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投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指企业融资能力受到限制,无法实现其投资决策。

融资约束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文献,并探讨其中的启发和经验。

融资约束问题起源于Modigliani与Miller的融资理论,他们认为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价值,而且外部融资成本基本上等于内部融资成本。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其价值和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

学术界开始重视资本结构以及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

一种常见的融资约束是信息不对称。

企业内部的融资机会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受限,这使得企业难以从外部市场获得所需的融资。

Dhenok与Sheedy (2004)的研究发现,融资不足会导致投资不充分,从而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在融资活动过程中可能面临信用风险和监管风险,这也会加剧融资约束问题。

另一个导致融资约束的因素是资金供给。

有限的资金供给会使得企业难以获得所需的融资。

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以及金融机构的行为会影响资金的供给,从而限制企业的融资能力。

Hancock与Ingley (1997)的研究发现,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具有较好财务状况和较低风险的企业提供融资,而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则更加谨慎。

除了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供给外,宏观经济环境也会对融资约束产生影响。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从而削弱企业的融资能力。

Berger与Udell (2006)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更加谨慎地审查贷款申请,对企业的融资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融资约束问题对其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使企业难以获得所需的研发投资,从而降低其创新能力。

Fazzari等人(1988)的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限制企业的研发支出,并且这种限制会在经济衰退期间更加明显。

融资约束还会影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Bartelsman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的扩张和创新,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增长。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

Liaoning Economy一、融资约束的成因根据无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企业的市场价值不受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相分离,内部与外部的融资不存在差异,即不存在融资约束。

但是,现实中资本市场尚未完善,企业外部投资者与其内部管理层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投资者不了解公司的实际类型和经营前景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投资者会要求一定的溢价以弥补潜在风险,使得外部融资成本比内部融资成本更高。

以上假说没有考虑管理层或者其他代理人的私有利益,代理理论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

在代理理论下,外部投资者为委托人,企业管理层为代理人,代理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可能做出损害委托人的决策。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投资者可能要求公司向其外部融资活动支付一定程度的溢价,以弥补投资者所承担的代理成本,导致外部融资成本增加,引起融资约束。

因此,代理成本被认为是企业融资约束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在企业向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商谈、监督等行为产生的交易费用同样可能导致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产生融资约束。

二、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一)金融发展金融市场是企业作出财务决策的基本环境,其发展对融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是融资约束的重要影响因素。

沈红波(2010)证实,金融市场发展对抑制企业的融资约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一是金融市场发展导致金融资源增加、资本市场产品增多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定规模效应,降低了外部投资者的风险和交易费用,也进一步降低了外部融资成本,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二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作为外部投资者,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有利于减轻内外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融资约束得到缓解。

(二)货币政策从宏观角度考虑影响企业融资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货币政策。

目前,关于这一研究的结论比较统一,即货币政策越宽松,越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企业面临的一种常见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困难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解决融资约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关注焦点之一。

针对这一主题,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出发,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关于融资约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启发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融资约束的内涵和特征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筹集外部资金时所面临的种种限制和障碍,这些限制和障碍可能来自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产业周期的波动等多种因素。

融资约束的主要特征包括: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融资成本高昂;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方式单一等。

融资约束的存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扩大规模等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2. 融资约束的度量方法针对融资约束的度量,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方法。

最常用的莫过于利用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测算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融资成本等指标,来评估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

还可使用一些定量模型,比如投资-现金流比率模型、企业融资结构模型等,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评估企业的融资约束情况。

3.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融资约束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者们认为,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等;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状况、金融市场状况、政策环境等。

行业特性、地区差异等也会对融资约束产生一定影响。

缓解融资约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策略。

4. 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面对融资约束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缓解途径。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改善金融市场环境、鼓励金融创新、优化政策法规等也是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手段。

引导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培育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等也是有效途径。

融资约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但通过深入研究和有效政策干预,是可以有效缓解和解决的。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企业在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和约束的现象,是财务约束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许多情况下,融资约束可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限制企业的投资、创新和扩张等活动。

