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4年制修订标准项目计划中的第111项(C20132124-T-610),制定《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二、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和意义针对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性能检测指标的要求,对试验控制速率以定量化,便于具体实施操作;对铜及铜合金拉伸试样的种类进行了扩展,以规范检测工作;规定了拉伸试样的取样方向和部位;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效率,规范拉伸试验,增加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减少质量异议的发生。
2. 项目编制组成员包含了国内部分主要铜合金加工企业及有色金属检测机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主要工作过程3.1 2014年3月27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江苏扬州召开了《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上对标准的起草任务进行落实,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确定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为负责起草单位,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3.2 2014年4月~10月,编制组根据江苏扬州任务落实会确定的起草原则,对我国目前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的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查阅、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和资料,如标准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YS/T 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 815-2012《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ASTM E8/E8M-0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JIS Z 22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用试样》、ISO 4739---1985《加工铜和铜合金——力学试验用试样和试件的选取与制备》等,结合国内铜及铜合金拉伸现状,于2014年10月份起草了本标准的初步讨论稿。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有色标委[2010] 21号《关于转发工信部《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函》,《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验试样加工方法》标准列入附件1“2010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表”第99号(计划编号为2010-0475T-YS)。
该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主要起草单位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原标准名称中的“加工方法”的提法不科学,建议将本项目名称由“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验试样加工方法”改为“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二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铜及铜合金产品力学性能试验试样加工方法的有关资料和标准。
目前,我国铜及铜合金产品的拉伸试样加工尺寸大多按照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进行,由于GB/T228标准主要侧重的是钢产品的试验方法,对试样的规定较为原则,而铜及铜合金相对于钢产品来说,普遍存在强度低、规格较小,部分产品在拉伸过程中容易打滑,不利于夹持等,同时硬度试验、反复弯曲等试验用试样尺寸在相关标准中都未明确。
2008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实施,对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取样位置和样坯尺寸作出了规定,但对试样的加工尺寸仍未作详细描述,这就使得铜及铜合金生产企业和使用方在试样尺寸的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在异议处理时,可能带来试验结果上的差异。
该标准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统一和规范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验用试样,并初步建立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加工体系,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目前行业在试样加工方面的习惯,力求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制定原则1 标准依据:JIS Z 2201:1998 《Test pieces for tensile test for metallic materials》.ASTM标准:ASTM E8/E8M-09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ISO标准:ISO6892.1-2009《metallic materials –tensile testing-part 1: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ISO 4739-1985《Wrought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products.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specimens》;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YS/T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2 编制要求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要求,在编写方式上执行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1.4《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并按《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加工产品、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编制。
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的有色标委[2018]2号《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文件,《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计划号:20173798-T-610),由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板带(河南)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金品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铜铝冶炼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负责起草,项目于2019年完成。
