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一第六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一第五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2012·枣阳市高级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玉石城缘程亮一直以为秋天并不如笔下那般凄风苦雨,至少还有金灿灿的银杏叶在。
一叶叶宛如总角孩童肉乎乎的小掌,在轻风中招摇晃荡,笑声响彻寰宇,偶尔又温润得一如蓝田美玉不露锋芒地撒出的点点晶光,在城市的上空一隐而过。
我习惯把城市比作玉石。
有一年夏天,我抑郁得发疯。
看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工作,看着身旁青云直上神采飞扬的同事,马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我流着眼泪想,我的梦想死掉了。
我开始失落并厌食。
母亲没有办法,帮我请了长期的病假,任由我开始无所事事的时光。
每天,我不说话,由公交车带着,绕着这个城市不停地转。
大批的人潮在我的身边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我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高低起伏的屋脊和房梁。
公交车在终点站停下,我走进一条小巷。
青石板踩在脚下隐隐传出轻灵的回响。
我低着头看那映着纵横丝纹的石板透出的点点幽深,不期然抬头,左手边是一堵耸入云天的石墙。
青石砖残损的棱角已经圆融,手指触及时,光滑中渗入隐隐的冰凉。
石面上细小而平滑的纹路和凹凼,在时间的抚摸下,已经成为青砖与生俱来的印记。
石砖与石砖的接缝间生出薄薄的一层青荇,指尖依稀能触及从里面涌出的源源不断的潮湿而温暖的水汽。
偶然在隙口会伸出一朵精致细巧的无名小花,不招摇,不瞩目,却是对青砖最忠实的守候。
这些石砖,他们当年应该是怎样的优秀,怀有怎样的向往,然而现在,他们共同成就了一堵青灰的不起眼的石墙,一站就许多年。
细看这堵石墙,除了一寸安身之地,他没有给他的子民更多的呵护。
他甚至无法给他们一丝光艳明丽的色彩。
可是,他教会了他们如何把伤口开成一朵婀娜多姿的花,如何在方寸之地把自己延伸到无限的远方。
他的头仰望着天空。
他的视线中有蓝天、白云、飞鸟、清风,他的身下有稳健的大地。
他的生命丰盈而厚实,他亦复多求?他是流光溢彩林立高楼中的一堵青灰的石墙,可是他有自己的心跳。
他的心跳平稳而沉着。
我弯下腰抱头痛哭,我听到我的血管破裂的声音。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一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契诃夫[俄罗斯]康·费定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后面呆着。
有一次,他说:“我写生活。
”是的,他写生活。
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
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像力所诞生的人物的丰富和不同面貌上与契诃夫相比。
与最伟大的小说家们以自己的人物表现出整个时代的特性一样,契诃夫以自己的典型人物和形式表现出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期那永远离去的俄国的形象。
由于契诃夫在他的艺术中所介绍的社会的无限广阔性,似乎可以把他与巴尔扎克相比拟。
他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并把这个大世界引向自身,进入阿列克辛市、梅里霍沃庄园和雅尔塔那封闭的角落。
大世界并没有给他以安宁。
他也没有找到安宁。
“干瘪的小老头”只是他想装装样子而已,为的是躲避日常生活的缠扰,独自一人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急于想参加战争的契诃夫决定,必须以一个医生,而不是记者的身份上前线——因为医生将看得更多。
这是他的天性——想看得更多。
“如果我是医生(他写道),那么我需要的是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那么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而不是在小德米特罗夫卡……我需要哪怕一小部分社会和政治生活,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种面徒四壁的、没有大自然、没有人、没有祖国、没有健康和胃口的生活——并非生活。
”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
它发现了契诃夫——这位复杂的、有时不可企及的深刻的作家。
幽默家和独幕轻松喜剧的作者,为自己时代极为喜爱的契诃夫受到许多问题的折磨:我为什么写作?需要我吗?艺术家的事业是什么?我的文学职业的目的是什么?“多余的人”概念的创始人,没落社会黄昏的写生画家,最精细的心理剧和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的作者契诃夫说:“我认为最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能、爱情和摆脱权力与谎言的绝对自由,最后两项无论如何得表现出来。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一部分第十一章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题组一准确专练1.据报道,某地在一次系统内竞职笔试中,请了18名少先队员监考,结果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个作弊者。
消息传出,引起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制度创新,值得推广;也有人认为这是无奈之举,让人悲哀。
请你对这种做法发表看法。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态度鲜明。
(不超过8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答题时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恰当,表达流畅。
答案:(示例一)这是制度创新,值得推广。
此举保证了这次考试的公正性和社会参与监督的有效性;对于考试者和参加监考的学生,都是一次鲜活的诚信教育。
(示例二)这是无奈之举,让人悲哀。
这凸显了成人防作弊机制的苍白,成人的丑陋而要靠自身来克服,不能利用学生的纯洁;如此诚信缺失的现实,可能会对小学生有负面影响。
2.读下面的小幽默,简要回答问题。
一个顾客在酒店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问酒店的老板:“你们这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样的心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
