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
双氯芬酸钾的临床应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它具有起教快, 止痛效果好 而副作用小的优点 本文就双 氯莽酸钾的药代动』 学特征 ,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研究进行 了 』 综述 1 药代 动力学特征 双氯芬酸钠 ( il f n c o i m 简称 D )的药理、药 Dc o e a d u , S S 代动力学等已有 比较详细 的综述 。普遍认 为 D s的药教 与 其抑制前列腺素等合成有关 ,它是环氧化酶的强抑制剂,可 减少前列腺素 ,前列环 素以及血栓素产物的合成 。D 与 Ⅱ P s 分别为双氯莽酸的钾和钠盐 ,其药理作用相同,土要不 涮在 于前者 的水溶性 大干后者,以及 由此而 导致的药物制剂起 效 时间的不 涮以及临床应用 的不 列。 D P的水溶性 比 D s好,所 以常被制 成在胃酸【易溶的建 } l 释制剂 ,而 D s则常被开发成肠溶 制剂或缓控释制剂 禁食 者 口服 n P的达峰时间为 0 3 h .3 2 ,平均达峰时间为 1,最 h 侠能在培药 lm n后从血浆一 检测 到药物 。还有 项 54 Oi { - 3 名个体 的研究表明 D 速释片的达峰时 间约为 D 肠溶片达峰 P s 时间的 13 最早 玎检测 出药物的时间 比 D 肠溶片快 2 倍, /, T s 0 但是 两种盐的 C a m x和生物利用度相似 。 a溶解后 ,其制 ’ 刑- 的双氯芬酸就 以同样 的方式分布 、代谢和 消除 。双 氯莽 酸具有 很高的蛋 白结台 率 (9 5 )可透过 胎盘 ,也可少量 9.% 出现在母乳中,有 疑著的首过消除代谢, 口服后仪霄 6% 0 的 活性药物 以原形进入件循环 ,原形药物及代谢产物主要 由尿
患者进行了双 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比较 了 n 速释片 5 m P 0 g和 D 肠溶片 5 m s 0 g的止痛效果 结果显示 D P速耔片平均疼痛强 度在培药 0 2 h后能显著减轻,而 D 5 s则需要 2 蛙低的疼 h 痛强度 D P出现在培药后 2 ,D 现在给药后 3 。 h s h 2 4偏头痛 . n 5Ⅲ P O g或 10 g的止痛效果 与 Sm t i ta 0r a u a r pa
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用于骨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d o i : 1 0 . 1 5 8 8 7 / j . e n k i . 1 3 - 1 3 8 9 / r . 2 0 1 5 . 2 2 . 0 0 9
I ’ e c l i n i c a l e fe c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d i c l o f e n a c s o d i u m pr e e mp t i v e a n a l g e s i a f o r o r t h o p e d i c s o p e r a io t n DE NG C h u n — l i n g.
