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复习 第一篇 二 用正误判断法回扣基本概念
(× )
√ 36.SO2、NH3溶于水能导电,SO2、NH3属于非电解质 ( )
37.液态HCl不导电,因为只有HCl分子;液态NaCl能导电,
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
38.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 )
h
7
谢 谢 观 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h
8
17.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变,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应
是物理变化
(× )
18.金属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h
(× )
3
19.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
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碳酸钠晶体的风化,油脂的皂化,酸
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
(√ )
20.蒸馏、分馏、干馏均属化学变化 21.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反应均为化学变化
(× ) (× )
22.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 )
23.晶体的熔化、水的汽化和液化、KMnO4溶液的酸化以及煤
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
(× )
h
4
24.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理变化中
一定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 )
25.核的聚变和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 √ )
(√ ) (× ) (× ) ( × )1
7.Na2O2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8.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 )
9.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 )
10.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
浊液
(× )
11.碳酸(H2CO3)、磷酸(H3PO4)分别是二元酸和三元酸 ( √ )
广东省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物质结构型
题型五物质结构型一、单项选择题1.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Z<T<X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4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答案 D解析根据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T为Cl,Q为Br,X为S,Z为Ar。
A项,非金属性,Cl(T)>S(X),错误;B项,9F(R)与35Br(Q)的电子数相差26,错误;C项,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R)>HCl(T)>HBr(Q),错误;D项,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4(T)>HBrO4(Q),正确。
2.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l>P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答案 C解析As和Br处于同一周期,P和As处于同一主族;A项,原子半径:As>P>Cl;B项,热稳定性:HCl>HBr>AsH3;D项,酸性:H2SO4>H3PO4>H3AsO4。
3.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1,W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还原性:Y>ZB.原子半径:Y<Z<W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可知,X为O,Y为Na,Z为Mg,W为S;A项,单质还原性:Na>Mg;B项,原子半径:Na>Mg>S;C项,稳定性:H2O>H2S;D项,NaOH和Mg(OH)2不反应。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W)>r(Y)>r(Z)>r(X)。
步步高15届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大题冲关滚动练之四——电解质溶液的图表类综合题[可修
1
2
3
4
5
6
Ⅱ.由 BaSO4 和 BaCO3 的溶度积可求该沉淀转化平衡的平
衡常数 K,设每次溶解的 SO24-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则1x.7
=
1.07×10-10 2.58×10-9
,
可
求
得
x≈0.07,即每次溶解
0.07
mol
BaSO4,所以至少需洗涤 3 次。
1
2
3
4
5
6
答案 (1)①④③② (2)C6H5OH+PO34-===C6H5O-+HPO24- (3)= (4)D (5)Kb=cHCcOC3-O·c23-O H- (6)Ⅰ.①< 5.0×10-9 ②ABC Ⅱ.3
浓度。 (4)苯酚电离程度更小,恰好反应时溶液为碱性,此时体积相等, 若略小于 10 mL 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故 A 选项错误;B 选项错 误,不符合电中性关系;C 选项恰好生成苯酚铵,盐的水解促 进水的电离,苯酚溶液是酸性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故 C 选项 错误;D 选项正确,该关系可由物料守恒推出。
(5)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
水解常数(用 Kb 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请写出
Na2CO3 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6)Ⅰ.如图所示,有 T1、T2 两种温度下两条 BaSO4 在水中的沉 淀溶解平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母序号)。
A.若混合液 pH>7,则 V≥10
B.若混合液 pH<7,则 c(NH4+)>c(C6H5O-)>c(H+)>c(OH-) C.V=10 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10 mL 0.01 mol·L-1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二章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考纲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而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
配平的步骤:(1)标好价: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值。
(3)求总数:求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4)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即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典例根据FeS2+O2―→Fe2O3+SO2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剂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
(2)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________。
(3)1“分子”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为________,1“分子”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为________。
(4)配平后各物质的系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2FeS2Fe2O3、SO2Fe2O3、SO2(2)Fe、S O(3)11 4(4)41128失误防范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关键是正确标出化合价,找准1“分子”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1“分子”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在计算时,往往容易忽略氧化剂、还原剂中的粒子个数。
