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六、导管维护--冲管与封管
何时冲管:
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 应该冲洗导管;(PVC、PICC确定在血管内的 方式)
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导管,以便将输入的药 物从导管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
使用两种不同药物之间
冲管液:生理盐水
导管维护—冲管方法:脉冲式冲管
•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 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输液附加装置应和输液装置一并更换, 在不使用时应保持密闭状态,其中任何 一部分的完整性受损时都应及时更换。
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 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抗肿瘤药物防护
标准
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可配备溢出包:内含防水隔离 衣、一次性口罩、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鞋套、吸水 垫及垃圾袋等。 解读 •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尽量避免药物溅洒或溢出的发生。 但并不够绝对避免意外发生,做好防范和应急 •在储存、转运、配置和给药的任何区域都需要备有溢出处 理箱,确保应急时使用 。
冲封管实践标准
对于新生儿患者,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 在差异,所以冲洗液和/或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剂;
成人和儿童患者每次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之后,都应使用 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美国药典)封管
外周导管:生理盐水
PICC,CVC:0-10u/ml肝素盐水
封管液
PORT:100u/ml肝素盐水
导管拔除
• 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 使用说明书。
• 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 PICC、CVC、PORT还应保持穿刺点 24h密闭性。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practice)
---(INS-2011standards of
研究证明:DEHP对新生儿、儿童患者以及长期家 庭护理的患者而言,脂质中DEHP浓度升高是一 个危险。
4.输液器使用相关标准
5. 过滤器用于防止粒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过滤器使 用的具体类型和大小由输入液体性质决定,也可以由输 液附加装置或输液系统的组成部分决定。
8. 消毒时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 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9. 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 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3.液体配置相关标准
1. PN(肠外营养)宜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配置 ;宜现用现配,应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
2. 抽出的液体、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 后不得使用;
6. 0.2um,可以隔绝细菌、颗粒和自排气的过滤器用于过 滤不含脂类的液体。
7. 1.2um,可以隔绝颗粒和自排气的过滤器用于脂质液体 输注或3合1肠外营养的输注。
8. 标准血液过滤器:用于去除血液成分中储存的杂质。型 号:170-260um。
9. 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输注时不需要过滤器,除非制造商 另有规定。
2.基本原则
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 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2.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应重复使用。
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应选用一 次性安全型注射 器和输液装置。
4. 静脉注射、输血、输液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 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 置入外周静脉导管(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
10.单剂量容器(如瓶、袋、小瓶及注射器)开 启或插入针头后1小时内使用,容器中剩余 药液不能保存至下次使用。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消毒、穿刺、采血、拔针、按压
详细描述
静脉采血的步骤包括消毒注射部位 、穿刺血管、采集血液样本、拔针 后按压止血。
静脉置管操作规范解读
总结词
准确、安全、无菌
详细描述
静脉置管是一种将导管插入 静脉中,以便长期输液或血 液透析的方法,要求操作准
确、安全、无菌。
总结词
评估、准备、核对、选择血管和导管
具体要求。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03
包括药物配伍禁忌、注射速度控制、注射部位选择等方面的注
意事项。
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提高静脉治 疗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保障患者权益
确保患者在接受静脉治疗护理过程中得到安全、有效的服务,保障 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确保患 者安全、有效接受静脉治疗的关键, 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感染风险、提 高治疗效果。
02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述
规范的主要内容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
01
强调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原
则。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具体要求
02
包括注射器的选择、穿刺技巧、固定方法、拔针时机等方面的
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成功案例二
案例概述
某护士在静脉治疗护理中表现出色,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高度评价。
经验总结
该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应对各种静脉治疗护理情况;注重细节,严 格遵守操作规范;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具体做法
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培训和交流活动,与其他护士分享经验 ;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静脉治疗是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正确的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
因此,护士在进行静脉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1. 患者评估。
在进行静脉治疗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血管情况等。
只有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 消毒操作。
在进行静脉治疗前,护士需要对治疗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操作,确保患者不会感染。
消毒时需要按照规范使用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时间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是静脉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进行穿刺,并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穿刺时,护士需要注意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壁和周围组织。
4. 药物注射。
在进行药物注射时,护士需要按照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护士需要注意药物的注射速度和注射部位,避免药物外溢或局部反应的发生。
5. 观察与护理。
在进行静脉治疗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护理,保持通道通畅,避免感染和血栓的发生。
6. 记录与汇报。
在进行静脉治疗时,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并定期进行汇报。
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过程、药物使用情况、患者的反应等,汇报应及时准确,确保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总结。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是护士在进行静脉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因此,护士在进行静脉治疗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201405
