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语与 目的与形式不同时,母语会对 二 语习得产 生消极影响,甚至产生干扰 作用 ( t f ec) 也就是 “ iee ne, n rr 负迁移” 。 随 着 语 误 分 析 理 论 的 发 展 , Sl e— ik r(9 2 n e 17 )发现在学习第二语言 的 过程 中,学习者会建立一个依赖于母 语 但又 不 同于母 语 和二 语 的语 言系 统 ,于是便提 出了 “ 中介语 (nel — it a rn
“ 习得” (c us in aq it )与 “ 习” io 学 ( ann )之间 的区别 是由语言学家 1 rig e
S .D.K ahn 在 其 监 控 理 论 ( n— rse mo i
有很多词汇在汉语 中无法找到相对等 的 词 。例 如 ,英 语 词 组 “ meia A r - c n em” 中文中就无法 占到对等词, Dra 在 因为这个词组与美国历史有着密切的 联系:而与此同时,美国人也无法 真 正了解 “ 肖”的深 刻含义 。 生 其 次,许多词汇在两种语 言中有 着 同样的含义,但其 引申义却有很大 的区别 。例如 ,在西方婚礼上 ,新娘
tei 。 中他提到了一个很重要 的概 hs) 其 s 念 “ 迁移 (a s r” t nf ) 。此假设认为:二 r e 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之前 ,已经养成 了一套母语习惯 ,这些习惯会影响外 语学习;当母语和 目的与的形式相同 或 相 似 是 , 母 语 会 促 进 二 语 习 得 ,产
生 积极 影 响 ,也 就 是 “ 迁 移 ” 正 ;当 母
响 ,在辅 音 之 间添 加 一个 元音 ,如 co & : 会被 中国学生都成/uk/ ok uk / k :?。 ()词汇方面 ,词汇 的出现往往 2
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浅议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摘要]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由来已久,而且范围广泛。
本文从正、负两个角度阐述了母语思维对二语习的良性和不良影响,以及如何让不良影响转化为良性影响。
[关键词]母语思维二语习得正迁移负迁移众所周知,母语思维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但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会对二语习得会产生所谓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即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因此,恰当运用母语思维的正负迁移现象,将会直接影响二语习得效果,即语言输出质量,如语言组织精准度、速度等。
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正迁移”和“负迁移”的理论,促进二语习得的效果,进而提高目的语(二语)学习效果。
在语言与思维研究过程中,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
一元论和二元论者也都分别持有自己不同截然不同的观点。
但大多数的语言学家认为二者密不可分,一致认为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而语言则是人类传达、交流和保存思想成果的主要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是人类表达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具有人类思维共有的属性。
由此可见,既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有许多共性,任何一个人都会将自己通过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同性或者属性的认识,下意识的运用到二语习得的实践中去。
况且,我们这里所说的二语习得的实践者都是那些已经具备了母语知识架构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而且二语习得的全过程也都是在完全以汉语为母语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
同时,二语习得过程中所需的语言材料主要来自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教材、音像材料、网络等途径,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外国人的交际。
基于以上原因,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实践者将不可避免的把母语知识以及通过母语获得的各种信息和抽象思维混杂在一起,形成二语习得的知识架构。
并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母语进行思考、分析、比较、综合,并利用学习母语时获得的经验来重新架构目的语体系。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三、结论与启示
3、鼓励使用目标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学习者应该尽可能使用目标语言进行 思考和表达,以减少对母语的依赖。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反思,学习者可以提 高目标语言的熟练程度,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三、结论与启示
4、借助中介语:中介语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可以有 效地帮助学习者逐步向目标语言过渡。学习者可以利用中介语作为桥梁,逐渐减 少对母语的依赖程度,最终达到流利地使用目标语言的目标。
2、词汇迁移
2、词汇迁移
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也会将母语的词汇应用到二语中。例如,汉语母语者在 说英语时,可能会使用“red tea”(红茶)代替“black tea”(黑茶),这是 因为他们在母语中习惯了用“红”来形容“茶”。
3、文化迁移
3、文化迁移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还会将母语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等应用到二语中。例 如,英语母语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能会不自觉地使用“I think”或“in my opinion”,这是因为他们在母语中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
三、结论与启示
1、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助于减少母语迁 移的负面影响。教师和学习者应该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培养跨文化意识,以更 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
三、结论与启示
2、提倡语境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设置语境化的学习任务,帮助 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言。这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实用 性和文化背景,从而减少母语迁移的干扰。
一、母语迁移概述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自觉地将母语的规则或模式套用 到目标语言上。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中普遍存在,对二语习得产生重大影响。根据 作用的不同,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摘要】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促进二语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还带来了语言交际优势。