对融资约束的研究成为了财务经济学和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深入了解融资约束的本质、影响及应对策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启发。

一、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融资约束是指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通过外部融资渠道融得所需资金的现象。

融资约束的存在主要有三个理论基础,即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市场失效理论。

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异,导致企业内部和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异。

由于内部融资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优势,因此其成本相对较低;而外部融资受到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

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在融资时更倾向于使用内部融资而非外部融资,也为融资约束的存在提供了理论解释。

2. 代理成本理论根据代理成本理论,企业董事、管理层等内部人员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而选择保守的融资政策,导致企业在外部融资上受到限制。

这种代理成本会导致融资约束的存在,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增长。

3. 市场失效理论市场失效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原因而无法有效调节资金的供需关系,导致企业在融资时受到限制。

融资约束的存在可以部分归因于市场失效,这也为政府干预和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融资约束的影响融资约束对企业的生产、投资、创新和发展等活动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导致企业的投资规模和速度受到限制,加剧企业的内部融资约束和现金流困境,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融资约束还可能使企业放弃有盈利前景的投资项目,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融资约束也会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增加企业的财务杠杆和偿债风险,限制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和并购活动,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原因而受到的制约和限制。

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并从中得出启发,以供读者参考。

在融资约束方面的文献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融资需求的角度,探讨企业为何存在融资约束,二是从融资供给的角度,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融资选择和成本的影响。

在融资需求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将融资约束归因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 (1988)的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融资市场上的外部资金供应商对企业的信息不完全可信,从而导致企业面临融资约束。

Jensen和Meckling(1976)的代理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约束还与代理问题有关,管理者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不融资或者选择不适宜的融资方式,从而造成融资约束。

从融资供给的研究来看,研究者主要关注银行信贷市场中的融资约束。

Holmström和Tirole (1997)的研究指出,企业融资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存在贷款保护费的机制,企业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保证贷款得到批准。

银行扩张性的融资供给也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如金融危机等。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融资选择和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Meyer和George (2000)的研究发现,处于融资约束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和权益性融资,而对于债务性融资持谨慎态度。

他们还指出,融资约束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率的提高和融资难度的加剧。

Bates、Kahle和Stulz (2009)的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减少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

从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融资约束是企业实际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

了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影响,对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融资约束的形成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融资约束的本质,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许多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融资约束会限制
企业的投资规模和速度,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地位。

企业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
外部融资,而无法扩大产能、引进新技术或开展市场开拓等活动。

融资约束也会导致企业
的投资决策不理性或过度激进。

企业因为融资困难而过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从而导致投资失败和财务危机。

融资约束还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精神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融资约束可能导
致企业的产权结构过于集中,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治理效能和风险管理能力。

融资约束也可
能抑制企业家精神的发挥。

融资约束会使企业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和回报,从而减
弱了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投资、创新和发展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决融资约束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建议。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政府可以提供贷款担保、减税优惠和创新基金等政策措施,以鼓励和支持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

企业应优化资金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和增强治理效能,以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和竞争力。

学术界应加强融资约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究者可以进一步探讨融资约束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和影响机制,以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和政策建议。

19453689_融资约束研究综述

19453689_融资约束研究综述

Liaoning Economy一、融资约束的成因根据无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企业的市场价值不受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相分离,内部与外部的融资不存在差异,即不存在融资约束。

但是,现实中资本市场尚未完善,企业外部投资者与其内部管理层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投资者不了解公司的实际类型和经营前景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投资者会要求一定的溢价以弥补潜在风险,使得外部融资成本比内部融资成本更高。

以上假说没有考虑管理层或者其他代理人的私有利益,代理理论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

在代理理论下,外部投资者为委托人,企业管理层为代理人,代理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可能做出损害委托人的决策。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投资者可能要求公司向其外部融资活动支付一定程度的溢价,以弥补投资者所承担的代理成本,导致外部融资成本增加,引起融资约束。

因此,代理成本被认为是企业融资约束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在企业向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商谈、监督等行为产生的交易费用同样可能导致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产生融资约束。

