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提升练习题课时作业三十三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7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33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三十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东北地区地形特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自然区域单元十分完整;东北地区的农、林、渔、矿等资源十分丰富,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建设,东北地区的内部经济联系十分紧密。
据此回答1~2题。
R4iwYOlihe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解读: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为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答案:A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B.玉M、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北向南渐增C.大兴安岭山区是我国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主要产区D.东北地区的畜牧业分布范围与耕作农业区大致重合解读: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答案:A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解读:据图可知我国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的是畜牧奶业基地。
故C选项正确。
R4iwYOlihe答案:C4.与①地区相比,③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C.水热资源丰富D.人均耕地面积大解读:①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③地区是我国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是③地区最大的优势。
答案:C(2018天津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学高中地理专题.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课件
【答案】 .C .B 读图 完成第 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A.气温 甲 乙 丙 降水 甲 乙 丙B.周围山地环绕 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 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 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据此完成第题。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 与其有关的因素有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病虫害少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 正确的有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题 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低 与质量优无关。
第 题 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玉米、小麦产量要高于水稻 水稻主要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分布。
.C .C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解析】第 【答案】【答案】 .D .B 读“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第 题。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关于 A 所在省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完成第题。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15.1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东莞模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3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解析】1选B,2选D,3选B。
第1题,夏季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重要因素,距海越近受夏季风影响越明显,越深入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
图中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B正确。
第2题,甲地位于长白山迎风坡,降水丰富。
受地形及降水共同影响,当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山地地区森林资源丰富。
第3题,乙地为东北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肥沃的黑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受纬度位置影响,热量条件较差,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下图示意厦门市种植业用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面积增加B.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增加C.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下降D.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5.下列措施不适合该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是( )A.重视品牌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B.加强示范引领,提升休闲农业层次C.切实保护耕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解析】4选D,5选C。
第4题,根据图示资料,厦门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A错。
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减少,B错。
蔬菜种植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C错。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D对。
第5题,该市农业未来发展需要重视品牌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A适合;加强示范引领,提升休闲农业层次,B适合;切实保护耕地,不适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农业,C不适合;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D适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规范训练及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2012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伊春森林食品节于8月4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
本届展会以“畅游林都伊春、尽享绿色盛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题。
在伊春的街头,随便哪家土特产商店里,蓝莓是必不可少的。
据此回答1~2题。
1. 伊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A.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B.交通便利、市场广阔C.农业科技发达D.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解析:由“绿色”二字可知,伊春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答案:D2. 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进一步扩大蓝莓的生产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发展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的转变解析:由材料可知,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应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答案:C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回答3~5题。
3. 该水果可能是()A.菠萝B.香蕉C.柑橘D.苹果解析:图中阴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黄土高原地区,适合苹果的生长;而菠萝、香蕉属于热带水果,柑橘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
答案:D4. 与图中西部主产区相比,东部主产区的优势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D.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解析:相比较而言,图中东部地区在光照、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经济更发达,交通更便利,且技术水平高。
