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机器人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课 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3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课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2课机器人伙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等活动,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如简单的画线、涂色等。
但机器人的制作涉及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换,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等活动,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难点:机器人制作过程中,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机器人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机器人制作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2课机器人伙伴》2.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3.机器人图片素材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机器人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机器人有什么了解?机器人有哪些形态和结构?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制作目标:制作一个机器人伙伴。
然后,简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如:圆柱体、正方体、三角形等。
接着,展示制作机器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机器人的基本步骤,如:画图、剪裁、拼接等。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 机器人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机器人 |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机器人是由人创造的机械,学习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描绘机器人。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用创造性的思维表现机器人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4.加深学生对机器人科学与艺术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解、实物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由简至繁的线条描绘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机器人的形态、结构和特征,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描绘出机器人的轮廓和基本结构,引导学生通过色彩、纹理等形式创新表现机器人。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机器人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如军队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探究其内涵和特点。
2. 机器人的基本图形线条构成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的外形和结构,认识其基本图形线条构成,如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如何用简单的线段和几何形状描绘出机器人的轮廓和基本构造。
3. 创新表现机器人在掌握了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轮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色彩、纹理、点线面等形式创新表现机器人的特性和特征,如给机器人增加拟人化特征,增加可爱的表情等。
4. 制作机器人模型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灵感,学生们可以用废旧材料或日常用品制作机器人模型,培养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分析其形态、特征和应用领域。
进而引导学生创新表现机器人的形态和特征。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展示视频、教师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绘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线条结构,提高他们的线条感和造型能力。
3.体验创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机器人模型,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展示多种机器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猜测这些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机器人的搭建PPT全
拓展
课堂小结
1.认识机器人各组件名称及其作用 2.掌握用部件搭建机器人的方法 3.通过使用传感器,能组装出创意机器人
同学们,下节课见!
第二课 机器人的搭建
积木件
销
紧固件
单单、、双双向向连连接接板板
收纳盒
S轴
积木梁
格梁
齿轮
轴套、齿条、蜗杆
问题来啦
连接后的效果是灵活还是紧固呢?
单独圆对圆的结构就是灵活,可紧可松
方孔与方轴配合
紧固
圆孔与方轴配合
灵活
积木件
梁
分别使用“H”紧固件和“转角”紧固 件连接两个梁。
两个梁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呢?
紧固件
“H”紧固件 转角紧固件
平行 垂直
微电脑
电机端口 (M1-M4)
电源开关
USB下载端口
输入/输出端口 (P1-P8)
传感器与执行部件
红外避障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轨迹传感器
彩灯
风扇
喇叭
微电脑
锂电池
红外避障 传感器
RJ11连接线
( P1端口)
电机 红长销6个
轮毂
轮胎
万向轮底座 万向球支架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2课机器人》说课稿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2课机器人》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2课机器人》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通过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机器人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认为机器人就是一种高科技产品。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和原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制作简单的机器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2.难点:机器人编程和制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机器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动手制作机器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器人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教师讲解,学生跟随讲解内容,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优点。
4.动手制作: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组制作简单的机器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机器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等。
可以使用流程图、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器人相关知识。
第二课《机器人》(说课)
2.教学难点
-机器人编程逻辑:编程逻辑是机器人编程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程序流程、条件判断、循环等概念,并能设计简单的程序。
-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创新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机器人应用方案,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课程难点方面,机器人编程逻辑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和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步掌握编程逻辑。
1.精炼语言,突出重点,让学生明确掌握核心知识点。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机器人》(说课)
一、教学内容
第二课《机器人》(说课):
