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临床手术用血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照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的输血适应证,掌握好各类输血指征,遵照合理、科学用血的原则,制订各类成分血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因患者病情需输血治疗时,主管医师决定需输血量、血液成分、性质,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逐级核准签字,同受血者血样至少在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急诊用血即刻)送交临床输血科,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三)凡需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必须做相应的检测,包括血常规、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及HIV抗体。
(四)决定输血治疗前,主管医师应尽告知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由医患双方在《输血治疗知情问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五)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1、严格控制600mL以下的输血申请。
成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
2、日常对症治疗、纠正治疗用量小于600mL,应该在用血日的前一天将血样送至输血科;择期手术预计用血量在600—1600mL的患者,应于手术前一天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大于等于1600mL的手术必须提前两天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并报医务部审批。
急诊和意外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申请。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少于800ml(或红细胞4U)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在800ml至1600ml (或红细胞4U至8U)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医院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
医院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1.临床医师及全体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2.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以及经血液途径传播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经过输血培训后的医师按医院规定逐项、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血型、血液品种、用血量、既往输血史、输血前相关检查情况等)。
采集标本后,送输血科配血。
3.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或红细胞少于8 U)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或红细胞8 U-16U),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或红细胞16U),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处批准,方可备血。
4.输血科初步审核临床用血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用血者,不予配血。
5.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超过1600毫升或者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6U,要履行报批手续,由科室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处批准。
急诊用血事后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6.对需要实施输血治疗的患者,应按要求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血红蛋白含量、肝功能、感染筛查(乙肝、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等。
7.临床科室护士持合血报告单到输血科领取临床用血并逐项查对。
未按规定办理申报手续的不得发行。
8.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治疗的,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后,由主治医师申请,经科主任核准后,提交用血申请单,由自贡市中心血站和医院输血科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实施。
9.小剂量血液、特殊疾病需要新鲜血、特大型手术、器官移植、新生儿溶血病、稀有血型等需要预约备血和输血的,须通过医院输血科与市中心血站预约,以提供符合需要的血液品种与规格。
术中安全用血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安全,规范术中用血流程,合理、科学地使用血液制品,减少血液资源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患者术中用血管理。
三、职责1. 临床医生(1)负责做好患者手术前用血的评估和备血。
(2)严格执行输血申请、输血治疗同意书等规定。
2. 麻醉医师(1)严格掌握患者术中输血的适应证,做好术中用血的申请。
(2)负责术中输血过程中的监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输血科(1)根据患者手术备血情况,做好输血准备工作并及时发放手术中申请的血液制品。
(2)对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血液安全。
4. 护士(1)协助临床医生做好患者手术前用血的评估和备血。
(2)负责术中输血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四、内容1. 术前评估及备血(1)术前应当掌握患者的输血史、出血史和用药史等,评估患者输血需求。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备血方案。
2. 术中输血(1)麻醉医师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提出输血申请。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认真核对受血者信息、血型、血液成分、血量等,确保无误。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1)输血后,护士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如有输血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输血后,输血科负责做好血液制品的回收和废弃处理。
五、监督管理1. 医院成立术中用血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定期对临床医生、麻醉医师、输血科和护士进行术中用血管理知识的培训。
3. 定期对术中用血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准。
医院手术室用血制度
术中输血制度-(1)凡术中需输血者,主管医师应于术前备好血标本,填好输血申请单,注明手术输血日期和备血量送血库。
如需血量大或者有特殊要求(如成份输血等),主管医师均应提前与血库直接联系妥当。
(2)术中需输血时,应由手术配合人员携带病历及时联系取血。
取血人员每次只许取1名病人所需的血液,以免发生差错。
(3)输血前应子细查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等3 遍,取血人在血库查对1 遍,麻醉医师与巡回查对 1 遍,输血或者加血者查对 1 遍。
(4)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
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
