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
李清照个人简历.doc
李清照个人简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么优美的诗句,想了解一下著名词人李清照吗?一起来看看我整理的“李清照个人简历”,欢迎阅读,供您参考。
李清照个人简历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事迹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日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
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圭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
善文学《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
赵是金石家。
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1107年移居青州。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
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李清照生平简介
[资料]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南宋着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de)一位女才子.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de)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de)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de)女词人.她(de)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de)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de).后人曾以她(de)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de)作家,但最擅长(de)还是词.她(de)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de)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de)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她(de)词作也随着她生活(de)变化而变化.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de)描绘,对真挚爱情(de)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多悲叹自己(de)身世和失去(de)幸福,又面临着民族(de)灾难,悼亡思乡,沉郁感伤.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她(de)词总是以朴实自然(de)语言、抑扬顿挫(de)音律、至情感性(de)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de)感染、带给人至高(de)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de)共鸣.崭露头角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神宗年间(de)一个士大夫家庭里.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是个有名(de)学者,母亲王氏,也善于作诗词写文章.在李清照家里,常常是贵客盈门,高朋满座,这些饱学多才(de)文人墨客往往饮酒赋诗,议论纵横.少年时期(de)李清照,受家庭浓郁(de)文学空气(de)影响,对吟诗作词也产生了极大(de)兴趣.一日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似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独居闺房,透过重重竹帘,只见屋外洁白(de)梨花飘然落地,稀疏(de)竹影摇曳多姿,她突然生发出一种寂寞情绪,为了排遣心中(de)清冷,李清照握管填词,作浣溪沙一首.作完后,她轻拨瑶琴,开口吟唱起来.此时,客厅内正高朋满座,宾客们一听到这美妙(de)乐曲,立时停住谈笑,侧耳细听:小院闲窗春色深,垂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宾客听罢,频频赞叹,其词精美,其音妙绝,真是珠润声圆,惊心动魄.其中有个叫晁补之这首浣溪沙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 “小女信口胡诌,(de)客人问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何足道哉.”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即成佳作,宇字清新奇拔,真了不起呀.”李格非见客人赞叹不绝,一时高兴,拿出李清照平时写(de)一些诗词,故意说这是女儿不知从何处找来学习(de),请朋友们指出优劣.客人们看罢,又无不啧啧称赞,尤其是其中一首如梦令,更是让人惊叹,那上面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好一个“绿肥红瘦”,立意清新,妙不可言.晁补之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词,末了回头对李格非说:“这首词,问得极有情,答得似无意,字少意多,含蓄曲折,必出自名家高手,敢问这词是哪位老前辈所作,”这一说,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乐了.宾客们也在这一家人(de)笑声中突然顿悟:李家出人才了,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de)人.李清照和赵明诚赵明诚是宰相(de)儿子.李清照18岁那年,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了婚.李清照和赵明诚,可谓中国历史文坛上(de)同志爱人,人称赵、李“夫妇擅朋友胜场”.李清照少女时,词名轰动京师,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大做相思之梦.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de)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虽说是传说,但也表明李清照在当时(de)气之大,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de)倾慕之情.1107年,赵明诚夫妇回到青州故居,过上了十年乡居生活.他们将书房称作“归来堂”,易安室”.明诚致力于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他整理校勘,他们孜孜不倦,把内室命名为“夜以继日地工作,常以“尽一烛为率”.十年之间,所收金石书画、文物古籍,竞达十余屋之多.其中包括北宋书法家蔡襄所写(de)进谢御赐诗卷、南唐徐铉所写(de)小篆千字文真迹.除治金石之学外,夫妇二人在归来堂上饮茶逗趣,相从赋诗.时常于饭后,他们一边在归来堂上烹茶小憩,—边玩一种游戏,规则是一人说一史事,另一人要说出此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说对者就先饮茶,充满了文人雅兴.同甘共苦夫妻情1107年3月,赵明诚在朝廷担任宰相职务(de)父亲突然病逝了,这时,奸恶(de)宰相蔡京便暗下杀机,污蔑赵明诚父亲对皇室不忠.昏庸(de)徽宗听信谗言,立即追回了他对赵明诚父亲(de)各种赠官和所加称号,赵明诚兄弟三人,也因为“父罪”而统统免职.在蔡京(de)迫害下,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只好回到家乡青州去住.由于官场(de)倾轧,连累李清照也遭此不幸.赵明诚内心深感不安,一天,他说:“看来我们夫妻两个要在此白头到老了.”李清照笑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荣华富贵(de)人吗我才不是呢咱们(de)日子是清苦一点,可是苦中也有甜.我们应该像桂花那样:悄悄躲在绿叶丛中,暗淡清黄,甘为寂寞.从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研究金石,吟诗作词,以慰生平.赵明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又叹道:“不做官,无薪俸,坐吃山空,纵然粗茶淡饭:也难长期维持,收藏书画碑帖,更是不易.” 李清照说:“财源枯竭,更应当一切从俭.我想,从今日起,咱吃(de)饭菜,可减去肉类;穿(de)衣服,可减去贵重(de)绸绢.我头上戴(de)翡翠、明珠、(金钗、银簪等等,统统可以去掉.咱家中(de)涂金器具,贵重摆设,刺绣之类,也可以变卖典当,一句话,除了碑帖、书画、百家书史,全都可以变卖.”赵明诚听罢,深为感动:“贤妻所言,正合我意,翠难相随,情同手足,真是千金难买呀.天下知己,你我而已.”后来,在李清照(de)协助下,赵明诚终于完成了他(de)鸿篇巨着金石录两千卷.作词祭亡夫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徽宗、钦宗被俘北去,康王赵构即位,史称“靖康之耻”.李清照夫妇先后南下,在混乱(de)局势中,赵明诚接任了湖州太守,但在赴任途中,不幸得病,死于建康(今南京).这年,李清照46岁.丈夫(de)去世,使李清照悲痛欲绝.秋风萧瑟,愁云笼罩,李清照独自守在窗前,感到无限悲哀和孤寂.这天黄昏时刻,天上又落下一场潇潇秋雨,那梧桐树(de)大叶子土,不时滴滴嗒嗒地滴下晶莹(de)水珠,在悲痛中(de)李清照看来,简直是天地间都在替她叹息哭泣,那液落(de)分明;巨一串串伤苦(de)泪珠.痛定之余:长歌当哭,李清照怀着对赵明诚(de)无限深切之情,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用寻常(de)语言和委婉曲折(de)语调,自然动人地抒写出她孤独(de)处境和凄凉(de)心情,凄风苦雨(de)秋日黄昏,词人心中怅然若失,到处寻觅感情(de)寄托和精神(de)慰藉,但眼前(de)景物——晚风中(de)孤雁,满地憔悴(de)黄花,雨帘笼罩(de)梧桐,构成了触目生愁(de)凄冷画面,更加深了这位伟大词人(de)悲苦感,她心中巨大(de)痛苦和复杂(de)人间况味,使她陷入了愁愁愁(de)境地,然而,回顾往昔,面对今朝,遥想明天,一个愁字怎说得出她心头之情,苦难(de)后半生。
