对它的束缚进入自由空间成为自由电子,在原来的位置上就出现一个空位,称为空穴。空穴带正电,具有吸引相邻电子的能力,参加导电时只能沿着共价键作依次递补式的运动。
自由电子——位于自由空间,带负电,参加导电时,在自由空间作自由飞翔式的运动,这种载流子称为自由电子。
本征半导体——不掺任何杂质的半导体,也就是指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掺入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如磷P),就形成含有大量电子的N型杂质半导体,又称电子型杂质半导体,简称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如硼B),就形成含大量空穴的P型杂质半导体,又称空穴型杂质半导体,简称P型半导体。
PN结——将一块P型半导体与一块N型半导体放在一起,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其交界面上形成一个结,称为PN结。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戴维南定理》
2.5 戴维南定理
1、学习指导
(1)学习戴维南定理时,首先要充分理解有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入端电阻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正确求解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U S和无源二端网络入端电阻的方法。
(2)戴维南定理的分析思想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有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元件的串联组合来等效代替,因此戴维南定理也称为等效电源定理。等效电源的电压U S在数值上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等效电源的内阻R0等于把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化为无源二端网络后电路的入端电阻R入。
(3)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时,一般要先将待求支路断开,使其余部分成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应用前面介绍的各种电路分析法,求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U S;再把有源二端网络除源(网络内部的所有电压源短路处理,但要保留其内阻;所有电流源开路处理),使其成为一个无源二端网络,然后应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或Y、Δ变换求出无源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入= R0。
(4)通过戴维南定理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理解电路“等效”的概念。需要注意:戴维南定理一般适用于只研究某一支路响应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2、学习检验结果解析
(1)戴维南定理适用于哪些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是否对所有的电路都适用?
解析:如果一个电路只需求解某一支路的响应时,利用前面所讲得分析方法,必然要涉及到许多无关的量,这就带来了不必要的烦琐。为了减少这些不必要的烦琐,才引入了戴维南定理。如果电路求解的响应是多个时,戴维南定理显然不适用。
(2)在电路分析时,独立源与受控源的处理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不同之处?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2、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特性及应用;
3、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制作;
4、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电路分析基础: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基本
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等;
2、模拟电子技术: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特性
与使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负反馈、频率响应等;
3、数字电子技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芯片结构与原理等;
4、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择,电路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等。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演示、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2、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制作和调试等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4、项目实践评估:对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参考)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述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述
一、课程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模拟电子技术》中,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子基本单元电路及其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培养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中,以逻辑代数、数字电子基本单元电路、常用中大规模数字电子集成器件及其应用等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对典型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重点,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子电路的基本调测技术;初步学会查阅电子器件资料,正确使用器件,分析、寻找和排除电路故障,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写出较为规范的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组主要为通信工程、电网监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专业的专科生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火电厂集控运行、热能与动力工程和输配电工程等专业的专科生开设《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通信工程(分设无线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4个专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二、课程建设简况
本课程的建设有3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本课程已拥有一批敬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他们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成果,使本课程在全国有了一定影响。自1990年以来,在胡宴如、杨志忠老师的带领下,本课程的老师们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改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的教研成果。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勘查专业适用
信息学院实验中心
2014年9月
目录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 1 -实验一电子仪器使用及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 ..................................... - 2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 5 -实验三多级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仿真) ............................................. - 9 -实验四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文氏电桥振荡器(仿真) ................ - 11 -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 16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 - 16 -实验二触发器............................................................................................ - 18 -实验三计数器设计.................................................................................... - 21 -实验四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设计(仿真) ......................................... - 22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
学生情况分析
该门课程所授对象是电子20和电子22班,两个班的学生都接近50人,均为二年一期学生。该批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子技术基础》的模拟电路的大部分,对专业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专业课的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学习过《电工基础》课程且有部分同学通过了电工证的考试,还学习过电子技能训练,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具备一定的制作能力并有浓厚的兴趣。他们都还处于入门期,对知识的渴望较高,对专业课的反映很好。这些都是有利的方面。
不利的方面也是有的,诸如存在学生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课外参加过制作培训,甚至有少部分同学对电视机维修都有较好的掌握,而有同学对起码的制作还没入门,更有甚者有学生还不会使用万用表。还存在班级发展不平衡:由于电子20班与电子22班在以前的授课中专业老师不一样,各任课教师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使得班级之间有各方面的差异。随着《电子技术基础》一年二期的学习,有部分同学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兴趣。这两个班都有少部分同学是从电子23班转入的,在学生不平衡方面就尤为明显。
当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做出相应的布置,让学生能学有所获。在对教材处理上,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辅导等等各教学环节上都要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达到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构成学生的知识个性。使学生能成为社会的中等技术工人,并具备后绪发展能力。
教材分析
该课程选用的由张龙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规划教材。全书分两篇,第一篇模拟电路基础,第二篇数字电路基础。第一篇学生已经在一年二期学习了大部分内容,只有集成运放一节没有学习。第二篇数字电路包括逻辑门电路、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的产生和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智能化电子系统简介八个章节。