1.机器人基础知识: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2.机器人结构与功能: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组成,如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等,并分析各部分功能。
3.机器人编程:简要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编程方法等。
4.机器人技术应用:探讨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家庭、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机器人》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对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反馈进行了思考。我发现,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学生们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理论讲授部分,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但可能由于内容较多,学生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消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精炼语言,突出核心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地掌握重点。
《第一单元 智能机器人 第2课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二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理解并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机器人结构分析:学生需要选择一款常见的机器人模型,如乐高机器人或教育机器人,进行结构分析。
要求他们描述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外壳、驱动装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2. 机器人原理探究:学生需要查找并解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组成部分如何协同工作来实现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如移动、识别环境等。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针对所选机器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真实描述:学生需真实、准确地描述机器人的结构和原理,不得夸大或缩小。
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机器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创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意见。
4. 时间限制:学生在一周内完成作业,超时将影响评价。
四、作业评价:1. 准确性:评价学生对机器人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是否准确。
2. 创新性:评价学生是否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建议。
3. 团队协作:评价小组内成员的协作和交流情况。
4. 知识应用:观察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作业中,如对机器人的选择、结构分析等。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和指导。
2. 学生根据反馈和建议,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
此外,通过教师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将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第2课 机器人的搭建
机器人的感知部分接 收外界信息
机器人的微电脑对感测 到的外界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然后作出决策。
微电脑根据决策指令驱动 相关的机械部分进行运动。
小资料
人工智能还能为人类建立各 种识别系统,来识别人的指纹、 声音、模样。它们可以用于军事、 公安保卫、科学研究、生活自动 化等领域。另外,人工智能更重 要的应用是建立专家系统,即把 一个领域内顶尖专家的知识和经 验汇总起来,然后针对某个具体 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有 的专家系统能够诊断疑难杂症, 有的能够估计潜在石油矿藏,还 有的能够研究复杂有机化合物结 构等。
人 工 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 小 知 识
2、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感知部分
2.2声音传感器
主要作用是分辨声音,用声音控制机器人的动 作。
2、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感知部分
2.3触动传感器
主要作用是检测四周 的碰撞或触动。
2.4振动传感器
主要用于检测机器人 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受 到振动。
2、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感知部分
2.5轨迹识别传感器
认识机器人组件
1、机器人的“大脑”——微电脑
机器人的大脑 (即微电脑)先对接 收到的外界信息进行 分析、判断,然后作 出决策,这就是机器 人的智能实现过程。
机器人组件
2、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感知部分
2.1 红外避障传感器
一体式 在机器人的头部前方,安装一个类似人眼的高 灵敏度红外传感器。它的功能主要是识别机器人周 围有没有障碍。
主要作用是检测周围环 境是否有烟雾。
2.10火焰传感器
主要作用是检测周围 环境是否有火焰。
2、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感知部分
2.11人体红外传感器
《第一单元 智能机器人 第2课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二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能够识别并分析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并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二、作业内容1. 机器人结构识别:学生应选择一款他们熟悉的机器人模型,并详细描述其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头部、手臂、腿、传感器等主要组成部分。
每个学生需要提交一份结构描述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所选机器人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2. 机器人原理分析:学生应阅读相关机器人原理的资料,并选择一款机器人,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学生需要解释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传感器使用、编程控制等基本原理。
每个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原理分析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所选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介绍和自己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报告应清晰、准确,符合逻辑,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成果。
2. 报告应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不得出现口语或非正式用语。
3. 每个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团队合作。
4. 提交作业的时间应在课程结束前一周,作业提交方式将通过课程平台进行。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完成质量将根据报告的完整度、准确度、逻辑性和对机器人原理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2. 评价方式: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分数或评语。
3. 反馈方式:学生将收到教师的反馈,包括对作业的评分以及建议的改进方向。
学生应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下次作业中有所改进。
五、作业反馈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将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学生对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调整未来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为后续的机器人编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期待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本次作业中来,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共同推动我们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进度。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深入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 掌握机器人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3. 能够对机器人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修。