李清照简介短篇
李清照简介短篇一、生平简介1. 李清照的基本背景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性文学家、词人。
她出生于南宋嘉定五年(1082年),逝世于绍熙四年(1151年),享年70岁。
李清照是南宋古文运动和词坛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2. 家庭背景和早年生活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李观,曾任徽州(今安徽省属地)知县。
她自幼聪慧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的父亲对她的文学才华很是赞赏,并鼓励她广泛阅读,培养才情。
二、文学成就1. 李清照的词作李清照的词作以爱情、离别和怀古为主题,既有婉约柔情的作品,也有直抒胸臆的作品。
她擅长运用意象独具匠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世界。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她的词作风格独特,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
2. 李清照的散文作品李清照的散文作品虽较少,但其京城四记成为了宋代散文的经典之一,被誉为”小品文之祖”。
她的散文文字简练、意蕴深远,写实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 李清照的文学影响力李清照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词作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文学风格开创了纵情抒怀、含蓄细腻的女性写作传统,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三、人物评价1. 李清照的文学才华李清照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
她的词作情感真挚,充满诗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她对语言的运用也非常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 李清照的性格特点李清照是一个聪明、感性且坚韧的女性。
她对人生充满热情,楚楚动人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她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痛苦思考,体现了她对命运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3.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作为中国古代文坛上少有的女性文学家,李清照的作品也体现了她的女性意识。
她对女性命运和社会地位的关注,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性别问题的思考。
结语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李清照,是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一位以天真烂漫、美丽多情的形象带给人们无尽欢笑与感动的才女。
写作任务书
写作任务书一、题材来源: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其词尤甚、堪称词学界的阆苑奇葩。
这样多才多艺并能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李清照一生经历艰苦曲折,经历了南北宋之际的沧桑之变,她的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的空气;她后期词虽然主要仍然抒写个人不幸,但她的个人不幸以和时代不幸难解难分地融合在一起。
她对艺术的力求专精,使她能够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她的词就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真挚朴素的情感,清幽淡雅、高远深邃的意境,白描的手法,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口语以及富有音乐的音韵,构成了李清照词独特的艺术特色。
在开放教育中文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对李清照的词就十分喜爱,论文写作选题时自然就想到了这位词人的作品,便有了这篇文章的最初构思。
二、主要观点: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词坛上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她精通音律,擅长诗词、散文,且能书画。
尤其是其词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她在宋代词坛上的重要地位。
她的词作清新淡雅,她的词作别具一格,被称为“易安体”,历代文人给予其极高的评价,很多仍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
李清照的词作,塑造了许多具体鲜明、生动优美的形象,她善于用优美淡雅的意境表达对周围事物细腻的感触;不追求词藻的华丽,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以口语入词,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讲求音韵,富有音乐的美感;抒发真情实感,全面展现女性情怀。
三、文章结构安排:一、抒发真情实感,全面展现女性情怀二、形象具体鲜明、生动优美三、意境清幽淡雅、高远深邃四、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五、以口语入词,贴近生活六、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四、主要参考文献:[1]李汉超《李清照词赏析》,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4月[2]、张晶《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感情世界》,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3]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4].袁传璋《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1版[5]蔡国黄《古代文学家传记》(第三卷),中华书局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6]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关于李清照女性意识体现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李清照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前言: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南宋十分杰出的女作家。
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不仅精通音律,而且在诗歌、词作、文章方面都很擅长。
尤其是她的词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也成为了婉约词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由于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特殊的女作家,历来研究她的作品的专家和学者数不胜数。
