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语文中的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语文中的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语文中的教与学的关系摘要】:教学中核心语文知识是我们的主线,是我们的立足点,抓住这条主线不放,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是主导,学是内在因素,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好语文知识,这就是我们要真正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过程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思想素质,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人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释疑解惑,传授知识外,还得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灵活多变,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能力是语文基础运用的再现,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住这个核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至始至终的立足点。

教与学是一种互动关系,相辅相成。

教是学的手段与方法,学是教的目的和检验语文基础知识的再现。

最终达到不教才是我们真正所要的目的。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动态性与易变性学生心之所想,则有其行,动态心里,瞬息则变,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抓住时机,做好工作,使之端正思想,明确目的,表明态度,专心学习。

这样既能使之安心于课堂学习,又能在情绪上有安定性。

把握学生的动态,不仅要观察,了解,最重要的是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说知心话,如拉拉家常,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讲故事,做游戏,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此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在教师的掌控中,教师针对病因,对症下药,将易变予以改变。

随意性、盲目性也在小学各年级中存在,特别是山区的孩子表现最突出,记得一次上二年级语文课时,一位学生突然冲出教室,当时把全班的学生和老师都吓懵了,原来是这位学生,在家里吃多了,拉肚子,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未雨绸缪,上课前几分钟,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不让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随时讲纪律,讲规则,讲生活习惯,讲饮食卫生,表扬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互帮做的学生,形成人人守纪律,个个树新风,风清气正,教学次序井然,安静祥和的氛围,孩子们在舒适的环境里勤勤恳恳,生动活拨的学习,彻底改变他们的易变性,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个不断追求上进的纯真的童心。

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摘要]新课改要求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

如何建立最佳的师生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了解什么是师生关系之后,本文探讨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教师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二、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师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探究者。

三、新课改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和培养目标新课改中提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四、师生间存在的两种关系1师生间的教育关系。

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由发展而形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的关系。

浅谈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浅谈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浅谈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的学习涉及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各方面。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阶段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为广大教师进一步优化教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法;学法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一方面他们求知欲强、爱表现自我,但同时专注时间相对较短,容易走神。

因此,在小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强的时期,教师通过合理引导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能力,此时通过优化教法才促进学法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养成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爱上学习、学会学习[1]。

一、教法和学法的辩证关系“教”与“学”是两个不同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两种不同的活动,二者具有独立性,无法相互取代,同时二者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课堂整体教学活动。

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体。

二者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主要根据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二者的任务与目的显著不同。

另一方面,教与学相互促进。

早在《论语》中便有对教学相长的论述,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改进教法,创新学法已成为重要内容,教师的教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也不再是单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

教师通过教法改革,可以促进学生学法的进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达到以学促教,以教促学的效果。

二、“优化教法,创新学法”的实施路径(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需要通过数学习题来体现,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点,在做题时仍会出现做不对、不会做的问题,这就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很多时候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教与学联动机制范文

教与学联动机制范文

教与学联动机制范文教与学之间的联动机制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学习的深入进行。

教师通过建立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关系,主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

学生则通过与教师的积极互动,提出问题、分享想法和经验,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以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首先,教与学的联动机制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

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看法,及时矫正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赞赏学生的努力和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教与学的联动机制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交流和反馈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在线平台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班会等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和职能部门,促进教学和管理创新。

