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顶真诗
关于顶针手法的古诗句
关于顶针手法的古诗句古诗的表达手法有很多种,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顶针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aa的有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关于顶针手法“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的结尾(字、词语或句子)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
这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用在诗中,便称顶真诗。
顶真诗大致有三种:一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末字相同。
如元人无名氏的小令[越调]《小桃红·情》: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
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
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气,抒发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与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顶真辞格的运用,使句子之间环环相扣,更好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缱绻缠绵的柔情。
二是下句的一个词或短语与上句的相同。
这首汉乐府诗《平陵东》是较早的顶真诗: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东犊。
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体揭露了官府明目张胆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顶真句式的运用,加强了不满与愤懑的感情。
具有顶针手法的古诗《忆金陵三首》年代: 宋作者: 王安石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
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
后辞官退居南京。
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
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
有《临川集》。
顶针手法释义顶针一种修辞方法。
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八篇:“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
多见于歌曲……如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的《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
对联中的顶真
对联中的顶真顶真,也称顶针、连珠,是对联的修辞手法之一。
是用上一个语言单位的末尾来作下一个语言单位的开头,使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首尾相连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联中的顶真,有用一个字(词)顶的。
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殿联)也有用一个词组顶的。
如:金水河边金丝柳,金丝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应酬联)顶真在对联中的运用,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句中顶真,即在句中节奏点处传递文字。
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长沙白沙井联)二、部分分句顶真,即在部分分句间传递文字。
如: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弥勒佛联)三、全部分句顶真,也称句句顶真。
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个字,也称连环。
连环可分大小二种。
一般在三个断句有两处顶真,称小连环。
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夭,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断句在四个以上,顶真在三处以上称大连环。
如: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得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不死,死无葬身之地,地基未打莫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此联上联据说是一个秀才为地主祝寿而写。
下联是一个农民所对。
上下联11个分句全用项真手法。
联中第七个字的“位”与“终”是借音相顶。
不过此联在平仄、对仗等方面存有一些“毛病”。
顶真在对联中的作用,一是可以加重语气,增强连贯气势。
二是可以突出加强事物的联系,表示承接、递进、因果等关系。
三是在说明某些问题时作注释以补充。
如有一副讽刺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净;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
四是顶真手法还能增加对联的节奏感,使对联圆活自如,朗朗上口,产生上递下接的趣味。
(原载《大同日报》1994年12月10日)。
顶针诗最著名的一首
顶针诗其实是一种修辞手法,顶针诗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联珠诗”,主要意思就是说在一首诗歌里面,用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词的开头,也使这首诗词能够看出来是上下递补,采取“顶针”的修辞手法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诗人
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了进去,用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情,真是惟妙惟肖啊!
01、“顶针”的由来
在很早之前,“顶针”其实是一种编织的技艺,再后来才被应用到了文学当中,而且顶针诗的来历也是十分的厉害,在汉乐府的时候顶针诗其实就已经出现了,但在后来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的“诗仙”李白留下了他顶针诗的诗词。
02、《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他最有名的一首顶针诗就是:《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诗句为: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在这首诗歌里面,我们可以由此看出,“白云”、“长随君”、“君”、“湘水”这些地方都是顶针的部分,从这儿也能够看出这种作诗的方式能够更加的体现出诗歌的形式美。
03、《忆秦娥萧声咽》
而且李白除了这首诗还有一首是《忆秦娥萧声咽》,这首诗词也是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诗词部分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诗歌的意境也是让人瞬间觉得开阔起来,那感觉也是十分的奇妙。
其实,顶针诗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它让人读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叹为观止,而且在诗词里我们能够深刻的感觉到诗歌里面富含的浓浓情感,也让人沉浸在其中出不来,除了李白的顶针诗其他的诗人也有,有时间的话可以搜索看看,毕竟诗歌真的是一种奇妙的存在。
有趣的顶真诗
有趣的顶真诗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2014年第38期
顶真诗,又称顶针诗,是指在诗歌中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头尾相连的一种诗歌形式。
顶真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诗歌中,能收到如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李白有一首《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是顶真诗中的佳品: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其实,不但有顶真诗,还有顶真小令。
元人小令中有一首无名氏的《小桃红》:
断肠人寄断肠词,
词写心间事。
事到头来不自由,
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
志诚是有,
有情谁似,
似俺那人儿?
