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点及系统稳定性

合集下载

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稳定性的几种定义

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稳定性的几种定义

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稳定性的几种定义1、系统研究系统的稳定性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系统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中,人们把能加工、变换数字信号的实体称作系统。

由于处理数字信号的系统是在指定的时刻或时序对信号进行加工运算,所以这种系统被看作是离散时间的,也可以用基于时间的语言、表格、公式、波形等四种方法来描述。

从抽象的意义来说,系统和信号都可以看作是序列。

但是,系统是加工信号的机构,这点与信号是不同的。

人们研究系统还要设计系统,利用系统加工信号、服务人类,系统还需要其它方法进一步描述。

描述系统的方法还有符号、单位脉冲响应、差分方程和图形。

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2、系统的稳定性一个系统,若对任意的有界输入,其零状态响应也是有界的,则称该系统是有界输入有界输出(Bound Input Bound Output------ BIBO)稳定的系统,简称为稳定系统。

即,若系统对所有的激励|f(·)|≤Mf ,其零状态响应|yzs(·)|≤My(M为有限常数),则称该系统稳定。

3、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连续系统:时间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变量都具有连续变化形式的系统。

系统的激励和响应均为连续信号。

离散系统:当系统各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能用连续函数描述时,而只在离散的瞬间给出数值,这种系统称为离散系统。

系统的激励和响应均为离散信号。

4、因果系统因果系统 (causal system) 是指当且仅当输入信号激励系统时,才会出现输出(响应)的系统。

也就是说,因果系统的(响应)不会出现在输入信号激励系统的以前时刻。

即输入的响应不可能在此输入到达的时刻之前出现的系统;也就是说系统的输出仅与当前与过去的输入有关,而与将来的输入无关的系统。

判定方法对于连续时间系统:t=t1的输出y(t1)只取决于t≤t1的输入x(t≤t1)时,则此系统为因果系统。

信号与系统三次方程求极点

信号与系统三次方程求极点

信号与系统三次方程求极点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中,极点是
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什么是极点、极点的作用、如何求极点几
个方面详细介绍信号与系统中的极点。

一、什么是极点?
极点是指系统的传递函数中使得系统功能失效的解析式中的分母
等于零的点,也就是让系统不稳定的点。

如果把传递函数看成一个整体,极点就是系统功能失效的位置。

二、极点的作用
1、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极点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极点位于右半平面,那么系统就不稳定;如果极点位于左半平面,那么系统就稳定。

2、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极点还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包括系统响应时间的长短,系统的振荡频率等。

三、如何求极点
求解系统的极点需要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如解方程、找根、虚数
单位等。

1、先将系统的传递函数写出来。

2、将传递函数的分母用等于零的方法解方程,求出分母为零的根,这些根就是系统的极点。

3、如果极点是实数,则直接标在实数轴上。

如果极点是虚数,则
要标在复平面上,通过画圆和画线的方法来确定。

4、通过极点的位置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综上所述,极点是信号与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分
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求极点是信号与系统中的基本操作之一,需要学生们牢记。

在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中,要时刻关注系统的稳定
性和动态性能,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零极点对系统的影响

零极点对系统的影响

MATLAB各种图形结论1对稳定性影响错误!增加零点不改变系统的稳定性;错误!增加极点改变系统的稳定性,不同的阻尼比下即使增加的是平面左侧的零点系统也有可能不稳定。

2对暂态性能的影响错误!增加的零点离虚轴越近,对系统暂态性影响越大,零点离虚轴越远,对系统的影响越小。

分析表1可以发现,增加零点会对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谐振峰值和带宽产生影响,且增加的零点越大,对系统的暂态性能影响越小。

当a增加到100时,系统的各项暂态参数均接近于原系统的参数。

增加的极点越靠近虚轴,其对应系统的带宽越小.同时还可以发现,时域中的超调量和频域中的谐振峰值在数值上亦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超调量减小时,谐振峰值也随之减小。

