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分香蕉》表格教案1.doc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数轴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将整数、分数定位在数轴上。

b.学习理解和掌握分数相加中的分母要相同。

c.通过实际情境,能够掌握分数加减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根据情景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a.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图表和文字表示自己的思考和策略。

c.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a.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b.培养学生摆脱对复杂问题的恐惧和压力,学会以冷静的态度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利用计算机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分数的位置。

•分子、分母在加减法中的运算规则。

•如何根据实际情境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导入环节1.教师可首先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小明和小红一起分享香蕉的场景。

2.引导学生反思和讨论分享香蕉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数量、比例、等等。

3.联系实际情境,学生可尝试在纸上分割香蕉,探究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步骤二:共同探究环节1.将分数、数轴、计算机等工具引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多种方式呈现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练习和认知定位分数的位置。

3.将分数的加减法引入到实际情况中,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步骤三:自主探究环节1.按照实际问题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数学工具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提问、独立查找解决方法。

3.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对问题、策略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享。

步骤四:巩固提高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2.分类整理学生的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香蕉》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香蕉》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香蕉》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能够理解并运用“分香蕉”这一数学概念;- 掌握将一份物品平均分配到若干个集合中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模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配和平均的概念,并能够自主完成相关的分配任务。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分香蕉》这一数学概念。

通过游戏化的情境模拟,引导学生辨析并运用平均分配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分香蕉”这一概念,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步骤二:引入活动1.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分配相同数量的香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香蕉平均分配给每个组员。

步骤三:情境模拟1.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任务卡片,上面写有需要分配的物品和人数。

2.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将物品分配给每个人。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 学生将自己的分配结果展示给全班,并比较不同小组之间的分配方式。

2. 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配的方法和原则。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香蕉”这一数学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平均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对于一些研究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分配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步骤一:导入- 步骤二:引入活动- 步骤三:情境模拟-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 教学反思。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香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操作与交流中,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教师导语:师:《西游记》大家看过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从天宫带回来一些水果来到花果山给小猴子们吃,我们来看看带回来了什么水果。

(出示:分香蕉图一)带回12根香蕉(板书:12)准备分给2只猴子吃,(出示2只猴子,板书:2)要分给这2只猴子吃,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帮帮猴子分香蕉。

(板书课题:分香蕉)。

你们说怎样分才是公平呢?生:要“平均分”才公平,(板书“平均分”)师:什么叫做“平均分”?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一)、探索新知1、分香蕉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下面请你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想想你是怎样平均分的?看看每只猴子分几根学生操作平均分小棒教师板书:每只猴子分几根?师:谁愿意把你分得的结果上来演示一下。

(生到讲台上来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师:你们分得的结果小猴子很满意,可是你们可知道这个猴子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还可用算式来表示呢。

就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

(板书:除法)A、除法算式的书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板书:12÷2=6(根))B、除法算式的读法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读呢?“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陆伟新一、教材分析:《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节新课,通过前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这三节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认识除法的,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为以后学习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年龄小开始接触除法要有一定困难,所以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六、设计思路:在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首先以学生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本课,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香蕉摆一摆。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授课人周平一、教学目标:1、理解用除法表示并解释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铺垫,复习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师: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1、我会填(抢答题):二六()()十二三六()()十八3×()=12 ()×5=15 6×()=30 ()×4=16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第二题: 2、☆☆☆☆☆☆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

(生:每人分2个。

)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

(生:可以分给2个人。

) 设计意图:由练习入手,既复习了平均分,又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创设,引入课题(2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师:猴子兄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回来奖励给它俩。

可猴妈妈想:要是把这些香蕉分给猴兄弟分得不公平,这两个调皮鬼准会闹翻天了。

所以,猴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愿意吗?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香蕉”。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香蕉

分香蕉

12÷ 2

6(根)

等于6 除以 2 读作“12
8÷2
8除以2
12÷4
12除以4
12÷2
12除以2
20÷5
20除以5
12÷ 2 = 6


被 除 除 除 号 数 数


...
12 根香蕉,每3根分给一只猴子,可分 给几只猴子?
12÷3=4(只)
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把12 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个模型的更进一步巩固。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平 均分的具体操作与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了很充分的
联接,对于除法意义的理解会比较扎实到位。
(四)闯关游戏 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总结方法,体现了数学与生活 的是 几根?
把12 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思考题
有一些苹果,是十几个。平均分给3 个小朋友或者5个小朋友,都剩下1
个。想一想,有多少个苹果?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 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 平均分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物故事“猴子分香蕉”引入新课,
学生有了生活经验,既喜欢,又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智
慧,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并把它与“平均
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 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 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修订版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修订版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师:请回答。

