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母亲连续三年产四崽堪称奇迹被赞英雄
人民楷模都贵玛额吉的心得体会

人民楷模都贵玛额吉的心得体会
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路向北,驱车100公里,就到了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这里有两个名字非常响亮——一个是“神舟飞船回收地”,一个是今年79岁的“草原母亲”都贵玛。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前夕,都贵玛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如今,作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她的故事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养育28名孤儿,挽救40多位产妇,她用半个世纪的真情诠释了人间大爱。
19岁姑娘养育28个“国家孩子”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内蒙古自治区接收了3000多名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孤儿,牧民亲切地称他们是“国家孩子”。
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当时年仅19岁的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乡)牧民都贵玛被选作保育员,担负起照看28个孩子的重任。
这些孩子年龄最大的仅6岁,最小的才刚满月。
白天照顾孩子吃喝,晚上最难熬,根本没办法睡觉。
28个孩子的哭声、吵闹声此起彼伏,都贵玛索性把床摆成圆形,以便照顾到更多的孩子。
在都贵玛身边最久的孩子叫呼和。
刚来保育院时,呼和只有一岁多,是这些孩子中身体最虚弱的。
那时正是呼和学说话的年龄,当呼和叫出第一声“额吉”(妈妈),都贵玛抱起呼和,他的小脑袋使劲儿往她怀里钻。
那一瞬间,都贵玛强烈感受到当额吉的幸福。
山西十大珍稀野生动物介绍

山西十大珍稀野生动物介绍山西是一个拥有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地方,其中有很多稀有的野生动物,这些动物不仅具有珍贵的生态价值,还对人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山西十大珍稀野生动物。
一、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山西地区的特有种类,这些珍稀动物在山西悬挂了厚重神秘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其珍贵。
二、黑鹳黑鹳属于世界上非常稀有的珍稀动物,亦被誉为“活化石”,黑鹳常盘据于孤立的峡谷、崖壁、溪流旁边的丛林里,到秋季迁徙到南方越冬。
三、野生黄牛野生黄牛是中国四大珍稀野生牛之一,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山西黄牛群生活在高海拔区域,是珍贵的山地物种。
四、小松鼠小松鼠是一种存在于温带和亚寒带的森林生物,是山西地区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其俊俏的外形和机灵快速的动作为观赏者带来无尽的惊喜。
五、台湾蝾螈台湾蝾螈是一种绝种的水生动物,其分布范围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台湾和山西几处山间湖泊和水库。
这种蝾螈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六、黑麂黑麂是珍稀的山林野生动物,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世界上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类之一。
黑麂是含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珍贵物种之一。