这首小令以自述的口气,描写了一个年轻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由于在修辞上运用了顶真的手法,读起来缠绵悱恻,柔情似水。
琵琶行顶真手法的诗句
琵琶行顶真手法的诗句
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叙事长诗,描述了一个音乐家弹奏琵琶的场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琵琶行顶真手法的诗句:
1.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2. 玉筝弹拨试新声,妙手偶得弦中理。
3. 纤指轻点出婵娟,宛转如飞鸟摄影。
4. 巧指闲弹古曲时,透出琴心与玉指。
5. 琴音飘逸飞空间,指法娴熟无一般。
6. 手法绝伦,琴声清亮,动听人间无与伦。
7. 千般乐曲都能弹,琵琶在手音自赞。
8. 十指飞舞,音响入神,尽显琵琶艺术真。
这些诗句通过形容琵琶手法的灵巧、纤细、娴熟,表达了琵琶行艺术的高超水平和令人称赞的特点。
顶真的诗句
顶真的诗句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英文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1、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选自《木兰诗》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选自《木兰诗》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选自《木兰诗》
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5、游宦三年乐事违,岩花笑我鸟催归。
归来又被岩花笑,笑我登岩何太稀。
——宋代诗人王十朋的《杜鹃岩》
6、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李白
这些诗句都是通过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写照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诗歌创作中运用顶真手法,能够让诗歌更加有趣、感人,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十大奇妙古诗「」
十大奇妙古诗「」十大奇妙古诗「汇总」导语:10首奇妙古诗,整体新颖,结构独特,充满审美情趣,而且,其艺术上更是能达到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顶针诗每一句的最后4个字又作第二句诗的开头4个字或3个字。
14个字的`2句话,能演变成28个字的4句话,这就是“顶针诗”。
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
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
半字诗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一字诗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叶一池影,一路风光一路歌。
嵌字诗【三】语【三】言【三】字经,【月】圆【月】缺【月】长明。
【桃】红【桃】绿【桃】含笑,【花】谢【花】开【花】舞风。
复字诗月缺月圆月高悬,月暗月明月似盘。
月亏月盈月有信,月清月淡月中天。
同头同心诗独守一方土,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独享一朝闲。
回文诗(其一)四时花影上窗纱,影上窗纱笼晚霞。
纱笼晚霞烟照暖,霞烟照暖四时花。
回文诗(其二)石山染痕苔青青,绿水春荫柳啼莺。
池荷生叶红莲碧,溪流泛舟轻拂风。
注:顺着读,倒着读,都可。
风拂轻舟泛流溪,碧莲红叶生荷池。
莺啼柳荫春水绿,青青苔痕染山石。
宝塔诗花,细蕊,奇葩。
香满室,缀天涯。
如粉如黛,似帛似纱。
玉环头上戴,西子鬓边插。
疏影赋诗寄酒,丽容迎客添茶。
庆功曾到帝王阁,贺喜常来百姓家。
蝶,俏丽,高洁。
花下舞,水边歇。
飞上琼阁,落于玉阶。
老庄托梦幻,梁祝恨离别。
春色采来酿蜜,韶光留住成结。
美人团扇笑相戏,素手轻捉趣与谐。
数字诗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运用顶真手法的诗词
运用顶真手法的诗词
顶针诗又叫联珠诗,是用诗词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
顶针诗用前一句或前联的结尾词句,来做后一句或后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递补。
顶针诗最早见于汉乐府。
1、《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唐.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2、《平陵东》.汉.无名氏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3、《小桃红.效联珠阁》.元.乔元吉
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
掩镜羞看脸儿嬱,嬱眉尖。
眉尖指屈将归期念。
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恹恹。
4、《忆金陵三首》.宋.王安石
覆月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
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顶针诗,作为诗歌的一种形式,即可是诗句首尾相连,亦可是组诗间的连章,于寄情、叙事中,在低吟浅唱间,首尾蝉联,惟妙惟肖,层层递进,一唱三叹,读来真是妙不可言。
什么叫“顶真”?