错误!增加的极点离虚轴越近,对系统暂态性影响越大,极点离虚轴越远,对系统的影响越小。

①增加零点,会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谐振峰值增大,带宽增加。

②增加极点,会使系统的超调量减小,谐振峰值减小,带宽减小.③增加的零极点离虚轴越近,对系统暂态性影响越大;零极点离虚轴越远,对系统的暂态性影响越小。

3 对稳态性能的影响①当增加的零极点在s的左半平面时,不改变系统的类型,使系统能跟踪的信号类别不变,但跟踪精度会有差别。

②当增加的零点在s的虚轴上时,系统的型别降低,跟踪不同输入信号的能力下降。

③当增加的极点在s的虚轴上时,系统的型别升高,跟踪不同输入信号的能力增强。

1、绘制G1(s)的根轨迹曲线(M2_1.m)%画G1(s)的根轨迹曲线n=[1,0]; %分子d=[1,1,2]; %分母figure1 = figure(’Color’,[1 1 1]);%将图形背景改为白色rlocus(n,d); %画G1(s)根轨迹曲线title('G1(s)的根轨迹’); %标题说明2、绘制G1(s)的奈奎斯特曲线(M2_2.m)%画G1(s)的奈奎斯特曲线figure1 = figure(’Color',[1 1 1]); %将图形背景改为白色for a=1:10 %a取1,2,3……10,时,画出对应的奈奎斯特曲线G=tf([1/a,1],[1,1,1]);nyquist(G);hold onendtitle('G1(s)的奈奎斯特曲线’);%标题说明3、绘制G2(s)的根轨迹曲线(M2_3.m)%画G2(s)的根轨迹曲线n=[1,1,1,0] ; %分子d=[1,1,2] ; %分母figure1 = figure('Color',[1 1 1]);%将图形背景改为白色g2=tf(n,d) %求G2(s)的传递函数rlocus(g2); %画G2(s)根轨迹曲线title(’G2(s)的根轨迹'); %标题说明4、绘制ξ=0.1,0.3,1,1。

极点及系统稳定性

极点及系统稳定性

极点对系统性能影响一.控制系统与极点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控制作用可分为:连续控制系统和采样控制系统,采样系统又叫离散控制系统。

通常把系统中的离散信号是脉冲序列形成的离散系统,称为采样控制系统。

连续控制系统即指控制量为连续的模拟量如时变系统。

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由系统传递函数表达。

传递函数为零初始条件下线性系统响应(即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或z 变换)与激励(即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记作Φ(s )=Xo (s )/Xi (s ),其中Xo (s )、Xi (s )分别为输出量和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

特征方程的根称为极点。

如试Φ﹙S ﹚= C [∏(S-Pi )/∏(S-Qi) ]中Q1 Q2 Q3 …… Qi ……即为系统的极点。

二.极点对系统的影响极点--确定了系统的运动模态;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下面对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分别进行分析:⑴连续系统理论分析: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分布有如下几种形式设系统函数为:将H(S)进行部分分式展开:1n a s -+++系统冲激响应H(S)的时域特性h(t)随时间衰减的信号分量完全由系统函数H(S)的极点位置决定。

每一个极点将决定h(t)的一项时间函数。

稳定性:由上述得知Y(S)= C [∏(S-Pi )/(S-Qi) ]可分解为Y(S)=C1/(S-τ1)+ C2/(S-τ2)+ C3/(S-τ3)+……+ Ci/(S-τi)+…… 则时间响应为……由于特征方程的根不止一个,这时,应把系统的运动看成是多个运动分量的合成。

只要有一个运动分量是发散的,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因此,特征方程所有根的实部都必须是负数,亦即所有的根都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

通过复变函数幅角定理将S 由G 平面映射到GH 平面。

如果封闭曲线 F 内有Z 个F(s)的零点,有P 个F(s)的极点,则s 沿 F 顺时针转一圈时,在F(s)平面上,F(s)曲线绕原点顺时针转的圈数R 为z 和p 之差,即R =z -p 。

右半平面极点 相位裕度

右半平面极点 相位裕度

在控制工程中,极点和相位裕度是描述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极点:在复平面内,系统的极点可以表示系统的动态行为。

如果极点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系统是稳定的;如果极点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系统是不稳定的。

因此,右半平面极点通常被视为不稳定系统的标志。

相位裕度:相位裕度是用来描述系统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相位裕度是指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相位角与-180°之间的差值。

