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示范教案(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五第二章2.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五第二章2.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案】

2。

2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归纳思想和化归思想并加深认识;通过概念的引入与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①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②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③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研究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三、学情及导入分析:高一学生对数列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方程、数学公式的运用具有一定技能,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浓。

本节课先由教师提供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数列的有关概念,再通过对数列的项数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探究,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最后师生共同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弄清楚等差数列与通项公式的含义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归纳抽象形成概念1、知识链接;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关系.学生回答,引导温故知新.由复习引入,通过数学知识的内部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1.下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下述数列的共同特点,可以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吗?能将以上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来源:学#科#网Z#X#X#K]引例1:从0开始,将5的倍数从小到大排列,得到的数列?引例2:从1开始,将自引例1得出:5 、10 、15 、20 、25 、30 .。

..。

引例2得出:1 、2 、3 、4 、5 、6 、7.。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教案第一章:等差数列的概念引入1.1 等差数列的定义1.1.1 引导学生回顾自然数的排列,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

1.1.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含义。

1.1.3 引导学生总结等差数列的特点。

1.2 等差数列的表示方法1.2.1 介绍等差数列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首项、末项、公差等概念。

1.2.2 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等差数列。

1.2.3 让学生尝试自己表示一些等差数列,并判断其是否正确。

第二章:等差数列的性质2.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1.1 引导学生探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1.2 通过推导,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1.3 让学生运用通项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特定项。

2.2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2.2.1 引导学生探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2.2.2 通过推导,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2.2.3 让学生运用求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3.1 求等差数列的特定项3.1.1 让学生运用通项公式求解等差数列的特定项。

3.1.2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特定项的方法。

3.2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2.1 让学生运用求和公式求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3.2.2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前n项和的方法。

第四章: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4.1 等差数列与函数的关系4.1.1 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4.1.2 提供一些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等差数列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4.2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2.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4.2.2 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数学建模、数据处理等。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的总结5.1.1 与学生一起总结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的关键点。

5.1.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疑惑。

等差数列概念及通项公式经典教案

等差数列概念及通项公式经典教案

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能够熟练应用通项公式解决等差数列的相关问题.2.通项对等差数列概念的探究和通项公式的推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归纳思想,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能力.3.激情参与、惜时高效,利用数列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列的应用价值.[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对等差数列中"等差〞特征的理解、把握和应用.[学法指导]1. 阅读探究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2. 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3.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一、知识温故1.数列有几种表示方法?2.数列的项与项数有什么关系?3函数与数列之间有什么关系?教材助读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_______________表示.2. 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 叫做a 与b 的等差数列即3.如果数列{n a }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12a a ,+=13a a ,4.通项公式为n a =an+b 〔a,b 为常数〕的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吗?反之,成立吗?[预习自测]1. 等差数列d a 2-,a ,d a 2+…….的通项公式是〔 〕A .d n a a n )1(-+= B.d n a a n )3(-+=C .d n a a n )2(2-+= D.nd a a n 2+=2.已知数列{n a } 的通项公式为n a n 23-=,则它的公差为〔 〕A .2 B.3 C.-2 D.-33.已知231+=a ,231-=b ,则a 与b 的等差中项为4.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28,1093==a a 则=12a[我的疑惑]二、经典X 例Ⅰ.质疑探究——质疑解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问题1: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1〕如何用数学符号来描述等差数列?〔2〕若把等差数列概念中的"同一个〞去掉,则这个数列_______等差数列.〔填"是〞或"不是〞〕〔3〕设d为等差数列{a n}的公差,则当d>0时,{a n}为______数列;当d<0时,{a n}为______数列;当d=0时,{a n}为_____数列.探究二:如何推导等差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探究三:等差中项的理解在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___________;反之,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即2a n+1= ___________ ,那么这个数列是___________.[归纳总结]1.等差数列的概念是的主要依据.2.推导通项公式时不要忘记检验的情况〔特别是叠加法〕.3.通项公式的说明:〔1〕在a n=a1+<n-1>d中,已知就可以求出〔方程思想〕.〔2〕求通项公式时要学会运用"基本量法〞,即探究点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重点〕[例1] 判断数列{an}是否为等差数列:〔1〕a n=2n-1;〔2〕a n=<-1>n;〔3〕a n=an+b<a,b为常数>.[规律方法总结]判断数列{a n}是等差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等差中项:<n≥2,n∈N*>;〔3〕探究点2:求解通项公式〔重难点〕[例2]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5=10,a12=31,求:〔1〕首项a1与公差d;〔2〕通项公式a n.[规律方法总结]在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题时,对这四个量,知道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就可以求余下的量. [拓展提升]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不为零,a1,a2是方程x2-a3x+a4=0的根,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探究点3:等差数列实际应用〔重难点〕[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 cm,最低一级宽110 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中间各级的宽度.[规律方法总结](1)在实际问题中,若涉与一组与顺序有关的数的问题,可通过解决;若这组数均匀地递增或递减,则可通过解决.〔2〕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分清等关键词.Ⅱ.我的知识网络图------1.等差数列{a n}:—3,—7,—11,……….的通项公式为〔〕A .14a +-=n n B.74a --=n n C.14a +=n n D.74a -=n n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2,末项为62,公差为4,则这个数列共有〔 〕A .13项 B.14项 C.15项 D.16项3.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0=10,a 12=16,则这个数列的首项是〔 〕A .-6B .6C .-17D .174.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31a 1=,4a a 52=+,33=n a ,则n 等于〔 〕 A .48 B.49 C.50 D.515.已知数列a,--15,b,c,45是等差数列,则a+b+c 的值是〔 〕A .--5 B.0 C.5 D.106.等差数列{a n }中,60a 1=,31a ++=n n a .则10a 等于________二、综合应用-----挑战高手,我能行!7.已知{a n }是等差数列,20a 137=+a ,则=++11109a a a ________8.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 1和公差d 是方程x 2-2x-3=0的两根,且知d >a,则这个数列的第30项是_______三、拓展探究题------战胜自我,成就自我!9.已知无穷等差数列{a n },首项31=a ,公差5-=d ,依次取出项的序号被4除余3的项组成数列{}n b .<1>求1b 和2b ;<2>求{}n b 的通项公式;<3>{}n b 的第110项是{a n }的第几项?四、课后练习1.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2,a 5=8,则数列的第10项为〔 〕A.12B.14C.16D.182. 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3n+a,a 为常数,则公差d=〔 〕 A.-3 B.3 C.-23 D.233.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a n }满足4,12231-==a a a ,则公差等于〔 〕A. 2B. -2C. 2或-2D. 14.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a 2=-18,a 5+a 6=-2,则30是这个数列的〔 〕A .第22项B .第21项C .第20项D .第19项5. 等差数列7,11,15,…,195,共有____项.6. 已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且a 3+a 11=40,则a 6+a 7+a 8等于_______7.若数列b x x a ,,,21与数列b y y y a ,,,,321均成等差数列<b a ≠>,则=--2312y y x x 8.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0,166473=+-=a a a a ,求{a n }的通项公式.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9,前两项之积为后一项的6倍 求这三个数.10.已知正数数列.,,,}{10122113111a a a a a n n n 求中=+=+。

