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研究进展
26447253_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重点实验室简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2021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认定ꎬ重点实验室以中国药科大学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为核心ꎬ整合药物化学㊁药剂学㊁药物分析㊁药代动力学等学科优势资源ꎬ联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和江苏省水溶性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建设ꎮ学术委员会主任侯惠民院士㊁实验室主任郝海平副校长ꎮ重点实验室拥有实验场地1.2万平方米ꎬ仪器设备原值约2.9亿元ꎮ配套设施完善ꎬ包括SPF级药学实验动物中心㊁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平台㊁病理与PDX药效评价平台㊁分析测试中心等多个公共实验平台ꎮ重点实验室聚焦药用辅料的质量控制与标准提升㊁创新辅料研究㊁药用辅料功能性评价与合理使用㊁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研究㊁药物制剂及辅料分析和评价技术研究㊁靶标的发现/确认与成药性研究等领域ꎮ力争利用3~5年时间ꎬ在上述领域形成多个 国际一流㊁国内领先 的技术平台ꎮ初步建成 以药品制剂为核心ꎬ以药用辅料为抓手ꎬ以体内作用为指标ꎬ以分析评价为支撑 的 全链条㊁贯通式 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体系ꎮ实验室主任:郝海平ꎬ男ꎬ理学博士ꎬ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㊁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主要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创新技术ꎬ药物代谢转运分子调控与靶标研究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访问学者ꎬ江苏省特聘教授ꎬ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ꎬ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ꎬ第十一届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ꎬ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㊁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㊁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ꎮ曾担任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㊁ 2011计划 建设办公室主任㊁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 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ꎮ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㊁重点项目㊁重大项目)(No.81972894㊁81673364)ꎻ∗同为通信作者㊀作者简介:王雪怡ꎬ女ꎬ研究方向:药剂学ꎬE-mail:664517212@qq.com㊀通信作者:孙春萌ꎬ男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药剂学ꎬTel:025-83271305ꎬE-mail:suncmpharm@cpu.edu.cnꎻ涂家生ꎬ男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药剂学ꎬTel:025-83271305ꎬE-mail:jiashengtu@cpu.edu.cn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究进展王雪怡ꎬ孙平平ꎬ孙春萌∗ꎬ涂家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ꎬ中国药科大学药用辅料及仿创药物研发评价中心ꎬ江苏南京210009)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ꎬACS)患者通常需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ꎬPCI)ꎮ手术前一般给予患者氯吡格雷以发挥抗血小板功能ꎬ但由于目前市场中仅存在氯吡格雷片ꎬ而口服起效时间较长ꎬ易于错失临床最佳治疗时机ꎮ因此ꎬ研制氯吡格雷注射剂型具有重要意义ꎬ不仅可以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提供一种更灵活㊁有效的用药选择ꎬ还可以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ꎬ降低患者血栓发生率和死亡风险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发进展ꎬ重点讨论了相关注射剂型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ꎬ为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发提供参考ꎮ关键词:氯吡格雷ꎻ抗血小板ꎻ注射剂ꎻ急性冠脉综合征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943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2)01-0037-005doi:10.13506/j.cnki.jpr.2022.01.007ResearchprogressofClopidogrelInjectionsWANGXueyiꎬSUNPingpingꎬSUNChunmeng∗ꎬTUJiasheng∗(NMPAKeyLaboratoryforResearchandEvaluationof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andExcipientsꎬCenterforResearch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PharmaceuticalExcipientsandGenericDrugsꎬDepartmentofPharmaceuticsꎬSchoolofPharmacyꎬ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ꎬNanjing210009ꎬChina)Abstract:Patientssufferingacutecoronarysyndrome(ACS)usuallyneedtoreceive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Clopidogrelisgenerallygiventopatientsbeforeoperationtoexertantiplateletfunction.HoweverꎬthereisonlyClopidogrelTabletsinthemarketatpresentꎬandtheonsettimeistoolongsothatitiseasytomisstheoptimumthera ̄peutictime.Thereforeꎬitisurgenttodevelopaninjectableclopidogrelformulationforclinicalapplication.OncemarketedꎬitcannotonlyprovideamoreflexibleandeffectiveoptionforpatientswithACSꎬbutalsoimprovethesuccessrateofemergen ̄cyPCIandreducetheincidenceofthrombosisandtheriskofdeath.InthisreviewꎬweintroducedtheprogressofClopidogrelInjectionsꎬbrieflydiscusstheirtechnicalfeaturesꎬandprovidedreferencesfor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ClopidogrelInjections.Keywords:ClopidogrelꎻAntiplateletꎻInjectionꎻACSꎻPCI㊀㊀氯吡格雷(Clopidogrelꎬ化合物1ꎬ见图1)是一种噻吩并吡啶类前体药物ꎬ本身无活性ꎮ口服经肠道吸收后ꎬ85%的药物被肝脏脂酶快速代谢水解成羧酸衍生物(化合物4ꎬ见图1)ꎬ其余的15%经过两步细胞色素P450(主要是CYP3A4㊁CYP2C19)两步氧化反应ꎬ生成含有巯基的活性代谢物(化合物3ꎬ见图1)发挥抗血小板作用ꎮ含巯基的活性代谢物可特异性㊁不可逆地和血小板P2Y12受体结合ꎬ从而阻断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ꎬADP)和受体的结合ꎬ阻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ꎬ抑制腺苷酸环化酶ꎬ使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ꎬcAMP)浓度下降ꎬ发挥抗血小板作用[1-2]ꎮ作为经典的拮抗P2Y12受体的抗血小板药ꎬ它和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基石ꎬ被广泛用于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ꎬACS)患者缺血性事件的复发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ꎬPCI)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ꎮ图1㊀氯吡格雷的代谢途径㊀㊀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为Plavixꎬ波立维)是Sanofi和Bristol-MyersSquibb联合开发的第二代P2Y12受体抑制剂类抗血小板药物ꎬ1998年6月首次在美国批准上市ꎬ2001年在中国批准上市ꎬ规格包括每片75mg和300mgꎮ氯吡格雷的常规剂量是每天75mgꎬ对于ACS患者可采用负荷剂量的方法ꎬ即首剂口服300mgꎬ此后每天75mg维持ꎮ单剂量口服氯吡格雷75mg后ꎬ氯吡格雷的半衰期为6hꎬ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约为30minꎬ患者口服3~7d内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5]ꎮ近年来ꎬ中国开展PCI的数量逐年上升ꎬ2019年已经超过100万例[6]ꎬ但对ACS患者的急诊处置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ꎮ在PCI手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ꎬ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明显改善患者PCI术后的主要心血管预后ꎬ改善手术后缺血ꎮ而目前临床上可以使用的氯吡格雷剂型仅有片剂ꎬ其口服后起效速度慢ꎬ对急需手术治疗的ACS患者常面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的风险ꎻ此外ꎬ患者需要口服较大剂量氯吡格雷才能达到血液中有效药物水平ꎬ在提高抗血小板速度的同时可能带来出血等风险[10-11]ꎮ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快速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剂量过高造成出血风险之间的平衡[7ꎬ12]ꎮ与口服剂型相比ꎬ直接静脉注射抗血小板药物不仅可以实现临床治疗时的快速起效ꎬ还可以有效缩短停药后的药物作用时间ꎬ能够在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临床用药选择ꎮ2015年3月和6月ꎬEMA和FDA分别批准了一种P2Y12受体可逆性抑制剂抗血小板注射剂坎格瑞洛(Cangrelor)上市ꎮ坎格瑞洛是首个静脉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ꎬ其具有起效迅速㊁失效快㊁作用可逆等特点ꎬ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ꎮ然而ꎬ由于可能引发临床出血并发症ꎬ坎格瑞洛仅被限制作为二线药物用于之前未接受口服P2Y12抑制剂患者的PCI手术和口服治疗不便的患者[15]ꎬ其治疗ACS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ꎮ而氯吡格雷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P2Y12受体抑制剂ꎬ其注射剂的开发和应用极具临床意义ꎮ近年来ꎬ包括氯吡格雷口服制剂的原研公司Sanofi在内ꎬ有多家公司对氯吡格雷及其盐进行注射剂型的开发(见表1)ꎮ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究情况ꎬ介绍其产品特点㊁制剂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ꎬ并对此类制剂的药学研究内容进行分析ꎮ表1 