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新闻和信息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传播学概论考试要点

传播学概论考试要点

传播学概论考试要点传播学概论考试要点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作”。

特点: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传播学是一种“研究社会信息系统机器运行规律的科学”。

3.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4.“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5.“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

6.“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7.人类传播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8.“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9.“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概念。

10.“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1.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12.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

13.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说明、传达、思考”;14.“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15.语言符号的暧昧性:(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16.传播过程中的意义:(1)传播者的意义;(2)受传者的意义;(3)情境意义。

16.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17.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18.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优点:这么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前言•本文旨在总结传播学概论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学科,涵盖了广告、媒体、公关等多个领域。

正文1. 传播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传播学研究信息的传递、传播和接受过程,关注信息在社会中的流动和影响。

•传播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沟通机制,促进有效信息传递和交流。

2.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信息:传递或交换的各种符号、观点、想法等。

•媒介:传播信息的渠道,比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受众:接收和理解信息的个体或群体。

•传播过程: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包括编码、传递、解码等环节。

3. 传播学的理论传播模型•传统线性模型: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单向传递模式,如拉斯韦尔模型。

•双向模型:强调接收者对信息的反馈和影响,如媒体效应研究中的媒介-使用与满足模型。

•多步流程模型:考虑信息传播的多个阶段和环节,如多步流程理论。

媒介效果理论•媒介效果研究探讨媒介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利用和满足模型: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程度对受众决策与行为的影响。

•感知理论:媒介对受众感知的影响,如选择性暴露、注意和记忆。

•媒介心理学:研究媒介对受众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如刺激反应、认知色彩等。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人际关系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强关系和弱关系: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对信息流动的影响。

•六度分隔理论:任何两个人之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建立联系。

结尾•通过本篇文章,我们简要了解了传播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理论。

•传播学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信息传递的规律,有助于有效传播和理解信息。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传播学有所帮助,激发对传播学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4.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反馈,了解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态度。

•实地观察:观察受众在实际场景中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探索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环境控制变量,揭示媒介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1.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是信息从一个源头传递到接收者的过程。

传播可以是个体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甚至是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化、技术等方式进行。

2.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对传播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理论体系。

常见的传播理论有:(1)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传播对接受者的影响和效果。

(2)传播过程理论:研究信息从源头到接收者的传播过程。

(3)传播行为理论:研究个体和群体的传播行为。

3.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

传播媒介有多种形式,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传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4.传播研究方法:传播研究方法用于收集和分析传播数据,研究传播现象和效果。

传播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观察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对象。

5.传播伦理:传播伦理强调在传播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和伦理原则。

传播伦理要求媒体和传播者遵守新闻道德准则,尊重受众权益,提供准确、公正、客观的信息。

6.传播效果评估:传播效果评估是对传播活动结果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传播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传播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为改进传播策略提供依据。

7.媒介与社会变迁:媒介和社会变迁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媒介的发展和变革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社会的变迁也促进了媒介的发展和演变。

总的来说,传播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媒介等内容。

通过学习传播学概论,可以深入了解传播现象及其效果,为进行传播活动和媒介创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传媒、社交网络、公共关系、广告和市场营销等。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播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以复习资料的形式,系统梳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传媒、信息技术、传播渠道、受众等。

传播学的定义有多种,其中比较经典的是“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

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1. 传播模式理论:传播模式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方式。

其中,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理论将传播过程分为传输模式和交互模式,传输模式强调信息的线性传播,交互模式强调信息的双向交流。

2. 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其中,拉鲁斯菲尔德的媒介效应理论认为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过程。

其中,斯图尔特·霍尔的理解与解释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是基于自身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

三、传播学的分支领域1. 传媒研究:传媒研究主要研究传媒的运作和影响。

其中,媒介内容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了解传媒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

2. 社交网络研究:社交网络研究主要研究人们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传播行为。

其中,弗里曼的社交网络理论认为社交网络是人们相互联系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3. 公共关系研究:公共关系研究主要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关系管理。

其中,格鲁姆斯的公共关系管理模型提出了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广告和市场营销研究:广告和市场营销研究主要研究广告和市场营销对消费者的影响。

其中,艾尔伍德的传播效果模型认为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

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下面将对传播学概论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对传播学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 传播概述传播是信息、思想、观念、情感等在人际关系中传递交流的过程。