(5)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
(6)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由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
手术中输血流程1、麻醉师根据术中病人病情及失血情况开出配血医嘱,填写输血申请单。
2、巡回护士核对医嘱后,进行血样采集,通知服务中心人员送检。
3、输血科做血型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复核后通知服务中心人员取血。
4、取血者与发血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分别签字确认。
5、巡回护士与取血者双方必须共同查对以上相关内容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
6、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输血单与血型单信息: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ABO 血型、 Rh 血型。
核对输血单与血袋信息:血型、血袋号、血液成份、有效期、血液质量、血量等,核对无误后,双方在输血单上签名。
7、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共同来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清醒病人共同参预核对,确认与输血单信息相符后开始输血。
8、取 0.9%氯化钠冲输血管,输入适量盐水。
9、无菌操作下将输血器插入血袋内,调整输血速度。
10、再次核对血型,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双签名。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第三十七条、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 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察受血者有 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 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 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
录。
第三十八条、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 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 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6、凡稀有血型(RhD阴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或特殊 治疗输血应于3天前向输血科提出申请、预约
7、输血科应认真执行核对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8、取回得血液应尽快输用,各科室不得自行储血
9、当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应严格执 行“临床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感染登记报告制度”,并 按照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感染处理办法对患者进行诊
第十二条、受血者配血试验得血标本必须就是输血 前3 天之内得。
第十三条、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 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 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 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
配血。 第十四条、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
交叉配血RhD阳性血液发放
医院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 管理制度
4、主管院长、医务处、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定期对紧急抢救输血记录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得问 题与缺陷追踪评价,督促输血科不断改进和完善
开始
结束
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内 4小时以内
血小板制品、冷 沉淀
新鲜冰冻血浆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保证患者用血安全,减少用血不当造成的风险和损失,本制度依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的指导意见》、《临床用血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需依靠外部捐血的科室,包括手术室、内科、外科、产科、妇产科、肿瘤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
同时,在医院内血库使用的血液制品也需执行本制度。
三、术前用血申请流程:1.申请人员填写《申请用血单》,注明受血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病情、手术等信息,并由主诊医师签字确认。
2.医疗员将《申请用血单》和受血人的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型、血常规等)送至血库。
3.血库收到《申请用血单》后,将检测通过的血液制品交付医疗员并记录在《血液制品收发记录簿》中,并注明出库时间、用途等信息。
4.医疗员将血液制品送至患者床旁,同时提醒护士检查患者身份,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申请条件。
5.护士对用血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到《血液制品使用记录簿》中。
6.用血完毕后,护士记录用血患者的相关信息(如用血量、反应情况等),并将记录信息整理成《用血情况记录表》。
四、应急用血管理:1.应急用血应当优先使用本院库存的血液制品。
2.如果本院库存的血液制品不足以应急需求,则可向上级医院借调。
3.应急用血申请需满足相关条件,医生应当在用血后及时向血库备案。
五、血液制品保存:1.血液制品需要保持在设定的温度下(如红细胞在2-6℃,血小板在20-24℃等),并定期检查温度计的准确性。
2.血液制品应当按照保质期使用,逾期作废。
3.血液制品仅供临床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六、血液制品医学使用风险管理:1.血液制品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以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2.血液制品使用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身体检查,如有不适请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3.医护人员在用血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体征表现,特别是呼吸、循环等方面,如有不适情况立即停止输液,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是指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地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过程的一套制度。
其目的是保证患者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医疗质量。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临床用血指征的制定:制定详细的用血指征,明确哪些患者需要输血,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需要确定输血的种类和数量。
2. 用血审批程序:规定临床用血的审批程序,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审批和使用。
3. 血液管理委员会:成立血液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包括用血指征的更新和审核、用血指导方针的制定和宣传等工作。