相位裕度的范围通常在0°到180°之间。

对于一个稳定系统,相位裕度应该大于0°。

较小的相位裕度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或产生振荡。

综上所述,右半平面极点和相位裕度都是描述系统稳定性的参数。

右半平面极点表示系统不稳定,而相位裕度表示系统稳定性的程度。

如果一个系统的相位裕度较小,它可能不稳定或容易产生振荡。

第七章 (2)系统稳定性

第七章 (2)系统稳定性

an 1 an 3 cn 1 cn 3 d n 1 = cn 1
d n 3
an 1 an 5 cn 1 cn 5 = cn 1
罗斯准则: 罗斯准则:多项式 A(s) 是霍尔维兹多项 式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罗斯阵列中第一列元素均大 式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罗斯阵列中第一列元素均大 于零. 于零. **在排表过程中,任何一行的系数可以同乘以( **在排表过程中,任何一行的系数可以同乘以(或 在排表过程中 除以)某个正数而不会改变判别结果. 除以)某个正数而不会改变判别结果.
1 2 c2 d2
3 2 c0 d0
1 3 1 c2 = =2 2 2 2 1 d2 = =2 2 2 0 2 2
1 0 1 c0 = =0 2 2 0 1 d0 = =0 2 0 0 2 0
k = ∞
∑ h( k ) ≤ M
+∞
式中M为正常数. 式中M为正常数.
**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包含单位圆,该系统为稳定的. 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包含单位圆,该系统为稳定的. 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包含单位圆
7.2如图7.2 所示因果反馈系统, 7.2因果反馈系统 例7.2-1 如图7.2-3所示因果反馈系统,子系统的 系统函数 1
2 对于二阶系统 A(s) = a2s + a1s + a0
1 2 3
a2 a1 a0
a0 0 0
只需 a2 > 0, a1 > 0, a0 > 0 即可. 即可.
A(s) = s2 + 3s + 2 K 在例7.2 7.2在例7.2-1中
利用上式容易求得该系统为稳定系统的条件为
K<2
7.2例7.2-3 判别多项式 A(s) = s4 + s3 + 3s2 + s + 6 是否为霍尔维兹多项式. 是否为霍尔维兹多项式. 排成罗斯阵列如下: 解 排成罗斯阵列如下:

系统函数零极点时域特性和稳定性

系统函数零极点时域特性和稳定性

若 pi为k阶极点,则 pi Ki1tk1 Ki2tk2
Ki(k1)t Kik e pit
②典型情况
ⅰ) pi =0(一阶)
j
h(t)
0
0t
1 h(t) u(t) s
pi =0 (二阶)
j
h(t)
0
0t
1 s2
h(t)
tu(t)
ⅱ) pi<0(实一阶)
j
a
0
h(t)
0t
1 eatu(t) sa
自由响应 齐次解
零输入响应 齐次解的一部分
强迫响应 特解
零状态响应 齐次解的一部分+特解
2.Ki , Kk 均由 pi , pk共同作用,即 自由响应:形式只由H(s)决定,幅度相位由H(s), E(s)共同决定 强迫响应:形式只由E(s)决定,幅度相位由H(s), E(s)共同决定
3.固有频率(自由频率):系统行列式(系统特征方程)的根, 反映全部自由响应的形式
④∞处: 分母次数 > 分子次数则为零点,阶次为分母次数减分子次数 分母次数 < 分子次数则为极点,阶次为分子次数减分母次数
注意:零、极点个数相同
⑤零极点图中:×表示极点;○表示零点
[例1]: ①
H
(s)
s[(s 1)2 (s 1)2 (s2
1] 4)
解:
极点:s = -1 (二阶) s = j2 (一阶) s = -j2(一阶)
pi<0(实二阶)
j
a
0
h(t)
0t
(s
1 a)2
teatu(t)
起始增加,最终收敛
ⅲ) pi>0(实一阶)
j
h(t)

信号与系统讲义第四章5系统频率特性及稳定性

信号与系统讲义第四章5系统频率特性及稳定性
大,输出信号VO(s) 与差分输入信号V1(s)和V2(s)之间满足关系式: Vo(s)A[V2(s)V1(s)],求:(1)H(s)VV1o((ss)) (2)A满足什么条件,系统稳定?
06.06.2019
信号与系统
例:图示反馈系统,求系统函数分析稳定性 Q(s)
稳定系统的充要条件: h()d<
06.06.2019
信号与系统
2、根据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判断稳定性
系统稳定的条件
H(s)全部极点在s左半开平面,稳定 H(s)的极点在右半开平面,或虚轴上有二阶以
上高阶极点,不稳定 H(s)虚轴上单极点,不稳定(边界稳定)
06.06.2019
根据幅频特性的不同,可划分成如下几种
06.06.2019
截止频率--下降3dB的频率点
信号与系统
二、由极、零点分布分析频响特性
m
(s z j)
H (s) K
j 1 n
(s pi)
i 1
s沿 虚 轴 移s 动j
m
( j z j )
H ( j) K
j 1 n
信号与系统
1 1 R1C1 R2C2
06.06.2019
信号与系统
小结: (232页)
若函数有一对非常靠近jω轴的极点,则ω 在极点附近,幅频特性出现峰点,相频特性 迅速下降
若函数有一对非常靠近jω轴的零点,则ω 在零点附近,副频特性出现下陷,相频特性 迅速上升
若系统函数的零、极点远离jω轴,则对频 率响应特性曲线的影响较小,只是大小有所 增减。
信号与系统
4.11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1、稳定系统
有限(界)激励,产生有限(界)输出,稳定系统 有限(界)激励,产生无限(界)输出,为不稳定系统

主极点和零极点

主极点和零极点

主极点和零极点
主极点和零极点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概念。

主极点(dominant pole)是指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中具有最大影响的极点。

