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记录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游戏:出示找茬游戏图片,学生共同不同之处。
出示两瓶外形完全相同的口香糖图片:能找出不同吗?这两瓶口香糖从外表是看不出不同的,可它们的确有所不同。你知道它们在哪些方面出现了不同吗?
对,就是质量上出了问题。其中有一瓶口香糖少了三粒,我们称它为次品。谁有办法从这两瓶口香糖中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方法:数一数、掂一掂、用天平称……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格产品,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轻重不合格……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要找出轻重不合格的次品,我们可以用到什么工具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用天平来找次品的问题。(板书:找次品。)
二、合作探究,寻找方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个口香糖制造厂,由于机器的原因,一瓶口香糖在装瓶时少装了3粒,而它又混入了一些合格品中,为了体现“诚信经营”的理念,必须在这批产品注入市场前把它找出来。同学们能们不当一回质检员,帮忙找出这个次品?
找次品教学设计方案(6篇)
找次品教学设计方案(6篇)
找次品教学设计方案篇一
教材内容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次品”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质量不合格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就是外观完全相同,但是质量有所差异,并且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天平测次品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发现运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由于在前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探索数字规律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
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以“找次品”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方式感受生活中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最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整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掌握寻找整数中次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如何寻找整数中次品。
三、教学重难点
1.整数的概念理解和运用;
2.寻找整数中次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PPT;
2.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次品,引发学生对次品的思考。
2. 引入整数的概念(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示和简单生活场景,引入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讲解如何寻找整数中的次品(15分钟)
教师使用教学PPT,给出具体的寻找次品的方法,以及一些例子进行讲解。学
生可以根据这些方法和例子,找出整数中的次品。
4. 学生练习(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找出整数中的次品。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并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
5. 学生展示答案(10分钟)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找到的次品,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6. 归纳总结(5分钟)
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总结出寻找整数中次品的方法和技巧,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和逻辑。
7. 拓展应用(10分钟)
教师通过拓展应用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寻找次品的方法运用到更复杂的情境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整数概念的理解和寻找次品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导入、引入、讲解、练习、展示、归纳总结和拓展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教学资源的利用和问题解决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数学广角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
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问
题。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次品的概念和找次品的方法。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练习。
3.计时器: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次品,如次品水果、次品商品等,引导学生关注次品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怎么样找出次品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11-112页例1和例2《找次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优化思想。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用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天平、瓶装钙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感受新知
1.引入找茬游戏,引出找次品的话题。
2.与学生一起玩找茬的闯关游戏,引出找次品的难点。
3.让学生猜一猜哪个盒子是次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用天平,了解原理
1.通过教学例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天平找出少的那瓶
钙片。
2.让学生探究天平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并用天平进行操作,体验不同情况下的称重结果。
3.引导学生用简明快捷的方式记录下用天平找次品的过程。
三、学会用最优的方法来解决
1.通过教学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次数找出次品。
2.让学生自由发挥,采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次品,并分享自
己的想法和方法。
3.引导学生用简明快捷的方式记录下不同方法的过程,并
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
以上是对原文的修改和改写,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和格式错误,同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老师问学生有几种称法,分别是一次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然后询问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强调将物品分成三份,左右各三个,旁边有两个。老师问学生第一次称时最希望看到什么情况,为什么还要称第二次,考虑到不顺利的情况。学生需要称四次(1,1,1,1,1,1,1,1)或三次(2,2,2,2)或两次(3,3,2)或三次(4,4),学生需要思考哪种方法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次品的概念
2.掌握寻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PPT演示
2. 数量及形状相似的物品(如饼干、糖果等)
3. 知识点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7分钟)
1. 通过展示一些糖果或饼干让学生看看,询问学生是否觉得这些糖果饼干都一样。学生回答后可简短讲解“相似”这个概念。
2. 显示“相似”的两个例子:“相似的形状,在相似的比例下,尺寸也是相似的”和:“在比例相似的条件下,每一对相似图形的对应线段的比例是相等的”。
3. 引入次品的概念:“有时候,生产厂家会制造少量不合格品,这些物品称为‘次品’。当你购买物品时,你需要学会找到像下
面这样的次品,以便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二、演示寻找次品(25分钟)
1. 展示一组装饰相似但有些细节差别的巧克力,询问学生是否看出来了不同之处。学生回答后简短地讲解如何寻找次品。
2. 将下面两组有细微差异的糖果放在桌子上,询问学生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回答后将差异暴露出来。
3. 将下面两组饼干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看出与差异。
三、学生自主寻找次品(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里4-5人,每组给每个学生分配一
些糖果和饼干,让学生使用以前所学方法自己寻找出次品。
2. 让学生讨论在所使用的方法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写在黑板上。
四、三联赛(2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内成员数量相等。
2. 在每个组桌面上摆放2盒巧克力和2袋饼干,选出两个代表(一个代表巧克力,一个代表饼干)参加三联赛。
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与思考
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数
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与思考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次品》例1
【学情分析】
学生在理解3个物品中找出1个次品,只要称1次就能找到,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让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真正发现其中的道理。
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到六年级学习了,已经有初步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分析和推理能力还不是很强。《找次品》这节课的知识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是有点距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积极引导,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在实践中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不是3的倍数时,尽量使3份个数最接近),最快能找到次品,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分组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
学生4人一组;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圆形学具若干个。老师准备5瓶一样
的木糖醇和一台天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美国挑战号发射视频】
1.提问:看了刚才那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找次品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中涉及到
的“可能”、“一定”、“可能性的大小”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的。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
学生6人一组;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模拟天平学具一个、圆形学具若干个。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生活中的次品
师:玩具厂生产了两批玩具,生产中偶尔会出现次品,考考大家的眼力,看谁能一眼就把次品找出来?
