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技师专业考试大纲(含普通X线诊断技术部分)

合集下载

放射医学考试大纲

放射医学考试大纲
掌握

3.泌尿生殖系统
影像解剖
(1)泌尿生殖系统X线解剖
(2)泌尿生殖系统横断面解剖
掌握

4.腹膜腔和腹膜后间隙解剖
(1)腹膜腔大体解剖
(2)腹膜后间隙横断面解剖
掌握

5.腹盆部血管解剖
(1)腹腔动脉造影解剖
(2)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解剖
(3)肠系膜下动脉造影解剖
(4)门静脉造影解剖
(5)肾动脉造影解剖

2.胸膜横膈 X 线
解剖
(1)胸膜腔X线解剖
(2)横膈X线解剖
掌握

3.肺影像解剖
(1)肺大体解剖
(2)肺X线解剖
(3)肺门X线解剖
(4)肺横断面解剖
(5)肺门横断面解剖
掌握

4.纵隔影像解剖
(1)纵隔九分法概念
(2)纵隔大体和X线解剖
(3)纵隔横断面解剖
掌握

5.心脏影像解剖
(1)心脏大体解剖
(2)心脏X线解剖

(4)CR 的临床应用
2.DR 原理及临床应用
(1)DR成像原理
(2)DR的优缺点
了解

第三章CT成像基础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科目
一、CT 成像原理与设备
1.CT 的成像原理与方式
(1)数字成像
(2)CT扫描模式
① 断层扫描
② 螺旋扫描
了解

2.CT 设备
(1)扫描部分
(2)计算机部分
(3)图像显示及存储部分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影像学表现
掌握

放射技师考试复习大纲

放射技师考试复习大纲

技师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篇基础知识12月1日-12月31日共31天第一章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13天第一节人体解剖学基础第二节骨关节系统第三节呼吸系统第四节消化系统第五节脉管系统第六节泌尿与生殖系统第七节神经系统第八节内分泌系统(技师)第九节感觉器官(技师)第二章医用物理与X线摄影基础4天第一节物质结构第二节磁学基础知识(技师)第三节激光学基础知识(技师)第四节X线摄影基础第三章X线物理与防护9天第一节X线的产生第二节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三节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第四节X线的吸收与衰减第五节辐射量及其单位第六节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第七节X线的测量(技师)第八节X线的防护第四章数字X线成像基础5天第一节数字图像的特征第二节数字图像的形成第三节数字图像的处理(技师)第四节数字图像评价(技师)第五节计算机辅助诊断(技师)第二篇相关知识1月1日-1月31日共31天第五章人体影像解剖(技师)7天第一节头部第二节颈部第三节胸部第四节腹部第五节男性盆部和会阴第六节女性盆部和会阴第七节脊柱区第六章CT/MR影像诊断基础(技师)6天第一节CT影像诊断基础第二节MR影像诊断基础第七章医学影像设备9天第一节普通X线设备第二节CR与DR设备第三节乳腺和口腔设备第四节CT设备第五节DSA设备第六节MRI设备第八章PACS技术5天第一节PACS的发展与组成第二节PACS的运行第三节国际标准和规范第四节PACS的临床应用第五节PACS的进展与应用评价(技师)第九章图像质量控制4天第一节图像质量管理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控制第三节CT图像质量控制第四节DSA图像质量控制(技师)2月1日-2月19日共19天过年2月20日-2月28日共9天做题复习巩固以上内容。

第三篇专业知识3月1日-3月31日共31天第十章各种影像设备的成像理论18天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成像原理第三节乳腺摄影成像原理第四节CT成像原理第五节DSA成像原理(技师)第六节MR成像原理(技师)第十一章医学图像打印技术10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激光成像第三节热敏成像技术第四节喷墨打印成像技术第五节照片自助打印设备第十二章对比剂与心电门控技术3天第一节X线对比剂第二节MR对比剂(技师)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4月1日-4月30日共30天第十三章常规X线检查技术8天第一节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第二节X线造影技术第三节乳腺摄影与口腔X线摄影检查第四节数字摄影操作技术第十四章CT检查技术9天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二节检查方法第三节检查前准备第四节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第十五章MR检查技术(技师)8天第一节MR检查准备第二节MR特殊检查技术第三节人体各系统的MR检查技术第十六章DSA检查技术(技师)5天第一节检查前准备第二节DSA的常用器械第五节头颈部第六节胸部第七节心脏大血管与冠状动脉第八节腹部与盆腔第九节四肢总复习5月4日-考试日共20天左右复习全部内容,每天一场模拟考试。

[整理]CT医师大纲.