七、华南虎华南虎是指仅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的一种珍稀野生动物,是世界上最濒危的虎类之一。
山西自然生长的华南虎是数量稀少的,其保护程度非常高。
八、黑鸟嘴黑鸟嘴是一种非常值得珍惜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山林和高坡食虫和采花的鸣禽,又称为巨嘴鸟。
这种鸟类在山西地区的分布非常有限。
九、镂耳麝镂耳麝是我国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又称为黄麝,分布于我国的山区、沼泽和水源附近。
这种珍稀动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类的猎杀。
十、草狼草狼是我国的一种珍稀野生动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草原猛兽之一。
草狼极具生态和科学价值,在山西地区的分布非常有限。
总的来说,山西十大珍稀野生动物集中体现了山西丰富的生态和文化底蕴。
这些动物的保护不仅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更让我们联想到了“珍惜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
鸟妈妈冒着高温孵小鸟感悟

鸟妈妈冒着高温孵小鸟感悟本人工作之余忙里偷闲,在家中喜欢侍弄花花草草,享受着它们的绿色与生机;也养了几只毛茸茸的黄色玉鸟,喜欢他们每一次的鸣叫及跳跃。
冬日的午后,无意间发现了鸟妈妈顺利产下一枚鸟蛋,这也是这对鸟妈和鸟爸第一次成功的繁衍下一代写下开篇序曲。
他们用自己婉转的歌声,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周边的每一个人,使之与它们一同快乐。
就这样连续4天产了4枚鸟蛋,鸟妈妈每日冒着高温尽职尽责的孵化着小鸟,就连维持自己生命的吃、喝问题都变得简单化了,每次都是快速完成后继续孵化,唯恐自己的鸟蛋受凉。
鸟爸爸则是每日都会站立在鸟窝旁,保护着鸟妈妈及鸟蛋的安全。
有的时候鸟爸爸为了奖励鸟妈妈孵化的辛苦,会将自己胃中已消化差不多的粮食,反哺给鸟妈妈,这时鸟妈妈也会在窝中高兴的扇动双翅,礼貌的回应着,他们每天在无限的欢乐中生活。
就在成功的孵化出小鸟后,鸟妈妈和鸟爸爸不辞辛苦,勤劳的喂养他们的宝宝的时候,有一天我发现鸟妈妈不停的用头部,摩擦着鸟笼子为了他们歇息的横杆,我小心的走到鸟窝前观察,发现鸟妈妈的一只眼睛的上下眼皮,已经几乎粘合到一起,它为了张开眼睛吃食,好饲喂它的孩子们(鸟的喂食方式是鸟妈妈先吃下鸟粮,然后再反哺给鸟宝宝),只能用眼睛与笼中的横杆摩擦,不然它们的孩子可能就无食可吃而被饿死,虽然这个时候鸟爸爸在一旁看着伤心,自己能做到的只是默默的增加了自己饲喂小鸟的频率。
当我心酸的发现这一幕的时候,轻轻的把鸟妈妈扶在手心,用温热的清水擦拭它迷离的小眼睛,放回鸟窝后,鸟妈妈快速的飘回窝中,用不太宽大的翅膀紧紧的保护着鸟宝宝,鸟宝宝未发现自己妈妈身体的异样,仍然将自己刚刚长出绒毛的小脑袋,在妈妈的翅膀下,无忧无虑的磨蹭着,享受着无私的母爱。
鸟妈妈虽自己已无能力进食来喂养它的孩子,但是还是一步不离的陪伴自己宝宝身边此时我已泪眼婆娑…………。
关于黑鹳的诗句

关于黑鹳的诗句1. 黑鹳展翅飞,那身姿多优美,就像空中的黑宝石在闪耀。
看,它在湖面上优雅地滑过,这画面难道不迷人吗?例子:我和小伙伴去湖边玩,突然看到一只黑鹳飞过来,我们都兴奋地叫起来:“哇,快看那只黑鹳!”2. 黑鹳立枝头,恰似一幅水墨画,这独特的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例子:我们在树林里走着,抬头就看到一只黑鹳静静地立在枝头,大家都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
3. 嘿,那黑鹳的羽毛可真漂亮,如同黑夜中的神秘精灵,你难道不想近距离看看?例子:我跟朋友说:“嘿,你知道黑鹳的羽毛有多漂亮吗?”朋友摇摇头,我接着说:“就像神秘精灵一样!”4. 黑鹳捕鱼忙,那敏捷的身手,不就像个水下的猎手吗?例子:我们在河边看到黑鹳在捕鱼,动作特别快,有人说:“看,它就像个水下猎手一样厉害!”5. 哇,黑鹳的叫声好独特,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你不想听听吗?例子:听到黑鹳的叫声,我对旁边的人说:“哇,这叫声好像在讲故事呢。
”6. 黑鹳在天空翱翔,那自由的模样,难道不像我们向往的生活?例子:看着黑鹳在天上飞,我感慨地说:“它多自由啊,真像我们向往的生活。