氯吡格雷及其盐进行注射剂型的开发序号项目名称活性成分剂型时间公司阶段1/ClopidogrelbisulfateLyophilizedpowder1996SanofiFail2MDCO-157ClopidogrelfreebaseCyclodextrininclusioncomplex2011CyDexPhaseI3ASD-002ClopidogrelfreebaseNanoemulsion2016AscendiaPre-Clinical4JIN-2013ClopidogrelbisulfateNanoliposomesuspension2013Intas&JiaPhaseI1 氯吡格雷注射剂型的研制氯吡格雷游离碱及其硫酸氢盐的溶解性具有高度的pH依赖性ꎬ其在生理条件(pH7.4)下的溶解度仅为0.002mg mL-1ꎬ随着pH降低溶解度不断提升ꎬ当pH为1时溶解度可达7mg mL-1[16]ꎬ但该pH已不适合于直接注射ꎻ此外ꎬ氯吡格雷为前药ꎬ给药后需在体内被代谢成化合物3(见图1)才具有抗血小板活性ꎮ因此ꎬ氯吡格雷注射剂型的开发重点和难点均聚焦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ꎮ1.1㊀氯吡格雷冻干粉针㊀氯吡格雷及其片剂的原研公司法国Sanofi曾投入研发注射用氯吡格雷粉针剂ꎬ以弥补口服氯吡格雷片在临床急救上的不足ꎮ氯吡格雷及其硫酸氢盐单独冻干时ꎬ容易形成不溶性的聚集物ꎬ黏于玻璃壁上ꎮ根据Sanofi公司的专利ꎬ在制剂中加入泊洛沙姆188可阻止氯吡格雷及其硫酸氢盐的聚集[17]ꎮ将氯吡格雷及其硫酸氢盐和泊洛沙姆188的水溶液冻干后ꎬ用特定溶剂(由聚乙二醇硬脂酸酯SolutolHS15和磷酸缓冲盐调配而成ꎬpH调至4.0以上)复溶后再注射ꎮ专利中还显示ꎬ在冻干粉中采用甘露醇和丙氨酸可提高药物稳定性[18]ꎮ但最终ꎬSanofi研发团队并没有继续该项目的开发ꎬ原因未知ꎮ1.2㊀氯吡格雷β-环糊精包合物注射剂(MDCO-157)㊀MDCO-157由LigandPharmaceuticals公司的子公司CyDexPharmaceuticals开发ꎮ早期该项目由Prism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ꎮ2011年ꎬLigand从PrismPharmaceuticals公司获得开发许可ꎬ并更名为MDCO-157[19]ꎮ同年Medicines公司从Ligand公司获得许可开发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ꎬ在美国开始抗血栓治疗的I期临床试验ꎮMDCO-157采用了CyDexPharmaceuticalsInc研发的Captisol磺基烷基醚环糊精(SAE-CD)与氯吡格雷游离碱形成包合复合物ꎮ药物与SAE-CD的可逆㊁非共价复合可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ꎮ利用SAE-CD可以有效改善氯吡格雷溶解性差的问题ꎬ将氯吡格雷增溶至20mg mL-1ꎬ并且减少溶液中氯吡格雷的化学降解和手性转变[20]ꎮMDCO-157的开发旨在其可以与口服氯吡格雷产生相当的抗血小板作用ꎬ从而可以从口服过渡到静脉给药来改善高危PCI患者的临床治疗ꎮ然而ꎬ一项2012年开展的临床试验(33位受试者ꎬ氯吡格雷口服制剂作为对照ꎬ随机开放标签交叉试验)结果显示ꎬ虽然健康志愿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ꎬ但由于活性代谢物(见图1中化合物3)产生阈值不足ꎬ当静脉给药剂量增加到300mg时ꎬ也不能达到足够的血小板抑制作用ꎮMDCO-157在静脉注射75㊁150和300mg剂量组中表现出剂量相关的药效学效应ꎬ但与口服氯吡格雷300mg剂量相比ꎬ静脉注射MDCO-157显示短暂而轻微的药效学效应ꎬ巯基活性代谢物的Cmax和AUC低于口服氯吡格雷300mg剂量ꎮ而且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非常大ꎬ包括输液疼痛㊁头痛㊁头晕㊁血管穿刺部位血肿等[19]ꎮ1.3㊀氯吡格雷纳米乳注射剂(ASD-002)㊀ASD-002是As ̄cendiaPharmaceuticals开发的一种氯吡格雷纳米乳注射剂型ꎮ2016年11月ꎬAscendia公司和FDA就氯吡格雷纳米乳注射剂的临床申报工作举行了Pre-IND会议ꎮ2020年8月ꎬ乐明药业(苏州)宣布与AscendiaPharmaceuticals签订合作协议ꎬ获得氯吡格雷纳米乳注射剂(ASD-002)的开发许可ꎮASD-002作为Aascendia公司的主要管线产品是利用其EmulSolTM纳米乳技术平台开发的ꎬ实现了经典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的可注射形式ꎮ利用Ascendia的EmulSolTM技术可生产稳定的纳米乳ꎬ而无需使用有机溶剂ꎮEmulSolTM采用了传统的高压均质工艺ꎬ通过选择特定的长链甘油三酯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助表面活性剂的使用ꎮ纳米乳平均液滴大小约为200nmꎬ使用大豆油和表面活性剂卵磷脂的专利组合[16]ꎬ由此产生的水相中的油滴悬浮液在物理上稳定ꎬ并且提高了给药的安全性ꎮ纳米乳剂能够使可溶性差的药物用于多种给药途径ꎬ并且能够潜在地保护活性成分免受化学降解[21]ꎮ氯吡格雷游离碱为高黏性半固体的油状物ꎬ具有化学不稳定㊁易水解和氧化㊁手性中心的质子不稳定等问题[16]ꎮ由于手性中心和甲酯基团中存在不稳定的质子ꎬ因此它非常容易发生甲酯基团的外消旋㊁氧化和水解ꎮ根据专利显示ꎬ纳米乳可以有效抑制氯吡格雷从S对映体(有生物活性)到R对映体(无任何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转化[16]ꎮ该纳米乳技术将氯吡格雷游离碱分散在油相中制成油/水型乳剂ꎬ即使游离碱在血浆pH条件下亦很难溶解ꎬ当包含在纳米乳液的油相中ꎬ载药量可达到20mg mL-1以上ꎬ改善了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低的问题[16]ꎮ1.4㊀氯吡格雷纳米脂质体混悬剂(JIN-2013)㊀JIN-2013是由Intas和Jina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静脉注射氯吡格雷纳米脂质体混悬剂ꎬ活性成分为硫酸氢氯吡格雷ꎬ并采用了Jina公司专有的NanoAqualip脂质纳米技术进行制备ꎬ该方案能够在不使用有机溶剂静脉注射的情况下制备出具有良好性状的氯吡格雷脂质体制剂[22-23]ꎮ据文献报道ꎬ氯吡格雷纳米脂质体混悬液采用全自动高压均质机进行制备ꎬ粒径在25~110nmꎬ辅料包括:大豆磷脂酰胆碱㊁胆甾醇硫酸钠㊁蔗糖㊁缓冲剂[24]ꎮ2015年10月ꎬ该项目已完成Ⅰ期临床研究(LambdaTherapeuticResearchInc)ꎮ临床前相关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ꎬ注射氯吡格雷纳米脂质体混悬液的Tmax和Cmax(0.5h和38.0μg mL-1)ꎬ与口服硫酸氯吡格雷(2h和20.4μg mL-1)相比具有更短的Tmax和更高的Cmax[24]ꎬ证实了其在临床急性给药方面的优势ꎮ在一项48例的健康受试者参与的Ⅰ期临床安全性研究中ꎬ研究者比较了氯吡格雷片剂300mg㊁氯吡格雷纳米脂质体混悬液注射剂25㊁50和75mg剂量的安全性ꎬ结果表明剂量至75mg仍安全和耐受[24]ꎮ在临床研究中发现ꎬ该制剂对口服氯吡格雷无药效的受试者可产生治疗效果[24]ꎬ与氯吡格雷传统剂型相比ꎬ体现了纳米脂质体混悬剂作为药物递送系统在肠外给药方面具有的一定优势ꎮ2㊀氯吡格雷注射剂开发的探讨近年来ꎬ抗血小板类药物注射剂的开发已经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ꎬ而氯吡格雷在临床上迫切需要被开发成一种能快速起效的剂型ꎬ注射剂成为必然首选ꎮ然而由于氯吡格雷自身理化性质及其在体内作用特点的特殊性ꎬ大大提高了将其开发成注射剂型的技术难度[16]ꎮ首先ꎬ氯吡格雷在中性pH条件下溶解性极差ꎬ使其与体液接触时易产生沉淀ꎬ从而导致注射痛㊁静脉炎ꎬ甚至可能在给药过程中造成栓塞ꎮ其次ꎬ氯吡格雷游离碱在潮湿和高温的情况下不稳定ꎮ由于氯吡格雷是一种手性分子ꎬ其可以作为R或S对映体存在ꎮS对映体具有生物活性ꎬ而R对映体无任何抗聚集活性并且耐受性差[25]ꎬ在动物体内高剂量引起惊厥ꎮ因手性中心存在不稳定的质子ꎬ氯吡格雷游离碱结构并不稳定ꎬ容易发生外消旋㊁氧化和甲酯基水解[26]ꎮ化学不稳定性限制了氯吡格雷在处方中水溶液的使用ꎬ使其处方条件局限为含有机溶剂的液体或冷冻干燥固体ꎬ其储存条件限制于低温冷藏或冷冻ꎮ对于难溶药物注射剂的研制ꎬ科研工作者已经给出了多种解决方案[27]ꎮ目前ꎬ制备处方中含有难溶性碱性药物的静注或口服液体制剂有多种方法ꎬ包括纳米混悬剂㊁通过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制备包合物㊁纳米乳㊁以及在溶液低pH情况下与强酸形成盐等[28]ꎬ其中多数已在氯吡格雷注射剂的开发中予以尝试ꎮ然而ꎬ对于纳米混悬液系统ꎬ由于其中纳米级药物颗粒在水中的暴露面积较大ꎬ可能会加速主药的降解[28]ꎮ此外ꎬ由于水溶液中的游离药物浓度较高ꎬ注射疼痛可能是纳米混悬系统的另一个问题ꎮ对于纳米乳ꎬ其达到稳定需要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并且稳定性受温度和pH影响[29]ꎮ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能引起潜在的肾毒性㊁心动过缓和血压降低ꎬ以及环糊精可能与合用亲脂性药物结合的问题[30]ꎮ而硫酸氢氯吡格雷等强酸形成的弱碱性盐溶液pH值较低ꎬ可能导致药物稳定性问题ꎮ当在中性pH条件下与血液接触时ꎬ药物可能沉淀为游离碱导致注射部位刺激和疼痛ꎮ近年来ꎬ涂家生等[31]设计开发了采用一种以mPEG-PLA为载体的氯吡格雷胶束ꎮ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PEG-PLA和氯吡格雷游离碱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得到胶束纳米系统ꎬ发挥了胶束高溶解度㊁快速释放㊁药效快等优势ꎮmPEG-PLA聚合物是目前胶束给药系统中最有潜力的载体材料之一ꎬ不仅可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ꎬ实现较大的载药量ꎬ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生物降解性ꎬ不会在体内积蓄而产生毒副作用ꎬ临床安全性高[32]ꎮmPEG-PLA形成的胶束释放药物的速度较快ꎬ并且胶束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ꎬ可以将氯吡格雷携带至肝脏ꎬ经肝药酶进行代谢ꎬ产生活性代谢产物ꎬ实现快速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ꎬ满足临床急救的需求ꎬ有望为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制提供一种全新方案ꎮ3㊀小结在面临ACS的情况时ꎬ对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最佳剂量和时机目前尚无定论且备受争议ꎮ通常ꎬ随着氯吡格雷片剂的给药量增大ꎬ达到预期治疗作用的时间会缩短ꎬ但是过高的剂量会增加氯吡格雷的副作用ꎬ因此ꎬ在提高抗血小板效果的同时需要权衡因高剂量带来的出血风险ꎮ对于ACS患者ꎬ临床医生需决定其应在PCI前开始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治疗ꎬ还是将治疗推迟到PCI术后ꎮ如果较早开始治疗ꎬ潜在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可能会降低ꎬ可以避免患者出现梗死或再狭窄的情况ꎻ但如果血管造影显示需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ꎬ那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产生的抗血小板作用会使此手术方案复杂化ꎬ需推迟手术时间ꎮ然而ꎬ对于ACSꎬ推迟手术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ꎮ因此ꎬ开发快速起效的氯吡格雷注射剂型ꎬ可以有效填补ACS急诊手术用药方面的空白ꎬ其临床价值显而易见ꎬ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ꎮ多年来ꎬ全球范围内对氯吡格雷注射剂的研究十分活跃ꎬ本文所综述的研究为氯吡格雷注射剂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ꎮ但是ꎬ目前国内外尚无氯吡格雷注射剂型获准上市ꎬ大部分研究还处于临床前或临床Ⅰ期阶段ꎬ制备稳定性良好和副作用低的氯吡格雷的静脉注射剂仍面临较大挑战ꎮ随着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入进行ꎬ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日臻完善ꎬ相信氯吡格雷注射剂的开发会迎来新的突破ꎮ参考文献:[1]㊀DANSETTEPMꎬROSIJꎬBERTHOGꎬetal.CytochromesP450catalyzebothstepsofthemajorpathwayofclopidogrelbioactiva ̄tionꎬwhereasparaoxonasecatalyzestheformationofaminorthiolmetaboliteisomer[J].ChemResToxicolꎬ2012ꎬ25(2):348-356. [2]SAVIPꎬPEREILLOJꎬUZABIAGAMꎬetal.Identificationandbio ̄logicalactivityoftheactivemetaboliteofclopidogrel[J].ThrombHaemostasisꎬ2000ꎬ84(5):891-896.