4. 用血风险评估和记录:对每一次输血过程进行风险评估,记录输血前后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的病情、血液类型和用血量等。
5. 用血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血液采集、输血设备的检验和维护、血液追溯等,确保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6. 用血教育和培训: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用血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增强用血的风险意识。
7. 用血监测和评估: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用血指标的达标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及时进行问题的整改和改进措施的推广。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用血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手术用血相关制度与流程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2)临床用血申请、审批制度及流程 (3)输血核对核查制度 (4)输血不良反应处置制度及应急预案 (6)手术室内择期手术用血流程(术前已备血) (9)手术室内术中紧急用血流程 (10)围术期输血指南(2007) (11)2013.1修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血行为,特制定我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遵循安全、科学、合理用血的原则,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决定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由主治治医师开具《用血通知书》,并经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到血库办理用血手续。
二、申请输血应由主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应内容完整,字迹清晰,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临床输血申请单》由血库保存。
三、贯彻执行献血条例与有关临床用血的规定,做好用血审证工作,除急诊外,临床科室应至少提前一天将输血申请单连同由区献血办公室核准的用血证明及患者血样同时送交血库。
四、到血库提血,必须填写《血库领血凭证》,发血和提血者必须在《血库领血凭证》签字。
发血、提血、用血要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五、经治医师应规范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逐项告知患者及委托人,附病历。
患者或委托人签名必须与委托书签名相符,特别是输血前检查项目一定要完整。
六、血库工作人员审核《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库工作人员应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和目的进行审核。
发现填写内容不正确、不完全,立即通知临床科室补充或重新填写。
七、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由输血科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部批准。
资料存放输血库。
大量急诊用血时应履行报批手续,填写《临床急诊用血申请表》,由科室主任签名报医务部批准,一式两份(一份交血库、一份放病例中)。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临床输血用血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用血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用血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的临床输血用血工作。
第三条临床输血用血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临床输血用血安全水平。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输血用血管理部门,负责临床输血用血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临床输血用血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输血用血管理组织,明确临床输血用血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临床输血用血管理制度,包括临床输血用血的申请、审批、采血、储存、运输、发放、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输血用血质量控制制度,对临床输血用血工作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用血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临床输血用血知识和意识。
第三章临床输血用血流程第九条临床输血用血应当遵循以下流程:(一)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指征提出输血申请;(二)输血科(血库)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三)输血科(血库)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四)输血科(血库)对血液制品进行储存、运输、发放;(五)临床医生为患者进行输血;(六)输血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七)对输血废弃物进行处理。
第四章临床输血用血安全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用血的安全管理,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用血的操作规程,确保临床输血用血的安全。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输血用血过程中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输血用血过程中的输血传染病进行监测和控制,防止输血传染病的传播。
第五章临床输血用血考核与评价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临床输血用血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提高临床输血用血工作质量。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Ⅰ 目的为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Ⅱ范围全体医护人员Ⅰ 制度一、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组织管理,院长作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院的临床用血总决策,委托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分管领导对院长负责。
二、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负责医院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慎重选择异体输血。
(一)外科输血指征1.血液输注符合原则:血容量损失在20%以内,使用晶体及胶体液;失血量达血容量20%~50%时,要加输一定量的红细胞;超过50%时还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超过总血容量80%以上时再加输血小板和冷沉淀。
2.红细胞制品使用符合适应证。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烧伤患者Hct小于0.30时,可输注悬浮红细胞,使Hct到达0.35以上为宜。
妊娠<36周,Hb≤50g/L,或Hb在50~70g/L,伴有心力衰竭或缺氧的临床症状时;妊娠≥36周,Hb≤60g/L,或血红蛋白在60~80g/L,伴有心力衰竭或缺氧的临床症状时均可输注悬浮红细胞。
1.血小板使用符合适应证。
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4.冷沉淀使用符合适应证。