再次,教与学的联动机制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问题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向学生反馈课程进展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最后,教与学的联动机制需要建立共同发展的机制。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学书籍、参与教学研讨会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2发 挥 小 学 低 年 级 记 忆 力 强 的 特 点 , 以 . 可 性、 重要 性。最后让他们欣赏 了英 语歌 曲 A C B 又 如做操 , 师做示 范 , 教 学生排 成 队列 , 模 学得更多的词汇 , 增强语感 sn 。 og 学生在新奇的学习氛围中 ,洗 ” “ 了一遍耳 仿教师的动作 及发音 , 并放磁带音乐 , 进行人体 如教英语数字时 , 利用准备好 的数字 1 1 —0 朵, 他们感觉到英语并不难学 。他们在 第一节 部 位 和 器 官 的英 语 名 称 练 习 。站 队 时 , 如 的 crs 教师指 着数 字 , ad , 口中发 出桐应 的英语 T r l t T r g tG t i t ha ! un e [ un r h! s a h f i o r g aed 如果 英语课 上 , 听懂 了老 师 讲的大部 分 内容 , 就 和 读音 , 学生跟着读 , 当学生能用英语按顺序熟练 老师配合得很好 , 从而产生 了成功 的喜悦 , 使今 有 的学生转错 了方向 , 就引起哄笑 , 他就 会努力 读后 , 联 系实物 , 配合 即指 出 与数 字 相 同 的 实物 , 后 的学 习 有 了一 个 良好 的开 端 。 去记住哪个是左 , 哪个是右 。 由丁配: 有音乐和动 如 l1  ̄ 0支铅笔 、~ 0个苹果等 , 11 这样把数字与 二 、 用 学 生 心 理 特点 开展 英 语 教 学 利 作学 生很有兴趣 , 若记不准确就马上纠正 , 如此 实物 联 系起 来记忆 , 也 乐 意接 受 、 学生 效果 也好 。 低 年 级 学 生 心 理 特 点 较 明 显 的 有 : 仿 能 模 反复练习 , 在很 短 的 时 间 里 都 能 记 住 而 长 时 间 或编成顺 口溜 的形式 , 这样帮助 不忘 。 力强 , }力强 , 乙 好奇心强 , 把这些特点 , 引导应 然后配合 歇曲 , 用 在 学 习 英语 上 , 习 效果 是 f 学 ‘ 苦的 。 分

浅谈教师怎样与学生相处

浅谈教师怎样与学生相处

浅谈老师怎样与学生相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除了做到以上教师的本职外,应怎样更好的与学生相处呢?以便在教学中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不应以“教师”自居,抛弃统治者和发令者的身份,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和思想感情。

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二.与学生交朋友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代表着一种权威,他们希望能够有很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和教师成为朋友。

所以教师不能始终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让学生生畏,而是积极的走进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给他们亲切感,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这样反而能拉近师生关系,学生更愿意去接受教师以及对他们的教育。

三.做一个倾听者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他们心中会有很多话语想找人倾诉,有很多问题想与人讨论,有很多困惑想得到指引……这时,作为教师,还应当肩负起倾听者的角色。

给他们方向,教他们方法,使他们得到慰藉。

这样,那些有问题、有困难的学生会在教师的倾听后,拥有更多的笑容与自信。

四.参与学生活动教师除教学之外,还应该多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让师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共同学习与生活。

在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学生打成一片,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总之,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体会到教育的乐趣。

教师教书育人,自然离不开与学生的相处。

特别是班主任,因为双方的角色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处事方法。

而这种不同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班主任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而学生并不以为然,甚至有可能和你对着干。

所以说,要怎样做到和学生相处恰到好处,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开始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适应之后再作进一步的交流。

下面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六步曲”:(1)学生很“怕”我,因为我很严厉,会提出各种严格的要求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怕”实际上是一种敬畏,不是屈服,而是臣服。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一、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但目前由于一些教师误解了新课程理念的精髓,从而误导了课堂教学的走向,偏面强调一方面的思想和做法,完全违背了课堂“教与学”辩证统一教学思想。

例如,有些课只强调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教师主宰一切,包办一切,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看看听听,并简单的动动手,动动口,而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动脑,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被剥夺了,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窒息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扼杀了学生思维。

有些课,又只过于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的教,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完全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自导自演,把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课,而失去了教师应有启发引导互动的作用,教师成了观众,这种没有教师参与而只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最终只能在热闹的情景中失去方向而流于形式,无功而返,课堂毫无效益可言。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时,不要忘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发挥其主导作用针对“教师主导作用”含义理解的不同,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会不同,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一定不同。

