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文化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共20张PP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共20张PPT)

对联欣赏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cháo 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
海 水 朝,朝 朝 朝,朝 朝 朝 落;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浮 云 长,长 长 长,长 长 长 消。
朝:① (cháo)同“潮”,涨潮。 ②(zhāo)早晨。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 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已 被改变) 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联系《岳阳楼记》拟出下联
上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裁缝店 旧货店 玩具店
根据对联连店名
1.刻刻催人知惊醒;声声呼 汝惜光阴。
2.摄将真面去;幻出化身来。
3.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 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求。
钟表店 婚姻介绍所 照相馆
上联 1.翠柏苞松寿者相 2.月静池塘桐叶影 3.肥瘦短长皆有度 4.水色山光皆画意 5.水惟善下能成海 6.半帘竹影十分秀
下联 a.山不争高自极天 b.花香鸟语是诗情 c.一剪梅花百样娇 d.童颜鹤发古稀年 e.风摇庭幕桂花香 f.精细表里是其能
上联 1.时雨点红桃千树 2.亭闲有竹春常在 3.无意东风花半露 4.晴空一镜悬明月 5.芳树无人花自落 6.春日偏能惹恨长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对联
知识梳理
专题四 对联
一、对联的概念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 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 的艺术形式,是汉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的瑰宝。 中考设置对联题,既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 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对联题型常考角度 主要有以下几种:根据要求筛选对联、修改组合对联、拟写补全对 联、理解鉴赏对联。
专题四 对联
专题四 对联
5.(创新题型)班级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 你参与并完成题目。 (1)下面是南宋诗人陆游为自己书斋题写的对联,请你结合【供选词 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万卷古今消 永 日 下联:一 窗 昏 晓送流年 【供选词语】昏晓 永日 韶光 一窗
专题四 对联
专题四 对联
(5)结构一致: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要做到主谓结构对主谓 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 正结构等。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 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绝对不能彼此孤立,或是风马牛 不相及,这是写对联的大忌。
①丝丝细雨汇春潮 ②柳荫垂地柳藏莺 ③研磨浸染糯米香 ④织壮锦驰名古今 ⑤开合起承竹竿趣 ⑥湖镜映天湖有月 ⑦对山歌享誉中外 ⑧缕缕春风传喜讯 上联:_开__合__起__承__竹__竿__趣__/_对__山__歌__享__誉__中__外___ 下联:_研__磨__浸__染__糯__米__香_/_织__壮__锦_驰__名__古__今_____

中国风奇妙的对联介绍PPT模板

中国风奇妙的对联介绍PPT模板

佳 联、 01 趣 联 02 赏 03 析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后蜀主 孟昶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

04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
联、 0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趣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婚联
寿联
联 01
02
03
04
名胜联
05
种 春联 类
挽联
06
书画联
07
行业联
对 联 的 等字 基数 本相 知 识
04 03 02 01
当词 类 相
应结 构 相
对平 仄 相

01 上下联字数相等

的 基 对联
02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03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04 结构(格式)相似

05 围绕同一主题

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Biblioteka Baidu

(完整版)对联PPT课件

(完整版)对联PPT课件

对联的一般特点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仄起平收,音调和谐。
怎样贴对联
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 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 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
做对联的要求: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2.上下联词性要相同。 3.上下联句法要一致。 4.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请对出下联。 [1]好山好水好景 [2]知识海洋勤是岸 [3]攀高峰不怕千般苦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雨滋春树碧连天 书山万仞志能攀
二、根据上联,重新排字组下联:
1.上联:丁丁冬冬泉 下联:树 下下 高高
排字重组的下联:(

2.上联:莲子心中苦 下联:腹内 酸 梨儿
排字重组的下联:(

3.上联:烟锁池塘柳 下联:海 镇 城 楼 炮
排字重组的下联:(

4.上联:处处红花红处处 下联: 绿树 重重
重重 绿
三、修改对联:
1.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
梅花扑鼻( )。
2.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春雨润物长城
( )外百花香。
3.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
《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对联ppt课件