二、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一)金融发展金融市场是企业作出财务决策的基本环境,其发展对融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是融资约束的重要影响因素。

沈红波(2010)证实,金融市场发展对抑制企业的融资约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一是金融市场发展导致金融资源增加、资本市场产品增多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定规模效应,降低了外部投资者的风险和交易费用,也进一步降低了外部融资成本,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二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作为外部投资者,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有利于减轻内外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融资约束得到缓解。

(二)货币政策从宏观角度考虑影响企业融资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货币政策。

目前,关于这一研究的结论比较统一,即货币政策越宽松,越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蕴含着不同层面的行为限制和财务限制,是企业为了维护其财务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约束,也是针对利益冲突的应对性管理措施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探讨其理论构成、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启迪意义。

一、理论构成融资约束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财务限制,认为企业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和资本结构。

进入21世纪,众多学者开始从行为限制、约定限制、法律制约等不同角度构建融资约束理论框架。

具体来说,融资约束可分为内部融资约束和外部融资约束。

内部融资约束指企业内部因素的所致限制,如管理者的贪 rent-seeking 行为、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融资约束则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运作制度、审计、评级等第三方制度安排。

二、影响因素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涉及企业自身以及外部环境。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1.企业自身因素。

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会影响企业融资的能力和成本。

此外,企业规模、成长阶段等也会影响债务融资的难易程度。

2.商业环境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竞争程度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均会对企业融资产生影响。

行业景气程度、政策环境等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渠道、成本,进而影响其融资决策。

3.法律政策因素。

外部融资约束包括法定限制、市场制度安排等,如企业法律地位、政策环境等因素会对企业的融资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测量方法测量融资约束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观察试图融资但失败的企业的比例;另一个是使用主观问卷收集数据,并基于特定的模型框架下来进行回归分析。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测量方法:1.试图融资但失败的企业比例。

这是最常见的测量方法。

通常采用债务融资比例、流动资产比率、营运资本比率或现金比率来评估企业是否面临融资约束。

2.问卷调查。

该方法通过制定特定的问题或问卷调查来获取企业从业者对融资约束的主观认知和评估。

3.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所面临的限制和困难,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困难和外部融资困难两个方面。

内部融资困难是指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满足其资本需求的情况,而外部融资困难则是指企业在寻求外部融资时遭遇到的制度性和市场性限制。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融资约束会限制企业的投资活动,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利用资源进行扩张;融资约束还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

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国内外学术界,已有不少文献对融资约束进行了研究。

有关融资约束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法的文献较多。

在融资约束的定义方面,一些学者将融资约束视为企业融资能力不足以满足其投资需求的情况。

张永全等(2012)认为,融资约束是指企业筹集资金所面临的限制和困难,包括内部融资困难和外部融资困难。

而在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认识到,融资约束既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资产结构、财务状况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法律制度健全程度、政府政策支持等。

康雪花等(2017)发现,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等内部因素与融资约束呈负相关关系;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法律制度健全程度等外部因素则对融资约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对于如何缓解融资约束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政府的促进型政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金侠等(2019)发现,政府鼓励企业上市和创业投资等政策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问题;刘佳(2018)研究发现,政府扶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对于缓解融资约束具有显著效果。

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完善法律制度、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效力等也是解决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途径。

陈超等(2017)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法律制度健全程度对融资约束有显著的影响。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发:企业应注重提高自身融资能力,以减轻融资约束的影响。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融资约束是指企业融资行为受到各种限制和制约,导致企业在融资活动中遇到困难。

融资约束问题一直是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针对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融资约束的起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内部对于其融资需求和财务状况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外部投资者,导致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不全面,从而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等高风险企业的融资支持较少,导致这些企业面临融资的困难。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成长受限和创新能力低下。

由于融资约束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企业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投资扩张,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规模。

融资约束还会导致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融资约束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融资约束的方法和模型。

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改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减小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金融机构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可以缓解融资约束问题。

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结合方式,通过利用企业内部的闲置资产和利润来满足一部分的融资需求。

对于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融资约束问题也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企业家应当重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以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投资于具有一定规模和成长潜力的企业,降低投资风险。