它决定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例如系统的稳定性、阻尼比、过渡时间等。

主极点越靠近虚轴,系统的动态响应越快速。

零极点(zero)是指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中使得分母等于零的根。

它决定了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例如系统的增益、相位等。

零极点可以用于调节系统的频率响应,例如提高系统的增益、改变系统的相位等。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可以通过调整主极点和零极点的位置来实现对系统动态响应和频率响应的调节。

通常情况下,主极点应该位于负实轴左半平面,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而零极点的位置则取决于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系统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系统稳定性

5.2 稳定的条件
当σi和λi均为负数,即特征根的 σi和λi均为负数, 均为负数 实部为负数,系统是稳定的; 实部为负数,系统是稳定的; 或极点均在左平面。 或极点均在左平面。
5.3 代数稳定性判据
定常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定常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根具有负 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根具有负 实部。因此,判别其稳定性,要解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 实部。因此,判别其稳定性,要解系统特征方程的根。 避开对特征方程的直接求解,可讨论特征根的分布, 避开对特征方程的直接求解,可讨论特征根的分布,看其 是否全部具有负实部,并以此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这样 是否全部具有负实部,并以此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稳定性判据。 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稳定性判据。 其中最主要是E.J.Routh(1877 )h和Hurwitz( 其中最主要是E.J.Routh(1877年)h和Hurwitz(1895 E.J.Routh(1877年 年)分别提出的代数判据。 分别提出的代数判据 代数判据。
习题讲解: 习题讲解:
µ
G1
Q21
G1
h2
k1 k1 G1 ( s ) = , G1 ( s ) = (T1s + 1) (T1s + 1) k1k 2 G0 ( s ) = (T1s + 1)(T2 s + 1)
kp
G0 ( s ) G(s) = 1 + G0 ( s ) K p
5.4 Nyquist稳定性判据 Nyquist稳定性判据
系统稳定的条件? 系统稳定的条件?
5.2 稳定的条件
d n y (t ) d ( n −1) y (t ) dy (t )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 n a + an −1 + L + a1 + a0 y (t ) n ( n −1) dt dt dt d m x(t ) d ( m −1) x(t ) dx(t ) = bm + bm−1 + L + b1 + b0 x(t ) m ( m −1) dt dt dt d n y (t ) d ( n −1) y (t ) dy (t ) + a( n −1) + L + a1 + a0 y (t ) = 0 齐次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an n ( n −1) dt dt dt an s n + an −1s n −1 + L + a1s + a0 = 0 设系统k 设系统k个实根

系统函数零极点时域特性和稳定性

系统函数零极点时域特性和稳定性

1 h(t) 0 设:e(t) sgn[h(t)] 0 h(t) 0
1 h(t) 0
则 e(t) 1有界,e(t)h(t) h(t)
r(t) e(t) h(t) h( )e(t )d
r(0) h( )e( )d h( ) d
若 h(t) dt无界,则r(0)也无界 对某种有界e(t )
6.
因果稳定系统充要条件:
h(t) h(t)u(t)
0
h(t)
dt
M
7.BIBO稳定性把H(s)稳定性中的临界稳定性判为不稳定
h(t)=A或等幅振荡代表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
[例3]:
H (s)
sin(0t )u (t )
s
s2 2
R(s)
s2
s
02
0 s2 02
r (t )
1 2
t
sin(0t )u (t )
n i 1
ki s pi
h(t)
n
hi (t)
i 1
n
ki e Pi t
i 1
故: pi e pit
若 pi为k阶极点,则 pi Ki1tk1 Ki2tk2
Ki(k1)t Kik e pit
②典型情况
ⅰ) pi =0(一阶)
j
h(t)
0
0t
1 h(t) u(t) s
pi =0 (二阶)
r (t )
[例4]:K 取何值时系统稳定、临界稳定?
+
V1 ( s) -
G(s)
1
(s 2)(s 1)
V2 (s)
K
解:V2 (s) [V1(s) KV2 (s)]G(s) 1
V2 (s) G(s) (s 1)( s 2)

系统的稳定性 常见判据

系统的稳定性 常见判据

s s s
i
n
j k
,
s s i j i j i 1, j 2 n a0 n ( 1) si an i 1 an 2 an
n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各系数同号且不为零 或: an>0, an-1>0, … , a1>0, a0>0
二、Routh (劳斯)稳定判据
2.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n n1 D ( s ) a s a s a1 s a0 0 特征方程: n n1
Routh 表:
s
n
an
an 2 an 3 A2 B2 D2
an 4 an 5 A3 B3
an 6 an 7 A4 B4
其中:
一、系统的稳定性与稳定条件
1. 系统不稳定现象
例:液压位置随动系统
原理:
外力→阀芯初始位移Xi(0)→阀口2、4打开 →活塞右移→阀口关闭(回复平衡位置)
→(惯性)活塞继续右移→阀口1、3开启→活塞左移→ 平衡位置
→(惯性)活塞继续左移→阀口2、4开启…… ① 随动:活塞跟随阀芯运动 ② 惯性:引起振荡 ③ 振荡结果: ③ 增幅振荡 ① 减幅振荡 ② 等幅振荡 (收敛,稳定) (临界稳定) (发散,不稳定)
例2 已知=0.2及n=86.6,试确定K取何值时,系统方能稳定。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 n (s K ) Xo( s ) GK ( s ) 2 E ( s) s ( s 2n )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特征方程:
3
2 X o ( s) n (s K ) GB ( s ) 3 2 2 X i ( s ) s 2n s 2 n s K n