二、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随着电子元器件向着微型化、薄型化、高密度和高度集成化发展,电子元器件在长时间使用中产生的热效应不断增加,部分元器件还可能在更高的温度下长时间使用,为了保持端子连接器弹片的嵌合力,这就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
国内接插件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但均以中低端市场为主,而高端的汽车连接器、精密接插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产品则长期依赖进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对于高弹铜基合金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且我国铜合金制备加工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艺条件、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随着客户对铜基弹性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客户对材料提出了具有抗应力松弛特性的隐性需求,而国内应力松弛试验方法标准少,限制了我国对高端连接器及精密接插件等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研发工作。
国外对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已制定相应的标准,主要有美国ASTM E328“材料和结构的应力松弛试验标准推荐方法”、日本伸铜协会技术标准JCBA-T309-2004 薄板条弯曲应力松弛缓和试验方法等。
报据以上国外标准可以看出,评价材料松弛性能的主要方法两种,一种是拉伸应力松弛,另外是弯曲应力松弛。
而目前国内仅有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缺少相应的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且此标准中对测试样的要求较高、试验周期长、效率低,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且绝大多数铜基弹性材料的下游企业,并未配备检测机器和具有检测能力。
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随着电子元器件向着微型化、薄型化、高密度和高度集成化发展,电子元器件在长时间使用中产生的热效应不断增加,部分元器件还可能在更高的温度下长时间使用,为了保持端子连接器弹片的嵌合力,这就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
国内接插件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但均以中低端市场为主,而高端的汽车连接器、精密接插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产品则长期依赖进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对于高弹铜基合金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且我国铜合金制备加工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艺条件、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随着客户对铜基弹性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客户对材料提出了具有抗应力松弛特性的隐性需求,而国内应力松弛试验方法标准少,限制了我国对高端连接器及精密接插件等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研发工作。
国外对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已制定相应的标准,主要有美国ASTM E328“材料和结构的应力松弛试验标准推荐方法”、日本伸铜协会技术标准JCBA-T309-2004 薄板条弯曲应力松弛缓和试验方法等。
报据以上国外标准可以看出,评价材料松弛性能的主要方法两种,一种是拉伸应力松弛,另外是弯曲应力松弛。
而目前国内仅有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缺少相应的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且此标准中对测试样的要求较高、试验周期长、效率低,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且绝大多数铜基弹性材料的下游企业,并未配备检测机器和具有检测能力。
目前各种弹性接插件的工作环境,更与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条件相接近,采用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更能代表实际材料的工作条件,更可满足多元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试验要求;另外,由于各企业也只是独立地进行应力松弛试相关的简单的试验性工作,试验方法五花八门,但由于缺乏统一评价标准,致使更多企业未对其进行展开系统地、深层次的研究,限制着其高端方面的使用。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弯曲试验方法的原理、符号、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试验结果评定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样的弯曲试验,测定其弯曲塑性变形能力。
但小适用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
2试验设备应在配备卞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试验。
a) 支辗式弯曲装置;b) V形模具式弯曲装置;C)虎钳式弯曲装置;2.1支辗式弯曲装直2.1,1支辗长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
支辘半径应为1-10倍试样厚度支应具有足够的硕度。
2.1.2除非另有规定,支辗间距离应按照式(1)确定:al= (d + 3a ) ? ( 1 ) 2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2.1.3弯曲压头直径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
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2.2 V形模具式弯曲装置模具的V形槽其角度应为1800-ao弯曲角度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
弯曲压头的圆角半径为d/2 0模具的支承棱边应倒圆,其倒圆半径应为rio倍试样厚度。
模具和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
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硕度。
2.3虎钳式弯曲装置装置由虎钳配备足够硕度的弯心组成。
可以配置加力杠杆。
弯心直径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弯心宽度应人于试样宽度或直径。
2.4.3弯曲压头直径应在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弯曲压头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径。
弯曲压头的压杆其厚度应略小于弯曲压头直径。
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硕度。