高考语文总复习 电子题库 第二编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一节优化演练知能闯关 新人教版(通用)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电子题库第二编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一节优化演练知能闯关新人教版(通用)题组一通假字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樯橹灰飞烟灭D.一尊还酹江月解析:选D。
“尊”通“樽”,酒杯。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C.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D.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解析:选D。
A.“陵”通“凌”,欺侮;B.“具”通“俱”,全,都;C.“见”通“现”,出现。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C.主辱,臣死有余僇D.敛赀财以送其行解析:选B。
A.“见”通“现”,出现;C.“僇”通“戮”,罪;D.“赀”通“资”。
题组二一词多义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解析:选D。
A.对着;阻挡。
B.适合;必定。
C.应当;判罪。
D.应当;应当。
5.下列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解析:选C。
A.不是;B.除了;C.责怪;D.不对,错误。
6.下列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解析:选C。
A.使担负,使承受;B.依次,凭借;C.辜负,对不起;D.违背。
题组三古今异义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解析:选C。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二部分第十三章优化演练知能闯关
题组一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周晓枫是北京人,曾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社等担任过编辑,并出版了《鸟群》《孔雀蓝》《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等科普作品。
B.贾祖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倪焕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的其他作品还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景泰蓝的制作》等。
C.王实甫是明朝著名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西厢记》是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改编的,塑造了张生、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D.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作家,他在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戏剧作品中大力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解析:选D。
A.《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贾祖璋;B.“贾祖璋”应改为“叶圣陶”;C.王实甫是元代人。
2.(2012·宜昌英杰学校调研)下列有关文句依次出自哪部作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③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④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A.《红楼梦》《论语》《三国演义》《哈姆雷特》B.《西厢记》《庄子》《三国演义》《窦娥冤》C.《西厢记》《论语》《水浒传》《窦娥冤》D.《红楼梦》《庄子》《水浒传》《哈姆雷特》答案: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305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再别康桥》《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
C.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石头城》是唐诗的代表作,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的代表作。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二第五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乞丐与富翁的传说陶纯乞丐在城里的繁华地带乞讨了一年多之后,终于发现了一个理想的乞讨场所。
这场所远离市中心,在城东云龙山下的一条马路边。
沿马路的走向往上看,是依山而建的一座座小洋楼,小洋楼掩映在红花绿树丛中,像一个世外桃源。
乞丐的年龄并不大,但为了顺利讨到钱,他不得不将自己打扮得老相一些。
他还寻思,自己的模样不能太窝囊,太窝囊的话,人们见了他就会像见到苍蝇那样恶心地走开,根本没有好心情丢给他钱。
每天都有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富人从乞丐面前走过,走向不远处的那些小洋楼。
乞丐翻来覆去说着乞讨的话,当然大多数富人都对他置之不理,扬长而去,偶尔有个把人在他面前停顿一下,丢给他一张票子。
乞丐不由心花怒放,因为这一张票子顶得上他在别处乞讨三天还不止。
有一个矮矮胖胖、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富翁刚搬到这里来,乞丐觉得这人面善,再遇上他时,乞讨起来就格外用心用情。
乞丐几乎声泪俱下地说:“先生,行行好吧,俺爹是个瞎子,俺娘瘫痪在床,俺老婆给人贩子拐跑了,俺女儿又得了白血病,没钱治病,眼看就要咽气了……。
”富翁看了乞丐一眼,嘴角动了动,摆摆手止住他,从兜里摸出一张百元大票,扔在他面前的一块肮脏的白布上。
乞丐赶忙作揖跪拜,连说:“恩人,恩人,俺一辈子记着您……。
”等他抬起头来时,看到大恩人已经走远了。
两天后,那位留小胡子的富翁再次从乞丐身边走过,乞丐先作揖磕头,说:“先生行行好吧,俺想送女儿去医院,但俺交不起住院费……。
”富翁这回连眼皮都没抬,像甩手丢一只烟头那样,扔下一张百元大票后快步远去。
留小胡子的富翁买了辆油光瓦亮的小卧车。
从那以后,每逢富翁坐车路过,乞丐都冲着那辆小卧车行大礼。
如果富翁步行而来,乞丐就张口乞讨。
令乞丐喜不自胜的是,自己差不多每次都有收获,很少有落空的时候。
他想,这个富人可真是天底下最好的,这个天底下最好的富人居然让自己碰上了,老天爷有眼啊!这天黄昏,富翁又款款出现了。