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是传播的四要素,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传播学主要关注传播现象和规律,研究传播现象的基本特征、传播的基本规律和传播的影响力等问题。

2.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3. 传播学的特点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传播学的理论1. 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传播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播效果阶段、传播过程阶段和传播系统阶段。

传播效果阶段主要关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斯维尔、拉萨韦尔和拉萨维尔等。

传播过程阶段主要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信息传递和交流等问题,代表人物有香港、香港等。

传播系统阶段主要关注传播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等问题,代表人物有盖尔考恩、纽曼等。

2. 传播行为的理论传播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传播动机理论、认知加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3. 传播效果的理论传播效果的理论主要包括了受众反应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受众认同理论、受众影响理论等。

4. 传播过程的理论传播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交流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媒介传播理论、传播行为理论等。

5. 传播系统的理论传播系统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传播媒介理论、传播渠道理论、传播网络理论、传播结构理论等。

三、传播学的方法和技术1. 传播研究的方法传播研究的方法包括了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文献研究等。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一、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的学科,它以人类社会中的交流和信息传递为研究对象,涉及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方式。

传播学源自美国,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提出并形成系统。

传播学早期着力于新闻媒体和广播电视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信息传播、国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个领域。

传播学不仅研究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的规律,还关注传播技术和传播效果,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源期、形成期、创新期和多元化发展期。

起源期是指传播学的初期阶段,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代表,主要研究新闻、广播、电影等传播媒体。

形成期是指传播学逐渐形成学科体系,以50年代至70年代为代表,出现了以拉斯维尔·麦尔等人为代表的传播学重要思想和理论。

创新期是指传播学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期,以80年代至00年代为代表,出现了符号学、认知传播学、后现代传播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多元化发展期是指传播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以21世纪至今为代表,涉及更多的领域和内容,传播学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三、传播学的主要理论1. 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研究传播对接受者的影响和效果。

代表作品有拉斯维尔·麦尔的“媒介感染”理论、保罗·拉托尔的“媒介是信息”论等。

2. 传播过程理论:传播过程理论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方式,主要关注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加工过程。

代表作品有沙农与韦纳的传播模型、宾厄姆的媒介效应理论等。

3. 传播媒介理论:传播媒介理论是研究传播媒介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关注媒介的特点、功能和效果。

代表作品有麦尔的媒介感染理论、哈维洛克的媒介地域理论等。

4. 传播符号理论:传播符号理论是研究传播符号的含义和作用,主要关注符号的符号化、解码和再编码过程。

代表作品有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墨特的符号交互理论等。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现象。

以下是对传播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和记录。

一、传播的定义和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动物之间的信号传递等。

传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人际传播: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面对面的交谈、电话沟通等。

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2、群体传播:发生在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的传播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会议等。

3、组织传播:在组织内部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包括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协调等。

4、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二、传播的模式1、直线模式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代表,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个模式简单明了地阐述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忽略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反馈。

2、循环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认为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来回流动。

3、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将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传播的功能1、监测环境帮助人们了解周围的环境变化,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

2、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例如通过传播达成共识、解决冲突等。

3、传承文化传播能够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使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4、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消遣和娱乐。

四、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决定了传播的内容,还影响着传播的方式和效果。

传播者的角色包括:1、信息的收集者和筛选者需要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传播。

自考“传播学概论”归纳总结(4)

自考“传播学概论”归纳总结(4)

第三节深层的控制 ⼀概念: 1.“潜”: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

⽽这类控制往往是⼀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

2.“权⼒的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教授的所著。

此书对⾃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

即:⾃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由,不受任何约束,⽽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由会带来危险。

⼆问答: 1.控制的层次与深层控制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

(重点) 答: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式、⾃由放任式、⾃我约束与国家统管式。

①集权主义理论思想主旨是:⼀,国家利益⾼于⼀切。

⼆,真理是权⼒的产物,权⼒是衡量真理的尺度。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式。

②⾃由主义理论其基本主张有:⼀,个⼈权益⾼于⼀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来保护个⼈权益。

⼆,之所以允许⼈们有⾔论⾃由,是因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论如何泛滥,⼈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由⽽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才能发展。

③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体现了⼤众传播的⾃我约束体系。

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第四节控制的形态 ⼀概念: ⽂化控制:基本的控制形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我控制等。

除此之处,还有⼀种更为⼴泛、更为深远的控制——⽂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化控制中,⼀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不处在特定⽂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流。