究竟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什么?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课堂决不应该成为老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成为师生思想交流和知识交流的场所.教学过程更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发现的引导者,从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具体来说:第一,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使学生真正地学会从观察和分析事实出发,探求事物的真谛,把握知识的本质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创造性工作的真实过程,领会归纳式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二,参与者的作用,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及目标,安排教学过程,随时根据课堂里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境设问,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合作探究。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知道它们是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师应愿教、能教、善教;学生应愿学、肯学、善学。

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的道德思想,修养,学识水平,教学科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努力做到“准、严、细、实、活、新、情”七字方针,教得有法,教得有道。

“准”是要求教师知识把握准,方法选得准;“严”是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计划周密,教学严密;“细”是要求教师全面周到,不粗枝大叶,不马虎;“实”是教师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务实不务虚;“活”是教师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呆板,不僵化,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新”是教师的知识、观念、方法要不断更新,不断创新,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情”是教师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爱教育,爱学生,不怕困难,充满信心,充满激情。

教与学的第一种关系是教等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即“名师出高徒”。

教与学的第二种关系是教大于学,学生无法全部吸收教师所教的知识和技能,只能学习吸收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教与学的第三种关系是教小于学,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把所学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技能比较综合,触类旁通,“学多于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也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

通过教育教学的长期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品质,用敏锐的目光发现教材中“点火处”,并帮助学生“再点火”,换一副脑子思考问题,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与学才会合理碰撞出创造火花,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

教与学如何结合并运用,是我们老师终身学习与研究的一门艺术。

教与学的对话

教与学的对话

教与学的对话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关键。

教与学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对话的方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知识传播和智慧增长。

本文将探讨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的重要性和效果。

一、对话的定义对话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问题和分享知识的过程。

这种对话形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通过对话,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对话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对话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相比于单向的传授,对话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对话能够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与教师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3. 促进自主学习:对话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查找和整理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话有助于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对话,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信任和尊重教师,与教师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

三、实施对话的方法1. 引导性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看法和建议,推动对话的深入。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自由的对话和讨论。

小组讨论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相互交流意见和观点,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

角色扮演可以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教案与学生学习的互动关系

教师教案与学生学习的互动关系

教师教案和学生学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互动关系。

教案作为指导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的一个指导手册,通过教案来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而学生作为教师的学习对象,他们对教案的理解和使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因此,教案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

教案与学生学习的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不仅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际性,还需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究、去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设计出更具有吸引力的教案,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案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路径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规划和指导学习路径。

好的教案应该包含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技巧,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对于学习较弱的学生来说,教案更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此外,教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优秀的教案应该是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质疑和探究,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来丰富和拓展所学知识的应用。

这样,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所学知识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当然,教案还需要与学生的学习互动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

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

而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交流,通过互动交流,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案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促进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

浅谈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关系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重要的工具,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

怎样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就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时、因地,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注意:(1)明确教学目的;(2)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3)深入分析教学内容;(4)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5)教会学生如何审题;(6)让数学课走进现实生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与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所谓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无味的教提高不了教学质量,无指导的学是盲目的学,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探讨,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正。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地位与数学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有着重要的不同,几乎在一切人类活动中都离不开数学。

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工具。

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数学知识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大,同时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知道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爱因斯坦曾引用过劳厄的一段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得的知识忘光了,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

对“真正成果"我的理解是指知识之外的东西,是人的能力、素质。

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教育既要见“物”又要见“人”.因此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授数学知识,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

二、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善于教学的教师首先必须善于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动机,因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浅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经验的分析

浅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经验的分析

浅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经验的分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的和谐与疏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经验。

首先,教师要以爱心关怀学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关怀。

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学生们获得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悉心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尊重的关系。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应该抛开自己的权威地位,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伙伴。

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那么教师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要保持尊重和理解。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观点和不同思考方式。

无论学生的成绩怎样,教师都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坚持公正原则,并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再次,教师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并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要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和疑虑,关注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的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情况。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个体差异,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学习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

浅谈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教学经验认识,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