教学设计4:2.2.1 等差数列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设计4:2.2.1 等差数列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2.2.1 等差数列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材·要点]1.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样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作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2.等差中项如果b =a +c 2,那么数b 称为a 和c 的等差中项. 3.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填表: 递推公式通项公式 a n -a n -1=d (n ≥2)a n =a 1+(n -1)d[问题·引入]1.等差数列的公差d 可以为负数、正数、零吗?[提示] 可以,当a n <a n +1时,d >0,当a n =a n +1时,d =0,当a n >a n +1时,d <0.2.b =a +c 2是a ,b ,c 成等差数列的什么条件? [提示] 充要条件3.如何理解等差数列的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关系?[提示] 在数列{a n }中,若已知首项a 1,且满足a n -a n -1=d (n ∈N +,n ≥2,d 为常数)或a n +1-a n =d (n ∈N +,d 为常数),则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可见,等差数列的意义用符号语言表示,即a 1=a ,a n =a n -1+d (n ≥2),其本质是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题型一 等差数列定义的应用 例1 (1)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a 5=11,a 8=5,求a n .(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解 (1)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已知条件可得⎩⎪⎨⎪⎧ a 1+4d =11,a 1+7d =5,解得⎩⎪⎨⎪⎧a 1=19,d =-2, ∴a n =19+(n -1)×(-2)=-2n +21.(2)由于a 1=10,d =-2,∴a n =10+(n -1)×(-2)=-2n +12,∴a 20=-2×20+12=-28.(3)由于a 1=2,d =7,∴a n =2+(n -1)×7=7n -5,由7n -5=100,得n =15.∴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规律总结先根据两个独立的条件解出两个量a 1和d ,进而再写出a n 的表达式,有几个独立的条件就可以解出几个未知量,这是方程思想的重要应用.变式训练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5=10,a 12=31,求a 10和d .解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a 12-a 5=7d =31-10=21,∴d =3.∴a 10=a 12-2d =31-6=25. 题型二 等差中项的应用例2 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a 3+a 4=18,a 2a 3a 4=66.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解 在等差数列{a n }中,∵ a 2+a 3+a 4=18,∴3a 3=18,a 3=6.∴⎩⎪⎨⎪⎧ a 2+a 4=12,a 2·a 4=11,解得⎩⎪⎨⎪⎧ a 2=11,a 4=1或⎩⎪⎨⎪⎧ a 2=1,a 4=11. 当⎩⎪⎨⎪⎧a 2=11,a 4=1时,a 1=16,d =-5. a n =a 1+(n -1)d =16+(n -1)·(-5)=-5n +21.当⎩⎪⎨⎪⎧a 2=1,a 4=11时,a 1=-4,d =5. a n =a 1+(n -1)d =-4+(n -1)·5=5n -9.规律方法等差中项描述了等差数列中相邻三项之间的数量关系:a n -1+a n +1=2a n (n ≥2).因此在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反之,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那么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常转化为a +c =2b 的形式去运用;反之,如果要证明a ,b ,c 成等差数列,只需证a +c =2b 即可. 变式训练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1+a n +1=2a n (n ≥2),且a 2=5,a 5=13,则a 8=________.【解析】由a n -1+a n +1 =2a n (n ≥2)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a 2,a 5,a 8成等差数列. ∴a 2+a 8=2a 5,∴a 8=2a 5-a 2=2×13-5=21.【答案】213.已知1a ,1b ,1c 成等差数列,求证:b +c a ,a +c b ,a +b c也构成等差数列. 证明 ∵1a ,1b ,1c为等差数列, ∴2b =1a +1c,即2ac =b (a +c ). ∵b +c a +a +b c =c (b +c )+a (a +b )ac=c 2+a 2+b (a +c )ac =a 2+c 2+2ac ac=2(a +c )2b (a +c )=2(a +c )b . ∴b +c a ,a +c b ,a +b c为等差数列. 题型三 等差数列的判定例3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pn 2+qn (p ,q ∈R ,且p ,q 为常数).(1)当p 和q 满足什么条件时,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2)求证:对任意实数p 和q ,数列{a n +1-a n }是等差数列.(1)解 欲使{a n }是等差数列,则a n +1-a n =[p (n +1)2+q (n +1)]-(pn 2+qn )=2pn +p +q 应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所以只有2p =0.即p =0时,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2)证明 因为a n +1-a n =2pn +p +q ,所以a n +2-a n +1=2p (n +1)+p +q .而(a n +2-a n +1)-(a n +1-a n )=2p 为一个常数,所以{a n +1-a n }是等差数列.规律总结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方法符号语言 定义法a n -a n -1=d (常数)(n ≥2且n ∈N +) 等差中项法2a n =a n -1+a n +1(n ≥2且n ∈N +) 通项公式法a n =kn +b (k ,b 为常数,n ∈N +)变式训练4.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2a n a n +2,数列⎩⎨⎧⎭⎬⎫1a n 是否为等差数列?说明理由.解 数列⎩⎨⎧⎭⎬⎫1a n 是等差数列, 理由如下:∵a 1=2,a n +1=2a n a n +2, ∴1a n +1=a n +22a n =12+1a n , ∴1a n +1-1a n =12, 即⎩⎨⎧⎭⎬⎫1a n 是首项为1a 1=12, 公差为d =12的等差数列. 题型四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其应用例4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3+a 5=-14,2a 2+a 6=-15,求a 8.解 a 3+a 5=-14⇒a 1+2d +a 1+4d =2a 1+6d =-14⇒a 1+3d =-7.①又2a 2+a 6=-15⇒2(a 1+d )+a 1+5d =-15⇒3a 1+7d =-15.②解①②联立的方程组得⎩⎪⎨⎪⎧a 1=2,d =-3, ∴a n =2+(n -1)×(-3)=-3n +5,∴a 8=-3×8+5=-19.规律总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本节的重点,在应用时要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有两种情况:(1)已知a n ,a 1,n ,d 中任意三个量可求第四个量,即“知三求一”.(2)已知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项,就可以确定等差数列中的任一项.变式训练 5.数列{a n }各项的倒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若a 3=2-1,a 5=2+1,求a 11.解 设b n =1a n(n ∈N +),则{b n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 由已知得b 3=1a 3=12-1=2+1, b 5=1a 5=12+1=2-1. ∴⎩⎨⎧ b 1+2d =2+1,b 1+4d =2-1,解得⎩⎨⎧b 1=3+2,d =-1. ∴b 11=b 1+10d =2-7,∴a 11=1b 11=12-7=-7-247. [随堂体验落实]1.△ABC 中,三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则B 等于( )A .30°B .60°C .90°D .120°【解析】∵A +B +C =180°且B =A +C 2, ∴3B =180°,B =60°.【答案】B2.一个等差数列的前4项是a ,x ,b,2x ,则a b等于( ) A.14B .12 C.13D.23 【解析】⎩⎪⎨⎪⎧2x =a +b ,2b =x +2x ,∴a =x 2,b =32x . ∴a b =13. 【答案】C3.{a n }为等差数列,且a 7-2a 4=-1,a 3=0,则公差d =( ) A .-2B .-12C .12D .2【解析】由题意知a 1+6d -2(a 1+3d )=-1,①a 1+2d =0,②由①②可得d =-12,a 1=1. 【答案】B4.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7,a 5=a 2+6,则a 6=________.【解析】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题意,得⎩⎪⎨⎪⎧ a 1+2d =7,a 1+4d =a 1+d +6. 解得⎩⎪⎨⎪⎧a 1=3,d =2. ∴a n =a 1+(n -1)d =3+(n -1)×2=2n +1.∴a 6=2×6+1=13.【答案】135.设{a n }是等差数列,若a m =n ,a n =m (m ≠n ),求a m +n .解:法一:由⎩⎪⎨⎪⎧ a 1+(m -1)d =n ,a 1+(n -1)d =m , 得⎩⎪⎨⎪⎧a 1=m +n -1,d =-1, ∴a m +n =a 1+(m +n -1)d=(m +n -1)-(m +n -1)=0.法二:∵a m =a n +(m -n )d ,∴n =m +(m -n )d ,∵m ≠n ,∴d =-1,∴a m +n =a m +[(m +n )-m ]d =n +n ×(-1)=0.[感悟高手解题]已知数列{a n },a 1=a 2=1,a n =a n -1+2(n ≥3).(1)判断数列{a n }是否为等差数列?说明理由;(2)求{a n }的通项公式.解 (1)当n ≥3时,a n =a n -1+2,即a n -a n -1=2,而a 2-a 1=0不满足a n -a n -1=2(n ≥3),∴{a n }不是等差数列.(2)当n ≥2时,令a 2=b 1=1,a 3=b 2=3,a 4=b 3=5,…a n =b n -1=1+2[(n -1)-1]=2n -3.又a 1=1,∴a n =⎩⎪⎨⎪⎧1 (n =1),2n -3 (n ≥2) [点评] 在(1)问中由a n -a n -1=2(常数),直接得出{a n }为等差数列,这是易出错的地方,事实上,数列{a n }从第2项起,以后各项组成等差数列,而{a n }不是等差数列,a n =f (n )应该表示为“分段函数”型.因此我们在判断等差数列时,要严格按其定义判断.。

