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知识总结:萃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知识总结:萃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萃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萃取是从溶液或固体混合物中,用溶剂把所需物质抽提出来的操作。

它也可以用来洗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因此萃取也是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一、对溶液进行萃取对溶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萃取时,萃取溶剂与溶液中原来的溶剂必须是不互溶的。

所选用的溶剂还必须对所提取的物质溶解度大,而对其它杂质溶解度较小。

萃取溶剂多数为有机溶剂,被萃取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

1.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

分液漏斗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萃取仪器。

操作方法:(1)选取大小合适的分液漏斗。

所用分液漏斗的容积应为被萃取溶液与萃取溶剂二者体积总和的1.5倍。

给漏斗的活塞涂油,塞好。

将分液漏斗安放在漏斗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2)将溶液与萃取溶剂从漏斗口注入,塞好漏斗口上的塞子(塞子不能涂油,塞好后应再旋紧一下,以防漏液)。

(3)取下分液漏斗,用右手手掌顶住塞子,手指可捉住漏斗口颈或本身,左手握住漏斗的活塞,使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活塞柄,中指垫在塞座下边,做好旋转活塞的准备。

振摇漏斗如图5-37所示。

振摇时,漏斗稍倾斜,漏斗口向下,振摇1~2分钟.可打开活塞,将蒸汽放出。

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发生的气体很微弱(即放出的气体压力很少)时,再剧烈振摇2~3分钟,然后将漏斗放回漏斗架,静置。

(4)待漏斗内液体分成上下两层后,打开塞子,再慢慢旋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放出。

这种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进行分离的操作叫分液。

分液时,一定要尽可能分离干净。

有时在两液界面之间会出现一些絮状物,也应将其放出。

然后将上层液从漏斗口倒出。

切不可从活塞处放出,以免被残留在漏斗颈上的第一种液体玷污。

(5)重复萃取操作3~5次,直至确定最后一次加入的萃取溶剂里已无所需萃取的物质时为止。

操作注意事项:(1)当用一定量溶剂进行萃取时,应将溶剂分成几份,作多次萃取,这样要比用全部溶剂作一次萃取的萃取效率高。

(2)萃取时,两种溶液难以分层时。

可采用以下办法处理:①长时间静置。

②若溶剂水与萃取溶剂能部分互溶时,可加入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作用,以降低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液体分为清晰的两层
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影响分离。破坏乳化的方法有:
①较长时间静置,②轻轻地旋摇漏斗,加速分层⑧若因两种溶剂(水与有机溶剂)部分互溶而发生乳化,可以加入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作用加以破坏I若因两相密度差小发生乳化,也可以加入电解质,以增大水相的密度④若因溶液呈碱性而产生乳化,常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操作
步骤
操作要点
简要说明
现象
注意事项
准备
选择较萃取剂和被萃取溶液总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检查分液漏斗的盖子和旋塞是否严密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泄漏的方法,通常先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看是否泄漏
①不可使用有泄漏的分液斗,以保证操作安全
②盖子不能涂油
加料
将被萃取溶液和萃取剂分别由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盖好盖子
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离开,最好用低沸点溶剂。一般水溶性较小的物质可用石油醚萃取;水溶性较大的可用苯或乙醚l水溶性极大的用乙酸乙酯
液体分为两相
必要时要使用玻璃漏斗加料
振荡
振荡分液漏斗,使两相液层充分接触
振荡操作一般是把分液漏斗倾斜,使漏斗的上口略朝下
可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或采用过滤等方法消除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加入乙醇、磺化蓖麻油等消除乳化
分离
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就可进行分离。分离液层时,下层液体应经旋塞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如果上层液体也从旋塞放出,则漏斗旋塞下面颈都所附着的残液就会把上层液体沾污
液体分为两部分
合并
萃取液
分离出的被萃取溶液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萃取,一般为3~5次。将所有萃取液合并,加入适量的干燥剂进行干燥

萃取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萃取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萃取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萃取是一种将草药、植物等物质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于制作草药提取物、香精等。

在进行萃取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需要萃取的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洁、切碎等。

准备好所需器材和试剂。

2.选择合适的溶剂:选择合适的溶剂是萃取的关键。

应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能溶解目标成分的合适溶剂。

3.制备溶液:将样品放入适量的溶剂中,使其充分浸泡。

按比例控制好溶剂和样品的比例,一般是10:1即可。

4.搅拌混合:将溶剂和样品置于搅拌器内,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混合,提高萃取效果。