[整理]CT医师大纲.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CT医师专业考试大纲(含普通X线诊断部分)(200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CT医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章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1.X线通过均匀物质后的强度关系2.CT值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单位3.矩阵的概念4.象素与体素的概念5.CT工作原理6.CT基本设备和准直器的概念以及探测器类型7.窗宽和窗位的定义以及实际应用8.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9.伪影的种类、概念和常见产生原因10.各向同性与容积效应的概念11.螺旋CT的概念及其与普通CT的异同12.多层螺旋CT的概念及其与单层螺旋CT的异同13.螺距的概念,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在CT螺距的异同14.电子束CT的概念15.影像后处理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临床应用16.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概念及CT血管内对比剂的种类17.血管内对比剂副反应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18.血管内对比剂副反应救治的基本原则19.血管内对比剂应用的临床意义20.CT灌注的基本概念与常用灌注参数及其单位第二章颅脑1.颅脑扫描摆位的选择2.层厚和层距及其关系3.颅脑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选择4.颅脑血管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常见扫描方法,重建方式5.颅脑疾病的直接征象6.颅脑疾病的间接征象7.颅脑疾病的定位征象8.颅脑疾病的定性征象9.颅底诸孔裂及其内容物10.硬脑膜和脑池的结构11.大脑半球的脑叶及其毗邻关系12.两侧大脑半球的连接结构13.基底节的定义和内容14.间脑的结构15.小脑的结构16.脑干的结构17.脑室各部位与脑叶的对应关系18.脑的主要供血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支配区19.鞍上池的毗邻关系20.基底节的毗邻关系21.上眶耳线为基础的轴位扫描与冠状位扫描的脑CT解剖22.小脑幕在不同层面上的形态23.新生儿颅脑的CT特点24.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25.胼胝体发育不良的CT表现26.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表现27.神经元移行异常的常见畸形及CT表现28.颅面血管瘤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29.结节性硬化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30.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型31.颅脑外伤的常见合并症32.颅底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33.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及CT表现34.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35.外伤迟发性脑出血的概念及CT表现36.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37.脑白质剪切伤的定义和好发部位38.脑积水的CT表现39.脑梗塞CT表现的病理基础40.腔隙性脑梗塞的定义41.基底节血肿的分型及CT表现42.血肿的变化过程及CT表现43.动脉瘤破裂与颅内出血部位的关系44.动静脉畸形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45.静脉窦血栓的常见分型及CT表现46.海绵窦动静脉瘘的CT特征47.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48.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常见部位49.脑内、外肿瘤的CT鉴别特征50.脑室内、外病变的CT鉴别特征51.颅内肿瘤的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52.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53.少枝胶质细胞瘤的CT特征54.胶质母细胞瘤的CT表现55.室管膜瘤的CT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56.脑膜瘤的好发部位、CT表现及病理基础57.松果体细胞瘤的CT表现58.生殖细胞瘤的CT特征59.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60.蛛网膜囊肿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61.脑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62.髓母细胞瘤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63.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表现64.听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与三叉神经鞘瘤的鉴别65.垂体微腺瘤的定义及CT特征66.颅咽管瘤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67.脊索瘤的好发部位和CT特征68.脑脓肿的病理分期和CT表现69.结核性脑膜炎的CT表现70.成年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表现71.脑囊虫病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72.髓鞘形成异常的概念7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CT表现74.多发性硬化的CT表现第三章五官和颈1.视神经和眼外肌的解剖2.眼球和眼眶骨结构大体解剖3.面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特点及CT表现4.眼球色素膜黑色素瘤临床及CT表现5.炎性假瘤的分型及CT特征6. 甲状腺性眼球突出(Grave’s disease)的CT特征7. 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8. 成年人眼球钙化的常见病因9.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10.视神经脑膜瘤与视神经胶质瘤的鉴别要点11.颞骨扫描定位和常用技术12.颞骨大体CT解剖13.颞骨骨折的分类及其CT表现14.面神经的分段及走行15.中耳血管球瘤的临床和CT特点16.胆脂瘤的CT表现17.颞下窝的解剖关系18.翼腭窝的解剖关系19.上颌窦癌的CT表现及累及途径20.鼻咽血管纤维瘤的CT特征21.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22.粘液囊肿的好发部位与CT表现23.副鼻窦外伤的CT检查方法和冠状、轴位扫描常显示的骨折部位24.副鼻窦的CT检查方法与正常影像解剖25.鼻道窦口复合体的概念与常见变异的CT表现26.鼻咽腔的轴位解剖关系27.鼻咽癌的CT表现及蔓延途径28.腮腺的解剖关系29.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30.腮腺恶性肿瘤的常见CT表现31.腮腺肿瘤与炎性肿块及脓肿的鉴别32.声门和声门上、下区及其周围间隙的CT解剖关系33.喉癌的好发部位和CT表现34.颈深淋巴结的分组35.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作用36.颈部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的CT表现第四章胸部1. 胸部CT检查的适应症2. 增强扫描的适应症3. HRCT的基本条件和适应范围4.“八个”、“六个”和“五个”血管层面的CT解剖5. 正常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大小以及升、降主动脉的比例6. 不同年龄胸腺的正常CT表现7. 心包上隐窝结构与气管前淋巴结的鉴别要点8. 胸内淋巴结分组(见教材表4-2-1)9. 左侧上腔静脉的CT表现及与弓旁淋巴结的鉴别10. 夹层动脉瘤的CT特征11. 肺栓塞的CT检查方法与表现12. 肺隔离症的CT表现13. 支气管扩张的CT检查方法与表现14.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及分期15. 纵隔畸胎瘤的CT表现16. 胸部淋巴瘤的CT表现17. 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18. 纵隔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9. 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20. 急、慢性肺脓肿的CT表现21. 浸润性肺结核的CT表现22. 曲霉菌病的CT表现23. 中心型肺癌的病理及相应CT表现24. 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及相应CT表现25. 肺转移瘤的转移途径26. 肺错构瘤的CT表现27. 肺气肿分型及CT表现28. HRCT的间质性阴影的表现及意义29.肺小叶的概念与CT表现30.CT上肺部“树芽征”的表现与病理基础31.肺不张与肺实变的概念及CT表现32.CT上肺内“磨玻璃”样改变的病理基础与CT表现33. 肺特发性间质纤维化的CT表现34.肺韦格氏肉芽肉肿的CT特征35. 结节病分期及CT表现36.尘肺的基本CT表现37. 膈附近胸、腹水的鉴别38. 膈倒转的概念及CT表现39. 胸膜间皮瘤的CT特征40. 常见膈疝的类型41.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电子束CT(EBCT)及多层CT(MSCT)对冠心病诊断作用43.真性胸动脉瘤病理分型及CT表现44.夹层动脉瘤分型及基本CT表现45.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基本CT表现第五章腹部1.腹部多期增强扫描的分期及意义2.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和延迟扫描的方法及适应证3.CT对急腹症病人检查的适应症及检查方法4.肝门部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5.国内肝癌分类及小肝癌诊断标准6.肝癌的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7.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的CT表现8. 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9. 肝血管瘤的CT表现10. 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11.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CT表现12. 肝转移瘤的CT表现13. 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14. 肝包虫病的CT特征15. 肝硬化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16. 肝脂肪变性的CT特征17.不均匀性脂肪肝及肝岛与肝内肿瘤的鉴别诊断18. 肝钝性伤的CT表现及分级19. 肝内外胆管及胆囊CT解剖21. 急、慢性胆囊炎的CT表现22. 胆囊癌的分型及CT表现23. 结石、胰头癌和胆管癌引起的胆总管梗阻的CT表现24. Caroli氏病分型及CT表现25.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26. 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27.不同部位胰腺癌的CT表现28. 副脾的CT特征及其与腹腔占位性病变的鉴别29.急性脾钝性伤的CT表现30. 脾梗塞的CT表现31. 脾血管瘤的CT表现32. 胃肠道CT检查方法及应用价值33. 胃癌、结肠癌的CT表现34. 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CT表现35. 肠梗阻的CT表现36. 肠套叠的CT表现37. 阑尾炎的CT表现3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CT表现39.正常肾上腺的CT表现40. 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及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鉴别41.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42.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表现43. 肾筋膜和肾间隙的解剖关系44. 肾结核的CT表现45. 肾囊肿的CT表现46. 肾细胞癌的CT表现及分期47.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48. 肾盂癌的CT表现49.输尿管积水的常见原因与CT诊断50. 网膜囊的毗邻关系51. 道格拉氏窝的解剖及其积液的CT表现52. 右膈下间隙脓肿的CT表现53. 腹膜原发肿瘤的CT表现54.腹膜腔种植性转移肿瘤的CT表现55.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57. 腹膜后区需与淋巴瘤鉴别的正常结构和变异58. 腹主动脉瘤的CT检查方法及CT表现59. 腹膜后间隙的CT解剖第六章盆腔1.正常盆腔的CT解剖2.膀胱癌的常见临床症状和CT表现3.膀胱癌的CT分期4.前列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限度5.前列腺良性增生的CT诊断标准6.宫颈癌的CT表现及诊断限度7.子宫肌瘤的CT表现8.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9.卵巢囊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10.卵巢癌的CT特征11.直肠癌的CT表现12.盆腔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第七章四肢1. CT扫描的适应症2. CT下肢血管成像的检查方法3. 股骨头无菌坏死的CT检查目的4. 慢性骨髓炎的CT表现5. 骨囊肿的CT表现6.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表现7. 骨巨细胞瘤CT检查的主要目的8. 多发性骨髓瘤CT检查的目的及意义9. 骨转移瘤的CT表现10. 血管瘤的CT特征11. 神经纤维瘤的CT表现12. 脂肪瘤的CT表现13. 血肿的CT特征14. 骨折和关节脱位整复后的CT检查目的15. 四肢骨与关节创伤CT检查价值16. 骨与关节结核CT表现17. 骨肉瘤CT表现第八章脊柱1. 颈椎椎管前后径线的正常范围2. 颈椎横突骨折的CT表现3. 腰椎椎管前后径线的正常范围4. 侧隐窝前后径的正常范围5. 椎间盘膨出的CT表现6. 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CT表现7. 继发性脊椎狭窄症的常见原因和CT表现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9.(以星形细胞瘤为例)髓内肿瘤的基本CT表现10.(以神经鞘瘤为例)髓外硬膜内肿瘤的基本CT表现11. 骶骨脊索瘤的CT表现12. 脊椎血管瘤的CT表现13. 蛛网膜炎的CT表现14. 脊柱结核的CT检查目的及表现15. 脊椎外伤的CT诊断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普通X线诊断部分考试大纲总论1.放射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CT成像技术考试大纲汇总