本论文主要分析女性自我意识在李清照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这里所说的女性意识,不仅仅是女性要求通男性地位平等,更重要的是指打破封建道德礼教的束缚,从各个方面展示她们独特的精神风貌。
因为众所周知,宋代是封建社会男权意识极其强烈的时代。
在“程朱理学”的笼罩下,女性只可以“三从四德”,更不要说在政治、文化等领域享有话语权。
因此,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在她的作品中敢于展示女性自我在一定上具有反传统意识,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十分珍贵的。
主体部分:先说一下本论文写作的简略思路,接着再分别对写作思路做稍微详细的补充。
写作思路: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将会阐述什么是女性意识,还有李清照如何会产生这种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当时社会形态下的进步意义。
第二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是全文的核心内容,在这一部分中,文章将具体阐述李清照的作品是如何体现女性意识的。
根据所表达出的内容,我把其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欣赏自我形象,塑造高雅人格精神;二是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三是不让须眉、独树一帜的文学评论;四是强烈的爱国忧患意识,关心国事民生等。
在每一方面中,文章会解释它们在李清照作品中形成的原因,会从作品中详细举例来具体说明女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由于篇幅限制,这篇设计的主要内容只写出相关的作品名称,作品具体内容将在之后的正式论文中进行阐述)以及它们的影响。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个部分文章对上述内容做出总结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以下就是对写作思路的补充说明:女性意识是相对于男性意识而言的,在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主要变现为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女性生活以及女性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与把握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
浅谈李清照的词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李清照的词对后世的影响摘要: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众多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
而这位颇受上天溺宠的天子娇女尤在文学创作上更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下面从李易安词中所表现的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学追求和社会关注等不同层面去透视李请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对后世所产生的积极及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叛逆性情才情大爱局限一、易安词的积极影响1.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女性,李清照本身的自主、自强、自信的坚韧性格。
首先,对封建家庭的冲击。
李清照曾有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大胆地以杨国忠入喻,她完全无视上下尊卑的家庭等级观念,对公公赵挺之予以尖锐的讽刺,表现出她自主的个性。
其次,她关心国家大事。
南渡后,李清照面对沦陷的北方家乡,心中的忧愤难以平息,对南宋君臣的软弱恐惧、屈辱退让,更是满腔怒火。
在此时她的名句“南业尚觉吴江吟,北狩应知易水寒”,充分地体现了作者不甘落后的自强性格,不愿默守闺中,可以说是一个“花木兰”。
2.此外,她还敢于批判男性权威。
她从汪无知地跟随着别人盲走,而在于自信自己的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以“知音”的身份,指出苏轼,秦观,黄庭坚,王安石等十六人弊病。
我们知道,苏、秦、黄、王等是当时社会上的知名人士,而李清照在当时只不过是一名无名小卒,竟然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言论,“其狂不可及也。
”不畏惧黑暗势力的压迫,不退却,不妥协,自强不息地凭借自己的智慧、才能、胆识、自信地谈古论今,不愧为一名时代巾帼英雄。
她对公公的不满,体现了对封建家庭等级观的不满;对国事的关心,改变了以前妇女“一心仅为父亲、丈夫服务”的观念,开了妇女关切国事的先河;对男性权威的批判,则从本质上说是对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的严重不满。
可以说,李清照的性格也造就了她叛逆的性征。
3.真性情世界的完全展示:李清照只抒写属于她个人的独特性情和真实感受,这是易安词最显着的特征。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纯情与率真
种生活 , 虽然 多 少 带有 贵族 少女 的 闲情 遗 致 , 是 作 品 中洋 溢 但
放 射 出奇光异彩 。这样 多才 多艺的女作 家在 中国文学史上是 着 的 蓬 勃 朝 气和 对 大 自然 的 由衷 热 爱 跃 然 纸 上 ,字 里 行 间分 少有的 , 而且在世界文学长廊 中也是罕见的。 特别是作为一位 明 可 以看 到 一 个 十 七 八 岁 的 少女 那 无 拘 无 柬 、 天 真 烂 漫 淑 女 文化女性 , 李清照具有与一般 女性 不 同的淑女情 怀。 李清照的 形 象 。她 的 这种 淑 女 形 象既 不 同 于古 代 贵 族 少女 眷 恋湖 光 山 淑女情 怀与古代传统 的淑女有 相同的方 面, 也有 不 同的方面 ,
率 真在 以儒 家 思 想统 治 天 下的 男权 社 会里 , 实在 是很 难 得 的 。
蹴罢秋 千 , 来慵整纤手 。 起 露浓花瘦 , 薄汗轻 衣透 。 见客人 挚; 表情热情、 大方 、 毫无扭 捏之 态。在此我们可见一个少妇在
此 词 描 绘 出她 未 出嫁 前 无 忧 无 虑 的 少 女 生 活 的 一 个侧 之 切 , 愁之 苦 , 之痴 , 可谓 “ 不 知所 起 , 往 而深 ” 这 样 的 情 真 情 一 。
情 的 少女 形 象。在 封 建社 会 里. 要 求女 孩 们 “ 面相 逢 . 低 头 下
噢 ” 更 何 况 还 “ 划金 钗 溜 ” 通过 人 物 行 动 的描 写 , 画 了一 , 袜 , 刻
无论是 写活泼的 少女 , 青春 的 少妇 , 多愁善 感的思妇 。 还
看顾” 。而作者 虽则“ 和羞走 ”却又“ 门回首” 假装“ 青梅 是 冷冷清清的怨妇 , , 倚 , 把 都与过去词人笔 下的妇女形 象不她 除 了具 于 自然 , 的性 格 的 率 真 可 见 一 斑 。 她 喜欢寄情 山水、 爱好 文 学艺术 、 注国事等 , 的作品 留给世 活, 能用词 句把 自己的真 实感受表 达得 酣畅淋漓。 关 她 都 如写夫妻 离别的词《 一剪梅》 :
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结
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结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
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特别是作为一位文化女性,李清照具有与一般女性不同的淑女情怀。
“淑女”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周南·关睢》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淑女”指善良、美好、有修养的女子。
李清照的淑女情怀与古代传统的淑女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女性,她除了具有一般女子阴柔、善良的特性外,又有文化女性的特质,比如喜欢寄情山水、爱好文学艺术、关注国事等。
以下分别论之。
一、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看她的淑女情怀李清照出生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祖籍山东济南,父祖皆出于“蚤有盛名,识量英伟”的韩琦门下。
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精谙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文潜、陈师道、晁补之有密切的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与廖正一等并称为“后四学土”。
母亲王氏,也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
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她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
