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名扬中外、北宋、都城、热闹、摊位、骑马、形态各异、大模大样、跑买卖、半裸”等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通过一幅画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
2. 背景知识:《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杰作,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美。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想。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美。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3. 巩固练习: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重点内容:课文内容、历史价值、艺术特点3. 难点内容: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欣赏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更多信息,进行深入研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反思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积累多音字“都”“作”“乘”“笼”。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有人称《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板书课题)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什么?作者是谁?2.根据“阅读提示”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小组交流)3.赏读,展开想象。
(1)张贴挂图或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2)《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
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1.默读课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边读边做批注。
2.选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行业的人物?(通过读句子,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再引导学生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功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板书:人物多)(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内容丰富。
板书:街市热闹)(3)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第3单元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第3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基本情况,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艺术上的价值。
2.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生动、传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难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上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1课时方法一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地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已领略了很多。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请读读课题,想一想什么叫“名扬中外”。
(指很有名气,在全世界有名声。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呢?认真、反复地读读课文,遇到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可以多读几遍或是画下来,并交流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反复地读课文2~3遍,然后回答以上的问题。
方法二导语:同学们,这幅画叫什么?你对它有什么了解?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学生简单地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这幅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一下?(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名扬中外”。
)方法三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在更宽泛的环境下,感受我国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去领略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去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说说你所了解的《清明上河图》。
学生依据收集的资料,介绍《清明上河图》。
我们一起看看这幅图的内容吧。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描绘的主要内容。
一、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材分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介绍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
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
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读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由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三年级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有限;课文是略读课文,只能粗知大意。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资料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进入新课。
1.激趣导入: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课题)2.揭题质疑:引导学生解读“名扬中外”。
读题。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3.明晰课型:课题序号的右上方有个星号,表示这是略读课文。
我们今天就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专题导入新课,精练高效,既联系旧知又导出新疑,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明晰课型为自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明确学法,初步感知。
1.出示提示:读了自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阅读方法:看图读文。
)2.自由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得通顺。
3.初步感知: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设计意图:教给学生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教案-第12课⼀幅名扬中外的画⼈教部编版《⼀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案教材解析这篇课⽂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课⽂通过对画上⼈物、场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
全⽂共5个⾃然段,第⼀⾃然段对《清明上河图》作了简要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画⾯内容,⽬前保存的情况。
只有3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
第⼆⾃然段讲述了画上的众多⼈物,三教九流⽆所不包。
第三、四⾃然段是围绕“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这句话来写的,第三⾃然段先概述画中的⼈物各有各的情态,接着在第四⾃然段中具体描写了桥北头的情景,突出了画作的“传神”。
第⼆⾄四⾃然段集中说明《清明上河图》具有极⾼的艺术价值,这是《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根本原因。
第五⾃然段点明《清明上河图》还具有历史价值。
课⽂的语⾔⾮常朴实,⽤⽩描的⼿法展现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第⼆⾃然段和第三⾃然段连续运⽤排⽐句式,如“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有做各种买卖的⽣意⼈,有留着长胡⼦的道⼠……”“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驴,有的推着独轮车……”如实地把画上⼈物及状态描述了出来。
第四⾃然段是⼀段细节描写,通过对骑马⼈、两头⼩⽑驴、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的细致刻画,展现了画作的细腻传神。
课⽂插图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对应的是课⽂第⼆⾄四⾃然段的内容,有助于学⽣图⽂对照理解课⽂内容。
教学⽬标1.认识“择、都、宫”等14个⽣字,读准“都、乘”等3个多⾳字。
2.能从第⼆⾄四⾃然段中选择⼀个⾃然段,说出课⽂是怎样围绕⼀个意思把⼀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内容和图画向别⼈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重点能说出课⽂是怎样围绕⼀个意思把⼀段话写清楚的,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是怎样围绕⼀个意思把⼀段话写清楚的,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一幅扬名中外的画》教案
3.布置作业,拓展知识: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比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品,独特的民的时候进行展示和交流。
板书设计:
亲身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感受,引起更强烈的兴趣,所以一开始让孩子们动手画画,为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奠定基础。另外,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会更加顺利地进入阅读阶段,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做铺垫。因此,上课时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就尤为重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照画面, 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
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师:(学生拿出图画纸)现在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出你所能画的人物。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你可以自己设计。(学生画画)在这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纸上大家最多画清楚了四五个人,那么依此类推,在一张长约528厘米,高24.8厘米的纸上最多也就能画100多个人物。可是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人,他在这样的纸上画了好几百个人物,个个活灵活现,你相信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吧!