政府和金融机构在解决融资约束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加强对高风险企业的支持和引导。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影响1. 抑制企业创新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以及风险承担能力。

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这将会抑制企业的创新。

2. 限制企业扩张企业在扩张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这将会限制企业的扩张,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3. 降低企业利润率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为了获得资金,企业会选择高成本的融资方式,如发行债券、吸收存款等,这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率。

4. 限制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约束将限制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只能选择有限的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

这将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限制了企业的自主融资能力,影响企业的成长。

融资约束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融资约束问题,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1. 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稳定的信誉,以便在融资时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披露、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以及推广企业形象等方式,提高企业信誉。

2. 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企业应积极寻求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不限于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

企业可以考虑向供应商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方式,以拓展融资渠道。

3. 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利润率、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等方式,实现财务策略的优化。

4.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建立严格的预算控制、财务报表监测、成本核算等内部控制措施,为企业降低融资风险提供有效保障。

启示融资约束是企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之一,企业应积极解决这个问题,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寻求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加强内部控制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与发展启示.doc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与发展启示.doc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与发展启示-本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融资约束领域的相关研究,发现相关研究重点经历了3个阶段:融资约束度量模型的构建阶段,融资约束影响因素的研究阶段,融资约束分析框架复杂化分散化的阶段。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中国学者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上可以加强对融资约束研究框架的整合,实证研究上可以与中国商业实践更加紧密结合。

【关键词】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影响效应融资约束是公司财务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Fazzari et al (1988)首次研究该问题,并给出定义:融资约束是指在不完美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导致企业投资过于依赖内部资金,进而造成投资低于最优投资水平的现象。

自Fazzari et al.(1988)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开辟性的研究之后,相关领域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一批学者们首先建立了不同的融资约束研究模型;后人在前人模型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再之后,更多的学者进入到融资约束研究领域,不断将新元素纳入到融资约束模型中;在扩展融资约束领域研究边界的同时,也造成融资约束研究线索的分散化。

一、融资约束经典模型由于融资约束本身很难准确数量化,所以早期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在如何构建合适的融资约束模型来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早期的投资-现金流模型、KZ模型、现金-现金流模型和较新的WW指数、SA指数。

下面分别详细综述。

(一)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是由FHP(Fazzari,HubbardPetersen,1988)提出来的,他们的核心观点是融资约束程度可以由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间接度量――敏感性越大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

具体而言,他们以股利支付率为先验分组指标,将美国1984年上市的421家制造业公司,按照此前10年不同的股利支付率分为3组:第一组是连续10年股利支付率都小于0.1的公司,为融资约束程度最重的一组;第二组是10年股利支付率为0.1-0.2之间的公司,为融资约束程度中等一组;剩下的公司为第3组。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一、前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受到资金的限制。

融资约束是指企业由于各种因素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活动。

融资约束是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融资约束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旨在找出影响融资约束的因素以及解决融资约束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融资约束问题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启发。

二、融资约束的形成原因1.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是导致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政策、法律、金融市场的变化等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法律法规对企业融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使得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市场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也可能导致企业融资的困难。

2. 内部管理因素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也是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

包括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财务会计制度不规范、缺乏透明度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使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也导致了融资的困难。

3.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影响。

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风险性增大,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活动更加谨慎,从而导致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1. 经营活动受限融资约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进行新项目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等活动,也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2. 成本增加由于融资约束,企业可能会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企业可能需要通过更高成本的融资方式,比如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这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3. 发展受阻融资约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难以进行长期规划和投资,也难以实现战略目标。

这将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四、文献综述1.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该文献分析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限制和制约,包括金融市场的规制、信用市场的限制、财务约束等因素。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发展和融资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应该引起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的注意。

近年来,学者们对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本文就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和解读,希望能够为投资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启示。

一、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很多研究者认为,融资约束会对企业的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前期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在投资决策上更加谨慎,容易放弃那些收益高但风险大的投资项目。