[3]PRICEMJꎬANGIOLILLODJꎬTEIRSTEINPSꎬetal.Plateletreac ̄tivityandcardiovascularoutcomesafter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 ̄vention:atime-dependentanalysisoftheGaugingResponsivenesswithaVerifyNowP2Y12assay:ImpactonThrombosisandSafety(GRAVITAS)trial[J].Circulationꎬ2011ꎬ124(10):1132-1137. [4]胡君茹ꎬ姜华ꎬ刘效栓.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ꎬ2013ꎬ24(8):750-753.[5]FDA.Approveddrugproducts:PLAVIX(clopidogrelbisulfatetab ̄lets)[EB/OL].(1997-11-17)[2021-10-20].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nda/pre96/020839_s000.pdf. [6]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20.[7]CANNONCP.Whatistheoptimaltimingofclopidogrelinacutecoronarysyndromes?[J].Criticalpathwaysincardiologyꎬ2005ꎬ4(1):46-50.[8]LEPÄNTALOAꎬVIRTANENKSꎬHEIKKILÄJꎬetal.Limitedearlyantiplateleteffectof300mgclopidogrelinpatientswithaspi ̄rintherapyundergoing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J].EurHeartJꎬ2004ꎬ25(6):476-483.[9]WIVIOTTSDꎬANTMANEM.Clopidogrelresistance:anewchapterinafast-movingstory[J].Circulationꎬ2004ꎬ109(25):3064-3067. [10]VONBECKERATHNꎬTAUBERTDꎬPOGATSA-MURRAYGꎬetal.Absorptionꎬmetabolizationꎬandantiplateleteffectsof300-ꎬ600-ꎬand900-mgloadingdosesofclopidogrel:resultsoftheISAR-CHOICE(IntracoronaryStentingandAntithromboticRegimen:ChooseBetween3HighOralDosesforImmediateClopidogrelEffect)Trial[J].Circulationꎬ2005ꎬ112(19):2946-2950.[11]YUSUFSꎬMEHTASRꎬZHAOFꎬetal.Earlyandlateeffectsofclopidogrel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s[J].Circula ̄tionꎬ2003ꎬ107(7):966-972.[12]MEHTASRꎬYUSUFSꎬPETERSRJꎬetal.Effectsofpretreatmentwithclopidogrelandaspirinfollowedbylong-termtherapyinpa ̄tientsundergoing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thePCI-CUREstudy[J].TheLancetꎬ2001ꎬ358(9281):527-533.[13]BHATTDLꎬSTONEGWꎬMAHAFFEYKWꎬetal.EffectofplateletinhibitionwithcangrelorduringPCIonischemicevents[J].NEnglJMedꎬ2013ꎬ368(14):1303-1313.[14]ROLLINIFꎬFRANCHIFꎬTELLO-MONTOLIUAꎬetal.Pharma ̄codynamicEffectsofCangreloronPlateletP2Y12Receptor–Me ̄diatedSignalinginPrasugrel-TreatedPatients[J].JACC:Cardio ̄vascularInterventionsꎬ2014ꎬ7(4):426-434.[15]SCHNEIDERDJꎬAGARWALZꎬSEECHERANNꎬetal.Pharmacody ̄namiceffectsduringthetransitionbetweencangrelorandticagrelor[J].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ꎬ2014ꎬ7(4):435-442.[16]HUANGJJ.Stablepharmaceuticalcompositionofclopidogrelfreebasefororalandparenteraldelivery:US201615279848[P].2018-2-6.[17]ALEMANCꎬBREULT.Pharmaceuticalcompositionforinjectionbasedonapharmaceuticallyacceptableclopidogrelorticlopidinsalt:WO0010534A1[P].2000-3-2.[18]SANOFIꎬBOULOUMIECꎬBREULTꎬetal.Stablefreeze-driedpharmaceuticalformulation:WO1996FR01706[P].1997-05-15. [19]COLLETJ-PꎬFUNCK-BRENTANOCꎬPRATSJꎬetal.Intravenousclopidogrel(MDCO-157)comparedwithoralclopi ̄dogrel:therandomizedcross-overAMPHOREstudy[J].AmJCardiovascDrugsꎬ2016ꎬ16(1):43-53.[20]MOSHERGLꎬWEDELRLꎬJOHNSONKTꎬetal.Formulationscontai ̄ningclopidogrelandsulfoalkylethercyclodextrinandmethodsofuse:US20150025243[P].2015-01-22.[21]杨鹏飞ꎬ陈卫东.纳米乳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ꎬ2013ꎬ48(15):1238-1244.[22]ALEMANCꎬBREULT.Polyoxyl60hydrogenatedcastoroilfreenanosomalformulationofimmunosuppressantTacrolimus:Pharma ̄cokineticsꎬsafetyꎬandtolerabilityinrodentsandhumans[J].IntImmunopharmacolꎬ2010ꎬ10(3):325-330.[23]SHEIKHSꎬALISMꎬAHMADMUꎬetal.NanosomalAmphotericinBisanefficaciousalternativetoAmbisome forfungaltherapy[J].IntJPharmꎬ2010ꎬ397(1/2):103-108.[24]ALISMꎬSHEIKHSꎬAHMADAꎬetal.Pre-ClinicalandPhaseIClinicalStudyofClopidogrelLipidSuspension:IntravenouslyIn ̄jectedFormulationResultsinFasterOnsetofActionandDose-De ̄pendentInhibitionofPlateletAggregation[J].JPharmacolClinToxicolꎬ2015ꎬ3(1):1039.[25]REISTMꎬROY-DEVOSMꎬMONTSENYJ-Pꎬetal.Veryslowchiralinversionofclopidogrelinrats:apharmacokineticandmechanisticin ̄vestigation[J].DrugMetabDisposꎬ2000ꎬ28(12):1405-1410.[26]AGRAWALHꎬKAULNꎬPARADKARAꎬetal.StabilityindicatingHPTLCdeterminationofclopidogrelbisulphateasbulkdrugandinpharmaceuticaldosageform[J].Talantaꎬ2003ꎬ61(5):581-589. [27]AUGUSTIJNSPꎬBREWSTERME.Solventsystemsandtheirse ̄lectioninpharmaceuticsandbiopharmaceutics[M/OL].NewYork:Springerꎬ2007.[28]MERISKO-LIVERSIDGEEMꎬLIVERSIDGEGG.Drugnanopar ̄ticles:formulatingpoorlywater-solublecompounds[J].ToxicolPatholꎬ2008ꎬ36(1):43-48.[29]纪倩ꎬ陈敬华.纳米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今日药学ꎬ2017ꎬ27(12):859-864.[30]JAMBHEKARSSꎬBREENP.Cyclodextrinsinpharmaceuticalfor ̄mulationsII:solubilizationꎬbindingconstantꎬandcomplexationef ̄ficiency[J].DrugDiscovTodayꎬ2016ꎬ21(2):363-368.[31]涂家生ꎬ孙春萌ꎬ孙平平.氯吡格雷的注射剂型㊁制备方法及用途:201910985982.7[P].2020-04-24.[32]SALAAMLEꎬDEANDꎬBRAYTL.Invitrodegradationbehaviorofbiodegradable4-starmicelles[J].Polymerꎬ2006ꎬ47(1):310-318.。
肌肉注射最新研究报告
肌肉注射最新研究报告引言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肌肉注射的技术和疗效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肌肉注射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
技术创新1. 微针肌肉注射技术传统的肌肉注射通常使用18G到25G的大口径注射针头,由于针头粗大,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感。
而微针肌肉注射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微针肌肉注射技术使用直径较小的针头,通过微针与肌肉组织的微小空隙相结合,可以减少注射时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
2. 高压注射技术传统的肌肉注射是通过手动推注射器来控制注射速度和压力。
而高压注射技术采用了压力传感器和微机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注射器的压力和速度,确保注射液的均匀分布和深入肌肉组织。
该技术在肿瘤治疗和疼痛缓解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精准定位技术传统的肌肉注射通常通过肌肉的可触摸性来确定注射的位置,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
新的精准定位技术采用了多模态成像技术,如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等,能够准确地确定注射位置,提高注射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药物研发除了肌肉注射技术的创新外,药物的研发也是肌肉注射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1. 长效肌肉注射剂传统的肌肉注射药物通常需要每天或每周多次注射,给患者带来不便。
长效肌肉注射剂的研发能够将药物释放时间延长至数周或数月,减少注射频次,提高治疗的便利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2. 靶向肌肉注射剂靶向肌肉注射剂是指能够准确靶向疾病组织或器官的药物。
通过调整药物的分子结构和载体系统,靶向肌肉注射剂可以提高药物在疾病部位的局部浓度,减少副作用和药物浪费。
3. 基因治疗药物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患者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
肌肉注射可以直接将基因治疗药物送达肌肉组织,有效提高药物的传递效率。
目前,基因治疗药物在遗传病治疗和肌肉萎缩症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药物制剂中注射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