”7. 哎呀,黑鹳真的太神奇了,就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例子:我兴奋地对家人说:“哎呀,黑鹳真神奇,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呢!”8. 黑鹳的长腿真好看,就像优雅的舞者,你不觉得吗?例子:大家看到黑鹳的长腿,有人说:“这腿真好看,像个优雅的舞者。
”9. 嘿,黑鹳可是国家保护动物呢,我们得好好保护它呀,就像保护我们的宝贝一样。
例子:我对小伙伴们说:“嘿,黑鹳是保护动物,我们要像保护宝贝一样保护它。
”10. 黑鹳的存在让世界更美丽,这不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吗?例子:我们在讨论大自然的魅力,有人就提到:“黑鹳的存在让世界更美丽呀。
”结论:黑鹳真的是非常独特且迷人的动物,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让它们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生活。
最美的种子

最美的种子作者:流念珠来源:《智慧少年·润》2020年第01期有一次,蒙古族动物文学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受邀到一所学校去给孩子们讲讲他的几部动物代表作,比如榮获“第十五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黑焰》。
可在课上,黑鹤只字不提《黑焰》等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而是谈起了他的小时候。
黑鹤出生在黑龙江大庆。
那时父母觉得大庆空气污染严重,就把孩子送到了内蒙古。
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鹤跟着外婆养了两只乳白色的蒙古牧羊犬,并与它们在草原上度过了四年时光。
五六岁时,黑鹤经常在草原里行走。
每到黄昏,外婆喊他回家经常会找不到人,因为草原上的草很高,几乎没过了孩子的头。
外婆于是就站到高处喊:“格日勒,回家吃饭了!”黑鹤一听,就往回跑。
大一点的时候,黑鹤经常骑着他的小马,带着两只像狮子一样的白色大狗在草原上狂奔。
他总是边骑马边张开双手,因为那样手掌能触碰到草尖,鼻子能嗅到草原上特有的清新,让人感觉无比惬意。
黑鹤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也情有独钟。
大兴安岭里生活着中国一个饲养驯鹿的民族,名叫“使鹿鄂温克”。
有一年春天,黑鹤去鄂温克族人在森林里的营地,恰巧碰上他们正给一只白色的小驯鹿喂奶。
这只小驯鹿刚出生,它的妈妈就被熊咬死了,于是大家收养了它,还给它取名“幺鲁达”,意为“白色的鼻梁”。
因为没有妈妈的照顾,幺鲁达显得特别虚弱,大家给它奶瓶它也没力气吸。
黑鹤看着心疼,干脆拿过奶瓶,自己吸了一口奶,然后与幺鲁达嘴对嘴,耐心地喂起它来。
这样连续喂了很多天,幺鲁达总算慢慢精神起来,并且对人类特别友善。
每天清晨,幺鲁达都会走进黑鹤睡觉的地方,或是嗅嗅他的脸庞,或是舔舔他的耳朵,显得特别亲昵。
但随着它越长越大,森林的呼唤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于是有一天,它回归自然了。
所幸,黑鹤每次在森林里碰到幺鲁达,它总会凑过来闻闻他的手,一直都记得他。
讲述完童年,黑鹤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个很短的视频。
视频里,一个鄂温克老妈妈伸着双手站在林子里。
保护动物的故事精选5篇500字

保护动物的故事精选5篇500字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保护动物的故事精选5篇500字,希望你喜欢。
保护动物的故事1大妞二妞三5261妞,躲开,给妈妈让个位子4102,妈妈要工作了。
”年1653近七十的老教授亲昵地说着,向自己书房里的那张沙发走去。
沙发上,懒洋洋地躺着大妞二妞三妞,听见妈妈的叫声,它们一跃而起,同时扑到妈妈的身上,妈妈无限爱怜地将它们一一揽进怀里,原来,这三个“孩子”,是三只调皮可爱的小狗。
老教授的这一举动,惹得屋子里其他“孩子”们不干了,它们大声抗议着,纷纷跑过来,要妈妈也抱抱它们。
这些“孩子”包括:58只猫和狗,一只猴子,两只兔子和一只鸟——它们或是缺了一条腿,或是被挖去了一只眼,或是掉了一只耳朵。