同时,融资约束还会让企业在融资决策上更加依赖自有资本,使得公司融资结构偏向于权益融资。

更近期的研究则发现,融资约束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投资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融资约束更容易导致他们放弃好的投资项目,影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企业向安全性更高的投资项目倾斜,导致其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除了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之外,融资约束还会对企业的融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使企业更加倾向于权益融资,这是由于权益融资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更能够满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融资约束不一定会导致企业的融资结构偏向于权益融资。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包括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税收政策等多种因素。

因此,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不应仅仅考虑融资约束的因素,而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融资策略。

融资约束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不佳,这是由于这些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和债务负担较大,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然而,企业经营规模和类型的不同也会使得融资约束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产生差异。

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容易应对融资约束的挑战,同时更具备充分的资金和资源,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指公司由于受制于市场和内部条件而无法获得足够的外部融资。

融资约束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和经营活动,因此成为了财务学和公司金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综述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并对企业和投资者在面对融资约束时的启发进行探讨。

一、融资约束的原因1.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公司获得外部融资的难易程度会有所不同。

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健康程度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与需求关系也会直接影响融资约束的程度。

2.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中,一方拥有比对方更多或更好的信息的情况。

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往往难以准确评估公司的信用风险,从而使公司受到融资约束。

3.内部条件: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治理结构等内部条件也是融资约束的原因之一。

如果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或治理结构不健全,会降低公司获得外部融资的能力。

1.投资不足:融资约束会导致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2.经营困难: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限制,经营困难会加剧。

3.融资成本增加:融资约束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来融资,从而增加了融资的成本。

三、融资约束的解决方法1.改善内部治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增强公司的信用度。

2.多元化融资渠道:不仅依赖银行信贷,还应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

3.增强资信:提高公司的财务稳健性和经营绩效,增强公司的信用度,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四、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启发1.企业应加强企业治理,提高经营绩效,增强公司的信用度,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2.企业应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注重企业形象塑造,提高对外融资的机会。

3.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和市场环境,科学评估公司的风险和价值,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并获得更好的回报。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财务融资是财务管理研究的热门且重要话题之一。

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融资约束问题的文献进行理解梳理,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融资约束研究进行分析和回顾,进一步查寻,汇总了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问题和衡量方式。

特别是在有关融资约束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西方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理论发展的,其各方面的理论基础问题和衡量方式也是有偏离中国国内情况的大环境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金融约束相关问题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经典的财务理论(Modigliani 和Miller,1958) 认为,在一个理想的金融市场中,企业的外部资本融资和内部资本融资之间并无太大差异而是可以相互完全替代的,因而企业的投资行为并不会受到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只与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关。

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理想金融市场。

在现实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融资决策对其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关系。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及选择不同方式进行融资所形成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市场价值、经营效率、治理结构以及稳定性都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企业融资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便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

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债务融资。

尽管有很多的融资渠道,但在现实的取得资金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即为融资约束。

一、融资约束基础理论(一)、信贷配给理论Baltensperger(1978)将均衡信贷配给定义为:即使当某些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中的所有价格条款和非价格条款时,其贷款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的情形。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融资约束指企业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顺利地获取资金,从而导致无法充分利用投资机会,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并且增加了企业破产的风险。

融资约束是企业经营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经营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融资约束的概念和类型、融资约束的成因、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企业在面临融资约束时应采取的合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期给企业经营者和研究者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融资约束的概念和类型融资约束是指企业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条件的限制而无法顺利地获取资金。

依据融资来源的不同,融资约束可分为内部融资约束和外部融资约束两种类型。

内部融资约束主要是指企业由于盈利能力不足,无法通过内部积累的利润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在融资上出现了困难。

外部融资约束则是指企业由于外部融资渠道受限,无法从外部融资渠道获取到足够的资金。

两种融资约束形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对企业经营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二、融资约束的成因融资约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有市场结构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等。

市场结构的不完善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高,企业难以从市场中获取到充分的资金支持;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信贷歧视和信贷限制;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是指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不稳定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混乱和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无法获取到充足的融资支持。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融资约束会限制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企业无法顺利获取到足够的资金从而无法进行扩张性投资,造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融资约束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企业在投资和生产方面受限,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融资约束还会增加企业的破产风险。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

