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与磁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课时巩固 粤教版选修1-1
【创新设计】-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1-1课件:1.1 有趣的静电现象
1
高预中习物导理·学1-1·粤教版
第一章 电与磁
第一章 电与磁
1.1 有趣的静电现象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2
第一章 电与磁
[目标定位] 1.了解静电现象的发现过程,能用所学知识解 释简单的静电现象.2.知道物体带电的原因,了解物体带电的 三种方式.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获得静电的方 法.
()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20
课堂讲义
第一章 电与磁
解析 复印机复印文件资料,就是利用静电墨粉成在硒鼓 上.故A属于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 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故 B属于静电应用;下雨天,云层带电打雷,往往在屋顶安装 避雷针,是导走静电,防止触电,故C属于静电防范;喷枪 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 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 D属于静电应用.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21
预习导学
第一章 电与磁
再见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22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3
预习导学
第一章 电与磁
一、静电的产生 起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 起电、 接触 起电、 感应 起 电.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4
预习导学
第一章 电与磁
想一想: 我们要使一个导体带电,可以采取哪三种方式?它们带电的 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答案 带电方式有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它们都 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15
课堂讲义
第一章 电与磁
三、静电现象的应用 1.静电技术应用的原理:应用了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
荷相吸引的原理. 2.主要应用: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课件粤教版选修1_1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课件粤教版选修1_1课后篇巩固探究1.若{an}是等比数列,则下列数列不是等比数列的是()D.{}C.{4an}A.{an+1}B.答案:A2.在等比数列{an}中,2a4=a6-a5,则公比是()B.1或2A.0D.-1或-2C.-1或2解析:设公比为q(q≠0),由已知得2a1q3=a1q5-a1q4,∴2=q2-q,∴q2-q-2=0,∴q=-1或q=2.答案:C3.若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末项为,公比为,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A.3B.4C.5D.6解析:在等比数列中,∵,∴n-3=1,即n=4,故选B.答案:B4.若数列{an}满足an+1=4an+6(n∈N+)且a1>0,则下列数列是等比数列的是()A.{an+6}B.{an+1}C.{an+3}D.{an+2}解析:由an+1=4an+6可得an+1+2=4an+8=4(an+2),因为a1>0,所以an>0,从而an+2>0(n∈N+),因此=4,故{an+2}是等比数列.答案:D5.在等比数列{an}中,若a5·a6·a7=3,a6·a7·a8=24,则a7·a8·a9的值等于()A.48B.72C.144D.192解析:设公比为q,由a6·a7·a8=a5·a6·a7·q3,得q3==8.所以a7·a8·a9=a6·a7·a8·q3=24×8=192.答案:D6.数列{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a1,a3,a7为等比数列{bn}的连续三项,则数列{bn}的公比为()A. B.4 C.2 D.解析:∵a1,a3,a7为等比数列{bn}中的连续三项,∴=a1·a7.。
有趣的静电现象-粤教版选修1-1教案
有趣的静电现象-粤教版选修1-1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静电现象的起源和本质;2.熟悉静电的形成和释放过程;3.掌握静电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意义;4.发现和探究身边有趣的静电现象。
教学重难点•了解静电的本质和形成过程;•探究静电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发现和解释身边的静电现象。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简单介绍与静电相关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互动的方式调查学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新知探究2.在介绍静电的形成过程和本质后,设计一系列简单而生动的静电场景模拟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例如用橡皮棒和毛巾产生静电场,用气球和头发做静电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的原因和本质。
3.借助活动场景、视频案例、举实际案例等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静电的研究领域和应用价值,例如:•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防静电衣、静电吸尘器、复印机、喷涂设备等;•静电在工业制造和技术领域的应用,如雷达、半导体工艺、稳定恒定电压源等;•静电在天文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粒子加速器、太阳风等。
4.通过案例、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身边有趣的静电现象,如:•摸门把手被电到•穿哪种衣服易产生静电•电脑和手机雷了怎么办?总结回顾5.教师安排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挑选一个有趣的静电现象,进行基础原理探究、实验模拟设计和解释说明三个阶段的任务设计,借助展示、交流、互评等方式互相学习和提高。
6.在课程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探究中。
教学评价1.按照教学目标,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果,关注其静电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静电现象的理解深度;2.采用多元化、客观化、及时性的评价方式,如开放性问题的课堂调查、案例学习的讨论、实验过程的记录和答辩等方式;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鼓励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相互提高和发展。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课件 粤教版选修1-1