注意搅拌的速度和时间,以及搅拌器的工作情况。

5.萃取: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溶液经过萃取操作,一般可使用分液漏斗或离心机等设备进行萃取。

目标是将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上清液,下层为混合液。

6.分离:将上清液分离出来,并用滤纸或滤膜过滤掉固体颗粒、悬浮物等。

可以多次过滤以提高纯度。

7.浓缩:将上清液进行浓缩,使其中的溶剂蒸发掉,浓缩目标成分。

可采用旋转蒸发仪等工具。

8.干燥:将浓缩后的物质进行干燥,去除水分,得到目标成分的干燥物。

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在进行萃取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护,佩戴实验手套、眼镜、实验服等防护措施,避免溶剂和样品的接触。

如有需要,应在通风橱或通风位置进行实验。

2.选择合适的溶剂:不同的溶剂对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溶解度、毒性等因素。

3.控制溶剂浓度:在进行萃取实验时,应控制好溶剂的浓度,避免浓度过低导致提取效果不佳,或者过高导致样品溶解度降低。

4.控制萃取时间:萃取时间过短会导致提取效果不佳,而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目标成分的损失或溶剂中其他成分的溶解。

5.注意溶剂的挥发:有些溶剂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挥发的溶剂是否能造成毒害或容易燃烧。

6.保持操作环境清洁: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有助于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杂质的污染,保证提取物的纯度。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萃取是指从混合物中提取、分离或浓缩出一种或多种目标化合物。

萃取是化学分离和提纯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化学品等领域。

一、萃取操作萃取操作一般有四个步骤:样品的准备,样品的溶解,萃取操作,提取物的收集。

1. 样品的准备无论是从生物组织、食品、环境样品等都需要精确的称量取一定量的样品,并将其细细地粉碎均匀。

有些样品含有固体颗粒、沉淀,需要先经过过滤、沉淀去除。

2. 样品的溶解将样品放入溶剂中,使得样品全部溶解。

溶剂的选择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以及萃取的目的。

如果样品固态,可采用加热、超声波等方法促进样品的溶解。

3. 萃取操作萃取的原理是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Kd)不同。

在分配系数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将溶液和萃取剂经过摇晃、搅拌等方式接触,使得目标化合物向萃取剂转移。

常用的萃取方法有以下几种:(1)液-液萃取:通过不同的溶剂将萃取物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2)固-液萃取:通过溶解固体样品中的化合物,在液相中萃取提取目标化合物。

(3)固相萃取:使用吸附剂作为电子结构相似物质的萃取剂,得到吸附物解吸出的化合物。

(4)气相萃取:使用吸附剂作为气相中化合物的萃取剂,从气相中吸附目标化合物。

4. 提取物的收集将提取物收集在分液漏斗中,通过分离漏斗的分离嘴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与萃取剂。