答案:C5. 图中甲处大面积扩大该水果种植面积的积极意义主要是()A.利于区域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B.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利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D.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解析:在黄土高原地区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可以使农民创收,增加经济效益,同时种植苹果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高中地理 专题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读某地区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区的主要地势特征是( )A.北高南低B.地势起伏大C.地势相对低平D.由东南向西北倾斜2.该地区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A.排水不畅B.降水较少C.蒸发较强D.地势较高【答案】1.C 2.A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农(农耕区)牧(畜牧区)区界线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3~4题。
3.由上图可知( )A.农牧区界线的总体变化是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变化大B.农牧区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C.农牧区界线的变化是自然条件变化的结果D.农牧区界线主要向西南方向推进4.农牧交错带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增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实行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种植饲料作物,发展舍饲养殖业【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农牧区的界线总体向西北推进,并且北方的变化幅度比南方大。
第4题,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若开垦荒地,易产生荒漠化,因而要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业。
【答案】3.A 4.D玉米原产地在墨西哥,16世纪时传入中国,玉米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
读中国玉米分布图,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B.市场需求C.作物熟制D.水分差异6.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A.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 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C.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 D.提高机械化水平【答案】5.C 6.B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0~27 ℃,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A.三江平原B.塔里木盆地C.雅鲁藏布江谷地D.江南丘陵8.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增加就业机会,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③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④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7.D 8.B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时间:分钟满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海南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题。
.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热量.土壤.光照.水分解析: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
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项正确。
答案:.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降低运输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解析: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项符合题意。
答案:[·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题。
.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甲地海拔较高.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地势低平.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世纪五十年代和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
答案:.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①② .①③.②④ .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健康,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光、热、水充足B.生长期长,病虫害少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珠三角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答案:1.B 2.D 解析:笫1题,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偏低,病虫害少。
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条件。
第2题,由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小,粮食种植减少;农业生产转向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珠三角地区水源比较充足,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全球变暖会使珠三角地区的气候更适宜水稻生长;珠三角地区土地盐渍化不明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4.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从经纬度位置可看出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其中甲为大兴安岭,乙为松嫩平原,丙为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形表现出明显的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征。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七)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七)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基础巩固]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全面启动建设全国“生态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工程,提出率先建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
读图回答1~2题。
1.与“长三角”相比,有利于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大农业示范、生产、供给基地的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地广人稀 D.市场广阔2.按照“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提品质”的原则,2014年黑龙江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等优质粮食生产。
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季C.市场需求 D.交通改善读某区域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4.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
结合右图,回答5~6 题。
5.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6.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发展科技,培育甘蔗新品种B.甲地毁林开荒,扩大种植规模C.乙地增加载畜量,发展畜牧业D.丙地退耕还湿,建湿地保护区8.目前,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9.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
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减少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答案 1.C 2.D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3~4题。
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4.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3.B 4.B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 多年的种植历史。
据此完成5~6 题。
5.该地区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有()A.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水源充足,黑土肥沃D.市场需求量大6.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A.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C.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D.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答案 5.B 6.B下面为“垛田镇垛田景观图”。
读图,完成7~9题。