教学设计2:2.2.1等差数列

教学设计2:2.2.1等差数列

2.2.1等差数列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抽象出等差数列模型,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类数列是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数列模型.同时经历由发现几个具体数列的等差关系,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的过程.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归纳或迭加或迭代的方式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类比,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图象特征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3.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及性质,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并会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直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可有意识地在黑板上(或课件中)出示几个数列,如:数列1,2,3,…,数列0,0,0,…,数列0,2,4,6,…等,然后直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例,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进入了新课.思路2.(类比导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使学生明了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就是一列数.由此我们联想: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实数,研究了它的一些运算与性质,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像研究实数一样,来研究它的项与项之间的关系、运算和性质呢?由此导入新课.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回忆数列的概念,数列都有哪几种表示方法?2阅读教科书本节内容中的①②③3个背景实例,熟悉生活中常见现象,写出由3个实例所得到的数列.3观察数列①②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4根据数列①②③的特征,每人能再举出2个与其特征相同的数列吗5什么是等差数列?怎样理解等差数列?其中的关键字词是什么?6数列①②③存在通项公式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7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怎样推导?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数列及其简单表示法——列表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例模型,指导学生写出这3个模型的数列:①22,22.5,23,23.5,24,24.5,…;②2,9,16,23,30;③89,83,77,71,65,59,53,47.这是由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得到的数列.观察这3个数列发现,每个数列中相邻的后项减前项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当然这里我们是拿后项减前项,其实前项减后项也是一个常数,为了后面内容的学习方便,这个顺序不能颠倒.至此学生会认识到,具备这个特征的数列模型在生活中有很多,如上节提到的堆放钢管的数列为100,99,98,97,…,某体育场一角的看台的座位排列:第一排15个座位,向后依次为17,19,21,23,…,等等.以上这些数列的共同特征是: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师先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特征,然后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定义:这里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若前项减后项则为-d,这就是为什么前面3个模型的分析中总是说后项减前项而不说前项减后项的原因.显然3个模型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公差依次为0.5,7,-6.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是能否正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这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这里“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是等差数列定义中的核心部分.用递推公式可以这样描述等差数列的定义:对于数列{a n},若a n-a n-1=d(d是与n无关的常数或字母),n≥2,n ∈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这是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点拨学生注意这里的“n≥2”,若n包括1,则数列是从第1项向前减,显然无从减起.若n从3开始,则会漏掉a2-a1的差,这也不符合定义,如数列1,3,4,5,6,显然不是等差数列,因此要从意义上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数列①②③的通项公式,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观察每一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会很快写出:①a n=21.5+0.5n,②a n=7n-5,③a n=-6n+95.以上这几个通项公式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在求解方法上,还是在所求的结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教师点拨学生探求,对任意等差数列a1,a2,a3,…,a n,…,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都有:a2-a1=d,a3-a2=d,a4-a3=d,……所以a2=a1+d,a3=a2+d=(a1+d)+d=a1+2d,a4=a3+d=(a1+2d)+d=a1+3d.学生很容易猜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后,教师适时点明:我们归纳出的公式只是一个猜想,严格的证明需要用到后面的其他知识.教师可就此进一步点拨学生:数学猜想在数学领域中是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后面还要专门探究它.数学中有很多著名的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它的证明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但要注意,数学猜想仅是一种数学想象,在未得到严格的证明前不能当作正确的结论来用.这里我们归纳猜想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是经过严格证明了的,只是现在我们知识受限,无法证明,所以说我们先承认它.鼓励学生只要创新探究,独立思考,也会有自己的新奇发现.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也可引导学生得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其他推导方法.例如:方法一(叠加法):∵{a n}是等差数列,∴a n-a n-1=d,a n-1-a n-2=d,a n-2-a n-3=d,……a2-a1=d.两边分别相加得a n-a1=(n-1)d,所以a n=a1+(n-1)d,方法二(迭代法):{a n}是等差数列,则有a n=a n-1+d,=a n-2+d+d=a n-2+2d=a n-3+d+2d=a n-3+3d……=a1+(n-1)d.所以a n=a1+(n-1)d.讨论结果:(5)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其中关键词为“从第2项起”、“等于同一个常数”.(6)三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它们分别是:a n=21.5+0.5n,a n=7n-5,a n=-6n+95.(7)可用叠加法和迭代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应用示例例1已知等差数列10,7,4,…:(1)试求此数列的第10项;(2)-40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56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解:(1)设此数列为{a n},由a1=10,d=7-10=-3,得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10-3(n-1)当n=10时,a10=10-3(10-1)=-17.(2)如果-40是这个数列的项,则方程-40=10-3(n-1)有正整数解,解这个方程,得n=533,所以-4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如果-56是这个数列的项,则方程-56=10-3(n -1)有正整数解,解这个方程,得n =23,所以-56是这个数列第23项.活动: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教学时要使学生认识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就是一个关于a n 、a 1、d 、n (独立的量有3个)的方程,以便于学生能把方程思想和通项公式相结合,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本例中的(2)是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等差数列的项.这个问题可以看作(1)的逆问题.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求出的项数为正整数,所给数就是已知数列中的项,否则,就不是已知数列中的项.本例可由学生自己独立解决,也可做板演之用,教师只是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点拨.点评:在数列中,要让学生明确解方程的思路.变式训练(1)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20是不是等差数列0,-312,-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知a 1=2,d =9-2=7.因而通项公式为a n =2+(n -1)×7=7n -5. 令7n -5=100,解得n =15,所以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2)由题意可知a 1=0,d =-312,因而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72n +72. 令-72n +72=-20,解得n =477.因为-72n +72=-20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例2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第m 项为a m ,试求其第n 项a n..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意,思考条件“从第10项起每一项都比1大”的含义,应转化为什么数学条件?是否仅是a 10>1呢?d >0的条件又说明什么?教师可让学生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讨论,不要怕学生出错.解: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知a n =a 1+(n -1)da m =a 1+(m -1)d两式相减,得a n - a m = (n -m )d所以a n =a m + (n -m )d点评:本例学生很容易解得不完整,解完此题后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本题主要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对公差的深刻理解.变式训练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1,1a n +1=1a n +13(n ∈N *),求a 50. 解:已知条件可化为1a n +1-1a n =13(n ∈N *),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1a n }是首项为1a 1=1,公差为d =13的等差数列, ∴1a 50=1+(50-1)×13=523. ∴a 50=352. 例3梯子共有5级,从上往下数第1级宽36厘米,第5级宽43厘米,且各级的宽度依次组成等差数列{a n },求第2,3,4级的宽度.解法1:依题意得,a 1=35,a 5=43,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公差d =5151a a --=2, 因此a 2=37,a 3=39,a 4=41.解法2:此等差数列共5项,a 3是a 1与a 5的等差中项,因此a 3=512a a +=39 又因为a 2是a 1与a 3的等差中项,a 4是a 3与a 5的等差中项,所以 a 2=312a a +=37,a 4=352a a +=41. 答:梯子第2,3,4级的宽度分别为37cm ,39 cm ,41 cm.活动:要判定{a n }是不是等差数列,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根据a n -a n -1(n >1)是不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这实际上给出了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一个方法: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正整数的一次型函数,那么这个数列必定是等差数列.因而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联系了起来.本例设置的“旁注”,目的是为了揭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对于通项公式形如a n =pn +q 的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一次项系数p 就是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首项是p +q .因此可以深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把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解答的情况,点明这点.解:当n≥2时,〔取数列{a n}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 n-1与a n(n≥2)〕a n-a n-1=(pn+q)-[p(n-1)+q]=pn+q-(pn-p+q)=p为常数,所以{a n}是等差数列,首项a1=p+q,公差为p.点评:(1)若p=0,则{a n}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2)若p≠0,则a n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n,a n)均在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p,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3)数列{a 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a n=pn+q(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变式训练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a n=6n-1.问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若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解:∵a n+1-a n=[6(n+1)-1]-(6n-1)=6(常数),∴{a n}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为a1=6×1-1=5,公差为6.点评:该训练题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例3的内容.需要向学生强调,若用a n-a n-1=d,则必须强调n≥2这一前提条件,若用a n+1-a n=d,则可不对n进行限制.知能训练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解:(1)由a1=8,d=5-8=-3,n=20,得a20=8+(20-1)×(-3)=-49.(2)由a1=-5,d=-9-(-5)=-4,得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5-4(n-1)=-4n-1.由题意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4n-1成立.解这个关于n 的方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2.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解:根据题意可知a1=3,d=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3+(n-1)×4,即a n=4n-1(n≥1,n∈N*).∴a4=4×4-1=15,a10=4×10-1=39.课堂小结1.先由学生自己总结回顾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要注意的是什么?都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你在这节课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教师进一步集中强调,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是“等差”.这是我们研究有关等差数列的主要出发点,是判断、证明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和解决其他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要注意这里的“等差”是对任意相邻两项来说的.作业习题2—2 A组1、2.。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学设计)

