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基本的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 帮助学生学会辨认和描述各种二维图形的形状特征。
3.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PowerPoint课件或教学板书,包含各种二维图形的图片。
2. 课堂互动道具:图形卡片、图形拼图等。
学生准备:1. 学生课本《数学一年级上册》。
2. 学生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询问其中有哪些是图形。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图形,图形有什么特点。
3. 群体讨论,并总结出图形的共同特点。
Step 2:认识正方形1. 出示正方形的图片,介绍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2. 让学生模仿画正方形,提醒学生四条边要相等。
3.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填充正方形。
Step 3:认识长方形1. 出示长方形的图片,介绍长方形的特点:两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2. 让学生模仿画长方形,提醒学生两对边要相等。
3.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填充长方形。
Step 4:认识三角形1. 出示三角形的图片,介绍三角形的特点:有三条边,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度。
2. 让学生模仿画三角形,提醒学生三条边要相等。
3.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填充三角形。
Step 5:认识圆形1. 出示圆形的图片,介绍圆形的特点:没有边和角,由一个完整的曲线组成。
2. 提醒学生圆形的中心和半径特征。
3. 让学生模仿画圆形,提醒学生画一个标示中心的点和一个标示半径的线段。
4.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填充圆形。
Step 6:综合练习1. 出示混合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和命名各个图形。
2. 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描述图形。
3.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各自发现的特征。
Step 7:拓展活动1. 给学生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或图形拼图,让学生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和学具。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
(全班参与)老师要在班中找一个人,怎么办?1、讨论一:找怎么样的人?(男→瘦→最高→姓?)2、讨论二:怎么找人?(按规则找人)【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二、进入教学情景,讨论问题。
(小组讨论)给物体分类。
(屏幕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思考同桌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
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
三、新授,让学生在讨论中求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
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什么名儿?在小组中讨论。
学生讨论长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2)师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长方体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找出来,再给它起一个名字。
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3)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图形。
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2、认识圆柱和球(1)同桌互玩两种物体,让学生在玩玩想想中区分圆柱和球,两生扮演小老师,按研究结果,上来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
(先在小组里互说,再请代表在班里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
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你们猜一才看他们是谁呢?学生边摸边猜活动师: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生:平平的、滑滑的。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1、说一说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学生汇报,交流。
《认识图形》(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首先接触较多的是立体物品,如伴随着他们童年生活的玩具大部分是直观的立体物品,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而且能辨别。
但是没有经过系统地比较,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二、教学目标1.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特征。
2.能对简单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特征。
【教学难点】能对简单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师:(展示PPT)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回答具体分类。
师:我们知道确定分类标准就是寻找事物之间不同属性的过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礼物,你都认识它们吗?(出示例题情境图)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类知识及话题引入导入新课。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一认,分一分师:认真观察图片,图中有哪些物品?学生自由回答物品名称。
师: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分组活动,教师巡视课堂,引导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然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师:同学们,笑笑同学和大家的分类结果一样,笑笑将这些物品按照形状分成了四类(PPT展示),你们都认识这些形状吗?生:牙膏盒、墨水瓶盒、鞋盒这样形状的都是长方体;像魔方、粉笔盒这样每个面都一样大的都是正方体;像水杯、茶叶罐、唇膏这样形状的物体都是圆柱;像篮球、皮球这样形状的物体都是球。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都是立体图形。
看一看,比一比,这些立体图形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生1:长方体的特点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6 个面有大有小。
生2: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6个面一样大。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很像,怎样区分它们呢?学生回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图形 北京版 (1)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北京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认识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了解它们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或实物。
2. 学具:每人一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谜语、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1)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触摸,说出它们的名称。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形状,说出它们的特征。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形状,教师总结。
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分类(1)教师出示一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2)学生动手操作,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教师点评。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动手操作,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3)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
6. 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与家长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和特征。
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分类。
七、课后反思1.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认识是否到位?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注:本教案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适用于北京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北师大版(2023秋)一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四种基本平面图形;
2.能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图形;
3.学会使用图形卡片,进行图形分类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首先,通过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这些图形?”引入新课,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欣慰,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不够扎实。在讲解过程中,我试图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效果并不理想。以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个图形的特征。
二、核心素养目标
《认识图形》|北师大版(2023秋)一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图形的特征,提高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图形进行问题解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图形的分类和组合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具体难点举例:
-难点1: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可能会认为所有四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
-难点2:在图形组合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忽略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正方形;
-难点3:将图形与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如学生可能不知道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桌子、书本等。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这一章节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图形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他们对图形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通过观察和操作,他们能够逐渐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教师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和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区分不同的图形。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模型的使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图形。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形的实物模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教学材料准备: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如球、盒子、书本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这些图形,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一些图形卡片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相同形状的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图形的概念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
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能需要反复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图形。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片,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图形卡片,用于学生操作和识别。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展示。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图形卡片,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识别各种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游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这些立体图形有一些简单的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并能进行识别。同时,通过上一单元《位置与顺序》的学习,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这些方位的认识也比较清晰。但一年级孩子年龄小,他们的语言表达、倾听、数学交流、小组合作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自控能力较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第1课时 认识图形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有关图形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几何体.主要是认识立体图形;能够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那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些立体图形,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2.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吗?