母语对语音和语法习得的帮助也是无可替代的。
母语文化背景还可以为二语学习者提供启发,促进他们的动机和信心。
通过对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学习的机制,为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提供重要启示。
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未来深入研究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关系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母语作为二语习得的关键支柱,不容忽视,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认知过程,语言交际,语音,语法,文化背景,动机,信心,重要性,启示,研究目的,意义1. 引言1.1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母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到的语言,通过母语的学习和使用,个体建立了一套语言认知系统,形成了语言习得的基础。
这种基础对于学习第二语言时的词汇和语法习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母语也给学习者带来了语言交际的优势,比如对于语言的语音、语调、语用等方面的掌握更加自然。
母语文化背景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启发也非常重要,通过母语的文化积淀,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文化元素。
母语所带来的动机和信心也是促进学习者继续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因素。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对学习者的认知、交际、语音、语法、文化、动机等方面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影响,并且希望通过对比分析母语和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揭示母语对二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通过分析母语带来的语言交际优势、对语音和语法习得的帮助以及母语文化背景对二语学习的启发,旨在揭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
通过探讨母语促进二语学习的动机和信心,我们也希望能够为二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启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研究
经过大量的研究 表 明, 人们 在进行 二语 习得时 , 往往会 对母语思维有 比较强的依 赖倾 向。主要 表现在进行 目标语
阅读和写作时 , 往往结合母 语 的思维方 式达到学 习的 目的。
况, 而并非全是母语 的影 响结果 , 也 有一部分是 发展性偏误 造成 的 J 。事实上 , 母语对二语习得具 有积极作用。尤其二
语 习得处于初级或 中级阶段时 , 母语成为二语 习得过程 中的 必然策略 。总结母语 对二语 习得 的积极影响 主要 表现在 以
下几方面 。
分的关 系 , 是人们思维表达的重要方式。母语是一个 民族提 供 的语 言 , 是相对于外国语言或其 他外族语言而言的。
要: 二语 习得 是指课 堂上或课 堂以外 , 除母语之 外的另一种语 言学习。在二语 习得 中, 母语 有重要的影响
、
作用 , 并成为A- 4 1 ] 关注的热点 问题 。基 于此 , 分析二语 习得的研 究现状 , 并从母语 对二语 习得 的消极 和积极影响方 面展 开论述 , 在此基础上 , 提 出了母语 学习策略 , 以期提 高二语 习得的效率。 关键词 : 母语 ; 二语 习得 ; 消极影响 ; 积极影 响; 策略 中图分类 号 : H 0 3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3 ) 1 2— 0 1 2 7—0 2
语音的突破 口, 并 以此成为学习的一种策 略。从这一角度来
说, 母 语 有 助 于 二 语 习得 者 更 好 地 掌 握 目标 语 的语 音 系 统 。
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Ch n Ed cBton ln 8 J u l n ova l n t o Her d BI
语 言 学研 究
论 母 语 在 二语 习得 中的作 用
胡 红娟 赵玉珊 ( 山东 大学威 海分校大学 外语教 学部 山东威 海 2 4 0 ) 6 2 9
者的学 习。 关键 词 : 母语 习得 第二语 言 影响 中图分类 号 : 4 G 2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7 5 2 0 ) 8 b 一 0 4 0 1 7 -9 9 ( 0 9 0 () 0 6 — 2
同的地 方。这就是说 , 二语 作 为 一 种 第 二 信 号 系 统 , 实 现 它 的 功 能 时 , 以 同母 语 在 可 样 , 思 维 直 接 联 系 。但 二 语 和 思 维 的 与 联 系 是 要 把 思 维 从一 种 语 言 的 基 础 上转 换 到 另一 种 语 言 的 基 础 上 , 这 个 过 程 是 不 而 能 离 开 母 语 的 。直 接 法 恰 恰 忽 视 了 这 一 点 , 二 语 教 学 带 来 了 不 必 要 的 困难 。 举 给 个 简 单 的 例 子 , 二 语 习 得 的 教 与学 的 在
摘 要 : 语对 习得第二语 言有重要 影响 。本 文 冀单地 回顾 了 语对 第二语 言 习得 影响的有 关研 究 , 步探讨 了母语 在二语教 学 中的 母 母 初 作 用并分析 了 母语 在二语 习得过程 中的认知和 挺进作 用, 为只有充分发挥母语对二语 习 的良性作 用, 得 才能使教 学相长 , 促进二语 习得
一
课 堂 上 , 教 师 向学 生 解 释 一 些 较 为抽 象 当 的 英语 名 词 或 词 组 时 , 果 运 用 全 英 文 解 如 释 , 生 , 别是 一 些 基 础 相对 较 差 的 学 生 学 特 就 会 感 到 云 里 雾 里 , 知 所 云 ; 用 母 语 一 不 而 解 释 则 豁 然 开 朗 事 半 功 倍 。 当 然 , 须 注 必 意 的是 , 用 母语 只是 手 段 , 使 不是 目的 。二 义 。 对 比 分 析 理 论 试 图 通 过 比 较 母 语 和 苦 的 努 力 , 过 各 种 数 据 的 收 集 方 法 和 分 语 教学 的最 终 目的 是 使 学 生 能 熟练 掌 握 所 通 二 语 来 预 测 学 习 者 习 得 第 二 语 言 会 遇 到 析 手 段 , 中 介 语 进行 全 面 分 析 , 括正 确 学 外 语 , 二 语 进 行 交 际 。外 语 教 师 在 教 对 包 用 的 困 难 和 所 犯 的 错 误 。该 假 说 认 为 , 误 的 和 错 误 的言 语 , 望 发 现 它 的 一 些 普 遍 学 中 应 尽 量 排 除 母 语 的 干 扰 , 错 希 发挥 其 积 极 避 防 的 出 现 根 本 上 是 由学 习 者 将 母 语 习 惯 迁 特 征 。迄 今 为 止 , 人们 已经 从 语 言 学 , 理 作 用 , 免母 语 的 滥 用 , 止 其 反 作 用 。 心 移 到 第 二语 言时 所 发生 的干 扰 造成 的。 语言学 , 用学 , 语 认知 等 角度 对 中介 语 进 行 这 种 影 响 过 程 被 认 为 是 “ 言迁 移 ” 说 了 研 究 。 语 。 3 母 语 在 二 语 习 得 过 程 中 的促 进 作 用 上 面 我 们 分 析 了 二 语 教 学 中 , 语 母 到迁 移 的 性 质 , 比 理 论 有 “ 迁 移 ” 和 对 正 作 为 一 种 手 段 的 作 用是 不 容 忽 视 的 。 教 与 “ 负迁 移 ” 之分 , 迁 移 起 促 进 作 用 , 帮 2 母 语 在 二 语 教 学 中的 作 用 正 能 相 在 助学 习者 习得 二语 , 迁移 则 为 干扰 因 负 在 第 二 语 言 教 学 中 , 否 应 运 用 母 语 学 密 不 可 分 。 