题组一正向配平类1. (1)____HCl(浓)+____MnO 2=====△____Cl 2↑+____MnCl 2+____H 2O(2)____Cu +____HNO 3(稀)===____Cu(NO 3)2+____NO ↑+____H 2O (3)____KI +____KIO 3+____H 2SO 4===____I 2+____K 2SO 4+____H 2O (4)____MnO -4+____H ++____Cl -===____Mn 2++____Cl 2↑+____H 2O答案 (1)4 1 1 1 2 (2)3 8 3 2 4 (3)5 1 3 3 3 3 (4)2 16 10 2 5 8 题组二 逆向配平类2. (1)____S +____KOH===____K 2S +____K 2SO 3+____H 2O(2)____P 4+____KOH +____H 2O===____K 3PO 4+____PH 3 答案 (1)3 6 2 1 3 (2)2 9 3 3 5 题组三 缺项配平类3. (1)____ClO -+____Fe(OH)3+____===____Cl -+____FeO 2-4+____H 2O(2)____MnO -4+____H 2O 2+____===____Mn 2++____O 2↑+____H 2O(3)某高温还原法制备新型陶瓷氮化铝(AlN)的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Al 2O 3、C 、N 2、AlN 、CO 。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复习 第三篇 二 评分时坚持的原则
即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只凭试卷上的 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及所24- 提供的信息评分,才能真正地做
到公平公正。
h
3
6.“见空给分”原则 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 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 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 给分。虽然此法可能让部分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 人,而且便于操作。
h
2
4.“不许越线”原则
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有
些可能能找出分数,但风险太大。所以甚至每个大题中的小
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防止因试题由于测试内
容过多,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
引起缺失。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5.“白纸黑字”原则
二、评分时坚持的原则
1.“多种答案”原则
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
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倒扣分”原则
一个答案,经常有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把握,写出一对一错,或
二对一错,或一对多错的答案。这种情况反映学生抱有某种程度
的投机心理,把多个可能的答案全部写出,让评卷教师做出选择。
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
扣分,但不出现负分。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3.易于辨别 修正清楚原则 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 亮,但须十分清晰。即首先不能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 于辨认。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 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 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学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另外 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也没有 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广东省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回扣基础排查考点8份
目录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二、用正误判断法回扣基本概念 (6)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7)四、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10)五、元素及其化合物常考点归纳 (16)六、中学化学中常考的有机化学方程式 (21)七、有机化学知识归纳 (22)八、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归纳 (24)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一)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1.化学与环境(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反应原理:SO2+H22SO3,2H2SO3+O2=== 2H2SO4(或2SO2+O2飘尘2SO3,SO3+H2O===H2SO4);2NO +O2=== 2NO2 ,3NO2+H2O=== 2HNO3+NO防治措施: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中的排放。
化学方法:①石灰石脱硫: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aCO 3+ O 2+ 2SO 2===2CaSO 4+ 2CO 2②Na 2SO 3 吸收法:Na 2SO 3+SO 2+H 2O===2NaHSO 3,2NaHSO 3 =====△Na 2SO 3+SO 2↑+H 2O(2)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①二氧化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工采伐林木量的增加,森林面积锐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
由于二氧化碳对从地表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阻碍了部分地球向太空辐射的能量。
这就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们把这种由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要控制工业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大量植树造林。
②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导致的,它极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它是水煤气的成分之一,含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将会产生一氧化碳,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危害:人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肺部功能损害。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四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3)了解有机化合物碳原子的成键特征,了解同系物的概念和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判断和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4)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5)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6)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某些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理解烃(烷、烯、炔、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性质,了解他们的主要用途;(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3)了解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4)了解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5)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3)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考点一 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近几年高考中频频涉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题目难度一般较小。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材中典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识记典型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会“分拆”比对结构模板,“合成”确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