但 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术后 4 8 h内 , 观察组 曲马多 的使用 次数少 于对 照组 , 用量低 于对照 组 , 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用 于骨外科 手术 , 可有效缓解 术后疼 痛 , 提 高患者镇 痛满意 度, 减 少术后镇痛药 的使用 。 【 关键词】 超前镇痛 ; 双氯芬酸钠; 术后疼痛; 自 控镇痛泵; 视觉模拟评分 【 中图分类 号】 R 6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5 ) 0 8 A一 0 0 1 5— 0 3
双氯芬酸钾临床应用133例观察
药过 敏者禁 用 , 已有 肝 肾功能 损害 者 慎用 。 对
参考文献
[] 吴 1 [] 何 2 妍, 黄 萍, 韩 敏等 双 氧莽酸钾胶束人 体药代动力
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国药房 , 0 , ( )1 8 J 2 1 1 3 :5 0 2 庆 . 亚雄 , 周 许树耘 等 双 氧莽酸钾凝胶荆 治疗急性疼 痛和安全性评价[]华西 药学杂志 , 0 : ( )4 7 J 2 01 6 : 0 5 6
[] 黎卉寿主编 临床肠 外及肠 内营养 支 持[ 4 M]北京 : 人民军
医 出版 杜 ,9 6:9 19 2 5
[ ] E a e C m a s f atc n u tb f d g 2 vr D, x p ̄ o o s d J ue e i s m t J n g r a q i e n _] P N 1 8 , : 】 I E , 90 4 7 9 [ ] C r —S a J Me e JL S e a T as udr 3 ue o rM , 1r , hr t D W. r d oe J t t ] m a n a
素 是体 内重 要 的炎 症 介 质 , 在 发 热 和 疼 痛 病理 它 过程中起重 要 作用 , 氯芬 酸钾 能 抑 制 炎 症 反应 双
中的前列 腺素 合成 , 而抑 制 前 列 腺 素 引 起 的 毛 从 细血管透 性增 加 和血 管扩 张 两 个 环 节 , 少 炎症 减
渗 出, 善血 液循 环 , 利 于 炎症 迅 速 消 退 , 改 有 因此 对于 关节 、 肉扭 伤 、 肌 口腔 手 术 、 经等 无 菌 性 炎 痛 症、 组织 水肿 和疼痛 效果 良好 2。 双氯芬 酸 钾 的副 作 用 主 要 表 现 为 上 腹 部 不 适, 消化不 良、 胀气 , 罕见 消化道 出血 穿孔 , 偶见 肝
双氯芬酸可用于创伤及术后止痛
27 2019.04 No.12
抗炎止痛 疗效确切 非甾体抗炎药作为解热镇痛药在临床 应用已多年,在创伤及围手术期镇痛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 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已经超过100种,双氯 芬酸钠是其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其作用机 制是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从而 阻断炎症的反应过程,发挥抗炎止痛的作 用。因疗效确切,现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钠,多年的应用结果表明【1】,双 氯芬酸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 曲马多、吲哚美辛、萘普生等强2~2.5 倍,对手术后疼痛、胆绞痛、肾绞痛等有
较强的镇痛作用。
术后镇痛 强烈持久 一项对80例骨科术后患者采用双氯芬 酸钠缓释制剂镇痛的观察研究显示【2】, 当术后疼痛达WHO疼痛分级3级时一次性 给药,观察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 100mg;对照组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分 别于用药后1、12小时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 况,结果显示:用药后1小时,观察组镇 痛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10、60、10 例,对照组分别为4、46、30例;用药后12 小时,观察组镇痛显效54例,有效26例,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 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骨科患者术后因刀口疼痛影响食欲 及睡眠,对疾病恢复不利。双氯芬酸钠缓 释剂是一种新型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其镇 痛作用强烈而持久,且无中枢神经系统的 不良反应。与哌替啶比较,双氯芬酸钠缓 释剂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患者术后
E-mail:qiuhuayan@ 责编/邱华艳
诊疗康 复
双氯芬酸可用于 创伤及术后止痛
文/ 林泉
创伤是机械因素引起的人体组织或器 官破坏,当创伤出现的时候大多会伴随剧烈 疼痛。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中,经常伴随着疼 痛,各种手术也是创伤。2001年在悉尼召开 的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学术研讨会则提 出,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消除诊疗过程中 的疼痛是医生的基本任务之一。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麻醉科药物是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用于控制疼痛、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关键药物。
麻醉科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提高麻醉科医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药物的分类主要分为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
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局部麻醉,麻醉药通常是通过静脉或呼吸吸入给药的方式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辅助药主要用于治疗麻醉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麻醉选择要综合考虑手术区域、手术持续时间、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
对于小手术或低龄患者,一般选择局部麻醉药物;对于大手术或高龄患者,一般选择全身麻醉药物。
在选择和应用麻醉药物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史等。
针对麻醉可能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麻醉科医生需要在选择用药时有针对性的考虑,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速度。
麻醉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要严谨、细致、精确。
准确计算剂量、按时给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是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给药速度,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在麻醉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麻醉科医生要特别关注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药物过敏史较多的患者,应选择无过敏反应的药物;对于可能引起明显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有必要应当调整药物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
总之,麻醉科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提高麻醉科医生的药物应用水平和麻醉效果至关重要。
该指南应包括麻醉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应用原则、给药剂量和速度、药物相互作用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麻醉科医生的规范化操作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服务。