那 么 , 应 地 , 二 语 习 得过 是 母 正 素 , 二 语 学 习 带 来 困难 。 给 直 是 人 们 关 注 的 焦 点 , 成 了两 军 对 峙 程 中 , 语 的 影 响 自然 也 是 客观 存 在 的 , 形 即 1 2错 误分 析阶段 . 的局面。有些人从 传统语法 角度出发 , 赞 的 和 负 的 都 有 。说 到 负 迁 移 , 我 们 常 说 认 从 从 到 了2 O世 纪 7 0年 代 , 究 者 经 过 先前 成运 用 母 语 , 为 这 是 进 行 翻 译 教 学 法 和 的母 语 的 干 扰 作 用 , 语 音 到语 法 , 语 言 研 随 众 多 的 研 究 , 渐 发 现 对 比 分 析 假 说 有 其 认 知 教 学 法 的 基 础 ; 些 人 则 从 学 习 语 言 层 到 语 用 层无 处 不 在 。但 是 , 着 研 究 的 逐 有 反对 运 用 母 语 , 为 只有 发展 , 误 分 析理 论 , 认 错 中介 语 理 论认 为 :二 局 限性 。研 究 证 明许 多错 误 并 不 是 由 迁移 的最 终 目的 出 发 , 一 引起 的 , 见的 错 误 在 学 习 者 的 语 言 中 没 摒 除 母 语 , 学 习者 完 全 置于 二 语 的 语 言 语 习 得 者 所 谓 语 言 错 误 , 部 分 为 发 展 性 预 将 是 与 有 出现 , 对 比分 析 没 有 预 见 的 错 误 却 出 而 环 境 中 , 能 真 正 提高 其 听 说 和 交 际 能 力 , 偏误 , 二 语 习 得 过程 中必 然 现 象 , 自然 才 并 现 了 。 另外 , 由于 它 与 一 个 过 时 的 语 言 描 这 也 就 是近 年 来 比较 盛 行 的 直 接 法 和 交 际 习 得 顺序 相 关 , 非都 是 母 语 干 扰 的 结果 。 因而 , 们 应 更 多 关 注 的 是 母 语 在 二 语 习 我 写模 式 ( 构 主 义 ) 越 来 越 不 值 得 信 赖 的 法 。然而 , 底 哪 种 方 法好 , 种 不 好 呢 ? 结 和 到 哪 国外 有 些 专 家 曾 对 认 知 法 和 交 际 法 得 中的 良性 即 促进 作 用 。 语 言 学 习理 论 ( 为主 义 ) 联 系 , 行 的 这个 曾经 据 此 , 首 先 , 语 与 目的 语 之 间 的语 言 相 似 母 开 盛行 一 时 的 对 比分 析 理 论逐 渐被 错 误 分 析 作 过 对 比 性 试 验 , 始 说 是 两 种 教 学 法 平 如语 法 规则 , 构词 法 等 )可以 使 习得 者 分 秋 色 。 可 是 后 来 试 验 证 明 认 知 法 比 交 际 点 ( 理论 所 取 代 。 加 速 掌 握 目的 语 。 二语 习得 研 究 中所 运 用 错 误 分 析 理 论 的 研 究 者 侧 重 于 收 集 学 法 略 胜 一 筹 。 在 我 国 的 第 二 语 言 教 学 中 , 用 母 语 的对 比分 析 法 正 确 地 指 出 了一 点 :对 于 语 使 习者 所 犯 的 错误 , 对 其进 行 分 析 和 研 究 , 并 母 本 以 确 定 错 误 的 来 源 , 而 在 教 学 中 消 除 错 和 不 使 用 母 语 的 现 象 并 存 。 据 此 , 人 认 言 习 得 者 而 言 , 语 同 目标 语 之 间 存 在 的 从 误 。 研 究 者 们 发 现 , 语 学 习 者 的 语 言 错 为 母 语 在 二 语 教 学 中 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相似 点越 多时 就 越 容 易 掌 握 目标 语 。著 名 二 bet d 是 误 分 别 属 于 两 大 不 同 性 质 : 际 错 误 用 , 二 语 教 学 中 不 可 忽 视 的 有 效 手 段 之 的语 言学 家 Ro r La o曾说过 :在两 种 语 只使 用 单 语 教 学 并 不 能 抑 制 母语 的干 语 言对 比 中有 着 一 把 打 开 外 语学 习方 便 之 ( n r i gu le o ) 语 内 错 误 i t 1 n r s 和 e a r r 因 相 在 门 的 钥匙 。 因母 语 同 目标语 之 间 的相 似 点 (n r l g a e r r ) itai u l ro s 。语 际错误 主要 是 由 扰 , 为 语 言 迁 移 现 象 始 终 存 在 ; 反 , n 这 于不 同层 面 的 跨语 言干 扰 , 如音 位 层 , 汇 教 �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母语则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语言。
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母语无疑是对二语习得有着积极影响的。
母语在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语言基础,还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
本文将就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体现在语音、语调和语法等方面。
母语是学习者最早接触和了解的语言,它在学习者的语音和语调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母语的模仿和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语音和语调,从而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自然度。
母语的语法结构也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语法有着积极的影响。
母语的语法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认知框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更快地适应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系统。
母语对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母语是学习者最熟悉和自如运用的语言,通过母语的大量使用和实践,学习者可以培养起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习第二语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适应和掌握第二语言,更好地与使用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尽管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母语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产生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干扰和混淆,使他们产生错误和困惑。
母语的习得水平和认知方式也可能会影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理解。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需要注意将母语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其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义理论者认为迁移是 已形成的母语习惯在二语 习得 中的影 响。 当母 语与 目的语 形式相 同或相似
时, 会促进 二语 习得, 母语 产生 “ 正迁移 ”。 当母 但 语与 目的语 形式不 同时, 母语会 干扰二 语 习得 , 产 生“ 负迁移 ”。 把迁移划 分为 “ 正迁移 ”和 “ 负迁 移”, 是从语 言迁移 的结果 ( out p d c的视角来 定义 r )
收稿 日期 : 0 - 6 0 2 90-3 0 -
作者简介: 翟海霞( 8-女, 1 2) 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外语系都教师, 9 , 安徽大学外语学 院研究生 。
的 。F ec arh和 K s e 则 把 迁移 看成 是 一种语 言 apr
学习的过程 中产生正迁移 , 比如 :
31 . 1陈述 句语序 相 同 .