四、单元总结
1.体会情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畅谈感受,体会民族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2.回顾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古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杜牧、王维;了解了蔡伦是怎样发明造纸术的;欣赏了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赵州桥;了解了张择端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案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介绍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包括画的作者、创作背景、画面内容以及画作的艺术价值等。
2. 相关知识: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把握课文的主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展示与表达: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作者:X3. 创作背景:X4. 画面内容:X5. 艺术价值:X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不少于100字。
3. 思考题:要求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下节课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_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人教版(部编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这个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共包括四篇课文。
本单元为学生悄悄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了纸的发明,领略了古代建筑赵州桥的风采,欣赏了名扬中外的古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主要是介绍北宋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面的几个段落介绍了各行各业、热闹的街市以及桥北头的具体场景的画面内容;最后以《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结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这幅绘画作品的同时,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找出它名扬中外的原因,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许多学生能够搜集有关的资料。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主要是依靠直观的、具体的内容。
由于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学生的生活情景相距很远,我提前布置了让学生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择、、都”等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作、乘、笼”;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并观察图画,初步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重点)4.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难点)教学设想:1“对照画面学课文”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新接触的。
考虑到《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个学段的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生活情景不熟悉,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由于画面中的场景距离现实很远,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还不强,因此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是教学难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设计让学生对照多媒体上的图片还有课本上的局部图,凭借联想,借助生活体验,将文本信息转化为形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及课后反思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
1、师: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什么叫名扬中外?2、(课件欣赏)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与习资料)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自由地读课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三、精读课文。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
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背景知识:介绍《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
2. 艺术特点:分析画作在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3. 艺术鉴赏: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画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画作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图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中国古代绘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背景知识介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图片,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
3. 艺术特点分析: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画作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幅中国古代绘画进行欣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课题:中国古代绘画鉴赏3. 教学内容:- 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 构图、线条、色彩等艺术特点- 欣赏和分析方法4.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艺术特点分析- 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选取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绘画,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资料,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下节课分享。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幅名表中外的画》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幅名表中外的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b. 掌握描述和比较画作的词语。
c. 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运用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c.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和区别。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和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画作的兴趣。
a. 准备一些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b.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画作吗?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二、新授(10分钟)1. 呈现课文《一幅名表中外的画》,并逐句解读。
a. 教师朗读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的理解。
b.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习比较描述词语。
a. 呈现比较描述词语的卡片,如“大、小、高、低、长、短”等。
b. 解释每个词语的含义,并请学生举例进行练习。
三、互动(10分钟)T:上午好,同学们!S:上午好,老师!T: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在这个课文中,有一个画家叫许重阳,他的画作非常有名。
请大家打开课本,跟我一起读一读这个课文。
(学生跟着教师读课文)T:好,现在大家都读完了吗?S:读完了!T:非常好!这个课文主要讲述了许重阳创作的一幅著名的画作,题目是《云峰图》。
他在画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丽的山水景色。
但是,画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S:老师,是画面中那片蓝天白云!T:非常棒!的确,那片蓝天白云给人一种宽广开阔的感觉。
如果你是画家,你会如何描绘这片蓝天白云呢?请大家动手试试,用纸和彩色笔,画出你理想中的蓝天白云。
(学生们拿起纸和彩色笔,开始画画)T:同学们,画完了吗?S:画完了!T: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大家的作品。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语文三年级下册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认识“择、宫”等8个生字,读准“乘、笼”2个多音字。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在教学中,择机指导学生读准本课生字的读音,重点关注“择”,它是平舌音。
本课还有2个多音字“乘、笼”,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了解这两个多音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它们在文中的具体意思确定读音。
阅读理解三年级的学生要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带着问题去默读。
要指导学生在默读课文时,带着问题默读,在默读中明白《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另外,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这是一篇如实描述风俗画的文章,课文插图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
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以读促进理解。
积累运用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学习第2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句中进行体会,如课文用7个“有的……”的句式写出了形态各异的人,从中感悟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清明上河图》视频。