第9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冯俊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2. 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叠加”的数学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数学抽象能力,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简单应用.教学难点⑴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数学抽象思维能力.⑵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预习任务单1. 写出下列数列的前4项.()21n a n =, ()242n a n =-, ()1132n n a -⎛⎫=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前几项,为例4打下基础,学生一来不要再列举前几项了,二来引导学生从特殊项研究数列.2.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几项分别是下列各数.()12,3,4,5,6,7; ()20,2,0,4,0,6;()31,8,27,64; ()11141,,,234--【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对特殊数列有初步的认识,感性认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3. 若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n +-=且12a =,则3a = .4. 若数列{}n a 满足22n a n =+,写出该数列满足的一个递推公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寻找递推公式的方法.5. 观察下列两个例子⑴余额宝中存入500元,前5天累计收益为:0.04,0.08,0.12, ,0.20,按此规律,空白处应当为 .⑵1934年,东印度(今孟加拉国)学者森德拉姆发现了“正方形筛子”:4 7 10 13 …7 12 17 22 …10 17 24 31 …13 22 31 40 …… … … … …则第5列前4个数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简单的数据分析规律填空,初步感知等差数列.二、合作探究问题1:你是怎么考虑“预习任务单”第5题的?【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教师活动】老师启发学生写出规律.【设计意图】从具体问题入手,找出规律,感知等差数列.问题2:怎么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这些共同特点?【学生活动】学生用文字将规律表打出来.【教师活动】老师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设计意图】为定义等差数列打下基础.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体现数学应用.问题3:假如将具有这些共同特点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你觉得应该怎么定义?【学生活动】学生描述定义.【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对定义进行纠正.【设计意图】在定义生成中更好地掌握注意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 .【教师活动】总结:理解等差数列定义时要注意点.在黑板上板书定义中的关键词.例1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1)1,1,1.(2)4,7,10,13.(3)-3,-2,-1,1,2,3.(4)a ,2a ,3a ,4a ,5a .(a 为常量)【学生活动】学生依据定义进行判断.【教师活动】点拨,给出常数的意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有穷数列逐一判断.例2 以下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吗?()21n a n =, ()242n a n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有感性认识.总结: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例3 求出下列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项;(1)3,a ,5; (2)3,b ,c ,-9【学生活动】根据定义列方程,解方程,学生板演.【教师活动】将问题(1)转化为“已知等差数列中133,9a a ==”,求2a .提一下“等差中项”【设计意图】利用定义列等式,为定义的抽象概括打下基础.【补充】等差数列{}n a 满足143n n a a n ++=-,则公差d = .例4 《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是 升.【学生活动】建模,列出两个方程.【教师活动】问学生两个方程可以求出几个未知数,哪两个未知数,保留两个方程.【设计意图】此题暂时不要求求解,只要学生转化为两组式子即可,引出推导通项公式的必要性,待通项公式推导出来后,再行求解.问题6:如何推导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设计意图】从归纳猜想和叠加法两个方面推导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教师活动】板书通项公式.问题7:还能找到通项公式的其他表达形式吗?【教师活动】求解例5书写()n m a a n m d =+-,n m a a d n m-=-为下一节性质服务.【补充】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0n a >,2211n n a a +-=,那么使得5n a <的n 最大值为 .思考:求“正方形筛子”的第10行第10列的值.【教师活动】和学生一起理清3个等差数列.三、巩固练习1.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 .2.一种变速自行车后齿轮组由5个齿轮组成,它们的齿数成等差数列,其中最小和最大的齿轮的齿数分别是12和28,求中间三个齿轮的齿数.3.在等差数列{}n a 中,(1)已知3731,76a a ==,求1a 和d ;(1)已知484,4a a ==-,求12a ;(1)已知367,16a a ==,求01a ;(1)已知1612a a +=,47a =求9a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总结,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教师活动】一个方法,两个知识点,三种数学能力【学生活动】依据老师的提醒总结本节课的具体学习内容.。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2.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2. 等差数列的性质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4.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5. 应用举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及应用。

2. 利用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

3. 运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列举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等差数列的定义: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特点。

3. 等差数列的性质: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如相邻两项的差是常数等。

4.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解释其含义。

5.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讲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给出应用实例。

6.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等差数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和通项公式的重点。

8.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等差数列的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和通项公式。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和通项公式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八、课时安排:2课时九、教学资源:教材、教案、PPT、练习题等。

十、教学拓展:1. 等差数列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人口增长、工资增长等。

教学设计1:2.2.1 等差数列(一)

教学设计1:2.2.1 等差数列(一)
(2)判断-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同学甲回答
【解析】(1)由a1=8,d=5-8=-3,n=20,
得a20=8+(20-1)×(-3)=-49;
(2)由a1=-5,d=-9-(-5)=-4,得这个数列的通
项公式为an=-5+(n-1)×(-4)=-4n-1.
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重点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难点
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解析】方法1)归纳法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 , , ,….
∴ , , ,…,
方法2)累加法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 , , ,…, ,将以上 个等式相加,得
即 ,即 .
方法3)迭代法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
获取新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新知探究
例3.(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课时数
1
教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知识链接
什么是递推法和递推公式?
复习总结
答:通过给出数列任意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给出数列的方法叫做递推法,其中任意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递推公式.

高中数学2.示范教案(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数学2.示范教案(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新人教版必修5

2.2等差数列2.2.1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从容说课本节课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计算.可见本课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应用能力.结合本节课特点,宜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即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概括——师生互动,形成概念——启发引导,演绎结论——拓展开放,巩固提高.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教学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2)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表达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归纳推理能力;2.通过等差数列变形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数列和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数列的例子:(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1)0,5,10,15,20,25,…;(2)48,53,58,63,…;(3)18,15.5,13,10.5,8,5.5…;(4)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 366,….请你们来写出上述四个数列的第7项.生第一个数列的第7项为30,第二个数列的第7项为78,第三个数列的第7项为3,第四个数列的第7项为10 510.师我来问一下,你依据什么写出了这四个数列的第7项呢?以第二个数列为例来说一说.生这是由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性我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7项为78.师说得很有道理!我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我说的是共同特征.生1 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师作差是否有顺序,谁与谁相减?生1 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不能颠倒.师以上四个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起一个名字叫——等差数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推进新课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1〕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2〕对于数列{a n},假设a n-a n-1=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那么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叫做公差.师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是能否正确地、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生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师很好!师请同学们思考: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生数列(1)通项公式为5n-5,数列(2)通项公式为5n+43,数列(3)通项公式为2.5n-15.5,….师好,这位同学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求出了这几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实质上这几个通项公式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在求解方法上,还是在所求的结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下面我们来共同思考.[合作探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到的,假设一个等差数列{a 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那么据其定义可得什么?生a2-a1=d,即a2=a1+d.师对,继续说下去!生a3-a2=d,即a3=a2+d=a1+2d;a4-a3=d,即a4=a3+d=a1+3d;……师好!规律性的东西让你找出来了,你能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生由上述各式可以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a1+(n-1)d.师很好!这样说来,假设一数列为等差数列,那么只要知其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a n了.需要说明的是:此公式只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猜想,你能证明它吗?生前面已学过一种方法叫迭加法,我认为可以用.证明过程是这样的:因为a2-a1=d,a3-a2=d,a4-a3=d,…,a n-a n-1=d.将它们相加便可以得到:a n=a1+(n-1)d.师太好了!真是活学活用啊!这样一来我们通过证明就可以放心使用这个通项公式了.[教师精讲]由上述关系还可得:a m =a 1+(m-1)d ,即a 1=a m -(m-1)d .那么a n =a 1+(n -1)d =a m -(m-1)d +(n -1)d =a m +(n -m)d ,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a n =a m +(n -m)d .(这是变通的通项公式)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n m a a d n m --=. [例题剖析][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分析〔1〕师 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什么?你能求出它的第20项吗?生1 这题太简单了!首项和公差分别是a 1=8,d =5-8=2-5=-3.又因为n =20,所以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a 20=8+(20-1)×(-3)=-49.师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第〔2〕小题怎么做.分析〔2〕生2由a 1=-5,d =-9-(-5)=-4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5-4(n -1).由题意可知,此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401=-5-4(n -1)成立,解之,得n =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师 刚才两个同学将问题解决得很好,我们做本例的目的是为了熟悉公式,实质上通项公式就是a n ,a 1,d ,n 组成的方程(独立的量有三个).说明:(1)强调当数列{a n }的项数n 时,下标应是确切的数字;(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以前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重点出本问题的实质: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a n =-401成立.[例2]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p n +q ,其中p 、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假设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例题分析:师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a n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根据什么?生 只要看差a n -a n -1(n ≥2)是不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师 说得对,请你来求解.生 当n ≥2时,〔取数列{a n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 n -1与a n (n ≥2)〕a n -a n -1=(p n +1)-[p(n -1)+q ]=p n +q-(p n -p+q)=p 为常数, 所以我们说{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p+q ,公差为p.师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1)假设p=0,那么{a n }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 ,q ,q ,….(2)假设p≠0,那么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n ,a n )均在一次函数y=px+q 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p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q.(3)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a n =p n +q(p 、q 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课堂练习(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分析:根据所给数列的前3项求得首项和公差,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所求项. 解:根据题意可知a 1=3,d =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1)×4,即a n =4n -1(n ≥1,n ∈N *).∴a 4=4×4-1=15,a 10=4×10-1=39.评述: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解:根据题意可知a 1=10,d =8-10=-2.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10+(n -1)×(-2),即a n =-2n +12,所以a 20=-2×20+12=-28. 评述:要求学生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某一个数列的其中一项,其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个正整数n 值,使得a n 等于这个数.解:根据题意可得a 1=2,d =9-2=7.因而此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2+(n -1)×7=7n -5.令7n -5=100,解得n =15.所以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4)-20是不是等差数列0, 213-,-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由题意可知a 1=0,213=d ,因而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727+-=n a n . 令202727-=+-n ,解得747=n .因为202727-=+-n 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课堂小结师〔1〕本节课你们学了什么?〔2〕要注意什么?〔3〕在生活中能否运用?(让学生反思、归纳、总结,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生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a n -a n -1=d (n ≥2);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d (n ≥1).师 本课时的重点是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a n ,a 1,d ,n 中任意三个,应用方程的思想,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最后,还要注意一重要关系式a n =a m +(n -m)d 和a n =p n +q(p 、q 是常数)的理解与应用.布置作业课本第45页习题2.2 A 组第1题,B 组第1题.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定义2.数学表达式 例1.(略)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略) 练习。