试样3.1试验使用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样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如未具体规定,对于钢产品,应按照GB/T 2975的要求试样应通过机加工去除由于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影响了材料性能的部分。
3.2试样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
方形、矩形和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的棱边应倒圆,倒圆半径不超过以下数值:-1mm ,当试件厚度小于10mm--- 1. 5mm当试件厚度大于或等于lOmn且小于50mm-3mm当试件厚度不小于50mm棱边倒圆时不应形成影响试验结果的横向毛刺、伤痕或刻痕。
GB 232-88-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69.2/.4:620.174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88代替GB232-8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07438-198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2 引用标准GB2975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3 试验原理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直径的弯心将试样弯曲到所要求的角度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4 符号和名称5 试验设备5.1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试验机应具备下列装置。
5.1.1应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1.2 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由有关标准规定,其宽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
5.2 厚度不大于4mm的试样,可在虎钳上进行弯曲试验,弯心直径按有关标准规定。
6 试样6.1 试验时用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
弯曲表面不得有划痕。
方形和长方形试样的棱边应锉圆,其半径不应大于2mm。
6.2 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
6.3 圆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材料作弯曲试验时,如果圆形横截面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35mm,试样与材料的横截面相同。
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直径不大于50mm的材料亦可用全截面的试样进行试验。
当材料的直径大于35mm,则加工成直径为25mm的试样,或如图3加工成试样。
并保留一侧原表面。
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6.4 当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大于3mm,试样宽度为20±5mm。
6.5 板(带)材、型材和方形横截面材料的厚度不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与材料厚度相同,试样宽度为试样厚度的2倍,但不得小于10mm;当材料厚度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应加工成25mm,并保留一个原表面,其宽度应加工成30mm。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2019年6月14日《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送审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工信厅科[2017]40号所下达的标准制修定计划,《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计划编号2017-0186T-YS)标准列入2017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第58号,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带(河南)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修订,项目2019年完成。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依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2、结合国内铸造及加工铜及铜合金的生产和使用状况,做到检测取样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3、查阅相关标准和国内外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三、工作简况《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668-2008制定于2008年,随年限变迁,技术进步,标准的部分条款内容、引用的标准,以及标准的适用范围不适用现产品检测的需要,尤其伴随着《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34505-2017的发布实施,拉伸试样的取样要求有了较大变化,试样类型也更加丰富,新的拉伸试验方法针对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原有的取样方法已不满足当前市场及客户越来越多的需求,建议该方法进行修订。
标准修订任务落实后,我们立即成立了《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带(河南)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研究
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研究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应力松弛性能对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
应力松弛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或消失的过程。
对于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来说,应力松弛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对于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合金成分是一个关键因素。
材料中的合金成分主要包括元素的含量和相的组成。
合金的元素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松弛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调整合金中的元素含量可以改善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
此外,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也会对应力松弛性能产生影响。
相的形态和分布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合金复合材料中若相的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应力集中和裂纹的产生,从而影响应力松弛性能。
因此,在制备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时,应注重相的组成和形态的控制。
此外,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热处理也是影响应力松弛性能的重要因素。