乞丐酝酿好感情,待富翁走到五米远的地方时,先作揖跪拜,然后噙着泪说:“先生,托您的福,俺女儿住进了医院,但住院费眼看又花光了……”。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一第三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2012·武汉市钢城四中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市张抗抗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
地很平,一马平川。
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粗糙的沙滩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砾,精细的沙丘上刻着一圈圈如年轮般的波纹;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岗,如长堤般延绵伸展;路边掠过废弃的村落,断墙残垣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黄……偶尔有远远的山,卧龙似的蜿蜒着,如黑黢黢的树根纠结、缠绕在一起。
皱褶却整齐而光滑,透着西北的苍劲。
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
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
当然,还有白灼的阳光,令戈壁越发一览无余。
在长久单调的旅途中,假如眼前忽而掠过几丛稀稀拉拉的骆驼草,那样短暂而可怜的一点绿色,也会给人带来莫大的惊喜。
出凉州,经张掖,过酒泉,漫漫长途,古城的绿洲与绿洲之间,没有河,没有泉,也没有井。
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
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抑或是海,灰蓝色的水波漾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
水上横着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
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
“那一定是个好去处了。
”我问,“那是个什么地方?”“是海市。
”司机回答。
“海——市?”“这真的就是海市?”有点儿怀疑自己的眼睛,也怀疑司机漫不经心的介绍。
就只差停车下车,自己徒步大漠,直奔那远处的湖岸,去看个究竟了。
“——嗨,你去吧,没等你找着那个地方,你就在沙漠里渴死累死了。
”司机显得有些幸灾乐祸。
脑子里忽然涌出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
……焦渴的找水人,怀着虔诚和崇敬之情,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耗完了最后一滴血,倒毙在沙漠里。
也许临死时,还在期待着他那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会如奇迹般出现……如不是亲见,我也不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会是一个骗局。
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优化演练智能闯关测试(一)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测试(一)语文 巩固跟踪 题组一 基础练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而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陈涉翁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来” ②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 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⑥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⑦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⑧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2.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呵”,“喝问” ②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什么” ③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哪里” ④疑问代词,“为什么” ⑤疑问代词,“怎么” ⑥副词,表程度深,“多么” 3.乎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与蔺相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②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③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④介词,相当于“于” ⑤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相当于“吗” ⑥语气助词,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乃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副词,“就、才” ②副词,表转折,“竟、却” ③副词,“就” ④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⑤副词,“甚至” ⑥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 5.其 ①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节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与蔺相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 ②语气助词,无实义 ③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 ④语气副词,表反诘,“岂,难道” ⑤远指代词,“那、那个、那些” ⑥代词,表第三人称,“他” ⑦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⑧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 ⑨代词,表第一人称,“自己” ⑩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6.且 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节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不如也。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一部分第二章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题组一同音字1.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消铄座右铭迫不急待休养生息B.精粹圆舞曲以儆效尤提纲挈领C.气慨拌脚石卓而不群穷兵渎武D.嬉戏副食品穿流不息不肖子孙解析:选A。