它们大都是从死境里逃脱出来的,在卢荻妈妈这里,它们找到了生存的空间与希望,也找到了爱。
从1982年到现在,整整20年了,卢荻教授家的门,一直对那些遭受人们虐待或遗弃的小动物们敞开着。
20年来,卢教授同她的家人、朋友共救助了几千只小动物,在得到许多来自动物的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动物也有生命的尊严1988年,卢荻老人去美国西部,探望在那里工作的女儿。
女儿的邻居,是一位孤独的老人。
在他们房子的前面,有一片较大的草坪。
老人每天坐在草坪的长椅上,与她养的一条猫和一只狗呢喃对话。
这一天,她那只小猫居然淘气地爬上了电线杆,下不来了,它对着寻声找来的老人发出了“喵喵”的求救声。
老人怕得全身都抖了,她立即向警方报警求救。
不一会儿,一部警车鸣着警笛开来了,车上下来了两位警察,他们二话不说,架起云梯小心翼翼地将小猫捧下来,交到老人手里。
老人将小猫捧到手里,轻轻抚着它的毛发,她那副全神贯注的样子,仿佛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了进去。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两位警察,两个粗粗壮壮的汉子,居然也陪着老人,低声安慰着那只受了惊吓的小猫……保护动物的故事21964年10月,徐秀娟出生于41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53市一个满族渔民家庭,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黑生活习性

黑鹳(Ciconia nigra)是一种生活在全球各地的候鸟,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行为。
以下是关于黑鹳生活习性的详细介绍。
黑鹳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湿地和森林中。
它们通常选择树林密集、水源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沼泽作为繁殖和觅食的场所。
与白鹳相比,黑鹳更喜欢栖息在树木上而不是建筑物上。
它们会在大树的顶部或岩石峭壁上修建巢穴,通常与其他黑鹳成对繁殖。
黑鹳的巢由粗糙的树枝和干草构成,每年都会修复和加固。
黑鹳的食物主要包括鱼类、蛙类、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等。
它们擅长在浅水中觅食,利用长而细的喙捕捉猎物。
黑鹳通常会在黎明和黄昏时分出动,利用敏锐的视力和耳朵来探测潜在的猎物。
它们也会在草地上觅食,捕捉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黑鹳是迁徙鸟类,冬季会离开繁殖地寻找适宜的栖息地。
它们可以长途跋涉数千公里,迁徙到温暖的地区过冬。
一些黑鹳选择迁徙至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而另一些则选择留在欧洲南部或亚洲的温暖地带。
在繁殖季节,黑鹳展现出一系列壮丽的求偶行为。
它们会用翅膀扇动、点头摇尾、高叫等方式来吸引伴侣。
黑鹳的繁殖期通常是在春季,雌鸟会产下2到4枚蛋,并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孵化和育雏。
幼鸟孵化后,它们会在巢内待上几周,直至羽毛长齐并能够飞行。
保护黑鹳及其栖息地对于维持其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由于湿地退化、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黑鹳面临一定程度的威胁。
因此,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狩猎和推广环境教育等。
总结而言,黑鹳作为一种优雅而神秘的候鸟,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行为。
它们选择树木和湿地作为栖息和觅食的场所,在繁殖季节展现出壮丽的求偶行为。
保护黑鹳及其栖息地对于维持这一物种的繁衍和生存至关重要,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
用生命跳崖的白颊黑雁,让人震撼泪目!