热处理可以改变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相的组成,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
应力松弛性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为材料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
在进行材料开发和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首先,合金配方的优化非常重要。
通过合金成分的调整,可以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应力松弛性能。
合金的元素含量和相的组成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其次,相的控制也是关键。
合金与铜合金复合材料中的相分布应均匀且稳定,避免应力集中和裂纹的产生。
相的形态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进行调控。
最后,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应力松弛性能至关重要。
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编制说明
热锻压+热处理
O20
热锻+退火
O21~O24
O26~O27备用
O25
热轧+退火
O3X
热挤压+热处理
O30
O31
热挤压+退火
热挤压+沉淀热处理
O32~O39备用
O4X
热穿孔+热处理
O40
热穿孔+退火
O41~O49备用
O5X
调质退火
O50
轻软退火
O51~O59备用
O6X
退火
O60
软化退火
O62~O69备用
12
75.1%
H13
更高弹性
-
-
H14
超高弹性
14
80.3%
②以强度水平为基础建立的冷加工状态
基于冷减缩变形的品级表示方法不能用于象管材、挤压件和铸件这些产品类型,并且铜及铜合金有时采用一些特殊的冷加工,如:冷顶锻、铆接、螺钉和螺栓的加工,U型管材的冷弯及翅片状管材的加工等,这些冷加工方法对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却不能用以冷缩减量相对应的1/8硬、1/4硬或1/2硬等来表示它的状态,它的状态分类与制造状态M有一定的联系,表1已详细说明。
M2X
热轧
M20
热轧
M21~M29备用
M25
热轧+再孔
M3X
热挤压
M30
热挤压
M31~M39备用
M4X
热穿孔
M40
M45
热穿孔
热穿孔+再轧
M41~M44备用
M46~M49
冷加工状态H
H5X
拉拔
H50
挤压+拉拔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标准》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标准》编制说明《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标准》是一项专门针对铜及其合金的理化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标准。
本标准的编制旨在规范铜及铜合金的理化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
一、编制背景铜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电气工业、建筑工程、工艺制品等领域。
随着各行业对铜及铜合金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一套科学、标准的检测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编制目的本标准的编制旨在规范铜及铜合金的理化性能测试和评估方法,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铜及铜合金行业的规范发展。
三、标准内容本标准主要包括理化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
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成分分析: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的成分分析的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使用光谱仪、化学分析仪器等进行成分分析,并结合国际标准进行评估。
2.力学性能测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并结合行业标准进行评估。
3.物理性能测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的物理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并结合国际标准进行评估。
4.化学性能测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并结合行业标准进行评估。
5.环境性能测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的环境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耐氧化性、耐酸碱性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并结合国际标准进行评估。
四、编制流程1.确定编制组成员:成立编制组,包括材料专家、技术人员、学术研究人员等,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
2.收集资料:收集国内外关于铜及铜合金理化性能测试的标准、方法、论文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3.制定草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编制初步草案,包括测试方法、评价标准等内容。
4.验证和修改:将初步草案进行实际测试验证,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全国有色标委会根据国标委【2004】32号文《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下达了标准清理清单,要求对现行国标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两项国家标准进行合并修改成一个标准。
该标准由全国有色标委会提出,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2. 研究、起草过程(1)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的标准和资料。
国外同类标准有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美国的ASTM B111《铜及铜合金无缝冷凝管及其配件》、德国的DIN 50916-2《铜合金的检验用氨做应力裂缝腐蚀检验构件的检验》和日本的JIS H 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及管件》等;国内的标准有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
(2)参照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标准,对GB/T10567.2-1997和GB/T8000-2001两个标准进行合并修改,合并后的标准根据试验溶液的不同,分为两个试验方法即氯化铵试验法和氨水试验法。
3. 修改原则(1)依照GB/T10567.2-1997标准为蓝本进行修改,并补充了GB/T8000-2001的主要内容。
(2)结合国内外生产状况,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3)为了与国际接轨,使新的国家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在这次修订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国家标准时确定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使该标准既有符合国情的实用性,又具有国外标准的先进性这一特点。
4.修改内容(1)本标准包括范围、定义、原理、试验装置、试剂与材料、试样、试验方法和要求、试验步骤、试验报告等九项内容。