(2)对照模板定共线、共面原子数目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相应的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最多、至少)。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 专题讲座四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专题讲座四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考纲要求] 1.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的危害,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3.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和原子利用率的计算。
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1.环境污染与化学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问题:是指由空气中的颗粒物、硫的氧化物(SO2、SO3)、氮的氧化物(NO、NO2等)、CO、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烷等造成的污染(其中SO2、NO x主要来源于化石类燃料的大量使用)。
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形成酸雨、酸雾;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室内空气污染(指家用燃料的燃烧、烹调、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等,各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机物造成的污染等,其中CO与血红蛋白作用会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导致CO中毒)。
二是水体污染:是指过量有害物质进入水中造成的污染。
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重金属污染,如重金属Hg、Cd、Pb、Cr 等进入水中形成的污染,这些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化工、冶金、电子、电镀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另一类是植物营养物质污染:水中高浓度的N、P等植物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形成的污染。
它主要是由进入水中腐烂的含蛋白质的物质、含磷洗涤剂及大量使用磷肥造成的。
三是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工业废料随意堆放造成的污染,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由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废旧电池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垃圾污染范围广泛,对环境及生物的不良影响途径多样。
思考:当今环境污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用物质化学式或元素名称填写相关原因)(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SO2和氮氧化合物。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造成的。
(3)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代烷、氮氧化合物等的排放引起的。
(4)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2等的含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
高考化学复习步步高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电解质溶液.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1.一个基本不变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种测量方法溶液的pH值可以用pH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的范围内),也可以用pH计(精确到0.1)测定。
3.三个重要比较4.pH使用中的几个误区(1)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呈中性;当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此时pH=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6时为碱性溶液,pH<6时为酸性溶液。
(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
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
5.溶液中的c(H+)和水电离出来的c(H+)的区别(1)室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 -1,则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1,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存在能水解的盐,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2)室温下,溶液中的c (H +)>1×10-7 mol ·L -1,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或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溶液中的c (H +)<1×10-7mol ·L -1,说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或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步步高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复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考纲要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点一基于“双线桥”辨析概念理清知识线索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正误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2014·山东理综,7C)(2)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2014·山东理综,7D)(3)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2013·广东理综,10B)(4)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2012·山东理综,7A)(5)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012·广东理综,10C)(6)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012·广东理综,10A)题组二 “双线桥”分析“陌生”反应2.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CuI(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CuI +Hg===Cu 2HgI 4+2Cu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 .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当有1 mol CuI 反应时,转移电子为1 molC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CuID .Cu 2HgI 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 BD 解析B 项,当有1 mol CuI 反应时,转移电子为2 mol 4=0.5 mol ,错误;C 项,根据上述分析,得电子的是+1价的铜,所以CuI 为氧化剂;D 项,Cu 2HgI 4仅是氧化产物。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 第2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第2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考纲要求]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氯气的物理性质气体飘进鼻孔。