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点

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点

新闻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1.新闻(定义):新闻是高度组织化的传播者向社会公众报道事实新近变动状态的信息。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13)2.硬新闻(概念):硬新闻也被成为纯新闻,是指“对已发生的或24小时内被发现的当前公众关注的事件的报道”,尤其是对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利益、题材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及时报道,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制作严谨规范。

软新闻(概念):软新闻是指那些时效性不强而人情味浓厚、容易激发阅读视听的兴趣的新闻。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43)3.新闻信息守门人(概念):新闻传播者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第二章:新闻传播者P51)4.组织报道(概念):组织报道,首先是指编辑部通过对报道方案的设计,在报道的主要内容范围、报道重点、报道过程、发稿计划、版面地位和版面形式、报道人员等方面做出具体细致的安排。

调控报道(概念):调控报道是指在报道进行过程中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计划,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4,125)5.稿件处理:包括组稿、选稿、改稿。

组稿(意思):编辑根据拟订的选题计划与发稿意图以及读者对象,物色作者撰写相应的稿件,这就是组稿。

选稿(意思):新闻编辑每天要从众多的新闻稿中挑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符合编辑部制定的编辑方针的新闻稿件,对新闻稿件作出第一次评价。

改稿(意思):面对已经决定留用的新闻稿件,新闻编辑进一步的工作是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去芜存菁、修正润饰、琢玉成器,从而保证新闻传播的高品质。

工作包括:立主脑、校差错、修饰辞章。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6)6.三个原则(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含义):新闻要求的真实是以事实的真实为基础和参照标准,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反映必须符合事实的实际状况,是把“全部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

客观性原则(含义):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尊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世界的外部实在性,竭力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报道,避免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公开地表达新闻传播者自身的观点和倾向。

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是大学传媒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很多非传媒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生在备考中需要充分了解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理论和应用。

在备考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时,考生首先需要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传播学概论是在探索人类社会中信息传播、意义生成、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学科。

信息传播是指信息在人群之间的传递,包括言语、文字、数据、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方式。

意义生成是指人们对信息进行的理解和解释,这种现象可以通俗理解为人们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

文化传承则是人们重视因素,通过不同的传递方式、平台和渠道进行传承。

而社会变迁则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和趋势。

这些基本概念和范畴都是备考过程中需要理解的重要内容。

在备考自考复习资料时,考生还需要了解传播学概论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传播学概论涉及了众多的理论和学派,如第一和第二间接效应理论、传媒效应理论、文化冲突理论和媒介素养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和观点是备考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核心,考生在备考中应该充分了解它们的研究范围、内容和应用场景。

同时,考生也要理解这些理论和观点的优缺点、局限和互补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才能够针对不同的考试题型准确回答问题。

在准备复习资料时,考生可以阅读相关的课本教材、学术论文和实际案例等内容。

课本教材是备考的基础内容,它们通常涵盖了主要的理论和知识点。

学术论文则是更深入的研究结果,通常会提供更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而实际案例则是理论和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体现,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理解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最后,考生在准备复习资料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辅导来加强自己的备考效果。

这包括在线测验、模拟考试、课外讲座和研讨会等渠道。

在线测验和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题形式,熟练应对不同的考试题型。

而课外讲座和研讨会则更多地是为了丰富考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和理论知识。

总的来说,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需要考生充分了解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范畴和主要理论,同时透过课本教材、学术论文和实际案例等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考传播学概论是传播学的入门课程,它涵盖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传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和书写传播来交流信息。

而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到来,大规模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快速。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更加深化了传播学的研究。

二、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在学习传播学概论时,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传播是指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包括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

受众是指接收和理解信息的人群。

传播渠道是指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方式。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学的核心内容。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在传播学中,有许多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传播现象。

例如,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了传播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媒介依赖理论研究了人们对媒体的依赖程度。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了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方式。

这些理论提供了研究传播现象的框架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证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

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和实证分析来验证和检验传播理论。

文献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来总结和归纳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模拟情境来研究传播现象。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这些研究方法,以便在实际研究中应用。