药物制剂中注射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注射剂剂型在药物制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研究与改进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注射剂剂型的定义和分类、研究与改进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和分类注射剂剂型是指将药物通过注射途径给予患者的制剂形式。
根据制剂形式的不同,注射剂剂型可以分为溶液剂、悬浮剂、乳剂和微粒制剂等几种类型。
1. 溶液剂溶液剂是指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形成一种均匀的溶液后给予患者。
溶液剂具有药物释放迅速、剂量易计量等优点,常用于急救、补液或高浓度药物给予等情况。
2. 悬浮剂悬浮剂是指将药物微粒悬浮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形成一种悬浮液后给予患者。
悬浮剂具有药物释放缓慢、剂量易调节等特点,常用于长效给药和局部治疗等情况。
3. 乳剂乳剂是指将药物微粒分散在油水两相混合物中,形成一种乳液后给予患者。
乳剂具有药物分散均匀、剂量易调节等优势,常用于静脉注射和局部治疗等情况。
4. 微粒制剂微粒制剂是指将药物制备成微粒形式后给予患者。
微粒制剂可以分为纳米颗粒、微球和微胶囊等不同形式,具有药物释放缓慢、剂量易调节等特点,常用于控释给药和靶向治疗等领域。
二、研究与改进的重要性注射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1. 提高药物的疗效通过研究和改进注射剂剂型,可以调整药物的给药途径和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例如,将注射剂剂型改进为悬浮剂或乳剂形式,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2. 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合理设计和改进注射剂剂型,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例如,将溶液剂改进为微粒制剂,可以使药物逐渐释放,减少对组织和器官的刺激和损伤。
3. 优化药物的制剂特性研究和改进注射剂剂型,可以优化药物的制剂特性,如溶解度、稳定性和可制备性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辅料和制备工艺等手段,可以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和一致性。
三、研究方向的展望目前,注射剂剂型的研究与改进在以下几个方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且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发展机遇。
中药注射液的历史与现状
中药注射剂集中度低,重复建设
按同品种企业数量 量 50个以上
11-49个 4%
15%
6-10个
1个
9%
43%
3-5个 10%
2个 19%
按企业的文号数
10个以上
6-9个 2%
13%
1个
4-5个
36%
16%
3个
12%
2个
21%
主要中药注射剂生产厂家(按品种数量排名)
• 按生产批文数排名前10位的企业见下表。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这 些企业中未来将有望出现中药注射剂龙头。
中药注射剂逐渐为药典收录
1963版药典 1977版药典
作为西药收载,洋地黄毒甙注射液 收载了23种中药注射剂
1985、1990版药典
删除了所有中药注射剂
1995版药典
重新开始收载,只有双黄连冻干粉针、止喘灵注射液
2000版药典 2005版药典
双黄连冻干粉针、止喘灵注射液 增加了清开灵、灯盏细辛
行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
30
3
辛凉解表 柴胡注射液
4
4
瘀血阻络证
血塞通注射液、注射 用血塞通(冻干)
47
5 阴虚阳亢证 脉络宁注射液
1
6
气阴虚证 生脉注射液
26
7
活血祛瘀
血栓通注射液、注射 用血栓通(冻干)
8
活血祛瘀 丹参注射液
3
主要生产厂家 神威、太行、明兴 神威、青春宝、雅安三九、升和
多 三九万荣、珍宝岛、昆明制药
金陵药业 雅安三九、苏中、和黄、太行
第一支中药注射液诞生
• 1941年诞生于太行山革命老区山西武乡县的一二九师前总 卫生部卫生材料厂
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
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8-23T15:21:35.5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8期作者:武文昊孙敏捷[导读]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武文昊孙敏捷(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易复发的精神类疾病。
由于病情反复,患者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且用药依从性差等问题。
而维持治疗、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
本文主要从长效注射的给药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出发,通过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指出长效注射针剂相较于口服用药在治疗效果上的潜在优势,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用药建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长效注射。
中图分类号:R971Research progress of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 drugsWU Wenhao,SUN Minjie(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Abstract:Schizophrenia is a kind of mental disease with easy recurrence. Due to the repeated illness, the patient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aggression and poor medication compliance. Maintenanc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elapse are the key to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long-acting injection of the way of administration of schizophrenia, through the long-acting injec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o review the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rmacoeconomics, it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long-acti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effect compared with oral medication, which can provide more medication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Schizophrenia;Antipsychotic drugs;Long-acting injectable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类疾病。
复方苦参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复方苦参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由苦参草和广藿香草等中草药制成。
它具有解毒消肿、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药物安全和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进展表明,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两类。
化学分析方法是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常用方法。
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光谱等分析技术,可以对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质谱等技术可以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微量元素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这些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并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是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研究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途径发挥药效。
通过使用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等方法,可以评估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药理学活性。
这些生物活性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质量控制方法也被用于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研究。
使用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可以对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多个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使用稳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评估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贮存期间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的应用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数量不足、检测方法不全面等。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和疗效。
艾迪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
艾迪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艾迪注射液作为一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中药注射剂,近年来其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艾迪注射液是由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中药材经提取精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攻毒蚀疮的功效,人参、黄芪、刺五加则可扶正固本、补气养血。
多种成分协同作用,共同发挥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在肿瘤治疗方面,艾迪注射液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
对于肺癌患者,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在化疗的基础上联用艾迪注射液,能够有效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对化疗的耐受性。
例如,一项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组的患者,其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