栏 目
2.静电的产生有____摩__擦__起__电__________、
链 接
_____接__触__起__电_________、______感__应__起__电______三种方法.
二、基本规律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______创__造______,也不能被
_______消__灭_________ , 它 们 只 能 从 一 个 物 体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栏 目
C.M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
链
接
D.N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
解析:物体内部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正负电荷数
量相等,物体看起来不带电,故A错.M、N摩擦时电子从M
转移到N,故M带正电,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
变.正确答案为B.
接
解析: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量平均分布,所以a、 b两球所带电量qa=qb==2q,选D.
答案:D
电荷
栏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而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
目 链
移
接
C.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因为产生了电荷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解析:起电的真正原因是电荷的转移,使原来正负电 荷数量相等而处于不带电的物体出现净电荷而带电,电荷 并不能通过感应或摩擦而产生.
答案:D
栏
答案:B
目
链
接
变式 练习
2.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
+ 3q 和 + q , 两 球 接 触 后 再 分 开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a、b的电量各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1.1有趣的静电现象课件粤教版选修1_1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实验二:金属球与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在不同物体间转移,使金属 球带电,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接触带电.当带电的金属球与验 电器接触时使验电器带电,从而使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同种 电荷而相互排斥.
实验三:把带正电的小球C移近导体A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导体A的左端聚集了负电荷,金属箔张开,而 导体B的右端聚集了正电荷,金属箔也张开.先把A、B分开再移去C, 则A、B上多余的负、正电荷没法中和,金属箔仍然张开.这种使物 体带电的方式叫感应起电.最后让A和B接触,由于A和B带的是等量 异种电荷,接触后中和,所以金属箔不再张开.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2.电荷守恒定律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 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 恒定律. 3.对三个静电的产生实验的微观解释 实验一:气球和头发摩擦之后产生了静电,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 式叫摩擦起电.当带有静电的气球靠近铝罐时,铝罐上的电荷重新 分布.靠近气球的一侧出现与气球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反的电荷,而 远离气球的一侧出现的则是与气球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同的电荷,所 以铝罐将向着气球滚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例题】 在正电荷Q的右边附近放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由于静
电感应,在B的左端出现
电荷,右端出现等量的
电荷.
若用导线将B与大地相连,无论导线连接的是左端还是右端,B导体
都带
电.
