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选择案例5-4:潍柴动力换股解决吸收合并问题

合集下载

潍柴并购案例分析

潍柴并购案例分析

潍柴动力并购湘火炬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控股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由单一的发动机制造商摇身一变成为了通用发动机供应商,并且成功切入了汽车制造终端领域。

一.并购前双方概况。

1.湘火炬是一家以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为核心业务、跨地区、跨国境的大型上市公司。

2004年因当时的大股东新疆德隆资金链断裂引发危机,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受政府委托接管德隆股权,代位行使第一大股东的职权。

因此,需要尽快找到合适的新股东接替托管。

2.潍柴动力是中国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的主要制造商之一。

2005年8月2日潍柴动力与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龙口市金龙电器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潍柴动力(潍坊)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潍柴投资)。

当时,潍柴投资成为湘火炬的第三任大股东,成功控股湘火炬。

2006年潍柴动力全面收购潍柴投资其他股东的所有股份,潍柴投资成为潍柴动力的全资子公司。

二. 并购方案1.潍柴投资。

并购前,潍柴动力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潍柴投资持有湘火炬28.12% 的股份,是湘火炬的实际控制人。

如果潍柴投资选择换股,将导致交叉持股。

因 此,潍柴投资所持有的湘火炬股票不参加换股,也不行使现金选择权。

并购完成 后,注销潍柴投资原有法人资格,其全部资产、负债和权益悉数并入潍柴动力。

2. 株洲国资。

并购前,株洲国资持有湘火炬7.95%股份,是湘火炬的第二大 非流通股股东。

株洲国资在承诺放弃行使现金选择权,并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每 10股送出0.35股的对价后,将所剩余股份按照3.53: 1的换股比例换成潍柴动 力新发行的A 股。

3. 流通股股东。

并购前,流通股股东占其总股本的63.93%。

流通股股东可以 其所持有的湘火炬股票按5.05元/股的价格全部或部分行使现金选择权。

并胸 方案实施时,首先,由第三方向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受让湘火炬股份,并支付 现金对价。

然后,第三方连同未行使现金选择权的流通股股东在获得株洲国资的 送股对价后,将所持股份与潍柴动力发行的A 股进行交换。

新潍柴内幕(连载)之 命系重组

新潍柴内幕(连载)之 命系重组

一年多里,我就像走在钢丝绳上,任何一根断了都可能导致潍柴的命运发生180°的转变。

”谭旭光神情严肃地说道。

中国重汽与潍柴分家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潍柴失去了一个年订单量达3万台且仍在快速增长的重要客户,这一数字占其全部发动机销量的35%。

危机激发了谭旭光的斗志,也进一步显露了潍柴在市场中的价值。

在“父子”分家的消息爆出一个月内,谭旭光就与福田、德国博世、奥地利AVL集团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潍柴联合后两者为福田供应重卡发动机新品。

为了避免未来客户流失,潍柴首先采取的策略是不给予陕西重汽价格上的优惠,并主动降低产品的毛利率以留住行业内客户。

很快,潍柴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迅速扩展为一汽、重庆红岩、北方奔驰、安徽华菱、江淮汽车等等。

2006年1-6月,潍柴发动机销量达8.3万台,同比增长21%。

到2006年底实现销售额 240亿元,毛利润15亿元。

各项指标创历年新高。

但在谭旭光看来,在脚下的所有钢丝绳中,对湘火炬的重组,更准确地说,对湘火炬所控股的核心资产进行整合是最细、最险的一根。

他深知,与中国重汽分家之后,潍柴再无退路。

从潍柴厂、潍柴动力,到潍柴动力投资(以下简称潍坊投资),再到湘火炬、陕西重汽等,如果这个链条断了,潍柴的面前将是一片无底深渊。

整个2006年一年,他只在潍坊呆了51天。

乘飞机来回奔波于北京、重庆、西安、长沙、香港、上海,为了说服投资者和政府主管部门,谭旭光前后路演就达200多场。

潍柴要重组湘火炬的核心资产,首先要过股权分置改革一关。

出乎业界意料的是,这一关潍柴走了一年之久,而谭旭光也再次显露了他临危不乱的本事。

按照收购湘火炬时的承诺,潍柴在竞购成功后发布《收购报告书》的当日起90天内,向证交所提交股改方案。

2005年11月8日,原新疆德隆等三家企业持有的湘火炬股权过户给潍柴动力(潍坊)投资。

第二天,潍柴就公布了湘火炬的股改方案:湘火炬的流通股东每10股可获送0.3股和3份不可交易的认沽权利。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吸收合并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公司的股权或资产,从而扩大自己的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或实现战略目标。

下面是一些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

1. 案例一,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在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迈出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力。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获得了其在移动设备领域的专利和技术,进一步巩固了谷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

2. 案例二,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在2005年,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雅虎中国,这是阿里巴巴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份额的重要一步。

通过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获得了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资源,进一步巩固了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3. 案例三,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

在2019年,迪士尼以7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的大部分资产,这是迪士尼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例之一。

通过收购21世纪福克斯,迪士尼获得了其在娱乐产业的内容制作和发行能力,进一步巩固了迪士尼在全球娱乐市场的领导地位。

4. 案例四,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

在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这是亚马逊进军实体零售市场的重要一步。

通过收购全食超市,亚马逊获得了其在食品零售领域的实体门店和供应链网络,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的业务范围。