在肝癌的治疗中,艾迪注射液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显示,肝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的同时应用艾迪注射液,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艾迪注射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胃癌的治疗领域,艾迪注射液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能够增强化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免疫功能指标如 CD3+、CD4+、CD4+/CD8+比值等也有显著改善。
除了在实体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色,艾迪注射液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能够减轻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艾迪注射液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监视和免疫防御能力。
研究发现,使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后,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T 淋巴细胞亚群等的活性明显增强,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
我国药用静脉注射乳剂的研究进展(学术论文)
1415 [作者简介] 谷福根,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药师,主要从事环糊精包合物及药物新剂型的研究。
联系电话:(0471)6637091,E 2mail:fgczh@sina .com 。
·综述·我国药用静脉注射乳剂的研究进展谷福根1,吴春芝1,刘红在2(1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部,呼和浩特010059;2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药剂科,呼和浩特010017) [摘要] 静脉注射乳剂(intravenons e mulsi on,I E )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已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它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注射剂的载药量,提高不稳定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并具有缓释、靶向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显著特点。
此外,与脂质体、微球等药物载体相比,I E 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产品的稳定性较好。
文中通过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了近年来我国已研究的30个药物品种的I E 的详细处方,并对其特点、药效和应用前景作了介绍,对今后国内研究开发I E 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静脉注射乳剂;药物载体;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4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10)16-1415-07Advance i n stud i es of i n travenous em ulsi on s i n Ch i n aG U Fu 2gen 1,WU Chun 2zhi 1,L I U Hong 2zai2(1D epa rt m en t of Phar m acy,A 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M ongolia M edical College,Hohhot 010059,China;2D epart m ent of Phar m acy,the Third Hospita l of InnerM ongolia A u tono m ous R egion,Hohhot 010017,China )[Abstract] A s an i m portant drug carrier,intravenous e mulsi on (I E )has attracted much greater attenti on in the world .I E can increase the s olubility of ins oluble drugs and drug 2l oading a mount of intravenous injecti ons,i m 2p r ove the stability of instable drugs,and possess p r operties of sustained 2release,site 2targeting,and less t oxic and side effects .Compared with other drug carriers such as li pos ome and m icr os pheres,I E is much easier t o realize in 2dustrialized scale p r oducti on and its stability has been greatly i m p r oved .I n order t o p r ovide a useful guidance for further study,we collected domestic research reports of 30I E drugs in the past fe w years,and intr oduced devel op 2ment and p r oducti on of I E in China in as pects of the f or mulati ons,characteristics,phar macodyna m ics and potential app licati on .[Key words] intravenous e mulsi on (I E );drug carrier;stability 药用静脉注射乳剂(简称静注乳剂,intravenous e mulsi on,I E )始于1962年I ntrali p id 脂肪乳剂在瑞典的成功开发[1]。
生脉注射液药效学研究进展
犬血压下降, 使失血性休克家兔复苏期动脉压升高。董泉珍的 4 ! 5 研究显示, 生脉注射液可使初始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压降低, 使初 始低血压的血压升高。并且, 在调节血压的同时不增加心率, 心 输出量不变或有所增加, 左室充盈压不变或降低, 外周阻力均有 不同程度降低, 提示生脉注射液使心脏每搏量增加, 心肌耗氧量 不增加或略有下降。 由于生脉注射液独特的药理作用, 使其既不 同于某些正性肌力药物, 也不同于一般的血管扩张剂, 作为 “ 强 心药 ” , 其可以在不同的负荷条件下, 提高心输出量, 改善心脏泵 血功能, 作为 “ 血管扩张剂 ” , 则未有反射性心率加速的作用。在 实验中发现, 当右心房腔注射生脉注射液速度过快时, 出现一过 性心输出量下降、 左室充盈压升高、 心率减慢, 研究者认为, 生脉 浓度过高时心功能受到抑制。 " 抗过氧化损伤作用 生脉注射液能明显延长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 小鼠的存活时间,对家兔缺血后低血压及再灌注后肠黏膜损伤 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肠黏膜 36 活性、 清除氧自由 基、 减轻钙超载、 降低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等有关。生脉注射液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也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脑 缺血再灌注后的脑含水量增加
, 3. 潴留显著改善, 9 向细
8 8 4’ 5
胞外移明显减少, 丙二醛含量显著减少。在动物实验中 示
4% 7 : 5
还发
现, 生脉注射液能够逆转尼莫通减慢心率的效应。临床研究显 ,生脉能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溶拴后因再灌注引起的 心率失常、 心衰、 心绞痛的发生率及 " 周内病死率。 #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有动物实验表明 4 &$ 7 &! 5 , 生脉注射液可使小鼠胸腺 * 细胞数 量增加, 明显增强刀豆蛋白 ; +1<= > 诱异的脾细胞增殖, 增加小 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外周血 * 淋巴细胞数量, 使血 清 ?@A 含量增加, 明显增加胸腺、 脾脏的重量。生脉注射液还可 能减轻由于免疫抑制诱因—— — 热损伤造成的大鼠胸腺、脾脏缩
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天麻素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为天麻素。
天麻素是从天麻根中提取出的一种单体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天麻素注射液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一、天麻素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天麻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组织修复。
研究表明,天麻素能够抑制白细胞移动和趋化,降低自由基生成和氧化应激反应。
2. 脑保护作用天麻素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脑血流,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缺氧、损伤和炎症的损害。
研究表明,天麻素能够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分化和成熟,以及提高神经元调节功能,实现对脑的保护作用。
3. 抗氧化作用天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自由基生成和损伤,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研究表明,天麻素能够改善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内环境,减轻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4. 免疫调节作用天麻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天麻素能够调节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天麻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 中风天麻素注射液可以用于中风的治疗。
研究表明,天麻素注射液能够改善脑血流和神经功能,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降低中风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癫痫天麻素注射液可以用于癫痫的治疗。
研究表明,天麻素注射液能够减轻癫痫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骨质疏松天麻素注射液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研究表明,天麻素注射液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促进骨密度的增加,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糖尿病天麻素注射液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研究表明,天麻素注射液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代谢,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射剂发展历程
注射剂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注射剂的发展起始于人们的需求,他们寻求替代口服药物的有效途径。
最早的注射剂是通过皮下注射液和静脉注射液的形式进行给药的。