外伤患者有第Ⅰ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第ⅠⅠ因子、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缺乏时可使用冷沉淀。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一、各临床科室用血应严格遵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文件要求,按照科学、安全、合理的输血原则制定用血计划,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和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输血原则临床医师在患者临床情况不确定时,以不输血治疗为首选原则;在未确证异体输血可以改善临床疗效时以不输异体血为原则;在选择输血治疗时以患者治疗益处最大化为安全原则。
负责医师根据输血目的,确定输血治疗方案,至少包括:输注的血液成分、治疗时限以及最小输血量。
三、输血申请1、科室主任负责制定、指导本科用血计划的实施。
2、临床主治医师遵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征,根据病人的输血指征,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经住院总医师以上的负责医师签字盖章后(急诊、抢救除外),连同受血者血样一起送交输血科备血,不得电话、口头备血。
3、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做输血治疗前必须做输血前感染检测(包括HIV,HCV,梅毒,乙肝五项,ALT)和血常规、血型检测,检测结果填写在《输血申请单上》。
《申请单》上的结果需与化验单相符。
在送交《申请单》时,结果未出的,应注明“已送检,结果未归”4、临床医师在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向患者近亲家属或委托人说明使用血液成分的必要性、使用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他替代办法,决定输血后征得患者或家属(委托人)的同意,双方同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入病历保存。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近亲属意见的,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5、门诊申请输血的患者应建病历后到急诊科输血,血液透析患者在血透室输血。
必须履行本院相关输血流程,如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采血样、缴费、输血前检测、完成输血前病历记录等。
严禁将血液带到医院外输注,各临床科室严禁输注患者自带血液。
6、择期手术用血于术前2天、治疗用血于前1天将申请单和受血者血样送至血库。
临床科室用血管理规定模版
临床科室用血管理规定模版1. 引言本规定旨在规范临床科室的用血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和合理用血,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全体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确保用血活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用血适应症2.1. 心脏手术: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等。
2.2. 外科手术:复杂创伤、大手术等。
2.3.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4. 其他特殊情况:产科出血、产妇贫血等。
3. 用血血液及血液制品的选择3.1. 红细胞悬液:适用于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00g/L。
3.2. 血小板悬液:适用于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的患者。
3.3. 新鲜冷冻血浆: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3.4. 白蛋白溶液:适用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4. 用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审批与开具4.1. 用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申请须经主治医师审批,明确用血的适应症。
4.2. 开具用血申请单,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血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种类和数量。
4.3. 开具用血申请单应具备医生签名、时间、住院号等必要信息。
5. 用血前的准备工作5.1. 患者的血型鉴定和血型确认,避免输血不相容。
5.2. 检测患者的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5.3. 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输血相关的凝血并发症。
5.4. 制定用血计划,合理安排用血时间和血液制品的储备。
6. 用血的操作与监测6.1. 在临床科室设置专门的输血区域,保持输血的环境整洁。
6.2. 进行血型确认和血液制品核对,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6.3. 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按要求完成相关记录和报告。
6.4. 输血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6.5. 术中/术后及时评估输血效果,并记录患者的反应情况。
7. 用血后的处理与随访7.1. 输血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观察,注意输血反应的早期发现和处理。
7.2. 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效果,及时调整用血治疗方案。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一、各临床科室用血应严格遵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文件要求,按照科学、安全、合理的输血原则制定用血计划,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和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输血原则临床医师在患者临床情况不确定时,以不输血治疗为首选原则;在未确证异体输血可以改善临床疗效时以不输异体血为原则;在选择输血治疗时以患者治疗益处最大化为安全原则。
负责医师根据输血目的,确定输血治疗方案,至少包括:输注的血液成分、治疗时限以及最小输血量。
三、输血申请1、科室主任负责制定、指导本科用血计划的实施。
2、临床主治医师遵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征,根据病人的输血指征,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经住院总医师以上的负责医师签字盖章后(急诊、抢救除外),连同受血者血样一起送交输血科备血,不得电话、口头备血。
3、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做输血治疗前必须做输血前感染检测(包括HIV,HCV,梅毒,乙肝五项,ALT)和血常规、血型检测,检测结果填写在《输血申请单上》。
《申请单》上的结果需与化验单相符。
在送交《申请单》时,结果未出的,应注明“已送检,结果未归”4、临床医师在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向患者近亲家属或委托人说明使用血液成分的必要性、使用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他替代办法,决定输血后征得患者或家属(委托人)的同意,双方同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入病历保存。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近亲属意见的,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5、门诊申请输血的患者应建病历后到急诊科输血,血液透析患者在血透室输血。
必须履行本院相关输血流程,如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采血样、缴费、输血前检测、完成输血前病历记录等。