这些案例展示了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不同情景和目的。

吸收合并可以帮助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获取新的技术或专利、实现战略目标等。

然而,吸收合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整合难度、文化冲突、法律合规等。

因此,公司在进行吸收合并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合并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2009年12月09日私募股权(PE)投资退出方式(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1、境外设立离岸控股公司境外直接上市2、境内股份制公司境外直接上市3、境内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4、境内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内主板上市5、境内公司境内A股借壳间接上市6.境内境外合并上市(二)、股权转让退出(三)、回购退出(四)、清盘退出私募股权(PE)投资退出案例IPO退出2007年前11个月,我国共有92起创投支持的IPO退出,其中本土创投为51起,占IPO退出的55.4%。

一些本土创投还进入了集中收获季节,如深圳创新投通过三诺电子、N怡亚通、N远望谷、N西材、科陆电子等众多案例的上市获得了高额回报。

案例一: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公司的上市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8-2001)--整合李宁公司的上市谋划肇始于1997年,当时李宁在全国各地开办有十几家企业,彼此间互相参股,结构混乱。

在资本运作专家的设计下,李宁将北京、广东、烟台三家公司合并为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全国各地的其他公司相继整合到这个核心企业中,初步实现集团结构的明晰。

1997年8月,上海李宁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00元人民币。

成立当时,公司主要由李宁家族所成立的两家公司--上海宁晟和上海力发所控制。

第二阶段(2001年-2002年12月)--改组2001年,上海李宁原计划由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中国公司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五名以上发起股东,因此上海李宁部分实际控制人相互转让股权,将上海李宁股东数目增加到6名。

但由于获得私人资本的投资并预期到境外上市,上海李宁最终未能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而采取以下步骤改组为全外资企业:1、2002年10月,为筹备私人股本投资及将上海李宁改组为中国全外资企业,李宁家族、李宁合伙人及主要高管、两家战略股东在海外注册成立RealSports公司。

2、2002年10月29日,RealSports与上海李宁股东达成协议,同意向上海李宁当时之股东收购上海李宁发行的全部股本,代价为600万美元。

【案例】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超经典案例及详细分析

【案例】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超经典案例及详细分析

【案例】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超经典案例及详细分析【1:简练流畅的案例分析】正文:公司吸收合并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见的一种战略手段,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分析一起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经典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一:案例介绍本案例涉及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A公司是一家知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

B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的中小型企业。

本次合并旨在利用A公司在电子产品制造方面的优势和B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的突出能力,实现协同效应,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合并方案分析1. 引起合并的背景本次合并的背景是市场竞争激烈,A公司面临着市场份额下滑和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而B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相对较小,但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2. 合并的战略目标通过合并,A公司希望借助B公司的技术力量,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市场份额,实现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3. 合并方式和交易结构本次合并采取股权交换的方式,即A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以股权交换的形式将B公司纳入其股东结构,完成合并。

4. 风险控制与合规性在合并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合并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同时,合并过程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合并过程的合规性。

三:合并效果与评价1. 资源整合与效益提升通过合并,A公司成功整合了B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研发团队,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公司的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2. 市场份额扩大和区域布局优化合并后,A公司在软件开发领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扩大了市场份额,优化了区域布局,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 风险与挑战合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文化融合、员工流失等问题。

同时,合并后的运营管理和协同效应也是需要解决的挑战。

结尾:1. 本文档涉及附件:详细合并协议、各方声明文件等。

2.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股权交换、合规性等。

【税会实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案例探讨

【税会实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案例探讨

【税会实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案例探讨由韦斯顿(J.F.Weston)提出的协同效应(synergy)理论认为,公司兼并对整个社会有益,它主要通过协同效应在效率方得以改进。

当前,我国非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普遍采用支付现金购买股权的方式,而上市公司对非上司的收购普遍采用置换股权的方式。

换股、定向发股、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等投行技巧,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较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这也是当前国内部分产业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相关定义公司合并:两个以上的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变为一个公司的行为。

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吸收合并;二是新设合并。

包括,以现金购买资产式兼并、以现金购买股票式兼并、以股票购买资产式兼并和以股票交换股票式兼并等几种方式。

新设合并:公司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立一个新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资格。

吸收合并:即兼并,一个公司主体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企业加入本公司,加入方解散并取消原法人资格,接纳方存续。

二、案例先前,我国证券市场中操作的案例主要为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的收购,如:新潮实业通过山东新牟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吸收合并、青岛双星吸收合并青岛华星、亚盛集团吸收合并龙喜股份。

上年,TCL通讯通过与母公司TCL集团换股,以被母公司吸收合并的方式退市,而TCL集团将吸收合并TCL通讯并通过IPO实现整体上市。

近期,百联模式——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的具体方案。

针对此案例我们作以分析:华联商厦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按非流通股折股比例换成第一百货的非流通股份,折股比例为1:1.273;华联商厦全体流通股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按照流通股折股比例换成第一百货的流通股份,流通股折股比例为1:1.114.华联商厦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现有的法人资格因合并而注销,合并后存续公司将更名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方案特点:1、以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约化、专业化、再融资”的发展战略制定本合并方案;以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资产整合注入和再融资奠定基础。