麻醉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麻醉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麻醉药指的是用于无意识状态下保证手术、诊断以及其他医疗操作安全进行的药物。
麻醉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放松肌肉以及产生无意识的状态,为医生提供操作空间,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重点分析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观察结果。
一、麻醉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麻醉药可以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两大类。
全身麻醉药包括静脉注射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抗痛、镇静和失去意识的作用。
局部麻醉药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的传导,使局部感觉丧失而达到麻醉效果。
二、全身麻醉药的应用全身麻醉药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其中静脉注射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是最常见的应用形式。
静脉注射麻醉药常用的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吸入麻醉药则包括氟烷、异氟醚等。
这些药物的应用可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且具有快速清醒的优势。
三、局部麻醉药的应用局部麻醉药常见的应用形式有皮下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等。
皮下浸润麻醉主要用于小手术或切口修复过程中,表面麻醉则适用于浅表部位的手术,如眼科手术。
神经阻滞麻醉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实现麻醉作用,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手术或疼痛治疗。
四、麻醉药的临床效果观察1. 疼痛控制:麻醉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或局部神经传导的作用,有效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
2. 动态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 病人恢复:麻醉药在手术结束后会逐渐代谢,患者会从无意识状态中渐渐清醒,同时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意识恢复等指标,确保病人的安全。
观察结果显示,麻醉药在手术结束后能够迅速清醒,无明显的副作用。
4. 术后并发症:虽然麻醉药在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某些患者可能出现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麻醉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总结: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临床应用茶永康;徐娇;毕瑞;徐学武【摘要】目的比较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与单纯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200例20~76岁患者,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雅兵)十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分别用雅兵8 m1+芬太尼0.5 mg和芬太尼1.0 mg+氟哌利多5 mg行皮下自控镇痛.结果术后4~48 h各时点A组与B组VAS评分相当(P<0.01),镇静评分A组低于B组(P<0.01).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A 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用于术后皮下镇痛优于单纯芬太尼镇痛.【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18【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皮下镇痛;雅兵;芬太尼【作者】茶永康;徐娇;毕瑞;徐学武【作者单位】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672400,云南省巍山县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切是最主要的术后镇痛药物之一,但随剂量增加,不良反应也明显,雅兵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抗炎镇痛效果好,本研究观察雅兵联用芬太尼用于皮下镇痛(PCSA)效果与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例手术患者,ASA I-II级,年龄20~76岁,男120例,女80例,体重48~70 kg,近期无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病史,凝血功能障碍、哮喘、肾功能不全等禁忌证,皮下镇痛分为雅兵十芬太尼(A组)和芬太尼组(B组)各100例。
1.2 麻醉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或神经阻滞。
1.2.1 镇痛方法 A组芬太尼0.5 mg十雅兵8 m1,B组芬太尼1.0 mg+氟呱利多5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行皮下镇痛,背景剂量2 m1/h,PCA每次0.5 m1,锁定时间15 min,术毕前30 min开始镇痛,镇痛部位选一侧上臂,以套管针行三角肌皮下埋置接镇痛泵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_杨志伟
·临床论著·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杨志伟吴达丰*梁勤敏李洪伟①(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麻醉科,杭州311106)【摘要】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011年12月 2012年3月,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按手术通知单顺序编号,依次交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前10min实验组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2h(T2)、6h(T6)、12h(T12)、24h(T24)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和布氏评分法(BCS)进行舒适评分,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2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实验组术后24h内各时点VAS评分及B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少(2例vs.9例,χ2=5.711,P=0.017),追加镇痛的例数少(3例vs.10例,χ2=5.094,P=0.024)。