20世纪初,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开始变得更加精细和科学化。
药物的纯化和提纯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也出现了能够控制药物释放和吸收速度的缓释注射剂。
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包括微粒素材制备技术和多相系统技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这些技术能够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并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吸收。
20世纪60年代,疫苗注射剂成为注射剂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疫苗注射剂的研究和开发为控制和预防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注射剂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
生物技术药物的产生和应用,例如重组蛋白和生物类似药物,推动了注射剂的创新和进步。
21世纪初,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引入为注射剂的制备和应用带来新的机遇。
纳米注射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生物
利用度,能够有效地输送药物到特定的细胞和组织。
总体来说,注射剂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过程。
从最早的简单注射剂到现在复杂的纳米注射剂,注射剂的制备和应用不断创新和进步,为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该注射液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然后总结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随后分析了相关临床研究进展、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望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有助于促进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水平,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辅助治疗、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疗效、安全性、研究进展、治疗效果、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除胃肠道以外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由于各种原因,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针对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急需寻找一种能够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的新型辅助治疗方法。
1.2 研究目的1. 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成分及药理作用,探讨其在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2. 归纳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适应症和疗效表现;3. 综合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4.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5. 探讨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方向,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依据。
1.3 研究意义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补气扶正、增强免疫力、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等多种药理作用。
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第5卷第1期中国药剂学杂志Vol. 5 No.1 2007年1月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Jan. 2007 p.33文章编号:(2007)01–0033–06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张春叶,王东凯(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摘要:目的阐述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17篇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
结果综述缓释、控释注射剂常用载体、制剂类型及制备方法等,并给出具体实例。
结论缓释、控释注射剂减少用药次数,增强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药剂学;缓释;控释注射剂;载体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对于一些在胃肠道内不稳定又需长期给药的药物就必须制成非胃肠道给药制剂,以获得稳定长效的缓释、控释制剂。
目前,聚乳酸类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许多亲水性、疏水性及大分子药物,成功制备了部分缓释、控释注射剂,解决了许多制剂学上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极大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与之相关的制剂类型、制备工艺及药动药效研究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1 常用载体缓释、控释注射剂所用载体必须是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包括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2大类。
天然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包括明胶、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
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有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ε-己交酯与丙交酯嵌段共聚物。
其特点是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可用于注射。
FDA批准的体内可降解材料有PLA和PLGA,并已有产品上市。
聚乳酸(PLA)是乳酸缩和得到的聚酯,相对分子质量1~40万,降解时间为2~12个月,其中相对分子质量9万的PV A熔点为60 ℃,在体内6个月降解。
PLA在体内被水解脱酯生成乳酸单体,继而被乳酸脱氢酶氧化为丙酮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最终生成CO2和H2O,经肺、肾、皮肤排泄。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药效和使用方式的深入研究,中药药剂的新剂型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中药药剂新剂型的研究旨在提高中药的药效,改善中药的服用方式,并且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药注射剂的研究。
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通过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快速吸收。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涉及提取、纯化和制剂工艺等多个环节。
当前,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纯度、改善稳定性、减少毒副作用等方面。
例如,一些研究将传统的中药注射剂通过纳米技术进行改进,使其更稳定、更易于保存和输送。
其次是中药胶囊的研究。
中药胶囊相比于传统的中药剂型,具有服用方便、不易变质等优点。
中药胶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药效和改善溶解度等方面。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调整胶囊的成分和制剂工艺,可以大大提高中药胶囊的药效和溶解度,并且减少胶囊与胃酸的反应。
第三是中药贴剂的研究。
中药贴剂是将中药制成贴剂,贴在患者的身体部位,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给药。
中药贴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贴剂的渗透性和附着性以及提高药效等方面。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中药贴剂的成分和制剂工艺,可以提高贴剂的透皮性和药效,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还有中药微细粉剂、中药水剂等新剂型的研究。
中药微细粉剂是将中药制成粉末状,以便患者直接服用。
中药微细粉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颗粒大小和提高溶解度等方面。
中药水剂是将中药加工成液体剂型,以便更方便地服用。
中药水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综上所述,中药药剂新剂型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通过改变中药剂型的制备工艺和成分,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改善服用方式,并且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这些研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早产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2024年4月第14卷第8期·综 述·[基金项目] 郑州大学药学院国药科技创新创业基金项目(2022yxy018)。
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早产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王青宇1 李丝雨1 刘林凤1 刘 倩1 钟 晴1 周红建2 李俊霞21.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2.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郑 451150[摘要]倍他米松是地塞米松的同分异构体,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和免疫抑制等功能。
倍他米松磷酸钠(BSP)注射液是倍他米松的磷酸盐制剂,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ACS)类药物,其临床应用较广。
BSP 治疗早产已有充分的证据并被纳入各国指南,然而这些证据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相关证据则较少。
我国关于BSP 在产科应用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方面存在不足。
关于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疗效和安全性直接比较的临床研究较少,BSP 治疗早产后儿童期和成年期随访研究尚不足。