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弯曲性能对比研究
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弯曲性能对比研究涂德华;张鑫【摘要】After comparing standards for bending test & grain control at home and abroad , some methods are provided to improve bending property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trip in China .Firstly, according to advantage of ASTM, it is to establish a special standard for bending test for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trip , or update the current standard system for bending test for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trip in China , and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trip industry with higher standard .Secondly , with refine grain and control grain size uniformity , the users and manufacturers of copper strip can improve bending property and even whol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copper and copper strip .%通过国内外弯曲试验标准和晶粒度控制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铜及铜合金带弯曲性能的方法。
1.借鉴于ASTM的优秀部分,尽快制定专用的铜及铜合金带弯曲试验标准,或完善我国现有铜及铜合金带弯曲试验引用标准体系;用更高的标准推动我国铜及铜合金带行业发展。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引言应力松弛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疲劳性能。
铜及铜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因此,了解铜及铜合金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试样制备:从铜及铜合金材料中切割出试样,通常采用标准尺寸和形状的试样,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2.试样加工:通过机械加工等方法,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以消除试样表面的应力集中。
3.试验设备准备:将试样放置在应力松弛试验机中,试验机应具备加载和记录试样变形的功能。
4.试验参数设定:根据试样的尺寸、形状和预期的应力条件,设置试验机的加载速度、加载持续时间和加载模式等参数。
5.试验执行:启动试验机,按照设定的参数对试样进行加载,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变形情况。
6.数据处理:根据试验结果,计算试样的应力松弛率和应力松弛曲线等指标,对试样的应力松弛性能进行评估。
重要性铜及铜合金在实际工程中承受各种应力,如机械加载、温度变化等。
这些应力作用下,铜及铜合金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结构的变形、破坏甚至失效。
通过应力松弛试验,可以评估铜及铜合金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应力松弛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铜及铜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预测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形和寿命。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确定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进行可靠性评估和设计优化都至关重要。
结论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能够评估材料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疲劳性能。
通过这种试验方法,可以了解铜及铜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利用应力松弛试验结果,可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深入研究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对于推动工程材料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铜及铜合金线材
铜及铜合金线材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用的圆形、正方形、正六角形的铜及铜合金线材(以下简称线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30.1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 标尺)GB/T 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8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9.1 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 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76 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GB/T 10567.2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GB/T 10573 有色金属细丝拉伸试验方法GB/T 23606 铜氢脆检验方法GB/T 26303.2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2部分:棒、线、型材YS/T 336 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方法YS/T 347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YS/T 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YS/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 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3 要求3.1 产品分类3.1.1牌号、状态、规格产品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全国有色标委会根据国标委【2004】32号文《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下达了标准清理清单,要求对现行国标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两项国家标准进行合并修改成一个标准。
该标准由全国有色标委会提出,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2. 研究、起草过程(1)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的标准和资料。