2组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及苏醒期烦躁,且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少,可以安全用于临床。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6604(2013)05-0429-03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Operation Yang Zhiwei,Wu Dafeng,Liang Qinmin,et al.Department of Anesthesia,Hangzhou Yu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uhang31110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ynaec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ASAⅠ Ⅱwere schedulced for laparoscopic operation according to surgery notice sequentially numbered from December2011to March2012.They were alternate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ed group(n=25)and the control group(n=25).Each group of25cases were using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Before induction,the treated group received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of2ml,and the control group remained untreated.The effect of analgesia was accessed by visual analog scale(VAS)and the easement score was accessed by BCS at2h,6h,12h and24h after surgery.Side effects were also recorded.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ed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VAS and BCS in24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P<0.05).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restlessness was found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2cases vs.9cases,χ2=5.711,P=0.017),and significantly less cases of additional analgesia were observed in the treated group(3cases vs.10cases,χ2=5.094,P=0.024).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ONV(P>0.05).Conclusion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operation can obviously alleviate postoperative pain,reduce the use of analgesic and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ness of patients with fewer side effects,therefore we conclude it can be saf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Nonsterio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Diclofenac sodium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Preemptive analgesia;Laparoscope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恢复快,但多数患者由于腹壁穿刺孔、二氧化碳气腹刺激、内脏牵拉等因素仍存在术后疼痛。
双氯芬酸钠栓配伍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临床分析
双氯芬酸钠栓配伍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配伍微管行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双氯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
双氯组接受双氯芬酸钠栓配伍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早孕吸刮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
结果:双氯组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双氯组患者的疼痛等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以上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双氯芬酸钠配伍微管微创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操作简便易行、镇痛效果满意、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费用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人工流产;双氯芬酸钠栓;微管;临床效果人工流产是非意愿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但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机体会受到损伤,致使局部释放化学介质,既有致炎作用,同时还可刺激痛觉神经末稍,引起疼痛[1]。
另外,再加上人工流产使用的前列腺素本身有致痛作用,因此极易导致受术者疼痛难忍而不配合手术,有的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而限制手术进程[2]。
近年来,相关学者尝试使用双氯芬酸栓配伍微管微创方法行人工流产手术,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对此,为探讨双氯芬酸钠栓配伍微管行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本文结合我院工作实例进行对比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年龄20~40岁、妊娠5~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有停经史,B超、妇科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且肝功能正常者,停经天数与孕周相符,B超提示孕囊在18mm以内,均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及出血性疾病,无哮喘、青光眼、过敏性体质等病史,无生殖道畸形或瘢痕子宫,白带检查正常,有阴道炎者治疗后再终止妊娠,入选者均为自愿终止妊娠,随机分为2组,双氯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年龄均为20~40岁,孕次为0~3次,孕周5~7周内,2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6-08-04T16:46:08.2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作者:林菊芳[导读] 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控制妇产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具有镇痛速度快,效果好,安全实惠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上使用。
林菊芳(江苏省常州市金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 213200)【摘要】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妇产科患者34例。
对照组使用传统杜冷丁进行疼痛控制,观察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进行术后疼痛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妇产科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