什么叫“顶真”?导读:“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是汉语修辞方法的一种。
就是用前文的结尾(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做下文的起头,使语句互相衔接,紧凑流畅,生动活泼。
例如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诗: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顶真”趣闻过去,一个村里有两户大财主。
一户姓张,一户姓王。
两家都广有田产,只是姓张的五个儿子都是瞪眼瞎,而姓王的五个儿子都是读书人。
一年中秋,姓王的财主把五个儿子召集在一起说:“今年收成不错,咱们要好好庆贺一番,只是要兴个新规矩,咱们喝酒联诗。
”几个儿子拍手叫好,让爹爹先起句。
王财主清了清嗓子,念了一句“五谷丰登”,老大紧接着道:“登殿见君。
”下边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也不肯示弱,依次吟道:“君见心喜。
”“喜气临门。
”“门临五福。
”“福自天降。
”。
联完句后,全家快快乐乐喝起酒来。
姓张的财主听说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对儿子们说:“人家王员外,几个儿子都有学问,喝酒联诗,好不痛快,哪象你们,只有一身笨力气,学问上一窍不通。
”几个儿子都不服气,请父亲出首句让他们联。
张财主略微得到点安慰,也学着王财主说:“五谷丰登。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依次往下联:“灯消火灭。
”“灭门绝户。
”“户大出鳖。
”“鳖爬鬼叫。
”“叫哭连天。
”气得张财主老半天没说出话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顶针最经典的十首诗
顶针最经典的十首诗介绍顶针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游戏,起源于明代。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门艺术形式。
在顶针过程中,人们通过手指巧妙地控制木制针来完成各种难度的技巧动作。
顶针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玩家和观众,也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
本文将介绍顶针最经典的十首诗,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卧针吟》作者:杨万里卧针不闻鸟声喧,蓝田风光白日春。
柳丝犹自传佳句,万象街头生命新。
这首《卧针吟》是明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
他以简洁洗练的词句表达了顶针时的专注与宁静。
游戏过程中,身临其境的玩家往往会陶醉于这种专注的情境中,置身于纷繁世界之外。
诗中的蓝田风光和柳丝传佳句,象征了顶针艺术中所追求的卓越和华丽。
万象街头的新生命则寓意了顶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如画顶针之美》作者:许渊冲顶针如画美无言,轻摇手指尽显神。
乾坤变幻凝黄土,妙技展现琢磨人。
这首《如画顶针之美》是清代诗人许渊冲写的。
他用如画一般来形容顶针的美妙与无言。
诗中的轻摇手指和变幻的乾坤,描绘了顶针技艺的巧妙和多变。
黄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通过凝黄土来表达顶针技艺的本土特色。
妙技展现和琢磨人,则彰显了顶针的艺术内涵和思考价值。
三、《针影花》作者:黄景仁针影花随缘,游子人共怜。
葱翠丝连城,一针风字蹁。
这首《针影花》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
诗中用针影花随缘来形容顶针时的轻盈和灵动。
游子人共怜则表达出顶针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普遍性。
葱翠丝连城形象地描绘了顶针时细腻丝线的美感。
最后一句一针风字蹁,表达出顶针技艺的飘逸之美,给人以无限遐想。
四、《顶针欢乐诗》作者:纳兰性德小桥流水顶针时,艺者神游醉纸鸢。
虚虚实实如天色,攸攸不散若松烟。
这首《顶针欢乐诗》由清代文人纳兰性德创作。
诗中用小桥流水来营造诗意境界,表现出顶针时的宁静与闲适。
艺者神游醉纸鸢形象地诠释了顶针时艺者专注痴迷的状态。
虚虚实实如天色和攸攸不散若松烟则表达了顶针技艺中的变幻和凝练。
顶真的句型
顶真的句型,就是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或者词,是下一句的开头,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型就是顶真。
如:“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跟小和尚讲故事。
”
很多诗词中,也有顶真的出现。
比如说“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
常见的顶真的句子:
《愚公移山》有这么一段话,叫做“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这句话算是顶真,表现得是愚公要移山的坚定志向;《三峡大坝》里的“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木兰辞》里的“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辣妹子》里的“辣妹子生性不怕辣,辣妹子出门怕不辣”等。
无论是故事、诗词、文章里,都经常出现顶真。
它的主要特点是引人入胜,周密、严谨,看起来条理清晰。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
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蜀道难李白噫吁,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④上有六龙回日⑤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⑦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⑨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⑩。
【注释】①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
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②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
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
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③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④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⑤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