触类旁通
高中物理第1章电与磁第1节有趣的静电现象教师用书粤教版选修1-1
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能识别静电现象,通过实验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知道带电体的相互作用规律.2.知道使物体带电有三种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传导起电.能用物质的微观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现象.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能用电荷守恒定律解释摩擦起电现象.1.物体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传导起电的方法.(重难点)2.电荷守恒定律.(重点)3.用物质的微观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现象.(难点) 静电的产生1.基本知识(1)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2)静电产生的过程①如图1-1-1所示,把一个空铝罐平放在光滑平面上.拿一个气球在头发上来回摩擦几下,然后移到距离铝罐3~4 cm 处.缓慢地将气球移近铝罐,可以发现摩擦过的气球能够吸引铝罐,说明气球带了电.图1-1-1②如图1-1-2所示,让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A 先与带电体接触,然后与验电器接带了电.A 金属小球,说明张开触.可以发现金属箔片图1-1-2③如图1-1-3所示,让绝缘支柱支持的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 和B 彼此接触,靠近带正都带了电.B 、A ,说明张开下面的两片金属箔都B 和A ,可以发现挂在C 球电的小图1-1-32.思考判断(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2)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带电体的电荷飞到了导体上.(×)3.探究交流如图1-1-4所示的现象为感应现象,为什么发生感应起电的是导体而不是绝缘体?图1-1-4【提示】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在带电体电荷的作用下,物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分离,只有导体上的电子(或正、负离子)才能自由移动,而绝缘体上的电子不能自由地移动,所以导体能发生感应起电,而绝缘体不能.静电现象的解释1.基本知识(1)物质的结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则由带有电荷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因此物质不显电性.(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2.思考判断(1)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2)三种起电方式中,感应起电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3.探究交流如果天气干燥,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这是什么原因呢?【提示】这是因为衣服和衣服之间、衣服和皮肤之间的摩擦产生了电.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问题导思】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2.传导起电的实质是什么?3.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什么?1.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其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获得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由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弱的原子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的原子获得电子而带负电,且两个物体带等量的正、负电荷.(3)摩擦起电的本质: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即摩擦起电是由物体间电荷的转移引起的.2.传导起电(1)用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去接触另一个带电的物体,带电物体的净电荷的一部分就会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2)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发生接触时,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两个导体球分离后,各带等量的同种电荷(恰好中和时,两导体球都不带电).(3)传导带电的本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电荷的转移.3.感应起电(1)用带电的物体靠近没有带电的导体,也能使没有带电的导体带电.例如,将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没有带电的金属导体,金属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就会发生移动,从而在导体表面出现“感应电荷”.(2)感应起电时,原来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同时感应出等量的异种电荷,且靠近带电体一端感应出的电荷与带电体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一端感应出的电荷与带电体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3)感应起电的本质: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即导体中发生电荷的转移.1.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的不同是前者没有接触而只是靠近,后者必须直接接触.2.感应起电过程只是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使导体两端显出不同电性,而实质上导体仍不带电,导体上正负电荷的数目仍然相等.关于电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任意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就一定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一定显正电性D.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的过程【审题指导】摩擦起电的过程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过程.玻璃棒并不是跟任何物体摩擦都带正电.两种物质比较,看哪一种更容易失去电子,才能决定摩擦起电的结果.【解析】使物体带电的实质就是电荷重新分布,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答案】C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都是使电荷重新分布,但电荷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1.(2013·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如图1-1-5所示,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图1-1-5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答案】C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问题导思】1.“起电”是不是创造了电荷?2.电荷守恒定律的实质是什么?“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在不同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间的转移.当一个物体得到电荷时,其他物体失去电荷;它所得到的电荷就是其他物体失去的电荷,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是不改变的.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这里所谓“孤立”系统,就是指与外界没有进行电荷交换的系统,但在系统内可能存在多个物体,在这些物体间电荷是可以转移的.