因此,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为早产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病;脑室内出血[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8-0058-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8.14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tamethasonesodium phosphat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emature birthWANG Qingyu 1 LI Siyu 1 LIU Linfeng 1 LIU Qian 1 ZHONG Qing 1 ZHOU Hongjian2LI Junxia21.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Zhengzhou 450001, China;2. Sui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nan, Xinzheng 451150, China[Abstract] Betamethasone is an isomer of dexamethasone, which has anti-inflammatory, anti-allergic, anti-endotoxin and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s. 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BSP) injection is a phosphate preparation of betamethasone, which is widely used as a antenatal corticostemids (ACS) dru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mature birth with BSP, and BSP has been included in national guidelines. However, the evidence related to its treatment of premature birth is mainly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and there is less evidence in low to middle-income countries. There is insufficient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SP in obstetric applications in China. There are few clinical studies on the direct comparis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betamethasone and dexamethasone, and the follow-up study of BSP in treating premature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is still insufficient.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provide a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medication in preterm birth.[Key words] 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injection; Premature bir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epticemia;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倍他米松磷酸钠(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BSP)是倍他米松的水溶性衍生物,也是地塞米松磷酸钠的16位差向异构体[1]。
脉络宁注射液药理及药代学研究进展
作用 : 品 并 不 明 显 改 变麻 醉犬 心 电 图的 P 间期 、 R 本 R Q S波 和 T波 , P 但 P间期 和 Q T间期 却 显 著 延 长 。 静 脉 给药 2 r n后 , 0i a
心 率 明显 下 降 , 用 维 持 约 4 mi。 P间期 延 长 , 作 0 nP 导致 心率 减
脉 络 宁 注 射 液 作 为 江 苏 省 名 优 中成 药 始 于 上 世 纪 8 0年 代 。 在 著 名 医 方 “ 妙 勇 安 汤 ” 基 础 上 , 中 医 理 论 为 指 是 四 的 以 导 . 用 中西 医 结 合 的方 法 研 究 成 的 中药 复方 注 射 剂 , 金 采 由 银 花 、 膝 、 参 、 斛 组 成 , 有 清 热 养 阴 、 血 化 瘀 等 功 牛 玄 石 具 活 效 。近 年 来 , 随着 研 究 的深 入 , 于其 药 理 学 和药 代 动 力 学 等 对 方 面都 有 了进 一 步 的认 识 。现 将 研 究 概 况 介 绍 如 下 。
组 织 等作 用 。
给 药 8 i 就 有 降 压 作 用 , 大 下 降 率 为 6 %~0 , 作 mn后 最 0 7% 其 用 峰 时在 2 0 i , 用 明显 强 于 生脉 液 [ 本 品 1 54mn作 6 1 。 0倍 浓 缩 液 能 显 著 降低 去 甲 。 腺 素 ( E) 致 动 脉 条 收 缩 的 最 大 反 肾上 N 所 应 张 力 ;显 著 降低 K 1 C C 致 动 脉 条 收 缩 的最 大 反 应 C 和 a 1所 张 力 。本 品 的扩 血 管 作 用 减 轻 了心 脏 的前 后 负 荷 , 降低 心 肌 耗 氧 , 除冠 状 动脉 狭 窄 和 痉 挛 , 善 冠 脉 血 流 , 是 本 品 能 解 改 这 够 改 善 冠 心病 心绞 痛 的主 要 原 因 之 一 。 1 . 对 心脏 、 组 织 的 影 响 ( ) 心 脏 及 心 肌 细 胞 的保 护 5 脑 1对
注射剂的新进展
注射剂的新进展周根芝1,沈才宏2(11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丽水市 323000;21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丽水市 323000)中图分类号 R944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24(2006)02-0128-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药物制剂也不断得到改进,应用于临床的新药和新剂型也不断增多,注射剂的剂型也从过去的单一剂型得到了迅猛发展。
1 无针头注射剂美国FDA已批准生物喷射(Bioject)公司的无针头给药器用于释放塞罗诺(Serono)公司的小儿人生长激素,商品名为Saizen。
塞罗诺公司将以商品名为cool.click上市此产品。
无针头给药器系统将得到快速发展,年销售额将从目前的4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0亿美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的迫切需求,近年英国粉末喷射制药公司[P owder Ject Pharmaceuticals,原牛津生物科学公司(Ox ford BioSciences)]开发的无针头粉末注射剂或称粉末喷射剂(P owder Ject)和英国韦斯顿医药(Weston Medical)公司等研制的无针头药液注射剂即将推向市场。
2 纳米粒注射剂药物及治疗基因纳米粒制剂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完成了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阿霉素)纳米粒冻干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和制定了质量标准。
生物工程药物的纳米载体技术研究采用纳米加工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新工艺生产的头孢拉定粉体与传统工艺相比,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减少,生物利用度有很大的提高,成本降低,由此而产生的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
我国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颗粒材料在医学诊治应用的研究,包括利用纳米颗粒结合载药进行相关的生物靶向技术、用作医学诊断的造影剂研究,同时借助有关外加磁场设备,用于诸如肿瘤的治疗等。
利用纳米技术发展药学,基于超细材料及纳米技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包括剂型(靶向药物)及药理研究、纳米技术改造中药传统加工工艺;生物医学传感器与生物芯片,纳米技术发展医用材料方面的研究包括纳米骨材料、抗菌、组织修复、器械等;纳米生物技术中有关对生物纳米结构及其构效关系、操纵等的研究,纳米(颗粒)材料在生物分子识别(检测)、分离、筛选以及医学临床检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
关于注射剂中可见异物研究进展
关于注射剂中可见异物研究进展在医疗领域,注射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注射剂中可见异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检测技术、预防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早期,注射剂中的异物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误判。
然而,随着现代光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工具来识别这些微小的“隐形杀手”。
例如,高速摄像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就像给注射剂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精确捕捉到每一个可能威胁患者安全的微小异物。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预防措施的改进。
在过去,制药企业往往采用传统的过滤和净化方法来减少异物的产生。
但现在,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的过滤材料和设备应运而生,它们就像是一张张精密的“天罗地网”,能够有效地拦截那些试图“潜入”注射剂中的微小异物。
此外,严格的生产流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也成为了保障注射剂质量的重要屏障。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未来的注射剂异物检测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想象一下,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并识别出那些最有可能产生异物的生产环节;而人工智能算法则能够实时分析每一个生产批次的数据,确保每一瓶注射剂都是安全的。
这就像是给整个生产过程装上了一个“智慧大脑”,让质量控制变得更加科学和高效。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注射剂中可见异物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复杂且严峻的挑战。
它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好患者的生命安全,让每一滴注射剂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而不是潜在的威胁。
综上所述,注射剂中可见异物的研究进展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注射剂将会更加安全、纯净。
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整个医疗行业负责。
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方 面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简要 综 述 。
功能 。因此 ,清热解毒类与抗肿瘤类难 以截然划 分。
14 其 . 它
除以上 三大类 以外 ,中药注射 剂在 治 疗风 湿 、皮肤 病 等病种上也显示 了一 定 的优势 。如 用 于治疗 风湿性 关节 炎
的有黄瑞香 、正清风 痛宁 、丁公藤 、健 骨注 射液 、红茴香
注射 液等 ,以及用于痔疮 的消痔灵 注射液等。
2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 中存在 的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涉及脑卒 中 、心肌梗 死及合并休 克 、
心律失常、冠心病 、心绞 痛等 。 目前使用 频率 较 高的 品种
中药 注射 剂 在 临床 上存 在 的最 大 问题 就 是 不 良反 应 ,
以过敏反应 和变态反应居多 ,而且不 良反应往 往 比较严 重。 中药 的成分 比较 复杂 ,制 成注 射剂 质量难 以控 制 ,因此 临
11 心脑 血 管 类 .