对联ppt课件
对联ppt课件
目录
• 对联简介 • 对联基础知识 • 对联创作技巧 • 对联欣赏与品鉴 • 对联故事与趣闻 • 对联应用与拓展
01
对联简介
对联的定义与起源
定义
对联,也称为楹联或对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 是由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语义相关、形式对称的句子组 成的。
起源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据记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 国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对联是在明代开始流行的。
文化价值
对联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 代人民的文化智慧和审美追求。对联中蕴含着历史、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知 识,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02
对联基础知识
对仗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平仄要求
01
对仗规则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对应位置上的字词性 相同,语义相关,平仄对应。
02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选取著名名胜古迹中 的对联,如故宫、岳阳 楼、黄鹤楼等景点中的 对联。
2. 分析这些对联与名胜 古迹的关联,讲解其如 何反映历史事件、文化 传承和地方特色。
3. 品鉴对联的文学价值 和艺术价值,探讨其如 何为名胜古迹增色添彩 。
当代优秀对联评选
详细描述
2. 分析这些对联的时代背景、思 想主题和艺术手法,评价其创新 性和实用性。

走近“对联”课件(23张PPT)

走近“对联”课件(23张PPT)
总把新桃换旧符。
• 到了宋代,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 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发展: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大 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 年”。
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花红柳绿千山秀(平平仄仄平平仄) 日暖风和万水欢(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 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无尾音。仄起平收, 仄起短暂停顿,平收相对完结;同时也适合吟诵,起到声调美的效果。
对联讲究平仄相对,但并非每一个字都必须相对。对联按节奏可分为几节, 只要每节末一字平仄相对就可以了平仄。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还有一种联法,叫“无情对”,所谓“无情对”就是下联与上联字字 工整,可是内容上完全不相干。有的是人名,有的是事物,如:
张之洞,陶然亭 公门桃李争荣日,德国荷兰比利时 五品天青褂,六味地黄丸
对联的基本特点
• ①字句相等 • ②词类相当 • ③结构相应 • ④节奏相同 • ⑤平仄相对 • ⑥内容相关
好 hǎo 读 书 时 不
好 hào 读 书
• 红花桂花扬芳报喜 • 慧燕吉燕咏翠鸣春
好书推荐

对联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对联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 觉上的冲击力与享受。 (2)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 对,使得对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 听觉上的愉悦和快感。 (3)就其内容而言,有褒扬、有批判;有抒情、 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 可以说: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 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 的心智、慰藉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 永恒的艺术魅力。
对联的类别
(一)就对联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而言大至
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 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 “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 暖,千锄种下谷盈仓。”这种对联的上联与 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 有“一面性”的特点。
张之洞出对:
陶然亭; 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一客却以人名
为对: 张之洞。 因下联对得精妙,众人皆相视大笑:“张” 对“陶”,皆为姓;“之”对“然”,是虚 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 联意又极“无情”,情趣却也由此而生。
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叶先生出联:
鸡冠花未放; 有人对:
狗尾草先生。
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
Fra Baidu bibliotek

《对联》PPT精选教学课件2

《对联》PPT精选教学课件2
“奔驰这丰句田可以宝了马吧,,都但属还国觉外得名有车瑕疵”,巴金为当代人,与李、苏并列,似不协调 这“句牡似丹无月懈季可芍击药了,吧同,为但国毕中竟名跑花得”太远了,兼有“崇洋媚外”之嫌呢
以些“如花南果对京要果苏选,州出这最无句佳锡真的,的,同无当懈属数可江此击左联了名!。都用但“”如江果左再”挑而剔不,用这“个江“东国”中,”用毕“竟名范都围”大而了不
❖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 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 谁领会得来
❖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 【成都武侯祠】 ❖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 【四川眉山三苏祠】 ❖ 一门父子三词客 ❖ 千古文章八大家
鲁迅挽联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上、下联,拟写出句或对句。 1、杜丽夺首金,扬威 雅典;刘翔 创佳绩, 声震 全球。
== < > = ≈ < > ≈≈ 姚明展身手,称雄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2、 持家须勤俭,学习贵有恒。 做人当自立
= = == = 3、校园沸腾春来早, 师生团结佳话多。
学业有成美名传。
❖ 明代文学家徐渭有一副对联:“好读书不好读
❖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 领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 感彷徨。