前期的李清照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无比热爱生活的女子。
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她那蓬蓬勃勃的春春气息。
如写于十七八岁的《如梦令》一词集中地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鸳。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了李清照青年时代那活泼开朗的性格。
她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像一颗自由的种子,健康地成长着。
在她身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封建闺范、礼教枷锁的影子,而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鸥鹭水鸟这些有名的景物却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天然的素朴与自由的印迹。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南宋着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
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
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
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
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的女词人。
她的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的。
后人曾以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
她的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她的词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
崭露头角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神宗年间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里。
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是个有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善于作诗词写文章。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文档资料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
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女性,她除了具有一般女子阴柔、善良的特性外,又有文化女性的特质,比如喜欢寄情山水、爱好文学、关注国事等。
所以在她的词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与以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意蕴和深度。
唐五代以来,颇多女性题材,但毕竟是以男性的角度来想象的。
李清照的横空出世,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去感知人生和抒写感情,其女性的阴柔美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一、李清照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影响着她的女性情怀她少年时代的词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位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少女柔美形象,呼之欲出,又揭示了她内心热爱生活的情愫和精神韵致。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祖籍山东济南。
前期的李清照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女子。
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的怀抱之中。
如写于十七八岁的《如梦令》一词集中地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鸥鹭水鸟这些有名的景物却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天然的素朴与自由的印迹。
十八岁时李清照嫁给太学士赵明诚,赵明诚是一个聪明好学的青年,自幼喜好收藏考订金石刻词。
热爱文学艺术的李清照嫁给这样一个醉心于文学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丈夫,自然是如鱼得水。
婚后,两人却也是离多聚少。
这使得每一次夫妻别离给李清照的感情带来强烈的冲击。
她把这种感情上的体验,融进了词作,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词人以活泼、清新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的姿容。
而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是短暂的。
《一剪梅》据说就是新婚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时李清照特意书写在锦帕上赠送给他的。
古代文学史资料大全
古代文学史资料大全1、易安体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
她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易安体”之称最早见于南宋侯寘《[眼儿媚](效易安体)》,后又有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上效易安体》。
侯氏效其意,辛氏效其文,皆失其本色,然而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标举“易安体”之始。
“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以寻常语入词;二、“易安体”凄婉悲怆的格调;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2、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汉成帝时,刘向辑集了屈原、宋玉的楚辞作品以及西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仿骚之作,合为一集并定名为《楚辞》。
这样,“楚辞”就由一种诗体的名称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3、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分别指的是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这四人均为汉大赋的代表性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或举《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之一种),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4、春秋笔法孔子修订《春秋》时的表达方法,又叫“微言大义”。
指从儒家思想出发,以定名分等级为标准,尊王攘夷,维护周王朝的大一统,往往以曲笔表明自己的爱憎,通过遣词造句,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5、乐府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官署。
汉武帝时,为了制礼作乐的需要,对乐府机构大加扩充,于是有了采集民间歌曲的职能。
六朝以后,人们把乐府机构收集的可以合乐演唱的诗,也叫“乐府”。
于是“乐府”一词,便由音乐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清照女词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李清照女词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女词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宋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词人之一。
在她的作品中,传承了前辈词人的优美风格,并融入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她的词作以婉约秀丽、含蓄深邃的风格著称,使她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李清照为主线,探讨她作为女性词人对宋代文学的重要性。
