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用典”修辞手法专题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的“用典”修辞手法专题学案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用典的作用有四:

1.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2.委婉表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

3.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4.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其内涵。

方法指津

1.了解典故类型,准确把握作者的用典意图。

典故的种类有明典、暗典、翻典。明典,即令人一望即知的用典。如“化蝶方酣引,闻鸡又着鞭”其中“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周梦蝶”,“闻鸡”一词典出于“祖逖闻鸡起舞”。暗典只师取前人典故之意,而不用其辞。如“和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中“沧海横流”出自范宁《谷梁传序》中“孔子观沧海之橫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如“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诗中用写美慕卞和因献璞玉而双脚被刖,以表明作者不甘奴颜屈膝之意,其实何尝真愿斩足,亦属翻典之类。

2.古诗词中常用典故集锦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仪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言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事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散骗汉使,说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7)双鲤、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鯉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8)青鸾(青鸟):《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9)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0)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11)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12)劳歌:本指在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亭旧址在南代称。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3)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14)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

(15)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渭城”“阳关”。

(16)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17)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18)雕虫:语出汉代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19)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

(20)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至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21)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22)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23)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24)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25)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26)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7)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28)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即学即练

1.(2020·福建三明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