古今中外都十分重视和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浪潮下,教学相长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学相长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做到教师的教,需要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转变,需要教师良好的素质,做到教师的学,需要认识到教师的学是一种态度,一种自我地位、幸福感的提升。

教学相长教与学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在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教学经验认识,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

即使古代的《中庸.礼记》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教学相长也。

”概述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出古代人对教育教学中教学相长理念的深刻见解。

实际上,从古至今对于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

从3500年前的商朝宰辅傅说的“学学半”,唐朝韩愈的《师说》,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教育方法上提出的“双边型”等等,都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多角度分析。

我国在不断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索探究如何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如何更好的推行实施,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国现代教育,提倡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师生关系,创建快乐式教学环境,构建现代式教学模式,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努力从细节处着手推动教学进步,实现新跨越。

也就是说教师更要立足自身,以万变应不变,以小进步实现新跨越。

应对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能做到教学相长,构建师生和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应试教育形式下的全面发展。

教学相长简单地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与学。

一是教师的教,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有声。

传统教学中强调老师教学生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一颗激情饱满的心胸去感悟学生,默默奉献于学生;在师生之间浇铸人为的桥梁,但实质上还是双重门的领域,学生只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学制的实践者;教学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以教学为纽带连接在一起,师生是两个群体的代名词。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滩教与学的关系作者:杨丰杰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他们两者之间的新型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认知和态度等,它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体验愉快情绪,产生工作和学习的愉快感;同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愉快的关系,有助于建立相互之间信任和了解的关系,令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使教师的工作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可见,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内容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对它进行考察。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关系。

由于教师相对于学生在知识、经验、智力、品行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些优势,通过“教”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学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进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

这样在“教”和“学”的双向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便产生了特定的工作关系。

正因为如此,这种关系一般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所左右,如并不因为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喜爱,或学生对某个教师的喜爱而产生这种工作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

(二)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具有当然的权力和权威,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

然而,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观点指导下,乃至教师不同的教育修养和个性品质影响下,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

体育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平衡

体育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平衡

体育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平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既包括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涉及到对学生体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然而,在体育教育中,教和学的平衡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育中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平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定义在体育教育中,教和学被定义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着引导者和榜样的角色,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则是主体,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训练,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二、教与学的平衡的重要性在体育教育中,教与学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过于强调教,那么学生可能会变成听众,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灌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而如果过于强调学,那么学生可能会追求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进而影响到其全面发展。

因此,实现教与学的平衡是体育教育的核心之一。

三、体育教育中实现教与学的平衡的方法1. 设计体验式学习活动体验式学习是一种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体育教育中,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比赛,他们将在实践中学习到战术、技巧和团队合作。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体操课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动作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和创造新的动作。

3. 综合理论与实践体育教育既包含理论知识,也包含实践技能。

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基本的投篮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信心体育兴趣和自信心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动力。

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来促进教与学的平衡。

浅谈双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双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工作八年, 对于双语教学 中的教与学 照片 、 录像作为教学的辅助资 料。 在讲授 领 域 的最 新进 展 , 到源 于书 本又 高于 做
授 课形式 的多样化有利于 提高 学生
对双语 教学 的兴 趣和 学习效率 I】 课 堂 6。 讲 授则 采用 中英文混 语授 课方 式 , 教 在
之中, 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 , 展思维能 发 力, 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 还 加深 对事 变难 为易I— 】 为了防止 学生没 时 间分 3 5。
教 材 给他们 阅读 ; 针对 专业 基础知 识较 好 但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 , 强烈建议他们 进行 预习; 对英语水平较好但专业知 识较
学习效率 , 多媒体能模拟仿真 , 化抽 象为
东西 , 括 专业 词汇 的 使 用 、 业 内容 包 专 的表达 、 西方 的专业 思路 和对 知识 的认 知 程 序, 根本上 改变 原有 的思 维模 式 从
【]但实际操作过程 中, 2。 很难 找到完全符 合需要的原版英文教材。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需要通 过参考 多本相 关的原版 英文 研院 所的网站上下载 相关的 内容为主要
浅 谈双语教学过程 中教与学 的关系 分析 、思考和 记笔记 。在教学 方式上 ,根 据 教学 内容 以及教学现 场情况 而灵活运
徐春香 华 南农 业大学园艺学院
用多种教学方法。
量 讲 清楚 , 留一 定 的时 间给学生 进行 应
现代 教学 手段 与传统教 学手段有机
摘 要: 根据笔者从事园艺有机栽培双语教学的五年实践和调查问卷的结果。 对双
兴趣 , 仅加 速和 改善 了学 生对 学 习内 不
堂讲授 。 此外, 我们一 般在 上新课前对上 次 的上课 的 内容 进行 复 习和提 问 , 在这