关于融资约束的文献综述与启发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融资市场上面临到的限制或者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或者外部融资环境所导致的。

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融资决策和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对于加强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即将对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融资约束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解决办法,并从中提炼出对企业融资决策及融资运作的启发。

一、融资约束的形成原因1.内部因素:企业规模、财务状况、负债率、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等2.外部因素: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融资渠道、风险偏好、投资需求等以上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企业在融资市场上面临着各种形式的约束,如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融资周期长、融资难度大等。

1.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如资本投资、资产结构调整、资金运作等。

由于融资成本较高或者融资周期较长,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

2.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结构,使得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内部融资或者长期融资,而对于短期融资或者外部融资采取谨慎态度。

这种融资结构的不合理性可能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风险提高。

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回报率、经营效率等方面。

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面临到资金紧张、经营不顺、盈利下滑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三、解决融资约束的办法1. 健全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加强公司治理、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等方式,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融资能力。

2. 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包括多元化的融资工具、创新融资产品、拓展融资市场,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3. 加强风险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企业自身风险管理和外部融资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投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综述
Modigliani与Miller教授所提出的MM资本结构理论指出,由于不同资金的来源而产生的融资结构与公司的投资决策是无关的。

即在均衡、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公司的融资结构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这一理论依赖于完全市场的假设,即在完全市场上,外部与内部资金彼此是完全可以替代的。

自从这篇学术论文诞生以后,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内部与外部资本的可替代性提出质疑,基本的根据是资本市场存在显著的不完善。

例如,存在市场参与各方的非对称信息、管理层的代理问题、交易成本因素等,这样研究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问题逐渐成了西方最近20 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

Stiglizt和Weiss首先提出融资约束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筹集外部资金的成本要高于使用内部资金的成本,这种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公司内外融资成本的差异,使公司的融资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

一、国外关于投资融资约束理论
关于融资约束和企业投资的全面研究开始于Fazzari、Hubbard、Petersen的经典文献,这些实证研究验证了内外部融资约束对公司资本投资的影响。

这些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设定一个代理或分类变量来解释融资约束,然后使用这个变量使融资约束和非融资约束的公司相分离。

实证分析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代理来表示融资约束的程度。

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首先提出使用股利支付率作为代理,其理由是股利支付率可以作为衡量剩余内部资金的指标。

如果公司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别不大,则公司会支付较高的股利而只保留较少的留存收益,当内部资金不足时,公司采用外部融资即可满足投资需求;如果外部融资成本明显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则公司会减少股利发放,保留大部分现金流以备新投资之需。

因此,股利支付比率越高(低),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低(高)。

他们的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股利支付比率较低的公司,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说明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的敏感程度可以作为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融资受限的公司(低股息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要高于非融资受限的公司(高股息公司)。

Bo、Lensink和Sterken的实证结果表明,如果以成本不确定性作为分类标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作为融资约束的度量变量是有意义的,即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呈正向关系。

Palani-Rajan在Fazzari et al得出的低股息公司(融资约束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要高于高股息公司(非融资约束公司)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公司规模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提出大规模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最高,而小规模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最低,并且这种结果与划分公司规模的标准无关,这与人们的预期大不相同。

因为小规模的公司较难进入外部资本市场,因而应该表现出较强的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

他们对这种结果的解释是由于大
规模的公司在投资的时间安排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内部资金。

因此,就会因为内部资金不足而延迟投资,直到能够获得较充裕的内部资金;而规模小的公司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即使要使用更加昂贵的外部融资,也不能放弃投资机会,此外大公司更容易受到代理问题的影响。

因此,大公司的投资水平更容易受到内部现金流量的影响。

但Kaplan和Zingales为代表的理论观点论证了即使在一期模型,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并不必然地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减弱而减弱,而在多阶段模型中,预防性储蓄动机使得评价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与融资约束的程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变得更加困难。

他们宣称,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没有提供融资约束存在的证据。

Kaplan和Zingales的结论得到了Cleary以及Kadapakkam、Kumar和Riddick 等人的支持。

Boyle和Guthrie也在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投资、不确定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时证实了Kaplan和Zingales的发现。