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点对消,系统能控能观

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点对消,系统能控能观

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点对消,系统能控能观[中括号]: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对消对系统的控制与观测性引言传递函数是描述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特性以及系统的控制能力和观测性。

传递函数中的零点和极点对系统的控制和观测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分析,探讨传递函数中零极点对消的概念,以及如何实现系统的控制和观测能力。

一、传递函数的定义与实例传递函数是描述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函数,它可以表示为H(s)=N(s)/D(s),其中N(s)和D(s)分别是系统的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

作为一个例子,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一阶系统传递函数H(s)=1/(s+1)。

二、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传递函数中的零点和极点是指使得传递函数取得零值和无穷值的输入信号。

对于上述的例子H(s)=1/(s+1),传递函数的极点为s=-1。

极点的位置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稳定性和控制性的影响传递函数的极点位置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系统的所有极点都位于左半平面,则系统是稳定的。

相反,如果系统的极点存在于右半平面,系统则是不稳定的。

对于例子H(s)=1/(s+1)来说,它的极点位于s=-1,因此系统是稳定的。

另一方面,传递函数的零点位置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零点相当于系统对输入信号的特殊灵敏度,它们可以导致更好的系统响应和稳定性。

如果系统具有零点,那么对于某些输入信号,系统可以减小或者抵消输出信号。

对于例子H(s)=1/(s+1)来说,系统没有零点,因此无法通过零极点对消的方法来控制输出。

四、零极点对消的概念与实现零极点对消是一种通过调整传递函数中的参数,使得系统的零点和极点相互抵消,从而改变系统的特性和性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增加或减小系统对某些输入信号的灵敏度,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具体实现零极点对消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我们以反馈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反馈控制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控制信号和传递函数来改变系统的特性。

闭环系统零极点和单位圆关系

闭环系统零极点和单位圆关系

闭环系统零极点和单位圆关系
闭环系统的零极点分析是控制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闭环系统而言,在单位圆上的极点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产生重要影响。

闭环系统的单位圆上的零极点分布主要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有关。

1. 对于系统的稳定性而言,如果闭环系统的极点在单位圆内部,则系统是不稳定的,这是因为系统的输出信号会无限增长,从而导致系统失控。

同样的,如果闭环系统的极点在单位圆外部,则系统是稳定的。

2. 对于系统的动态响应而言,如果闭环系统的极点靠近单位圆上的某些点,例如互补角位置上的点,这时系统的动态响应会比较迅速,因为它们具有较小的时间常数。

此外,当闭环系统的零点和极点越靠近单位圆时,系统的动态响应会变得越快,这是因为它们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因此,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确保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是非常重要的。

在确定闭环系统的控制系统参数时,需要进行准确的零极点分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符合设计要求。

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资料

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资料

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资料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关键步骤之一、稳定性分析旨在确定系统是否稳定,即系统的输出是否在有界范围内,并且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在所需的工作状态。

下面将从稳定性定义、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定性判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所需的相关资料。

稳定性定义: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稳定性通常指的是当输入信号为有界信号时,输出信号也是有界信号,且系统能够在指定的性能要求下保持在所需的工作状态。

稳定性可以分为绝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绝对稳定性要求系统输出始终有界,而相对稳定性则允许输出信号在一定范围内震荡。

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传递函数法、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和状态空间法。

传递函数法适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根轨迹法是一种图形法,通过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频率响应法主要用于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对系统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状态空间法是基于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判据:稳定性判据是判断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依据,常用的稳定性判据有极点位置法、频率判据法、Lyapunov稳定性判据和Nyquist稳定性判据等。

极点位置法通过分析系统的极点位置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当系统极点全部位于左半平面时,系统是稳定的。

频率判据法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当系统的增益和相位条件满足一定要求时,系统是稳定的。

Lyapunov稳定性判据通过构造系统的Lyapunov函数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当Lyapunov函数的导数小于等于零时,系统是稳定的。

Nyquist稳定性判据则是通过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曲线上单位圆的绕点数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当绕点数为负数时,系统是稳定的。

稳定性分析资料: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需要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法,因此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自控判断稳定性4种方法