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在生活中你遇到过次品吗?
生:回答。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外观看似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点或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次品”(板贴:找次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2
一. 教材分析
《8 数学广角——找次品》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
解和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找次
品这种实际应用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找次品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
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找次品的问题,并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找次品
的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交流和分享找次品的
方法和经验。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
索和发现找次品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次品和正品,用于实践活动。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找次品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次品的概念。
2.能够运用数学广角的方法找出次品。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次品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用数学广角方法找出次品的步骤。
2.难点:运用数学广角方法找出次品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下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课话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次品。
2. 学习
1.复习次品的定义和特点。
2.引入数学广角方法,演示找出次品的步骤。
3.学生合作探讨几个具体例题,锻炼观察和推理能力。
3. 拓展
老师设计几个拓展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次品,并分析原因。
4. 总结
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
五、课堂练习
老师设计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课堂反馈
1.学生展示解题思路,并互相评价。
2.老师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生活中的案例,运用数学广角方法找出次品。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通过数学广角方法找出次品,提高了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次品的理解。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1-1112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
1、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
3、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
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学习卡、8个小方块(7个一样、1个不一样)。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开课。
出示图片,学生找不同。图片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不同,非常容易就能找到,从而引出新课,如果给三瓶外观看一模一样的钙片,他们之间的区别是里面有一瓶少了三片,怎么样才能找到呢?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找次品》是新课改后,五下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想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使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材例1,旨在于让学生经历找次品的过程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研究9个待测物品之前,例题中没有确定有多少个物品,而是想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复杂问题的情况下,从简单问题开始展开研究的一般方法。而9个物品在找次品的过程中,方法更为丰富,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加广泛;另外,从9个待测物品中找次品也最容易归纳出一般方法。在具体的方法上,3的倍数和非3的倍数方法有一些不同之处,本课时的注重方法多样性的同时,重点研究3的倍数待测物品中找到次品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演示、借助学具摆一摆、画一画或写一写的方式对找次品问题实行分析,初步理解“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猜测、观察、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使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猜测、观察、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使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3瓶口香糖、学生准备圆形学具10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感知生活中的次品。(课件出示:一罐可乐饮料好不容易拉开环后,却倒出了一点点的饮料。)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一个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
探究和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找次品”的方法。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次品,了
解次品的判定方法,掌握找次品的方法,以及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简单的问题解决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对于“找次品”这样的抽象问题,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并能够
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
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
功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次品的
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
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
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教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8 数学广角——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让
学生通过探索、实践,了解和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次品的定义、次品的判定方法、找次品的思路和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在学习本
章内容时,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次品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次品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找次品的思路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次品的定义、判定方法,以及找次品的思路和方法。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涉及次品定义、判定方法、找次品思路和方法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小组讨论题:制定一些关于找次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介绍次品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
呈现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思路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通过《找次品》这个游戏的教学,达到以下数学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数学中的组合与排列;
•学生能够应用组合与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2. 教学材料
•游戏板和棋子
•数学笔记本或者计算器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老师讲解组合与排列的概念,并给出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例子,例如:•从5个球中选出2个球,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一个班级中有6个男生和4个女生,从班级中选出3个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2 游戏规则
•学生们将棋子放置在游戏板的中央;
•老师叫出一个数字n,代表在n个数中找到第一个“次品”(例如,n=7表示在1到7之间找到第一个次品);
•玩家依次给出数字,老师判断这个数字是否大于或等于“次品”;
•如果这个数字大于或等于“次品”,则玩家可以从棋盘上取走至少一个棋子,并把自己取走的棋子放入自己的手中。游戏继续,下一个玩家从上一个玩家结束时棋盘上的棋子数量开始;
•如果这个数字小于“次品”,则玩家不能取棋子,轮到下一个玩家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的条件为棋盘上只剩下一个棋子,此时将最后剩下的棋子拿走的玩家获胜。
3.3 游戏分析
在玩游戏前,学生们需要理解“找次品”的游戏过程。为了理解这个过程,学生们需要将游戏逐步拆解成一些小问题,例如:
•从n个数中找到第一个“次品”,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对于第i个玩家,他从棋盘上取走至少一个棋子后,棋盘上还剩下多少个棋子?