7.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洼B.河网密布C.气候湿润D.地狭人稠8.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9.以下做法不利于垛田镇生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是()A.沟渠变鱼塘,饲养多种鱼类B.沟渠变藕塘,发展莲藕业C.垂钓、划船,发展观光农业D.农田变别墅,开发水乡住宅区答案7.A8.B9.D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与评价(重点)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3.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难点) 1.以区域图、示意图等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频率较高2.以某区域地理特征为背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特点、问题及整治措施学生用书P196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①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 (1)气候大部分属于②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满足③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弊易受④低温冻害影响(2)地形:包括高原、⑤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⑥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⑦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微探究1 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大米吃起来口感要好于南方大米,为什么?答案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时间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二、农业布局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1)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2)⑧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2)D 大兴安岭,E ⑫小兴安岭,F ⑬长白山。
(3)畜牧业区⑭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⑮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⑰专业化生产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⑱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4)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 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旱涝、低温冷害等)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 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答对三点即可)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 比较。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 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甲中①②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 ≥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 因。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 提几条建议。
(2019·海南高考)如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 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 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 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3~5题。
3.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
三十三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 区为例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夯实】 (2020·江苏高考)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 粮食安全。如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 1、2题。
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答案:(1)500 ℃~ 1 500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 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 ℃积温高于②地。 (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 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 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 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回答1~3题。
1.该地位于( )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C.华北平原D.三江平原2.该地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提高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3.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C.农业投入不足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解析】1选A,2选A,3选D。
第1题,由图中农作物水稻、甘蔗等可知,该地区热量资源丰富,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应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2题,比较三个阶段粮食作物减少,蔬菜、花卉面积增加,蔬菜花卉保质期较短,需靠近市场,故选A。
第3题,自然灾害受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与农业发展的阶段关系不大;第Ⅲ阶段无粮食作物,故农业人口比重应大幅下降;蔬菜、花卉属于密集型农业,投入的要素较多;蔬菜、花卉靠近市场,故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知识拓展】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珠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导致大量农业用地被改变为非农业用地,这是发生变化的原因。
(2017·嘉峪关模拟)下图示意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
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B.科技水平高C.商品率高D.精耕细作5.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施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4选C,5选A。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山东胶州测试)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肯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读下图,完成1~2题。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缘由是()A.热量和水分较足够而且协作好,雨期短,光照条件好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C.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A.春小麦、大豆B.冬小麦、玉米C.棉花、水稻D.高粱、亚麻答案:1.A2.A(2019·河北定州中学测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实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将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主要为城市化地区,对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爱护。
下图为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结合所学学问,回答3~5题。
3.图中农业主产区均为限制开发区域,下列有关说法有误的是()A.主体功能是供应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应平安和生态系统稳定B.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爱护耕地,发呈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C.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D.加强土地整治,加速扩大耕地面积4.以下区域与其他区域粮食类型不同的是()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B.河套灌区主产区C.甘肃新疆主产区D.东北平原主产区5.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甘肃新疆主产区的优势在于()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雨热同期,协作较好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纬度低,病虫害少答案:3.D4.D5.C(2019·江西上饶测试)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6~7题。
6.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7.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答案:6.C7.C(2019·湖北荆门模拟)利用耕地重心移动轨迹图能刚好获得耕地重心迁移信息,并直观反映耕地分布变更特征。