企业并购理论与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理论与案例分析
因包括香港东亚太平洋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都无力解决江纸股份面临的高额负债以及大股东江纸集团持有的国有股被冻结的局面虽经过种种努力最终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a44首先南昌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原大股东江纸集团占用资金的清欠力度使大股东江纸集团归还了118亿元欠款冲回江纸股份已计提坏账的准备金8260万元使江纸股份在2004年半年度报表中实现了盈利避免江纸股份退市局面2004年初南昌市政府决定用土地问题破解重组江纸股份的难题才使江纸股份的重组方得以最终确定其次南昌市政府寻找到江西江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中集团
2、九江钢铁厂核心价值分析:符合产业政策的布局,可 以通过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来扩大规模而不 受限制,具有壳资源优势。九钢经历破产异地搬迁后, 已经成为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其产权边界清晰、权 责关系明确;动力机制合理,反应机制灵活,对市场的 适应能力强。并且没有人员、历史债务、社会负担等 包袱,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生产经营。对萍钢 而言,九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即其壳资源、现有 一定生产能力、区域优势以及当地政府对萍钢介入的 强势支持,这样就能有效防范并购后企业运营中可能 发生的资金风险。
案例2:萍钢并购九钢案例
3、并购方式的选择:萍钢在并购上选择了“购买兼参股 式并购”的途径。即原九钢估价6个亿,萍钢出资3.9亿 元购买九钢65%的绝对控股权,并全面接管经营,原九 钢管理股东管全部退出,九钢原股东以35%的股权只参 股分红。
4、并购效益测算:萍钢并购九钢且使之达到100万吨的产 能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5.29亿元,利润总额1.72亿元, 净利润1.28亿元,较萍钢2006年预算数据分别高出72 元和61元。而且九钢的赢利水平,如果发挥出来,相当 可观。九钢今后可作为萍钢的出口材生产基地以及进行 新产品开发,盈利还将进一步增加;此外,并购后萍钢 进口矿的采购成本还将大幅度下降,因此,未来九钢将 会是一家盈利能力强、投资回报高的优势企业。

制造业跨国并购的转型升级效应研究——基于潍柴动力案例分析

制造业跨国并购的转型升级效应研究——基于潍柴动力案例分析

第42卷第3期2024年03月对外经贸实务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V ol.42No.3M a r.2024ECONOMICRELATIONFPRACTICE REIGN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社会经济高品质发展的基石。

为了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强调了制造业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首要目标。

面对这一发展机遇,我国制造业企业积极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跨产业技术融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汽车行业正与人工智能、5G 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企业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策略,以获取所需的各种核心资源并实现产业价值链的跃迁。

通过跨国并购,汽车制造企业能够直接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管理经验,同时有利于行业整合和产品线扩展,成为汽车企业借助外生力量实现弯道超车、推动转型升级的优质路径。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一)文献综述1.跨国并购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关于跨国并购如何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国内外学者主要提出了三种作用机制。

第一,企业通过跨国并购,优化战略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战略资源一般是指稀缺的关键性资源,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如核心技术、品牌形象、销售网络、市场渠道等。

Mathews (2006)认为企业可以利用资源杠杆从外部获得战略资源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并通过吸收、转化实现外部资源内部化,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转型升级[1]。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交易越来越频繁。

换股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司间的合并与收购。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进行研究与案例分析,旨在探讨该交易方式的优势、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换股并购的定义与概述换股并购是指某一公司通过发行自身股份的方式来获得其他公司的股权,从而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或收购。

相比于现金收购,换股并购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可以降低并购交易的现金流压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金需求;二是可以实现双方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顺利整合资源。

三、换股并购的类型及动因1.直接换股并购:指双方公司通过协商,直接以公司股份进行交换;2.间接换股并购:指通过设立专门用于换股交换的子公司,间接进行换股并购。

换股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一是为了获取潜在增长机会,通过与某一公司的合并或收购来实现扩张;二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益;三是为了整合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换股并购的影响因素换股并购的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行业地位、法律法规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1.公司规模:通常情况下,大型公司更具有进行换股并购的条件,因为大公司往往有更多的股份用于交换,并且更便于获得融资支持。

2.盈利能力:换股并购的双方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异会影响交易的成败。

通常情况下,交易双方盈利能力相似的并购,更容易成功。

3.行业地位:双方公司在同一行业中的地位也会影响换股并购的成败。

通常来说,行业地位相近的公司更容易产生合作意愿。

4.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对换股并购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规范,法律环境的稳定与透明性能提升交易的顺利进行。

五、我国换股并购的案例分析1.阿里巴巴收购腾讯:阿里巴巴通过发行新股份的方式,在收购腾讯后取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及优势地位。

这个案例显示了换股并购对于公司扩张的巨大作用。

潍柴入职考试题库(PDF)

潍柴入职考试题库(PDF)

企业发展史2012年概况潍柴现有全球员工50000余人,资产总额721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09亿元,是目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09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39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

其中发动机业务板块拥有员工17000余人,年生产柴油机能力2亿千瓦,是中国最大的柴油机专业研发、制造、销售企业。

1.今年是潍柴成立(67)周年。

2.2011年潍柴控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

3.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09亿元4.潍柴控股集团的三大业务平台(整车)(动力总成)(汽车零部件)。

黄金产业链(发动机)(变速箱)(车桥)(重型汽车)。

5.潍柴始建于(1946)年,原名(环海铁工厂)。

6.(1953)年收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并正式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

7.(1983)年引进(奥地利)的斯太尔,潍柴成为(WD615柴油机)定点生产企业。

8.(1998)年(6)月谭旭光董事长临危受命。

9.(2002)年成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3月11潍柴动力以(H)股的形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走上了资本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10.(2005)年(8)月(8)日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

2006年潍柴实施‘换股吸收合并’H 股回归A股,开创‘潍柴模式’11.(2005)年(4)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潍柴,总书记对潍柴发展总结了两条经验(一是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的传统政治优势)(二是注入了市场经济的新机制)。

12.(2005)年推出国内同行业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升、12升大功率国III 发动机—“蓝擎WP10/12”。

13.(2006)年(8)月(18)日战略重组山东巨力。

14.(2007)年(4)月(30)日潍柴回归A股。

15.(2007)年(8)月()日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6.(2007)年谭旭光董事长提出了(包容)(沟通)(责任)的企业文化。

