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处理
急性心梗的急救流程

急性心梗的急救流程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迅速的急救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急性心梗的急救流程,详细描述了应该采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确认症状:急性心梗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和焦虑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怀疑心梗,并启动急救流程。
2. 呼叫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例如120),向调度员描述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
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到达。
3. 让患者休息: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位置上,让他们保持安静。
确保患者有足够的空气供应,解开紧身的衣物,提供支持和安慰。
4.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5. 给予急救药物: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如舌下含服片)和阿司匹林(如嚼碎)等急救药物,可以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给予患者。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减轻心脏负荷。
6. 提供氧气:如果有氧气设备可用,可以给予患者低浓度的氧气,以增加氧气供应并减轻心脏负荷。
7. 准备急救设备: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准备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急救箱等急救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在需要时提供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8. 与急救人员合作:当急救人员到达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
配合急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运送过程中,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9. 就近送往医院:急性心梗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要尽快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急救人员将根据患者的状况决定送往哪家医院。
10. 继续治疗和康复: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疗团队将继续进行必要的治疗,如血液检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手术等。
康复阶段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计划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以上是急性心梗的急救流程,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记住,及早识别症状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关键。
急性心梗抢救流程

急性心梗抢救流程急性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
一旦发生急性心梗,需要立即进行抢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介绍急性心梗的抢救流程。
1. 确认症状。
患者出现急性心梗的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立即怀疑急性心梗,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2. 呼叫急救车。
在确认患者出现急性心梗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车前来救治。
同时,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3. 给予急救药物。
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嚼服阿司匹林,以减轻心肌缺血,预防血栓形成。
同时,可以给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绞痛。
4. 心电监护。
一旦急救车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将立即进行心电监护,以了解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5. 快速转运。
在确认患者出现急性心梗后,急救人员将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急诊科或心内科进行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将继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随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6. 心肌再灌注治疗。
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生将立即进行心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这些治疗措施可以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
7. 住院观察。
在急性心梗抢救流程结束后,患者将被转入心内科或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医生将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
总结,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正确的抢救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和普通人来说,了解急性心梗抢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急性心梗是指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出现胸痛、气促、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院前急救的关键性护理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一、保持患者平静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慌和不安。
这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加重病情。
急救人员在发现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应该耐心劝慰患者,帮助其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二、确保患者舒适心绞痛患者需要保持体位,可供应氧气,避免活动。
患者应该脱下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有胸部不适,可让患者用放松自如的姿势坐着或者卧着。
患者若服用硝酸甘油后,没有减轻胸痛,可让患者坐着休息,每隔5分钟给患者一颗硝酸甘油含化片, 直至3次若效果不明显可继续给药,直到急救车到来。
三、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急性心梗突发时,家属或周围人员首先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情况和地址。
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中心,并告知医院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对心梗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家属或旁人应该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
四、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急救人员应该将患者平放在坚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秒钟,每个周期呼吸15次 - 20次。
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压迫1.5-2英寸,每按压后松开,但不要断续的或急促的进行胸部按压。
五、监测生命体征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应该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
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化,必要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避免让患者吞服口服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由于疼痛难忍,有时会吞服过多药物,这样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

住院前病死率至关重要 , 对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 院 减少心肌耗氧量 血氧浓度 , 改善心肌供氧 , 如患者呼吸已停止或 自主呼吸无效 ,
19 年 2 98 月至 20 2月本院院前急诊 A I2 , 中 07年 M 例 其 应迅速气管插管给氧 , 固定插管 , 切观察患者 的呼吸状况 6 并 密
冯志成 ( 西梧 州 市 中医院急诊科 ,40 0 广 5 30 )
[ 关键词 】 心肌梗塞 ; 诊断 , 心血管; 急救医疗服务 [ 中图法分类号]R522 4。2 [ 文献标识码】 B
急性心肌梗死 (ct m oada i ac o , MI发病急 , aue ycri fr i A ) ln tn 病
男4 例, 2 1 女 1例 , 发病年龄 3 7 。全部病例 为呼叫本 科 以及缺氧症状 的表现。 6~ 8岁
出诊 , 呼叫时间为发病后 3 i~ 例 , 2 4 , 4h 33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0rn 1 3 a h2 一 2 例 一 . h
根据临床表现和心 电图检查 确诊 A 。其 中梗死部位前壁 2 34 止痛与镇静 MI l .
例。( ) 向健康的 中老年人 突然 出现心绞痛并进行性 加剧 , 2一 压明显下降 , 5 。( ) 共 2例 4 心绞痛 发作时 , 电图显示 s 明 心 T段
共9 例。( ) 绞痛发作时伴大汗 、 3心 心律失常 、 心功能不全或血 法及注意事项 , 同时争取患 者或是其 家属签署 知情 同意 书, 以
肌梗 死的部位和范围。
程进展快 , 病死率和猝死 率高。快速高 效的院前救治 , 选择转 3 现场急救措施
运时机 , 安全转运到医院接受专科治 疗, 对挽救患者生命 , 减少 3 1 卧床休息 . l 0年来共接诊 6 例 A 患者 , 2 MI 现报道如下。 32 立即给氧 .
急性心肌梗塞应急预案脚本