通过这些小问题,学生们可以逐步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组合与排列的概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次品”的定义。
2.能够使用分类、统计等方式找出次品。
3.能够归纳出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次品”的概念和定义。
2.掌握分类、统计等方法找出次品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次品”,例如:一只苹果上有好几个大瘤,蛋糕上有一个坑等等。
2.探究
(1)让学生看一下课本上的图片和题目,和同桌讨论一下,找找感觉到怎么能找到次品。
(2)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出4-6个有问题的图形。
(3)分类法。将问题表格列出来,分类讨论每个表的课本上有哪些图形,哪些属于次品,哪些没有属于次品的问题。
(4)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有问题的图形,然后找出次品。
(5)统计法。将问题表格列出来,统计每个表的有问题的图形个数,算出次品比较多的表格。
3.总结
(1)老师归纳分类法和统计法两种找次品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异同,并且举一些例子。
4.反思
在整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提醒学生时常注意和发现身边的问
题和次品,养成注意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课后作业:
1.找家里最有问题的家具,找出10个次品并分类。
2.用统计法找一下学校的出现次品率比较高的地方。(如厕所,走廊等)
五、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找次品
1.知道什么是次品
2.分类法找次品
3.统计法找次品
4.小结找次品的方法
六、教学资源:
1.课本《数学广角》
2.普通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练习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4~135页例1、例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学会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并从中找出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情境(一):幼儿园阿姨买来两瓶口香糖,准备给两位在一次活动中获奖的小朋友做奖品。可是被阿姨那淘气的儿子偷吃了其中一瓶中的3片。阿姨只好又去商店买来一瓶,一不小心放在了原来两瓶一块。阿姨想请你们帮忙,找出被吃了3片的那瓶。你们有哪些方法呢?
1、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并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一掂、用秤称(你选择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
3、出示天平,学生说说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合理推断,筛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用天平称的方法。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5、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一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种方法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者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
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问题情境(二):有5包糖果,其中有1包不合格(质量稍轻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包糖果?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小组讨论要求:(1)、首先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做法,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如果听的不是很明白,等他说完以后再提出质疑,如果你和他意见相同就不必重复发言.如果意见不同就可以再说出自己的想法.(2)、当组员说的过程中小组长要认真做好记录,把不同的方法记录在草稿纸上.
2、组长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结合板书。
平
5(2、2、1)2次
不平2(1、1)
5(1、1、1、1、1)2次
3、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包不合格的糖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思考。好,下面这个问题就更难了!但是我相信你们一定也能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情境(三):现在有9瓶泡泡水,其中1瓶被换成了纯净水(质量稍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就可以保证找出这瓶纯净水?
1、小组讨论,并把结果记录在草稿纸上。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阐述,结合板书。
平
平(2、2)3次
9(2、2、2、2、1)不平2(1、1)
不平2(1、1)
平3(1、1、1)
9(3、3、3 )2次
不平3(1、1、1)
平
9(4、4、1)3次
不平4(2、2 )2(1、1)
9(1、1、1、1、1、1、1、1、1)4次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分法,看看每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各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纯净水?从而得出最优方案:把9瓶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纯净水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4、提出问题:是否在其它的找次品问题中,选择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最少呢?
(1)学生猜测。
(2)验证。
课件出示问题情境(四):12只乒乓球中有一只次品,次品比正品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把次品找到?
学生先分组讨论,再派代表交流结果,师结合板书。
12(4、4、4)3次12(3、3、3、3)3次
12(6、6)3次12(5、5、2)3次
12(2、2、8)4次12(3、3、6.)3次
12(1、1、1、1、1、1、1、1、1、1、1、1)6次
(3)观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比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4)小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时,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有15盒饼干,其中14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用天平称,至少几次保证可以找出这盒饼干?你是怎么做的?
四、课堂总结,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谈谈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你又产生了那些疑问?
(如果待测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分才是最优方案呢?这个问题留待你们自己先去分析,再和你们自己的老师去共同探讨。)
板书设计:
找次品
平
5(2、2、1)2次
不平2(1、1)
5(1、1、1、1、1)2次
平
平(2、2)3次9(2、2、2、2、1)不平2(1、1)
不平2(1、1)
平3(1、1、1)
9(3、3、3 )2次
不平3(1、1、1)
平
9(4、4、1)3次
不平4(2、2 )2(1、1)
9(1、1、1、1、1、1、1、1、1)4次
12(4、4、4)3次12(3、3、3、3)3次
12(6、6)3次12(5、5、2)3次
12(2、2、8)4次12(3、3、6.)3次
12(1、1、1、1、1、1、1、1、1、1、1、1)6次
最优方案:平均分成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