国外同类标准有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美国的ASTM B111《铜及铜合金无缝冷凝管及其配件》、德国的DIN 50916-2《铜合金的检验用氨做应力裂缝腐蚀检验构件的检验》和日本的JIS H 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及管件》等;国内的标准有GB/T10567.2-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和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
(2)参照ISO 6957《铜及铜合金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标准,对GB/T10567.2-1997和GB/T8000-2001两个标准进行合并修改,合并后的标准根据试验溶液的不同,分为两个试验方法即氯化铵试验法和氨水试验法。
3. 修改原则(1)依照GB/T10567.2-1997标准为蓝本进行修改,并补充了GB/T8000-2001的主要内容。
(2)结合国内外生产状况,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3)为了与国际接轨,使新的国家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在这次修订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国家标准时确定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使该标准既有符合国情的实用性,又具有国外标准的先进性这一特点。
4.修改内容(1)本标准包括范围、定义、原理、试验装置、试剂与材料、试样、试验方法和要求、试验步骤、试验报告等九项内容。
铜合金无缝盘管讨论稿 编制说明
《铜合金无缝盘管》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9〕126号)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9] 73号),其中附件2《201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第12项(项目计划号2019-0175T-YS)。
《铜合金无缝盘管》行业标准由河南龙辉铜业有限公司、江阴和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制定,完成年限2021年6月。
2.工作简况2.1 立项的目的和意义本文件产品主要包含白铜合金管、黄铜合金管,应用海水淡化、舰船制造、石油化工、安全导线电缆、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行业和领域。
随着铜合金管市场的快速发展,超长、超重铜合金管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需求,主要表现为:白铜合金盘管主要应用于铜合金管的生产及加工,在海水淡化、舰船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和需求。
BFe10-1-1(T70590)、BFe10-1.4-1(C70600)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和领域;BFe10-1.6-1( T70620)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舰船制造等行业和领域。
目前的主要使用市场为换热器、合金高效管等;黄铜合金盘管主要作为贯通地线的外护套使用,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贯通地线的升级改造,使用前景广阔:根据国家铁路局的测算:每公里电气化铁路需使用贯通地线5Km。
未来15年,国家规划新建和改造电气化铁路6.1万Km,年均使用贯通地线2万Km,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有关铜合金管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能满足目前无缝盘管的生产和市场需求,为规范铜合金盘管的生产加工,统一标准,急需制定铜合金无缝盘管标准。
本文件将有助于提升国家有色金属管材行业向超长、超重方向发展,推动国家有关有色金属铜合金管材行业的优胜劣汰,助力海水淡化、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及综合利用稳步发展。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审定稿编制说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审定稿)编制说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2007年6月25日《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审定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年关于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制订《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依照GB/T1.1-2000、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编写。
2、结合国内铸造及加工铜及铜合金的生产和使用状况,做到检测取样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三、标准制订简述《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于2007年1月9日在哈尔滨召开的“有色金属标准讨论、审定会”上进行了宣读,广泛征求和收集了与会兄弟单位代表的意见。
随后我们又通过电话和信函与有关单位进行了互相沟通,积极征求意见。
我们针对各条意见认真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在原征求意见稿基础上进行了修改,重新进行了编辑整理。
前言部分增加了GB/T10119-1988《黄铜耐脱锌腐蚀性能的测定》;YS/T450-2002《冰箱用高清洁度铜管》;GB/T18033-2000《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参考标准;方法中“力学性能”改为力学及工艺性能,“金属物理”改为物理及化学性能。
术语部分增加了“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术语定义加上了中英文对照,删除了2.15表面粗糙度、2.16毛刺、2.17侧弯、2.18横弯、2.19 卷曲、2.20扭曲术语定义及取样方法。
增加了冲杯试验、水压试验、气压试验、铜管材内表面Cl-(氯离子)、油分、水分、石蜡测定试样,管材内表面碳层试验、耐脱锌腐蚀试样取样方法。
本标准包括适用范围、有关术语、一般要求和试样取样方法等内容,为了便于非本专业人员的理解和应用,本标准对有关术语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1、化学成分检测试样的确定化学成分检测试样包括了熔炼分析、成品分析取样,参考了ISO 1811-1:198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用样品的选取与制备第1部分铸造未加工产品的取样》;ISO 1811-2:198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用样品的选取与制备第2部分加工产品与铸件的取样》。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鉴于环保要求,当今世界上无铅黄铜新材料研发方兴未艾,黄铜的特点之一是会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因此新材料研发及产品应用必须经过应力腐蚀试验验证。
黄铜制成品除残余应力外,还可能受到安装应力的作用,而且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消除,故必须进行模拟安装使用状态下的应力腐蚀试验,但这正是现行的国家标准所欠缺的。
国家标准GB/T 10567.2-200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氨熏试验法》仅适用于黄铜加工材,不适用黄铜制成品。