3.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图,说一说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说你做,又复习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孩子们收获很大,放学走在路上或回到家里再仔细观察,看看生活中哪里还有我们今天学到的图形?然后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来当设计师,摆一摆学具,搭出不同的造型,希望你们课后多观察、多动手,在生活中也能找到数学。
5.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生: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六个面一样大,长方体六个面不一样大。
师:非常棒,大家一起来齐读。学生齐读。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小学数学北师大一年级上册六认识图形《认识图形》(数学一年级上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教学准备:(一)教材解读: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1课时内容,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为了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材主要是通过生活中一些直观立体物品的分类活动,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这些名称来判断生活中直观物品的形状;为充分运用学生的经验,教材所呈现的“物体分类”中的物品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提出的“分一分”也是学生可以进行操作的活动。
安排这一活动是因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活动中进行,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太清楚图形的特点。
因他们所特有的年龄特点,所以注意力不会持续较长时间。
本节课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加强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观察、摸一摸、滚一滚等活动认识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它们的名称、特征。
(重点)观察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难点)(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种立体图形的实物、8个塑料篮、8个不透明的袋子、图形学具。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余老师邀请了一位朋友来,看,他是谁?生:机器人。
师:是的,他是神秘机器人,他说今天要带我们去图形王国认识几个图形朋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图形”;2.能够辨认并正确命名线段、射线、直线、角;3.能够辨认并正确命名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圆;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图形学生通过观察老师所画的图形,引出图形的概念,并回答老师对图形的提问。
提问:1.我们平时会看到哪些图形?2.你们能否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3.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2. 线段、射线、直线老师介绍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画出不同的示例图形,帮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老师提问:1.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是怎样的图形?2.你们能不能画出一个线段?3.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有哪些?3. 角老师介绍角的概念,并画出不同的示例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角度的概念。
老师提问:1.角是什么?2.你能不能交叉两根直线,画出一个角?3.角有哪些特征?4. 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圆老师介绍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的概念,并画出不同的示例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图形概念。
老师提问:1.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分别是什么?2.你能不能画出一个长方形?3.这些图形有哪些特征?三、教学方法1. 探究法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与技能。
示例:通过画图,让学生发现线段、射线、直线的不同,并自己去找出不同的特征。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或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示范,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模仿中掌握,以达到学生学习更加深入、生动的效果。
示例:教师利用黑板上画线段、射线、直线,并解释它们的不同和特征。
3. 问答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让学生们回答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示例:教师通过提出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四、教学反思图形是数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需要学习和掌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主要讲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认识和区分。
是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知识的延续,同时为今后学习立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并能简单区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基本几何体。
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4.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5.教具希沃软件,笔筒、杯子、盒子若干。
6.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叮当猫吗?生:认识师:它有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知道这个口袋有什么神奇之处吗?生: 它有一个口袋,可以变出很多东西。
师:今天叮当猫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点击下一步),它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点击下一步),看一看,礼物都有什么?生回答师:叮当猫有个小要求,(点击下一步)请帮我按形状分类吧?生上台操作。
师:他分的很准确,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生:回答(回答的很清晰,掌声欢迎他回到座位)师:那我们给这些图形取个名字吧生:我把这些叫做长方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生:因为它是长长方方的。
生:我把这些叫做正方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因为它是正正方方的。
生:我把这些叫做圆柱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因为它像个柱子。
生:我把这些叫做球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因为它像个球。
(从右侧拖出四个名称条)师:这些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也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四个字)现在我们来分别认识一下这四种图形。
二、教授新知(一)正方体和长方体1.初步认识长方体师:首先让我们拿出长方体,摸一摸上面的面,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师:像这样平平的面有几个?数一数?生:一共有六个面师:我们按照一定的方向来数一数,先数上下,再数左右,再数前后,1,2,3,4,5,6(长方体有6个面)师:让我们看一看、比一比它们的上下两面,形状有什么特点?生: 我发现上下两形状完全相同的师:那么除了上下面还有哪些面形状相同的呢?生:左右面相同生: 前后面相同师:我们把类似于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统称为相对面,所以长方体的相对面形状相同。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精品教案
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教学难点: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许多新朋友,认识吗?(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二、探索新知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物品?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1)小组内讨论如何分,并动手分一分。
(2)集体交流不同分法。
2、照样子分一分,认一认。
(课件出示情境图)这种分法是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今天我们来认识它们。
(1)认识长方体。
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个什么名呢?在桌子上找出形状相同的物体。
(2)认识正方体。
观察它和长方体一样吗?哪不一样?给它也起个名字。
区分正方体、长方体的图形,辨认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3)认识圆柱和球。