A.消—销,急—及;B.全对;C.慨—概,拌—绊,而—尔,渎—黩;D.穿—川。
2.(2012·红安二中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轻于洪毛B.备至照相机两败具伤自作自受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解析:选C。
A.洪—鸿,B.具—俱,D.计—技。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意蕴遏杀抽搐改弦更章B.卓然报怨没辙精神焕散C.风糜锃亮濒临陈词烂调D.朦胧晨曦干瘪局促不安解析:选D。
A.遏—扼,章—张;B.焕—涣;C.糜—靡,烂—滥。
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慨叹概莫能外笑嘻嘻嬉皮笑脸B.浸渍百毒不侵捡芝麻挑肥捡瘦C.消弥朝辉夕阴过渡期六根清静D.水分寻人启示烂摊子蛛丝蚂迹解析:选D。
A.无错别字;B.捡—拣;C.弥—弭,辉—晖,静—净;D.示—事,蚂—马。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辐射戎马倥偬不明就里无耻斓言B.赝品鬼计多端相辅相成老生常谈C.惯性忧柔寡断高屋建瓴唇枪舌剑D.斡旋开源节流备受青睐好高骛远解析:选D。
A.斓—谰;B.鬼—诡;C.忧—优。
题组二形近字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切磋思辩蕴涵佶屈聱牙B.凝冻联袂鄙夷大相径庭C.融和蹉跎参与杉杉有礼D.糟塌揣测犷悍水泄不通解析:选B。
A.辩—辨;C.杉杉—彬彬;D.塌—蹋。
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祥招募化妆品唉声叹气B.拂晓上映影碟机循规蹈矩C.光彩陷井铆劲儿世外桃源D.度假作祟水笼头事必躬亲解析:选B。
A.祥—详;C.井—阱;D.笼—龙。
A.厝火积薪青山绿水伊呀学语责无旁贷B.心有余悸专心致志惹是生非插科打诨C.有案可稽一脉相成徇情枉法味同嚼蜡D.出人头地和颜悦色骄若惊龙张皇失措解析:选B。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二第一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片白云谢志强他欣喜地听着羊圈里传来的羊叫声,他蹲在靠墙的地炉旁边,清出昨晚烧过的余灰,然后,用松枝和牛粪点火,放上铜壶。
水隐约地吟唱的时候,他掰了块砖茶丢进去,轻烟暖和着屋子。
这时,屋外响起急骤的脚步声。
渐渐近了,门框里出现女儿一张惊惶的脸。
女儿哭着,说:“阿爸,我那只小羊羔死了。
”他注视着地炉里的火,表情平静,说:“嗯。
”女儿说:“昨晚它还活蹦乱跳呢,可阿爸,它今天硬得像块白石头。
”他脑子里还留着昨晚扫荡山谷的暴风雪的喧嚣声。
他说:“我等会儿去处理。
”女儿泣声说:“阿爸,小羊羔……”他倒出奶茶,取来糌粑,说:“坐下来。
来,别的羊还等着你上山吃草呢。
”父女俩安静地吃着。
他想起有一回眼睁睁地看着雪崩淹埋了牦牛,还有狼、雪豹、狐狸,秃鹫叼走了羊羔。
他对失却有着精神准备,知道挡也挡不住。
他捏着木勺舀着木碗里的糌粑,嚼出响声。
女儿似乎担心响声惊扰了什么,嘴里克制着,她用手掰着糌耙。
等到他听到出去的女儿模仿羊的叫声的时候,他站到门口,望见峡谷里那一群羊,像白云一样飘离村庄。
他嚼着奶酪,来到空寂的羊圈。
羊圈里充满羊的气味。
羊圈旁边有一块石头,他把那只死了的羊羔拎上去。
身后是零零落落的石屋,前边是起起伏伏的谷地。
刀子像长了眼一样剥开失却温暖的羊羔,他的嘴里念叨着什么。
一张皮展开摊晾着,它将是女儿冬天穿的皮夹。
羊毛稚嫩可爱地卷曲着,一绺一绺卷曲得那么自然,却已经没有时间再舒展开来了。
先是听见乌鸦的叫声,像是被风吹乱了的乌云。
他知道,它们是冲着羊羔来的。
阳光下,肝脏、肚肠闪耀着新鲜的光泽,还有凝固的血。
他用泥土搓洗着双手。
乌鸦迈着试探的步子往他这边靠近。
随后,高阔的蓝天上,出现一个斑点,慢慢地,他眼前的地上有一个偌大的影子在移动,秃鹫展着巨大的翅膀已濒临他头顶的天空,稳稳地滑翔着。
他甚至看见了秃鹫那炭火一般的眼珠。
他卷起羔皮回屋。
背后传来一阵乱乱的鸣叫声。
乌鸦躲闪开了。
不知从哪儿又赶来几只秃鹫,俯冲下来。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语文卷专题01 字音含答案
01 字音1.(2012·湖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屏除(bǐng)椎心泣血(zhuī)抛头露面(lù)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B。
桎梏(gù)振翮高飞(hé)嘁嘁喳喳(zh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sì)C。
拜谒(jié)怙恶不悛(hù)金蝉脱壳(qiào)鹬蚌相争,渔翁得利(bàng)D。
巷道(hàng) 戎马倥偬(zǒng)碑刻拓本(tà)解铃还须系铃人(xì)【答案】D【解析】A项,“椎”应读作“chuí”;B项,“喳” 应读作“chā”;C项,“谒” 应读作“yè"。
3(2012·天津)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歆(xin)羡懵(měng)懂浸(qīn)润含英咀(jǎ)华B.绮(qǐ)丽着(zháo)装崔嵬(wéi)敷衍塞(sè)责C.岑(cén)寂手帕(pà) 飙(biāo)升越俎代庖(bāo)D.杜撰(zhuàn)骸(hái)骨耸(sǒng)立光阴荏苒(rǎn)【答案】D【解析】A项“浸”读“jìn",“咀”读“jǔ"。
B项“着”读“zhuó" 。
C项“庖”读“páo”。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安分(fèn) 暴躁(zào)流水账(zhàng) 捕风捉影(pǔ)B. 莅临(lì)偌大(nuò)贴标签(qiān)独辟蹊径(xī)C. 箴言(zhēn) 笑靥(yè)购物券(quàn)呱呱坠地(gū)D。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二第四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傻牛然牛然是我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
他长着一个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
平日上学,他总是背一个他姥姥去菜市场买菜时用的大提兜。
牛然的样子笨笨的,傻傻的。
我们都说牛然有点傻。
“牛然,擦黑板去!”牛然听到我们的叫声,便会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
