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文:[古诗文阅读]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陆游--放翁家训专练

陆游--放翁家训专练放翁家训(节选)陆游吾生平未尝害人。
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
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
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
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
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
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
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
舍此三者,则无策矣。
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
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
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
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
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中:造谣中伤B. 杜门穷经,不应举杜:堵塞C. 不以衰钝见鄙鄙:轻视D.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游:交往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
B. 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
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
C. 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
《放翁家训》原文及翻译

《放翁家训》原⽂及翻译
《放翁家训》原⽂及翻译
导语:陆游⼀⽣笔耕不辍,诗词⽂俱有很⾼成就,其诗语⾔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编给⼤家分享《放翁家训》原⽂及翻译,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原⽂:
原⽂:
后⽣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此⼗许年,志趣⾃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端。
吾此⾔,后⽣之药⽯也,各须谨之,⽏贻后悔。
译⽂:
译⽂:
才思敏捷的孩⼦,最容易学坏。
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
⼀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来往。
就这样⼗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然养成。
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个。
我这些话,是年轻⼈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陆游《放翁家训》与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陆游《放翁家训》与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
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
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
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
舍此三者,则无策矣。
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
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
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材料二:告俨、俟、份、佚、佟诸子: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友①之人,亲受音旨。
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
但恨邻靡.二仲②,室无莱妇③,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
日月遂往,机巧好疏。
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尔,至心尚之。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节选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注】①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四人。
《放翁家训》宋陆游

《放翁家训》宋陆游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家训》是选自张天龙撰写的《万金家书》,作者是陆游。
本篇主要讲述的是陆游写给子孙的家训,千古流传,引人思考。
宋陆游《放翁家训序》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
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
东徙渡江,夷于编氓。
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
宋兴,海内一统。
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①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
楚公②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
秦国夫人③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
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
”左右或匿笑。
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
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
而旧俗方已大坏。
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
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
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六名人家教

群文通练六名人家教主题讲解从古到今,中国人都特别重视家教,特别是成功人士,不论是以身作则仍是书信来往,都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传统美德教化儿女、警诫平辈,教人求真,育人为善,这是家庭友善,社会和睦的重要门路。
一、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文后题目。
放翁家训 ( 节选 )陆游吾平生何尝害人。
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认为利,其情多可谅,不用认为怨,谨避之,可也。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吾虽悔己不行追,以吾为戒。
可也。
祸有不行避者,避之得祸弥甚。
既不可以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
若苟逃谴斥而奉迎上官,则奉迎之祸不仅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仅丧身。
人自有懦而不可以蹈祸难者,固不行强。
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民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后代,不可以无老妪态。
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
杜.门穷经,不该举,不求仕,策之中也。
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
舍此三者,则无策矣。
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认为是,改日乃思之耳。
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用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国内名辈,今多已零散。
此后仕士,不以衰钝见鄙.,常常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根无由遍识之耳。
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冷静,旋即乖隔。
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相逢之期,吾于人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如有之,父兄当认为忧,不可以够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否则,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懊悔。
(有修改 )( )1.对以下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中:造谣中伤.B.杜门穷经,不该举杜:拥塞.C.不以衰钝见鄙.鄙:小看D.勿令与浮薄者游.处游:交往2.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关于损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用去恼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种人,不再与之交往。
参考范文:[古诗文阅读]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参考范文:[古诗文阅读]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83678be1e650e53ea9937.png)
[古诗文阅读]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陆游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放翁家训陆游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1)生( ) (2)虑(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B.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C.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D.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悔之晚矣。
14.若有“才锐者”,“父兄当以为忧”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作者认为可以从□□、品性、□□等三方面培养“才锐者”,坚持十许年,使其“志趣自成”。
(3分)答案:12.(1)对读书人的称呼(2分)(2)担心(2分)13.(3分)A14.(2分)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15.(3分)学习、交友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
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
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
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
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
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二篇

《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二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1)生( ) (2)虑(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B.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C.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D.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14.若有“才锐者”,“父兄当以为忧”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作者认为可以从□□、品性、□□等三方面培养“才锐者”,坚持十许年,使其“志趣自成”。
(3分)答案:12.(1)对读书人的称呼(2分)(2)担心(2分)13.(3分)A14.(2分)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15.(3分)学习、交友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
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
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
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
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
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生平未尝害人。
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
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
《放翁家训》原文及翻译

《放翁家训》原文及翻译《放翁家训》原文及翻译导语: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放翁家训》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
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
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
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
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
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注释才锐:才思敏捷。
若有之:如果有这种情况。
指才锐者。
简束:约束。
经学:指儒家经典,诸子百书。
恭谨:恭敬,谨慎。
浮薄者:游手好闲轻薄的人。
端:这里指一个方面。
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这里指良药,规劝。
贻(yí):留下。
令:①督促,命令,规定。
②让,使。
自此:从这以后。
易:容易。
虑:担忧。
可:值得。
毋:同“无”,不要。
之:指代,这样的人。
忧:担忧。
后生:年轻人。
之:这样的情况。
忧:忧虑。
谨之:慎重对待他。
训:训导。
盖:恐怕。
后悔:后,后悔。
悔,遗憾。
不然:不这样。
游处:来往。
许:大概。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兼工文、史、词,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成就。
陆游的著作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南唐书》等。
陆游生活的年代,正是金兵南侵,中原大片领土沦陷的时期。
在政治上,他坚决主张抗金,反对投降,因此遭到了反对派的打击和压制,一生仕途坎坷,时废时起,饱览了官场的黑暗与险恶,这种社会经历对其家训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阅读]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陆游《放翁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陆游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放翁家训
陆游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生( ) (2)虑(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B.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C.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D.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