Sawo mt K lr a 为 迁 移就 是 一 种 hrodS i h和 eem n认 l 跨语 言 的影响 ( s—i uscnlec), 为 主 c slgiiif ne 行 m n t u m
的存在或把母语习惯的迁移视为学习者中介语 错 误 的惟 一根源 , 图从语 言学 、 而试 社会 学 、 知 认 心理 学等 多个 视角研究母语 迁移 的制 约 因素 。 本 文 具体 详 细地探讨 了母 语 迁移 对二语 习得过 程
在第二语言 习得 ( A S )学科 史上 , 移 E 迁 (as r tnf ) r e 是一个受到极大关注的习得因素。在其
发展 历程 中,有关它 的定 义是很有争 议 的。 “ 迁
移 ” 这 一 概念 最 早来 源于 行 为 主义 心 理 学 , 由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范本模板】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提要:本文认为母语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
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起“干扰”作用。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
表面上看母语“影响"了外语表达,实际上是母语“帮助”学习者完成了语言交际任务。
应该把“干扰”看成“调节".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呈正相关关系,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面影响,资源引言: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二语学习者,特别是二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等任务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依赖母语帮助理解或输出。
那么,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有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普遍的看法是母语思维阻碍了二语学习,尽管这种看法并不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在二语教学界,人们一直将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阻碍作用当作常识来接受。
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母语思维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
Cohen(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中用一章的篇幅谈一语、二语思维问题,他还将一语或二语思维当作学习策略来看待。
这种对母语思维现象的再认识对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践都不无裨益.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初级和中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母语水平与外语水平相差悬殊,总会在情急之中或不得已的情况下“借用" 母语知识或母语能力,借以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
一、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母语思维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问题至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大多数心理语言学家都趋向于这种认识:即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则是人类传达、交流和保存思维成果的主要工具,是思维的主要物质外壳。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1. 引言1.1 概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作用被广泛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母语是个体最早习得的语言,是心智发展的基石,对个体认知和情感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由于母语是学习者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环境,因此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和基础角色。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母语是学习者最早掌握的语言,在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律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
学习者通过母语对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有着天然的认知优势,这使得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结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对于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母语是学习者最熟悉的听说语言,通过母语的听说训练,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模仿并练习第二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从而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对母语的充分利用可以为学习者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因此,在二语教学中合理利用母语,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
1.2 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习者最早接触到的语言,也是他们在孩提时期习得的第一种语言。
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母语作为学习者最熟悉的语言,可以促进对语言结构的理解。
学习者在使用母语的过程中,已经习得了一定的语言规则和结构,这些对于学习第二语言时有着一定的帮助。
母语的语法结构、词汇使用方式等都可以为学习第二语言提供参考和借鉴。
母语也可以帮助建立听力和口语能力。
由于学习者对母语的语音、语调等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能更快地适应新的语音系统,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母语还培养了学习者的语感,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长期使用母语,学习者对语言的规范性、适用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对于学习第二语言时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有许多积极影响。
母语可以为二语习得者提供一个基础,帮助他们理
解和学习二语。
母语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语言,是他们最熟悉和最自然的
语言。
通过母语,习得者可以将已有的语言知识与新学习的语言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新语言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等。
在学习英语时,中文母语的学习者可以将
中文的语法和词汇与英语对应起来,这样可以更快地学习和掌握英语,并避免一些常见的
语言错误。
母语可以帮助二语习得者发展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母语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
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母语的习得和运用,习得者可以培养出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学习的二语。
他们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和纠正语法和词汇错误,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二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在学习法语时,中文母语的学习者可以
通过对比中文和法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更好地理解法语的语法和句子结构,并能够
运用法语进行更准确和流畅的表达。
母语对二语习得有许多积极影响。
它可以帮助习得者理解和学习二语,发展语言意识
和语言能力,克服语言焦虑和沟通障碍,以及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在
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母语的优势,并结合适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来提高
语言水平和能力。
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作者:王虹力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36期摘要母语是影响二语习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者针对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诸多理论学说。
基于已往的研究成果,本文拟运用语言迁移理论对此问题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旨在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构建克服母语干扰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迁移对比分析母语干扰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1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1.1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概念母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所以也叫本族语,与外族语或外国语相对应。
本族语和母语通称为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首先是母语,是儿童出生后不久便开始习得并掌握的那种语言。
在多数情况下,第一语言就是母语,但也有有的人的第一语言并不是母语。
第二语言是泛指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会的一种语言。
1.2“ 习得”与“ 学习”的差异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1985)首先区分了“习得”(Acquisition)与“学习”(Learning),并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用它们去解释第二语言学习现象。
在他看来,第二语言也能习得,“习得”的方式跟儿童习得母语一样,是自然学到的。
而“学习”指在正规的课堂和学校环境里有意识地学习语言,重点在于掌握语言的形式,运用时又常常想到所学的规则。
2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双重作用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迁移来实现的,所谓语言迁移,主要是指母语的习惯转移。
这种母语习惯转移,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当母语规则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可为积极的;当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多为消极的。
正向迁移是指对学习有利的语言习惯转移,在母语与第二语言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母语与目标语的相似之处容易为学习者掌握。
负向迁移也叫干扰,就是由于套用母语知识学习第二语言而带来的负作用,对新语言的学习,母语起到了干扰作用。
总之,语言的正迁移对学习外语起到积极作用,负迁移起消极作用。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文从 语 言 的 共 同性 、 母语 对二语 学 习的表 达和理 解上 、 汉 英 语 言 对 比层 面 上 分析 了母 语 的 正 向 迁 移 对 二 语 习得 有 积 极 影 响 ,从 而 引 导 学 习 者 借 助 母 语 的 正 迁 移 作 用提 高二 语 学 习效率 。 关键 词 :母 语 二 语 习得 迁 移 积极 影 响
语 时 获得 的经 验 进 行 指 导 。 二、 二 语 习得 中 的 母 语 正 负 迁 移
培根提 出: 所 有语 言 的 语 法 在 本 质 上 都 是 一 致 的 . 各 种 语 言之 间 的表 面 差 别 纯 属 枝 节 上 的 变异 ,语 法 的 不 一 致 性 在 不
同 的语 言 中体 现 出有 表 层 的差 异 :犹 如 几 何 学 的 一 致 性 在 具 体 图形 上 也 有 形 状 和 大 小 之 别 一 样 。 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 , 多
■
母 语 对 二 语 习 得
鲁 丹
(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国 际汉 语 教 育 学 院 , 云南 昆 明
摘 要 : 母 语 迁 移 是 影 响 第 二 语 言 习得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在 二 语 习得 过 程 中 . 母 语 的 负向 迁移 往 往 被 认 为 干 扰 和 阻碍 了 学 习 者 的 学 习 , 而 母 语 的 正 向 迁 移 通 常 被 忽视 了。 本
一
一
的 积 极 影
响
6 5 0 0 0 0 )
点 : 对 于二语 习得者 而言 . 母 语 同 目 的语 之 间 存 在 的 相 似
。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许多语言学家、教师和学习者都深信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积极的影响。
母语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的语言,它在人类语言习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在语音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通过母语的训练和磨练,人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准确的语音系统,这种语音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发音。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会受到母语普通话的语音特点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发音时往往存在轻微的口音。
但母语的语音训练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注意到不同语音的发音差异,从而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语音系统。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在词汇方面也十分显著。
母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语言,其词汇量丰富,且涵盖的领域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词汇到专业知识中的词汇都有涉猎。
这使得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能够将母语中的一些词汇和概念与所学语言相对应,从而快速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词汇。
母语的词汇积累也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第二语言中的词汇,并运用得更为准确和自然。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利好还体现在语法方面。
母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就是无意识地通过环境的熏陶和语言的使用而掌握的,这使得母语的语法知识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模式。
当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他们会不自觉地将母语的语法知识运用到第二语言中。
这些语法知识不仅使他们对第二语言的语法有一种直观的认知,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还体现在语用方面。
母语的语用知识包括对话语的运用和交际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这些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母语的语用知识使学习者在交际中拥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更好地理解语境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而系统的语言素材,并且使得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能够更加有把握地掌握语言系统的要领。