严禁将血液带到医院外输注,各临床科室严禁输注患者自带血液。
6、择期手术用血于术前2天、治疗用血于前1天将申请单和受血者血样送至血库。
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用血制度临床用血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中合理、规范地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一套管理制度。
它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时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一、临床用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1)急性大出血或者失血性休克:如创伤、手术等导致的严重失血。
(2)贫血:如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4)手术前准备:如拟行大手术前需要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5)其他:如器官移植、放射治疗等。
2. 禁忌症:(1)无明确输血指征。
(2)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3)已经浮现输血反应或者过敏反应的患者。
(4)患有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5)其他:如血液成份异常、血型不匹配等。
二、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贮存和管理1. 血液贮存:(1)血液及血液制品应储存在指定的血库中。
(2)血液应根据不同血型和血液成份进行分类贮存。
(3)贮存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如温度、湿度等。
2. 血液管理:(1)血液的调配和使用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2)血液的使用应按照临床用血指南和相关规定进行。
(3)血液的使用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反应等。
三、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临床评估:(1)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评估患者的输血指征和禁忌症。
2. 血型鉴定:(1)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的血型与患者血型相匹配。
(2)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的血液与患者血型相匹配。
3. 输血前的检查:(1)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等。
(2)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输血的血液成份和数量。
四、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1. 输血监测:(1)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2)观察患者是否浮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2. 输血速度控制:(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合理控制输血速度。
临床科室用血管理规定范文
临床科室用血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对于临床医疗过程中的一些疾病和手术治疗来说,输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然而,血液资源有限,同时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成本。
为了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科室特制定了以下用血管理规定。
二、临床用血适应症1. 出血及术后失血:如有出血或术后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经评估确实需要输血者。
2. 休克:失血性休克或难以纠正的休克情况下,经过积极治疗仍然不能有效纠正者。
3. 缺血性心脏病及心绞痛:经过评估存在缺血性心脏病,且存在严重的心肌缺血或心绞痛症状者,需进行输血治疗。
4. 血液病及造血系统疾病:如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需进行输血治疗者。
5. 大手术:对于手术过程中确实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
6. 其他需要输血的特殊情况:如创伤性颅脑损伤、骨折等严重创伤患者。
三、血制品选择原则1. 选择血液成分合理:按照患者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如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2. 尽量减少血制品的使用量: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输血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3. 优先采用洗涤或去细胞血浆:如果患者需要输血,尽量选择经过洗涤或去除细胞的血浆,以减少输血时的不良反应。
四、用血审批流程1. 临床医生提交用血申请: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并填写用血申请表。
2. 医务部或血站审核审批:医务部或血站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每一次输血都是合理且必要的,并根据血液库存情况进行审批。
3. 输血前评估:在输血前,护士根据患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和临床评估结果,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4. 输血操作:经过评估合格的患者,由专业的输液护士进行输血操作,并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5. 输血后观察:输血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观察是否出现输血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并记录。
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用血制度一、前言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对于临床医疗来说,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因此,建立完善的临床用血制度是每个医疗机构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二、用血指征1. 非计划手术或紧急手术:如大出血、器官破裂等情况;2. 血友病等遗传性出血性疾病;3. 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期间;4.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5. 休克及其它危重患者;6. 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或心脏手术等高危操作。
三、用血程序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用血指征评估,并填写《用血申请单》。
2. 医务人员应按标准采集供者的相关信息及检查结果,并进行必要的3. 采集到的供者血液应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菌。
4.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血液制品,并在用血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5. 用血过程中应注意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用血程序符合规定。
四、用血管理1. 严格执行《用血申请单》审核制度,确保用血指征符合规定。
2. 加强供者筛查工作,确保采集到的供者血液安全无菌。