企业并购理论与案例

企业并购理论与案例

海尔并购的基本策略——吃休克鱼
无形资本运营
这种资本运营方式已经超越了“吃休克鱼”的模式,通过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新造一条活鱼。
海尔彩电“探路者”是强强合作的结晶。海尔没有走建立 厂房、招募工人、把产品推向市场、广告促销的传统 路子,而是将精力投放到科研开发、高新技术的攻关 上。到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人才积累后, “借鸡生 蛋”,1997年9月和拥有17亿元固定资产的杭州西湖电子 集团合作,共建一条生产线,首推中国数字化丽音大 屏幕彩电。
海尔并购的基本策略——吃休克鱼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作“鱼吃鱼”。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可 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即大企业兼并小企业; 再是“快鱼吃慢鱼”,即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 然后是“鲨鱼吃鲨鱼”,即“强强联合”。 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是“休克鱼”。(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 因此只有吃休克鱼)
并购的概念
二、并购的概念
并购,又称兼并与收购(Merger&Acquisition), 指企业 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股份,以获得对 企业控制权的一种投资行为。
兼并(Merger)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合并组成 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 企业。
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股票或者股份 等方式,取得对另一家公司的控制权或管理权,另一家公 司仍然存续不必消失。
海尔并购的基本策略——吃休克鱼
鱼的四种吃法
整体兼并 投资控股 品牌运作 无形资本经营
海尔并购的基本策略——吃休克鱼
整体兼并
即依托政府的行政划拨实现企业的合并。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曾是我国三 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年产洗衣机70多万台,拥有3500多名职工,但 由于经营不善,企业亏损1亿多元。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法律法规(一)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通过1.《证券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章证券发行、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是并购重组法律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2.《公司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九章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对并购重组中的吸收合并、分拆上市、定向增发、缩股等进行规范。

(1)吸收合并《公司法》第173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手柄,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案例:第一种:同一证券市场交易所多个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如攀钢钢钒吸收合并ST长钢和攀渝钛业、盐湖钾肥吸收合并ST盐湖。

第二种:不同证券交易所多个上市公司的跨市场吸收合并(08年1月开始允许跨市场合并),如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云天化吸收合并*ST马龙和云南盐化、唐钢股份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

(2)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公司法》第143条:“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3、《企业破产法》(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增破产重整制度,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新的法律路径。

注意: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慎用出资人权益削减方式,如果一定要用,应采取保护股东尤其是社会公众股东的权益的措施,如提供网络投票方式等。

4.《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第四章经营者集中第二十条:“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集中;(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第二十一条:“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潍柴的并购智慧——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案例分析

潍柴的并购智慧——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案例分析

业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
改 革 的对 价 .潍 柴 动 力将 向 湘火 炬 现 有 加快企业 的国际化建设 ,具备 了与国际 A+H
潍柴的并购智慧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案例分析潍柴的并购智慧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案例分析口邱红光并购后的整合是关键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338hk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去年8月通过旗下子公司潍柴动力潍坊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投资成功控股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火炬公司由单一的发动机制造商摇身一变为通用发动机供应商并且成功切入了汽车制造终端领域
下 子公 司潍柴动 力 ( 潍坊 )投资有限公 东海化 集团有限公 司、潍坊亚星集 团有 司 ( 以下简称 潍柴投 资 )成功控股湘 限公司 、龙 口市金龙 电器有限公司分别
0 8 % 火炬汽车集 团股份有 限公 司 ( 以下简称 持 有 的 潍柴 投 资 3 % 、1% 、7 股 权 。
第 三 方 向 湘火 炬 的 流 通 股 股 东 提 供 现 金 造 销售 、采购 、服务方 面提 高资源的 场 谈 判 能 力 资 源 协 同价 值 凸 显 , 可有 选 择 权 .湘 火 炬 的 流 通 股 股 东 可 以 以 其 利 用率 . 大幅度降低企业的运营成 本。 例 效规避不 同企业组织资本‘ 性重复支 出。 所 持 有 的 湘火 炬 股 票 按 照 5O .5元 /股 的 如:通过整合 潍柴动力.法士特 、陕汽 、 由 于 消 除 了 湘 火 炬 这 一 中 间 环 节
对于 大多数并购案来说 ,最终获得 成功 的并不多 ,失败 的主要原因在于收 购 后的整合并未获得成 功。 因此 ,并购 后的整合非常关键 。
・ 棠动 力以每 股 5 8 向 湘火炬 的流 通 股股 东换 取 股 票 , 对 于方 案 公布 前 潍 .元 相 交 易 日收 盘价 5.5元 .溢 价 率 约 为 1 %; 考 虑到 送 股 的 因 素 .对 流 通 0 5 股 股 东来说 。 价 为 1% 溢 9 ・ 棠动 力 以2 .7 潍 O4 元/股 的价格 发行股 票 . 谈价 格 相 当于主 流 机 构估 值平 均 水

换股合并相关问题探讨——基于潍柴动力换股合并湘火炬的案例分析

换股合并相关问题探讨——基于潍柴动力换股合并湘火炬的案例分析
确定和换股合并采用的会计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 希望能够给
2 对本 案 换 股 比例 的 评 价 、
() 1湘火炬 的换股价格
换股吸收合并方案中称 “ 本次潍柴动力换股吸收合并湘火
炬中 ,为体现 湘火炬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安排 ,
我国资本市场 的研究带来一 些启示 。在 本次换股 合并方案中 , 潍柴动 力拟 向除 雒柴动力 ( 潍坊 ) 投资有限公 司( 简称“ 潍柴投 资” 为湘火炬第一大股东 ) , 外的湘火炬现有其他所有股东 发行 A股 , 以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 。 本次换股合并和湘火炬 的股权分 置改革 同时进行 , 在方 案实施时 , 由第三方 在现金选 择权实施
日向行 使现 金选择权 的股 东受让湘火 炬忮份 ,并支付现 金对
以合并后潍柴动力的估值 2 .7元 / 0 4 股作为换股价格 ,并相应 提高了湘火炬的股票作价至 5 0元 /股 , . 8 由此得出换股 比例为
3 3: ” 那么 , . 1。 5 湘火炬 的换股价格到底提高了多少? 对换股比 例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由于本次换股吸收合并 的目标企业湘火
深两市发行新股 2 只 。发行市盈 率( 1 摊薄 ) 区间为 1.卜3 . 26 5 6 7
/ ) 股
历史股价 11 3 2 4%
153 % 1 1 166 % 2 4 164 % 3 7
倍, 平均发 行市盈率( 摊薄 ) 2 . 倍 。潍 柴动 力换股价 格( 为 29 6 新
有的低潮 , 股指大幅 下挫 , 市场融 资功能 也丧 失殆尽。然 而 , 任