《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案1

《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案1

2.2.1《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案教学教法分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和性质,会求两个数的等差中项;(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1)经历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和应用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2)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难点:等差数列的证明与等差数列的设法.对于等差数列概念这个重点内容的教学,“授人以渔”的研究方法比纯粹传授知识更重要.建构等差数列的概念首先要经历大量的实例观察,分析数列的项与项之间可能的关系,然后概括发现等差数列的“共性”,进而探究揭示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证明方法.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自己经历观察、归纳、猜想等过程,逐步认识到数列的项与项之间的“等差”关系,而不能简单让学生填空计算“相邻两项的差”.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建议1.等差数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首先引导学生研究三个现实问题(第23届到第28届奥运会举行年份问题、通话计费问题、储蓄问题).这三个数列模型,其实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列模型.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让他们自己观察、归纳、猜想,进而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2.在学习完等差数列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发现等差中项的有关结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3.为了强化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设置“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证明”及“等差数列中项的设法”三个方面的例题.通过这些例题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本节知识.●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猜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去研究和发现等差中项的有关结论.⇒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进一步熟悉等差数列的定义.⇒通过例3及其互动探究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中项的设法,巩固等差数列的定义.⇒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课前自主导学观察下面的三个数列 0,2,4,6,…; 12,22,32,42,…; 18,155,13,10.5,…. 上面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 相邻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d 表示.在a ,b 之间插入一个数A ,使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应满足什么条件? 【提示】 ∵a ,A ,b 成等差数列,∴A -a =b -A ,∴2A =a +b ,∴A =a +b2如果三个数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这三个数满足的关系式是A =a +b2.课堂互动探究例1 (1)0,-3,-6,-9,-12,…; (2)1,2,4,6,8; (3)6,6,6,6,…; (4)m ,m +n ,m +2n ,2m +n .【思路探究】 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判定a n -a n -1=d (d 为常数)是否成立. 【自主解答】 (1)该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3,所以该数列是等差数列.(2)因为2-1=1,4-2=2,6-4=2,8-6=2,1≠2,所以该数列不是等差数列. (3)该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0,所以该数列是等差数列.(4)(m +n )-m =n ,(m +2n )-(m +n )=n ,2m +n -(m +2n )=m -n . 当n =m -n ,即m =2n 时,该数列是等差数列; 当n ≠m -n ,即m ≠2n 时,该数列不是等差数列.规律方法1.本题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逐一检验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差是否为同一常数,再作出判断.2.一般情况下,要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只需按照定义去验证,要关注两点: (1)后项减前项; (2)差为同一个常数.变式训练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a n =3-2n ; (2)a n =n 2-n .【解】 (1)∵a n +1-a n =[3-2(n +1)]-(3-2n )=-2是同一个常数, ∴{a n }是等差数列.(2)∵a n +1-a n =[(n +1)2-(n +1)]-(n 2-n )=2n ,不是同一常数, ∴{a n }不是等差数列.类型2等差数列的证明例2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4,a n =4-4a n -1(n ≥2),b n =1a n -2. 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思路探究】 1a n +1-2-1a n -2=常数→b n +1-b n =常数→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自主解答】 因为a n =4-4a n -1(n ≥2), 所以a n +1-2=2-4a n =2a n -2a n, 所以1a n +1-2=a n 2a n -2=12+1a n -2(n ≥1),故1a n +1-2-1a n -2=12(n ≥1), 即b n +1-b n =12(n ∈N *). 所以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规律方法1.本例中,对条件的转化使用是个难点,应掌握对条件的恰当转化. 2.证明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方法:(1)证明a n +1-a n 为同一个常数d (n ≥1,n ∈N *); (2)证明a n +1+a n -1=2a n (n ≥2).变式训练已知三个正数a ,b ,c 满足a 2,b 2,c 2成等差数列.求证1a +b ,1a +c ,1b +c 成等差数列.【证明】 ∵a 2,b 2,c 2成等差数列,∴b 2=a 2+c 22.∵1a +b +1b +c =b +c +a +b a +b b +c=2b +a +cab +ac +b 2+bc=2b +a +cab +a 2+c 22+bc +ac =22b +a +c2ab +a 2+c 2+2bc +2ac =22b +a +c 2b a +c +a +c 2=22b +a +c a +c 2b +a +c =2a +c ,∴1a +b ,1a +c ,1b +c 成等差数列.类型3灵活设元求解等差数列例3 40,求这个等差数列.【思路探究】 若设四个数分别为a ,a +d ,a +2d ,a +3d ,列出方程组可以求解,但解方程时较麻烦,若对称设四个数分别为a -3d ,a -d ,a +d ,a +3d ,则解方程时会很简单.【自主解答】 设这四个数分别为a -3d ,a -d ,a +d ,a +3d ,由题设知⎩⎪⎨⎪⎧a -3d +a -d +a +d +a +3d =26,a -da +d =40,解得⎩⎪⎨⎪⎧ a =132,d =32或⎩⎪⎨⎪⎧a =132,d =-32.所以这个数列为2,5,8,11或11,8,5,2.规律方法1.本题利用对称设法设出数列中的四个数,由四数之和为定值,可直接求出未知量a ,进一步很方便的可求出d .2.当三个数或四个数成等差数列时可采用对称的设法,三个数时,设a -d ,a ,a +d ;四个数时,设a -3d ,a -d ,a +d ,a +3d .再由题目其它条件建立关于a 、d 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所要结果.变式训练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之积为中间项的5倍,后两项的和为第一项的8倍,求这三个数.【解】 设这三个数分别为a -d ,a ,a +d ,则由已知,得⎩⎪⎨⎪⎧a -d a +d =5a ,a +a +d =8a -d ,所以⎩⎪⎨⎪⎧a =0,d =0或⎩⎪⎨⎪⎧a =9,d =6.所以这三个数分别为0,0,0或3,9,15. 易错易误辨析不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致误典例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0+lg 2n ,求证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错解】 因为a n =10+lg 2n =10+nlg 2, 所以a 1=10+lg 2,a 2=10+2lg 2,a 3=10+3lg 2, 所以a 2-a 1=lg 2,a 3-a 2=lg 2,则a 2-a 1=a 3-a 2,故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错因分析】 a 3-a 2=a 2-a 1=常数,不能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要求.【防范措施】 要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必须证明从第二项起所有的项与其前一项之差为同一常数,即a n -a n -1=d (n ≥2)恒成立,而不能只验证有限个相邻两项之差相等.【正解】 因为a n =10+lg 2n =10+nlg 2, 所以a n +1=10+(n +1)lg 2.所以a n +1-a n =[10+(n +1)lg 2]-(10+nlg 2)=lg 2(n ∈N *).所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1.基础知识: (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中项. 2.基本技能:(1)等差数列的判定(或证明)方法; (2)三个(或四个)数成等差数列时数的设法. 3.思想方法: (1)转化思想; (2)对称设元思想.当堂双基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一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②一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③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④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 【答案】 ④2.下列数列不是等差数列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6,6,6,…,6,… ②-2,-1,0,…,n -3,… ③5,8,11,…,3n +2,…④0,1,3,…,n 2-n2,…【解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④不是等差数列. 【答案】 ④3.已知等差数列{a n } 的前三项依次为a -1,a +1,2a +3,则参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a -1)+(2a +3)=2(a +1), ∴3a +2=2a +2,∴a =0 【答案】 04.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并且数列是递增的,它们的和为18,平方和为116,求这三个数.【解】 设这三个数为a -d ,a ,a +d ,由已知得:⎩⎪⎨⎪⎧a -d +a +a +d =18, ①a -d2+a 2+a +d2=116, ②由①得a =6,代入②得d =±2.∵该数列是递增的,∴d =-2舍去, ∴这三个数为4,6,8.课后知能检测一、填空题1.(2013·衡阳高二检测)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则角B 等于________.【解析】 由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得A +C =2B , ∴A +B +C =3B =180°,∴B =60° 【答案】 60°(或π3)2.在-1和8之间插入两个数a ,b ,使这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则公差为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a -(-1)=b -a =8-b =d , ∴8-(-1)=3d ∴d =3 【答案】 33.等差数列的相邻4项是a +1,a +3,b ,a +b ,那么a ,b 的值依次为________. 【解析】 设公差为d ,则d =(a +3)-(a +1)=2. 又d =(a +b )-b =a ,∴a =2, ∴d =b -(a +3)=b -5=2, ∴b =7. 【答案】 2,74.(2013·浏阳高二检测)已知a =13+2,b =13-2,则a ,b 的等差中项为________.【解析】 ∵a +b =13+2+13-2=3-2+3+23+23-2=233-2=23,∴等差中项为 3. 【答案】35.已知数列8,a ,2,b ,c 是等差数列,则a ,b ,c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2a =8+2,2×2=a +b , 2b =2+c ,即a =5,b =-1,c =-4. 【答案】 5,-1,-46.已知m 和2n 的等差中项是4,2m 和n 的等差中项是5,则m 和n 的等差中项是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m +2n =8,2m +n =10,∴3m +3n =18,即m +n =6,∴m +n2=3. 【答案】 37.已知a ,b 是正整数,且lg (a -3)和lg (4-b )的等差中项为lg 5,则a ,b 的值分别是________.【解析】 因为a ,b 是正整数,a -3>0,4-b >0,所以a >3,0<b <4.又2lg 5=lg (a -3)+lg (4-b ),即(a -3)(4-b )=5=1×5=5×1,所以⎩⎪⎨⎪⎧a -3=5,4-b =1,解得⎩⎪⎨⎪⎧a =8,b =3.【答案】 8,38.(2013·烟台高二检测)设函数f (x )=1x -b +2,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公差不为零),则f (a )+f (c )=________.【解析】 由已知,得b -a =c -b ,∴c -b =-(a -b ), ∴f (a )+f (c )=1a -b +2+1c -b +2=1a -b +1c -b +4=0+4=4. 【答案】 4 二、解答题9.数列{a n }中,a n =lg 532n +1,判断该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解】 ∵a n =lg 532n +1,∴a n +1=lg 532n +3, ∴a n +1-a n =lg 532n +3-lg 532n +1 =lg (532n +3×32n +15)=lg32n +132n +3=lg132=lg 13=-lg 3,∴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10.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求证:当a n 均不为0时,都有1a 1a 2+1a 2a 3+…+1a n a n +1=na 1a n +1成立.【证明】 (1)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若d =0,则所述等式显然成立.(2)若d ≠0,则1a 1a 2+1a 2a 3+…+1a n a n +1=1d (a 2-a 1a 1a 2+a 3-a 2a 2a 3+…+a n +1-a n a n a n +1)=1d [(1a 1-1a 2)+(1a 2-1a 3)+…+(1a n -1a n +1)]=1d (1a 1-1a n +1)=1d ·a n +1-a 1a 1a n +1=na 1a n +1. 11.已知1a ,1b ,1c 成等差数列,求证:b +c a ,a +c b ,a +bc 也成等差数列. 【证明】 ∵1a ,1b ,1c 面等差数列,∴2b =1a +1c , 即2ac =b (a +c ).∵b +c a +a +b c =c b +c +a a +b ac=c 2+a 2+b a +c ac =a 2+c 2+2acac=2a +c 2b a +c=2a +cb. ∴b +c a ,a +c b ,a +bc 成等差数列.教师备课资源备选例题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并且数列是递增的,它们的和为18,平方和为116,求这三个数. 【思路探究】 由等差中项,设三个数分别为a -d ,a ,a +d ,列方程组求解. 【自主解答】 设这三个数为a -d ,a ,a +d ,由已知,得⎩⎪⎨⎪⎧a -d +a +a +d =18, ①a -d2+a 2+a +d2=116, ②由①,得a =6,代入②,得d =±2. ∵该数列是递增的,∴d =-2舍去. ∴这三个数为4,6,8.规律方法充分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往往能简化解题过程,事半功倍.备选变式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5,首末两项的积为9,求这三个数. 【解】 由题意,可设这三个数分别为a -d ,a ,a +d ,则⎩⎪⎨⎪⎧a -d +a +a +d =15,a -da +d =9,解得⎩⎪⎨⎪⎧a =5,d =4或⎩⎪⎨⎪⎧a =5,d =-4.所以,当d =4时,这三个数为1,5,9; 当d =-4时,这三个数为9,5,1. 拓展亢量数列“亢量数列”使八年前一个穿鞋都露脚尖的乞丐变成了几年后的一个花费百万元去玩鼎的私营企业老板,这个人就是麦宪利.“亢量数列”——《股价测算王》软件,是北京麦宪利科技中心独资开发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高科技产品,它依据的是麦宪利先生花费近20年心血研究出来的一种独特运算方式,基于统计学原理,运用逻辑学的甄别技术,对股票价格和大盘指数的运行趋势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就其对股票价格和大盘指数的阶段性运行数值所能作出的精算能力而言,这款软件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目前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无任何其他同类型产品共同存在于财经类软件市场.股票的价位变异和大盘指数的起伏升跌,表面上看似乎毫无规律可循,很难建立起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来阐述和描绘这种常被数学家们称为“混沌”和“紊流”现象的自然事物,但是,在“亢量数列”面前,股票的价格变化和大盘指数数值的演变,就像浸在清水里的一块白布,它上面暗藏的各种晦涩难辨的纷杂图形就清晰显现、昭然若揭.股票也好,股市也好,都不是“死”的物,它都有生命、有爆发、有衰落,与人和动物一样,有生命的周期性.“亢量数列”就是记载着有生命的物体其生命能量爆发周期和烈度的一种图谱,以及探寻该生命物体的生命能量爆发的周期和烈度的一种工具.“亢量数列”不但对股票的价格走势和大盘指数的数值变化有着较精确的测算作用,在犯罪学领域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追索刑事犯罪案件中潜逃藏匿的犯罪嫌疑人的躲藏踪迹方面,效果尤为显著.“亢量数列”早年被称为“倍八数列”,2006年经专家建议,正式更名为“亢量数列”.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在麦宪利先生遍布全国的股友圈子里,“倍八测股”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影响,知名度甚高.用它来评盘测股,准确率高达70%至80%,稍有证券投资常识的人都知道:在证券投资实践中,一种有效的投资行为指导方法,如果其准确率能达到70%以上的话,盈亏相抵,获利将是非常巨大的!。