第2课 机器人-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机器人-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2.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机器人的想象和认识。
3.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图形符号进行表达。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机器人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习图形符号,并熟练掌握运用。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不足。
2.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老师引导。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让学生通过图画或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讨论他们的想象和认识。
2. 学习机器人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观看有关机器人的视频,介绍机器人的概念和特点。
3. 模仿绘画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画出自己的机器人。
4. 自由创作
•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特有的机器人,可以运用颜色和物件进行装饰。
5. 学习图案符号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图案符号,并练习运用。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作品并上交。
2.复习学习的图案符号。
六、教学反馈
1.正确辨认机器人概念和特点。
2.能够熟练运用图形符号进行表达。
3.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培养。
七、注意事项
1.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不能超时。
2.学生需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不能随便打断。
3.学生需要细心观察,认真绘画,不能匆匆了事。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 机器人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机器人》教学设计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机器人的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和特点,并用绘画或制作的造型表现方式设计机器人,表现机器人新颖的造型、实用的功能和有趣的活动场面。
启发学生的想象里和创新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水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讨论、拼摆、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机器人的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和特点,创新表现机器人造型及机器人活动的有趣场面。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美术创作活动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重点:探究机器人的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和特点,并用绘画或制作的方式表现机器人的特征和活动场面。
难点:绘画创作中大胆想象,突出表现机器人的新颖造型和实用功能。
制作过程中合理选材,巧妙拼组,创新表现作品。
教、学法:引导、观察、欣赏、探究等法。
教具:课件机器人模型学具:水彩笔、勾线笔、素描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三(3)班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今天与大家共同上这节美术课。
同时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理解他吗?(课件出示机器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重学习主题)揭示课题:机器人(板书)二、探究新知1、观察探究机器人的结构特点(1)师:机器人也叫“人”,它和我们人类一样吗?指明学生回答(2)机器人与人类有什么相同之处?课件出示:机器人的身体和人的身体图片。
(先学生观察比较找出相同的地方在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水平)(3)教室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板书:头(五官)、身体、上肢、下肢、思维水平。
(设计意图:明确知识点)2、探究机器人的外形特点(1)教室提问(PPT):所有机器人的外形结构都跟我们人类一模一样吗?(PPT)学生思考后,教师提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讨论探究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机器人:微型机器人、胶囊机器人、机械手臂、昆虫造型机器人。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机器人》人美版(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是由人类设计和制造的,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自动装置。它们在生产、服务、探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机器人在工厂中帮助提高生产效率的情景,以及它们如何协助人类完成危险的任务。
(2)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机器人绘画创作。
-引导学生关注机器人的线条、形状和色彩,并学会运用这些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线条描绘机器人的轮廓,利用形状和色彩丰富画面效果。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性化的机器人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机器人》人美版(2023秋)
1.教学重点
(1)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了解机器人的外观特点。
-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定义、种类(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探测机器人等)和作用(如提高生产效率、协助人类完成危险任务等)。
-以具体实例分析机器人的外观特点,如线条的流畅性、形状的几何化、色彩的鲜明性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机器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机器人的奥秘。
5.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机器人》说课稿
《机器人》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第二课《机器人》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机器人》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本课以“机器人”为题展开学习、探究和创作,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
本课的学习主题——机器人,是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
与一般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其他生物相似的智能,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还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协助或代替人类工作,进行生产、建筑,或其他危险的工作。
它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甚至军事等领域均有重要用途。
机器人是当今时代高新科技的产物,代表着人类最高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根据“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机器人的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和特点,并用绘画或制作的造型表现方式设计机器人,表现机器人新颖的造型、实用的功能和有趣的活动场面。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探究、讨论、拼摆、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认识机器人的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和特点,创新表现机器人造型及机器人活动的有趣场面。
3.情意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美术创作活动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三年级美术第二课机器人 ppt课件
思考:什么是机器 人?