他不知道擦黑板,根本不必那么使劲,把自己弄得一头一脸都是粉笔末。
“牛然,明天替我值日!”次日下午,牛然便连玻璃也给擦了,连楼道也给拖了。
他不知道,那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值日,只要扫扫地就行。
他卖了力气,还被我们骂得要死。
有时候,我们会心血来潮,想法气气老师,在老师的教科书里夹个小虫子,或在她的座位上画个小乌龟。
老师发现后,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我们面前,把锐利的目光扫向我们,然后大声发问:“谁搞的?”全班举手,异口同声:“牛然!”然后哄堂大笑。
牛然也笑着,像是为我们担负着。
老师自然不信:“牛然你说,是谁干的?你说是谁,那肯定就是谁。
”老师望着牛然,满眼鼓励的目光。
牛然站起来,目光同样扫向大家。
这时他说谁都行,说谁就是谁,不必太认真。
平日班上,整他耍他,拿他开心的人多了,可他没有找出谁。
“不知道。
”牛然老实地回答。
我们就知道牛然肯定会这样回答,他肯定会这么老实,这么蠢笨。
牛然不会错怪任何人,不会抱怨任何人。
“牛然,你怎么这么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然。
一次下大雨,好大好大的雨,学校前面的路全被淹没了,白茫茫的一片。
老师说,谁在前边带路?我们把牛然推到了前头。
他好几次摔在沟里,一身的泥水,却微笑着,把我们一一带到家。
一次班上野炊,要从家里带各种用具。
老师给我们分配了谁该带什么,下课了,大家蜂拥至牛然的面前,再把任务一一分配给他。
第二天,牛然背着锅、碗、米、面、油、醋……把他家的东西几乎都背来了。
东西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似小山一样,牛然一头一脸的汗水。
老师惊得瞪大了眼睛,接着把目光扫向我们,我们全都两手空空。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一部分第八章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题组一选用句式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丰富多彩的大型文艺晚会。
《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________;《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填入上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C.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解析:选B。
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出自杜甫的《月夜》,写妻子望月思夫。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语段中“中外艺术家”“世界各地人民”等内容联系起来,合乎语境。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写出了恢弘阔大的江面风景。
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杜甫的《旅夜书怀》,写出了雄浑壮阔的夜景。
上述三项所引诗句均与晚会情景不协调。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______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解析:选B。
《到京师》“城雪初消”“春来第一声”等语句表明诗中描绘了一幅早春京城美景图。
B项“柳梢听得黄鹂语”突出了早春的特点,与上下文连贯。
A项“落红满地”表明是暮春之景;C项“春山一路鸟空啼”写的是盛春之景;D项“楼阁新成花欲语”虽然写的是初春花最新盛开,但比“柳梢听得黄鹂语”更晚,与“春来第一声”不符。
3.(2012·建始县第一中学模拟)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________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高考语文总复习电子题库 第十八章第五节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新人教版
(山东专用)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电子题库第十八章第五节优化演练知能闯关新人教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
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
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之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因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
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得力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
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
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
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
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过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少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的《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等,词气颇为尖刻。
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
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究,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们疑惑不解。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您的字写得这样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众人顿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
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
”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
处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