1. 李清照的生平与背景李清照,原名李易疑,北宋宁陵(今河南孟县)人。
她生于12世纪初,逝世于12世纪末,享年约40岁。
她出自文学世家,父亲李侗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对她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家族原因,她曾多次迁徙,经历过家乡的破败和流亡的辛酸,这也为她后来创作过多首以故土怀念和离愁别绪为题材的作品提供了灵感。
2. 李清照的文学特点与创作风格李清照的作品以婉约、含蓄为主导,她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情感和生活,追求内心的美感,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女性词人之一。
她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和季节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感伤和离愁。
她独特的才情和对感情的敏感使得她的词作充满了情感张力和思想深度。
3. 李清照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作为一位女性词人,李清照的地位与贡献不可忽视。
她的作品受到了时人的赞赏,成为了宋代文坛的瑰宝。
她的词被广泛传颂,并且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她开创了女性以自身真实情感创作词作的先河,也使得女性在文学创作中有了更多的发声空间。
4. 李清照的代表作品与主题李清照的代表作品,如《声声慢》、《如梦令》、《如何让你遇见》等,以及她在《葬花吟》、《夏夜叹》、《钗头凤·世情薄》等中运用的寓意深刻的典故和象征手法,都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才华。
她对于爱情、亲情、友情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让她的词作成为了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完美结合。
5. 李清照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影响与意义李清照作为古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清照是哪个朝代的
李清照是哪个朝代的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作家、文学家和词人,她生活在宋朝,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女性文化人物。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流传广泛,她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纯美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她的作品被誉为宋代词的瑰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文化繁荣的时期。
该朝代历时三百多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端拱元年(1085年),逝世于南宋宣和三年(1151年),她的一生见证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的变迁。
李清照出生在浙江杭州,她的父亲是一位官员,家境富裕,给予了她很好的教育环境。
李清照自小聪明好学,才情出众,很早就显示出文学才华。
她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支持她的学习,允许她接触并阅读大量的书籍,从而培养了她卓越的文学天赋。
李清照在北宋初期的文化环境中成长。
北宋时期,建文初年,城市中充满着学术讨论和文化交流。
京城东京(今北京)成为一座文化中心,大批学者、文人云集。
许多著名文化人物都在北宋时期活跃,李清照也因此有了很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李清照的词曲才华在北宋时期得以展示,并且她很早就登上了文坛的巅峰。
她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流畅,表达了她对爱情、家乡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她擅长刻画感情细腻的女性形象,描写女性在爱情中的痛苦和忧伤。
她的词作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李清照在北宋时期的成就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可。
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作品被称为“词中之冠”。
李清照的词曲不仅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艺术评论和评价,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广泛传颂,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李清照的出生和活动年代较早,她的生平和作品的确切情况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历史记录。
许多有关李清照的事迹和传闻都是后人根据她的作品和部分史料进行推测和构想的。
因此,对于李清照的了解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李清照晚年的情感经历,成为了后人研究的热点。
据传她在丈夫黄州张舜嫁后,与张先生的好友陈与中谋秽了杨乃武。
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文学作品独具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以下是关于李清照文学常识的介绍:
1. 词人身份:李清照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影响深远。
2. 受过良好教育: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诗词歌赋,熟读经史子集。
3. 代表作品:李清照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等,被后人广为传颂。
4. 词作特点:李清照的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婉约清丽著称,有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文学追求。
5. 人生经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曲折多变,曾经历过家庭变故、丈夫去世等多种困难,但她凭借才华和毅力,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女性文学家。
6. 影响:李清照的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篇章。
综上所述,李清照是一位才华横溢、情感真挚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学史和女性文学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 - 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
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
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个人简历
李清照个人简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么优美的诗句,想了解一下著名词人李清照吗?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李清照个人简历”,欢迎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李清照个人简历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事迹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日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
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圭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
善文学《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
赵是金石家。
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1107年移居青州。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
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资料]李清照生平简介