三年级美术第二课机器人
三年级美术第 二课机器人
会做家务的 机器人
会做饭菜的 机器人
会端茶送水的 机器人
三年级美术第二课机器 人
叮当猫/机器猫
三年级美术第 二课机器人
象最常见。机 器人外形多数由金属物质构成,所以外形线条 比较硬朗,多以规则、立体的方形或圆形为主。 少数机器人外表也有毛绒表皮或拟人形态肌肉 制作而成,但是,所有的机器人内部是机械零 件。
三年级美术第二课机器人
三年级美术第二课机器人
《机器人摘苹果》 《环卫机器人》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课机器人伙伴》说课稿3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课机器人伙伴》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2课机器人伙伴》是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的各种形态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机器人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可能在生活中见过机器人,但对机器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这个阶段逐渐发展,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来学习新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学会画机器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机器人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学会画机器人。
难点: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的机器人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观察、讨论、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展示机器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机器人的形态和结构,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画出自己的机器人作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机器人的认识。
2.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的形态和结构,讲解机器人的基本特点。
3.示范:教师示范画一个机器人,让学生跟随示范动手实践。
4.练习: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自己的机器人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和欣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以及学生的创意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作品来进行,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机器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5.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示例。
6.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探讨。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设定
5.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具方面,记录表、画笔等工具要便于幼儿记录观察和操作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三、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选择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机器人,如会跳舞的机器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机器人的外观、动作等特点。
2.例题讲解:以简单易懂的机器人操作为例,详细讲解操作步骤,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机器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总结与分享(5分钟)
各组展示操作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幼儿总结经验,分享收获。
6.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关于机器人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为课后作业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
1.课题:《机器人》
2.内容:
-定义:机器人是由人操纵或自动运行的机械装置。
3.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机器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环节可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和交流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在课题下方列出定义、种类、结构和功能等关键信息,便于幼儿记忆。
《第2课机器人模拟红绿灯》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甘肃版23六年级下册
《机器人模拟红绿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旨在通过机器人模拟红绿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1. 理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2. 掌握简单的机器人编程技能,能够操控机器人模拟红绿灯的运行。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为“机器人模拟红绿灯”实践活动,具体包括:1. 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资料,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包括红绿灯的标识意义、交通规则中红绿灯的作用等。
2. 编程学习:学生需学习并掌握基础的机器人编程知识,如指令的输入、程序的运行等。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所学知识,操控机器人模拟红绿灯的运行。
具体包括:设置红灯、绿灯和黄灯的亮灯时间,以及根据不同的交通情况调整灯色变化等。
4. 作品制作:学生需将所学的编程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制作一个能够模拟红绿灯运行的机器人作品。
三、作业要求本课时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充分理解交通信号灯的基本知识和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循教师指导,注意安全,正确操作机器人设备。
3. 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的制作和调试,并保证作品能够正确、稳定地运行。
4. 作品需符合安全、环保、美观等要求,能够准确反映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功能。
5. 学生需在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和总结,找出作品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作业评价本课时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交通信号灯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否正确、熟练地操控机器人。
3.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作品的制作质量、运行稳定性和美观程度等。
4. 创新性和创意性:评价学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创意和创新精神。
五、作业反馈本课时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机器人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以“机器人”为题展开学习、探究和创作,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使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
通过本课学习,感受创新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2. 能画或做一个机器人。
3.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2. 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材料:
教师:课件、范作。
学生:绘画工具、制作工具材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非常特别的朋友,现在,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它在干什么?(看的时候可小声讨论)
(欣赏课件)刚才出现了几个机器人?
生:3个机器人!(出示视频文件的定格照片)
师:谁来说第一个机器人?(下组)它是一个怎样的机器人?它的个头……铁巨人!铁巨人在干什么?——救人。
说得非常好!奖励一个机器人!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计分牌。
表现出色就能的到一个机器人,最后看看哪一组得到的机器人最多!
(2)第二个机器人有什么本领?——机器人保姆。
(它是做家务的能手!有了它,妈妈就不要那么辛苦。
)
(3)第三个机器人在干什么?说明它的职业是——服务员。
(它的脸是什么?——荧光屏)
机器人能帮人们做许多事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当一次“小小科学家”,来设计又本事,又神气——机器人!(板书《机器人》)
2.读画:刚才这些机器人是科幻影片中未来世界的机器人,它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那目前我们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机器人呢?——有。
让我来看一看各国的科学家发明出了哪些机器人。
(1)它正干什么呀?——它正热情地拥抱着小朋友。
(2)有礼貌的机器人!——它正象人类问好。
(3)这个机器人在干什么呀?——跳舞的机器人!