急性心肌梗塞应急预案脚本一、背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因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建立急性心肌梗塞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处理心肌梗塞患者。
二、应急预案流程为了有效应对急性心肌梗塞,以下是一份基本的急性心肌梗塞应急预案脚本,可供医护人员参考:2.1 呼叫急救•在发现患者有心绞痛或其他异常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并说明患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的程度、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2.2 确定基本状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医护人员应尽可能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年龄、性别、过去病史、过敏史、目前服用的药物等。
2.3 监测生命体征•使用急救设备,在患者的胸前或手臂上贴上心电图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2.4 给予氧气•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为患者供氧,以帮助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适当的设备。
2.5 给予急救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可以给予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以迅速缓解心绞痛、预防血栓形成等。
2.6 紧急心电图监测与解读•在急救人员到达后,及时完成心电图监测与解读,以确定心肌梗塞的范围和程度。
如有必要,可以咨询心内科医生或心脏专家的意见。
2.7 快速介入治疗•如果急救人员确定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肌梗塞,建议立即转运患者到有条件进行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等)的医疗机构。
2.8 病情观察与护理•在抵达医疗机构后,患者应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监测结果。
2.9 转院或出院安排•当患者病情稳定,且经过医护人员的全面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可作出转院或出院的安排。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病情解释、用药指导等,并嘱咐其注意生活方式改善及遵医嘱。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发生时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急诊服务至关重要,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紧急处理。
下面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的流程。
1.患者就诊患者出现胸痛等心脏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就近的医院急诊科就诊。
医院急诊科应当配备有急诊医生和相关设备,以便进行必要的初步诊断和治疗。
2.初始评估和监护急诊科医生应当立即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和监护。
这包括记录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测量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和体温)。
此外,还需要进行心电图(ECG)检查以确立诊断。
3.确定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心肌梗死,需要进行血液检测以确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的水平。
如果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可以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4.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一旦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常用的治疗措施包括:-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形成;-给予急性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药物以溶解血管内的血栓;-支持性治疗,包括给予吗啡减轻疼痛、给予氧气、监测生命体征等;-进行急诊心导管室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通过导管取出血栓并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扩大血管通路。
5.监护和观察治疗措施实施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观察。
这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血液标志物的水平,以及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改善。
在观察期间,患者需要留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
6.康复与预防-给予抗凝治疗,以预防再次血栓形成;-给予抗心衰治疗,以保护心脏功能;-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以维持正常心律;-给予规范的生活指导,包括饮食、运动、戒烟等。
总结起来,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主要包括患者就诊、初始评估和监护、确定诊断、采取紧急治疗措施、监护和观察,以及康复与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方案

一、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为提高我单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急性心肌梗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包括:医疗组长、护士长、医生、护士、药剂师、保卫人员等。
三、应急处理流程1. 患者发病初期(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剧烈胸痛、胸闷、憋气、心悸、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患者发病初期,保持患者平卧,安慰患者,避免剧烈运动。
2. 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1)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呼吸、脉搏等。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如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给予硝酸甘油等。
3. 患者转运至医院(1)将患者平稳转运至医院,途中注意保持患者头部抬高,减少心脏负担。
(2)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告知患者病情及转运情况。
4. 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1)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等。
(2)根据患者病情,立即进行抢救,包括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药物。
(3)如需溶栓治疗,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5. 患者转入相关科室(1)根据患者病情,转入心内科或CCU等科室。
(2)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护,调整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
2. 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与120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4.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实战能力。
5.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和自我急救能力。
五、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单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突发心梗应急预案流程