用生命跳崖的白颊黑雁,让人震撼泪目!白颊黑雁若不是摄像机拍下,谁敢相信大自然竟如此残酷,这就是生存吧!2021-03-27 10:22若不是摄像机拍下,谁敢相信大自然竟如此残酷,这就是生存吧!在大自然中经常会有一些让人非常意外的事情,对于一些特别喜欢去到大自然里探险的人来说,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自然的残酷。
若不是摄像机拍下,谁敢相信大自然竟如此残酷,网友看后表示:这应该就是生存吧,下面就带大家来看一看吧。
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为了能够生存,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磨练,白颊黑雁就是其中一种,它们在出生后的两天就需要接受一次非常严峻的生命考验,必须要经历了这次考验,它们才能够更加坚强地活下去。
一般来说,白颊黑雁会将巢穴建立到悬崖之上,这样就可以避免天敌的侵扰,只有这样,它们也才能够再次安全的生活下去,但正是因为居住位置的特殊性,白颊黑雁的出行也会变得非常的困难,在危险的时候必须要从悬崖上飞下来,这也成为了训练白颊黑雁飞翔的一种方式。
在白颊黑雁出生不久之后,它们的爸爸妈妈就会将其带到几十米高等悬崖上面,然后将其扔下,这些白颊黑雁在摔落的过程当中,必须不断地扑腾翅膀,这样才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也只有这样,白颊黑雁才能够慢慢的学会飞翔。
但是总有一些白颊黑雁的运气不是那么好,它们在衰落的过程当中就有可能撞到了半山的岩石,因此这种方式死亡率是十分之高的,不过只有通过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式,才能够让白颊黑雁学会生活,小编觉得,或许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放手。
用生命跳崖的白颊黑雁,让人震撼泪目!2019-10-19 06:19白颊黑雁身长58- 70厘米,翼展132- 145厘米,体重1400-2400克,寿命19年。
羽色为漂亮的灰、白、黑色,背部色灰,面有白斑,是一种很容易识别的黑雁,颈部和胸部黑色,小脑袋纯白色,有灰色条纹环绕并与非常苍白的下体形成对比。
腿和臀部是黑白双色相杂,嘴黑色并在眼睛前形成一块明显的小三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鹳母亲连续三年产四崽堪称奇迹被赞英雄
两只大黑鹳在鸟巢旁边守护它们的宝宝。
李理摄
记者今天获悉北京黑鹳种群最近又添了4个宝宝。
而且这4个宝宝都是同一只黑鹳妈妈所生。
堪称奇迹的是在野生黑鹳繁殖率极低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母亲”已经连续3年每窝都产下4只宝宝。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长期负责监测北京境内的野生黑鹳种群数量。
在通过望远镜确定黑鹳繁殖成功后黑豹野保站站长李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说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数量不断减少全国总计只有2000多只。
在北京生活着大约40多只。
黑鹳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
观察、研究黑鹳的习性并不容易。
因为它们非常警惕常常会将巢穴筑在隐蔽的悬崖峭壁上人们极难发现。
从2000年开始黑豹野保站开始在房山拒马河流域监测野生黑鹳。
为了观测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常常要攀上悬崖。
这次4只黑鹳宝宝出生的2号巢穴位于十七渡大沙地附近距离拒马河河面的垂直高度263米。
因为此前连续两年这里都有黑鹳宝宝出生所以工作人员从3月初就开始密切关注这个巢穴。
两只成年黑鹳首先开始修复巢穴。
3月底雌鹳产卵。
到了4月中旬小黑鹳
破壳而出身体呈白色绒羽状。
两只大黑鹳轮流看护喂养。
小鸟长得非常快4月底开始慢慢褪下白色绒羽。
最先变黑的是翅膀然后全身慢慢变成黑色。
“小鸟现在正在换羽毛预计6月中旬换羽结束6月底就会开始在巢中练习飞翔。
如果一切顺利7月中旬小鹳就可以离开巢穴。
”李理说2号巢中的大黑鹳连续3年繁殖4只黑鹳宝宝在野生黑鹳繁殖史上非常少见。
这也证明这一地区食物充足生态良好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完整。
此外成年黑鹳为了哺育这些幼崽非常辛劳。
它们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会从巢中飞出觅食。
觅食地在距离巢穴1公里左右的拒马河河边。
它们吃的食物种类非常杂有鱼虾、蝌蚪、蜥蜴、青蛙、小蛇、小老鼠等等。
记者看到大黑鹳差不多每2小时往返一次。
飞回巢穴后小鸟会张开小嘴求食碰撞大黑鹳的嘴然后大黑鹳就会吐出食物小鸟们开始纷纷抢夺食物。
在这里特别提醒到拒马河附近游玩的游客们做到文明观鸟不要干扰黑鹳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