(多选)如图1-1-6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图1-1-6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棒的带电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审题指导】理解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不带电的导体在带电体电荷的作用下,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从而使导体两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解析】带电棒靠近两导体球时,会在甲球感应出异种电荷,乙球聚集同种电荷.此时若先分开甲、乙,再拿走棒,甲带与带电棒电性相反的电荷,乙带与之相同的电荷;若先移走带电棒,甲、乙两球将呈电中性,再分开甲、乙两球,两球都不带电,故选项A对,选项B错;将带电棒与两球接触,带电棒上的电荷将转移到两球上,分开后两球带与带电棒同种性质的电荷,故选项C对.【答案】AC 分析此类问题时,一定注意将导体分开和移走带电体的先后顺序,二者是不同的.2.如图1-1-7所示,将不带电的导体A、B接触后去靠近带正电的带电体C,由于静电感应,导体A、B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B两导体分别带上了________、________电荷.图1-1-7【解析】在带电体C的正电荷作用下,导体A、B上的电子做定向移动,使得A端得到电子带负电,B端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若先把A、B分开,再移去C,A端的电子无法再转移回B端,使A导体带上负电,B导体带上正电.【答案】负正【备课资源】“雷鸣一声,氮肥万吨”大家知道,氮肥是农作物必需的肥料,在空气中虽然有近80%的氮气,但却无法直接被农作物利用.然而,在雷电发生时,可以电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并化合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经高空水滴溶解,成为亚硝酸和硝酸落到地面,这就等于给土壤施了一次氮肥.据测算,每年因雷雨落到地面的氮肥约有4亿吨,真可谓“雷鸣一声,氮肥万吨”啊!1.用轻小物体甲、乙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丙,结果甲被吸引,乙被推开,由此可确定()A .甲带正电B .甲带负电C .乙带正电D .乙带负电【解析】同性电荷之间相互排斥,异性电荷之间相互吸引,但不要忽略了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这一性质.可知,乙一定带负电,而甲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只有D 正确.【答案】D2.(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M 、N ,带电量分别为-4q 和+2q ,两球接触后分开,M、N 的带电量分别为( )A .+3q ,-3qB .-2q ,+4qC .+2q ,-4qD .-q ,-q,故12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再分开,每个小球所带电量均为总电量的【解析】选项D 正确.【答案】D 3.(多选)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个部分D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两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感应起电的实质: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导体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另一端带同种电荷,即电荷在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转移.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造,故选项B 、C 正确.【答案】BC4.如图1-1-8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图1-1-8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且M端带正电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且N端带负电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D.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解析】由于静电感应,导体MN两端分别感应出等量的异种电荷,靠近带电体的M端带上正电,远离带电体的N端带上负电,两端的金属验电箔都会张开.故选项C正确.【答案】C。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练习粤教版选修1-1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练习粤教版选修1-1►达标训练1.(多选)下列仪器与静电现象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避雷针C.静电除尘器 D.红外加热器答案:BC2.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A.物体没有电荷B.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C.物体很容易失去电荷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不显电性.答案:B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20 C,B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10 C,C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5 C,现先将A、B两球相接触再分开,再把A球与C球接触后分开.最后A球带的电荷量为( )A.0 C B.5 CC.2.5 C D.10 C解析:由于三个小球完全一样,当它们接触时,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将先中和后再平均分配,A、B两球接触再分开后,A、B将分别带+5 C的电荷,再把A球与C球接触后分开,此时A、C两球电荷量中和后为零,因此,最后A球带电荷量为零.答案:A4.把一个带电棒移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 ) A.正电荷B.负电荷C.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D.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解析: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决定于其指针处带的电荷量,电荷量越大,静电斥力越大,指针张角也越大,与整个静电计带电荷量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带负电的导体靠近静电计,会吸引静电计的正电荷向顶端聚集,使指针处电荷量减小,张角减小,当静电计所带正电荷全部集中于静电计顶端后,指针闭合,如果继续使带负电导体靠近,正电荷也会继续向顶端积累,指针处会带负电荷,重新张开,B正确.如把带正电的导体棒移近,必定使指针处正电荷越来越多,静电计指针张角一直增大,A、C、D错.答案:B5.(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答案:C6.(多选)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现象制造的,其喷涂原理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喷枪喷嘴与被喷涂工件之间有一强电场B.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C.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D.涂料微粒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答案:AC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大家都知道,带异种电荷的两块云接近时会放出闪电,闪电的高温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水滴汽化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闪雷鸣”.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呢?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内泽特·赖德尔认为,每当暴风雨来临,雨点即能获得额外的电子.电子是带负电的,这些电子会追寻地面上的正电荷.额外的电子流出云层后,要碰撞别的电子,使别的电子也变成游离电子,因而产生了传导的轨迹.传导的轨迹会在空气中散布着的不规则形状的带电离子群中间跳跃着迂回延伸,而一般不会是直线.所以,闪电的轨迹总是蜿蜒曲折的.。
物理粤教版高二年级选修1-1第一章第1节有趣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2