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
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摘要:第二语言即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第二语言习得即学习除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的过程。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人的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各种各样的影响。
在传统语言学看来,母语的迁移对二语习得只有起到干扰的“负面”影响,即我们所说的负迁移,或者干扰作用远远多于正面影响;但是随着语言学者的不断探究和学习,发现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语言测相似性,母语同样对二语习得有着举足轻重的正面促进作用。
本文从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迁移作用的角度,分别从发音,词汇,句法及语言方面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及正迁移作用,以更加全面的角度来探讨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强调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负迁移;正迁移introductionrecently,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es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especially on the children’s language competence.and they have also spent much of the time on 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hich is a new subject.before 1970,some of the empiricists held the idea that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uld be explained bythe extension of the general learning theories.but from the 1970s,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many theori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zhang,2008).therefore,people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y would like to find the essence of it.these people and studies have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besides the first language.and the first language or the native language is referred to the national language which is used by the people of a country.generally,one’s first language is his native language.people learn their first language without any difficulty,while the study of a second language is not that easy for a learner,because the study or acquisi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which can b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for example,the objective factors can be the influences of the speaking environment,th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support of a country; and the subjective factors can be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the second language,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ir first language’sinterference.among these factors,the influence of the first language is the most attractive topic and has been studied by the scholars for a long time.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it is undoubtedly a fact that the first language influence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in some way.people’s first language competent is developed with the thinking competent.the native language is the first language system of human beings.it is developed without any interference of other language systems.as the second language system,the second language is form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first language has existed in human minds and human have had a language thinking pattern.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people tend to learn new knowledge skills under the help of what they have learnt before and from their formed cognition.therefore,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earners will consider,analyze and compare the target language with the information which they have learnt consciously andunconsciously.additionally,people prefer to learn the target language with the method that they used when they leant their first do(1957)in his book said that individualstend to transfer the forms and meaning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orms and meanings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 and culture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both productively when attempting to speak the language and to act in the culture,and receptively when attempting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as practiced by natives.as a result,to lear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language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of importance.a brief view of transferthe early study of this influence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transfer of the native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the output of the target language.the study of the roles that the native language plays is known as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transfer,by which is meant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whereby prior learning is carried over into a new learning situation(gass and selinker,2001: 66),or it refers to the learner’s use of patterns of the first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sentences.there are mainly three periods of transfer: the early study is connected with behaviorism and becomes the basis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then the study is related to the mentalist and is neglected; and the recentstudy focuses on the language itself,society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to have a knowledge of transfer and people begin to study when,how and why the transfer becomes a phenomen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fer of the first language actually.when the first language principle is simil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principle,the transfer is always the positive transfer,but when the first language princip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arget language principle,the transfer is negative.the negative transfer always results in the errors and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a secondlanguage.therefore,lado(1957)put forwar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we can predict and describe the mode which can/cannot caus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the negative transfer effect of the first languagethe very point of one language is that it has the unique properties which can 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languages.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can be complementary and exchanged,but they can not be replaced.this is the root of the negativetransfer of native language up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t is mainly showed its difference effect,which leads to difficulties and errors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these errors can be found in pronunciation,lexicon and syntax.here we take english and chinese for example to analyze.the negative transfer effect on pronunciation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s.in english,[θ]and[δ]which are interdental are two difficult ones to pronounce,because in chinese there is no interdental pronunciation.it is easy topronounce[s]and[ts]for chinese students,since there isa[s]in chinese.therefore,some students in china cannot distinguish[s]with[θ]and[δ],which leads to the wrong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words.another example is that the way to pronounce english bilingual is to pronounce from the first vowel to the second vowel naturally and the second vowel is short and vague.therefore,the pronunciation of a bilingual i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pronunciations of the single vowels.for example,[ai]is a bilingual but some people can only pronounce it as the chinese single character “艾” andthe bilingual[au],some chinese students pronounce it as “欧”.the str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different as well.in chinese,the stress is always located at the last syllable,but in english,it is not always the situation.there is almost not a rule of english to get the stress syllable.for example,in english the stress of basketball is at the beginning:’basket-ball.some chinese people may pronounce like “basket-’ball”.the negative transfer effect on lexiconbecause of the distinct geography,customs,religions and values,people different nations must express words with different associative meanings beyond the literal meanings.students always express themselves in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rong way which of full of the native ways of thinking since they are short of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cultures and the associative meanings marked by them.what is of derogatory sense in chinese may be of complimentary sense.for example,the word “landlord” in chinese is referred to exploiters which is of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however,in english culture,it means people who own land or houses which is without derogatorymeaning.and the word “ambition” in chinese only has the meaning of a strong desire to achieve something which can be really difficult for someone,but in english,it can also means that one works very hard to make progress.additionally,there are hardly equ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s.however,there are words which are looked with the same meaning,but actually,are of different meanings and have different collocations.for example,there