高中数学必修5公开课教案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5公开课教案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2等差数列2.2.1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沉着说课本节课先在详细比如的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彻底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终依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核算.可见本课内容的组织旨在培育学生的调查剖析、归纳猜测、运用才能.结合本节课特色,宜选用辅导自主学习办法,即学生自动调查——剖析归纳——师生互动,构成概念——启示引导,演绎定论——拓宽敞开,稳固进步.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求,一起鼓舞学生斗胆质疑,学会探求.在教育进程中,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则,充分调动学生的活跃性,尽可能让学生阅历常识的构成和发展进程,激起他们的学习爱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育进程中的主体位置.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爱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培育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认知才能.使学生知道到日子离不开数学,相同数学也是离不开日子的.学会在日子中发掘数学问题,处理数学问题,使数学日子化,日子数学化.教育要点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求并把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处理一些简略的问题.教育难点 (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色的了解、把握和运用;(2)归纳通项公式推导进程中表现的数学思维办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念看通项公式.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维方针一、常识与技术1.了解公役的概念,清晰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制条件,能依据界说判别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正确知道运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明法,能灵敏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役、项数、指定的项.二、进程与办法1.经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育学生的调查力及归纳推理才能;2.经过等差数列变形公式的教育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敏性.三、情感情绪与价值观经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归纳,培育学生的调查、剖析材料的才能,活跃思维,寻求新知的立异知道.教育进程导入新课师上两节课咱们学习了数列的界说以及给出数列和表明数列的几种办法——罗列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办法从不同的视点反映数列的特色.下面咱们看这样一些数列的比如:(讲义P41页的4个比如)1.0,5,10,15,20,25,…;2.48,53,58,63,…;3.18,15.5,13,10.5,8,5.5…;4.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366,….请你们来写出上述四个数列的第7项.生第一个数列的第7项为30,第二个数列的第7项为78,第三个数列的第7项为3,第四个数列的第7项为10 510.师我来问一下,你依据什么写出了这四个数列的第7项呢?以第二个数列为例来说一说.生这是由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则性我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7项为78.师说得很有道理!我再请同学们仔细调查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一起特征?我说的是一起特征.生1每相邻两项的差持平,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师作差是否有次序,谁与谁相减?生1作差的次序是后项减前项,不能倒置.师以上四个数列的一起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咱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起一个名字叫——等差数列.这便是咱们这节课要研讨的内容.推动新课等差数列的界说:一般地,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役(常用字母“d”表明).(1)公役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2)关于数列{a n},若a n-a n-1=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叫做公役.师界说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捉住界说中的关键字,是能否正确地、深化的了解和把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么深化了解一个概念,以培育学生剖析问题、知道问题的才能)生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师很好!师请同学们考虑: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假如存在,别离是什么?生数列(1)通项公式为5n-5,数列(2)通项公式为5n+43,数列(3)通项公式为2.5n-15.5,….师好,这位同学用上节课学到的常识求出了这几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本质上这几个通项公式有一起的特色,无论是在求解办法上,仍是在所求的成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下面咱们来一起考虑.[协作探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师等差数列界说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联系而得到的,若一个等差数列{a n}的首项是a1,公役是d,则据其界说可得什么?生a2-a1=d,即a2=a1+d.师对,持续说下去!生a3-a2=d,即a3=a2+d=a1+2d;a4-a3=d,即a4=a3+d=a1+3d;……师好!规则性的东西让你找出来了,你能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生由上述各式能够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a1+(n-1)d.师很好!这样说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需知其首项a1和公役d,便可求得其通项a n了.需求阐明的是:此公式仅仅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猜测,你能证明它吗?生前面已学过一种办法叫迭加法,我以为能够用.证明进程是这样的:由于a2-a1=d,a3-a2=d,a4-a3=d,…,a n-a n-1=d.将它们相加便能够得到:a n=a1+(n-1)d.师太好了!真是活学活用啊!这样一来咱们经过证明就能够放心运用这个通项公式了.[教师精讲]由上述联系还可得:a m=a1+(m-1)d,即a1=a m-(m-1)d.则a n=a1+(n-1)d=a m-(m-1)d+(n-1)d=a m+(n-m)d,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a n=a m+(n-m)d.(这是变通的通项公式)由此咱们还能够得到.[例题剖析]【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假如是,是第几项?剖析(1)师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役别离是什么?你能求出它的第20项吗?生1这题太简略了!首项和公役别离是a1=8,d=5-8=2-5=-3.又由于n=20,所以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a20=8+(20-1)×(-3)=-49.师好!下面咱们来看看第(2)小题怎么做.剖析(2)生2由a1=-5,d=-9-(-5)=-4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 n=-5-4(n-1).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建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师方才两个同学将问题处理得很好,咱们做本例的意图是为了了解公式,本质上通项公式便是a n,a1,d,n组成的方程(独立的量有三个).阐明:(1)侧重当数列{a n}的项数n已知时,下标应是切当的数字;(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曾经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要点出本问题的本质:要判别-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 n,判别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a n=-401建立.【例2】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p n+q,其间p、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役别离是什么?例题剖析:师由等差数列的界说,要断定{a n}是不是等差数列,只需依据什么?生只需看差a n-a n-1(n≥2)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师说得对,请你来求解.生当n≥2时,〔取数列{a n}中的恣意相邻两项a n-1与a n(n≥2)〕a n-a n-1=(p n+1)-[p(n-1)+q]=p n+q-(p n-p+q)=p为常数,所以咱们说{a n}是等差数列,首项a1=p+q,公役为p.师这儿要要点阐明的是:1.若p=0,则{a n}是公役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2.若p≠0,则a n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明数列的各点(n,a n)均在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役p,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3.数列{a 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a n=p n+q(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讲堂操练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剖析:依据所给数列的前3项求得首项和公役,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求出所求项.解:依据题意可知a1=3,d=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3+(n-1)×4,即a n=4n-1(n≥1,n∈N*).∴a4=4×4-1=15,a10=4×10-1=39.评述: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解:依据题意可知a1=10,d=8-10=-2.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10+(n-1)×(-2),即a n=-2n+12,所以a20=-2×20+12=-28.评述:要求学生留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与准确性.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假如是,是第几项?假如不是,请阐明理由.剖析:要想判别一个数是否为某一个数列的其间一项,其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个正整数n值,使得a n等于这个数.解:依据题意可得a1=2,d=9-2=7.因此此数列通项公式为a n=2+(n-1)×7=7n-5.令7n-5=100,解得n=15.所以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4.-20是不是等差数列0,,-7,…的项?假如是,是第几项?假如不是,请阐明理由.解:由题意可知a1=0,,因此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令,解得.由于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讲堂小结师(1)本节课你们学了什么?(2)要留意什么?(3)在日子中能否运用?(让学生反思、归纳、总结,这样来培育学生的归纳才能、表达才能)生经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要了解和把握等差数列的界说及数学表达式a n-a n-1=d(n≥2);其非必须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n≥1).师本课时的要点是通项公式的灵敏运用,知道a n,a1,d,n中恣意三个,运用方程的思维,能够求出别的一个.最终,还要留意一重要联系式a n=a m+(n-m)d和a n=p n+q(p、q是常数)的了解与运用.安置作业讲义第45页习题2.2 A组第1题,B组第1题.板书设计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界说2.数学表达式例1.(略)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例2.(略) 操练。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一、引言等差数列(Arithmetic Progression,简称AP)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初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内容。