换股 比例 的确定
1 换 股 比例 与 换 股价 格 、
湘 火炬换股价格 为每股 5 0元 , . 8 由于本次换股吸收合 并与 股改方案相结合 , 株洲 国资承诺 向湘火炬流通股股东每 1 0股送 03 股对价 , . 5 因此湘火炬流通股实际的换股价格为 6元 / , 股 本 方案 实施股权登记 日在 册的全体流 通股股东 以获得此对价 后 的股份总数按 3 3: 的换股比例换成潍柴动力 A股股票。根 . l 5 据上述换股吸收合并方案 , 以本 次换 股吸 收合并方案实施前湘 火炬 流通股 股 东所 持股 份数 计 算 ,流通 股 实际换 股 比例 为

对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思考

对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思考
社会公众股股东 被动的接受 。这 样的吸
控制下 的合并 还是非 同一控制下 的合
并 ,它确定 了现有经济环境下 权益结合 法 的主体地位 。 因何 在呢? 有关 上市 原 从 公司换股 吸收合 并的角度来分 析 ,主要 有 以下几个原 因 :一是为 了鼓励企 业通

和上 市公 司相关 的换股 吸收合
动性 ,所 以这样 的权益结合是 有些牵强 的。 随着 资本市场 的成熟 , 主并 企业也就 是 被并企业 的第 一大股东和被并企 业社 会 公众股股东之 间这种本质上 的购 买与
交 易行 为会更加 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权益结合法在 有关上市公 司换 股 吸收合并 中起主导地位的原因分析

施 。三是我 国现有 的资产评估 市场还不 够成熟 , 很难取得公允的资产价格。 三 、对有 关上市公司换股 吸收合并
会计处理方法的评价及建议
不是 A B C,合并前 的 A 占了 a += 企业大 部分股权 。 这也 与吸收合并之前 , A企业
作为 控股 股东对 长期 股权 投资 a 业 , 企 采用 权益法 编制 合并报 表是 一致 的 。 合
■■■_
经济工作 ・C N MCP A TC E O O I R C IE
而且 同一控 制和非 同一控 制在我 国现有 的经济环境 中有 些 时候很难 做 出判 断 , 如独立 的国有或 国有控股 企业之 间的合 并, 其形式上也许是非 同一控制 , 可是 吸 收合并 的动机和过程 中还 是受 国有资产 管理部 门的影响 ,这又存 在形式是非 同
其 自身对被并 企业享有 的留存收益间接 并入新主体企业 中了。
对于第二点 ,从 T L集团换股吸收 C
企业通过合并方式实现扩张 呢? 会计信