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⑥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⑦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
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
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
关于顶针手法的古诗句
关于顶针手法的古诗句关于顶针手法“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的结尾字、词语或句子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
这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用在诗中,便称顶真诗。
顶真诗大致有三种:一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末字相同。
如元人无名氏的小令[越调]《小桃红·情》: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
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
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气,抒发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与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顶真辞格的运用,使句子之间环环相扣,更好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缱绻缠绵的柔情。
二是下句的一个词或短语与上句的相同。
这首汉乐府诗《平陵东》是较早的顶真诗: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东犊。
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体揭露了官府明目张胆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顶真句式的运用,加强了不满与愤懑的感情。
具有顶针手法的古诗《忆金陵三首》年代: 宋作者: 王安石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
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
后辞官退居南京。
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
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
有《临川集》。
顶针手法释义顶针一种修辞方法。
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八篇:“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
多见于歌曲……如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的《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七年级下册顶真句子
七年级下册顶真句子
七年级下册的顶真句是木兰诗中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顶真(顶针)句子,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
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有趣的顶针联
有趣的顶针联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
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竿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运用顶针的古诗
运用顶针的古诗
哎呀,朋友,你可知道顶针这种修辞手法在古诗里那叫一个妙啊!
比如说李白的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这前一句的结
尾“白云”恰恰就是后一句的开头,就像接力赛里的接力棒,一棒接一棒,多么流畅自然!你想想,这是不是就像我们聊天时,你说一句我
接一句,环环相扣,根本停不下来?
再看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线”接“衣”,“缝”接“归”,这就仿佛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情感丝线,把母亲对游子的牵挂和关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不就好比是我们和
家人之间那种斩不断的亲情羁绊吗?
还有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
“荣”连着“生”,就好像草儿的生命在这诗句里生生不息,充满
了顽强的力量。
这难道不像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那种不屈不挠
的劲头吗?
你说,顶针这种手法是不是让古诗变得更加韵味无穷,更加让人陶
醉其中?我觉得啊,顶针就像是古诗里的魔法,让诗句之间有了神奇
的联系,让我们读起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顶真诗
作者:
来源:《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第07期
虫友:我是天蝎
性别:女
暑假特别行动:读有趣的诗歌
时间:7月22日
地点:补习班
倒霉的我,暑假里被老爸老妈逮进了补习班,作文啊,奥数啊,枯燥得让人想吐!我英明伟大的补习老师看出了我的不快乐,很快找了一首顶真小令取笑我,虽然这小令表达的意思与我的心事不那么贴切,不过很有意思哦!
顶真诗,也叫顶针诗,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相连、上递下接的一种诗歌形式,顶真的修辞方法能起到流畅如行云的艺术效果,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李白有一首《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是顶真诗中的佳品: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其实,不但有顶真诗,还有顶真小令。
元人小令中有一首无名氏的《小桃红》:
断肠人寄断肠词,
词写心间事。
事到头来不自由,
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
志诚是有,
有情谁似,
似俺那人儿?
这首小令以自述的口气,描写了一个年轻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由于在修辞上运用了顶真的方法,读起来缠绵悱恻,柔情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