目标化合物及时转移到下一个工艺步骤继续进行处理。

二、注意事项1. 样品应取自整个样品锅中心,避免采取表面的沉淀和颗粒。

2. 残留溶剂会影响最终分析结果,因此需要充分蒸发掉萃取后溶剂。

3. 萃取过程中应注意萃取剂的使用量,过多会降低分配系数,过少会降低提取效率。

4. 萃取剂的选择应与目标化合物有良好的互溶性、萃取效率高,并尽量避免与样品中其它有害成分相反应。

5. 操作中尽可能避免引入空气,避免漏液或发生爆炸。

6. 对于有毒或易燃易爆物品的萃取操作需要加强安全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用具、在通风的地方进行操作,并设立有毒气体和火警报警器。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操作 步骤
操作要点
简要说明
现象
注意事项
准备
选择较萃取剂和被萃取溶液总
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检 查分液漏斗的盖子和旋塞是否 严密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泄漏的方 法,通常先加入一定量的水, 振荡,看是否泄漏
1不可使用有泄漏的分液斗,以保 证操作安全
2盖子不能涂油
加料
将被萃取溶液和萃取剂分别由 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 盖好盖子
萃取次数多少,取决于分配 系数的大小
萃取不可能一次就萃取完全,故须 较多次地重复上述操作。第一次萃 取时使用溶剂量常较以后几次多一 些,主要是为了补足由于它稍溶于 水而引起的损失
蒸馏
将干燥了的萃取液加到蒸馏瓶 中蒸去溶剂,即得到萃取产物
分别得到 萃取溶剂 和产物
对易于热分解的产物,应进行减压 蒸馏
液体分为 清晰的两 层
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 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影响分离。 破坏乳化的方法有:
①较长时间静置,②轻轻地旋摇漏 斗,加速分层⑧若因两种溶剂(水与 有机溶剂)部分互溶而发生乳化,可 以加入少量电解质(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钠),利用 盐析作用加以破坏1若因两相密度 差小发生乳化,也可以加入电解质, 以增大水相的密度④若因溶液呈碱 性而产生乳化,常 可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或采用过滤等 方法消除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加 入乙醇、磺化蓖麻油等消除乳化
分离
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就可进 行分离。分离液层时,下层液体 应经旋塞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 口倒出
如果上层液体也从旋塞放 出,则漏斗旋塞下面颈都所 附着的残液就会把上层液体 沾污
液体分为 两部分
合并 萃取液
分离出的被萃取溶液再按上述 方法进行萃取,一般为3〜5次。 将所有萃取液合并,加入适量的 干燥剂进行干燥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不可能一次就萃取完全,故须较多次地重复上述操作。第一次萃取时使用溶剂量常较以后几次多一些,主要是为了补足由于它稍溶于水而引起的损失
蒸馏
将干燥了的萃取液加到蒸馏瓶中蒸去溶剂,即得到萃取产物
分别得到萃取溶剂和产物
对易于热分解的产物,应进行减压蒸馏
液体分为清晰的两层
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影响分离。破坏乳化的方法有:①较长时间静置,②轻轻地旋摇漏斗,加速分层⑧若因两种溶剂(水与有机溶剂)部分互溶而发生乳化,可以加入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作用加以破坏I若因两相密度差小发生乳化,也可以加入电解质,以增大水相的密度④若因溶液呈碱性而产生乳化,常可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或采用过滤等方法消除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加入乙醇、磺化蓖麻油等消除乳化
分离
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就可进行分离。分离液层时,下层液体应经旋塞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如果上层液体也从旋塞放出,则漏斗旋塞下面颈都所附着的残液就会把上层液体沾污
液体分为两部分
合并
萃取液
分离出的被萃取溶液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萃取,一般为3~5次。将所有萃取液合并,加入适量的干燥剂进行干燥
萃取次数多少,取决于分配系数的大小
液体混为乳浊液
振荡时用力要大,同时要绝对防止液体泄漏
放气
振荡后。让分液漏斗仍保持倾斜状态,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
气体放出
切记放气时分液漏斗的上口要倾斜朝下,而下口处不要有液体
重复
振荡
再振荡和放气数次
操作和现象均与振荡和放气相同
静置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环中,静置
静置的目的是使不稳定的乳浊液分层。一般情况须静置10min左右,较难分层者须更长时间静置

萃取的注意事项

萃取的注意事项

萃取的注意事项1. 什么是萃取?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通过将混合物中的组分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利用相互溶解性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萃取过程中,目标物质(也称为被提取物)会从一个溶液(也称为提取液)转移到另一个溶液中。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摇动、搅拌或者加热来促进。

2. 萃取的注意事项2.1 选择合适的溶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成功进行萃取非常重要。

合适的溶剂应具备以下特点:•溶解度高:目标物质在溶剂中应有较高的溶解度,以便有效地进行萃取。

•不反应:溶剂不应与目标物质发生反应,以免影响纯度。

•安全性:溶剂应具备较低的毒性和易燃性,以确保操作过程安全。

2.2 控制温度和pH值温度和pH值对于萃取过程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溶解度,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目标物质的降解。

pH值的调节可以改变目标物质的溶解度和离子性质。

在进行萃取实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好温度和pH 值。

2.3 萃取时间和速度萃取时间和速度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较长的萃取时间可以提高提取率,但也会增加操作时间。

对于一些易挥发的目标物质,萃取速度非常重要,以免在操作过程中挥发失去。

2.4 萃取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的目标物质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萃取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萃取方法包括:•液液萃取:通过两个不相溶液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固相萃取:利用固定相上特定吸附剂与目标物质之间的亲合性实现分离。

•蒸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组分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

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到目标物质性质、纯化要求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