上市选择案例潍柴动力换股解决吸收合并问题

上市选择案例潍柴动力换股解决吸收合并问题

案例潍柴动力换股解决吸收合并问题潍柴动力通过吸收合并湘火炬,不仅成功在A股市重新搭建了一个资本平台,而且解决了企业发展战略(de)多道难题,该投行项目是国内首例以正合方式实现“H to A”(de)案例,2007年获得了深圳市金融创新奖,并被项目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评为创新一等奖.一.多层面需求难题2005年8月29日,潍柴动力通过一家控股45%(de)子公司潍坊投资公司,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收购了 A 股上市公司湘火炬%(de)股权.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看中(de)是湘火炬旗下(de)一系列汽车资产:山西重汽51%(de)股权、山西法土特齿轮51%(de)股权、株洲火花塞%(de)股权等.但是,收购后潍柴动力管理层面临着一个很大(de)困难,就是管理链条太长:潍柴动力以45%控股潍坊投资公司----潍柴投资以%(de)持股比例控股湘火炬---湘火炬拥有陕西重汽51%(de)股份.因此,为柴动力只是持有山西重汽(de)%(××)=)(de)权益.而在陕西重汽(de)股权结构中,湘火炬持有51%(de)股份,陕汽集团持有49%(de)股份.如果陕西重汽提出大规模增资扩股,湘火炬(de)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状况可能无法满足增资要求,潍柴动力就会面临失去陕西重汽控制权(de)危险.要知道,湘火炬在华融接管前属于“德隆系”(de)资产.而湘火炬之所以能够成为德隆遗产中(de)最好(de)资产,就是因为管理链条较长,最低层(de)实体公司相对独立,德龙无法对其进行直接(de)资金调动或影响.与德龙作为财务投资者不同(de)是,潍柴动力与低层实体公司(de)关联度较高.作为产业(de)整合者,潍柴动力收线要做(de)就是去除潍坊投资、湘火炬等中间层,实现直接持有陕西重汽(de)目标.但这其中也面临着一大障碍:就是湘火炬(de)股改问题.在2006年(de)政策环境下,股份制改造是上市公司(de)第一大事.不完成股改,任何资本运营都难以得到监管层(de)认可.也就是说,潍柴动力作为湘火炬第一大股东,必须向流通股支付对价,以换取股份流通权.但是,潍柴动力支付对价又面临着三个困难:1.潍柴动力持有(de)湘火炬股权是通过市场竞标方式得到(de),成本较高.大比例送股将进一步提高成本,潍柴动力(de)股东难以接受.2.潍柴动力对湘火炬(de)持股比例较低,只有%,送股余地很小.3.湘火炬在几年(de)熊市中跌幅较深,流通股东对获得对价(de)期望值较高.2006年2月,湘火炬提出了潍柴动力和向流通股东每10股送股股份和3份认股权证(de)股改预案,但是被流通股东否决,股改陷入停顿.除此之外,潍柴动力作为H股上市公司,还希望获得一个A股平台.如何设计方案,满足潍柴动力(de)一系列(de)需求,成为考验投行人员指挥(de)难题.二.20套方案中优中选优,送溢价代替送股潍柴动力保荐项目(de)负责人、中信证券投资银行总监钱伟深回忆说,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他和团队设计了约20套方案,多数方案都因为成本、市场、股东等原因而被否决了.最终出台(de)方案只是其中(de)一套.该方案(de)具体设计如下:首先,2006年6月30日,潍柴动力从其他股东手中收购潍坊投资公司(de)股权,使自己在潍坊投资公司(de)股权从45%增至100%.这样,潍坊投资公司这一隔层就被取消了.其次,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2006年11月,潍柴动力向湘火炬流通股东提出要约, 具体内容如下:1.发行A股,作为换取流通股东手中(de)湘火炬股份并注销(de)代价,换股完成后,潍柴动力将接受湘火炬(de)资产并承担湘火炬(de)负债,湘火炬不再存续;2.每持有湘火炬股票可以换取1股潍柴动力A股股票,这一换股比例是按照湘火炬每股价格元(比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4. 85%)和潍柴动力A股元(比潍柴动力H 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确定(de);3.如果流通股东不愿意结束换股,可以将手中(de)湘火炬股份按每股元(de)价格换取现金.这一方案设计(de)核心在于,在中国特殊(de)市场环境下,,新发A股(de)发行价和首日上市价之间一直存在较大(de)溢价,如果流通股东愿意接受这一换股方案,就可以获得这一溢价.也就是说,如果流通股东把湘火炬股票换成潍柴动力A 股,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获得一块差价利润.正是这一块利润吸引了流通股东以高比例投票支持这一方案.而作为吸收合并方案(de)附属条件之一,湘火炬第二大股东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股对价,也同步获得了通过.三.细节和沟通决定成败整个方案中,很多交易细节(de)设计都至关重要,关系着项目(de)成败和风险,需要投行、研究、并购、资本市场等多条商业务线紧密合作.比如,该方案中设有“现金认购权”条款,允许不接受换股(de)流通股股东换取现金,由证券商对该现金提高兑现保障.那么,现金认购权(de)价格如何确定法律是否允许该价格低于最后交易日(de)收盘价对应(de)风险如何估算兑现资金如何安排选择何种时机推出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最后,该方案确定(de)现金认购价为元,略低于湘火炬最后交易日(de)收盘价,同样开创了A股市场(de)先河.由于潍柴动力属于香港H股上市公司,湘火炬属于A股上市公司,双方分别处于不同(de)资本市场环境.法律环境(de)差异、各自利益主体(de)博弈导致了吸收合并方案(de)事实异常复杂:如两地信息披露(de)协调问题、两家上市公司(de)异议股东回购权问题、湘火炬债权人问题等等.但这些问题在中信证券、华欧国际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组织(de)协调下一一得到了解决.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各方(de)利益,更关键(de)是要获得监管机构,尤其是证监会(de)认可.由于潍柴动力项目(de)方案复杂,牵涉到证券发行部、上市公司监管部、“股改办”等多个部门.因此,在与证监会沟通(de)过程中,如何找准部门也很重要.2006年下半年正是股份制改造如火如荼(de)时期,考虑到在当时环境下股份制改造具有政策优先性,投行项目人员与证监会股改办积极沟通,最后促成由股改办牵头,举行包括发行部、上市部、法律部、首会办等多个部门参加(de)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该方案.这是第一例把负责IPO和重组(de)发审委委员组织在一起开会(de)案子.四.创新思路提升投行价值通过一系列与机构投资者、中小流通股股东(de)沟通、路演、宣传,2006年12月22日,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de)现金选举权申报结束.根据中证登深圳分公司(de)统计结果,仅有250股进行了申报.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在深交所上市,开盘价为70元/股,最高71元,收盘价为元,比发行价上涨%.潍柴动力(de)案例对大型企业进行吸收合并和私有化操作具有借鉴作用.钱伟深表示:“大(de)并购案都需要逐步去发挥,我们做几个创新项目(de)最大体会是,不能一上来就对客户说这个不行,以前没人做过;那个不行,法规不允许.”他认为,中国(de)监管体系也是在探索过程当中,投行项目人员要做(de)是根据自己(de)经验和理解,尽量组织多种方案进行论证和设计,跟企业讨论,跟监管部门进行大量沟通,在现有(de)法律框架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de)需求.同时,在实施(de)过程中,与市场(de)沟通也很重要,因为创新案例需要市场理解,而且勇于创新(de)客户往往被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需要通过路演、宣传等手段保证实施.思考题:1.潍柴动力进行换股时都遇到哪些难题这些难题是怎样解决(de)2.为什么说潍柴动力在并购过程中,抓住细节和沟通是其成功(de)关键呢3.总结一下潍柴动力在并购中,其创新(de)思维是什么4.为什么说潍柴动力(de)案例对大型企业进行合并和私有化操作具有借鉴作用这种借鉴在哪里。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实战心得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部分股东就是没有接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存货周转率
17.58 9.93 3.90 8.00 6.51 6.09 8.67 6.27
总资产周转率
1.71 1.04 0.63 1.48 1.28 1.08 1.43 1.05
ROIC
36.91 23.19 13.68 8.55 28.99 22.84 23.20 34.74 18.66
注:潍柴动力于 2007 年正式合并湘火炬,但本文所获得 2006 年数据
和非经营性资产与损益,因此本文选用了潍柴动力 2003—2011 年
九年的年报,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按照是否参与公司的经营活
动区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经营净利润(NOPAT)=(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
附加 - 销售和管理费用)×(1- 所得税率);
投入资本(IC)=(经营性流动资产 - 经营性流动负债)+ 固定
案例分析 Cases Study
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 —基于潍柴动力的案例分析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戴书松 黄文越
一、引言 资产专用性是指企业投入的资产一定程度地被锁定,不能或 很难转作其他用途,一旦投入他用,专用性资产的价值会下降甚至 降为零。企业专用性投资是为了获得专用性资产投资所带来的“准 租”,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投资专用性资产的企业在未来的 交易合同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有被买方“敲竹杠”的可能。因 此,投资专用性资产的企业有可能被迫采用纵向合并来规避这种 交易风险。实际经济活动中,投资专用性资产的企业有的可能采用 这一策略,有的则可能继续进行原有的专用性投资策略。投资专用 性资产的企业在合并前后是否具有不同的价值创造能力,是观察 企业为何会采用不同策略的视角。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财务角 度看是企业使现有资产增值的能力。为此,本文选择了潍柴动力作 为案例,研究并购前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 间的关系。 二、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概述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利润如何产生并长期维持。 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主要通过获得经济利润和提高投资效率实 现。古典利润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新古典利润理论等理论的 出现是企业价值创造理论逐步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能力理论是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最新发展。 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通过创造 经济利润获得价值的提升。马歇尔 (1890) 给出了经济利润的定 义— ——从利润中减去其资本按照当时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后所剩余 的部分可称为企业所有者的营业或管理盈余。Penrose(1959)指出 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可见,企业投入 资本,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以获得经济利润,从而创造企业 价值。另一方面,企业的价值创造和投资效率相关。Penrose(1959) 同时指出企业可能不是由于拥有更好的资源而是由于更好的利用 资源的能力而实现租金。Lippman 和 Remel(t 1982)进一步研究得 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 泉,各企业之间具有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 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的初始概念是由马歇尔(1948) 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奥利弗·威廉姆森(1971)在交易成本理 论的研究中正式提出“资产专用性”这一名词,他将资产专用性分 为 5 种类型:(1)地理区位的专用性;(2)人力资本的专用性;(3)物 理资产的专用性;(4)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的专用性;(5)名 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他将资产专用性归纳为在不牺牲生产价值 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由于 专用资产是与特定的生产目的相联系的,这使得它们转向其他生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及案例分析一、引言上市公司换股并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以换取其他公司的股权并实现并购的一种方式。