[资料]李清照生平简介之马矢奏春创作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 南宋著名女词人,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佳人.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那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 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 也有文学才华.李清照通晓音律, 长于诗词, 工散文, 能书画, 才华出众.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 婚姻生活典雅美满.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 出仕后也常外出, 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文句.她早期生活优裕, 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 靖康乱发之后, 1129年, 赵明诚病逝, 李清照孤身流落, 流离南方, 境遇孤苦, 在杭州渡过残年.年夜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 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绩杰出、影响深远的女词人.她的艺术成绩在历代为数未几的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的.后人曾以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誉她是词家一年夜宗.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绩的作家, 但最擅长的还是词.她的词作,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情致,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诗, 留存未几, 部份篇章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 与其词风分歧.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动而变动.所作词,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主要是对年夜自然的描绘, 对真挚恋爱的抒发, 清新明丽, 意境优美.后期多哀叹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 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 悼亡思乡, 沉郁感伤.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繁重忧虑, 她的词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抑扬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 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 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崭露头角李清照出身于北宋神宗年间的一个士年夜夫家庭里.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 是个有名的学者, 母亲王氏, 也善于作诗词写文章.在李清照家里, 经常是贵客盈门, 高朋满座, 这些饱学多才的文人墨客往往饮酒赋诗, 议论纵横.少年时期的李清照, 受家庭浓郁的文学空气的影响, 对吟诗作词也发生了极年夜的兴趣.一日薄暮, 薄暮冥冥, 细雨纷纷, 远山似黛, 浓云如墨, 李清照茕居闺房, 透过重重竹帘, 只见屋外洁白的梨花飘然落地, 稀疏的竹影摇曳多姿, 她突然生发出一种寂寞情绪, 为了排遣心中的清冷, 李清照握管填词, 作《浣溪沙》一首.作完后, 她轻拨瑶琴, 开口吟唱起来.此时, 客厅内正高朋满座, 宾客们一听到这美妙的乐曲, 立时停住谈笑, 侧耳细听:小院闲窗春色深, 垂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宾客听罢, 频频赞叹, 其词精美, 其音妙绝, 真是珠润声圆, 惊心动魄.其中有个叫晁补之这首《浣溪沙》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 “小女信口胡诌, 的客人问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何足道哉.”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 即成佳作, 宇字清新奇拔, 真了不起呀.”李格非见客人赞叹不竭, 一时高兴, 拿出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诗词, 故意说这是女儿不知从何处找来学习的, 请朋友们指出优劣.客人们看罢, 又无不啧啧称誉, 尤其是其中一首《如梦令》, 更是让人惊叹, 那上面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用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好一个“绿肥红瘦”, 立意清新, 妙不成言.晁补之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词, 末了回头对李格非说:“这首词, 问得极有情, 答得似无意, 字少意多, 含蓄曲折, 必出自名家高手, 敢问这词是哪位老前辈所作,”这一说, 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乐了.宾客们也在这一家人的笑声中突然顿悟:李家出人才了, 日后肯命名扬海内, 成为词坛首屈一指的人.李清照和赵明诚赵明诚是宰相的儿子.李清照18岁那年,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了婚.李清照和赵明诚, 可谓中国历史文坛上的同志爱人, 人称赵、李“夫妇擅朋友胜场”.李清照少女时, 词名轰动京师, 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年夜做相思之梦.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 赵明诚小时, 一日做梦, 在梦中朗诵一首诗, 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 安上已脱, 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 就向父亲讨教.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年夜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年夜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 是‘词’字, 安上已脱, 是‘女’字, ‘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虽说是传说, 但也标明李清照在那时的气之年夜, 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的倾慕之情.1107年, 赵明诚夫妇回到青州故居, 过上了十年乡居生活.他们将书房称作“归来堂”,易安室”.明诚致力于搜集金石书画, 李清照协助他整理校勘, 他们孜孜不倦, 把内室命名为“夜以继日地工作, 常以“尽一烛为率”.十年之间, 所收金石书画、文物古籍, 竞达十余屋之多.其中包括北宋书法家蔡襄所写的《进谢御赐诗卷》、南唐徐铉所写的《小篆千字文》真迹.除治金石之学外, 夫妇二人在归来堂上饮茶逗趣, 相从赋诗.时常于饭后, 他们一边在归来堂上烹茶小憩, —边玩一种游戏, 规则是一人说一史事, 另一人要说出此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 说对者就先饮茶, 布满了文人雅兴.同甘共苦夫妻情1107年3月, 赵明诚在朝廷担负宰相职务的父亲突然病逝了, 这时, 奸恶的宰相蔡京便暗下杀机, 污蔑赵明诚父亲对皇室不忠.昏庸的徽宗听信诽语, 立即追回了他对赵明诚父亲的各种赠官和所加称号, 赵明诚兄弟三人, 也因为“父罪”而统统免职.在蔡京的迫害下, 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只好回抵家乡青州去住.由于官场的倾轧, 连累李清照也遭此不幸.赵明诚内心深感不安, 一天, 他说:“看来我们夫妻两个要在此白头到老了.”李清照笑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荣华富贵的人吗?我才不是呢!咱们的日子是清苦一点, 可是苦中也有甜.我们应该像桂花那样:悄悄躲在绿叶丛中, 昏暗清黄, 甘为寂寞.从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 研究金石, 吟诗作词, 以慰生平.赵明诚若有所思地址颔首, 过了一会又叹道:“不做官, 无薪俸, 坐吃山空, 纵然家常便饭:也难长期维持, 收藏书画碑帖, 更是不容易.” 李清照说:“财源枯竭, 更应当一切从俭.我想, 从今日起,咱吃的饭菜, 可减去肉类;穿的衣服, 可减去贵重的绸绢.