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第1章半导体存器件
1.1 学习要求
(1)了解半导体的特性和导电方式,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
(3)理解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4)理解双极型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输入和输出特性及其主要参数。
(5)了解MOS场效应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其与双极型三极管的性能比较。
1.2 学习指导
本章重点:
(1)PN结的工作原理。
(2)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3)双极型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输入和输出特性及其主要参数。
本章难点:
(1)半导体二极管的限幅、钳位等作用。
(2)双极型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电流放大作用。
本章考点:
(1)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的相关概念。
(2)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3)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的限幅、钳位等电路分析。
(4)双极型三极管的管脚、工作状态及放大条件的判别。
1.2.1 PN结
1.半导体的导电特征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其导电能力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着显著的差异。本征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射时产生激发,形成自由电子和空穴,使载流子数目增多,导电能力增强。
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2
杂质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元素形成的,有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种类型。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形成的,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空穴为少数载流子。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形成的,空穴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杂质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比本征半导体强得多。
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中的电路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难点:
1.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的深度;
2.电路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实例,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
2.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或示意图,引出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概念。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介绍,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2.对电路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等;
3.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示,深入浅出地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三、实践操作(30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操作,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
流等数据;
2.分发实验指导书,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3.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四、讨论交流(20分钟)
1.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总结电工电子技
术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思路和创新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
思维。
五、归纳总结(10分钟)
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解和
记忆;
2.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万用表、电路板等;
2.教辅材料:实验指导书、教材等。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学习指导与同步练习(第3版)习题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第1章
1.1 二极管
一、判断题
1.×2.×3.√
二、填空题
2.空穴型;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电子型;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3.死区电压;导通;反向击穿电压;反向击穿
5.0.5V;0.2V;0.7V;0.3V
6.最大整流电流I FM;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 RM;反向饱和电流I R
7.导通;2.3mA
8.正;负
9.9.7;7
三、选择题
1.A 8.A A
12.A
四、综合题
4.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如图1所示。
图1
1.2 二极管整流及滤波电路
一、判断题
二、填空题
1.交流电;直流电;单相导电
2.脉动的;较平滑的
3.负载电流较小;负载电流较大且变化
5.1.5;266.67
三、选择题
1.C 4.A 5.A 6.C 7.C
四、综合题
1.
2.
136
0.09
222200
O
V O
L
U
I I A
R
====
⨯
236
301.2 1.2O U U V =
==
选择二极管和电容的参数如下:
0.09FM I A
〉
,RM U 〉
0.02
(35)
(35)(150250)22200
L T C F R μ≥==⨯
6.(1)20 (2)50;28.28
(3)电容C 开路且某一二极管开路;9
第2章
2.1 三极管 一、判断题
4.√ 5.√
二、填空题
4.集电;基;发射;50;PNP 5.基;NPN 三、选择题
6.B
7.A
8. C 四、综合题 1.
2.mA I I I C E B 2.08.56=-=∆-∆=∆ 292
.08
.5==∆∆=
B C I I β 3.(1)数值如表2;(2)β=50;(3)I CBO =0.0002mA ;(4)I CEO =0.0102mA 表2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案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常见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图和设计简单逻辑门电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常见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逻辑门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面包板、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符号等。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逻辑门电路。
2. 知识讲解
(1)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强调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础,具有
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2)常见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讲解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常见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真值表,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课堂互动
(1)提问环节
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讨论环节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等。
4. 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逻辑门电路的搭建和测试,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有关逻辑门电路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后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电子电工类各专业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安装、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单片机技术》《EDA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电子电工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子产品装配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电子电工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按电路类型划分模块,以典型电子电路为载体设置教学单元,以常用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为综合实训项目,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自觉遵守电子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电子技术教案设计完整版pdf
电子技术教案设计完整版pdf
•电子技术基础概念与原理
•模拟电子技术核心内容讲解
目录•数字电子技术关键知识点剖析
•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初步认识
•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安排与指导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电子技术基础概念与原理
电子技术定义及发展历程
电子技术的定义
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
及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制造和应
用的一门科学。
发展历程
从真空管时代到晶体管时代,再到集成
电路时代,以及当前的微纳电子与光电
子时代,电子技术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表示电路中的电阻,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电阻器
储存电荷的元件,符号为“C”,单位为法拉(F )。
电容器
储存磁能的元件,符号为“L”,单位为亨利(H )。
电感器具有非线性特性,用于放大、开关等电路功能。
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
基本电路元件与符号识别
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分析
电流(I)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为安培(A)。
电压(U)
电场中两点的电位差,单位为伏特(V )。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举例