浅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与现代意义

浅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与现代意义

浅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与现代意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一、教育与教学教育是按既定目标对人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活动过程。

它的内涵是依据培养目标塑造一个人。

教学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

是对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传授过程。

它的内涵是充实、壮大一个人的内涵。

教育与教学是不可割裂的,是相辅相成的。

“课堂教学”就是指在确定时间、地点、场合下所进行的教者向学习者传授知识、经验、方法、能力并指导其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

狭义的教学简单说来,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作为教师来讲教授过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

作为学生来讲,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摄取知识途径有很多,如学校教学、课外活动,各种形式的劳动、学生集体组织的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家庭活动等,这些成为现代教育中学校教育活动广泛运用的途径,各种途径相互作用影响学生发展。

但学生学习的主课堂目前仍旧是课堂教学。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

二、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等于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第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意指,教师教多少,学生也学多少。

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的关系。

在教学里,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得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

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教与学成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关系。

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也就是“讲”要向“用不着”讲转化,“教”要向“用不着”教转化。

“讲”和“教”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不着讲”、“用不着教”才是教学的目的。

浅谈教法与学法同步

浅谈教法与学法同步

浅谈教法与学法同步
教法和学法同步,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匹配,以
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连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育理念。

教法与学法同步对于提高教学成效和
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

在教
学过程中采用差异化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
形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讲解、问答、讨论、案例分析等授课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其次,学生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课程设计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学
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智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工具和资源,从而提高
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况,通过适当的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
和不足,进而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和学
习需求,以便教师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教与学的互动

教学反思教与学的互动

教学反思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思考与积极参与。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学反思对教与学互动的重要性。

一、教学反思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学习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估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回顾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思所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取宝贵的教学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学生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也可以梳理和总结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因此,教学反思的实施,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教学反思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学反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诲,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而通过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师可以主动询问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理解,倾听学生的声音。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反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教师进行讨论和互动。

这种双向的沟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而学生也可以从这种互动中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支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教师可以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挑战,总结经验并形成新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学反思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激发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整能力。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目标,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教学反思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反思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滩教与学的关系作者:杨丰杰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他们两者之间的新型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认知和态度等,它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体验愉快情绪,产生工作和学习的愉快感;同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愉快的关系,有助于建立相互之间信任和了解的关系,令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使教师的工作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可见,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内容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对它进行考察。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关系。

由于教师相对于学生在知识、经验、智力、品行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些优势,通过“教”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学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进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

这样在“教”和“学”的双向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便产生了特定的工作关系。

正因为如此,这种关系一般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所左右,如并不因为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喜爱,或学生对某个教师的喜爱而产生这种工作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

(二)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具有当然的权力和权威,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

然而,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观点指导下,乃至教师不同的教育修养和个性品质影响下,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

有的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具有至上无比的权威,有的则重视学生的个性解放,力求限制教师的权力。

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成为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根本特征。

(三)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彼此心理沟通的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它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

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

师生之间彼此需要正确的认知,这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师生之间的认知和评价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反之,也如此。

这种反馈的信息,既可以形成师生间认识上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教师对学生正确、公正的评价和良好的期待,易于赢得学生对教师的肯定认识和理解,从而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失望,而这又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看法,增强工作热情。