我头上戴的翡翠、明珠、(金钗、银簪等等, 统统可以去失落.咱家中的涂金器具, 贵重布置, 刺绣之类, 也可以变卖典当, 一句话, 除碑帖、书画、百家书史, 全都可以变卖.”赵明诚听罢, 深为感动:“贤妻所言, 正合我意, 翠难相随, 情同手足, 真是千金难买呀.天下知己, 你我而已.”后来, 在李清照的协助下, 赵明诚终于完成了他的鸿篇巨著《金石录》两千卷.作词祭亡夫靖康二年(1127年), 金兵南侵, 黄河南北相继沦陷, 徽宗、钦宗被俘北去, 康王赵构即位, 史称“靖康之耻”.李清照夫妇先后南下, 在混乱的局势中, 赵明诚接任了湖州太守, 但在赴任途中, 不幸抱病, 死于建康(今南京).这年, 李清照46岁.丈夫的去世, 使李清照哀思欲绝.秋风萧瑟, 愁云笼罩, 李清照单独守在窗前, 感到无限哀思和孤寂.这天黄昏时刻, 天上又落下一场潇潇秋雨, 那梧桐树的年夜叶子土, 不时滴滴哒哒地淌下晶莹的水珠, 在哀思中的李清照看来, 简直是天地间都在替她叹息哭泣, 那液落的分明;巨一串串伤苦的泪珠.痛定之余:长歌当哭, 李清照怀着对赵明诚的无限深切之情, 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聚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序递次, 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用寻常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语调, 自然动听地抒写出她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情, 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 词人心中欣然若失, 处处寻觅感情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 但眼前的景物——晚风中的孤雁, 满地憔悴的黄花, 雨帘笼罩的梧桐, 构成了触目生愁的凄冷画面, 更加深了这位伟年夜词人的悲苦感, 她心中巨年夜的痛苦和复杂的人间况味, 使她陷入了愁愁愁的境地, 然而, 回顾往昔, 面对今朝, 遥想明天, 一个愁字怎说得出她心头之情,。
李清照详细生平简介
李清照详细生平简介李清照详细生平简介李清照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李清照详细生平简介,更多热点杂文欢迎访问(/wenxue)。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李清照简介生平
李清照简介生平李清照简介生平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才女之名
李清照才女之名李清照(1084年-1151年)是中国宋代的一位著名才女。
她以文学才华和美丽动人的形象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本文将介绍李清照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她作品中的主要主题和风格。
一、生平事迹李清照出生在宋朝的济南,家族是著名的书香世家。
从小,她就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和对诗词的热爱。
在丈夫赵明诚的携带下,她游历了许多地方,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丰富了她的写作素材。
然而,她的一生并不幸福。
丈夫去世后,她过着孤寂的生活,但她的创作热情却从未衰减。
二、文学成就李清照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她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曲以及散文等多种文体。
其中,她最为人称道的是她的词作。
她的词作注重除情之外,还强调了对理性的追求,注重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三、主题和风格李清照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既有表达爱情之情感的作品,也有抒发社会之愤怒的作品。
在她的作品中,所反映的情感和思想境界常常超越了时代。
她的词作语言优美,音韵协调,展现了她在词的创作方面的才华。
她的写作风格凄凉、豪放,独具个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影响与传承虽然李清照在她的一生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她的作品却幸存并广为流传。
她的作品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并被广泛用于教育和研究。
她塑造了中国古代女性才华的典范,成为了无数女性写作之路上的楷模。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才女之名当之无愧。
她不仅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后世的女性树立了榜样。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而闻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铭记她的贡献,欣赏她的作品,并将她作为我们努力追求卓越的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的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纤巧渗透出了丈夫阳刚之气,貌似不事雕琢的白描文风凝结了词作的自然之美,简练通俗的语言倾诉了无尽的思愁哀绪。
她以独特的风格和词品,继承和发展了婉约词派,奠定了她在词史上一流作家的重要地位,取得了“不徙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成就。
即前人所云“李易安词无铅粉气”,“能脱尽闺阁气”。
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
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她杰出的语言才能在严格的词律中运用自如,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
其词风备受后人推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
这正如明人陈宏绪在《寒夜录•卷下》所说的那样,“李易安诗呆,炙人口……称古今方妇第一不虚也。
”一、细腻纤巧的词风渗透着丈夫阳刚之气李清照的词中既包含女性的温柔聪慧,又有着一般女子所缺乏的爽朗特点。
她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结合起来;把女性的柔情美,诗人的理想美和性格的阳刚美巧妙的融为一体。
形成自已独特的艺术个性:婉中见直,柔中有刚。
自然清新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倜傥的丈夫气构成了李清照词独特的艺术特色。
清照的丈夫气,首先表现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不受约束的真率个性。
这主要反映在早期的作品中,其中人物形象虽不乏女性的细腻纤柔,却更以活泼、大胆的个性而分外引人注目。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李清照的词中,出现在自然山水中的少女往往不像大家闺秀般矜持内敛,而更接近民间平民少女的任性率真。
她们在大自然中游玩可以如此地忘情尽兴,词简洁的叙写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时间仿佛在此凝固,在盛开的荷花丛中,主人公荡舟、赏花、饮酒,纵情游乐。
待酒醒后才发现天色已晚,才发现小舟已被重重藕莲围住,于是奋力划桨,把停栖在池边的鸥鹭都吓飞了。
以《渔家傲》为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就充分展示了她精神境界开阔一面。
在词中,词人通过神奇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不顾“路长”“日暮”,在九万里风的推动下,仍然作海外行。
反应了李清照不满现状,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生活空间的愿望。
从词中我们深切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逊须眉的那份飒爽豪气。
又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词中的少妇爱美又十分好胜。
她本来觉得自己已经美貌超群,可是与"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又产生了几分妒忌,生怕心爱的郎君觉得自己不如鲜花美,偏要将花儿簪在发上,让郎君比一比。
如此生动真实的内心刻画,把这位少妇纤细而复杂的心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读后使人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他们爱的甜蜜与欢乐。
一般的女子往往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爱情,更是如此。
可是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爱的直露。