欧姆定律内容:在同一电路中,通过
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应用举例•电阻的串联与并联分析
•温度变化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分析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故障检测与
诊断
•电源内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02
模拟电子技术核心内容讲解
阐述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以及其独特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行为。
半导体材料特性
详细解释PN 结的形成过程,包括扩散运动、内电场建立等,并分析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PN 结形成与特性
介绍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等效电路模型,探讨其在整流、检波等电路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的基本认识共32页
学习方法:
绪论
1. 从外特性上认识理解基本元器件,淡化对其物理 2. 机理的追究;
2. 从系统角度认识电路,理解电路的作用与功能;
黑箱学习法 电信号
电子电路
电信号
3. 不死记硬背公式;
4. 重视实践,注重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相辅相成; 5. 坚持预习,及时复习,认真听课,独立并及时完
成作业和实验作业。
第二代电子器件——晶体管
晶体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也称为半导体器件 (semiconductordevice)或者固体器件(solidstatedevice)。
晶体管的主要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功耗 低;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过载能力较差;加电压不 能太高。
第三代电子器件——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把许多晶体管 与电阻等元件制作在同一块硅晶片上的电路。
放
大
话筒送来的微
RS
放大电路
+ i0
+
u0
器 提 供 能
弱音频信号
-US 输入
输出 -
量 的
直
流
扩音器中放大电路的
电 源
组成图
电子技术应用
通信系统: 无线电通信(包括广播、电报、电视等); 有线载波通信、激光通信、光纤维通信等。
自动控制: 在自动化技术中,电子控制是后起之秀。 特点:快速、灵敏、精确等。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组编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类型-操作型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模电“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ch1preface
康华光教授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 容、电感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康华光教授在课程中穿插了大量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和 电路分析方法。
对读者的期望与建议
1
希望读者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建议读者多做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电子技术的 理解。
3
鼓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解 决方案,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致谢
感谢康华光教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的贡献,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 习资源。
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本 课程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 助。
THANKS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包括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获得了多项专利。
康华光教授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
对电子技术基础的贡献
康华光教授长期从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 工作,编写了多本经典的教材,如《电子技术 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
模电“电子技术基础”康 华光-ch1preface
• 引言 • 康华光教授简介 • 电子技术基础的重要性 • 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 • 结语
电子技术基础8
《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的体会
崇州市职业中专学校陈贵清《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课,对于职高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如何教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学懂,是专业教师最大的任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有不小的难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在讲解理论时补充一些实践内容,或做一些演示实验,它还有着深刻的含义。职高生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定性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很容易接受,纯理论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和厌学情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讲解定性的内容,多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元器件、电路的基本性质和使用特点,少做定量的分析计算。多做实验给学生看,让学生有模仿的样本。学生们做得多了,熟能生巧,动手能力强了,创新能力和意识也能培养出来。因而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以下两种方法有很深的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错进行教学法。
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错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先让学生动手进行实作实验,自己得出结果,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首要条件是实验难度不大,实验容易得出结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是以学生为主体活动,让学生对即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自己得出的结论印象总是很深的),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当然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充分发挥出来,及时给学生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提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学习指导
学习目标
1.了解模拟量和数字量相互转换的意义。
2.理解R-2R型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3.理解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4.了解D/A转换器、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转换误差等性能指标的意义。
内容提要
为了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号,以便送入数字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往往还需再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模拟量和数字量的相互转换必须通过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来实现。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电路或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为A/D转换器或ADC,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的电路或器件称为数模转换器,简称为D/A转换器或DAC。
1.数模转换器(DAC)
D/A转换器是利用电阻网络和模拟开关,将多位二进制数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模拟电压或电流。常见的D/A转换器有权电阻网络DAC,R~2R T型电阻网络DAC,R~2R倒T型电阻网络DAC以及权电流型DAC等,其中以R~2R倒T型电阻网络DAC应用最多。
DAC主要技术指标有:分辨率,转换精度,线性度,转换速度等。
2.模数转换器(ADC)
A/D转换器的功能是将输入的模拟电压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数字量,一个完整的A/D 转换过程由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四步完成。
常见A/D转换器类型有: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和并联比较型。逐次逼近型是目前集成A/D转换器中用得最多的。
ADC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分辨率,转换精度,转换速度等。
学习建议
(1) 先阅读教材第8章内容,然后观看教学视频;
(2) 再阅读第8章内容提要,观看内容提要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对这些知识点要理解并记住其结论。
(3) 完成第8章作业,对于不会做的题或结果与标准答案不同的题可再回头观看相关视频以期获得相关知识完成作业。如通过观看视频仍不能掌握相关知识,则需通过在线答疑向辅导教师寻求答案,直到问题解决。
(4) 完成第8章自测题。
第8章课内需2学时,课外还需3学时才能完成。
重、难点指导
1.重点
(1) 倒T型电阻网络DAC和逐次逼近型ADC的工作原理。
(2) DAC和ADC的主要技术指标。
2.难点
((1) 倒T型电阻网络DAC转换原理。
(2) 逐次逼近型ADC转换原理。
章节与知识点对应关系
8.1数模转换器(DAC)
知识点8-01~8-05
8.2模数转换器(ADC)
知识点8-06~8-09
小结
1.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混合应用的电路系统中,需要使用将模拟量转为数字量或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的转换器,即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
2.在D/A转换器中,T型电阻网络只要求两种阻值的电阻,便于集成,是集成D/A转换器普通采用的电路。
3.在A/D转换器中,最常用的是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和双积分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优点是转换速度较快,但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较差,广泛应用于微机控制等要求速度较高的地方;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抗干扰能力强,但转换速度较慢,常用于精度要求高,但速度要求不高的仪器仪表中。
A/D和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分辨率,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