五、传播学的应用领域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和应用领域。

例如,广告传播学研究了广告对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为广告创意和策略提供指导。

自考全国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全国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全国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资料仅供参考全国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传播学的诞生地是(B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 .第一个明确提出并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D )A.施拉姆B.霍夫兰C.卢因D.拉斯韦尔3 .中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C )A.讯息B.信号C.信道D.噪音4 .伯洛提出了一种传播过程模式,这种模式能够略称为(B )(A )A.最小样本数B.总体指标C.最大样本数D.样本指标6 .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它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A )A.控制B.实验C.变量分析D.环境模拟7 .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B )A.反馈功能”B.雷达功能”C.整合功能”D.议程设置功能”8 .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等的观点,由知名人士在电视上推荐产品,具有(B )A.提供信息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沟通交流功能D.麻醉精神功能9 .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 )A.自由主义理论B.法西斯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0 .《权力的媒介》的作者是(B )A.赛伯特B.阿特休尔C.施拉姆D.马莱茨克11 .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 )A.新闻信息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D.商业信息12 .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D )A. M —S —R —C” C.S —R —M —C”5.确定样本数量的实质,B. S —M —C —R”D.M —R —S —C” 是确定一个能够满足 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A.一股性B.鲜明性C.操作性D.指说性13.现阶段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是(C)资料仅供参考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14.情景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C)A.英尼斯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15.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C)A.爱屋及乌B.明察秋毫C.见仁见智D.见微知著16.大众传播有各种反馈,其中重要的是(B)A.报刊杂志的发行量B.一段时间的累计性反馈C.广播电视的收视率D.一定范围的一次性反馈17.李普曼在一本著作中阐述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的问题,这本著作是(B)A.《人际影响》B.《舆论学》C.《人民的选择》D.《自由与新闻》18.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B)A.有限的B.强大的C.无力的D.微小的19.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A)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0.传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A)A.肯定B.否定C.中立D.批判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传播学概论 重点

传播学概论 重点

传播学概论1、信息〔1〕广义的信息概念: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心的东西都是信息。

〔2〕信息的构成: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c.香农认为,所谓信息就是在人们需要进展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从功能角度看,信息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概率的一种度量。

〕2、传播〔1〕概念: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库利的传播观: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开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与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3〕传播的实质: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4〕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与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3、符号〔1〕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根本要素,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2〕符号的构成: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3〕符号的根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4、意义〔1〕概念: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5、象征性社会互动〔1〕象征行为①含义: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这种象征行为通常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

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如此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它涉及到信息的传递、接收、理解和反馈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传播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整理。

一、传播的定义与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传播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等。

这种传播方式具有直接性、灵活性和反馈及时等特点。

群体传播则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传播,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会议等。

它能够形成群体共识和群体规范。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常见的有企业内部的通知、公关活动等。

大众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力大等特点。

二、传播的模式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简化和抽象描述。

常见的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等。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明确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

香农韦弗模式则引入了“噪音”的概念,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突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表明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三、传播的功能传播具有多种功能,如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和娱乐等。

环境监测功能让我们能够了解周围的世界,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社会协调功能有助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共识,协调社会行动。

文化传承功能使前人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得以传递给后代,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娱乐功能则为人们提供了消遣和放松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点

新闻传播学概论考点

名词解释:1.新闻(定义):新闻是高度组织化的传播者向社会公众报道事实新近变动状态的信息。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13)2.硬新闻(概念):硬新闻也被成为纯新闻,是指“对已发生的或24小时内被发现的当前公众关注的事件的报道”,尤其是对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利益、题材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及时报道,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制作严谨规范。

软新闻(概念):软新闻是指那些时效性不强而人情味浓厚、容易激发阅读视听的兴趣的新闻。

(第一章:新闻的界定和类型P43)3.新闻信息守门人(概念):新闻传播者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第二章:新闻传播者P51)4.组织报道(概念):组织报道,首先是指编辑部通过对报道方案的设计,在报道的主要内容范围、报道重点、报道过程、发稿计划、版面地位和版面形式、报道人员等方面做出具体细致的安排。

调控报道(概念):调控报道是指在报道进行过程中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计划,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4,125)5.稿件处理:包括组稿、选稿、改稿。

组稿(意思):编辑根据拟订的选题计划与发稿意图以及读者对象,物色作者撰写相应的稿件,这就是组稿。

选稿(意思):新闻编辑每天要从众多的新闻稿中挑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符合编辑部制定的编辑方针的新闻稿件,对新闻稿件作出第一次评价。