换股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并购方式,对于促进上市公司规模扩张、实现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背景和意义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快速扩大,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来支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换股并购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换股并购的意义包括:1. 通过换股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2. 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案例分析1. 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苏宁易购作为我国知名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企业,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家乐福中国。

这一并购案例在消费品零售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收购家乐福中国,苏宁易购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整合,提高了市场份额,扩大了经营规模。

2.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作为我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雅虎中国。

这一并购案例在互联网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雅虎中国,获得了更多的用户资源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领先地位。

3. 百度收购91无线百度作为我国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91无线。

这一并购案例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百度通过收购91无线,获得了更多的移动应用用户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拓展了移动互联网市场。

四、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1. 资源整合不顺利,实现预期效果有困难;2. 管理层结构调整和文化整合困难较大;3. 股权结构复杂,引发股权争夺和投资者疑虑;4. 上市公司治理不规范,监管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潍柴动力换股解决吸收合并问题
潍柴动力通过吸收合并湘火炬,不仅成功在A股市重新搭建了一个资本平台,而且解决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多道难题,该投行项目是国内首例以正合方式实现“H to A”的案例,2007年获得了深圳市金融创新奖,并被项目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评为创新一等奖。

一.多层面需求难题
2005年8月29日,潍柴动力通过一家控股45%的子公司潍坊投资公司,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收购了 A 股上市公司湘火炬28.12%的股权。

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看中的是湘火炬旗下的一系列汽车资产:山西重汽51%的股权、山西法土特齿轮51%的股权、株洲火花塞97.5%的股权等。

但是,收购后潍柴动力管理层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管理链条太长:潍柴动力以45%控股潍坊投资公司----潍柴投资以28.12%的持股比例控股湘火炬---湘火炬拥有陕西重汽51%的股份。

因此,为柴动力只是持有山西重汽的 6.45%(0.45×0.28×0.51)=0.0645)的权益。

而在陕西重汽的股权结构中,湘火炬持有51%的股份,陕汽集团持有49%的股份。

如果陕西重汽提出大规模增资扩股,湘火炬的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状况可能无法满足增资要求,潍柴动力就会面临失去陕西重汽控制权的危险。

要知道,湘火炬在华融接管前属于“德隆系”的资产。

而湘火炬之所以能够成为德隆遗产中的最好的资产,
就是因为管理链条较长,最低层的实体公司相对独立,德龙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资金调动或影响。