CT成像技术考试大纲汇总

CT成像技术考试大纲(内容适用于CT/MR上岗技师)单元细目要点CT/ MR掌握熟悉了解第1章CT成像技术概述1.CT的发展和应用1.1 CT的发展历史1.2 CT的应用范围1.3 CT的优点和缺点1.4各代CT机的结构特点1.5 CT的发展趋势∨∨∨√√2.专用和临床研究型CT扫描仪2.1 CT透视扫描仪2.2电子束CT扫描仪2.3动态空间重建扫描仪2.4移动式CT扫描仪2.5微型CT扫描仪∨√√√√2.6双源CT扫描仪∨3.CT 机的基本结构3.1 X线发生装置3.2 X线检测器装置3.3机械运动装置3.4计算机设备3.5图像显示及存储设备∨∨∨∨∨1.CT成像基本原理1.1 CT与普通X线摄影的差异1.2 X线的衰减与衰减系数1.3 CT数据采集基本原理1.4 CT值的计算和人体组织CT值1.5 CT窗口技术∨∨∨∨∨第2章CT成像原理2.CT 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1体素与像素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2.3原始数据2.4重建与重组2.5算法、重建函数与滤波函数2.6卷积2.7内插2.8准直宽度、层厚与有效层厚2.9螺距2.10扫描时间和周期时间2.11重建间隔2.12重建时间2.13扫描视野和重建视野(FOV)2.14时间分辨力2.15层厚敏感曲线(SSP)2.16球管热容量和散∨∨∨∨∨∨∨∨∨∨∨∨∨∨∨∨∨∨∨热率2.17部分容积效应2.18周围间隙现象2.19常规/普通与螺旋CT扫描方式2.20逐层扫描与容积扫描2.21纵向分辨力2.22物体对比度与图像对比度2.23接收器分辨力2.24动态范围2.25零点漂移2.26头先进与足先进2.27扫描覆盖率2.28灌注参数2.29单扇区和多扇区重建2.30准直螺距和层厚螺距2.31共轭采集和飞焦点采集重建2.32窗口技术2.33各相同性∨∨∨∨∨∨∨∨∨∨∨∨∨∨第3章螺旋CT概要1.单层螺旋CT1.1单层螺旋CT的扫描方式1.2单层螺旋CT的硬件改进1.3单层螺旋CT的扫描特性1.4单层螺旋CT的图像重建1.5单层螺旋CT的优缺点∨∨∨∨∨2.多层螺旋CT2.14层和其它多层螺旋CT的探测器2.2数据采集通道和螺距2.3多层螺旋CT的图像重建2.4多层螺旋CT的优点∨∨∨∨1.CT扫描的方法1.1常规扫描1.2增强扫描1.3定位扫描1.4动态扫描1.5目标和放大扫描1.6薄层和超薄∨∨∨√√√第4章CT的临床应用概要层扫描1.7重叠扫描1.8高分辨力扫描1.9 CT定量测定1.10胆系造影CT扫描1.11多期扫描1.12灌注成像1.13心脏门控成像1.14 CT血管造影1.15CT透视1.16电子束CT∨∨∨∨∨∨∨√√√2.CT 的图像后处理2.1图像评价处理2.2二维、三维图像重组处理∨∨3.CT 检查程序3.1病人的登记接待3.2扫描前病人的准备3.3CT机的准备3.4扫描程序∨∨∨√4.CT 扫描检查的基本要点4.1关于病人的准备工作4.2扫描参数的选择4.3增强扫描对比剂的使用∨∨∨第5章非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颅脑非螺旋CT扫描1.1颅脑扫描定位线1.2颅脑扫描技术1.3颅脑CT横断面解剖∨∨∨2.头颈部非螺旋CT扫描2.1头颈部非螺旋扫描技术2.2头颈部CT横断面解剖∨∨3.胸部非螺旋CT扫描3.1胸部非螺旋扫描技术3.2胸部CT横断面解剖∨∨4.腹部非螺旋CT扫描4.1腹部非螺旋扫描技术4.2腹部CT横断面解剖∨∨5.盆腔非螺旋CT扫描5.1盆腔非螺旋扫描技术5.2盆腔CT横断面解剖∨∨6.脊柱非螺旋CT 扫描6.1脊柱非螺旋扫描技术6.2脊柱CT横断面解剖∨∨第6章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颅脑与颈部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1颅脑CTA1.2颅脑灌注CT1.3颈部CTA∨∨∨2.胸部螺旋CT 扫描的临床应用2.1胸部高分辨力CT2.2胸部低辐射剂量普查2.3胸部肺动脉栓塞2.4胸部肺功能评估2.5心脏冠状动脉CTA2.6 心脏冠状动脉钙∨∨∨∨∨∨化计分3.腹部螺旋CT 扫描的临床应用3.1腹主动脉CT扫描3.2肝脏多期CT扫描3.3胰腺多期CT扫描3.4胃CT扫描3.5肾脏肿瘤CT扫描3.6结肠CT扫描∨∨∨∨∨∨4.四肢螺旋CT扫描4.1下肢CTA∨1.常用CT图像质量测试方法1.1分辨力测试7.1.2体模测试∨∨第7章CT的图像质量2. CT 的图像质量2.1空间分辨力2.2密度分辨力2.3噪声2.4伪影∨∨∨∨3.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3.1X射线源3.2几何因素3.3重建算法3.4影响空间分辨力的因素3.5影响密度分辨力的因素3.6影响噪声的因素∨∨∨∨∨∨4. CT 图像质量控制4.1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4.2 CT质量控制的内容4.3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4.4验收测试和质控测试5.质控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5.1水模平均CT值测试5.2 CT值的均匀性测试5.3噪声水平的测试5.4高对比度分辨力的测试5.5低对比度分辨力的测试5.6层厚的测试(非螺旋扫描)5.7层厚测试(螺旋扫描)5.8检查床定位精确性测试5.9定位线指示灯的精确性测试5.10散射线剂量和防护测试∨∨∨∨∨∨∨∨∨∨6. CT 的辐射防护6.1概述6.2 CT的病人剂量及防护∨∨。

医学影像技师证考试大纲

医学影像技师证考试大纲

医学影像技师证考试大纲因考试时间、地区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试内容:
- 医学影像学:各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 解剖学:正常解剖结构的影像表现。

- 病理学: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疾病的鉴别诊断。

- 放射生物学:射线生物学安全知识和患者辐射防护等内容。

- 临床诊断学:临床诊断思维和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考试形式一般为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医学影像技师的执业资格证书。

建议你访问所在地区的卫生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最新的考试大纲和相关信息。

CT技师上岗证考试部分内容

CT技师上岗证考试部分内容

CT技师上岗证考试---X线成像技术考点及其解析-1 【考点1】X线的发现与产生1.X线的发现:时间:1895年11月8日;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背景:用高真空玻璃管做阴极射线放电试验时偶然发现;获奖:1901年伦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世上第一张X线照片:1895年11月22日,伦琴夫人手的照片;伦琴逝世时间:1023年2月10日。

2.X线的产生: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电能转换为阴极电子的动能;在阳极的阻止下,阴极电子的动能99%以上转换为热能,不到1%的动能转换为X线。

X线产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1)电子源:通过X线管灯丝通电加热而获得在灯丝周围形成的空间电荷。

(2)电子高速运动:必须使电子高速运动具有动能。

通过球管两端施以定向直流高压和维持X线管内高真空来满足。

(3)高速电子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阳极的作用: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

阳极上接受电子撞击的范围称为靶面;阳极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

自测题-1 X线的发现者是()A.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B.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C.美国医生达曼迪恩D.波兰裔法国放射学家居里夫人E.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答:A自测题-2 关于X线的发现,错误的是() A.X线是1895年11月8日被发现的B.第一张X线照片是1895年11月22日拍摄的伦琴夫人手的照片C.1901年伦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D.伦琴提议将自己发现的射线命名为X线E.伦琴用一个高真空玻璃管和一台能产生高压的小型机器做实验答:C自测题-3与在X线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无关的是()A.电子源B.高真空C.旋转阳极D.高速电子的产生E.电子的骤然减速答:C自测题-4 X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得的能量,决定于()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B.两极间的管电压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D.管电流E. 阴极灯丝焦点大小答:B考点2】X线产生的原理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中能量转换的结果,利用了靶物质的3个特性: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原子存在有处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放射诊断学考试大纲