2.5 萃取后处理萃取后的处理也是需要注意的环节。

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提取液进行浓缩、洗涤、干燥等操作,以获得目标物质的纯品。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注意操作条件和方法,避免目标物质的损失和污染。

3. 萃取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萃取实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穿戴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液体分为清晰的两层
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影响分离。破坏乳化的方法有:
①较长时间静置,②轻轻地旋摇漏斗,加速分层⑧若因两种溶剂(水与有机溶剂)部分互溶而发生乳化,可以加入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作用加以破坏I若因两相密度差小发生乳化,也可以加入电解质,以增大水相的密度④若因溶液呈碱性而产生乳化,常
可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或采用过滤等方法消除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加入乙醇、磺化蓖麻油等消除乳化
分离
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就可进行分离。分离液层时,下层液体应经旋塞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如果上层液体也从旋塞放出,则漏斗旋塞下面颈都所附着的残液就会把上层液体沾污
液体分为两部分
合并
萃取液
分离出的被萃取溶液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萃取,一般为3~5次。将所有萃取液合并,加入适量的干燥剂进行干燥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操作
步骤
操作要点
简要说明
现象
注意事项
准备
选择较萃取剂和被萃取溶液总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检查分液漏斗的盖子和旋塞是否严密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泄漏的方法,通常先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看是否泄漏
①不可使用有泄漏的分液斗,以保证操作安全
②盖子不能涂油
加料
将被萃取溶液和萃取剂分别由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盖好盖子
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离开,最好用低沸点溶剂。一般水溶性较小的物质可用石油醚萃取;水溶性较大的可用苯或乙醚l水溶性极大的用乙酸乙酯
液体分为两相
必要时要使用玻璃漏斗加料
振荡
振荡分液漏斗,使两相液层充分接触
振荡操作一般是把分液漏斗倾斜,使漏斗的上口略朝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萃取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离开,最好用低沸点溶剂。一般水溶性较小的物质可用石油醚萃取;水溶性较大的可用苯或乙醚l水溶性极大的用乙酸乙酯
液体分为两相
?必要时要使用玻璃漏斗加料
振荡
振荡分液漏斗,使两相液层充分接触
振荡操作一般是把分液漏斗倾斜,使漏斗的上口略朝下
液体混为乳浊液
振荡时用力要大,同时要绝对防止液体泄漏
放气
??振荡后。让分液漏斗仍保持倾斜状态,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
气放出
切记放气时分液漏斗的上口要倾斜朝下,而下口处不要有液体
重复
振荡
再振荡和放气数次
操作和现象均与振荡和放气相同
静置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环中,静置
静置的目的是使不稳定的乳浊液分层。一般情况须静置10min左右,较难分层者须更长时间静置
可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或采用过滤等方法消除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加入乙醇、磺化蓖麻油等消除乳化
分离
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就可进行分离。分离液层时,下层液体应经旋塞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如果上层液体也从旋塞放出,则漏斗旋塞下面颈都所附着的残液就会把上层液体沾污
液体分为两部分
合并
萃取液
分离出的被萃取溶液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萃取,一般为3~5次。将所有萃取液合并,加入适量的干燥剂进行干燥
萃取次数多少,取决于分配系数的大小
萃取不可能一次就萃取完全,故须较多次地重复上述操作。第一次萃取时使用溶剂量常较以后几次多一些,主要是为了补足由于它稍溶于水而引起的损失
蒸馏
将干燥了的萃取液加到蒸馏瓶中蒸去溶剂,即得到萃取产物
分别得到萃取溶剂和产物
对易于热分解的产物,应进行减压蒸馏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
操作
步骤
操作要点
简要说明
现象
注意事项
准备
选择较萃取剂和被萃取溶液总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检查分液漏斗的盖子和旋塞是否严密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泄漏的方法,通常先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看是否泄漏
①不可使用有泄漏的分液斗,以保证操作安全
②盖子不能涂油
加料
将被萃取溶液和萃取剂分别由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盖好盖子
?液体分为清晰的两层
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影响分离。破坏乳化的方法有:
??①较长时间静置,②轻轻地旋摇漏斗,加速分层⑧若因两种溶剂(水与有机溶剂)部分互溶而发生乳化,可以加入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作用加以破坏I若因两相密度差小发生乳化,也可以加入电解质,以增大水相的密度④若因溶液呈碱性而产生乳化,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