与德龙作为财务投资者不同的是,潍柴动力与低层实体公司的关联度较高。

作为产业的整合者,潍柴动力收线要做的就是去除潍坊投资、湘火炬等中间层,实现直接持有陕西重汽的目标。

但这其中也面临着一大障碍:就是湘火炬的股改问题。

在2006年的政策环境下,股份制改造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事。

不完成股改,任何资本运营都难以得到监管层的认可。

也就是说,潍柴动力作为湘火炬第一大股东,必须向流通股支付对价,以换取股份流通权。

但是,潍柴动力支付对价又面临着三个困难:
1.潍柴动力持有的湘火炬股权是通过市场竞标方式得到的,成本
较高。

大比例送股将进一步提高成本,潍柴动力的股东难以接受。

2.潍柴动力对湘火炬的持股比例较低,只有28.12%,送股余地很
小。

3.湘火炬在几年的熊市中跌幅较深,流通股东对获得对价的期望
值较高。

2006年2月,湘火炬提出了潍柴动力和向流通股东每10股送0.3股股份和3份认股权证的股改预案,但是被流通股东否决,股改陷入停顿。

除此之外,潍柴动力作为H股上市公司,还希望获得一个A 股平台。

如何设计方案,满足潍柴动力的一系列的需求,成为考
验投行人员指挥的难题。

二. 20套方案中优中选优,送溢价代替送股
潍柴动力保荐项目的负责人、中信证券投资银行总监钱伟深回忆说,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他和团队设计了约20套方案,多数方案都因为成本、市场、股东等原因而被否决了。

最终出台的方案只是其中的一套。

该方案的具体设计如下:
首先,2006年6月30日,潍柴动力从其他股东手中收购潍坊投资公司的股权,使自己在潍坊投资公司的股权从45%增至100%。

这样,潍坊投资公司这一隔层就被取消了。

其次,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

2006年11月,潍柴动力向湘火炬流通股东提出要约, 具体内容如下:
1.发行A股,作为换取流通股东手中的湘火炬股份并注销的代价,
换股完成后,潍柴动力将接受湘火炬的资产并承担湘火炬的负债,湘火炬不再存续;
2.每持有
3.53湘火炬股票可以换取1股潍柴动力A股股票,这一
换股比例是按照湘火炬每股价格5.8元(比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4. 85%)和潍柴动力A股20.47元(比潍柴动力H 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4.87%)确定的;
3.如果流通股东不愿意结束换股,可以将手中的湘火炬股份按每
股5.05元的价格换取现金。

这一方案设计的核心在于,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新发A股的发行价和首日上市价之间一直存在较大的溢价,如果流通股
东愿意接受这一换股方案,就可以获得这一溢价。

也就是说,如果流通股东把湘火炬股票换成潍柴动力A股,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获得一块差价利润。

正是这一块利润吸引了流通股东以高比例投票支持这一方案。

而作为吸收合并方案的附属条件之一,湘火炬第二大股东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0.3股对价,也同步获得了通过。

三.细节和沟通决定成败
整个方案中,很多交易细节的设计都至关重要,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和风险,需要投行、研究、并购、资本市场等多条商业务线紧密合作。

比如,该方案中设有“现金认购权”条款,允许不接受换股的流通股股东换取现金,由证券商对该现金提高兑现保障。

那么,现金认购权的价格如何确定?法律是否允许该价格低于最后交易日的收盘价?对应的风险如何估算?兑现资金如何安排?选择何种时机推出?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

最后,该方案确定的现金认购价为5.05元,略低于湘火炬最后交易日的收盘价,同样开创了A股市场的先河。

由于潍柴动力属于香港H股上市公司,湘火炬属于A股上市公司,双方分别处于不同的资本市场环境。

法律环境的差异、各自利益主体的博弈导致了吸收合并方案的事实异常复杂:如两地信息披露的协调问题、两家上市公司的异议股东回购权问题、湘火炬债权人问题等等。

但这些问题在中信证券、华欧国际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组织
的协调下一一得到了解决。

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各方的利益,更关键的是要获得监管机构,尤其是证监会的认可。

由于潍柴动力项目的方案复杂,牵涉到证券发行部、上市公司监管部、“股改办”等多个部门。

因此,在与证监会沟通的过程中,如何找准部门也很重要。

2006年下半年正是股份制改造如火如荼的时期,考虑到在当时环境下股份制改造具有政策优先性,投行项目人员与证监会股改办积极沟通,最后促成由股改办牵头,举行包括发行部、上市部、法律部、首会办等多个部门参加的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该方案。

这是第一例把负责IPO和重组的发审委委员组织在一起开会的案子。

四.创新思路提升投行价值
通过一系列与机构投资者、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沟通、路演、宣传,2006年12月22日,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的现金选举权申报结束。

根据《中证登深圳分公司》的统计结果,仅有250股进行了申报。

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在深交所上市,开盘价为70元/股,最高71元,收盘价为64.93元,比发行价上涨217.2%。

潍柴动力的案例对大型企业进行吸收合并和私有化操作具有借鉴作用。

钱伟深表示:“大的并购案都需要逐步去发挥,我们做几个创新项目的最大体会是,不能一上来就对客户说这个不行,以前没人做过;那个不行,法规不允许。


他认为,中国的监管体系也是在探索过程当中,投行项目人员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尽量组织多种方案进行论证和设
计,跟企业讨论,跟监管部门进行大量沟通,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市场的沟通也很重要,因为创新案例需要市场理解,而且勇于创新的客户往往被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需要通过路演、宣传等手段保证实施。

思考题:
1.潍柴动力进行换股时都遇到哪些难题?这些难题是怎样解决
的?
2.为什么说潍柴动力在并购过程中,抓住细节和沟通是其成功的
关键呢?
3.总结一下潍柴动力在并购中,其创新的思维是什么?
4.为什么说潍柴动力的案例对大型企业进行合并和私有化操作具
有借鉴作用?这种借鉴在哪里?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