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三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2012·孝感高级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警为保护大学生坠崖获救学子表现冷漠十多名复旦大学的学生被困在黄山上一段未开放的区域,为救学生,一名民警坠崖牺牲。
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复旦学子不但没有感恩和反思,反而在论坛上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该由谁来掌权,发表冷漠的言论“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
复旦学子的冷漠寒了网友的心,高校学子对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引来网上如潮的批评。
“一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网友“Z思沫”说,“中国走到该重读鲁迅的时候了。
”获救学子返校忙“夺权”12月12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安徽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在当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大学生全部安全脱险,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们走出危险区时,不幸坠崖牺牲。
“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
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
”12月14日13时,安徽媒体记者“淡淡esse香”在新浪微博中对复旦学生的冷漠提出了谴责。
“淡淡esse香”说,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18个大学生,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采访都是我们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我们一路跟到他们乘坐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
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
”这位记者说:“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
”“淡淡esse香”随后连续更新了数条微博,他为张宁海的牺牲感到不值,揭露了复旦学生在获救现场的无情无义,微博转发达4800多次。
这些获救的学子,回到学校后,已经不再是山上恐慌的迷路人,摇身一变又成了校园精英。
获救的18人中的杜彬是复旦登山协会成员,他在人人网与同学的一段对话,昨日被网友截图后放上微博。
刚刚获救回校的杜彬“心理状态还可以”,在给同学的留言中透露“校方让大家克制”,“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一第四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酒邹汉明如果要在酒类中找出一种契合江南人性格的品种来,那既非性情火暴的白干,也非混浊暧昧的米酒,更不是带着翻译口味的葡萄酒之类的假洋鬼子,而几乎——肯定——是黄酒。
首先是它的颜色,黄酒的暗黄,那是炎黄子孙皮肤的颜色。
最初的造酒师傅一定洞悉了空气、皮肤与水的关系,才酿造出了这么一种与劳苦大众的肤色相呼应的性格鲜明的中国酒。
不用问,老百姓家里的黄酒自然姓黄,是一种有着绵长时间概念的暗黄;是一灯如豆,映在原木家具上的暖色调的黄;是一种草黄,而非紫禁城里富贵至尊华美雍容的黄金之黄。
这样一瓶与天下穷苦人的脸色相匹配的黄酒,千百年间,在底层百姓的手上传递着,温暖着他们眼睛里混浊的希望。
苍白的嘴唇,混浊的眼睛,慢腾腾的性格,一张油腻腻的八仙桌,都是适合黄酒登场的。
“菰正堪烹蟹正肥”的时候,村场酒薄,光膀赤膊,点几粒花生米,呷一小口一小口的黄酒,酒力泛滥,一醉又有何妨!只是,黄酒仅仅局限在长江以南一块并不很大的区域——此间又以广大寒冷的乡村最为常见。
当然,黄酒的中心是绍兴,绍酒天下闻名。
说黄酒,不说到绍兴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对绍酒推崇备至,把它比作品行高洁、超凡逸群的清官和名士。
老头儿大概喝绍酒有点过量,一张嘴终于彻底绵软下来,于是,冲口而出:“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掺一毫假,而其味方真。
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
”一句话,可看出黄酒在文人士大夫心中占据的位置极其重要。
正宗的、窖藏数十年的绍酒,总是不多见的,吾辈也极少有机会喝到。
但在江南底层百姓的八仙桌上,在油腻腻的老灶头边,每家每户,至少是有一瓶包装简陋、价格便宜的黄酒在的——那是用于去除腥味的料酒,扮演的是和姜、葱、蒜等一样的角色。
比如,在剖开的鱼、捏好的肉丸子里兑上一点黄酒,立刻就会散发出一种醉人的酒香。
即使在某些蔬菜如茄子清炒的时候兑入一些黄酒,也别有一番风味。
黄酒有一股中药味,入口绵软,回味醇厚,暖心暖胃,其酒力是慢慢地上身的,喝起来不会像高度白酒,感觉到喉咙里有一道火舌流过。
2013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编第四部分第十八章专题一第一节优化演练智能闯关
1.(2012·云梦县曲阳高级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萝卜白菜的意识董桥我不懂画艺,却爱看画。
少年受环境熏陶,多看国画;稍后受西方人文思潮感染,一度醉心西画;于今中年情怀十分秋,仿佛悟出了疏影横窗的玄机,竟又耽悦浮现传统风骨的国画。
既有这份偏爱,照说应该学点画理,这样看画才可看出真乾坤;但我毕竟疏懒,总觉得心之所爱,何须讲理?于是,我说的传统、风骨,指的也就不是画的技巧,而是画的意识了。
张大千画过一幅关于萝卜白菜的画,题了一首石涛的七绝:“冷澹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
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绿缨红头的萝卜、鲜嫩青翠的白菜,此处已成寒士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诗,风骨自是越发峥嵘了。
再说,山水画中的一山一水大半被萦绕着故园梦影,难免隐含着几丝有爱有恨的政治联想,这时候,家国之感的传统,绝俗超尘的风骨,只好又向丹青之中去细辨了。
黄宾虹1924年为陈柱画过一幅山水画,陈柱有绝句二首作答,其一是:“万壑千峰欲插云,依稀莫辨故山村。
斜阳远映红于血,知是江山是血痕?”第二首更说道“神州破碎难回首,只向先生画里看!”陈柱虽然晚节不保,在汪伪政权下当过南京伪中央大学的校长,但他到底深明中国艺术的意识和中国画家的气节,诗中不至于辜负黄宾虹画里的寄托。