(并请他上台演示。

)师: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知道怎样表示吗(师板书:10÷2=5(根))师:10,2,5分别表示什么生: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师板书:“10÷2”读作“10除以2”。

)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

(生跟着读)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2=5(根))被除除商除数号数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

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

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分香蕉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分香蕉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分香蕉的基本步骤;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香蕉、刀具、保鲜膜、盘子、纸巾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将一根完整的香蕉放在桌上,向学生们展示,并向学生们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将香蕉分成几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叫做分香蕉。

”2.教师简要介绍分香蕉的概念和分香蕉的原理,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香蕉1.教师告诉学生,在分香蕉之前,首先要选择一根合适的香蕉。

2.学生观察一根完整的香蕉,寻找形状饱满、没有破损的香蕉。

步骤二:准备工作1.教师将每个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把刀具、保鲜膜和一个盘子。

2.学生将刀具和保鲜膜放在桌子上,备用。

步骤三:分香蕉1.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商议如何分香蕉。

2.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将香蕉切割成数段。

步骤四:观察与总结1.学生将切割好的香蕉放在盘子上,并观察香蕉的形状。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形状的香蕉段出现的原因。

步骤五:清理与分享1.学生将刀具和盘子上的香蕉残渣清理干净。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分香蕉的经验和感受。

步骤六: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分香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下节课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比较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了分香蕉的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了分香蕉的基本步骤。

此外,小组合作和分享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课后延伸,学生们能够进一步观察和总结,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生们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香蕉》表格式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香蕉》表格式教案

分香蕉——认识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教学目标1. 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

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 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者特征在此课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平均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

从本节课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

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

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1.圈一圈,填一填。

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2.当堂检测。

1.你能写出一个除法算式,再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结合新技术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充分体现了新教学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学习。

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童话情境,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展示了平均分的全过程,并用语言描述出来,以“信息小条”的形式提炼出有效条件,再将其一一对应地改写成除法算式的形式,整个过程直观地展示了平均分过程是如何被记录成除法算式的,也体现了除法算式简约的优势。

本节课在高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结合白板和平板电脑等媒体实现人机交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教材第38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用除法算式表示等分;正确读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和概括,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具体情景,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一分”的方式完成“分香蕉”活动,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通过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了解除法并用它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完成本课练习。

4.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联系的理解和体会。

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中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确立学好数学的决心。

2.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在具体情景中独立思考,克服困难,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增加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如何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突破先从学生熟悉的“分一分”活动入手,在分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通过具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加深体会,逐步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深刻体会,然后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第38页“分香蕉”主题图。

学生准备若干小木棒。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出示教学主题图,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2.引导学会动手操作,列出算式。

3.讲解除法算式。

4.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引导学生正确列式。

5.总结本课,安排练习。

i.认真阅读主题挂图,思考问题。

2.积极参加活动,列出算式。

3.认真听讲,了解除法算式的名称及读法。

4.作练习,列出算式计算。

5.复习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北师大数学三册《分香蕉》说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三册《分香蕉》说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三册《分香蕉》说课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banana" in three volumes of mathematics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北师大数学三册《分香蕉》说课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

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这就是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图文稿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图文稿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师:请回答。

(并请他上台演示。

)师: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知道怎样表示吗(师板书:10÷2=5(根))师:10,2,5分别表示什么生: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师板书:“10÷2”读作“10除以2”。

)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

(生跟着读)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2=5(根)) 被除除商除数号数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

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

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

分香蕉教案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分香蕉教案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分香蕉》教学设计教师:范桂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材分析: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小棒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1、前几节课里大家认识了平均分,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怎样分才是平均分?2、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师:请回答。

(并请他上台演示。

)师: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知道怎样表示吗?(师板书:12÷2=6(根))师:12,2,6别表示什么?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6表示每只分得6根。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师板书:“12÷2”读作“12除以2”。

)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

(生跟着读)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12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6叫做商。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2÷2=6(根))被除除商除数号数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摆一摆,分一分。
小组合作交流: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看谁分的方法多。
汇报分的方法。
认识除法算式12÷2=6和12÷3=4,以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引导不同的分法。
小朋友真棒,已经帮助小猴分了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分法呢?用除法表示出来。
四、巩固内化。
课题
分香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并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2.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设情境:“两只小猴,从果园里摘来了12根香蕉,这时候,两只小猴急了,它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分才好,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它们分一分呢?”
师出示16个苹果,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并在小组内说说分法。
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读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
五、练一练
独立思考:分一分或圈一圈,然后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把算式读给同桌
听。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