放射诊断学考试大纲

《放射诊断学》考试大纲总论1、X线检查方法:普通检查、特殊检查、造影检查及其正确应用。

2、X线应用基本原理。

二、呼吸系统1、肺纹理及肺门构成,肺部各基本病变的概念。

2、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肺气肿、肺不张、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诊断。

3、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肺脓肿基本X线表现。

4、肺结核分型,原发综合症、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X 线表现。

5、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X线诊断。

6、渗出性胸膜炎X线表现。

7、纵隔的划分,纵隔正常解剖,纵隔肿瘤与肺内肿瘤的鉴别,常见纵隔肿瘤。

8、正常肋膈角形态,两侧膈肌位置、形态及活动度,掌握胸腔积液、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肺底积液。

三、心血管系统1、心脏正常位置、大小及各房室的形态,心脏大血管的搏动及相反搏动点。

2、心脏位置、形态、搏动异常,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肺充血、肺淤血、肺血减少的概念及常见病种,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高压的X线表现。

3、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的X线表现。

4、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X线表现。

5、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X线表现。

6、心包积液X线表现、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表现。

四、消化系统1、食管、胃肠道基本病变X线表现,龛影、憩室、充盈缺损的概念。

2、食管异物X线表现,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鉴别,食管静脉曲张的X线表现及其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分型及X线表现。

3、胃炎、胃溃疡的X线表现,良性胃溃疡与恶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胃癌分型及X线表现。

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直接及间接X线表现,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肿瘤。

5、掌握正常空回肠的位置分布,小肠结核、克罗恩(Crohn)病好发部位及X线表现。

6、溃疡性结肠炎、结肠Crohn病、结肠癌X线表现。

7、消化道肿瘤的基本共同X线表现。

8、胃肠道穿孔腹腔内游离气体的X线表现及检查体位、肠梗阻分型及X线表现、肠套叠典型X线表现。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技师)业务能力考评考点手册-普通X线诊断技术【圣才出品】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技师)业务能力考评考点手册-普通X线诊断技术【圣才出品】

普通X线诊断技术第1章 X线物理学基础第1节 X线的发现与产生考点一、X线的发现(掌握)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发现了X线。

考点二、X线的产生(掌握)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

必须具备的条件:电子源;高速电子的产生;电子的骤然减速。

第2节 X线产生的原理考点一、X线产生的原理(掌握)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中能量转换的结果。

利用了靶物质的三个特性: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和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考点二、连续放射与特征放射(掌握)表1-1 连续放射与特征放射第3节 X的本质与特性考点一、X线的本质(掌握)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

X线与其他电磁波一样,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重性,这是X 线的本质。

考点二、X线的特性(掌握)1.物理效应:穿透作用;荧光作用;电离作用;干涉、衍射、反射与折射作用。

2.化学效应:感光作用;着色作用。

3.生物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

考点三、X线的产生效率(掌握)X线发生效率:产生X线所消耗的总能量与阴极电子能量之比。

η=消耗的总能量/阴极电子能量=k•V2ZI/VI=kVZ,式中,V:管电压,Z:靶物质原子序数,I:管电流,K:系数。

第4节 X线强度考点一、X线强度的定义(掌握)X线强度是垂直于X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和能量的总和,即线束中的光子数乘以每个光子的能量。

连续X线波谱中每条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连续X线的总强度。

考点二、影响X线强度的因素(掌握)1.靶物质:在一定的管电压和管电流下,放射量的多少决定于靶物质。

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产生X线的效率就越高。

2.管电压(kVp):X线强度的增加与管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3.管电流(mA):在管电压一定下,X线强度决定于管电流。

4.高压波形。

考点三、X线质的表示方法(掌握)1.半值层(HVL);2.电子的加速电压(即管电压);3.有效能量;4.软射线与硬射线;5.x线波谱分布考点四、X线的不均等性(熟悉)1.定义:连续X线的波长由最短波长(λmin)到长波长领域有一个很广的范围。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技师资格考试大纲 技师资格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技师资格考试大纲 技师资格
一、核医学 技术基础
1.检查程序 2.CT 的扫描方法 3.CT 对比剂的应用 4.图像的格式和窗口技术 5.CT 图像的后处理技术 6.CT 扫描注意事项 1.超声的基本概念 2.基本物理量 3.超声物理性质 1.多普勒的基本概念 2.彩色多普勒 3.频谱多普勒技术的应用 4.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 1.超声产生原理 2.超声探头 1.核医学的定义、内容发展简史 2.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 3.脏器显像仪器 4.核素显像用放射性药物
三、常见摄 影体位的标 准影像所见
四、X 线造 影检查
五、X 线特 殊摄影检查 一、正常超 声心动图表 现
第十一章 超声医学临 床检查技术
二、各部位 超声检查方 法及声像图
要点
1.解剖学基准线 2.X 线摄影学基准线 3.X 线摄影体位与方向 4.体表解剖 1.胸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2.腹部常见病变摄影体位选择 3.四肢与关节常见病变的摄影体 位选择 4.脊柱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5.头颅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1.胸部体位标准影像所见 2.腹部体位标准影像所见 3.四肢体位标准影像所见 4.脊柱体位标准影像所见 5.头颅体位标准影像所见 1.对比剂 2.泌尿系统造影 3.胆道系统造影 1.乳腺 X 线摄影原理 2.乳腺 X 线摄影的临床应用 1.心脏检查常用声窗和切面 2.左心系统 3.右心系统 1.胸壁、胸膜腔 2.肝脏 3.脾脏 4.胆囊、胆管、胰腺 5.胃肠道 6.泌尿系 7.妇科
要求(主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单元
第八章 超声医学技 术概要
第九章 核医学技术 概要