Gomes也指出,由于现金流中包含投资机会的信息和Tobin Q的度量问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和融资约束之间既不存在充分关系,也不存在必要关系,因此使用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来研究融资约束问题是有疑问的。

Almeida et al则认为,由于公司所受到的融资约束同样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而现金是一个金融变量,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来研究融资约束问题可以回避上述质疑,是一个理论上可行、实证上有效的检验方法。

对于融资约束公司来说,其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显著为正;而对于融资不受约束公司来说,其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显著为零。

还有一些研究使用了其他的代理。

例如,Chitinko and Schaller使用成熟度、所有权的集中程度来表示融资约束的程度。

Gilchrist and Himmelberg根据公司是否发行商业本票或者是否具有债券等级的评定来划分融资限制不同的公司,使用这些代理的基本原理是发行商业本票或者使用其代理对他们的债券等级做出评价的公司较容易进入债务资本市场,因此在融资上不受限制。

此外,公司规模、负债水平等因素也影响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

Cleary为避免单一变量度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局限性,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所得的判别值作为度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变量。

二、我国融资约束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晚,而且还不系统,相比较而言,国外的部分实证研究较为全面深入,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多数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企业的投资行为,在样本选取时间和融资约束的变量选择上尚存在不足。

目前,度量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变量主要有:(1)股利支付率;(2)公司规模;(3)公司债务等级;(4)公司商业票据等级;(5)KZ指数。

由于后面三种方法在我国还缺少相应的数据,我国学者主要采用股利支付率和公司规模作为融资约束的分类标准。

内部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建立在企业外部融资行为市场化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才是内部现金流量与企业融资成本和企业
投资决策联系起来的根本原因,而非市场的融资安排则会削弱这种联系。

如果考虑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上,还需要对现存的模型做进一步的修正。

国内大多数研究默认了我国上市公司是面临着财务约束,而通过数据准确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到底是否面临财务约束的几乎没有。

冯巍发现现金流对每股分红低于0.05元的公司、非国家重点公司和没有实行主办银行制度的公司的投资水平存在显著性影响,即存在融资约束。

何金耿、丁加华则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与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是由于管理机会主义而不是融资约束引起的。

郑江淮等认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约束(主要是外源财务约束)程度明显低于非上市企业,而这种融资特征在上市初期又表现的特别显著。

但这种初期的较少受到财务约束的状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却逐步产生了分化。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国家股比重越低的上市公司越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源融资约束,而国家股比重越高的上市公司却越受到外源融资约束。

这表现为上市公司投资中股权融资的比重较高,负债率明显低于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主要是外源融资约束)程度明显低于非上市的国有企业。

伍利娜、陆正飞以实证研究的方法,用数据说明一定融资结构下的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与投资不足及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均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企业的盈利状况越差,越会加剧这种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行为。

我国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就好像Hoshi等人在考察日本企业集团中的企业投资行为时发现的,由于集团内部银行与集团特有的关系,内部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要比对非集团企业投资的影响小很多。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完成后必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体系对外资的开放,国有商业银行的加速改革,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

因此,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到底是否存在财务约束,对我国资本市场下一步的稳定、规范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也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方面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的资本市场融资决策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我国上市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评价,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发达、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过分偏重股权融资并非好事。

上市公司要建立良好的资本结构,必须改变现有的以股权融资优先的融资秩序。

中国企业普遍面临较严重融资约束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优化企业投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加快资本市场建设,规范企业市场行为,降低市场投资者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债券
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多渠道、低成本筹集资金的市场基础,也是平衡债权约束和股权约束、形成有效企业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

(2)积极培育新的融资渠道,增加融资品种和方式,降低企业内部融资约束程度;Milken推出了垃圾债券这一能同时满足发行者和投资者需要的新工具。

垃圾债券给了发行人更多的选择,发行条款比私募还宽松。

(3)优化企业治理结构,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4)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提高企现金流质量,以优化企业自身经营业绩和融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