2.制作课件,搜集《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等。
2.一张图画纸。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板块一 实践对比,激发兴趣1.实践激趣:(学生拿出图画纸)现在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出你所能画的人物。
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你可以自己设计。
(学生画画)在这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纸上大家最多画清楚了四五个人,那么以此类推,在一张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纸上最多也就能画100多个人物。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宫、凑”等9个生字,会写“赵、廉”等13个字,会写“名扬中外、形态各异”等词语。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介绍《清明上河图》。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展示、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珍惜文化遗产的态度。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3. 讨论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和艺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 用自己的话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 《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总结并引入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解释生字词。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它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点?”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并补充讲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四、实践1. 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清明上河图》。
2. 学生分组绘制《清明上河图》的部分场景,展示并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略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精品整理】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借助视频拉近距离,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和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样学生既读懂了文本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使孩子在心田累积的不仅是画面,是文字,更是文化的积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同学们,《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的国宝,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它被制作成三维电子版的在中国馆展出,今天我们只是借助多媒体远远的欣赏了这幅画,不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真正的画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里,希望大家去北京旅游时别忘了去亲眼看看这稀世之作。
3.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
2.赏读,展开想象。
(1)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
(2)《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
(3)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 美读,表达情感
1.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2.理解题目。
(1)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3.师生交流:
(1)看着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我知道你们已经胸有成竹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名画《蒙娜丽莎》的基本信息。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
教案内容:一、课前准备:1. 准备一幅名画《蒙娜丽莎》的图片。
2. 打印一些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小抄,供学生参考。
二、导入新知:1. 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对名画的兴趣。
三、讲解画作背景:1. 介绍画作《蒙娜丽莎》的作者以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2. 讲解画作的创作背景及其象征意义。
四、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1. 分发小抄,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帮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他们对《蒙娜丽莎》的感受,并与同伴分享。
五、创意绘画活动:1. 提醒学生画出他们的创意绘画作品,可以是《蒙娜丽莎》的改编或者其他自己的创作。
2. 鼓励学生在画作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注重细节的描绘。
六、展示和分享:1. 学生完成绘画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并交流对彼此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七、总结与反思:1. 回顾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强调名画的魅力和艺术性。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创作绘画过程的日记,包括对《蒙娜丽莎》的感受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2. 鼓励学生将日记中的细节和感受进行详细描述。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名画《蒙娜丽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准确描述。
创意绘画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通过展示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彼此作品的理解。
个人感想反思方面,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多思考一些创新的点子,或者提供一些绘画技巧的指导,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绘画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教(部编版)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认识“择、宫”等10个生字,读准“都、作”等4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4.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难点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准备】1.搜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3.抒情音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欣赏一幅古代的绘画作品,认识一位杰出的画家。
2.揭题解题。
(板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解读“名扬中外”——全世界都有名;换词(举世闻名、世界著名、闻名于世、闻名中外、名扬四海等)二、初读,感知大意。
1.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生自由地读课文。
2.指名逐段读文,读后大家评价,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呀?画上画了什么?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4.交流、梳理信息,了解课文大意。
生:我知道这幅图是一个叫张择端的人画的,他是北宋时候的人。
生:我知道了这幅画叫《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当时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生:我知道这幅画离现在已有八九百年了,至今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三、精读,赏画感悟。
1.赏读第二、三、四段。
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请你们再细细地看这幅画,再读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确实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汇报:(指着相应位置进行解说)(1)生:画面上的人物很多,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1.学生带着问题,讨论交流。
2.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并思考相关问题。
3.学生汇报。
4.学生活动:默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并小组内讨论。
5.生品读第2自然段
6.生: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画上有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和读书人……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关于这幅画,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2)小结:第1自然段从年代、作者、画名、画面内容、保存地点,总体介绍了这幅画。
3.学习2-4自然段,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①教师提出问题:画上都有什么?为了把画面上的“各行各业的人物众多”这个意思写清楚,课文用“有……有……有……”的排比句式来具体介绍,并用省略号告诉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行业。板书:人物 多
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有的”,学生读后面的部分。板书:形态各异 清楚
(4)品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写的哪里?板书:情景 传神
①教师出示桥北头局部动图。
②教师小结。
4.学习第5自然段,了解画的历史价值。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赏析《清明上河图》。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你想说什么?