WS/T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3.2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4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3.5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3.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解读《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 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我国首部静脉治疗领域的行业标准,由卫计会发布,2014年5月1正式执行。
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等级医院、基层卫生院、民营医院及私人诊所,用于规范医生、护士、乡村医生、药师等合法进行静脉治疗人员的操作。
标准具有强制效力,如临床操作未按此标准执行,有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 标准解读标准中部分条目对不同的静脉治疗方式采用的耗材和输液包材进行了推荐或强制性要求,对公司产品推广有一定帮助,总结如下,敬请参考。
图标注释: 推广方向 标准解读标准项目号项目效力标准内容密闭输液产品的推广根据此两条规定的精神,密闭输液的产品能免除在输液过程中微生物侵入,使输液系统保持在无菌状态,以保证此规范的实施效果。
我公司的密闭输液产品有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单、双阀),非PVC 多层共挤输液袋(单、双阀),聚丙烯共混输液袋(单、双阀)。
3.5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6.1.4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抗肿瘤药的全密闭式输注系统应包括全密闭的基础输液,此条是为了防止溢出或者逸散到空气中的抗肿瘤药物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健康造成伤害。
8.2.4抗肿瘤药物防护“静脉给药时宜采用全密闭式输注系统。
《安全输液》百问百答有助于《安全输液》书籍在各级医院的赠阅、相关知识培训5.2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脂肪乳注射液 输注时间本在说明书中已有规定,该规范再次强调,说明输注时间对脂肪乳输注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6.4.3.7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
PIVAS 的推广这两条有助于我公司进行PIVAS 项目的谈判和推广。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穿刺技巧
掌握正确的持针手法和进针角度,保持针头斜面完全进入血管。对于血管条件 较差的患者,可采用局部热敷、拍打等方法改善血管充盈度。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部位,减少血管损伤;掌握正确的拔针方法,避免血液 外渗。
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静脉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正确穿刺
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和技巧 ,以减轻患者痛苦。
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选择药物和溶液,注意药 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
密切观察
在静脉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同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 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给药途径
根据药物性质、患者病情及医嘱要求,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推注等。
给药时机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治疗作用及患者病情变化,合理安排给药时间,确保药物在体内发挥最佳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不良反应观察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药物不 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采用认知行 为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心 理支持策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 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 度过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难关。
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途径
1 2 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关怀,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良好 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5.置管后局部实施 正确按压拔除置管 鞘后立即按压穿刺 点2~3min,凝血功能 差者,按压5~6min, 按压力度均匀适中, 置管后出血严重者 可延长手指穿刺点 局部加压直至不出 血为止,做好交接
班
6.合理选用止血产 品如充气式气囊加 压敷料、吸收性明 胶海绵、凝血酶、
云南白药等
7.健康教育详细讲 解置管的目的及过 程,增加患者对置 管的信任感和安全 感,有效缓解紧张 焦虑心理,避免穿 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0
6.合理选用止血产品如充气式气囊加压敷料、吸收性明胶海绵、凝血酶、云南白药等 7.健康教育详细讲解置管的目的及过程,增加患者对置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有效缓解紧 张焦虑心理,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四)处理1.评估 (1)穿刺点渗血的程度 (2)穿刺部位有无肿胀 (3)出凝血时间 (4)基础疾病 2.处理措施(1)重新更换敷料,洗手,戴手套,擦拭消毒皮肤,自然待干,用无菌小纱布 (2cmx2cm)在穿刺点局部加压,并用手指按压止血2min或使用止血产品加压固定,防止继 续出血 (2)局部间断冰敷:更换敷料后,在静脉导管的敷料上用冰袋敷20min,(3)穿刺侧手臂制动, 如渗血不止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静疗团队专家会诊
40
血小板计数<20x10°/L时多数患者穿刺后发生持续渗血,置管后24h内渗血发生率可达100%
因此,当血小板计数<20x10°/L时,应谨慎行导管置管术 凝血酶原时间(PT)是肝移植患者PICC置管后渗血的主要影响因素,PT延长,静脉导管置入 后渗血量越多 (3)药物影响:肝素可延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干扰凝血酶的形成,诱发渗血
0
(四)处理1.评估 c7c6540d-fec4-46c1-be2c-02f3d2a89b39 (1)评估不到位1)病情评估不到位:对存在出血风险没有预见性 2)穿刺部位选择不合理:盲穿多为肘关节下静脉穿刺,穿刺针较粗,直刺血管时针头直接 进入血管而未在皮下走行0.5cm易渗血 (2)穿刺技术不熟练1)穿刺误入动脉 2)多次反复穿刺:不能做到一针见血或刺破深静脉下方血管壁导致出血,形成血肿 3)扩皮的创面较大、较深,穿刺血管推送置管鞘时动作生硬,导致血管和组织的机械性损 伤 (3)置管后立即输液1)置管后24h内输入化疗药物,受损的血管内膜在化疗药物的强刺激下,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加大了穿刺口渗血的概率 2)大量输入红细胞后,造成血液稀释性凝血成分减少,进一步造成血小板计数和其他凝血 功能下降,引起置管后渗血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7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要求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要求 。
本标准适合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 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医护人员。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8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引用 文件,仅所注日期版本适合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全部修改单)适合用于本文件。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4、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闭合输液装置,包含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导管部分 及埋植于皮下注射座。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13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5、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预防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9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1、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品(包含血液制品)以及血液,经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治 疗方法,包含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惯用工具包含:一次 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4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标准制(修)订与起草标准