因此,很有必要制定《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的全国性通用标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0]74号文《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10] 21号文下达了制定《黄铜制成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行业标准的项目计划(计划号2010-0426T-YS),由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标准,并要求在2011年完成标准制定工作。
2.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单位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黄铜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的标准和资料。
国内标准有GB/T 10567.2-200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氨熏试验法》。
国外同类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ISO 6957-1988《铜合金抗应力腐蚀的氨熏试验》、欧盟标准EN 14977-2006《铜及铜合金拉应力检测 5%氨水试验》(在英、法、德等国普遍使用)、美国标准ASTM B 858-06《检测铜合金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的氨熏试验方法》和日本标准JIS H 3250-2006《铜及铜合金棒》。
本着起草通用试验新标准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且技术水平应不低于相应国际标准的原则,标准起草单位对ISO 6957-1988等国外同类标准进行正确翻译和认真解读。
然后,根据正交实验原理,对多元因子分别选择多种水平,对典型产品在各种不同使用工况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随着电子元器件向着微型化、薄型化、高密度和高度集成化发展,电子元器件在长时间使用中产生的热效应不断增加,部分元器件还可能在更高的温度下长时间使用,为了保持端子连接器弹片的嵌合力,这就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
国内接插件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但均以中低端市场为主,而高端的汽车连接器、精密接插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产品则长期依赖进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对于高弹铜基合金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且我国铜合金制备加工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艺条件、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随着客户对铜基弹性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客户对材料提出了具有抗应力松弛特性的隐性需求,而国内应力松弛试验方法标准少,限制了我国对高端连接器及精密接插件等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研发工作。
国外对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已制定相应的标准,主要有美国ASTM E328“材料和结构的应力松弛试验标准推荐方法”、日本伸铜协会技术标准JCBA-T309-2004 薄板条弯曲应力松弛缓和试验方法等。
报据以上国外标准可以看出,评价材料松弛性能的主要方法两种,一种是拉伸应力松弛,另外是弯曲应力松弛。
而目前国内仅有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缺少相应的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且此标准中对测试样的要求较高、试验周期长、效率低,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且绝大多数铜基弹性材料的下游企业,并未配备检测机器和具有检测能力。
目前各种弹性接插件的工作环境,更与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条件相接近,采用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更能代表实际材料的工作条件,更可满足多元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试验要求;另外,由于各企业也只是独立地进行应力松弛试相关的简单的试验性工作,试验方法五花八门,但由于缺乏统一评价标准,致使更多企业未对其进行展开系统地、深层次的研究,限制着其高端方面的使用。
因此,制定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对规范弯曲应力松弛试验,统一数据评价标准,有利于我国中高端连接器、集成电路用材料的研发,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性能的需求,更有效的确保产品质量,因此制定本标准。
2任务来源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下发了有色标委[2018]2号《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文件,正式下达了《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计划号:20173798-T-610)的起草任务。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为负责起草单位。
3项目编制组单位简况3.1编制组成员单位本标准由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铝华中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金品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铜冶炼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凯美龙精密铜带(河南)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共同起草,以上编制组成员单位均是《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的应用单位。
3.2主编单位简介本标准的主编单位是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泰公司)是在宁波慈溪地区发展起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为中国高精度铜板带行业的领先制造商,母公司欢悦互娱控股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公司一直致力于铜板带的专业化研究、生产、销售,其“三环”产品于2007年9月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是中国铜板带领域仅有的三大“中国名牌产品”之一。
“三环”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浙江省著名商标。
盛泰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高精度引线框架用铜板带、高精度锡磷青铜板带、高精度锌白铜板带、高精度紫铜板带、高精度黄铜板带、高精度多元合金、铜锡锌合金及高铜合金等八大系列,其中以电子、汽车行业用的接插件铜带和引线框架用铜带为主导产品,是目前国内铜板带品种系列最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4主要工作过程2018年3月14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集在云南省曲靖市召开了《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与会专家对标准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进行了相应的任务落实,确定了由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为负责起草单位,若干相关单位参与标准起草及验证。
