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第1课时)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学案 湘教版选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同步备课湘教6湘教高二6地理
放射性物质泄漏 致生态破
量下降
12/11/2021
自净能力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坏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森林的环境调 滥伐森林导致森林面 都是环
节功能下降 积锐减
境问题
由于人类对 人类向环境
水土流失、土 滥伐、滥垦、滥牧, 的基本
生 环境的破坏 索取资源的
地荒漠化
使自然植被遭到破坏 形式,
人类向环 大气污染、水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 都是环境
由于任意
境排放废 污染、土壤污染 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药 问题的基
排放废弃
弃物的数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 本形式,
环境 物和有害
固体废弃物污染
量超过了
垃圾
环境污染
污染 物质导致
自然环境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 往往会导
的环境质
的容纳和 放射性污染
突发性的严重(yánzhòng)污染事件
12/11/202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12/11/2021
3
自我 检测区 (zìwǒ)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对点训练(xùnliàn)一 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1~2题。
1.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为 A.资源短缺
C.环境污染(huánjìng wūrǎn)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2)世界人口(rénkǒu)高速增长
12/11/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3)科学技术的发展(fāzhǎn)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探究点二 当前(dāngqián)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1 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产生的原因与危害-word文档资料
课时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①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分类(1)依据:②产生原因。
(2)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③生态破坏)。
思维活动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吗?答案不是的;次生环境问题又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④工业生产导致人类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迅速增加,造成部分资源⑤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2)⑥人口急剧膨胀对环境的冲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⑦环境污染加剧。
(3)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⑧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⑨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
思维活动2.电子垃圾带来哪些环境问题?答案(1)电子垃圾含有由多种高科技材料合成的有毒物质,如镉、汞和铅等重金属,将成为生态的隐患。
(2)电子垃圾与其他家庭垃圾一起被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这种物质不仅污染空气、土壤和水体,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
探究点一环境问题的分类探究活动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②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③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④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⑤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答案①③属于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力或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②④⑤属于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反思归纳迁移应用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河北的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此而减产答案 B探究点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活动下图表示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0
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
(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2)原因:【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
【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1. 环境问题的概念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环境问题”这个话题。
你可能会想,这又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主题,但其实大可不必。
环境问题就像是一只不断发出的警报,提醒我们这颗美丽的地球正在遭遇挑战。
简单来说,环境问题指的就是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可大可小,但无一例外,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想想看,如果你早上起床看到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满是尘埃,你会不会觉得心情立马变差?这就是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1.1 为什么环境问题重要?那么,为什么环境问题这么重要呢?首先,环境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你知道吗,空气污染、饮水污染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我们的身体被污染了,生活质量自然会下降。
再者,环境问题还涉及经济。
想象一下,如果河流被污染,渔民没法捕鱼,大家的饭碗怎么办?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环境问题的背后,藏着无数人的生计呢。
1.2 环境问题的成因说到环境问题的成因,咱们得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起。
你看,那些无处不在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每年生产的塑料比想象中还要多,简直是“人造垃圾山”啊!再比如,汽车的排放、工厂的废气,这些都像是向环境扔下了一颗颗“炸弹”。
这些“炸弹”不仅会造成污染,还会让气候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后代。
听着是不是有点沉重?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改变出一份力。
2. 环境问题的分类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就像是一个大菜篮子,里面装的种类繁多,形形色色。
2.1 空气污染首先,咱们得谈谈空气污染。
这可是最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想象一下,早上你走出门,结果吸到一口“混合香味”的空气,既有汽车尾气,又有工业废气,简直令人作呕。
空气污染不仅让人感觉糟糕,还会导致各种疾病,比如哮喘、肺炎等等。
小朋友、老人最受影响,简直是“弱者的噩梦”。
2.2 水污染接下来是水污染。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同步备课课件中图选修6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掌握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因自然变化或①人类活动 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②环境质量 变 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③存和发展 带来的不良影响。
答案
反思归纳 结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模式图,思考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该模式图说明了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环境发生关系,这种关系是相 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即人类与 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种对立统 一的关系图解如右: 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 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箭头①②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 获取物质和能量。
(2)酸雨污染 a.概念:pH值小于⑭ 5.6 的大气降水。 b.三大酸雨区:欧洲、⑮ 北美 、中国。 c.危害:使水体⑯ 酸化 威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⑰ 森林 生 产力下降,⑱ 土壤酸度 增加,腐蚀⑲ 建筑物 等。 (3)臭氧层破坏 a.概念: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⑳氟氯烃 ,可以通过 __光__化__学__ 作用耗损大气层中的臭氧。 b.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增加患皮肤癌和 白内障 的危险,也使海洋
答案
(6)根据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说明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 答案 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类 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消耗物质 或能量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 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 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产生的。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教学案 高二地理教学案
第二节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情景导入先思考——————思考探究:此漫画的主题可概括为什么?易产生哪一类环境问题和后果?提示:“枪下留情”或“滥捕滥杀”。
导致生物物种锐减和物种灭绝。