物理粤教版高二年级选修1第一章第1节《有趣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述的是一些有趣的静电现象,从现象中找到静电产生的方式和原因,最后推出电荷守恒定律。
课标要求并不难,主要以识记为主。
授课的对象是文科学生,物理基础不太好,所以在新课开始前可以先从回顾初中已经学过的两种电荷、摩擦起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引出静电的现象,产生方式,再引导学生思考静电产生的原因,由表入里,层层推进,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实验很多,也很关键,不宜用电脑动画来代替,让学生亲眼看到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能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去学好这一科,实验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空气足够干躁的话成功率能大大提高。
课后有关静电应用的资料,关于避雷针的研究性学习,有时间的话可以给学生作简单的介绍,让他们进行小组研究,这样能加深学习的印象,并提高他们实践与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两种电荷的存在(2)知道起电的几种常用方式及其实质(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静电产生的方式和原因,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有趣的静电实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2)正负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的学习渗透出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静电产生的三种方式及原因、电荷守恒定律教学难点:理解静电产生的本质四、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问题解决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验电器、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碎纸屑、铝罐、气球、金属导体、金属小球、静电起电机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设计过程:八、本课小结:1、静电的产生有三种方式:摩擦,传导和感应2、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2019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与磁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课时巩固 粤教版选修1-1
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1.人站在绝缘板上,手扶着起电机,头发会竖起来并散开,其原因是头发带了同种电荷并相互排斥的结果,则头发带电的方式属于( )A.摩擦起电B.接触起电C.感应起电D.以上方式都不属于答案:B2.把一只空铝罐平放在光滑的平面上,拿一个气球在头发上来回摩擦几下,然后移到距离铝罐3~4 cm 处,缓慢地将气球移近铝罐,观察到铝罐( )A.靠近气球B.远离气球C.不动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3.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 )A.-q B.q C.2q D.4q答案:C4.丝绸和玻璃棒摩擦,使玻璃棒带上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丝绸产生了更多电子B.摩擦使玻璃棒产生了更多电子C.丝绸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荷.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荷.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荷.故D正确.答案:D5.冬天脱毛衣,常常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时还能看到火花,原因是( )A.脱毛衣摩擦发热B.脱毛衣摩擦产生静电C.脱毛衣摩擦产生磁场D.脱毛衣摩擦发光解析:冬天脱毛衣时,是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答案:B6.如下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解析:带负电的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因感应起电,近端M端带上正电,远端N端带上负电,故M、N 两端的金属箔片都张开.答案:C7.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M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D.N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内部原来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呈中性;M带正电,是M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N上(即M失去电子),故M带正电.答案:B8.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20 C,B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10 C,C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5 C,现先将A、B两球相接触再分开,再把A球与C球接触后分开.最后A球带的电荷量为( ) A.0 C B.5 CC.2.5 C D.10 C解析:由于三个小球完全一样,当它们接触时,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将先中和后再平均分配,A、B两球接触再分开后,A、B将分别带+5 C的电荷,再把A球与C球接触后分开,此时A、C两球电荷量中和后为零,因此,最后A球带电荷量为零.答案:A9.下列关于电荷、电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D.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2×10-19C解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故A不正确;物体带电是由于电荷的移动而导致,因此带电量均等于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故B 不正确;故C正确;物体的带电量都是1.60×10-19C的整数倍,故D不正确.故选C.答案:C10.下列措施中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的是( )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C.静电复印D.静电喷漆解析:B、C、D选项都是对静电的利用.A选项中避雷针可以把云层上的静电导入大地,使其避免对高大建筑物构成危害.答案:A11.关于接触起电,即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B.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C.两个物体一定带不等量的同种电荷D.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分析:接触起电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若两物体完全相同,则会平分电荷.解析: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电荷会转移到不带电物体上,所以一定带同种电荷,A错误,B正确;若两个物体完全一样的话会平分电荷,否则不平分,C、D错误.故选B.答案:B12.(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下列仪器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静电现象的有( )A.避雷针B.指南针C.静电复印机D.变压器解析:应用静电现象的原理的是避雷针和静电复印机,而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的原理,而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故选项A、C符合题意.答案:AC13.(多选)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现象制造的,其喷涂原理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喷枪喷嘴与被喷涂工件之间有一强电场B.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C.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D.涂料微粒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答案:AC14.(多选) 如图所示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M处将( )A.带正电 B.带负电C.不带电 D.电性与物体电性一致答案:BD。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一章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