is no equal phase for the english phrase “american dream” because this phrase was created by the american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in history.similarly,the english speakers can not understand zodiac which is of typical chinese custom.what’s more,although two words have the same meaning literally,they have different extended meanings.for example,in the western weddings,brides would wear white wedding dress,which means “purity”; whereas in chinese culture,“white” is always connected with funeral arrangements.when there was somebody dead in a family,people would put up white satin and wear white shroud.the negative transfer effect on syntaxbecause 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different languagesystems,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syntax between them.for example,there is no “tense” in chinese,but in english speakers need to change the form of words to show the concept of “tense”.therefore,many chinese students may make errors in tense.for example,chinese students may write like “i wake up early this morning.” however,the right form is “i woke up early this morning.” what’s more,in chinese,there is no qualifier.therefore,many chinese students may have a lot of trouble in qualifier and even may omit qualifier.for example,the expression “i have car”(the right form is “i have a car.”)is not in the right form in english,but it is still used by some students.the positive transfer effect of the first languagetraditional linguists thought the first language only had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r it only interfered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they strongly believed that the first language of learners would influence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ellis,2004).their evidence was the accent of pronunciation.for example,they thought a french man who learnt english would still have his french accent.however,at the beginning of 1970s,people had a newunderstanding of “transfer”.dulay & burt(1974)held the opinion that the influence of transfer up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as limited.and kleinmann(1977)pinpointed his idea.he put forward a new thought “novelty effect” which said that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ight arise learners’ attention to learn the newlanguage.linguists,represented by selinker(1972),thought that people should not regard the influence of the first language as “interference” but a kind of “cognitive process”,a “strategy” or a “intercession”.for the learners,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overcome the “interference” or “negative transfer” of the first language,but to adopt effective “strategy” or “intercession” to understand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 of the target language.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languag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ese languages belo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s,language is owned by human being essentially.there is something in common in human minds,so in the languages used for expressing human mind there is something in common.according to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theory,there is common character of languages inthe world.the positive effect can also be found in pronunciation,lexicon and grammar.with the help of chinese and english we can analyze clearly.the positive transfer effect on pronunciationthe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nsists of syllables.there are consonants and vowels in english and there are initials and finals in chinese.the initials in chinese are similar with the beginning consonants of a syllable.the finals are similar with vowels in english.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place and ways of pronunciation between english phonemes and chinese alphabets.for example,[p],[b],[t],[d],[d],[g]and[f]can correspond to chinese alphabets p,b,t,d,k,g and f.the vowels of[i:],[u:]and[a:]can correspond to chinese i,u,and a.therefore,students can learn the right pronunciation through the similarities.the positive transfer effect on lexiconwe can use the first language to explain a target language.when a chinese student learns a second language,one has already had the competence and learning ability.he can explain and understand the abstract words with the helpof chinese.for example,the words like revolution,friendship and economics can be learnt well with the help of chinese explanation.with the help of chinese,the student can learn the words more quickly and easier.and the words which refer to the concepts of time,place and space,such as station,year,sun,dog etc.can be taught directly with chinese because people have had the image and concept of them.what need to do is to give the students some new symbols and expressive forms.additionally,there are a lot characters in chinese related to something,such as 坑 and 垦 are related to solid,so there is a “土” in these two characters.this is similar with english prefixes and suffixes.with the help of this method,students can remember a lot of words which can be remembered by the affixes.the positive transfer effect on grammaralthough 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s,they have many similarities in sentence pattern.for example,(1)s+v eg.tome is coming.汤姆来了;(2)s+v+o eg.tom likes football.汤姆喜欢足球;(3)s+v+p eg.tom is a teacher.汤姆是一名老师.these sentence patterns are allsimilar.students can learn some sentence patterns veryquickly if they know the first very well.besides,some complex sentences are similar with english sentences.for example,“since you are tired,you had better have a rest.” means 既然你累了,就好好休息吧 in chinese;“this is the reason why he did not come” means 这就是他为什么没有来的原因in chinese.some english phrases and sentences are similar with chinese in meaning.for example,“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and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through the examples,we can see that the english learners of chinese can learn with ease because the similarities help them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conclusionin conclusion,there are negative and positive transfers of first language up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 cannot be neglected by anyone.at the same time,the first language can turn to be a source of learning.learners can not consider the first language only as the interference but the learners cannot regard the first language as the omnipotent helper,either.learners should learn the target language with the proper method and ask for the first language’s help appropriately in case make the firstlanguage only in interference.therefore,the first language can accelerate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an be an obstacl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complex.it depends on the target language features and to which stage a learner has arrived to decide how to use the help of the first language.(作者单位:吉林大学)references[1]chomsky,n.(1976).reflections on language.london:fontana.[2]dulay,h.& burt,m.(1974).you can’t learn without goofing.in j.rechards(ed),error analysis: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 longman.[3]ellis,r.(2004).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4]gass,s & selinker,l.(200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secondedition).lawrence erlbaum.[5]kleinmann,h.(1977).avoidance behavior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nguage learning,27.[6]lado,r.(195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7]selinker,l.(1972).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0.[8]zhang,h.y.(2008).thinking of native language and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edition),11(1),51-54.。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Lado hypothesis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tudents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will find it easy to learn some things and some things are hard to learn. Similar places with native learners is very simple,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 places. Therefore, the hypothesis that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ill be a strong influence, the impact process is called "language transfer." Language migration h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fer of the points. Positive transfer right to promote the rol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gative transfer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terference effect, hamper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dults and children learn two languages ??to learn two languages ??biggest difference is stored in the minds of adult language. Adult learning two languages ??was very difficult, it may be interference from the mother tongue in. This is Chomsky's theory of universal grammar is most prominent. However, som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both the mother tongu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ositive transfer, there are negative migration.