造成生物基因库的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基础知识要记牢——————1.环境问题的概念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2.环境问题的分类3.环境问题的成因(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好——————结合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该模式图说明了人类通过生产消费活动与环境发生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图解如下: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箭头①②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③④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4.箭头⑤⑥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⑦⑧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拓展提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威胁生态平衡。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失衡,致使环境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高中地理湘教版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1、环境的概念: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按其属性分为自然环境(如大气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城市环境)。
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水、大气、生物、土壤、地形或地貌等;社会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等。
4、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环境质量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环境质量决定生活质量,二者呈正相关。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一、环境问题的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两类。
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森林、草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湿地、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或破坏)等。
考试要求1: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是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形成速度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③世界人口高速增长;④科技水平提高带来的负效应。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①威胁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考试要求2: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②大面积的生态破坏;③全球性环境污染、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等。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考试要求3: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 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 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 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 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 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复习课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 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 的含义也不同。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 心 事 物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其他生物 人
非生命物质
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环境的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当代社会 人类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物质文明 谋求人地协调 ,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四、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地理环境决定论 理论产生的前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的能力相对低下,对地理环境依赖性大。 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
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行动结果: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理论评价: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人地关系 的一种极端认识。
格陵兰东南海岸的冰川景观,显示冰川正在断裂和消融
国内真实的污染照片
江苏泰兴化工园区的化工废料堆放长江堤上
河南安阳市范家庄离炼钢炉只有一墙之隔,村里每 天都下铁雨,村民在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活
浙江萧山化工园区的工业污水排放河道后再经过河闸排放钱塘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4
教学课题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型新授课本课时数:2 本节为第1课时备课日期 6月25日教学目标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媒体教学2、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导入】播放有关环境问题的视频图片,联系必修2相关知识导入。
【回答】环境问题: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提问】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在人类社会不同的时期表现是否相同呢?【补充】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的表现采猎文明时期——洪水猛兽林火风暴等农业文明时期——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气象灾害病虫害工业文明时期——工业三废城市环境污染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具有的表现和特点危害令世人瞩目。
【回答】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的环境变化等【对比归类】环境问题三大表现及其分类1.资源短缺——世界矿产资源使用寿命及图1.4对比分析其原因。
2.环境污染: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回答。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尝试完整的表述形成机理。
读图分析,并进行比较。
【学生在希沃课件上动手拖动归类】激发学习兴趣,加深体会和理解记忆应用设计意图利用旧知,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采用比较法来体现随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环境问题表现不同,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引出新知。
提供有效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八大公害事件”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有进一步的认识等形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课件中图版选修6
环境 污染
主要原因
影响
解决措施
全球 气候 变暖
人类活动使大气中 对地球自然生态系
二氧化碳、甲烷等 温室气体的浓度不
统和人类产生不利 影响,如引起两极
减少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的
断增加,而森林面 积不断减少,导致
地区及陆地上的冰 川消融,导致海平
排放,提高能源 利用的技术和
温室效应增强,全
面上升,沿海低地 面临被淹没的威
【合作探究】 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跨越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入 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 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 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 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 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
环境
污染
主要原因
影响
解决措施
人类燃烧化石
减少人为硫氧
燃料,不断地向
使草木枯萎、湖泊酸 化物和氮氧化
酸雨 大气中排放硫
污染 氧化物和氮氧 化、良田变成荒漠、 物的排放,研究
建筑物遭到腐蚀
煤炭中硫资源
化物等酸性气
的综合利用
体所致
大气中的碳氢
化合物和氮氧
光化
控制汽车尾气
化物等污染物 降低能见度,损害动
学烟
(1) 材 料 一 中 引 起 气 候 变 化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哪 些 ? 可 归 纳 为 几 类?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减缓气候 变化做些什么? (3)据材料二,英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你认 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与人类活动有何关系? (5)臭氧层破坏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课件 湘教版选修6
二、教材P9图1-6探究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提示:长江以南地区。
4.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酸雨较严重? 提示:南方降雨多;南方冶金工业发达,能源消耗多; 南方土壤呈酸性增加了雨水的酸性程度。
三、热点探究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
1.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目前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使用农作物秸 秆作生活燃料。据此完成(1)~(3)题。
(1)将秸秆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
A.导致水土流失 B.臭氧层破坏 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 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
(
)
(2)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 B.乱砍滥伐森林现象严重
一、教材P6图1-3探究
1.图示反映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怎样?