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有趣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1.明白两种电荷及其彼此作用.明白点电荷量的概念.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明白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3.明白什么是元电荷.重难点:重点:静电产生的三种方式及原理、电荷守恒定律及电量平分原则难点:理解静电产生的本质——并无创造电荷,而是电荷发生转移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很多科学家进行探讨。
在科学史上,从最先发觉电现象,到熟悉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下面请同窗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咱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以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觉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令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明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如何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腾,彼此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必然程度,刹时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彼此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讨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咱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二)新课教学温习初中知识:师:按照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式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式。
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1.1有趣的静电屏蔽现象素材粤教版选修1-1(new)
有趣的静电屏蔽现象先说一个经典的历史小故事:法拉第曾经冒着被电击的危险,做了一个闻名于世的实验——法拉第笼实验。
法拉第把自己关在金属笼内,当笼外发生强大的静电放电时,他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法拉第的这一实验证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静电屏蔽现象。
如果将导体放在电场强度为E外的外电场中,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逆电场方向运动。
这样,导体的负电荷分布在一边,正电荷分布在另一边,这就是静电感应现象。
由于导体内电荷的重新分布,这些电荷在与外电场相反的方向形成另一电场,电场强度为E内.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导体内的电场强度等于E外和E内的叠加。
当导体内部总电场强度为零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移动。
物理学中将导体中没有电荷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由此可推知,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如果这个导体是中空的,当它达到静电平衡时,内部也将没有电场。
这样,导体的外壳就会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静电屏蔽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高压带电作业操作员的防护服就是用金属丝制成,接触高压线时形成等电位,人体不通过电流,起到保护作用。
又如,许多仪器设备采用接地的金属外壳可有效地避免壳体内外电场的干扰;汽车中的人不会被雷击中;同轴电缆可以不受传播讯号的干扰。
再如,如果电梯内没有中继器的话,那么当电梯关上的时候,里面任何电子讯号也收不到。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检测粤教版选修1_1
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1.人站在绝缘板上,手扶着起电机,头发会竖起来并散开,其原因是头发带了同种电荷并相互排斥的结果,则头发带电的方式属于( )A.摩擦起电B.接触起电C.感应起电D.以上方式都不属于答案:B2.把一只空铝罐平放在光滑的平面上,拿一个气球在头发上来回摩擦几下,然后移到距离铝罐3~4 cm处,缓慢地将气球移近铝罐,观察到铝罐( )A.靠近气球B.远离气球C.不动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3.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 )A.-q B.q C.2q D.4q答案:C4.丝绸和玻璃棒摩擦,使玻璃棒带上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丝绸产生了更多电子B.摩擦使玻璃棒产生了更多电子C.丝绸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荷.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荷.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荷.故D正确.答案:D5.冬天脱毛衣,常常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时还能看到火花,原因是( ) A.脱毛衣摩擦发热B.脱毛衣摩擦产生静电C.脱毛衣摩擦产生磁场D.脱毛衣摩擦发光解析:冬天脱毛衣时,是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答案:B6.如下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解析:带负电的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因感应起电,近端M端带上正电,远端N 端带上负电,故M、N两端的金属箔片都张开.答案:C7.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M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D.N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内部原来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呈中性;M 带正电,是M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N上(即M失去电子),故M带正电.答案:B8.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20 C,B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10 C,C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5 C,现先将A、B两球相接触再分开,再把A球与C球接触后分开.最后A球带的电荷量为( )A.0 C B.5 CC.2.5 C D.10 C。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与磁 课时训练1 有趣的静电现象 粤教版选修1-1-粤教版高二选修1-1物理试题