从语言迁移看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从语言迁移看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摘要: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课堂上或课堂外对除了母语之外的另一语言学习。
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并且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母语对于二语习得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迁移来实现的,而语言迁移又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本文即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来分析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负迁移;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母语之外习得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影响二语习得效果的因素,尤其是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可以说,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最重要的影响。
1、相关概念(一)母语和第二语言“母语”通常指学习者所在种族和社区使用的语言,因此也被称为“母语”。
一般来说,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后接触和习得的第一语言,因此也被称为“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指的是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以外的任何语言。
其特点是接触时间往往晚于第一语言,交际能力不如第一语言。
(2)比较分析假说行为主义理论主张人类的对知识的获取建立在“刺激-反应”的基础上。
因此其对于语言习得的主要观点是,语言习得是通过条件作用而形成的言语习惯的过程。
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上,robert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并阐释了他的对比分析假设。
其中他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迁移”。
此假设认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之前,已经养成了一套母语习惯,这些习惯会影响外语的学习。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把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因此,对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进行系统比对,可以预测和描写可能引起和不会引起困难的地方。
这就是“对比分析假设”最初的表述。
二、语言迁移(一)语言迁移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通过语言迁移来实现。
所谓“语言迁移”主要是指母语的习惯迁移,即学生将母语中的语言规则应用于外语学习。
这种习惯转变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浅谈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母语对二语习得具有积极影响,从语言认知、语法习得、词汇储备和发音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重要作用。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认知方面。
母语是个体进入语言世界的起点,是个体对语言系统的理解基础。
通过母语的学习和使用,个体逐步掌握了语言的音韵系统、语义系统和语用系统。
这些语言认知能力对于学习其他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语言认知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使用约束,进而形成对目标语言的自然感知。
母语对二语习得还有助于语法习得。
母语对语法的习得经验可以帮助个体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更快地掌握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
在英语学习中,母语为中文的学习者往往会通过对比中文和英语的语法结构来辨认和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这使得他们在语法习得上有一定的优势。
母语的语法结构和规则对于个体来说是熟悉的,因此可以通过将母语的语法知识与目标语言的语法知识进行对照和联系,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习得目标语言的语法。
母语对二语习得还促进了词汇储备的积累。
母语与二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词汇相似性,通过借用母语中的词汇和语言结构,个体可以更快速地掌握和记忆目标语言的词汇和短语。
通过母语的协助,个体可以更准确地推测目标语言中未知词汇的意义,并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方式进行记忆和应用。
母语的词汇储备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工具,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目标语言的词汇。
母语对二语习得还对发音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
母语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发音准确的范本,个体可以通过对比和模仿母语的发音来改善二语的发音准确性。
母语对二语习得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发音资源和参照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音系和发音规则。
通过母语的参照和指导,个体可以改善口腔器官的协调性,增强口齿训练的能力,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自然流利度。
论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文明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如何掌握一门或者多门第二语言已成为人们的切实需求。
众所周知,第二语言的习得建立在母语的基础之上,且在二语习得时其母语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已较为完善。
由此可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我们应重视母语的影响,将母语的有效影响发挥至最大化。
本文试图通过对迁移理论、图式理论及语言习得机制中语言普遍性理论的分析与讨论,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的影响。
二、语言迁移、图式理论“迁移”(transfer)原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及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上世纪中叶,美国应用语言学家Charles Fries和Robert Lado 将“迁移”这一术语应用于语言学研究,用来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即language transfer,语言迁移,又叫母语迁移)(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1992)[1]。
20世纪40至60年代,众多美国语言学家认为母语最大限度地影响了第二语言习得,至此语言迁移理论兴起。
Ellis 认为:“一个关于迁移的理论很可能就是一个关于外语习得的一般理论,因为母语的作用很难与影响外语发展的其他因素分割开来”。
(EllisR,1994)[2]。
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一般有两种情况,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母语(native language)与目标语(target language)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目标语学习。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即母语干扰,“主要由于母语和目标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唐承贤,997)[3]。
“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摘要: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语言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被语言学家称为“迁移”,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影响的被称为“正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消极影响的被称为“负迁移”。
语言学家为了研究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迁移现象,采用了对比分析法、错误分析法、以及中介语分析法。
分析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探索第二语言学习规律,对于改进我们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外语教学者,有必要深入研究“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从而为我们教学服务。
关键词:母语;第二语言习得;正迁移;负迁移;对比分析法;错误分析法;中介语分析法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因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都是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了母语的条件下进行的。
事实证明,两种语言,即使像英、德这样两种及其相似的语言,在形式、语义和语法结构上也会有很大不同。
这是典型的知识负迁移作用。
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浯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在语言习得时运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正迁移有利于外语的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的学习。
一、语言迁移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根据心理学语言学派,“迁移”的定义如下:It is a term that was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refers to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whereby prior learning is carried over into a new learning situation.心理学派认为“迁移”是指人所具有的先前知识移用到新知识环境时的一个心理过程,他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迁移”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师11203班201200621姓名:肖福玉《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文献综述摘要: 第二语言研究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母语基础上怎样学习另外一种语言。
大家普遍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负面影响。