提示:人口基数越来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2.人口增加对资源和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 提示:随着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对工农业产品的需求量急剧 增加,对土地的占用、对其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的扩大,生产与消费中排放的
重。自然灾害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二者的关系如右
图所示。
[例1]
读“PPE怪圈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 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 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 是贫困地区具有普遍性,因此往往作为贫困地区贫困机
(3) 科学技术 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2.危害 (1)威胁 生态平衡 。 (2)危害 人类健康 。 (3)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第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课件
高中地理第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 引言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既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有关。
本节课将介绍生态环境问题的常见类型,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 生态环境问题的常见类型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多个方面,常见的类型有:2.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最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地球气候系统受到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2.2 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
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等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2.3 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是指由于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废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
2.4 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包括土地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等。
过度放牧、不合理农业开发造成的土地退化是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3.1 经济发展压力现代社会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往往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人们为了满足经济需求,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砍伐大面积森林,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3.2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导致资源需求量增加,进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人口增长引发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这些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大量的废水和废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3.3 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过度消费和大量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和污染物,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损害。
同时,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也使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 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①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分类
(1)依据:②产生原因。
(2)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③生态破坏)。
思维活动
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吗?
答案不是的;次生环境问题又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④工业生产导致人类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迅速增加,造成部分资源⑤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2)⑥人口急剧膨胀对环境的冲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⑦环境污染加剧。
(3)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⑧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⑨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
思维活动
2.电子垃圾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答案(1)电子垃圾含有由多种高科技材料合成的有毒物质,如镉、汞和铅等重金属,将成为生态的隐患。
(2)电子垃圾与其他家庭垃圾一起被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这种物质不仅污染空气、土壤和水体,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
探究点一环境问题的分类
探究活动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②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③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④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⑤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答案①③属于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力或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②④⑤属于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反思归纳
A.河北的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此而减产
答案 B
解析A、C、D三项涉及的环境问题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属原生环境问题。
B项臭氧层出
现空洞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造
成的。
臭氧层遭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影响人体健康,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探究点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探究活动 下图表示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
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
(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
①( )生态条件恶化
②(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③(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④( )土地生产力下降 ⑤( )人均资源减少
⑥(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⑦(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⑧( )人均收入减少
⑨(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⑩(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答案 ①i 或j ②a 或b ③e 或f ④j 或i ⑤c 或d ⑥g 或h ⑦b 或a ⑧d 或c ⑨h 或g ⑩f 或e
反思归纳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
人口高速增长
①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
破坏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②排放的废弃物增多
科学技术进步
①军事武器的破坏力大幅度提高
②大量动物资源濒临灭绝
③威胁人类健康
①火药和核能的开发
②捕猎工具的改进
③电子垃圾
迁移应用2下图中四组箭头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几个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哪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
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过程的过失行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行为过程,选C项。
第(2)题,赤潮是由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水中排放大量含磷、氮的废水导致的。
读下列图片,完成1~4题。
1.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产生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由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会导致沿海低地减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A 2.C 3.D 4.B
解析第1、2题,①地震是自然力,它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原生环境问题;②大气污染是工业生产中的废气;③滥捕滥杀导致物种减少甚至灭绝;④计算机显示器等是电子垃圾。
它们带来的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第3题,计算机显示器等是淘汰的电子产品形成的垃圾,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
第4题,工厂的烟囱不仅排放废气,还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将使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淹没。
5.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
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932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实现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
水质,发展旅游业等。
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将下列地理事象填入图1中的适当位置( )
①乱开滥采②扩大种植面积③高强度利用耕地④以木炭为燃料⑤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
(2)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将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3)导致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自上而下依次是②(③)、③(②)、①、④(⑤)、⑤(④)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人口激增。
解析寻找关键词和明确某项人类活动的过程是正确回答关联图式问题的前提;分析某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应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和人类活动方式进行分析;环境问题主要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引起的,而这种不协调关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第(1)题,“乱开滥采”中的“开”和“采”是关键词,应当与“采矿”有关;“扩大种植面积”和“高强度利用耕地”应当与种植业(种植棉花)有关;“炼铜”需要“以木炭为燃料”,并“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
第(2)题,扩大耕地面积和以木炭为燃料将破坏植被;乱开滥采将使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并破坏植被;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将形成酸雨;高强度利用耕地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抗侵蚀能力下降;
图2说明流域内有大量的山地,植被破坏后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将丧失。
第(3)题,材料中已经说明“从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