结论:在妇产科患者的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控制疼痛疗效佳。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栓;妇产科;术后疼痛【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187-02治疗妇产科疾病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其具有术后恢复慢,患者产生疼痛等缺点,在妇产科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控制非常必要。
我院将6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1.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1.1 基线资料将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8例(属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34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在24~43岁,平均年龄为(26.17±8.94)岁。
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3~42岁,平均年龄为(27.35±9.12)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妇产科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妇产科患者使用传统杜冷丁镇痛。
在妇产科手术后,患者服用传统杜冷丁60~90毫克,每日服用不得超过600毫克。
观察组妇产科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
兽用双氯芬酸钠的最新研究进展
兽用双氯芬酸钠的最新研究进展双氯芬酸钠又名双氯灭痛,是第三代强效非甾体类抗炎药。
近年来,在动物医学上广泛试用于动物的解热镇痛,因此也被成为兽医临床上的“阿司匹林”。
一些兽医工作者或兽药厂也将该药试用于动物的神经炎、关节炎以及各种炎症所致的发热等禽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兽医临床上收到高度评价。
鉴于此,为了有效地促使双氯芬酸钠在我国兽医临床的科学应用,加快该药在我国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笔者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该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对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双氯芬酸钠作为苯乙酸类衍生物,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由国外Ciba-Gei gy药厂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并于1974年上市。
国内于1985年合成,并相继在国内许多药厂生产,Meevog A等报道该药临床用丁消炎、镇痛、解热和抗风湿等,其消炎、解热作用较强。
因其在同类药物中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长期应用无蓄积性等优点,1995年已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是世界畅销药之一。
Prashant M等研究报道指出,该药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途径而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三酰甘油)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花生四烯酸浓度,从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二、对药效学的研究双氯芬酸钠在我国多见于其合成工艺及在人医临床的报道,在兽医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感冒征候群传支、传喉引起的发热炎症,沈芸荪等研究发现,该药具有较强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其作用比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在2001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兽药厂的相关专家率先在国内将医用双氯芬酸钠研制成兽用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剂型,该剂型其中加入了牛磺酸,增强了临床药效,减轻了双氯芬酸钠的毒副作用,拓宽了双氯芬酸钠的使用范围。
这一兽用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对家畜发热、疼痛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肌肉损伤等病的防治上,有效率达98%以上,治愈率达95%以上,为解决家畜发热性疾病提供了一类有效防治药物,经过对370多万头猪的临床应用,降低了猪群死亡率,养殖户经济效益得到逆转。
双氯芬酸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
双氯芬酸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目的讨论双氯芬酸麻醉应用进展。
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
【关键词】双氯芬酸麻醉应用双氯芬酸是氨基苯乙酸衍生物,化学名为2-[2,6-2氯(苯)-氯苯]乙酸单钠盐,分子式C14H10C12NO2Na,与布洛芬同为使用最广的该类药物。
目前临床所用制剂多为肠溶片、缓释片、片剂、栓剂和针剂,以及外用凝胶。
一、药理作用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
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酯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本品口服吸收完全,与食物同服降低吸收率。
血药浓度在空腹服药后2小时达峰值,但与食物同服则6小时达峰值,缓释药物约在4小时达峰值。
空腹时最好应用肠溶衣片。
药物半衰期约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在乳汁中浓度极低,可以忽略,在关节滑液中服药后4小时其水平高于血浆水平,并可维持12小时。
大约50%在肝代谢,主要转化途径为单羟化、多羟化或甲基化反应,产生几种酚酸类代谢物,35%从胆汁、粪便排出,40%~65%从肾脏排出,长期服用几乎无蓄积作用。
目前临床所用制剂多为肠溶片、缓释片、片剂、栓剂和针剂。
双释放剂型含25mg肠溶颗粒和50mg缓释颗粒,药物的小颗粒制剂为1mm,一般不需胃蠕动影响即可进入肠道,提高了胃肠道的耐受性,可更快和更可靠地吸收,血药浓度稳定,受食物的影响小,达峰浓度仅1小时,以后维持稳态浓度约20小时,每日仅需服用1次,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降低。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1.适应证(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2)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双氯酚酸钾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双氯芬酸钾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综述摘要:双氯芬酸钾现已成为治疗偏头痛的新一代药物。
通过临床试验表明: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生产的双氯酚酸钾片对急性关节肌肉损伤、拔牙后疼痛、口腔急性无菌性炎症及其他无菌性炎症引起的急性疼痛的止痛作用临床疗效满意,其止痛效果及作用速率均优于双氯酚酸钠片,临床综合疗效的有效率亦优于双氯芬酸钠片。
临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结果表明双氯酚酸钾片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强,安全性好等特点。