高中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七)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提升作业(七)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2015·北京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图最有可能是( )A.东北耕地分布图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东北林地分布图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针叶林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C.春小麦D.大豆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A.保护水土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解析】1选D,2选B,3选D。
第1题,从图例可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而且Ⅰ、Ⅱ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
第2题,图例Ⅲ分布于东北平原,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第3题,该区发展商品粮、林业的区域优势显著。
其发展方向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读某区域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5.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4选D,5选B。
第4题,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北部,分别适于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发展。
第5题,东北的沼泽湿地应加以保护,而不应再开垦,还应部分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黑龙江大部分属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较好。
【方法技巧】图解法记忆东北农业布局(2015·柳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复习过关习题3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及答案
过关习题3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2.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是( )A.玉米 B.小麦和大豆.春小麦 D.甜菜[&&&&&]3.下列不属于放牧畜牧业区的是( )A.松嫩平原西部 B.呼伦贝尔草原.三江平原 D.林区草地【答案】1D 2A 3【解析】第1题,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也较快。
第2题,根据题中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在东北地区的分布可知,玉米的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第3题,东北地区的放牧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和部分林区草地,三江平原开垦后主要属于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可发展舍饲畜牧业。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据此回答4~6题。
4.本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丰富.土壤肥沃,黄土广布D.地形平坦,水充足5.近年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沙漠化扩大 B.水土流失加剧.气候恶化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6.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 )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答案】4A 5B 6【解析】第4题,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广布;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基础题组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漫衍图(单位:mm),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北京顺义统考)甲地降水较丰裕,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山货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019北京顺义统考)图中三江平原湿地开辟垦殖形成的农业地区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C.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2019年10月8日是寒露骨气,与之相关的民谚:河南省“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河北省“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北京通州摸底)河南省和河北省两地民谚不同的原因是,两地( )A.气候类型不同B.地形不同C.泥土不同D.热量不同4.(2019北京通州摸底)南方是我国商品小麦的重要产区,其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种植汗青悠久,精耕细作B.住民多以稻米为主食C.光热充足,可以一年三熟D.生产范畴大,机械化程度高5.(2019北京西城期末)读下图,回答下列标题。
(10分)(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漫衍状况。
(2分)通辽市位于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冲积平原占70%,这里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阐述通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5分)根据《天下种植业布局调解筹划(2019—2020年)》要求,通辽因地制宜成长青贮玉米,扩大优质饲料提供,构建农牧连合、粮草兼顾、种养循环的新型农牧业布局。
(注:青贮玉米是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经发酵制成饲料)(3)说明通辽市农业产业布局调解的积极作用。
(3分)提拔题组大抵3 000年前,秘鲁(图甲)山区的农民采取一种培高地步农业技能(图乙),科学家发觉用这种要领(技能)种植本地作物是现代种植方法种植产量的三倍。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图甲图乙培高地步农业技能示意图6.(2019北京东城二模)图乙中水渠的作用主要有( )①灌溉②排水③防霜冻④水运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③④7.(2019北京东城二模)与现代种植方法相比,培高地步农业( )A.商品率高B.生产范畴大C.专业化水平高D.效益高2019年,贵州省从江侗乡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成为环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地,下图示意具体生产历程,其间农田需保证随时有充足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三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区内独特的地理条件,加上种植成熟期长的优质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颗粒饱满,香味浓郁,素有“贡米”之称。
读“五常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影响五常大米种植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因素有( )A.交通和市场B.技术和土壤C.气候和市场D.政策和土壤2.五常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稻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优势是( )A.靠近原料产地B.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C.劳动力廉价丰富D.接近消费市场3.五常市的稻米生产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B.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C.加强新品种的选育D.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解析】1选C,2选A,3选D。
第1题,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此该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据材料可知,该地因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因此作物生长期长,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形成特色,即气候因素。
第2题,据材料可知,五常市特色稻米种植,因此五常市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收购、仓储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稻米加工企业,这种产业集聚的优势是接近原料产地。
第3题,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五常市的稻米生产模式是在当地优质特色稻米产地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海拔3 000米以上、降雨量300 mm 左右的高海拔山区,是印加居民的传统食物。
藜麦营养价值丰富、全面,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曾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
据此回答4、5题。
4.据材料推断藜麦的生长习性( )①喜阴凉湿润②耐土壤贫瘠、盐碱③喜光、怕渍涝④耐高温,耐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我国某农业公司把引种藜麦作为扶贫项目在某地推广。
藜麦引种成功迈出了地区扶贫的关键一步,为了增加该地区居民收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B.延长藜麦生产产业链,增加藜麦产品附加值C.加强科学研究,选育高产高品质良种D.大规模发展藜麦种植,迅速扩大种植面积【解析】4选B,5选D。