(如图所示)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得1e-H 2,Fe ,I-(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②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
(2)与非金属反应与H 2反应:H 2+Cl 2=====点燃或光照2HCl 。
现象—⎪⎪⎪⎪――→燃烧时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光照时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瓶口有白雾 (3)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 2+2KI===2KCl +I 2。
②与SO 2水溶液反应:Cl 2+SO 2+2H 2O===H 2SO 4+2HCl 。
③与FeCl 2溶液反应:Cl 2+2FeCl 2===2FeCl 3。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Cl 2的化学性质——歧化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1)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 2+H 2O HCl +HClO 。
(2)与碱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与烧碱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②制取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 2,有效成分是Ca(ClO)2。
4.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1)次氯酸(HClO)①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2HClO=====光(或△)2HCl +O 2↑。
②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广东省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15个专题共323页
目录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专题三溶液组成的化学计量及其应用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专题五离子反应专题六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专题八电化学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十电解质溶液专题十一常见金属元素专题十二常见非金属元素专题十三无机化学综合应用专题十四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氧化物⎩⎪⎪⎨⎪⎪⎧按组成元素⎩⎪⎨⎪⎧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 2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 、H 2(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 4 (3)液化石油气:以C 3H 8、C 4H 10为主 (4)裂解气:以C 2H 4为主 (5)水玻璃:Na 2SiO 3的水溶液(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9)碱石灰:NaOH、CaO(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题组一概念的判断与理解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2013·天津理综,1D)(2)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2013·四川理综,2A)(3)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2013·四川理综,2C)(4)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013·四川理综,2D)(5)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D)(6)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2013·重庆理综,2A)题组二理清标准,辨析类别2.(2014·四川理综,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A解析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广东省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定量计算型
题型十四 定量计算型一、单项选择题1.足量的下列物质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消耗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SB .Cl 2C .SiD .Al答案 D解析 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Cl 2+2NaOH===NaCl +NaClO +H 2O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当NaOH 一定时,消耗的铝的物质的量最多。
2.在1 L K 2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c (SO 2-4)=2.0 mol·L -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 (K +)为( )A .2.0 mol·L -1B .1.5 mol·L -1C .1.0 mol·L -1D .0.50 mol·L -1 答案 A解析 n (O 2)=n (H 2)=1 mol阳极: Cu 2++ 2e -===Cu 1 mol 2 mol2H ++ 2e -===H 2↑2 mol 1 mol 阳极: 4OH --4e -===2H 2O + O 2↑4 mol1 mol根据电荷守恒得:c (K +)+2c (Cu 2+)=2c (SO 2-4) c (K +)=2×2.0 mol·L -1-2×1 mol·L -1=2 mol·L -1。
3.向一定量的Fe 、FeO 和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 -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 .0.21 molB .0.24 molC .0.16 molD .0.14 mol答案 A解析 最后得到Fe(NO 3)2溶液,其物质的量为n [Fe(NO 3)2]=12×(0.120 L ×4 mol·L -1- 1.344 L 22.4 L·mol 1)=0.21 mol ,所以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0.21 mol 。
【步步高】(广东专用)2015版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高考冲刺练-第6题-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型归纳及解题策略二、要注意掌握两个微弱观念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电离的过程是可逆的、微弱的,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对于多元弱酸的电离,可认为是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在H2S的水溶液中:H2S== HS-+H+ ,HS- ==S2-+H+, H2O== H++OH-,则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c(HS-) >c(S2-)>c(OH-)。
2.盐的水解平衡在盐的水溶液中,弱酸根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水解平衡。
在平衡时,一般来说发生水解反应是微弱的。
多元弱酸根的阴离子的水解,可认为是分步进行的,且依次减弱,以第一步为主。
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是: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则c(Na+)>c(CO32-)>c(OH-)>c(HCO3-)>c(H+)。