CT、普通X线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

CT、普通X线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

CT、普通X线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CT部分考试大纲第一章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1.X线通过均匀物质后的强度关系2.CT值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单位3.矩阵的概念4.象素与体素的概念5.CT工作原理6.CT基本设备和准直器的概念以及探测器类型7.窗宽和窗位的定义以及实际应用8.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9.伪影的种类、概念和常见产生原因10.各向同性与容积效应的概念11.螺旋CT的概念及其与普通CT的异同12.多层螺旋CT的概念及其与单层螺旋CT的异同13.螺距的概念,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在CT螺距的异同14.电子束CT的概念15.影像后处理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临床应用16.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概念及CT血管内对比剂的种类17.血管内对比剂副反应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18.血管内对比剂副反应救治的基本原则19.血管内对比剂应用的临床意义20.CT灌注的基本概念与常用灌注参数及其单位第二章颅脑1.颅脑扫描摆位的选择2.层厚和层距及其关系3.颅脑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选择4.颅脑血管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常见扫描方法,重建方式5.颅脑疾病的直接征象6.颅脑疾病的间接征象7.颅脑疾病的定位征象8.颅脑疾病的定性征象9.颅底诸孔裂及其内容物10.硬脑膜和脑池的结构11.大脑半球的脑叶及其毗邻关系12.两侧大脑半球的连接结构13.基底节的定义和内容14.间脑的结构15.小脑的结构16.脑干的结构17.脑室各部位与脑叶的对应关系18.脑的主要供血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支配区19.鞍上池的毗邻关系20.基底节的毗邻关系21.上眶耳线为基础的轴位扫描与冠状位扫描的脑CT解剖22.小脑幕在不同层面上的形态23.新生儿颅脑的CT特点24.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25.胼胝体发育不良的CT表现26.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表现27.神经元移行异常的常见畸形及CT表现28.颅面血管瘤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29.结节性硬化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30.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型31.颅脑外伤的常见合并症32.颅底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33.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及CT表现34.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35.外伤迟发性脑出血的概念及CT表现36.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37.脑白质剪切伤的定义和好发部位38.脑积水的CT表现39.脑梗塞CT表现的病理基础40.腔隙性脑梗塞的定义41.基底节血肿的分型及CT表现42.血肿的变化过程及CT表现43.动脉瘤破裂与颅内出血部位的关系44.动静脉畸形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45.静脉窦血栓的常见分型及CT表现46.海绵窦动静脉瘘的CT特征47.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48.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常见部位49.脑内、外肿瘤的CT鉴别特征50.脑室内、外病变的CT鉴别特征51.颅内肿瘤的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52.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53.少枝胶质细胞瘤的CT特征54.胶质母细胞瘤的CT表现55.室管膜瘤的CT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56.脑膜瘤的好发部位、CT表现及病理基础57.松果体细胞瘤的CT表现58.生殖细胞瘤的CT特征59.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60.蛛网膜囊肿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61.脑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62.髓母细胞瘤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63.血管网状细胞瘤的CT表现64.听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与三叉神经鞘瘤的鉴别65.垂体微腺瘤的定义及CT特征66.颅咽管瘤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67.脊索瘤的好发部位和CT特征68.脑脓肿的病理分期和CT表现69.结核性脑膜炎的CT表现70.成年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表现71.脑囊虫病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72.髓鞘形成异常的概念7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CT表现74.多发性硬化的CT表现第三章五官和颈1.视神经和眼外肌的解剖2.眼球和眼眶骨结构大体解剖3.面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特点及CT表现4.眼球色素膜黑色素瘤临床及CT表现5.炎性假瘤的分型及CT特征6. 甲状腺性眼球突出(Grave’s disease)的CT特征7. 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8. 成年人眼球钙化的常见病因9.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10.视神经脑膜瘤与视神经胶质瘤的鉴别要点11.颞骨扫描定位和常用技术12.颞骨大体CT解剖13.颞骨骨折的分类及其CT表现14.面神经的分段及走行15.中耳血管球瘤的临床和CT特点16.胆脂瘤的CT表现17.颞下窝的解剖关系18.翼腭窝的解剖关系19.上颌窦癌的CT表现及累及途径20.鼻咽血管纤维瘤的CT特征21.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22.粘液囊肿的好发部位与CT表现23.副鼻窦外伤的CT检查方法和冠状、轴位扫描常显示的骨折部位24.副鼻窦的CT检查方法与正常影像解剖25.鼻道窦口复合体的概念与常见变异的CT表现26.鼻咽腔的轴位解剖关系27.鼻咽癌的CT表现及蔓延途径28.腮腺的解剖关系29.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30.腮腺恶性肿瘤的常见CT表现31.腮腺肿瘤与炎性肿块及脓肿的鉴别32.声门和声门上、下区及其周围间隙的CT解剖关系33.喉癌的好发部位和CT表现34.颈深淋巴结的分组35.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作用36.颈部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的CT表现第四章胸部1. 胸部CT检查的适应症2. 增强扫描的适应症3. HRCT的基本条件和适应范围4.“八个”、“六个”和“五个”血管层面的CT解剖5. 正常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大小以及升、降主动脉的比例6. 不同年龄胸腺的正常CT表现7. 心包上隐窝结构与气管前淋巴结的鉴别要点8. 胸内淋巴结分组(见教材表4-2-1)9. 左侧上腔静脉的CT表现及与弓旁淋巴结的鉴别10. 夹层动脉瘤的CT特征11. 肺栓塞的CT检查方法与表现12. 肺隔离症的CT表现13. 支气管扩张的CT检查方法与表现14.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及分期15. 纵隔畸胎瘤的CT表现16. 胸部淋巴瘤的CT表现17. 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18. 纵隔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9. 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20. 急、慢性肺脓肿的CT表现21. 浸润性肺结核的CT表现22. 曲霉菌病的CT表现23. 中心型肺癌的病理及相应CT表现24. 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及相应CT表现25. 肺转移瘤的转移途径26. 肺错构瘤的CT表现27. 肺气肿分型及CT表现28. HRCT的间质性阴影的表现及意义29.肺小叶的概念与CT表现30.CT上肺部“树芽征”的表现与病理基础31.肺不张与肺实变的概念及CT表现32.CT上肺内“磨玻璃”样改变的病理基础与CT表现33. 肺特发性间质纤维化的CT表现34.肺韦格氏肉芽肉肿的CT特征35. 结节病分期及CT表现36.尘肺的基本CT表现37. 膈附近胸、腹水的鉴别38. 膈倒转的概念及CT表现39. 胸膜间皮瘤的CT特征40. 常见膈疝的类型41.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电子束CT(EBCT)及多层CT(MSCT)对冠心病诊断作用43.真性胸动脉瘤病理分型及CT表现44.夹层动脉瘤分型及基本CT表现45.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基本CT表现第五章腹部1.腹部多期增强扫描的分期及意义2.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和延迟扫描的方法及适应证3.CT对急腹症病人检查的适应症及检查方法4.肝门部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5.国内肝癌分类及小肝癌诊断标准6.肝癌的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7.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的CT表现8. 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9. 肝血管瘤的CT表现10. 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11.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CT表现12. 肝转移瘤的CT表现13. 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14. 肝包虫病的CT特征15. 肝硬化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16. 肝脂肪变性的CT特征17.不均匀性脂肪肝及肝岛与肝内肿瘤的鉴别诊断18. 肝钝性伤的CT表现及分级19. 肝内外胆管及胆囊CT解剖20. 胆管结石的CT表现21. 急、慢性胆囊炎的CT表现22. 胆囊癌的分型及CT表现23. 结石、胰头癌和胆管癌引起的胆总管梗阻的CT表现24. Caroli氏病分型及CT表现25.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26. 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27.不同部位胰腺癌的CT表现28. 副脾的CT特征及其与腹腔占位性病变的鉴别29.急性脾钝性伤的CT表现30. 脾梗塞的CT表现31. 脾血管瘤的CT表现32. 胃肠道CT检查方法及应用价值33. 胃癌、结肠癌的CT表现34. 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CT表现35. 肠梗阻的CT表现36. 肠套叠的CT表现37. 阑尾炎的CT表现3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CT表现39.正常肾上腺的CT表现40. 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及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鉴别41.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42.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表现43. 肾筋膜和肾间隙的解剖关系44. 肾结核的CT表现45. 肾囊肿的CT表现46. 肾细胞癌的CT表现及分期47.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48. 肾盂癌的CT表现49.输尿管积水的常见原因与CT诊断50. 网膜囊的毗邻关系51. 道格拉氏窝的解剖及其积液的CT表现52. 右膈下间隙脓肿的CT表现53. 腹膜原发肿瘤的CT表现54.腹膜腔种植性转移肿瘤的CT表现55.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56. 腹部淋巴瘤的CT表现57. 腹膜后区需与淋巴瘤鉴别的正常结构和变异58. 腹主动脉瘤的CT检查方法及CT表现59. 腹膜后间隙的CT解剖第六章盆腔1.正常盆腔的CT解剖2.膀胱癌的常见临床症状和CT表现3.膀胱癌的CT分期4.前列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限度5.前列腺良性增生的CT诊断标准6.宫颈癌的CT表现及诊断限度7.子宫肌瘤的CT表现8.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9.卵巢囊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10.卵巢癌的CT特征11.直肠癌的CT表现12.盆腔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第七章四肢1. CT扫描的适应症2. CT下肢血管成像的检查方法3. 股骨头无菌坏死的CT检查目的4. 慢性骨髓炎的CT表现5. 骨囊肿的CT表现6.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表现7. 骨巨细胞瘤CT检查的主要目的8. 多发性骨髓瘤CT检查的目的及意义9. 骨转移瘤的CT表现10. 血管瘤的CT特征11. 神经纤维瘤的CT表现12. 脂肪瘤的CT表现13. 血肿的CT特征14. 骨折和关节脱位整复后的CT检查目的15. 四肢骨与关节创伤CT检查价值16. 骨与关节结核CT表现17. 骨肉瘤CT表现第八章脊柱1. 颈椎椎管前后径线的正常范围2. 颈椎横突骨折的CT表现3. 腰椎椎管前后径线的正常范围4. 侧隐窝前后径的正常范围5. 椎间盘膨出的CT表现6. 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CT表现7. 继发性脊椎狭窄症的常见原因和CT表现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9.(以星形细胞瘤为例)髓内肿瘤的基本CT表现10.(以神经鞘瘤为例)髓外硬膜内肿瘤的基本CT表现11. 骶骨脊索瘤的CT表现12. 脊椎血管瘤的CT表现13. 蛛网膜炎的CT表现14. 脊柱结核的CT检查目的及表现15. 脊椎外伤的CT诊断普通X线诊断部分考试大纲总论1.放射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DSA技师专业上岗证考试大纲(含普通X线诊断技术部分)