课时训练1 有趣的静电现象根底夯实1.如下关于静电现象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B.摩擦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的同种电荷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就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显正电性D.摩擦起电过程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失去电子带上正电,故A、B错,C正确.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转移的过程,并没有创造电荷,总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错.2.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与B,B与C,C与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如此()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3.如下列图,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小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如此()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以上说法均不对,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图乙中两球一定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B正确.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外表镀有铝膜,在a旁边有一绝缘金属小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下列图,现使b带电,如此()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立即把a排斥开C.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b带电后,a在b的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a球靠近b的一侧带与b异种电性的电荷,a远离b的一侧带与b一样电性的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将吸引轻小物体a且使b、a接触,b、a接触后,b所带局部电荷转移到a上,使a、b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是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5.如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摩擦起电是电荷创造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灭,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但摩擦起电时电子应从对电子束缚力弱的物体转移到对电子束缚力强的物体上,所以玻璃棒并不是和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中和,一对正负电子碰撞转化为光子才是电子的湮灭,因此只有选项B正确.6.某物体通过接触而带上正电,原因是()A.物体得到了质子B.物体失去了质子C.物体失去了电子D.物体得到了电子,起电的原因都是电子的转移,而带正电荷的质子是不会发生转移的,A、B错误,物体带上正电,说明它失去了电子,C正确.7.(多项选择)如下对于静电喷漆的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A.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带正电,物体也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B.当油漆从喷枪喷出时,油漆微粒不带电,物体带正电,相互吸引而被物体吸附C.从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上D.因为油漆微粒相互排斥而扩散开来,所以静电喷漆虽喷漆均匀但浪费油漆,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外表,从而减少了浪费.8.(多项选择)如下哪些措施或设备是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B.静电喷墨打印机C.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D.在运汽油的汽车后拖一条与地接触的铁链B、C是利用静电来工作的.9.(多项选择)如下列图,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时(不接触),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如此()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A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是因为两金箔都带有正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决定于两金箔带电的多少.如果A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B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金箔上的局部正电荷“上移〞,从而使两金箔张角减小,选项B正确,同理否认选项C.如果A球不带电,在靠近B球时,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A球上电荷重新分布,靠近B球的端面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B球的端面出现正的感应电荷.A球上的感应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相互作用,因距离的不同而表现为吸引作用,从而使B球和金箔上的电荷重新分布,金箔上的一局部正电荷转移到B球,所以两金箔间的张角减小,选项A正确,同理否认选项D.10.如下列图,将不带电的导体A、B接触后去靠近带正电的带电体C,由于静电感应,导体A、B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如此A、B两导体分别带上了电荷、电荷.11.有三个导体,其中一个带正电,两个不带电.问:能不能使后二者带上异种电荷?能不能使后二者带上负电荷?,但不能通过三种起电方式使后二者都带上负电.能力提升12.如下列图,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假设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A靠近M端时,由于静电感应,M端聚集正电荷,N端聚集负电荷,两端都带上了电,故M、N两端验电箔均张开.13.(多项选择)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如下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C.飞机轮上装搭地线D.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并不是为了防止静电.14.半径一样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现让第三个半径一样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1)假设A、B两球带有同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带的电荷量之比;(2)假设A、B两球带有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带的电荷量之比.∶3(2)2∶1。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学案粤教版选修1-1
第一章电与磁第一课时有趣的静电现象一、【知识要点】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带正电荷,用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
2.静电产生的三种方式是、、.3.静电现象的解释:电荷分为和两种。
原子核带而核外电子带。
如果和的数量相等,原子呈电中性。
如果一个呈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则物体带电,反之得到电子,则物体带电。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被也不会被,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不变。