第4题,由“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降雨量300mm左右的高海拔山区”可推测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喜光;忌高温、雨涝的生长习性。
第5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增加收入,可以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还可以加强科学研究,选育高产高品质良种,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延长藜麦生产产业链,增加藜麦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
而藜麦生长于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若大规模发展藜麦种植,会因扩大种植面积而造成生态破坏,所以不可取。
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
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表示滴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7.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 )A.0~30厘米B.40~70厘米C.60~90厘米D.90~120厘米8.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A.减少杂草生长B.增加土壤蒸发C.提高地下水位D.减少植物蒸腾【解析】6选B,7选B,8选A。
第6题,由材料可知,涌泉根灌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根部的涌泉根灌,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故土壤表层含水量较之要高,①、②为滴灌。
6月初蒸发量旺盛,相比于滴灌后1小时,24小时后土壤表层含水量下降,②为24小时后土壤表层含水量。
第7题,据上题,③、④为涌泉根灌。
根据涌泉根灌导致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所在土壤深度,可推知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40~70厘米。
第8题,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减少,能够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
涌泉根灌是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根部,会增加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蒸腾,降低地下水水位。
(2020·日照模拟)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
把绿肥作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
近年来,“绿肥+”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兴起。
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的绿肥品种、种植季节和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据此完成9~11题。
9.江西省柑橘园里种植绿肥作物的作用是(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果园小气候B.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C.调节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10.松嫩平原上最适合的“绿肥+”模式是( )A.玉米套种绿肥B.棉田套种绿肥C.麦收后播种绿肥D.收稻后播种绿肥11.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土壤温度 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土壤有机质D.增加降水量【解析】9选B,10选A,11选B。
第9题,柑橘园行间空间有限,在园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对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有限;根据材料可知,绿肥作物一般生长茂盛,抑制杂草生长效果良好,一些绿肥作物还是害虫天敌的良好宿主,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大作用;柑橘园冻害一般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而绿肥作物秋季一般都已枯萎,因此对调整柑橘园土壤温度、减轻冻害没有作用;柑橘一般种植在山坡地带,土壤水分容易流失,绿肥作物能够减轻水土流失,但一般生长快,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强,会与柑橘树争水,因此不会提高土壤水分。
第10题,套种绿肥更有保水、保土、防草、培肥等作用,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同时套种绿肥能发挥根瘤固氮优势,增加土壤氮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松嫩平原种玉米而不种植棉花。
第11题,华北平原冬春季节风力较大,而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主要在农作物快成熟之时,此时已进入夏季,风力较小;夏收之后,由于地表有绿肥作物的覆盖,地表水分蒸发量减小,因此能减轻表土盐碱化程度;采取该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增加有机质与减轻土地盐碱化无关;该措施不能增加降水量。
【加固训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
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③C、D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均种植糖料作物为甜菜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1)选B,(2)选D。
第(1)题,云贵高原不以畜牧业为主,华北为暖温带,不适合甜菜生长;东北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A、C位于我国主产棉区。
第(2)题,A地区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B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C地应改造中低产田;D地大力发展机械化,提高商品率。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0·衡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葡萄成熟后尚未采摘,因气温下降,产生冰冻的葡萄,称为冰葡萄。
冰葡萄酒是利用冰葡萄酿造而成的优质酒类。
冰葡萄种植适宜深栽,采摘时气温为-15 ℃到-7 ℃,且保持12个小时以上为宜,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辽宁省桓仁县是我国最大的冰萄萄种植区,有世界“黄金冰谷”的美誉。
桓仁县平均海拔380米,冬季寒冷但不干燥。
2006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桓仁冰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目前,桓仁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模式。
甲图示意桓仁县地理位置,乙图示意桓仁县部分月份气温的季节变化。
(1)推测高纬度地区葡萄种植采用深栽技术的主要目的。
(2)说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桓仁冰酒”产业的积极影响。
(3)简述桓仁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和销售模式的优点。
【解析】第(1)题,高纬度地区葡萄种植采用深栽技术的主要目的主要从冬季的气候特点来分析,“采摘时气温为-15 ℃到-7 ℃”可见气温较低,采用深栽技术,把根部深深的埋藏在地下,可以抵御低温冻害,提高成活率。
另外,冬季一般风力较大,把植株进行深栽可以减少倒伏的发生。
第(2)题,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桓仁冰酒”产业的积极影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对当地产品质量的一种肯定,利于“桓仁冰酒”形成品牌,利于提高产品声誉,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扩大销售规模;产品的高质量决定了销售时的高价格,这样可以提高冰葡萄的单位产值,形成大规模生产;促进和保障冰葡萄酒的市场秩序;形成良好的产业多元化格局,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升等。
第(3)题,桓仁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和销售模式的优点:农户不必担心产品的销售,降低冰葡萄的种植风险,农户收入稳定;种植基地与加工企业高效对接,减少因为没有销路而造成的原料浪费,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大规模生产,产生集聚效应,从而降低冰葡萄酒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利润。
答案:(1)冰葡萄主要产区冬季风力大,深栽可以抗倒伏;冬季气温低,深栽可以抵御低温冻害,提高成活率等。
(2)利于“桓仁冰酒”形成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冰葡萄的单位产值,形成大规模生产;促进和保障冰葡萄酒的市场秩序;形成良好的产业多元化格局,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升等。
(3)降低冰葡萄的种植风险,农户收入稳定;种植基地与加工企业高效对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利用集聚效应,降低冰葡萄酒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等。
13.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32分)甘蔗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其生长期具有喜高温、强光照、需水量大和吸肥多等特点,对气候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
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对比,凡春雨秋旱年,则糖分高,产量也高,是最佳种植年份。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及更早以前,台湾长期是我国的产糖冠军。
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成了我国第一产糖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