改稿(意思):面对已经决定留用的新闻稿件,新闻编辑进一步的工作是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去芜存菁、修正润饰、琢玉成器,从而保证新闻传播的高品质。

工作包括:立主脑、校差错、修饰辞章。

(第三章:新闻的采访、写作与编辑P126)6.三个原则(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含义):新闻要求的真实是以事实的真实为基础和参照标准,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反映必须符合事实的实际状况,是把“全部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

客观性原则(含义):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尊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世界的外部实在性,竭力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报道,避免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公开地表达新闻传播者自身的观点和倾向。

2019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传播新技术

2019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传播新技术

2019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传播新技术
当前传播新技术的应用,形成超量的信息流量,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当前,以信息革命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地,“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已成了社会的时髦用语。

信息革命带
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实现传播技术现代化。

使社会信息量剧增和信息流
通加速。

人们纷纷以“信息爆炸”、“知识爆炸”、“信息涌流”等
词汇来形容变动不居的信息社会。

①就大众传播领域来说,层出不穷的传播新技术出现多样化、小
型化、分散化以至个人化的局面。

“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正逐步转向“点对点”的双向传播,即把受众细分化和向特定受众提供内容非常
专门化的特定服务。

②传播新技术促动社会信息的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整
个社会带来很大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以信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社会,
将出现三种转换形态:
一是:三大传统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 → 三大
新兴工业(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大发展的时代;
二是: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 以满足精神需
求为主的第三、第四产业;
三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占优势→ 以脑力劳动为
主的“白领”阶层占优势。

信息革命的浪潮前锋会率先冲击社会的经
济变革和科技进步,这在我国和其他很多国家已得到鲜明而深刻的证实。

对外开放也就是信息开放,它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不同社会文化之
间的互动。

2019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信息高科技术

2019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信息高科技术

2019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信息高科技术
信息高科技术对大众传播带来了哪些挑战?
电脑联网具有不容置疑的先进性。

首先,感受这种压力的是报业。

当年图文并茂、声光兼备的电视
兴起时,报业就曾面临严重的挑战。

而且,电脑网络又具有电视所没
有的一些长处。

报业再次面临冲击。

长期以来受到视听兼备的媒介电
视挑战的无线电广播,现在也面临来自网络这个具有一系列新的优势的、视听兼备的新媒介的冲击。

就连曾长期以技术手段先进而笑傲传
媒领域的电视,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电视网络的挑战视而不见。

电脑网络加入传媒行列,意味着电视不再拥有特殊地位。

其次,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于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也正构
成挑战。

管理传统的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有效方法,不一定对管理网
上的传播活动有效或不一定完全适用。

第三,电“黄毒”现象,已在世界各地引起人们的注重。

对策主
要有法规手段和技术手段。

如英国的“安络R-3号计划”和“V芯片”技术。

第四,网上的“垃圾电子邮件”现象,也是对传播事业社会管理
的一个新挑战。

第五,联网业管理中的新问题还牵涉到版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考点:新闻和信息
如何判断一个信息是不是新闻?
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

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新闻是由
信息衍化而来的。

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
传递信息。

所以我们认为,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

随着社会
持续发展,新闻的结构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新闻并不是信息,新闻是一种用以交换和传递的信息。

信息不是新闻,必须是具备一部分条件,信息才是新闻。

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即使作为信息来说,新
闻也仅仅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即使是不可缺少的,而
且新闻有它自身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

新闻的特点:
(1)新闻要求时效性;而信息不要求有时效性。

(2)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问题作比较完整、
全面的反映和表达,并通过连续报道和使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
等各种体裁的报道来配合事物总体的发展过程。

而信息则不要求完整。

(3)新闻要求公开传播,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
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

而其他很多信息在公开的水准上和传播的覆盖面上,则远远逊色于新
闻这类信息,或称为“小传播”的信息。

凡是具备公开传播的信息才
是新闻。

(4)新闻虽然和其他信息一样,由语法信息构成最基本的信息层次,但在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层次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鲜明的倾
向性。

从信息的三个层次上看,新闻在语法层次上与其他信息一样;而
在语义层次、语用层次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从信息理论来看,新闻是一种信息,那么:
①新闻中的信息量是能够度量的。

②控制论提出了信息反馈这个重要原理,即信息的流动多半不是
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③新闻的提取、制作和传递,和其他信息一样,需要物质和能量,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和载体才能实行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