(4)会游泳的机器人。
(5)这是全世界最小的机器人——它的名字叫爱普生先生,它的个头只有我们的大拇指这么大。
(6)会说话的机器人!
(7)这个机器人在干什么呀?——拉车。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机器人:
(1)这是我国第一个能够象人一样行走的机器人。
(2)这个机器人行状象什么?——保龄球。
它会回答人类的问题。
(3)去年,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诞生了。
它的名字叫“先行者”,它不仅会走路,说话,还会摇摇摆摆地跳舞。
不过,“先行者” 比起刚才看的日本的“跳舞机器人”,技术上还落后许多,动作也不够灵活。
所以,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将来才能发明出全世界最棒的机器人!
3.范图分析:(图1)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呀?——再来看看,这幅画的构图饱满不饱满呀?——很饱满!
4.提问: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场《机器人表演赛》!
按[3][4][5][2]。
这幅《机器人表演赛》画得好不好?——好!
——好吗?——缺少背景!
师:——增添几个机器人,添上背景。
师按热键,一一添上。
(定格)这下《机器人表演赛》可热闹拉,画面精彩多了!5.(图2)这些机器人在干什么?——植树!这幅画告诉我们什么?——要保护大自然!
6.分礼物:
今天,四个组的小朋友回答问题都很踊跃,表现得很好。
现在,老师来扮演圣诞老爷爷,给你们每组一件礼物,请小组长上来领。
——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呀?——想!我们一起把手伸进去,看看能摸到什么宝贝?这是什么形状呀?——圆形,方形,三角形……原来这些是基本形!这些基本形跟机器人有什么关系呢?这幅画里有没有基本形?——有!哪些是基本形?机器人的头,身体由方形组成……在这些大的基本形里还有……
师:原来,机器人大都是由一些基本形构成。
许多机器人身上还有天线,显示屏,按钮等等。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百宝箱里还有什么宝贝?原来是四个机器人的头盔,可是它们光秃秃的,真难看!这是因为缺少了——什么?(眼,耳,鼻!)我请各位“小小科学家”一起动手!把它少掉的零件给它安上去。
安装的时候只要把背后这层白色的胶纸撕掉就可以粘上去了!哪一组最快,又能加一个机器人!
做好后,每组选举一位小朋友戴上机器人头盔来跳舞。
第一个头套快完成时播放音乐(小声)
(拍手)座位上的小朋友想跳的也可以站起来跳!(跳舞1分钟,跳完后鼓掌。
他们跳得精彩不精彩呀!每组加一个机器人!)
7.作画步骤:
那机器人该怎么画呢?现在老师示范一幅《机器人》。
(1)想(首先,我要动脑筋想:我要画一个怎样的机器人?——我要画一个本领高强,神气的机器人。
并且它是我自己动脑筋发明出来的,和别人的都不一样。
)
(2)画机器人(直接用黑色水彩笔钩边,先画大体基本形,后画细节。
)(3)添背景(这个机器人在哪做菜?——厨房。
所以我们还要添画出机器人所处的环境。
)
(4)上色(最后涂上鲜艳的颜色,一幅《厨师机器人》就画好了。
8.欣赏儿童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朋友画的——“机器人”。
看的时候可以互相讨论:这幅画里的机器人长什么模样?它有什么本领?(请两位小朋友评点最喜欢的画。
)9.欣赏了这么多小朋友画的《机器人》,每幅画都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想法。
在座的各位“小科学家”你想发明怎样的机器人呢?……说得非常好!
10.学生作画
现在老师要考验一下小组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每组自己选举两个小朋友。
一二两组共同来画这幅画,三四两组来画那幅画。
其它的小朋友拿起笔,把你刚才想象的机器人画下来,老师看谁设计的机器人最神气,本领最大!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二.讲评,小结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
这些小朋友画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大家想不想看后面那两幅画?——想!那你们先闭上眼睛!不准偷看!——好了,现在可以睁开了。
这是一二两组的合作成果。
(对四个)谁来向大家介绍这幅画?(2幅)我们再来看看三四两组的画——你们四个选谁来说?
最后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画的机器人真是酷毕了。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发明出真正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