三、【随堂练习】1. 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C.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D.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2.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A. 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去了B. 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去了C. 橡胶棒丢失了质子D. 毛皮得到了质子3. 用带负电的物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张开,则关于两片金属箔片带电情况正确的是()A. 带上同种正电荷B. 带上同种负电荷C. 一片带正电一片带负电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 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现使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N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B.只有M端的验电箔张开C.只有N端的验电箔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5. 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 )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C.静电复印 D.静电喷漆三、【课后练习】6. 不带电的导体A与带正电的导体B接触之后也带正电,其原因是( )A. B有部分质子转移到A上B. A有部分质子转移到B上C. A有部分电子转移到B上D. B的质子与A的电子互相转移7. 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 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 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 M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D. N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8.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不带电的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架上,现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导体A,但不接触,若先将玻璃棒移去,再将A、B分开,则A、B的带电情况是()A. 不带电带正电B. 不带电带负电C. 不带电不带电D. 带正电带负电9. 在上题中若先将A、B分开,再移去玻璃棒,则A、B带电情况是()A. 不带电不带电B. 带负电带正电C. 带正电带正电D. 带负电带负电10. 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
1.人站在绝缘板上,手扶着起电机,头发会竖起来并散开,其原因是头发带了同种电荷并相互排斥的结果,则头发带电的方式属于( )
A.摩擦起电
B.接触起电
C.感应起电
D.以上方式都不属于
答案:B
2.把一只空铝罐平放在光滑的平面上,拿一个气球在头发上来回摩擦几下,然后移到距离铝罐3~4 cm 处,缓慢地将气球移近铝罐,观察到铝罐( )
A.靠近气球
B.远离气球
C.不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3.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 )
A.-q B.q C.2q D.4q
答案:C
4.丝绸和玻璃棒摩擦,使玻璃棒带上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使丝绸产生了更多电子
B.摩擦使玻璃棒产生了更多电子
C.丝绸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荷.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荷.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
带正电荷.故D正确.
答案:D
5.冬天脱毛衣,常常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时还能看到火花,原因是( ) A.脱毛衣摩擦发热
B.脱毛衣摩擦产生静电
C.脱毛衣摩擦产生磁场
D.脱毛衣摩擦发光
解析:冬天脱毛衣时,是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
答案:B
6.如下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
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
解析:带负电的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因感应起电,近端M端带上正电,远端N 端带上负电,故M、N两端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答案:C
7.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C.M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
D.N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内部原来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呈中性;M 带正电,是M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N上(即M失去电子),故M带正电.
答案:B
8.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20 C,B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10 C,C小球原来带的电荷量为-5 C,现先将A、B两球相接触再分开,再把A球与C球接触后分开.最后A球带的电荷量为( )
A.0 C B.5 C
C.2.5 C D.10 C
解析:由于三个小球完全一样,当它们接触时,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将先中和后再平均分配,A、B两球接触再分开后,A、B将分别带+5 C的电荷,再把A球与C球接触后分开,此时A、C两球电荷量中和后为零,因此,最后A球带电荷量为零.
答案:A
9.下列关于电荷、电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
D.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2×10-19C
解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故A不正确;物体带电是由于电荷的移动而导致,因此带电量均等于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故B 不正确;故C正确;物体的带电量都是1.60×10-19C的整数倍,故D不正确.故选C.
答案:C
10.下列措施中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的是( )
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C.静电复印
D.静电喷漆
解析:B、C、D选项都是对静电的利用.A选项中避雷针可以把云层上的静电导入大地,使其避免对高大建筑物构成危害.
答案:A
11.关于接触起电,即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C.两个物体一定带不等量的同种电荷
D.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分析:接触起电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若两物体完全相同,则会平分电荷.
解析: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电荷会转移到不带电物体上,所以一定带同种电荷,A错误,B正确;若两个物体完全一样的话会平分电荷,否则不平分,C、D错误.故选B.
答案:B
12.(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多选)下列仪器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静电现象的有( )
A.避雷针B.指南针
C.静电复印机D.变压器
解析:应用静电现象的原理的是避雷针和静电复印机,而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的原理,而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故选项A、C符合题意.
答案:AC
13.(多选)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现象制造的,其喷涂原理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喷枪喷嘴与被喷涂工件之间有一强电场
B.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
C.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
D.涂料微粒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
答案:AC
14.(多选) 如图所示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M处将(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电性与物体电性一致
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