无论是对爱的表达还是对离愁的倾诉,李清照都大胆而坦然地加以表现。
她丝毫不是那种在封建礼教束缚下而变得谨小慎微、缺乏生命活力与情趣的女性,而是一个懂得生活、懂得情感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由此可见李清照的词中所蕴藏着的大胆、强烈、真率的感情有别与传统的词。
这正如李清照为人,爱的热烈,愁的浓重,思的刻骨,怨的断肠,毫无顾忌的将此等真情实感挥洒在笔墨间。
为此曾惹得一些墨守中庸的人大动肝火,笔墨讨伐,与李清照同时代的王灼也说:“作长短句,……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
……夸张笔墨,无所羞畏”。
本是批评的口吻,却恰恰道出了李清照词富于独特蕴味的根源。
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了李清照词的特点:“肆意落笔”时的豪放才气;“无所畏羞”的真情流露,“无顾藉”的那种超脱尘俗的品性。
因此清照词中的女子形象才如此真挚率直,致情致性。
可以说,女性丰富而浓烈的情感世界在李清照的笔下得到了最真切的诠释。
二、不事雕琢的白描文风凝成的自然之美李清照诗词文艺术技巧高超,而词独近于完美。
王士禄《神释堂语》说:“易安落笔即奇工”。
其词之“工”不像柳永、秦观、周邦彦等文人雅士刻意去雕琢,而是肆意落笔,尽畅其情怀,达到天然浑成的地步,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自然真实,毫不做作。
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去表现自己的感情,一些看似平淡无奇、接近口语的句子,实际上蕴含着极丰富的思想内容。
“以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语言不加雕饰,但却有清新之美,能让人在平淡之中见其深髓之意。
李清照常用白描手法,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渲染环境,将景与情自然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情因景而抒发得更加具体形象,景因情而充满了感情色彩,情景相生,韵味无穷。
她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截取有意义画面,或是寥寥数笔,构勒出事物;或是三言两语,描绘出一个形象,手法极为熟练。
如《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又如《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词用的全是白描手法,语言纯真、朴实,毫不雕饰,但表现的感情却非常自然诚挚、细腻入微,很富于感染力。
词的上半段写姊妹离别时的悲情。
《阳关曲》本只有三遍,但三遍不足以表达感情,竟唱至四遍。
一歌远远不足,所以要唱至“千千遍”。
词的下半段回忆离别时由于感情世界“方寸乱”,以致于连酒杯的深浅都忘了。
最后由思念转成希望,用来安慰自己。
笔触细腻,语意深沉,真实地写出了离别时的内心的趋向。
还有她的《念奴娇》:“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头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
”这是一首闺怨词。
词中塑造了一个刻意伤春而又伤别的女主人公形象。
因为当时丈夫赵明诚不在家,恰巧又适逢清明,李清照感慨所作。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画出词人与丈夫离别后深闺寂寞之情,以及寂寞的闺中人从伤春的失落情绪到盼望游春的心理转变过程。
上片开头几句描绘斜见细雨的萧条景象,以景抒情。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两句属生活细节,作诗饮酒只为遣愁,为此引出下文。
原来是丈夫不在身边,信中又“万千心事难寄”。
又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不事渲染地记叙了一次非常愉快的郊游,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
这首词用词简练,没有生僻的字,没有聱牙的词,内容非常丰富:点明了时间,指明了地点,描绘了声音,叙述了情节,把人物的心理、动作、环境气氛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让读者看起来似乎信手拈来,毫无雕啄,只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日暮酒醒归舟图,清秀淡雅,静中有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令人神思飞扬。
你看:落“日”、“暮”色、“溪”水、“藕花”、“溪亭”、干“滩”、“鸥鹭”。
这些平淡的语言,在李清照的笔下,都变得非常有生命力了。
女主人公沉醉其中,茫然“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误入藕花深处”,以至“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幅多么生机盎然而又绝妙无比的图画,一位活泼开朗、豪爽潇洒的少女飘然从画面深处走来。
她——便是年轻的李清照。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这正是白描手法运用的妙处。
白描就是不加铺叙,不用夸张,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的形象。
而词的本身也要求语言要高度凝炼。
李清照的词其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把二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精雕细琢”而又不露痕迹;语言通俗浅显且暗藏功力。
她对白描手法的运用,是那样的娴熟,几乎是信手拈来。
她不仅用白描手法去表现人物,而且也用它去对景物、对人物的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并通过这些描写去展现主人公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表现人物的性格。
清代词学家沈谦评价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填词杂说》)李清照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体现,使语言艺术达到至高境界。
她匠心独运,特别善于创造这种平淡而绝妙的境界,这应该是李清照词作的重要特色。
从口语中提炼明白如话又富有表现力的诗的语言,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浅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明明白白、真真实实地写出来。
正所谓《金粟词话》中所提到的“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李清照以惊人的才华创造了明了如话、清新流畅的语言,能化俗为雅,形成了独具风神的“易安体”,为婉约词的创作生辉添彩。
三、简练通俗的语言倾诉无尽的思愁哀绪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把一些家常语不着痕迹的融合在她的词中。
而且她还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叙成非常精巧细腻的画面,使内容婉约深细且意境高远,犹如巧匠运斤般使读者只见其外表的朴素,却看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
李清照善于移情于物,喜欢将个人的主观感受揉合在客观景象事物中,使得景物成了她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性,又丰富了词的意韵。
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而巧妙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历程——相思之愁,国破之愁,流亡之愁……。
如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表现的是婚后的离别相思之情。
上片通过写景道出了独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凄苦。
字里行间隐含着离愁别绪。
“红藕香残”表明深秋的到来时透露出的冷落与萧条,也将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因为季节的变迁会使她想起离家在外的丈夫。
“玉簟秋”说明天气转凉了,也是作者心情孤寂的一种升华。
词人心中的愁情是怎样排解的呢?她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但却在“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时又觉得“云中锦书”应到,于是,又因思念而犯愁了。
词中的“独”字用得很巧妙,将词人的形单影只表现得极为透彻。
在兰舟上,她看到的是“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飘水流,本来是物的自然之态,而女词人见到此景象,却极为伤怀,因为她的内心是那样孤独,自然要触景伤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