至于李可染画《万山红遍》,画《井冈山》,用意当然也在于描绘“改变中国命运”的山水景致,笔底的政治意识再清楚不过了。
到了被打成“黑画家”,饱受迫害时,他在画室里坚持原则画出来的作品,想来又把故国山水纷纷化成了胸中丘壑,这些墨痕,一定更见古典中的今情了。
李可染论山水画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不仅涵盖了画艺的经验,而且流露出画人的怀抱。
我每次听画家论画,想到的往往不是画,而是人。
前几天,关山月趁来港之便,带了几张近作的菲林给我发表。
关老写梅,不知迷倒了多少人,我读过他的一幅墨梅,大字题了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铁干虬枝,孤标粲粲,真是神品!那时,和他谈起时下画人不知进出传统、终致不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问题,关老说,有东莞人卖席,顾客嫌席子太短不合身长,席贩说:是给活人睡还是给死人睡?客答曰:当然是给活人睡,席贩说:既是活人,难道不会蜷着身子睡吗?客哑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学的安静周国平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该奖的前一位得主爱尔兰女诗人希尼写信给她,同情地叹道:“可怜的、可怜的维斯瓦娃。
”而维斯瓦娃也真的觉得自己可怜,因为她从此不得安宁了,必须应付大量来信、采访和演讲。
她甚至希望有个替身代她抛头露面,使她可以回到隐姓埋名的正常生活中去。
维斯瓦娃的烦恼属于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成为新闻人物是一种灾难。
文学需要安静,新闻则追求热闹,两者在本性上是互相敌对的。
福克纳称文学是“世界上最孤寂的职业”,写作如同一个遇难者在大海上挣扎,永远是孤军奋战,谁也无法帮助一个人写他要写的东西。
这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的东西要写的人的心境,这时候他渴望避开一切人,全神贯注于他的写作。
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
最好的作家懂得孕育的神圣,在作品写出之前,忌讳向人谈论酝酿中的作品。
凡是可以写进作品的东西,他们不愿把它们变成言谈而白白流失。
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仅一千字,其结尾是:“作为一个作家,我已经讲得太多了。
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
”福克纳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因为:“毫无必要。
我写出来的东西要自己中意才行,既然自己中意了,就无须再讨论,自己不中意,讨论也无济于事。
”相反,那些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文学、谈论自己的写作打算的人,多半是文学上的低能儿和失败者。
好的作家是作品至上主义者,就像福楼拜所说,他们是一些想要消失在自己作品后面的人。
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就是自己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作品却遭到遗忘。
因此,他们大多都反感别人给自己写传。
福克纳告诉他的传记作者:“作为一个不愿抛头露面的人,我的雄心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从历史上销声匿迹,死后除了发表的作品外,不留下一点废物。
”昆德拉认为,卡夫卡在临死前之所以要求毁掉信件,是耻于死后成为客体。
可惜的是,卡夫卡的研究者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他的生平细节上,而不是他的小说艺术上。
在研究作家的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
十九世纪法国批评家圣伯夫认为作家生平是作品形成的内在依据,因此不可将作品同人分开,必须收集有关作家的一切可能的资料,包括家族史、早期教育、书信、知情人的回忆等等。
普鲁斯特则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这种观点作了精彩的反驳。
他指出,作品是作家的“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这个“自我”不仅有别于作家表现在社会上的外在自我,而且唯有排除了那个外在自我,才能全身心进入写作状态。
不管后来的文艺理论家们如何分析这两种观点的得失,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第一流的作家都本能地站在普鲁斯特一边。
然而,在今天,作家中还有几人仍能保持着这种迂腐的严肃?将近两个世纪前,歌德已经抱怨新闻对文学的侵犯:“报纸把每个人正在做的或者正在思考的都公诸于众,甚至连他的打算也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歌德倘若知道今天的情况,他该知足才是。
我们时代的鲜明特点是文学向新闻的蜕变,传媒的宣传和炒作几乎成了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志,作家们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争相与传媒调情。
新闻记者成了指导人们阅读的权威,一个作家如果未在传媒上亮相,他的作品就肯定默默无闻。
文学批评家也只是在做着新闻记者的工作,如同昆德拉所说,在他们手中,批评不再以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及其价值所在为己任,而是变成了“简单而匆忙的关于文学时事的信息”。
其中更有哗众取宠之辈,专以危言耸听、制造文坛新闻事件为能事。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的安静已是过时的陋习,或者——但愿我不是过于乐观——只成了少数不怕过时的作家的特权。
(有删节)本文指出,在研究作家的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
你对这个存有争议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另举例子加以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我认为研究作品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
因为了解生平有助于深入认识作家的性格及观点。
比如鲁迅先生,立志学医,弃医从文的人生重大选择,都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由救民之体魄到救民之精神的人生蜕变,从而更能读懂他文字中的郁愤和对国家、民族的痛彻肺腑的爱。
(示例2)我认为研究作品不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因为作家只有在写作状态时,才会倾吐出真实的自我而真正成为作家,读作品便可以品作者。
比如安徒生的童话,美好真诚,充满对世界的热爱,读他的文字,你尽可以感受他内心的爱的渴望,而不必拘泥于他在现实生活的坎坷和孤独。