三、要全面理解三种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例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例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例如:在Na2CO3溶液中(HCO3-、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 c(H3O+)+2c(H2CO3)+ c(HCO3-)==c(OH-)。
四、要熟悉常见题型与对策1.单一溶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①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溶液对策:只考虑电解质的电离与水的电离。
高考化学复习步步高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五综合实验探究.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评价型实验题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1.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装置选择注意事项固体与固体加热装置①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炸裂;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③胶塞中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阻碍气体的导出固体与液体不加热装置①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时可用启普发生器,如图甲,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如图乙;②装置乙、丁、戊、己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③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④粉末状固体与液体反应或产物为糊状物时常采用装置丙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加热装置①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中,然后滴加液体药品,要注意液体滴加的速度,保证产气速率平稳,易于收集;②若使用分液漏斗,则需要在滴液的过程中,打开漏斗活塞,以保证液体能够顺利滴下;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完后,要关闭漏斗活塞,防止气体经漏斗逸出;④装置乙中的温度计必须插在反应液中;⑤烧瓶加热需要垫石棉网2.气体的干燥方法与干燥装置气体的干燥方法气体干燥选择干燥剂的原则①不减原则:即通过干燥操作之后,目标气体的量不能减少;②不反应原则:干燥剂不能与目标气体反应干酸性燥剂浓H2SO4可以干燥H2、O2、N2、CO2、CO、Cl2、HCl、SO2、CH4和C2H4等气体碱性干燥剂碱石灰主要用于干燥NH3,但也可干燥H2、O2、N2、CO和CH4等中性干燥剂CaCl2可以干燥H2、O2、N2、CO2、Cl2、HCl和H2S等,但不能干燥NH3气体的干燥装置盛装液态干燥剂,用于干燥气体;也可以盛装其他液体试剂,用来对酸性或中性气体进行除杂盛装碱石灰和CaCl2等固体干燥剂甲装置可以盛装液体干燥剂或固体干燥剂,乙和丙装置只能盛装固体干燥剂3.气体的收集装置及方法排水法①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不伸入试管(或集气瓶)底部向上排空气法①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②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或试管)底部,目的是把集气瓶(或试管)中的空气尽量排出;③为防止外界空气向集气瓶内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若用试管收集时,可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向下排空气法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H2、NH3和CH4等气体排特殊溶液法①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②二氧化碳可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4.常见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处理方法液体吸收法点燃法收集法处理装置适用气体装置A 适用于吸收溶解度小的气体,如Cl 2、CO 2等;装置B 、C 可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如HCl 、HBr 、NH 3等CH 4、CH 2===CH 2、H 2、CO 等CO 、NH 3、H 2S 等题组一 物质制备探究型1.[2013·山东理综,30(1)]TiO 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复习非选择题审题指导及得分技巧: 综合实验题
四、综合实验题标准答案(1)2CNO-+6ClO-+8H+===2CO2↑+N2↑+3Cl2↑+4H2O(2分)(2)点燃酒精灯对丁装置加热(2分)(3)浓硫酸(2分)除去Cl2(2分)(4)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干燥管Ⅰ中影响对CO2的测量(2分)(5)使装置中的CO2全部到干燥管Ⅰ中被吸收,减小误差(2分)(6)80%(3分)评分细则(1)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出错或不规范不得分,漏写“↑”扣1分。
(2)答案合理均可得分,如点燃酒精灯,加热丁装置等,若出现汉字错误扣分。
(3)答成硫酸、除杂均不得分。
(4)强调出空气中H2O(g)和CO2方可得分,漏掉一项扣1分。
(5)强调出干燥管Ⅰ方可得分。
(6)写成0.8不得分。
技能提升气体混合物成分检验实验的流程设计中同一仪器在不同位置的作用如下:(1)酒精灯首部:制气反应的热源。
中部: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的热源。
尾部:除去一些有污染且易燃的气体。
(2)干燥管中部:干燥气体。
尾部: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或其他气体进入反应器,除去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以防止污染环境。
(3)洗气瓶干燥:可放置在气体进入加热的反应装置之前,也可放置在收集干燥气体的集气瓶前。
除杂:用洗气的方法除杂。
检验:验证某气体的存在,根据实验的具体需要来确定放置的位置。
类型一以“实验探究”为中心的考查1.(15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 ℃,在157 ℃升华。
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MnO-4+____H2C2O4+____H+===____Mn2++____CO2↑+____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点一基于“双线桥”辨析概念理清知识线索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正误判断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2014·山东理综,7C)(2)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2014·山东理综,7D)(3)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2013·广东理综,10B)(4)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012·山东理综,7A)(5)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012·广东理综,10C)(6)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012·广东理综,10A)题组二“双线桥”分析“陌生”反应2.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CuI(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CuI +Hg===Cu 2HgI 4+2Cu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 .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当有1 mol CuI 反应时,转移电子为1 molC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CuID .Cu 2HgI 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 BD 解析B 项,当有1 mol CuI 反应时,转移电子为2 mol 4=0.5 mol ,错误;C 项,根据上述分析,得电子的是+1价的铜,所以CuI 为氧化剂;D 项,Cu 2HgI 4仅是氧化产物。