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学生需要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清晰简洁的讲解和示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常用字母表示等差数列的一般项,一般记为an。

2. 性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中任意一项与首项之间的差等于公差的n-1倍,即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的计算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

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们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公差d为已知条件,通过数学推理的方式得出通项公式an = a1 + (n-1)d。

策略一:利用等差数列性质推导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知道an与a1之间的差值是公差d的n-1倍。

即an - a1 = d * (n-1)。

移项得到an = a1 + (n-1)d,这就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策略二:利用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推导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我们知道an是一个数列中与a1的差等于d 的第n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递推的方式来推导通项公式。

首先列举几个已知的等差数列项:a1、a2、a3,其中a2 = a1 + d,a3 = a2 + d。

可以发现,a2 - a1 = (a1 + d) - a1 = d,同理a3 - a2 = d。

可以推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都等于公差d。

我们可以使用递推关系来表示等差数列的各项,即an = a(n-1) + d。

通过不断逆推,可以将an表示为a(n-k) + kd。

而a(n-k)又可以用a(n-k-1) + d表示,以此类推,最终可以将an表达为a1 + (n-1)d。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等差数列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3. 能够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介绍等差数列的概念,解释相邻两项的差称为公差。

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项数与项的关系,相邻项的关系等。

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解释其意义。

4.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解释其意义。

5. 等差数列的应用: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数列的前n 项和、项的值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 利用数列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差数列的特点。

3. 运用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4.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综合性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案:提供详细的教案,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

2. 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 练习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视频:引入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六、教学活动:1. 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数列图或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等差数列,理解相邻两项的差称为公差。

2. 探索等差数列的性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项数与项的关系,相邻项的关系等。

3. 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归纳法或几何方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4. 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列的性质和代数方法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02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学设计

02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课时计划:1课时第1课时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体会等差数列与一元一次函数的关系.重点难点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体会等差数列与一元一次函数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主导,师生互动科组模式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可附带学生活动)一、等差数列的概念问题1观察下面几个问题中的数列,回答下面的问题.(1)近5届冬奥会举办的时间:2006,2010,2014,2018,2022;(2)我国确定鞋号的脚长值以毫米为单位来表示,常用的中国鞋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可排列为:45,44,43,42,41,40,…;(3)为增强体质,学校增加了体育训练的项目,下面记录了某班内5名男生1分钟内引体向上的个数:10,10,10,10,10.以上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知识梳理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______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______都等于____________,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______,公差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例1判断下列各组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如果是,写出首项a 1和公差d .(1)1,3,5,7,9,…;(2)9,6,3,0,-3,…;(3)1,3,4,5,6,…;(4)7,7,7,7,7,…;(5)1,12,13,14,15,….反思感悟利用定义法判断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检验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否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若是同一个常数,则是等差数列,否则不是等差数列.跟踪训练1(多选)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是()A .1,1,1,1,1B .4,7,10,13,16C.13,23,1,43,53D .-3,-2,-1,1,2二、等差中项问题2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如果1,x ,3这三个数是等差数列,你能求出x 的值吗?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是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 叫做a 与b 的____________,且2A =____________.例2(1)若a =13+2,b =13-2,则a ,b 的等差中项为()A.3B.2C.32D.22(2)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 ,b ,c ,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反思感悟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a +b 2;反之,由A =a +b 2也可得到a ,A ,b 成等差数列,所以A 是a ,b 的等差中项⇔A =a +b 2.跟踪训练2已知m 和2n 的等差中项是4,2m 和n 的等差中项是5,则2m -n 和2n -m 的等差中项是()A .8B .6C .4.5D .3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3你能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推导它的通项公式吗?问题4观察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你认为它与我们熟悉的哪一类函数有关?、1.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____________.2.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首项为a1,公差为d,则a n=f(n)=a1+(n-1)d=nd+(a1-d).(1)点(n,a n)落在直线y=dx+(a1-d)上,这条直线的斜率为______,在y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2)这些点的横坐标每增加1,函数值增加______.例3在等差数列{a n}中,(1)已知a5=-1,a8=2,求a1与d;(2)已知a1+a6=12,a4=7,求a n.延伸探究若等差数列{a n}的前三项和为24,第二项与第三项之积为40,求数列{a n}的前三项,并写出通项公式.反思感悟等差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a1+(n-1)d中共含有四个量,即a1,d,n,a n,如果知道了其中的任意三个量,那么就可以求出第四个量,在这四个量中,a1和d是等差数列的基本量,只要求出这两个基本量,问题便迎刃而解.跟踪训练3在等差数列{a n}中,求解下列各题:(1)已知公差d=-1=8,则a1=____________.3,a7(2)已知a3=0,a7-2a4=-1,则公差d=__________.(3)已知{a n}的前3项依次为2,6,10,则a15=________.。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概念,进而引出等差数列的定义。

2. 讲解: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3. 举例:给出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公差。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判断一些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并找出它们的首项和公差。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

2. 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1)d$,其中$a_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3. 推导:引导学生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推导出前$n$ 项和的公式。