DSA技师专业上岗证考试大纲(含普通X线诊断技术部分)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DS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含普通X线诊断技术部分)(200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DS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笫一章概论1. DSA的诞生与发展2.DSA的临床应用特点DSA与传统的心血管造影比较动脉DSA与静脉DSA比较3.DSA系统的构成X线发生装置图像检测装置DSA图像显示及处理装置4.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结构高压注射器工作原理第二章DSA的成像原理1. DSA的成像原理原理DSA的减影程序DSA的信号与幅度2. DSA的摄影条件选择X线能量曝光要求选择摄像条件DSA的自动曝光3. DSA图像的形成图像采集图像的灰度量化图像转换图像的表示方法4. DSA的成像链及减影方式DSA成像链DSA减影方式第三章DSA的成像方式与处理方式1. DSA的成像方式静脉DSA(IVDSA)动脉DSA(IADSA)动态DSA各种成像方法的选择原则 2.DSA的图像处理窗口技术空间滤过再蒙片与像素移位图像的合成或积分匹配滤过与递推滤过对数放大与线性放大补偿滤过界标与感兴趣区处理第四章DSA的图像记录、传输与质量控制1.DSA图像的记录多幅照相机与激光打印机X线影像录像机数字图像光盘工作站2. 数字图像储存与传输(PACS)概述PACS的基本功能和系统组成3. DSA图像的质量控制影响DSA图像质量因素成像方式的影响操作技术的影响造影方法和对比剂的影响患者本身因素的影响4. DSA的伪影运动性伪影饱和状态伪影设备性伪影5.DSA的图像噪声X线系统的量子噪声影像增强器的量子噪声电子噪声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及其对策6.DSA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7.影像放大病人定位几何放大电子放大8.改善DSA图像质量的措施第五章DSA的临床应用1. 造影中几种常用技术放大技术定位技术缩光技术屏气技术DSA的采集持续时间2.摄影投射方向术语投影方向用语心脏常用的轴位投射方法3.DSA的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术前准备4.DSA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5. 头颈部DSA头颈部血管解剖造影技术6.胸部DSA胸部血管解剖造影技术7.心脏与冠状动脉DSA心脏及冠状动脉解剖心大血管造影造影技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8.肝脏DSA肝脏血管解剖造影技术9.胃肠道DSA胃肠道血管解剖造影技术10.胰、胆、脾DSA胰、胆、脾血管解剖造影技术11.肾脏及肾上腺血管DSA 肾脏及肾上腺血管解剖造影技术12.下腔静脉DSA下腔静脉解剖手术操作造影参数选择及体位13.盆腔DSA盆腔血管解剖髂动脉造影技术髂静脉造影技术14.四肢DSA四肢血管解剖造影技术第六章介入放射学1. 介入放射学发展与应用评价2. 介入放射学相关器械影像导向设备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材3.介入放射学相关技术穿刺插管技术灌注技术栓塞技术成形术与支架术针穿(抽吸)活检术灭能术4.介入放射学并发症及处理穿刺插管并发症及其处理常见并发症及其成因预防与处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普通X线诊断技术考试大纲笫一章概论1. X线的产生X线的产生X线产生的条件2.X线产生的原理连续放射特征放射3.X线的本质与特性X线的本质X线特性4.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相干散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与光核反应相互作用效应产生的几率5.X线质.X线量与X线强度X线质(或称X线硬度)X线量X线强度6.X线的吸收与衰减距离的衰减物质吸收的衰减7.X线检查方法X线透视检查X线摄影检查X线造影检查X线特殊检查第二章X线照片影像1.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照片影像密度的概念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係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2. 照片对比度对比度的概念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3. 照片的锐利度定义模糊度的概念分辨率的概念影响锐利度的因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係4.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定义影响放大与变形的因素5.散射线及其消除散射线概念散射线的产生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6.滤线栅结构分类滤线栅的性能指标滤线栅的切割效应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滤线栅的选择第三章X线摄影条件与体位的选择1. 摄影条件的选择摄影条件选择的基本因素摄影条件的可变因素2. X线摄影体位及其相关术语X线摄影解剖体位X线摄影体位X线摄影方向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3.摄影体位的选择胸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腹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四肢与关节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脊柱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头颅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第四章X线造影检查1.对比剂对比剂应具备的条件对比剂种类2. 对比剂导入体内方式直接导入法生理排泄法3. 对比剂反应与处置对比剂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对比剂反应与处置4. 口服胆囊造影适应证禁忌证造影前准备操作技术及程序并发证注意事项5.静脉胆系造影适应证禁忌证造影前准备操作技术及程序并发证注意事项6.静脉尿路造影适应证禁忌证造影前准备操作技术及程序并发证注意事项第五章X线特殊检查1. 乳腺摄影乳腺大体解剖乳腺摄影的诊断学要求侧斜位(MLO)体位选择与影像标准轴位(CC) 体位选择与影像标准乳腺摄影体位选择存在的问题压迫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2.体层摄影原理与分类临床应用术语第六章计算机X线摄影(CR)1. CR的临床应用CR的优点CR影像特点CR的不足2. CR系统的构造影像板影像阅读器影像处理工作站监视器存储装置3. CR成像的基本原理CR系统的工作流程4.CR影像的读取激光扫描PSL信号的探测和转换数字化5.四象限理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CR图像识别技术分割曝光模式识别曝光野识别直方图分析7.CR影像处理技术谐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动态范围控制笫七章数字X线摄影(DR)1.数字X线摄影(DR)优点2.DR成像的转换方式直接转换方式间接转换方式3.非晶硒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成像原理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特性4.非晶硅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成像原理5.CCD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成像原理第六章放射卫生防护1.放射生物效应及基本概念辐射线照射所产生的生物效应阶段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组织对X线照射的感受性辐射效应的危险度X线剂量单位2.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放射防护的目的放射防护原则3.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限值放射工作条件分类4.对被检者的防护5.对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限值第九章感光材料与照片冲洗技术1.医用X线胶片种类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特种胶片2.医用X线胶片保存3.胶片特性曲线定义组成特性值4.医用X线胶片感光测定方法感光仪测定法时间阶段曝光法铝梯定量测定法距离法5.增感屏的种类钨酸钙屏稀土增感屏特殊增感屏6.增感屏的性能增感作用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7.自动冲洗机自动冲洗机结构与功能安装方式自动冲洗技术的管理自动冲洗技术的动态管理(QC)8.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结构及功能工作原理激光打印机分类激光打印机特性9.干式打印机干式打印机临床应用特点干式打印机的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热敏胶片的保存热敏影像片的保存。

放射科笔试大纲

放射科笔试大纲

放射科笔试大纲一、影像诊断学1.总论X线的产生、特性、成像基础;X线影像密度;CT的成像原理、扫描模式;CT值、窗宽、窗位;影像学诊断的步骤和原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对于不同系统、不同疾病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和综合应用。