3.(2013·上海,18改编)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3+2KNO 3―→K 2O +5Na 2O +16N 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生成40.0 L N 2(标准状况) B .有0.250 mol KNO 3被氧化 C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D .被还原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 答案 C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 mol N 2,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被氧化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 mol ,有2 mol KNO 3被还原。
现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 ,则生成2 mol N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被氧化的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 ,因此,C 正确,D 错误。
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
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性质强弱规律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可从“热>冷”(温度)、“浓>稀”(浓度)、“易>难”(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电池原理、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等角度判断;还要学会从化学反应方向的角度判断“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反应先后规律3.价态归中规律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高价态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不能交叉。
如:KClO3+6HCl===3Cl2+KCl+3H2O,氧化剂KClO3,还原剂HCl,氧化产物Cl2,还原产物Cl2。
4.邻位价态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其价态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如:(1)Cl-被氧化成Cl2,而不是更高价态氯元素。
(2)S2-一般被氧化为S,S单质一般被氧化成SO2。
(3)ClO-、ClO-3作氧化剂、Cl-作还原剂时,一般被还原成Cl2,而不是Cl-。
5.电子守恒规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求解,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题组一性质强弱规律的应用(一)由方程式判断强弱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
由此推断Fe2+、Ce3+、Sn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B.Fe2+、Ce3+、Sn2+C.Fe2+、Sn2+、Ce3+D.Ce3+、Fe2+、Sn2+答案 A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两个方程式可以得到还原性强弱顺序:Fe2+>Ce3+,Sn2+>Fe2+。
故A项正确。
(二)依据顺序判断反应是否发生2.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 .Co 2O 3+6HCl===2CoCl 2+Cl 2↑+3H 2OD .2Fe 3++2I -===2Fe 2++I 2答案 A解析 Fe 3+能氧化I -,所以不可能生成FeI 3,A 错,D 对;B 项,当Cl 2少量时,I -先被氧化;C 项,由于Co 2O 3的氧化性强于Cl 2的,所以Co 2O 3能氧化Cl -得到Cl 2,而Co 2O 3被还原为Co 2+。
(三)相互竞争的反应3.(2013·上海,16)已知氧化性Br 2>Fe 3+。
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 2++b Br -+c Cl 2―→d Fe 3++e Br 2+f Cl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的a 、b 、c 、d 、e 、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A .2 4 3 2 2 6 B .0 2 1 0 1 2 C .2 0 1 2 0 2 D .2 2 2 2 1 4 答案 B解析 Cl 2先氧化Fe 2+;A 项,Cl 2过量;C 项,Cl 2少量;D 项,FeBr 2和Cl 2等量。
正确运用有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有关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常考的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从K →Au 逐渐减弱,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从K +→Au 2+逐渐增强。
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根据原电池两极和电解池两极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原电池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作正极;电解池中,阳极上物质的放电顺序即为对应物质还原性次序,阴极上的阳离子放电顺序即为阳离子氧化性次序。
题组二 守恒规律的灵活应用 (一)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4.在反应3BrF 3+5H 2O===9HF +Br 2+HBrO 3+O 2↑中,若有5 mol H 2O 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溴元素为( )A .1 mol B.23molC.43 mol D .2 mol 答案 C解析 设被水还原的溴元素的物质的量为x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3x =4 mol 则x =43 mol 。
5.(2014·上海,16)含有砒霜(As 2O 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 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
若砷的质量为1.50 mg ,则( ) A .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 B .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 C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 D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 N A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砒霜(As 2O 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的方程式为As 2O 3+6Zn +12HCl ―→2AsH 3+6ZnCl 2+3H 2O 。
根据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5,若砷的质量为1.50 mg ,物质的量为0.02 mmol ,被还原的砒霜为0.02 mmol÷2×198 g·mol -1=1.98 mg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 。
2AsH 3――→△2As + 3H 2分解产生的氢气标准状态下为0.03 mmol ×22.4 L·mol -1=0.672 mL;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8×10-3N A 。
步骤1 找物质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步骤2 定得失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 步骤3 列等式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步骤4 找关系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二)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进行配平6.(1)ZnSO 4溶液中含有少量Fe 2+和Mn 2+,为了除去这两种离子,调节溶液pH 为5,然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之生成沉淀。
已知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 2。
请写出该过程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新课标全国卷Ⅱ,26(3)(4)]FeCl 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 3与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 2FeO 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