4. 练习:让学生运用通项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求前$n$ 项和。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2. 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有:①首项和末项的平均值等于中项;②相邻两项的差等于公差;③前$n$ 项和的公式为$S_n = \frac{n(a_1 + a_n)}{2}$。

3. 举例:给出一些等差数列,让学生观察并运用性质进行判断。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中项、判断两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等。

四、等差数列的应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讲解: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①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②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③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工资增长、人口增长等。

3. 举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解决。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工资总额、预测人口增长等。

五、等差数列的综合练习1. 给出一些关于等差数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疑惑。

3.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和应用。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案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案

4.2.1 等差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 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
【教学过程】。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第一章: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1 等差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概念,引入等差数列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特点: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常数1.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解释和应用第二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等差数列的性质,推导出通项公式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通项公式的应用,求解等差数列的某一项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中位数、倒数等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通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第三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3.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等差数列的性质,推导出求和公式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求和公式的应用,求解等差数列的和3.2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平均数等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求和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第四章: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公式的综合应用4.1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公式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解决综合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某一项、某几项和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综合应用的方法和步骤4.2 综合练习题给出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和应用第五章: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5.1 等差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如数列的递推、等差数列的求和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5.2 实际应用练习题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和应用第六章:等差数列的图像与性质6.1 等差数列的图像引导学生回顾数列图像的概念,引入等差数列的图像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图像的特点:直线状的图形6.2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图像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图像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等差数列的某一项、某几项和等第七章:等差数列的数列变换7.1 等差数列的数列变换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数列变换,如反向、旋转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数列变换对等差数列的影响7.2 等差数列的数列变换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数列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变换后的某一项、某几项和等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数列变换的理解和应用第八章: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8.1 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差异与联系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的应用8.2 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和、差等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第九章:等差数列的综合题型9.1 等差数列的综合题型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综合题型,如数列的递推、数列的图像分析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综合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步骤9.2 等差数列的综合题型的练习给出一些等差数列的综合题型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等差数列的综合题型的理解和应用第十章: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10.1 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10.2 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的练习给出一些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等差数列在高考中的应用的理解和应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是学习等差数列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等差数列的教案

等差数列的教案

等差数列的教案导语: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教案将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公式和求和公式,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差数列。

一、引入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字的排列,这些数字之间有一定的规律。

如果这个规律是每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差都相等,那么我们称这个排列为等差数列。

二、定义与公式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数加上一个常数。

我们用a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用d表示等差数列的公差,那么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a+d,a+2d,...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的第n项,可以使用通项公式来表示:an = a + (n - 1)d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表示:Sn = (n/2)(2a + (n - 1)d)三、实例练习现在我们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练习等差数列的应用。

实例1:某班级的同学们参加运动会,第一天跑了1000米,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跑50米。

问第十天总共跑了多少米?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a=1000,公差d=50。

现在我们要求第十天的总距离,即第十项的值。

代入通项公式an = a + (n - 1)d,n=10,得到a10 = 1000 + 9*50 = 1450。

因此,第十天总共跑了1450米。

实例2:一个数列的首项为4,公差为3,共有16个数,请计算这个数列的前16项和。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a=4,公差d=3。

现在我们要求前16项的和,即Sn。

代入求和公式Sn = (n/2)(2a + (n - 1)d),n=16,得到S16 = (16/2)(2*4 + (16 - 1)*3) = 16*17 = 272。

因此,这个数列的前16项和为272。

通过以上实例练习,我们可以看到等差数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公式。

数学试讲教案《等差数列》

数学试讲教案《等差数列》

数学试讲教案《等差数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2. 等差数列的性质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4.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5. 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等差数列的知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价值。

3.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工资、统计数据等,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

2. 等差数列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等差数列的定义,并进行总结。

3. 等差数列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理,得出等差数列的性质,并进行验证。

4.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进行运用。

6. 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等差数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等差数列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和心得。

3.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思维训练:通过设置一些思维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等差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等差数列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等差数列2.2.1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从容说课本节课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计算.可见本课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应用能力.结合本节课特点,宜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即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概括——师生互动,形成概念——启发引导,演绎结论——拓展开放,巩固提高.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教学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2)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归纳推理能力;2.通过等差数列变形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数列和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数列的例子:(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1)0,5,10,15,20,25,…;(2)48,53,58,63,…;(3)18,15.5,13,10.5,8,5.5…;(4)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 366,….请你们来写出上述四个数列的第7项.生第一个数列的第7项为30,第二个数列的第7项为78,第三个数列的第7项为3,第四个数列的第7项为10 510.师我来问一下,你依据什么写出了这四个数列的第7项呢?以第二个数列为例来说一说. 生这是由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性我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7项为78.师说得很有道理!我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我说的是共同特征.生1 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师作差是否有顺序,谁与谁相减?生1 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不能颠倒.师以上四个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起一个名字叫——等差数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推进新课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1)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2)对于数列{a n},若a n-a n-1=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叫做公差.师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是能否正确地、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生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师很好!师请同学们思考: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生数列(1)通项公式为5n-5,数列(2)通项公式为5n+43,数列(3)通项公式为2.5n-15.5,….师好,这位同学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求出了这几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实质上这几个通项公式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在求解方法上,还是在所求的结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下面我们来共同思考.[合作探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到的,若一个等差数列{a 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什么?生a2-a1=d,即a2=a1+d.师对,继续说下去!生a3-a2=d,即a3=a2+d=a1+2d;a4-a3=d,即a4=a3+d=a1+3d;……师好!规律性的东西让你找出来了,你能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生由上述各式可以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a1+(n-1)d.师很好!这样说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a n了.需要说明的是:此公式只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猜想,你能证明它吗?生前面已学过一种方法叫迭加法,我认为可以用.证明过程是这样的:因为a2-a1=d,a3-a2=d,a4-a3=d,…,a n-a n-1=d.将它们相加便可以得到:a n=a1+(n-1)d.师太好了!真是活学活用啊!这样一来我们通过证明就可以放心使用这个通项公式了.[教师精讲]由上述关系还可得:a m=a1+(m-1)d,即a1=a m-(m-1)d.则a n =a 1+(n -1)d =a m -(m-1)d +(n -1)d =a m +(n -m)d ,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a n =a m +(n -m)d .(这是变通的通项公式)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nm a a d n m --=. [例题剖析]【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分析(1)师 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什么?你能求出它的第20项吗?生1 这题太简单了!首项和公差分别是a 1=8,d =5-8=2-5=-3.又因为n =20,所以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a 20=8+(20-1)×(-3)=-49.师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第(2)小题怎么做.分析(2)生2由a 1=-5,d =-9-(-5)=-4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5-4(n -1).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401=-5-4(n -1)成立,解之,得n =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师 刚才两个同学将问题解决得很好,我们做本例的目的是为了熟悉公式,实质上通项公式就是a n ,a 1,d ,n 组成的方程(独立的量有三个).说明:(1)强调当数列{a n }的项数n 已知时,下标应是确切的数字;(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以前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重点出本问题的实质: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a n =-401成立.【例2】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p n +q ,其中p 、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例题分析:师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a n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根据什么?生 只要看差a n -a n -1(n ≥2)是不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师 说得对,请你来求解.生 当n ≥2时,〔取数列{a n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 n -1与a n (n ≥2)〕a n -a n -1=(p n +1)-[p(n -1)+q ]=p n +q-(p n -p+q)=p 为常数,所以我们说{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p+q ,公差为p.师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1)若p=0,则{a n }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 ,q ,q ,….(2)若p≠0,则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n ,a n )均在一次函数y=px+q 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p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q.(3)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a n =p n +q(p 、q 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课堂练习(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分析:根据所给数列的前3项求得首项和公差,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所 求项. 解:根据题意可知a 1=3,d =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1)×4,即a n =4n -1(n ≥1,n ∈N *).∴a 4=4×4-1=15,a 10=4×10-1=39.评述: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解:根据题意可知a 1=10,d =8-10=-2.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10+(n -1)×(-2),即a n =-2n +12,所以a 20=-2×20+12=-28. 评述:要求学生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某一个数列的其中一项,其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个正整数n 值,使得a n 等于这个数.解:根据题意可得a 1=2,d =9-2=7.因而此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2+(n -1)×7=7n -5.令7n -5=100,解得n =15.所以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4)-20是不是等差数列0, 213-,-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由题意可知a 1=0,213=d ,因而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727+-=n a n . 令202727-=+-n ,解得747=n .因为202727-=+-n 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课堂小结师(1)本节课你们学了什么?(2)要注意什么?(3)在生活中能否运用?(让学生反思、归纳、总结,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生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a n -a n -1=d (n ≥2);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d (n ≥1).师 本课时的重点是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a n ,a 1,d ,n 中任意三个,应用方程的思想,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最后,还要注意一重要关系式a n =a m +(n -m)d 和a n =p n +q(p 、q 是常数)的理解与应用.布置作业课本第45页习题2.2 A 组第1题,B 组第1题.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