English abstract:Diclofenac potassium has now become a new generation of drugs in treatment of migraine. Through clinical trials show: Jiangsu Yangtze River Pharmaceutical Group Company production of diclofenac potassium tablets on acute muscle injury, pain, dental oral acute aseptic inflammation and other aseptic inflammation caused by acute pain analgesi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ts analgesic effect and speed of action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diclofenac potassium sodium tablet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effect, efficiency is also better than that of diclofenac sodium tablets. Clinical and has no obvious toxic and side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clofenac potassium tablets has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good safety characteristics.关键词:双氯芬酸钾(Diclofenac potassium)、急性疼痛、镇痛抗炎作用强疼痛是困扰人类最大的医学问题之一,其中头痛、痛经、牙痛及术后痛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麻醉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麻醉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麻醉药是一类在医疗和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的药物,能够产生各种程度的麻醉和无痛感。
麻醉药的应用对于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和手术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麻醉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麻醉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麻醉药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麻药。
全身麻醉药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给药途径进行应用,能够在全身范围内产生麻醉作用。
局麻药则主要用于局部麻醉,能够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特定部位的感觉丧失。
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传导的改变来产生麻醉作用。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包括丙泊酚、芬太尼和异氟醚等。
局麻药则通过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来产生麻醉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钠通道的开放。
常见的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
二、麻醉药在手术中的应用麻醉药在手术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受疼痛的困扰,并且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组合是十分重要的。
在大多数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是全麻,即全身麻醉。
全麻能够使患者进入深度的无痛睡眠状态,同时还能够提供良好的肌肉松弛和呼吸控制。
全麻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麻醉药物组合,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
另外,有些手术需要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这时常用的方法是局麻。
局麻既能够提供局部的麻醉效果,又能够保持患者清醒,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与患者交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麻醉药的临床效果观察对于麻醉药的临床效果观察是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反应和术后的康复情况,可以评估麻醉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麻醉药的效果观察主要包括麻醉深度的评估和术后恢复的观察。
麻醉深度的评估通常使用生理指标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和麻醉深度。
临床观察则主要包括对患者的面色、意识状态和肌肉松弛程度等方面的观察。
麻醉联合用药用于产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麻醉联合用药用于产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进行剖宫产手术后的患者运用丙泊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的效果。
方法我院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自愿行剖宫产手术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用2mg/kg的丙泊酚进行镇痛,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了1mg/kg的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
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麻醉患者术后半个小时及一个小时的效果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个小时及六个小时的术后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时运用丙泊酚加上双氯芬酸钠栓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对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患者安全有效,是临床上理想的麻醉镇痛方法。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丙泊酚双氯芬酸钠栓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145-01现今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分娩孕产妇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产妇有减轻或者消除剖宫产手术带来痛苦的意愿。
近几年我院对产妇实行一种新的镇痛方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安全可行[1],具体方法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还未消除时,对产妇行直肠联合丙泊酚及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这种镇痛方法减轻可胃肠道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自愿行剖宫产手术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均在19-41岁之间,体重在52-76kg之间。
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有血液系统疾病、心肺未见异常、肝肾无疾病、未有消化道溃疡史及药物过敏史。
进行剖宫产术前要禁食8小时,不使用任何药物。
将这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用2mg/kg的丙泊酚进行镇痛,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了1mg/kg的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