自控判断稳定性4种方法

3、波特图——幅值裕度——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相位为-180时(穿越频率),其幅值倒数K,意义为闭环稳定系统,如果系统的开环传递系数再增大K倍,系统临界稳定。
——相位裕度——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幅值为1时(截止频率),其相位与180之和。意义为:闭环稳定系统,如果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再滞后r,系统进入临界稳定。
低频段——稳态误差有关。L(w)在低频段常见频率为[-20]、[-40],也就是一阶或二阶无差(v=1/v=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频段——截止频率附近的频段,与系统的瞬态性能有关。为了具有合适的相位裕度(30~60),L(w)在中频段穿过0分贝线的斜率应为[-20],并且具有足够的宽度。
高频段——抗高频干扰能力。高频段闭环频率特性近似于开环频率特性,高频段幅值分贝越小,则抑制高频信号衰落的作用越大,抗高频干扰越强。L(w)在高频段应具有较大的负斜率。
4、根轨迹——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一参数变化造成闭环特征根在根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增加开环零点,根轨迹左移,提高相对稳定性,改善动态性能。零点越靠近虚轴影响越大。
——增加开环极点,根轨迹右移,不利于系统稳定和动态性能。
从闭环系统的零、极点来看,只要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都分布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系统就是稳定的。
1、劳斯判据——判定多项式方程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是否存在根的充要判据。——特征方程具有正实部根的数目与劳斯表第一列中符号变化的次数相同。
2、奈奎斯特判据——利用开环频率的几何特性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性程度,更便于分析开环参数和结构变化对闭环系统瞬态性能影响。——利用幅角原理——Z、P分别为右半平面闭环、开环极点,要想闭环系统稳定,则Z=P+N=0,其中N为开环频率特性曲线GH(jw)顺时针绕(-1,j0)的圈数。

【实验】连续时间系统S域零极点分析

【实验】连续时间系统S域零极点分析

【关键字】实验实验七连续时间系统S域零极点分析一、目的(1)掌握连续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稳定性关系(2)掌握零极点分布与系统冲激响应时域特性之间的关系(3)掌握利用MATLAB进行S域分析的方法二、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稳定性根据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来分析连续系统的稳定性是零极点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

稳定性是系统固有的性质,与激励信号无关,由于系统函数包含了系统的所有固有特性,显然它也能反映出系统是否稳定。

对任意有界信号,若系统产生的零状态响应也是有界的,则称该系统为稳定系统,否则,则称为不稳定系统。

上述稳定性的定义可以等效为下列条件:●时域条件:连续系统稳定充要条件为,即冲激响应绝对可积;●复频域条件:连续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系统函数的所有极点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系统稳定的时域条件和频域条件是等价的。

因此,只要考察系统函数的极点分布,就可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对于三阶以下的低阶系统,可以利用求根公式方便地求出极点位置,从而判断系统稳定性,但对于告阶系统,手工求解极点位置则显得非常困难。

这时可利用MATLAB来实现这一过程。

例7-1:已知某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为:试用MATLAB求出该系统的零极点,画出零极点图,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解:调用实验六介绍的绘制连续系统零极点图函数sjdt即可解决此问题,对应的MATLAB命令为:a=[8 2 3 1 5];b=[1 3 2];[p,q]=sjdt(a,b)运行结果为:p =-0.6155 - 0.6674i -0.6155 + 0.6674i 0.4905 - 0.7196i 0.4905 + 0.7196iq =-2 -1绘制的零极点图如图7-1所示。

由程序运行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在S平面的右半平面有一对共轭极点,故该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系统。

三、零极点分布与系统冲激响应时域特性设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为,冲激响应为,则显然,必然包含了的本质特性。

对于集中参数的LTI连续系统,其系统函数可表示为关于s的两个多项式之比,即(7-1)其中为的M个零点,为的N个极点。

第5章 系统的稳定性2(机械控制原理与技术教案)

第5章 系统的稳定性2(机械控制原理与技术教案)

a1 xo(t )
a0 xo(t )

xi(t )
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
n
n
xo(t ) A1ie sit A2ie sit B(t )
i 1
i 1
系统的初态引 输入引起的 起的自由响应 自由响应
si:系统的特征根
2. 系统稳定条件
1) 当系统所有的特征根si(i=1,2,…,n)均具有负实部(位 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由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有
s3
1
7500 0
s2
34.6
7500K 0
s1 34.6 7500 7500K
0
34.6
s0
7500K
0
(1) 7500K>0,亦即K>0。显然,这就是由必要条件所得的结果。
(2)
34.6 7500 7500K 0 34.6
,亦即K<34.6。
故能使系统稳定的参数K的取值范围为0<K<34.6。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能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与稳定条件 Routh(劳斯)稳定判据 Nyquist 稳定判据 Bode稳定判据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一、系统的稳定性与稳定条件
例:液压位置随动系统
原理:
外力→阀芯初始位移Xi(0)→阀口2、4打开 →活塞右移→阀口关闭(回复平衡位置)
0 常量
当n m 当n m
② LF包围原点的圈数 = LGH包围(-1,j0)点的圈数 N=Z-P
三、NYQUIST 稳定判据
5. 判据
当由-到+时,若[GH]平面上的开环频率 特性G(j)H(j)逆时针方向包围(-1,j0)点P圈, 则闭环系统稳定。(P为G(s)H(s)在[s]平面的右半平 面的极点数)