2.(2012·秭归县第一中学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原,我的中国色乔良他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
天可真低,他想,一抬手准能碰到老天爷的脑门儿。
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
他伸出手臂,出神地欣赏着自己的皮肤,金黄的晖光从手臂上滑落下去,掉在高原上。
一样的颜色,他想,我的肤色和高原一样。
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喑哑而粗犷的古歌,刹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绦无隙的交合。
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
他不禁微微一笑。
然而,只一笑,那难以言喻的快感消退了。
渐渐塞满胸壑的,是无边的沙漠,莫名的苍凉。
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
只有我,他想,我和高原。
于是他又想,这冷寞、这苍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遗落在高原上的千年长史。
一千年。
畏惧盗寇的商贾们抛离了驼队踩出的丝绸古道,面对民族的武夫们丢弃了千里烽燧和兵刃甲胄,一路凄惶,簇拥着玉辇华盖,偏安向丰盈又富庶的南方。
南方,绿油油、软绵绵、滑腻腻的南方。
没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没有弥漫天际的黄沙烟尘,没有冰,没有雪,没有能冻断狗尾巴的酷寒,有丽山秀水,丝竹管弦,有妖冶的蛾眉,婀娜的柳腰,有令人销魂的熏风、细雨……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呵,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一并溶化!而历史,却在某个迷茫的黄昏,被埋进深深的黄土。
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厚的奥秘的高原,每一只彩陶罐、每一柄青铜剑都会讲一个先民的故事给你听的高原,沉默了。
陪伴它的,是一钩千年不沉的孤月。
唉,南方,南方。
他忽然想到了西方。
当黄皮肤的汉子们由于贫血而变得面色苍白时,麦哲伦高傲的船队刚刚在这颗星球上画完一圈弧线。
野心勃勃的哥伦布,正携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横渡大西洋,惊喜地打量着近在咫尺的新大陆。
真是一群好汉子。
有了他们,西方才后来居上。
他感到胸口有一团东西被揪得发疼。
他看到斯文·海定、斯坦因、华尔纳们,正把成捆的经卷盗出敦煌,正把昭陵的宝马凿下古壁,而恭立一旁的黄种汉,手里只有一杆能把自己打倒在地的烟枪!他,想喊。
他想站到最高的那架山梁上去,对着苍茫的穹窿嘶喊: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与兵马俑的行列?没有风,没有声息,高原沉默着。
一块没有精壮的血性汉子的土地是悲哀的。
他想起了他那些戴着立体声耳机、抱着六弦琴横穿斑马线的兄弟们,他们全都身条瘦长,脸色煞白,像一根根垂在瓜架上的丝瓜。
他们要去参加这一年中的第367次家庭舞会吧?他们的舞跳得真好。
他们忧郁的歌声真动人。
但,他们只从银幕上见过高原和黄土。
他们不知道紫外线直射进皮肤和毛孔时的滋味,更不知道那黄土堆成的高原上埋着的古中国。
可那才是中国,那才叫中国。
在病榻上呻吟了八百年,又被人凌辱了二百年的,不是真正的中国。
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道教,融合了佛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
真正的中国是一条好汉。
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高原也是一条好汉。
他真想把那些整天价只会怨天尤人的小白脸们都带到这里来,染他们一身一脸的国色——黄帝、黄河、黄土高原的本色。
让他们亲近一下泥土的纯朴和漠风的豪气。
他想,要使这片贫瘠的、失血过多的土地复苏过来,需要的是更强劲的肌肉,更坚硬的骨骼,更热的像黄河一般湍急的血流。
需要比麦哲伦和哥伦布们还勇健的如守护始皇陵的武士俑那样的壮汉。
他想,我也该是这样的汉子。
他想,有了这些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
因为轩辕柏在这里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
探讨作者为什么说高原是中国色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高原的黄色与国人的肤色相同(是国色)。
(2)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高原孕育了中华文明)。
(3)高原雄大、充实、苍茫的气质与中国血性汉子的气质相似,高原的精神与民族精神相一致。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朝清供汪曾祺“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
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
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
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
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
“橼”谐音圆,取其吉利。
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我家旧园有腊梅四株,主干如汤碗,近春节时,繁花满树。
这几棵腊梅磬口檀心,本来是名贵的,但是我们那里重白心而轻檀心,称白者为“冰心”,却给檀心起了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狗心”。
我觉得狗心腊梅也很好看的。
初一一早,我就爬上树去,选择一大枝——要枝子好看的,花蕾多的,拗折下来——腊梅枝脆,极易折,插在大胆瓶里。
这枝腊梅高可三尺,很壮观。
天竹我们家也有一棵,在园西墙角。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长不大,细弱伶仃,结果也少。
我不忍心多折,只是剪两三穗,插进胆瓶,为腊梅增色而已。
我走过很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壮的腊梅还没有见过。
在安徽黟县参观古民居,几乎家家都有两三丛天竹。
有一家有一棵天竹,结了那么多果子,简直是岂有此理!而且颜色是正红——一般天竹果都偏一点紫。
我驻足看了半天,已经走出门了,又回去看了一会。
大概黟县土壤气候特宜天竹。
在杭州茶叶博物馆,看见一个山坡上种了一大片天竹。
我去时不是结果的时候,不能断定果子是什么颜色的,但看梗干枝叶都作深紫色,料想果子也是偏紫的。
任伯年画天竹,果极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