二氯海因分子式
二氯海因分子式二氯海因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也被称为双氯芬酸盐。
它的化学式为C13H16Cl2N2O,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
二氯海因主要用于局部麻醉,可用于皮肤、黏膜、眼部、鼻子等部位的局部麻醉,也可用于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
今天本文将从二氯海因的性质、用途以及安全性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二氯海因的性质二氯海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2.2,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结晶性粉末。
常温下,二氯海因稳定,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可在水/有机混合溶剂中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二氯海因具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它的密度为1.3 g/cm³,熔点为168-170℃,沸点为350.2℃,在光线下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灭活。
1.局部麻醉:二氯海因具有局麻剂的作用。
它可用于皮肤、黏膜、眼部、鼻子等部位的局部麻醉。
用于皮肤局部麻醉时,剂量通常为0.5%-2%的浓度。
对于其他部位的局部麻醉,局麻剂的浓度不同,剂量也不同。
2.椎管内麻醉:二氯海因可通过椎管内注射的方式进入脑脊液,并且具有持续时间长的麻醉效果。
常用于手术麻醉、产科分娩麻醉等。
3.神经阻滞:二氯海因可用于神经阻滞,例如阻断臂丛神经、胸段神经、腰骶神经等。
虽然二氯海因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但是在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二氯海因过敏者,使用二氯海因后会出现过敏反应。
二氯海因还可能引起神经并发症,例如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
如果使用剂量过大,二氯海因还可能引起毒性反应,例如呼吸抑制、昏迷等。
如果二氯海因注射到静脉中,会出现全身性麻醉、心血管刺激等不良反应。
如果使用二氯海因,应该选择合适的剂量和途径,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停止使用。
四、二氯海因的注意事项1.对于过敏者,应该避免使用二氯海因或谨慎使用,并在使用时考虑应急措施。
2.在使用二氯海因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以确保其麻醉效果。
3.在使用椎管内注射方式时,应注意注射部位和注射深度,避免损伤神经或导致脑脊液泄漏。
麻醉联合用药用于产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麻醉联合用药用于产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作者:颜立新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第15期(东莞市寮步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523400)[摘要]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联合丙泊酚对剖宫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双氯芬酸钠栓501 mg/kg +丙泊酚2 mg/kg,对照组丙泊酚2 mg/kg;观察术后(VA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组间30 min、1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对丙泊酚麻醉有增效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是一种较安全理想的剖宫产术麻醉镇痛方法。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栓;丙泊酚;镇痛麻醉[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06-02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轻或消除剖宫产术后疼痛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我院近年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作用尚未消失之前即刻直肠应用双氯芬酸钠栓+丙泊酚联合用药,其效果安全可靠,并预防或减少了丙泊等麻醉性镇痛药硬膜外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4例ASA I~II级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年龄18~42岁,体重42~66 kg,孕龄40~60 d。
无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无消化道溃疡史,无药物过敏史和药物禁忌症。
术前禁食8 h,术前不用药。
随机平分成两组,双氯芬酸钠栓复合丙泊酚组(治疗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每组32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药品双氯芬酸钠栓注射液(5 ml/支,含双氯芬酸钠栓50 mg,武汉同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328);丙泊酚注射液(20 ml/支,含丙泊酚200 mg,芬兰Leiras Oy公司,批号:UGI56)。
双氯芬酸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王雪洁;高彩芹;曲知芳;于霞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01(020)003
【摘要】@@ 双氯芬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效果,疗效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现已在全球广泛应用.我国从80年代开始研制并应用于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抗炎镇痛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曲马多、吲哚美辛、萘普生等强2~2.5倍,对手术后疼痛、胆绞痛、肾绞痛等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王雪洁;高彩芹;曲知芳;于霞
【作者单位】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双氯芬酸钠栓在肛肠术后镇痛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J], 谭云峰;李广成;孙惠;张艳;王文定
2.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联用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临床应用 [J], 茶永康;徐娇;毕瑞;徐学武
3.双氯芬酸钠栓配合套装式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微创人流新技术临床应用 [J], 敖秋兰;何兰香;袁文峰
4.浅析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J], 张学丽;郭常青
5.呋咱氮氧化物偶联的双氯芬酸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筛选 [J], 于晓琳;季晖;张奕华;李瑞文;彭司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氯芬酸钠在妇产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第八卷·第(05-06)期合刊 49CHINA HEALTH INDUSTRY术后疼痛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该反应通过降低患者的疼痛阈值而加重病人的疼痛体验,同时导致生理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1]。