活动意图:
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了解画家、作品
环节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教师活动:
1.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
2.教师介绍张择端(出示课件)
3.了解作品(出示课件)
4.《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为绢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部编新人教版三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表格式+反思)
的内容。同时利用抓中心句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此同
时,教师还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张扬祖国灿烂
反
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资料补充等多样化学习形式更
好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灿烂、历史的悠久,从而自然激发出内心的自豪
思 与骄傲之情。但本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倾听、表述等
(20XX-20XX 学年度下学期)
课题: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XXX
教师
教学
内容 简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 端的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历史价值,表现了中华传 统文化的博大,激发了炎黄子孙的骄傲之情。
学生 学情 分析
三年级学生才刚刚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他们对事物的鉴赏能力 还有些稚嫩,况且这是一幅学生不容易见到的名画,要让他们通过语 言文字去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绘画艺术和历史价值是有难度的。但 是现在网络发达,因此可以借助视频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 课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与艺术价值。 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具学具及 收集关于画作作者张择端的资料,背诵文 课时
1 课时
精品文档
1
多媒体应用 化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择、都,宫、摊”等 14 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精品文档
2
学
2.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导学生理 解“名扬中外”的意思(名气很大),同时明确 画作名称(《清明上河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择、宫”等10个生字,读准“都、作”等4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4.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难点
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准备】
1.搜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3.抒情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欣赏一幅古代的绘画作品,认识一位杰出的画家。
2.揭题解题。
(板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解读“名扬中外”——全世界都有名;换词(举世闻名、世界著名、闻名于世、闻名中外、名扬四海等)
二、初读,感知大意。
1.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生自由地读课文。
2.指名逐段读文,读后大家评价,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呀?画上画了什么?想用什么方法来
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4.交流、梳理信息,了解课文大意。
生:我知道这幅图是一个叫张择端的人画的,他是北宋时候的人。
生:我知道了这幅画叫《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当时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生:我知道这幅画离现在已有八九百年了,至今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三、精读,赏画感悟。
1.赏读第二、三、四段。
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请你们再细细地看这幅画,再读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确实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汇报:(指着相应位置进行解说)
(1)生:画面上的人物很多,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
(板书:人多)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看图根据这些人物的外貌动作猜猜他们是干什么的?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指名读)想一想,还有哪些人?
(2)生:这幅画展现了街市上的热闹场面。
并读第3自然段(板书:热闹)
师:街市上有各种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语气放慢,引导学生继续想像)
师:街上的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还有什么样的?(生进行想像,交流)
这可真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3)桥北头的场景非常有趣,读第4自然段。
老师补充:连生活中这样一个普通的场景都被张择端描摹的活灵活现,趣味十足,画家的技艺真可谓“高超”。
这幅画真可堪称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升华,情读积累
1.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生: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肯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观察收集各行各业的形象,街市热闹的场景、趣事。
生:张择端真令人佩服,画中的人物、景物-------无论大小都是那么传神。
2.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全文。
(生自由读文)
五、作业
1.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2.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课文小结】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画家用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泛而细致地描写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民俗风貌。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灿烂的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设计】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总体介绍:行业——人多
具体介绍: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
艺术价值
【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
”
我在教学中设计中体现以下两点:一在内容上,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二在方法上,注意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学生自读课获取信息。
学生自主阅读之后,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
课上,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历史价值以及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虽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我并没有放任自流。
我顺势梳理和归纳学生的零星信息,并将个体的读书收获不断辐射到全体学生。
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信息,学生已对课文的内容及文章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
然后,读文,感悟语言,激发情感。
重点赏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这一过程仍然充分关注到了学生个体的读书感受,没有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花费过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