X线、CT影像检查技术的理论知识;螺旋CT原理,特别是螺旋CT的各种后处理功能。

各个部位X线、CT、MR检查方法和投照技术;DSA、MR的基础成像原理;MRI的一些特殊检查序列的成像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

2.呼吸系统正常胸部X线表现、CT表现;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常见疾病的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肺转移瘤、肺挫伤、气胸和液气胸等。

纵膈影像解剖的九分区法;常见纵膈肿瘤的X线、CT及MRI 诊断及鉴别诊断。

胸部基本病变的CT表现。

3.心血管系统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肺循环异常的X线表现。

以下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

心脏各房室造影及冠脉动脉造影的正常表现;大血管造影的正常表现;心脏CT及冠脉CT的正常表现。

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心肌病、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肺静脉异位引流、房室管畸形、马凡氏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

心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心脏大血管的异常CT表现;心脏大血管MRI的正常和异常表现;其他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

4.消化系统钡餐及钡灌肠检查的操作技术;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胃肠道异常X线表现。

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食管癌、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慢性胃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肠套叠、结肠息肉、结肠直肠癌。

肝、胆囊、胰腺、脾的正常及异常CT表现。

放射医学技术(技士、技师、主管)考试大纲

放射医学技术(技士、技师、主管)考试大纲

断面影像学,影像诊断基础(士),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师、主管)单元细目要点主管技师技士四、人体影像解剖(包括平面和断面)1.头部(1) 经大脑半球顶部的横断层(2) 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3) 经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4) 经前连合的横断层(5) 经视交叉的横断层(6) 经垂体的横断层(7) 经下颌颈的横断层(8) 经寰枢正中关节的横断层(9) 经枢椎体上份的横断层(10) 经下颌角的横断层(11) 正中矢状面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1.颈部(1) 经喉咽和会厌的横断层(2) 经甲状软骨中份和喉中间腔的横断层(3) 经声襞和环状软骨板的横断层(4) 经环状软骨和声门下腔的横断层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3.胸部(1) 胸膜顶层面横断层(2)第3胸椎体层面(3) 主动脉弓层面横断层(4) 奇静脉弓层面(5)肺动脉杈层面(6)肺动脉窦层面(7) 左、右下肺静脉层面(8) 膈腔静脉裂孔层面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4.腹部(1) 经第二肝门的横断层(2) 经肝门静脉左支角部的横断层(3) 经肝门的横断层(4) 经腹腔干的横断层(5) 经肠系膜上动脉的横断层(6) 经肝门静脉合成处的横断层(7)经肾门中份的横断层(8)经胰头下份的横断层(9)经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横断层(10)经肝门静脉的冠状断层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5.男性盆部和会阴(1) 经第1骶椎上份横断层(2) 经第2骶椎上份横断层(3) 经第3骶椎横断层(4) 经第4骶椎横断层(5) 经髋臼上缘横断层(6) 经股骨头中份及股骨头韧带横断层(7) 经耻骨联合上份横断层(8) 经耻骨联合中份横断层(9) 经耻骨联合下份层面(10) 正中矢状面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6.女性盆部和会阴(1) 经第3骶椎下份的横断层(2) 经第5骶椎上份的横断层(3) 经髋臼上缘的横断层(4) 经股骨头上份的横断层(5) 经股骨头下份的横断层(6) 经耻骨联合上份的横断层(7) 女性盆部和会阴正中矢状面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7.脊柱区(1) 颈段横断层解剖(2) 颈椎正中矢状断层(3) 胸段横断层解剖(4) 腰段横断层解剖(5) 骶、尾段横断层解剖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8.上、下肢(1) 肩关节上份横断层(2)肩关节下份横断层面(3) 臂中份横断层解剖(4) 肘部肱尺关节横断层(5) 桡尺近侧关节横断层(6) 前臂中份横断层解剖(7) 手部近侧列腕骨横断层(8) 掌骨中份层面(9) 髋部横断层解剖(10) 髋部冠状断层解剖(11) 股部中份横断层解剖(12) 经膝部髌骨中点横断层解剖(13) 经膝部中份矢状断层解剖(14) 经胫骨体中部横断层(15) 踝关节的横断层解剖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了解了解了解掌握掌握了解熟练掌握熟练掌握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了解了解了解掌握掌握了解掌握掌握了解掌握十六、CT检查技术(技士为十四)1.概述(1)适应证与禁忌证(2)扫描程序(3)扫描方法(4)病人准备(5)CT扫描注意事项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2.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1)头颈CT扫描技术(2) 鞍区CT扫描技术(3) 眼及眼眶CT扫描技术(4) 耳部CT扫描技术(5) 鼻与鼻窦CT扫描技术(6) 颌面部CT扫描技术(7) 咽喉部CT扫描技术(8) 颈部CT扫描技术(9) 胸部CT扫描技术(10)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11) 腹部CT扫描技术(12) 盆腔CT扫描技术(13) 脊柱CT扫描技术(14)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3.图像后处理(1)多平面重组(2) 表面影像显示(3) 最大密度投影(4)容积再现法(5)仿真内镜成像熟练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掌握了解了解4.图像质量控制(1)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2)改善图像质量的措施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十七、MR检查技术1.概述(1)适应证与禁忌证(2)扫描程序(3)注意事项熟练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掌握掌握|||。

CT诊断医师上岗证书考试大纲

CT诊断医师上岗证书考试大纲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诊断考试大纲一、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1.X线通过均匀物质后的强度关系。

2.CT值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单位。

3.矩阵的概念。

4.象素与体素的概念。

5.CT工作原理。

6.CT基本设备和准直器的概念以及探测器类型。

7.窗宽和窗位的定义以及实际应用。

8.CT的特殊功能。

9.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10.伪影的概念和常见产生原因。

11.螺旋CT的概念及其与普通CT的异同。

12.螺距。

13.超速CT的概念。

二、颅脑1.颅脑扫描摆位的选择。

2.层厚和层距及其关系。

3.颅脑CT检查方法的选择。

4.颅脑疾病的直接征象。

5.颅脑疾病的间接征象。

6.颅脑疾病的定位征象。

7.颅脑疾病的定性征象。

8.颅底诸孔裂及其内容物。

9.硬脑膜和脑池的结构。

10.大脑半球的脑叶及其毗邻关系。

11.两侧大脑半球的连接结构。

12.基底节的定义和内容。

13.间脑的结构。

14.小脑的结构。

15.脑干的结构。

16.脑室各部位与脑叶的对应关系。

17.脑供血的主要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支配区。

18.鞍上池的毗邻关系。

19.基底节的毗邻关系。

20.小脑幕在不同层面上的形态。

21.胼胝体发育不良的CT表现。

22.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表现。

23.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表现。

24.颅面血管瘤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

25.结节性硬化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

26.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型。

27.颅底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

28.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及CT表现。

29.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

30.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

31.脑白质剪切伤的定义和好发部位。

32.脑梗塞CT表现的病理基础。

33.腔隙性脑梗塞的定义。

34.基底节血肿的分型及CT表现。

35.血肿的变化过程及CT表现。

36.动脉瘤破裂与颅内出血部位的关系。

37.动静脉畸形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

38.脑内、外肿瘤的CT鉴别特征。

39.脑室内、外病变的CT鉴别特征。

40.颅内肿瘤的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CR 的称谓与简史 2.2 CR 系统的构成 2.3CR 的成像原理
∨ ∨ ∨
3.CR 图像的处理 3.1 读出参数

3.2 影像灰阶处理

4.1 双面阅读(成像板)