而术后镇痛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早离床活动而降低血栓发生,有利于促进康复。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2],我科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术后镇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0例,其中子宫肌瘤挖除术15例,宫外孕手术16例,附件包块切除术20例,全子宫切除49例。
患者年龄为16~75岁,平均年龄34.6岁。
另设病情、例数、年龄等相同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但对照组术后暂时不做镇痛处理。
所有患者无芬太尼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无肝肾及凝血功能异常,无溃疡和异常出血史,术前24h未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无神经系统疾患(产科术后镇痛期间暂停哺乳),无精神疾病并能正确理解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1.2 治疗方法妇产科手术完毕后,麻醉消失,感觉切口疼痛时,治疗组采用2粒双氯芬酸钠栓50mg(武汉同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485),剥去外壳,外涂络合碘,经肛门塞入齿线上约2~3cm处。
对照组则不用药,如术后剧痛给予度冷丁等药物止痛。
其他处理2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观测术后血压(BP)、心率(HR)、呼吸(RP)及血氧饱和度(SPO 2)的变化。
镇痛效果采用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AS)来评估各组临床效应,按WHO疼痛分级标准评判。
同时记录双氯芬酸钠栓用药后引起的轻度腹泻、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 2检验或Fic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
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1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 结果2.1 一般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氯芬酸麻醉的临床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3-05-14T11:17:06.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明娣郭滨颖孟繁纯[导读] 与保钾利尿药同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围术期如使用注意检测钾离子浓度。
张明娣郭滨颖孟繁纯(哈尔滨市眼科医院 150000)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117-02 【摘要】目的讨论双氯芬酸麻醉应用进展。
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
【关键词】双氯芬酸麻醉应用
双氯芬酸是氨基苯乙酸衍生物,化学名为2-[2,6-2氯(苯)-氯苯]乙酸单钠盐,分子式C14H10C12NO2Na,与布洛芬同为使用最广的该类药物。
目前临床所用制剂多为肠溶片、缓释片、片剂、栓剂和针剂,以及外用凝胶。
一、药理作用
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
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酯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与食物同服降低吸收率。
血药浓度在空腹服药后2小时达峰值,但与食物同服则6小时达峰值,缓释药物约在4小时达峰值。
空腹时最好应用肠溶衣片。
药物半衰期约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在乳汁中浓度极低,可以忽略,在关节滑液中服药后4小时其水平高于血浆水平,并可维持12小时。
大约50%在肝代谢,主要转化途径为单羟化、多羟化或甲基化反应,产生几种酚酸类代谢物,35%从胆汁、粪便排出,40%~65%从肾脏排出,长期服用几乎无蓄积作用。
目前临床所用制剂多为肠溶片、缓释片、片剂、栓剂和针剂。
双释放剂型含25mg肠溶颗粒和50mg缓释颗粒,药物的小颗粒制剂为1mm,一般不需胃蠕动影响即可进入肠道,提高了胃肠道的耐受性,可更快和更可靠地吸收,血药浓度稳定,受食物的影响小,达峰浓度仅1小时,以后维持稳态浓度约20小时,每日仅需服用1次,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降低。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1.适应证
(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
(2)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
2.用法和用量
口服:双氯芬酸钠或者双氯芬酸钾,25mg每日3次,75mg每日1次。
外用:按需要治疗的痛处大小,取一定量药涂敷患处,轻轻揉擦,每日3~4次。
3.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不适、腹痛、烧灼感、反酸、纳差、便秘、恶心等,其中少数患者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可引起水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严重不良反应。
(4)其他少见的有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患者出现黄疸、皮疹、心律失常、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4.禁忌证对本品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过敏者禁用。
5.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2)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
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3)对诊断的干扰:可致尿中尿酸含量升高。
6.特殊病人用药本品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可通过胎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4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本品可致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胃溃疡和穿孔,应慎用。
7.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
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麻醉手术病人出血的危险。
(3)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4)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5)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6)本品与抗糖尿病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疗效,故需慎重考虑。
(7)围术期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
(8)与保钾利尿药同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围术期如使用注意检测钾离子浓度。
8.药物过量药物过量时应尽快采取洗胃和活性炭处理,以阻止其进一步被吸收。
对并发症,例如血压过低、肾衰竭、惊厥、胃肠刺激、呼吸抑制,应进行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卢成涛.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24期.
[2]郭海燕,滕卫红.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