全通系统零极点分布特点

全通系统零极点分布特点

全通系统零极点分布特点
全通系统是指其传递函数为全纯函数的线性时不变系统,也就是说其极点都处于复平面内部。

零极点分布是指全通系统中的零点和极点分布在复平面上的位置。

以下是全通系统零极点分布的特点:
1. 极点均在复平面内部
全通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全纯函数,因此其极点均在复平面内部。

这意味着全通系统的稳定性比其他系统更好。

2. 零点和极点通常成对出现
在全通系统中,零点和极点通常成对出现。

这是由于传递函数是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的比值所决定的。

如果分母多项式有一个零点,那么传递函数将有一个极点。

同样,如果分子多项式有一个零点,那么传递函数将有一个零点。

因此,在全通系统中,零点和极点的数量通常相等。

3. 零点和极点的位置对系统的性能有影响
在全通系统中,零点和极点的位置对系统的频率响应和稳定性有很大
的影响。

具体来说,零点决定了系统的增益和截止频率,而极点决定
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振荡频率。

因此,设计全通系统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并选择合适的零点和极点位置。

4. 零点和极点的数量对系统的复杂度有影响
在全通系统中,零点和极点的数量决定了系统的复杂度。

具体来说,
零点和极点的数量越多,系统的复杂度就越高。

因此,在设计全通系
统时需要考虑性能和复杂度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全通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全通系统时,需要注意零点和极点的数量和位置,并选择合适
的参数以取得最佳的系统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点对系统性能影响
一.控制系统与极点
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控制作用可分为:连续控制系统和采样控制系统,采样系统又叫离散控制系统。

通常把系统中的离散信号是脉冲序列形成的离散系统,称为采样控制系统。

连续控制系统即指控制量为连续的模拟量如时变系统。

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由系统传递函数表达。

传递函数为零初始条件下线性系统响应(即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或z 变换)与激励(即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记作Φ(s )=Xo (s )/Xi (s ),其中Xo (s )、Xi (s )分别为输出量和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

特征方程的根称为极点。

如试Φ﹙S ﹚= C [∏(S-Pi )/∏(S-Qi) ]中Q1 Q2 Q3 …… Qi ……即为系统的极点。

二.极点对系统的影响
极点--确定了系统的运动模态;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下面对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分别进行分析:
⑴连续系统
理论分析: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分布有如下几种形式
设系统函数为:
将H(S)进行部分分式展开:
1n a s -+++
系统冲激响应H(S)的时域特性h(t)随时间衰减的信号分量完全由系统函数H(S)的极点位置决定。

每一个极点将决定h(t)的一项时间函数。

稳定性:由上述得知Y(S)= C [∏(S-Pi )/(S-Qi) ]可分解为Y(S)=C1/(S-τ1)+ C2/(S-τ2)+ C3/(S-τ3)+……+ Ci/(S-τi)+…… 则时间响应为
……
由于特征方程的根不止一个,这时,应把系统的运动看成是多个运动分量的合成。

只要有一个运动分量是发散的,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因此,特征方程所有根的实部都必须是负数,亦即所有的根都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

通过复变函数幅角定理将S 由G 平面映射到GH 平面。

如果封闭曲线 F 内有Z 个F(s)的零点,有P 个F(s)的极点,则s 沿 F 顺时针转一圈时,在F(s)平面上,F(s)曲线绕原点顺时针转的圈数R 为z 和p 之差,即R =z -p 。

若R 为负,表示F(s)曲线绕原点逆时针转过的圈数。

F(s)的分母是G0(s)的分母,其极点是G0(s)的极点;其分子是Ø(s)的分母,即Ø(s)的特征多项式,其零点是Ø(s)的极点。

取D 形曲线(D 围线)如图所示,是整个右半复平面。

且设D 曲线不经过F(s)的任一极点或零点。

s 沿D 曲线顺时针变化一周,F(s)顺时针包围原点的周数为: n=z-p=F(s)在右半复平面的零点数(闭环传函在右半复平面极点数) -F(s)在右半复平面的极点数(开环传函在右半复平面极点数) 所以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n=- p =-开环传函在右半复平面的极点数
1212()n s t s t s t n y t C e C e C e =+++0()0()0()0()t s y t y t Ce y t y t t ααααα=<→⎧⎪
===⎨⎪>→∞⎩
→∞(1)只有一个实根:时,时,恒量时,()()121()0cos()00j t j t t s j y t C e C e C e t t αωαωααωαωϕαα+-=±=+<⎧⎪=+==⎨⎪>⎩
→∞(2)有一对复根:时,收敛时,等幅振荡时,发散
因此:
反馈控制系统在s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个数Z=P-2N,式中,P为s右半平面开环极点数,N为开环Nyquist曲线逆时针包围(-1 ,j0) 点的圈数,且有N=N+-N-
其中N+为:正穿越与半次正穿越次数的和。