《对联》ppt课件

《对联》ppt课件

总结词
春联是最常见的对联类型,用于庆祝春节等喜庆场合,通常以红色纸书写,寓意吉祥如 意、幸福美满。
详细描述
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整 体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春联主题包括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财源广进等。
婚联
总结词
婚联是为庆祝新人结婚而写的对联, 通常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详来自百度文库描述
对联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观察和思考,揭示出其 中的本质和问题,让人在欣赏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提升自我修养和认知水平。
06
对联的应用
对联在生活中的运用
节日庆贺
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 日时,人们会用对联来表 达祝福和喜庆之情,装饰
环境,营造氛围。
婚庆嫁娶
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对联 常被用来表达对新人的美 好祝福,如“百年好合”
详细描述
对联的上下联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即相应的位置上的词语 或短语类型应相同。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 词对形容词等。这种结构上的对应关系使得对联在对仗上更 加工整,也更具有审美价值。
上下联韵律和谐
总结词
对联的上下联应遵循一定的韵律规则,使得声音和谐、优美。
详细描述
对联的上下联在韵律上应保持和谐,通常应遵循平仄相间的规则。具体来说,上联的尾字应为仄声( 三四声),下联的尾字应为平声(一二声)。这种韵律上的和谐使得对联读起来更加悦耳动听,也更 具有艺术感染力。

对联公开课课件 PPT

对联公开课课件 PPT

增字联
雨 暴雨
风 狂风
下暴雨
刮狂风
窗外下暴雨 门前刮狂风
练习
1、用你学过的课文内容,对下列对子。
(1)观沧海
(泊秦淮 忆江南)
(2)孙权劝学
(愚公移山 范进中举)
(3)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之涣登鹳鹤楼 陆放翁游山西村 )
(4 )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陶渊明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基本知识。 在传统对联创作中,汉语的很多修辞、 表现方式(如:叠词、顶真、反复、 双关、谐音、借义、转类等)都被运 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对联文化。
模块三
——拟写对联
二字联
春兰—— 秋菊 落日—— 朝阳 去伪—— 存真
月转—— 星移 细雨—— 斜风 地理—— 天文
三字联
水底月 — 镜中花
刀子嘴 —
辞旧岁 —
独角兽 —
豆腐心 迎新春 比目鱼
四字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清水秀
柳暗花明 鸟语花香 人杰地灵
五字联
上联:科学能致富
❖下联:技术可兴家

音乐可醉人

愚昧必败家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书店 小费君莫惜 后顾自无忧 保险公司 万千星斗心胸里 十二时辰手腕间 钟表店 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 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 鞋店 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 乐器店

对联课件(公开课)

对联课件(公开课)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二)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6分)
给分标准如下: (一) 从形式考虑(每点一分)(3分) 1、前面必须是三个并列名词 2、一个表示判断的词语 3、宾语的修饰语应该是地名
(二)从内容考虑(3分) 1、构思巧妙,立意新颖3分 2、上下联各不相干或不理想1分 3、构思笨拙,立意欠佳,0分
再接再厉
你大 为功 联夫 界展 英露 才锋 。芒 ,
谁小 是试 语卷 林铺 高开 手赛 ?场 ,
作业
1.试着为你的班级拟写一 副对联
2. 读《荆轲刺秦王》, 以“我心中的荆轲”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 评,谈谈你对荆轲的看法 。
对联规则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天—— 地 新—— 旧 花—— 树 千山—— 万水 书山—— 学海 水底月—— 镜中花 飞鸟尽—— 良弓藏 水帘洞—— 花果山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学 海 寻 珠 要 恒 心
书 山 探 宝 需 毅 力
(二)填成语:根据上联的提示写出一个成语使
之构成一幅完整的对联。
1、世本无先觉之验 人贵有( 2、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 3、良言入耳三冬暖 ( 自知之明 海阔天空 ) )