3. 对于不同种类的血液制品,应按照规定存储和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4.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于用血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5. 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对于每次使用血液制品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并留存相关资料备查。
五、不良反应处理1. 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措施;2. 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疑似输注反应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处理;3. 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对于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六、用血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用血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于血液制品的监管和管理;2. 对于每次使用血液制品都要进行记录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3. 定期进行用血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七、总结建立完善的临床用血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对于用血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用血程序符合规定。
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手术用血管理制度为确保手术用血安全,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的有关要求和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结合手术室、麻醉科现实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用血知情同意制度1、择期手术或一般急诊手术术中需输血者,手术医师应当在术前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2、急诊手术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以患者最大利益为原则决定输血治疗方案,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同时备案并记入病历。
3、手术过程意外大出血需要术中紧急调配血患者,经手术、麻醉医师协商输血质量后由麻醉医师向患者委托人简要说明输血目的、质量与主要风险后签属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
4、所有临床医师应当从病人血液管理理念与技术角度,在实施病情知情与风险告之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讲解血液健康基本知识、异体输血风险与患者贫血诊疗知识,提高患方血液保护与康复技能。
二、输血申请管理制度(一)、调配血医师应根据《临床用血技术规范》掌握各类成分血输血标准,对患者术中用血情况进行评估;根据《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进行用血申请,连同受血者血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24小时送交输血科备血;如术前评估患者术中有大出血可能时,应提前做好大量用血审批,待血液落实后,方能安排手术;(二)、为保护血液资源,减少异体输血,降低输血风险,对符合条件的急诊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鼓励患者自身贮血和自体输血;1、术前贮存式自身输血:(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2)患者及委托人签字同意;(3)每次采血量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由输血科和麻醉科负责采集血液;(4)按相应的血液贮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血液采集;(5)采血前后可给予铁剂、维C及叶酸等治疗(有条件的可用促红素);2、手术中自身输血及其他血液保护措施(1)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①条件: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血红蛋白>80g/L 或红细胞压积>0.25;②血液稀释程度:一般红细胞压积不宜低于0.25;血红蛋白应维持在80g/L以上;(2)术野自身血回输:预期手术出血血大于10ml/kg手术患者,除超过4小时的开放性创伤、剖宫产术、胃肠道、管腔内腔穿孔、恶性肿瘤等不宜行术野自身血回输患者外均可提前向麻醉科申请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3)减少出血:如运用电刀、超声刀及微创手术,控制性降压技术,同时尽量避开血管;(4)应用血液替代品:合理应用容量治疗方法,尤其是胶体液进行替代治疗;为减少异体输血,应尽可能多项技术一起应用,即术前自身贮血、术中稀释式自体输血及血液回收可以联合应用,但在使用稀释式自体输血时,血液动力学监护及严格维持正常血容量是很重要的;对不符合以上条件或采取了以上措施仍不能解决问题的患者,医师在术前术中术后应对这类患者进行用血前评估,并按病情需要备血、输血。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及血血权限制度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考核及用血权限制度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手术用血应事先计划安排,对所需的各种成份要严格掌握指征,凡需或可能需输血的患者,必须在入院后抽血检测ABO血型、血红蛋白、血红压积、ALT、HBSAg、抗HCV、抗HIV、RPR等有关检查。
2、推广成份输血、缺什么补什么,科学合理用血,择期手术病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或出血量小于20%、红细胞压积大于35%,一般不输血。
3、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用血,要严格控制,输血科医师根据病人病情及库存量,可以适当更改供应血的品种及数量。
4、各科室用血必须落实的七项指标:
(1)不合理用血趋向零。
(2)输血风险谈话率100%。
(3)输血同意书签字率100%。
(4)用血审批率100%。
(5)成份输血率不低于85%。
(6)自体输血率20%。
(7)科学用血普及率90%以上。
5、输血科对各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6、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书》,由主治医师
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2天送交输血科。
用血量大于2000毫升须经医务部批准并提前3天通知输血科,急诊例外。
7、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部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手术用血制度
1、术中输血由麻醉科主管医生或手术台上的最高职称者批准方
能执行,是提高成分输血率,掌握术中输血指征的第一责任人。
2、手术患者,提倡无输血手术或少量成分输血或术前备用自体
血或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完成手术。
3、手术急诊输血时可先用血,后由经治医师和用血科室补办用
血审批手续。
如果当日用量超过2000毫升(含2000毫升),要到医务科补办审批手续。
4、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
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1天送交输血科备血。
出血量在600毫升以下者,不准输血,以维持血容量可输晶体或胶体液代用品。
5、血液为特殊制品,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液出库30分钟不
能退回。
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换。
6、手术科室用血时必须有护理人员核对用血病人信息后,到输
血科签字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