本标准是首次制订,按照客观、规范、全方面、科学、详 细、符合当前国内外静脉治疗护剪发展程度、符合中国护理 模式标准进行起草。
静脉治疗护理_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解读
标准编制背景
2009年10月,中华护理 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 员会组织编写并出版了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 与实施细则》,开启了我 国在静脉治疗护理规范化 管理方面的探索。
标准编制背景
● 2011年初 接受编制任务
卫生部决定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作为我国卫生行业标准首批指定的护理行业标 准之一,从而加强我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的规 范化管理。
2011年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郑一宁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 、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委员会委员、 北京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护理杂志编委、 中国护理管理副主编、 北京护理学会管理委员会主委、 现代护理杂志编委、 北京市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任、 护理管理杂志编委、 北京医学会教育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不必(need not) 不宜(should not) 不应(shall not)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涉及内容
标准制定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 例》和《护士条例》。
标准制定规则: 按照GB/T l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标准发布时间:2013-11-14 标准实施时间:2014-05-01 标准发布单位:
①DEHP的相关毒性; ②本产品不宜储存和输注脂肪乳等脂溶性液体和药物; ③新生儿、青春期前的男性、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 不宜使用本产品输注药物。”
【链接/WS01/CL0274/60449.html】
不提倡将未经稀释的浓缩药液接触用于配制滴注溶液
的增塑聚氯乙烯(PVC)器皿。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3年11月14日
标准编制背景
● 2011年4月项目成员接受专项培训
• 卫生部医政司郭燕红副司长做重要讲话 -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静脉治疗是指通过静脉通道给药、输液、输血或其他治疗的方法。
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治疗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标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下是《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详细内容:一、术前准备1.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与患者沟通并告知治疗目的和过程。
2.检查治疗所需器材是否完整、无损。
3.整理治疗环境,保持清洁、无尘、无刺激气味的条件。
4.洗手,并佩戴干净无菌手套。
5.与患者交流,获得患者同意,并征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监护。
二、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静脉输液通道、中心静脉插管等。
2.以无菌方法准备所需药物、液体或器械。
3.用酒精棉球消毒治疗部位,按规范操作,确保消毒时间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4.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的,选择适当的针头、导管或针管。
5.刺入皮肤,进入静脉,稳定后拔掉皮肤周围针头,让静脉畅通。
6.定线,确保静脉通道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或移位。
7.注射药物或液体,根据医嘱准确计量,避免漏注或滞留。
8.定期观察患者反应,如血压、心率、皮肤状况等,随时记录。
9.治疗结束后,及时清点用过的器材,进行无菌处理。
10.将治疗结束情况告知患者,注意患者的意见和反馈,记录相关信息。
三、操作注意事项1.术前、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2.保持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3.注意消毒操作,使用无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4.使用正确的插管方法,确保静脉通道的插管深度和牢固度。
5.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和器材。
6.注射药物或液体时,注意流速和注射位置,避免渗漏或血管损伤。
7.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注意患者的感受和反应。
8.及时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报告医生有关情况。
四、术后处理1.拔去插管,注意避免感染风险。
2.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
3.妥善处理已使用的器械,进行无菌清洁和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 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 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1.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 2 .消毒后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
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液,不宜在 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 相关知识的教育。
六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 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1)两种以上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 身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 码来识别患者。 (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 说出姓名”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 过敏史
六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 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 菌,一次性使 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六 操作程—基本原则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 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如:感染病区、肝病病区、艾滋病病区
六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 大无菌屏障原则。
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间有配伍禁忌,在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后,应冲洗或更换输 液器,并冲洗导管,再接下一种药物继续输注。
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 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 续输注。
输液附加装置包括三通、延长管、肝素帽、无针接头、过滤器等,应尽可能减少 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输液附加装置宜选用螺旋接口,常规排气后与输液装置紧密连接。 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拭各种接 口(或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
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
1 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2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 端血运情况并记录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
1 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应热敷、按摩、 压迫, 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并记录。 2 应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 血倾向 及功能活动情况