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  ppt课件

先生到底是个才思敏捷的人,只见他不慌不忙
地写了一副又贴了上去。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去
揭回家。这是一副什么样的对联让邻居们不想也
不敢去揭的呢?
PPT课件
14
原来,郑板桥是这样写的: 上联:福无双至 下联:祸不单行
这样不吉利的对联你写的再漂亮,当然 没有人去拿回家啦。
可是,大年初一,当邻居们纷纷去先生 家里拜年时,发现昨天的那副对联变成了
但它们毕竟是对偶,不是对联,充其量只是对联
的雏形。关于最早的对联,通常的说法是五代十 国时期,后蜀孟昶(chang)的桃符题词:“新 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PPT课件
5
• 隋唐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 之笔凝注于对句中。李白的“三山半落青 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商隐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PPT课件
9
民国时期,中国陷入苦难的深渊。刘师亮、
冯玉祥、孙中山、郭沫若等人都写过很多 有影响的忧国忧民之作。
PPT课件
10
对联趣事
解缙是明朝大臣,洪武年间进士。从小聪颖, 才思敏捷,勤奋好学,熟读四书五经,精通文章 诗词,尤其擅长对句,远近称之为“神童”。
一年除夕,十岁出头的解缙即景生情,挥毫 写下一副春联: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 灯。
PPT课件
16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 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 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 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 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对联是利用汉 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 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 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返回
楹联的规则/格式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 质的特征是“对仗”。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 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 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 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 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 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 方法。
楹联的格式
精巧玲珑的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 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 求,固定的格式。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 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 框和一个门楣的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 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 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而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 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 相互补充的作用。
另外,对联在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 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 也有例外。
返回
楹联的起源
说法一: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 残人生理”——《清诗话》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
• 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返回
楹联的发展
就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渊源可以到《诗经》、 《楚辞》中的对偶句。整齐对仗的上下联句在公元3世
纪到公元9世纪的晋唐时代已经形成,但题写在门口 的桃符上,成为新春佳节时的一种装饰艺术,是公 元10世纪以后的事。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 不能重覆。
书面表达—文字对仗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 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 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 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 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 种和谐对称之美。
说法二: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 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 三阳回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回回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回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 其他说法

•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Hale Waihona Puke Baidu指出:“两句为 • 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

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 少。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 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 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 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 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 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 “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 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 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口头表达—语言对仗。
语言对仗: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内容相关 (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合)
例: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 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 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 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 ,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 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 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蜀梼杌》载:“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 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 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大概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 最早且最规范的一幅对(春)联儿。
翻译: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年)的春节前夕, 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 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 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 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 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 此外,唐代还流行一种联句活动,即两个人以上在一起互相对 句。这种对句已经突破五、七言的格局,短的只有一个字,长 的可以到九个字或者更多。如中唐时的严维等八人有一次在一 起对句,从一言对到九言:比如,一人说“东”,另一人说“ 西”;一人说“步月”,另一人说“寻溪”;以此类推:“鸟 已宿,猿还啼;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 迷;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 处屡攀跻;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静听林下 潺潺是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
中国楹联文化
目录
• 楹联是什么? • 楹联的规则 • 楹联的起源 • 楹联的发展 • 经典楹联欣赏 • 楹联在现代
尾声
楹联是什么
楹联又称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 、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 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 、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 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 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的发展则在公元10世纪到公元13世纪的宋代。 它的普及和兴盛却在公元14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 明、清两代
形成
• 汉魏六朝诗赋,有大量的对偶句式和骈体格式,在此基础上逐 渐形成了严密工整的唐代格律诗,其中的颔联(第三、四句) 和颈联(第五、六句)实际上就是对联的形式,如“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王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