具有 清热解 毒功 效的 中药注射 剂多用 于抗细 菌和病毒
感 染 ,用于耐西 药的细 菌及 病毒感 染 、不 耐受抗 生素 的患
者群 体。如双黄连注射液 、穿心莲 注射液 、鱼腥草注 射液 、 山豆根注射液等 ,部 分清 热解 毒类 中药 注射剂 具有抗 肿瘤
A t a e a d c a P F ca Ac d mi Me i n e C A e i
川芎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川芎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川芎,又名四川芎、川乌,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成分。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效,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中风后遗症、痛经等病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川芎也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川芎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
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川芎注射剂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脑梗死等疾病,通过扩张血管、改善供血情况,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减轻病情。
二、妇科疾病的治疗川芎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也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中医认为,川芎可以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川芎注射剂可以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疾病,通过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症状,调节月经周期。
三、创伤与炎症的治疗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炎症反应。
川芎注射剂在创伤、炎症等疾病的治疗中,可以促进伤口修复,减少组织损伤,加速恢复。
四、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近年来,川芎在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川芎注射剂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表明,川芎注射剂可与化疗药物联用,增强化疗疗效,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总体来说,川芎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研究。
然而,也应该注意到,川芎作为中药材中的一种成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疑问。
其中,剂量的选择、不同疾病的适应症、安全性等问题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此外,川芎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还需要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
由于注射剂的用法与传统中药的用法有所不同,医生和临床医师需要深入了解注射剂的特点和用法,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合理选择川芎注射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综上所述,川芎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表明了其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剂研究进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制药1101***: ***小组成员:李彤、李想、李曼荣、金紫菱、姜兴昊、李盼盼前言: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工具的发展,而注射剂在医学工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注射剂不断更新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很多的便利,在未来的发展中,注射剂将逐步迈向成熟,走向完美。
摘要:注射剂俗称针剂,是指专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
其中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及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等类型。
注射剂由药物、溶剂、附加剂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关键词:注射剂发展史针剂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它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最重要的剂型之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给药剂型,在危重病人抢救时尤为重要。
注射剂可以皮内注射,即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一般注射部位在前臂。
也可以皮下注射,注射于真皮与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内,注射部位多在上臂外侧。
另外还有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动脉内注射等给药方式供临床应用。
由于注射剂疗效确切、剂量准确、定位准、起效快等优点,关于它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在注射剂的新型释药系统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长效和靶向注射剂,如:脂质体注射剂、长效生物降解型微球注射剂、纳米粒注射剂。
新型注射剂除具有传统注射剂的优点外,还采用了现代释药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代表着现代技术的国内外已上市的注射剂有:1.脂质体注射剂脂质体是一种由排列有序的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多层微囊,具有类似生物膜双分子层的近晶型液晶结构。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和多囊脂质体。
脂质体是类脂双分子薄膜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似细胞膜结构的超微球体,制备使用的主要材料——磷脂质及辅料,均是生物可降解的物质。
由于脂质体药物可改变体内药物动力学特性,与细胞亲和力强,缓释长效,安全无毒,具有免疫佐剂作用和促吸收效果。
因此,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成为当今药剂学研究的热点。
肽类药物脂质体已有较多的研究,在体内显示出良好的药物效应,如干扰素作为细胞因子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但它的血浆半衰期极短,且副作用大,应用脂质体包埋干扰素能显著改善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提供靶向定位给药,从而增加了干扰素的应用范围;另外,脂质体用于其它生物大分子药物如基因治疗药物也显示了巨大的优势。
脂质体的注射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另外还可以在肺内、心脏或关节腔等部位注射。
脂质体的类生物膜结构使得其在注射给药治疗许多疾病时具有明显的特征:1.脂质体本身对人体毒性小,且无免疫抑制作用;2.药物被包封于脂质体中,能够降低药物毒性,增强药理作用;3.脂质体制剂能降低药物的消除速率,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加药物的体内外稳定性;4.在体内使药物有定向分布的靶向性特征。
注射给药后脂质体主要被肝和脾中网状内皮细胞吞噬。
2.长效生物降解型注射剂生物降解型聚合物微球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抗原提呈系统,可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诱导并调节体液与细胞免疫,减少疫苗的接种次数,制成注射用灭菌粉末后注射部位副反应轻微。
利用基因重组、生物合成及化学合成获得的纯亚单位、合成肽疫苗等,结构简单,易于纯化,安全稳定,但是,抗原的纯化导致其免疫原性减弱,难以诱导良好免疫保护性的应答,因此必须使用免疫佐剂增强免疫效果。
1979年Preis等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包埋牛血清白蛋白制成片状制剂,植物动物皮下获得了与福氏完全佐剂作疫苗佐剂相当的免疫效果,且没有发生免疫耐受现象,从此开始了用聚合物材料作为疫苗载体的研究。
同时疫苗抗原的结构为糖蛋白、多肽,也有多糖、脂类、核酸等在体内收到酸、碱及生物酶的作用,抗原的高级结构已被破坏、发生降解或排出体外,因此传统的免疫手段疫苗初次注射后,在一定时间内,需再进行多次加强注射,才使人体获得尽可能高的抗体水平。
3.纳米粒注射剂直径大小以纳米计的微囊和微球称毫微囊和毫微球,统称毫微粒或纳米粒。
纳米球为骨架型结构,药物可吸附在其表面,包封在其内部,或溶解于其中。
研究表明,植物动物的不可降解材料的致癌作用与微粒粒径有关,而与其化学结构无关,因此降低注射用微球的粒径,可以改善生物可接受性。
纳米粒属固态胶体粒子,粒径1~1000纳米,可作为理想的静脉注射的药物载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约4微米,可允许纳米粒轻易通过。
作为药物载体,纳米粒具有如下特征:1可制成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2 有靶向输药功能,从而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3 可提高药物稳定性,有利于储存;4 可改变膜运转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内药效的发挥。
在我国,中药的发展源远流长,是我国医学领域上的一大特色与专长。
在古代,中药的使用方法多为加热煮沸,提取药汁口服,或为捣碎敷贴于伤口处,以达到治疗效果。
但这种给药方法不仅会造成部分的药品浪费,而且起效慢,药效短。
中药注射剂的诞生把这种问题迎刃而解。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引起医学界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我国20 世纪 40 年代,在战火硝烟的太行山根据地,柴胡注射液的创制成功,首开中药注射剂之先河。
现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常用的中药注射液品种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肿瘤、感冒等疾病。
目前,我国中药注射剂约有 141 个品种,400 多家生产企业生产。
2011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中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65 000 多份,其中 70%是源于不合理应用。
因此,临床上如何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增加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安全性,成了许多临床医师关心的问题。
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是药三分毒。
药品同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即治病或产生毒副作用,甚至致命,无论西药、中药或是生物制剂,在临床出现ADR都是难免的。
中药注射剂多为静脉直接输注,ADR发生率高于其他传统中药制剂,属正常现象。
西药注射剂同样存在ADR,而且发生率更高,反应更严重,影响面更广。
如青霉素过敏率可高达到10%,大约平均每10万次注射可发生10~40次。
药物过敏死亡的病例中,约75%为青霉素所致。
氯霉素损害造血系统,四环素对骨骼有损害,链霉素、庆大霉素有耳毒性和肾毒性。
通常认为比较安全的阿米卡星注射液、林可霉素注射液、环丙沙星注射液和克林霉素注射液同样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注射液以其抗菌谱广、作用强、疗效好、安全、低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关该类药物ADR报道同样不少,有人总结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七大ADR,有人称抗生素是ADR冠军,可以说,找不出一个没有ADR的药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说:/西药的ADR远远高于中药,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氯霉素造成1000多人死亡,上个世纪60年代反应停造成1万多名婴儿畸形等等,西药有更多的ADR,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要取消西药,盲目地说取消中药是不科学的。
刺五加事件中,媒体将矛头直指中药注射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翟华强博士说:/这次事故始作俑者并非中药,而是注射剂的生产安全环节出了问题,这种问题,西药注射剂同样有可能遇到,统计显示,中药注射剂的严重ADR致死率要低于西药注射剂。
当然。
中药注射剂的优势也显而易见。
中药的疗效有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明;中药注射剂疗效的提升也是铁的事实,短短的几十年,中药注射剂发展到百多个品种,也证明了它的生命力。
弥补了传统制剂和西药注射剂的不足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医药创新剂型,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它突破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克服了传统中药制剂起效迟、作用慢、剂量不易控制等诸多缺点,在治疗急、危、重、疑难病方面发挥了简、便、验、廉等优势,同时,它具有作用较强、危害程度小、疗效确切等特点,在很多方面弥补了西药注射剂的不足,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以上就是注射剂的发展历程。
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注射剂将会更加完善成熟,扮演起更多实用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1] 陈建玉,张惠霞. 从清开灵 ADR/ADE 报告和說明书分析看儿童安全用药[J].中国药物警戒,2010,7(7):417-420.[2] 丁选胜. 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432-433[3] 黄元,任经天,郭晓听. 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研究探讨配伍对中药注射液安全性的影响 [J]. 中国药物警戒,2010,12(7 ):738-740.[4] 任德权,张伯礼.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9.(收稿日期:2012-09-08 )1998,16(2):19.(10):44-45.[ 5 ] 林育华.中药注射剂若干问题刍议[ J].中国现代中药, 2006, 8(9): 4.[ 6] 秦少良.氯霉素的不良反应1例报告[ 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 2(12B): 128.[ 7 ] 王迎新.药理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36.[ 8 ] 戴菁菁.四种注射液有不良反应[N].北京青年报,2003-12-24(2).[ 9 ] 沈昀.西药的不良反应远高于中药[N].南方日报,2007-05-13(4).[10] 翟华强.专家看新闻别一感冒就打点滴[N].健康时报, 2008-1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