编制小组根据云南曲靖任务落实会确定的起草原则,首先整理收集本企业前期所积累的试验数据,为本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一)编制原则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起草单位自接受起草任务后,成立了本标准编制工作组。
初步确定了《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标准起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要求,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2.查阅国内外有关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的技术要求。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1 题目标准名称《铜及铜合金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材料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方法原理、试验设备、试样、环境、试验方法、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0.1~1.0mm的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在恒定应变条件下弯曲应力松弛性能测试。
本标准不适合用特殊铜合金材料,如热镀、电镀、超薄、超厚等铜及铜合金材料弯曲应力松弛的测试。
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需要使用试样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因此引用标准GB/T 34505-2017。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34505-2017 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4 原理铜及铜合金在长期应力及高温的作用下,若其总变形(总应变或总位移)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内部弹性应变会逐渐转变为塑性应变,从而引起应力松弛现象,是金属构件失效的一种重要形式。
松弛稳定性是用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服役时间后剩余应力来表示,即剩余应力是初始应力的百分之几,称为应力松弛率。
5试验设备5.1试验夹具a 单端固定块式夹具b 单端固定螺丝式夹具图1 试样夹具示意图参考国外标准,试验用夹具通常有两种,实际使用时可以灵活选择使用,不同类型装置对试验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使用单端固定螺丝式夹具时,加载螺丝顶部可以设计成刀片状,使加载应力均匀。
5.2加热装置加热设备,恒温槽或加热炉,炉膛内保温区温度变化小于5℃,温度准确度小于±0.5℃。
5.3试样制备位移测定装置,试样加热前后,在自由端负载位置测定永久变形,使用分辨率不低于10μm的仪器测量,例如金相显微镜或工具显微镜。
6试样6.1本标准规定的试样为等截面长条形试样,试样宽度为10±0.05mm,试样长度100mm(长度可根据试验片的厚度、初期应力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图2 试样示意图说明:t:试样厚度b:试样宽度6.2试样的截取和制样,取样过程应尽量避免过热和加工硬化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必要时可以使用砂纸打磨去除加工部位。
6.3试样应该从平整度f≤3mm的板材上截取,测量平整度时的规定长度为1000mm。
7 环境试验测试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3±5℃范围内,且测量高度时试样及夹具的温度需与测试环境温度达到一致。
8试验方法8.1 初始应力,试样的初始应力规定为试样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p0.2的80%,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p0.2的测试按GB/T 34505-2017的规定进行。
国外标准规定试样初始应力应小于试样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为了便于标准使用,同时参考了国外企业实际试验过程所用的参数,此处规定试样的初始应力规定为试样屈服强度的80%。
8.2 测距长l s,测距长l s应当不小于初始弯曲变形ε0的2倍。
测距长过短时,样品弯曲曲率半径变小,不便于实际操作,并且容易由于尺寸效应产生误差,测距长过长时,样品长度增加,制样难度和试验成本增加。
参考国外经验,此处规定测距长l s应当不小于初始弯曲变形ε0的2倍。
8.3 初始位移,试样的初始位移按公式(1)计算:t E l s ⨯⨯⨯=5.120σε (1)式中,0ε :初始位移(mm );σ :试样表面最大应力(N/mm2);t :试样厚度(mm );E :弹性模量(N/mm2);l s :测距长。
8.4 初始高度的测量将试样夹持在夹具上,在试样自由端规定位置给予一定弯曲变形,在室温下静置30~35s 后,卸下变形装置,测定试样自由端规定位置到基准面的高度,即为初始高度Hi 。
8.5 使用夹具将试样固定,并放入恒温槽或加热炉内。
当温度到达设定温度的95%后开始计时。
到达规定时间后,将夹具从恒温槽或加热炉中取出,放到常温处,并卸下变形装置。
当试样冷却至常温后,测量试样规定位置到基准面的距离,即为Ht 。
测量后,再将变形装置装上,使试样弯曲变形。
再反复进行上述测试。
各个时间下的每个永久弯曲变形量εt 可根据公式(2)计算:εt=Hi -Ht (2)式中:εt —永久弯曲变形量;Hi —初始高度;Ht —应力松弛后高度;8.6 应力松弛率的计算根据公式(3),在各个加热时间下可算出应力松弛率:应力松弛率=εt /ε0*100% (3)式中,εt :测试过后的试样,在取下装置后,发生的永久弯曲变形(mm );ε0:初始弯曲变形(mm )。
8.7 应力松弛数值按GB/T 8170 的规定修约至1%。
8 测试结果报告除非另有规定,测试报告应至少包含如下内容:a )材料名称;b )抗拉强度;c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d )厚度;e )试样取样方向;f )计算弯曲应力时的弹性模量;g )试验时间和温度;h )应力松弛率。
三、标准水平分析1标准水平简析报据国外相关的应力松弛试验方法标准来看,评价金属材料应力松弛性能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拉伸应力松弛,另一种是弯曲应力松弛。
对于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目前国内仅有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该标准对测试样的要求较高、试验周期长、效率低,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绝大多数铜基弹性材料的下游企业并未配备检测设备,不具有相关的检测能力;而在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环状试样弯曲应力松弛实验法、悬臂梁式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等,国内标准GB/T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中对环状试样的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中所取样品的形状尺寸轮廓等进行了明确说明,但该方法对试样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尤其一些超薄带箔材料,试样加工较为困难,因此目前普遍采用悬臂梁式弯曲应力松弛试验方法评价材料的抗应力松弛特性,即一端自由一端固定的加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