如此良性循环,使教育不断取得效果。

相反,教师对学生评价上的偏颇和武断,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致使学生继续我行我素,不听教导。

这反过来又加深了教师的错误看法。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教育过程中师生共同的心理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很大。

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利用师生情绪体验的相互可感性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配合,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师生之间积极情感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依赖四个阶段。

每一位老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时,要循序渐近,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传道授业为媒介的沟通中形成的,是在由学校教育组织制度决定并按角色规范进行工作性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因此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实质就是师生间的工作关系或师生间的组织关系,其特点如前所述。

相对而言,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是在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师生出自共同的爱好、感情、友谊和需要,在没有任何的制度性约束条件下,在自然交往中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师与年龄较长的学生间更有可能形成。

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也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可以起到师生间正式关系所不能起的作用。

它有利于消除规章制度在师生关系中的副作用,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往,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

它也可以改变在正式关系中较多使用的面向集体的沟通方式,缩短信息沟通流程与层次,实现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增加双向沟通的渠道。

因此,作为师生之间正式关系的补充和发展,师生间的非正式关系应受到教师的重视。

二、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牢固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坚持“教学,即教学生学会学”的观点,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杜绝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现象,严禁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就是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倡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

要保证以上两个调整的顺利实现,必须首先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行为,实施备课方式、作业方式的改革,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要采取强制措施,控制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借鉴学习杜朗口“10+35”甚至“0+45”的做法,保证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在检查中凡是发现滔滔不绝、讲个没完的老师,一律停止其上课。

教师要及时了解、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紧紧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该讲的一定要讲深、讲透,构建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不该讲的老师要做到一言不发,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解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师应愿教、能教、善教,学生应愿学、肯学,善学。

教师是关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学识水平、教学科研能力是致关重要的。

在教育教学中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准、严、细、实、活、新、情”,教得有法,教得有道。

“准”是知识把握得准,问题找得准,教法选的得当,量与强度控制合理;‘严”是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计划周密,教学严格;“细”是全面周到不粗枝大叶、不马虎;“实”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务实;“清’是能举一返三。

触类旁通,不呆板、不僵化,能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得到知识和成长;“新’堤知识、观念、方法不断更新、创新,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情”是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爱教育展学生、充满活力和航力,不怕困难,有理想,充满信心。

我们和学生在学习上都应该努力做到“志。

勤、思、问、练、用、精”,在这七字上下功夫。

“志”是理想、目标和信心,这是学习的基本动力。

“勤”是勤奋勤劳,不可懒惰。

“思”是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就是这个道理。

“问”是向别人请教,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练”是练习复习,“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艺高胆大都是从练中得来的。

“用”是学以致用,要敢用、善用,在运用中不断丰富、发展和提高。

“精”是精益求精,不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要敢于否定自己,再实践、再认识、再提高,从而达到完整、系统、科学地掌握专业知识。

而教与学的关系,并不是教加学的关系,而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不能单是从教学方法上去改进,首要解决的是如何看待教与学的思想认识问题。

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培养一代新人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辩证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教师的教,主要是教会学生动脑筋去获得知识,动脑筋去运用知识。

教师的教是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得到一种自己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正是一代新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必备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必须改变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动脑筋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所以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

把教与学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等于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第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意指,教师教多少,学生也学多少。

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学生所学多于教师之所教的情况,从而构成教与学的第二种关系。

这种关系亦可谓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般而言,只要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对教师所提出的要点仔细咀嚼,并将这些新知识、新技能与以前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触类旁通,这样,“学多于教”是绝对可能的。

教大于学,是教与学的第三种逻辑关系。

这种情况是说,学生对于教师所教的东西无法全部吸收,只能学到部分内容。

至于每个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了。

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只要用我们创造性的教来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用我们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用敏锐的眼睛发现教材中的“点火处”并帮助学生“再点火”,只有我们教师能换一双眼睛看问题,换一幅脑子思考问题,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与学才会合理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造思想和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

怎样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运用好,真的是一门值得我终生学习并研究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