想想这两种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介绍这两种物体的形状特点。
区分下列物体哪些是圆柱和球。
3、玩一玩。
玩一玩,看有什么发现?分组活动,交流不同的认识。
三、知识巩固与拓展1、说一说。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
2、猜一猜。
一位小朋友来说箱子里物体的形状,其他小朋友听,看谁反应快,先猜出它是什么物体?以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特点的理解。
四、本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五、布置作业。
学习小提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什么道理?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要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认识图形-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图形-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能在生活中辨认和使用这些图形,能画出这些图形。
3.能快速辨认和区分这些几何图形。
二、教学重点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和直观认识,建立数学概念。
三、教学难点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画法和区分。
2.辨认几何图形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1.教师介绍法。
2.教师示范法。
3.学生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大声朗读课文《认识图形》,向学生介绍学习图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感性认识各种几何图形。
步骤二:探究正方形1.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正方形,解释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教师用黑板、白纸等物品教学生如何画正方形。
3.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正方形。
4.教师让学生从周围环境中挑选出正方形来。
步骤三:探究长方形1.教师向学生介绍长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教师示范和讲解如何画长方形。
3.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长方形。
4.教师让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查找长方形。
步骤四:探究三角形1.教师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2.教师用黑板、白纸等物品教学生如何画三角形。
3.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三角形。
4.教师让学生找出教室里的三角形。
步骤五:探究圆形1.教师向学生介绍圆形的定义和特征。
2.教师示范和讲解如何画圆形。
3.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圆形。
4.教师让学生找出教室里的圆形。
步骤六:总结1.学生回顾刚才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回答,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作业1.搜集家里或街上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品。
2.完成课本上有关几何图形的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展示和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几何图形,对认知和感性认识做了一定程度的推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会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会认识各种不同形态的圆柱。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师:出示学具中颜色相同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手中拿的两个物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形象的说出来吗?(这时学生的答案很多,大部分学生认同“一个胖的,一个扁的”,此时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师再次出示学具中的一些图形,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胖的、扁的” 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胖”的物体,他们都属于立体图形,那么那些“扁”的图形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平面图形,在以后会学习到。
二、情境认知师:今天老师把我获得创意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带来了,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师课件出示机器人,问为什么会获得一等奖?生:因为它们都是用图形搭成的。
师: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机器人中有没有相同的图形呢?现在老师邀请你们把它拆开,你们能把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吗?同桌讨论,分成几类?师:哪个孩子先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其他的孩子仔细倾听,看你们分的和他们一样吗?生分。
师:像这样每种形状相同的图形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课件,并在黑板上板书名称。
三、操作学习,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师:请同学们从你们的学具袋里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上,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学生描述,师随机板书)B、感知正方体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拿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材第70—71页)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生活中一些直观立体物品的分类活动,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这些名称来判断生活中直观物品的形状。
为充分运用学生的经验,教材所呈现的“物体分类”中的物品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提出的“分一分”也是学生可以进行操作的活动。
安排这一活动是因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活动中进行,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巩固、复习分类的思想。
2、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3、培养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几何体。
教学难点:理解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体实物及模型。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生:想)那给点掌声,我们欢迎欢迎!机器人:(课件出现机器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机器人,今天是特意来与同学们交朋友的。
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二、合作探究1.分一分。
师:哇!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
那机器人首先要考验一下大家,请你们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东西摆在一起。
动手分之前,老师提两点要求:①先考虑好如何分再动手分。
②把最容易掉的一类物体留在盒子里。
我们看哪组同桌合作得最好,老师就把最佳合作奖送给他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做事没有目的性的特点,在学生动手分物体之前,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先考虑好如何分,再动手;把最容易掉的物体留在盒子中,是为了防止学生急于分物体,导致球掉到地上;同桌合作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以让学生和同桌正确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认识图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博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幽美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幽美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杂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多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盛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例外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
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
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
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用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
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风趣的是什么?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