然而,在教学经验和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但不具负面影响,而且有促进作用。
本文就此作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可资利用的研究基础, 它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母语迁移;母语思维; 中介一、引言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母语是习得二语时最不容忽视和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许多研究者对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类相似或相悖的学说。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为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阻碍提出切合实际的策略。
二、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一)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概念母语(Mother Tongue)是指本民族的语言,所以也叫本族语(Native Language),与外族语或外国语相对应。
本族语和母语通称为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是泛指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会的一种语言。
当然。
它又分为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这叫习得第二语言。
在非目的语的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或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则称为外语。
目前,在二语习得领域,多数研究者对外语和习得第二语言不加区分,统称第二语言。
(二)母语迁移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母语都会对其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
所谓母语迁移,就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对所学语言的影响。
其中,正向迁移是指对学习有利的语言习惯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负向迁移,它是由于套用母语模板或规则而产生的不符合目的语规则的用法。
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语言迁移的中心问题就是学习者的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问题。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世开(赵世开序,高远,2002)明确指出: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界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或者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的影响,这同时也就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
无论是“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是“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质上都是迁移能力(transfer)的外在表现。
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
(Robert M.W.1987)。
那么什么叫做语言迁移呢? Odlin(1989)在他的著作《语言迁移》中是这样下定义的: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既然“语言迁移”所指的就是“语际影响”,影响不仅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那么所谓的语言迁移就应该是包括了正负两种迁移。
但是由于母语干扰在中国学生的二语习得中起重要作用,语言教师和语言研究者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对于语际差异的负迁移上。
(三)习得”与“学习”的差异克拉申认为,流利的第二语言是运用“习得的”语言系统的结果,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
而有意识地“学习来的”语言知识只能用于监控,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
克拉申对“习得”与“学习”的区分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二者绝对不是相互独立,毫不相干的两个过程,事实上这两种过程会交织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开。
“学习”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也可有像“习得”来的知识那样处在“不自觉”的状态,低估了这种知识,就等于否定在课堂情景下学习第二语言的可能性。
(四)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比较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共同的特点。
(1)学习者都必须具备习得语言的生理条件,如必须有健全的语言器官。
(2)学习者都必须有习得语言的环境。
一般来讲有两种环境:一是目的语的社会环境;--是课堂环境。
(3)不论习得母语还是第二语言,都必须有习得语言的三大因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及其语用规则和文化。
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间的差异。
(1)学习者年龄不同。
母语习得者一般为幼儿,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为成人。
(2)学习过程不同。
幼儿是无意识进行的,没有讲解,也没有机械练习,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是有讲解、有练习、有意识地进行的。
(3)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
第一语言是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的;相比之下,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非目的语的国家学习。
在学习方式上,第一语言一般没有正式教授,第二语言通常靠课堂正式教学学会的。
二、回顾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Lado的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一书中对对比分析假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会发现一些东西很容易学而有些东西却很难学。
与母语相似的地方对学习者来说很简单,不同的地方则很难。
因此,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受到很强的影响,这种影响过程被称作“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正迁移对二语习得有促进作用,负迁移对二语习得有干扰作用,阻碍二语习得的进程。
王初明教授认为,母语的作用被放在年龄研究的显著地位。
这一事实意昧着母语可能是影响二语习得的最重要的因素。
成人学习二语和儿童学习二语最大的不同是成人在头脑中储存了一种语言。
成人感到学习二语很困难,很可能是母语在起干扰作用。
三、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作用的研究现状截止到现在,已经有许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做试验,收集数据,目的是为了探究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到底起多大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起,学者们做试验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二语习得理论。
近些年来,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最为突出。
基于乔姆斯基的参数理论,近几年的外语习得研究主要是关于学习者能否在不受母语影响的条件下而学习外语。
一些研究者发现人们能不受母语的影响而学习外语,而另外一些人得出相反的结论。
现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更全面,得出这样的结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语言迁移研究的中心课题,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
四、结语综上所述,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负面影响,也不是干扰,它是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有关母语作用的传统语言学观点与实际的第二语言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基础,同时也是丰富的可利用资,总之,在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对二语学习者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学习基础,它能帮助学习者梳理所获得的语言输人,并使学习者习得二语的技能不断进步,但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研究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外语的教与学。
如何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仍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2]文秋芳,郭纯洁,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J] .现代外语, 1 99 5 , (4 ) : 44 一4 6 .[3]桂诗春. 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 85 .[4]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M]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 2).[6]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回顾、反思和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7] 文秋芳和郭纯洁. 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 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 现代外语, 1998.[8]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3]梁改萍, 冯小钉.标记性及其在母语迁移中的作用[J].平原大学报[7] R o d E llis . U n d e r s t a n d in g Se e o n d L a n g u a g eA c quisition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 5 .[10]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M]. Ann Arbor, Mi 2007年第4期(总第9期) 王蕾, 陈俊: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11]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Press, 2004. [12]Selinker, L.Rediscovering Interlangauge[M] .London and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