其中N-为:负穿越与半次负穿越次数的和。

正穿越:随着ω的增大,开环Nyquist曲线逆时针穿越实轴区间(-∞ , -1) 。

半次正穿越:逆时针方向离开(或中止于)实轴区间(-∞ , -1) 。

负穿越:随着ω的增大,开环Nyquist曲线顺时针穿越实轴区间(-∞ , -1) 。

半次负穿越:顺时针方向离开或中止于实轴区间(-∞ , -1) 。

若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开环Nyquist 曲线在ω=0+时,幅值无穷大,而相角为。

判断稳定性要求ω=0开始逆时针补半径为无穷大,角度为的虚线圆弧。

在计算正、负穿越次数时,应将补上的虚线圆弧作为Nyquist 曲线的一部分。

波的图判据等原理相同。

都是由特征方程推出S根没有复实部。

总结:
1.如系统函数H(s)的全部极点落于S域左半平面,则系统稳定。

2.如系统函数H(s)有极点落于S右半平面,或在虚轴上具有二阶以上的极点,则该系统不稳定。

3.若系统函数H(s)没有极点落在右半平面,但在虚轴上有一阶极点,则系统临界稳定。

4.系统函数的分子多项式的阶次,不应高于分母多项式的阶次。

⑵离散系统
)
(t r )(z C )(z R 离散系统稳定性原理与连续系统一样,由于离散系统本身特征稍有改,离散信号是脉冲序列即时间上离散,离散信号是数字序列即幅值上整量化。

因此引入Z 变换取代拉斯变换只适用与连续函数,离散时间序列 x(n) 的Z 变换定义为X(z)=Σx(n)z-n ,常用序列的Z 变换中z =e ,σ为实变数,ω为实变量,j =,所以z 是一个幅度为e б,相位为ω的复变量。

x(n)和X(z)构成一个Z 变换时 。

理想的单位脉冲序列:
采样器可以看成是一个调制器,输入量作为调制信号,而单位脉冲串可以作为载波信号,调制过程可以表示为:
则:
Z 变换为:
定义:
则: 由以上定义得知Z 变换,则如何从S 平面映射到
Z 平面: ∑

-∞=-=k T kT t t )
()(δδ∑

-∞=-==k T kT t t x t t x t x )
()()()()(*
δδ∑

∞=+∞
=-=+-++-+-+=-=0
0*
)()()()()2()2()()()()0()
()()(k k kT t kT x kT t kT x T t T x T t T x t x kT t t x t x δδδδδδ )
()()()()(00*
KT t kT x KT t t x t x k k -=-=∑
∑∞
=∞=δδ∑

=-==0
*
*)()]([)(k kTs
e kT x t x L s X sT
e z =∑

=-====01
*ln 1*)()ln ()()(k k
T z T
s z kT x z X s X z X
+++====--∞
=-∑
2100*
)2()()0()()()]([)]([z T x z T x z x z kT x z X t x Z t x Z k k
当σ< 0,则对应在s 左半平面,系统稳定映射到Z 平面上 对应在Z 平面的单位圆内,脉冲系统稳定;
当σ > 0,则对应在s 右半平面,系统不稳定,映射到Z 平面上 对应在Z 平面的单位圆外,脉冲系统不稳定;
当σ=0,则对应在s 平面的虚轴上,系统临界稳定,映射到Z 平面上 对应在Z 平面的单位圆上,脉冲系统临界稳定。

将Z 进行映射变换,离散系统稳定判断依旧能够使用劳斯判据判断。

总结:
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应该包含单位圆(包含在单位圆内)。

即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其极点不应分布在单位圆上!
1.若H(Z)的全部极点落在单位圆内,则系统稳定。

Ts e
z =ω
σj s +=T j T T j e
e e
z ωσωσ==+)(σ
T e
z =T
z ω=∠1<z 1>z 1=z
2.若H(Z)有极点落在单位圆外,或在单位圆上具有二阶以上的极点,则系统部稳定。

3.若H(Z)在单位圆上有一阶极点,但其他极点均在单位圆内,则系统临界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