第 4 章 4.CR 的新进展
4.2 结构化存贮荧光体(针状成像板) 4.3 线扫描
∨ ∨
数字 X 线
4.4 其他新发展

摄影
普通 X 线诊断技术考试大纲
DSA/CT/MR
单元


要点
掌熟了 握悉解
握悉解
1.X 线的发现与产 1.1 X 线的发现


1.2 X 线的产生

2.1 X 线产生的原理

2.X 线产生的原理 2.2 连续放射

2.3 特征放射

3.X 线的本质与特 性
3.1 X 线的本质 3.2 X 线特性 3.3X 线的产生效率


1.1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基本概念

1.电离辐射的生物 效应
1.2 随机性效应――致癌效应 1.3 随机性效应――遗传效应
∨ ∨
1.4 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

1.4 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第6章
2.1 照射量与照射量率

放射卫生 防护
2.辐射防护常用的 量和单位
2.2 吸收剂量与吸收剂量率 2.3 比释动能与比释动能率
∨ ∨
3.3 其他部位影像质量的综合评价标准 ∨
1.1 数字成像技术的兴起

1.2 模拟与数字

1.数字成像技术概 述
1.3 数字 X 线摄影的发展与需求 1.4X 线数字影像的获取方式与比较
∨ ∨
1.5 数字成像基本用语

1.6 数字图像的形成

1.7 影响数字成像质量的因素

2.计算机 X 线摄影 (CR)的概念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 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
CT 技师考试大纲
单元


要点
1.1 CT 的发展历史
1.2 CT 的应用范围
1.CT 的发展和应用 1.3 CT 的优点和缺点 1.4 各代 CT 机的结构特点
的临床应用
3.4 胃 CT 扫描
3.5 肾脏肿瘤 CT 扫描
3.6 结肠 CT 扫描
3.7 肾脏、输尿管、膀胱扫描
4.四肢螺旋 CT 扫描 4.1 下肢 CTA
1.常用 CT 图像质量 1.1 分辨力测试
测试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1.2 体模测试
2. CT 的图像质量
2.1 空间分辨力 2.2 密度分辨力 2.3 噪声 2.4 伪影
2.头颈部非螺旋 CT 2.1 头颈部非螺旋扫描技术
第 5 章 扫描
2.2 头颈部 CT 横断面解剖
非 螺 旋 3.胸部非螺旋 CT 扫 3.1 胸部非螺旋扫描技术
CT 扫 描 描
3.2 胸部 CT 横断面解剖
的临床应 用
4.腹部非螺旋 CT 扫 描
4.1 腹部非螺旋扫描技术 4.2 腹部 CT 横断面解剖
∨ ∨
2.4 当量剂量与当量剂量率

2.5 辐射权重因子与组织权重因子

3.辐射防护原则与 标准
3.1 辐射防护原则 3.2 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 ∨
3.3 对被检者的防护

测试方法
5.6 层厚的测试(非螺旋扫描)
5.7 层厚测试(螺旋扫描)
5.8 检查床定位精确性测试 5.9 定位线指示灯的精确性测试 5.10 散射线剂量和防护测试
6. CT 的辐射防护
6.1 概述 6.2 CT 的病人剂量及防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计算机设备
3.5 图像显示及存储设备
1.1 CT 与普通 X 线摄影的差异 1.2 X 线的衰减与衰减系数
1.CT 成像基本原理 1.3 CT 数据采集基本原理 1.4 CT 值的计算和人体组织 CT 值 1.5 CT 窗口技术
2.1 体素与像素
2.2 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
2.3 原始数据 2.4 重建与重组
7.3 计算机辅助诊断(CAD) 7.4 图像无缝拼接
∨ ∨
7.5 骨密度测量

7.6 体层合成

7.7 时间减影

7.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1 激光打印的优点

1.激光打印机的构 1.2 激光打印机的构成

第 5 章 成与工作原理 激光打印
技术 2.激光胶片
1.3 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1.4 激光打印机的分类 2.1 激光胶片的分类 2.2 激光胶片的结构与特性 2.3 激光打印机与激光胶片的匹配
1.14 CT 血管造影
1.15CT 透视
1.16 电子束 CT
2.1 图像评价处理 2.CT 的图像后处理 2.2 二维、三维图像重组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激光热成像胶片的构成

3.2 PTG 胶片成像层各组分的功能

3.激光热成像
3.3PTG 胶片的种类 3.4PTG 的成像过程
∨ ∨
3.5PTG 干式激光打印机

3.6PTG 的优势

4.1 微胶囊式直热热敏成像

4.直热式热敏成像 4.2 有机羧酸银式直热热敏成像 —TG 成
3.6 影响噪声的因素
4.1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4. CT 图像质量控制
4.2 CT 质量控制的内容 4.3 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4.4 验收测试和质控测试
5.1 水模平均 CT 值测试
5.2 CT 值的均匀性测试 5.3 噪声水平的测试
5.4 高对比度分辨力的测试
5. 质 控 基 本 内 容 的 5.5 低对比度分辨力的测试
1.1 ROC 曲线的概念 1.2 ROC 曲线的应用 2.1 影像质量的客观评价
价及其标 2.影像质量的客观 2.2 客观评价在屏/片体系成像质量分析中
评价
的价值

2.3 客观评价在焦点成像质量分析中的价
∨ ∨ ∨ ∨


2.4 客观评价在体位设计的质量分析中的

价值
3.影像质量的综合 评价
3.1 综合评价的概念 3.2 胸部后前位影像质量的综合评价标准
3.CT 检查程序
3.1 病人的登记接待 3.2 扫描前病人的准备
3.3CT 机的准备
3.4 扫描程序
4.CT 扫描检查的基 4.1 关于病人的准备工作
本要点
4.2 扫描参数的选择
4.3 增强扫描对比剂的使用
1.1 颅脑扫描定位线
1.颅脑非螺旋 CT 扫 1.2 颅脑扫描技术

1.3 颅脑 CT 横断面解剖
1.1 常规扫描
1.2 增强扫描
1.3 定位扫描
1.4 动态扫描
1.5 目标和放大扫描
1.6 薄层和超薄层扫描
1.7 重叠扫描
1.CT 扫描的方法 1.8 高分辨力扫描
第4章
1.9 CT 定量测定
CT 的临 床应用概
1.10 胆系造影 CT 扫描 1.11 多期扫描

1.12 灌注成像
1.13 心脏门控成像
5.相位对比(PCM) 乳腺摄影技术
5.1 概述 5.2 相位对比成像原理
∨ ∨
5.3 相位对比技术在 X 线诊断上的运用

6.1 电荷耦合器

6.数字平板探测器
6.2 非晶硅探测器 6.3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
∨ ∨
6.4 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7.1 双能量减影

7.2 组织均衡化

7.数字平板探测器 的高级临床应用
∨ ∨ ∨
第1章 X 线物理 学基础
4. X 线强度
5. X 线与物质的相 互作用
4.1 X 线强度的定义 4.2 影响 X 线强度的因素 4.3 X 线质的表示方法 4.4X 线的不均等性
5.1 相干散射 5.2 光电效应 5.3 康普顿效应 5.4 电子对效应与光核反应 5.5 相互作用效应产生的几率
1.5 CT 的发展趋势
2.1 CT 透视扫描仪
第1章
2.2 电子束 CT 扫描仪
CT 成像
2.专用和临床研究 2.3 动态空间重建扫描仪
型 CT 扫描仪
2.4 移动式 CT 扫描仪
技术概述
2.5 微型 CT 扫描仪
2.6 双源 CT 扫描仪
3.1 X 线发生装置
3.CT 机的基本结构
3.2 X 线检测器装置 3.3 机械运动装置
2.2 胸部低辐射剂量普查
2.胸部螺旋 CT 扫描 2.3 胸部肺动脉栓塞
的临床应用 第6章 螺旋 CT 扫描的临 床应用
2.4 胸部肺功能评估 2.5 心脏冠状动脉 CTA 2.6 心脏冠状动脉钙化计分 3.1 腹主动脉 CT 扫描 3.2 肝脏多期 CT 扫描
3.腹部螺旋 CT 扫描 3.3 胰腺多期 CT 扫描
CT/MR 掌熟了 握悉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