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 管除外)
PVC穿刺
PVC穿刺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和外周静脉 留置针穿刺。
1.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 2.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 3.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次进入少许; 4.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退出针芯,松止血带; 5.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操作者签名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条款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2009年3月2日发布,2009年9 月1日实施
条款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2009年4月1日 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
三 术语和定义
■静脉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无菌技术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药物渗出 ■药物外渗 ■药物外溢
注射器容量 1ml 3ml 5ml 10ml 产生的压力(psi) 150-180 120 90 60
小于10ml 的注射器可以产生较大的压力,易损伤导管
静脉导管的维护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
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 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注:1.给药前后建议用NS冲管,药物与NS存在配伍禁忌时可改用5%GS
置管操作(CVC 、PICC 、PORT)
最大无菌操作屏障原则包括:应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 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用可以覆盖整个身体的无菌铺巾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 用专用护理包。
六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 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 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 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 液和75%酒精
1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通知医师,给予对症 处理, 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 2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输血反应
1 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 畅,通 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保留余血及输血器,并上报输血科。 2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静脉留置针
中等长度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CVC)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技术多元化
P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置管
盲穿 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下
一 范围
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解读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及静 脉输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处理原则
导管堵塞
1 静脉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2 确认导管堵塞时,PVC应立即拔除,PICC、CVC、PORT应遵医嘱及时处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输液反应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四 缩略语
CVC:中心静脉导管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N:肠外营养
PORT:输液港 PVC:外周静脉导管
五 基本要求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 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治疗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 能培训。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 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
操作前评估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 的输 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 较细、 较短的导管。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 液钢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 注。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 压注射 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 泵注 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 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的患者不宜进行置 管; 2.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 3.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 4.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
PICC穿刺
PICC穿刺
PICC穿刺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核对确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 2.确认已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3.取舒适体位,测量置管侧的臂围和预置管长度,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对患者需要配合的动作 进行指导; 4.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20cm,铺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 5.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 6.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按需要进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实施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 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退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至预测量的刻度; 7.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内,冲封管后应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操 作者签名; 8.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9.应记录穿刺静脉、穿刺日期、导管刻度、导管尖端位置等,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
标准的特点
适用性:最低标准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等) 指导性:条款简洁 -------- 把握大原则,不宜过细 科学性:遵循标准制定要求和询证护理理念 -------- 科学依据、用词精准、符合国情 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
关键词
可 (may)
(不是一定)
静脉治疗发展历史
1832年,欧洲爆发瘟疫,苏格兰医师托马斯 试着把煮沸后的食盐水注人病人静脉,补充因 霍乱上吐下泻而丢失的体液,参与循环来治 疗疾病,这个方法效果明显。因此,托马斯医 师被认为是第一位成功地奠定人体静脉输液 治疗模式的医师。随后人体静脉输液进人了 快速发展时期 。
静脉治疗发展历史
1940 1940~1960
1960~1970
1990
· 注册护士执行 · 战争需要 · 液体200多种 · 给药方式多样 化 · 过滤器 · 电子输液装置 · PICC · 中长导管 · 多种输液装置
· 医生操作
· 护士准备
· 护士职责
· 外周、锁 骨下静脉 穿刺
工具多样化
满足不同治疗需求 减轻患者痛苦 头皮钢针
规范静脉治疗
保障患者安全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普爱院区静脉治疗小组
冯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