突发心梗应急预案流程
内容:
一、发现病人出现突发心梗症状时,立即进行评估,判断病情危急程度。
主要症状有:胸痛、胸闷、气短、出冷汗等。
二、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医院准备心脏介入治疗。
同时保证病人安全,使病人保持平静。
可给予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等抗栓药以预防血栓形成。
三、等待救护车到达期间,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按压心脏。
监测生命体征,随时准备进行电除颤。
四、救护人员到达后,将病人移送到心脏介入室进行急救。
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如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尽快恢复血流。
五、介入治疗后转入CCU进行监护治疗。
继续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药物治疗,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监测生命体征,随时准备进行抢救。
六、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
出院后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预防心梗再发。
发生心梗的急救措施

发生心梗的急救措施心梗,也称为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心梗可导致心肌坏死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发生心梗时,及时施行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
急救步骤当怀疑患者发生心梗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急救:1.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患者可能发生心梗时,首先要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急救专业人员将为你提供指导,并尽快派遣救护车前往现场。
2.确保患者舒适: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坐位,以减轻心脏负担。
松开患者的紧身衣物,给予充足的空气。
3.咬嚼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没有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情况下,让患者咀嚼一颗阿司匹林片。
阿司匹林可以帮助抑制血小板凝聚,减轻血栓形成的风险。
4.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突然心脏停跳或呼吸困难,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按压患者胸部中央位置,每分钟至少进行100-120次的胸外按压,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5.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力保持患者的稳定。
监测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并提供所需的心肺复苏措施。
预防心梗的方法除了在发生心梗时采取急救措施外,预防心梗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心梗的方法: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戒烟是保持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
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跳舞或游泳等,以提高心血管健康。
2.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心梗的潜在风险因素。
及时治疗并控制这些疾病,以降低心梗的风险。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帮助检测和预防心脏病。
定期测量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并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
4.减轻工作压力:长期承受过高的工作压力会增加罹患心梗的风险。
学会适度放松和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快,对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总结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因此,在怀疑患者发生心梗时,及时进行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急性心梗的护士紧急处理流程

急性心梗的护士紧急处理流程
如果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还需要及时给予心肺复苏,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1、一般处理:首先让患者安静地在家平稳卧床休息,防止心梗进一步加重。
同时呼叫120,等待送到医院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经验性服用药物:心肌梗死的患者,通常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以经验性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进行缓解;
3、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但存在突然意识丧失,出现面色紫绀、呼之不应的情况,此时需进行基础的心肺复苏。
首先一定要先按压,按压的部位选择两侧乳头连线的胸骨上,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的深度4-6cm,按压30次后可以给予2次人工通气。
按照上述方法一直进行抢救,直到120急救车能够将患者及时送到医院就治;
4、入院后急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生命监护,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
如果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必要时可以进行心导管球囊扩张术等介入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氟伐他汀等药物控制血脂,也可以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乙酰水杨酸片等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强心苷等药物,进行抗心力衰
竭治疗。
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背景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突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心肌梗死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在心肌梗死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案和操作步骤。
以下是一份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1. 紧急呼叫急救在出现心肌梗死症状时,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告知紧急情况,并提供详细的自身信息和现场情况。
2. 提供基本救护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基本的救护措施。
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安静,不要让其过度活动。
其次,保持通气畅通,解开患者的紧身衣物,尽量使其舒服。
最后,可以给患者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帮助减少心肌梗死的损害。
3. 确认医院选择:根据患者所在地和医院的距离,选择最近的医疗机构,确保能够及时接受专业的医疗救治。
4. 患者转运: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后,将患者转运到医疗机构。
在转运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稳定,并与急救人员保持紧密联系。
5. 医疗救治:一旦到达医疗机构,将患者交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医疗救治,包括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
处理流程处理流程是指心肌梗死应急预案的执行步骤和相关工作安排。
以下是心肌梗死的处理流程:1. 事前准备工作:在应急预案正式执行之前,需要对医疗机构进行一些事前准备工作。
包括明确急救人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确保急救设备的完好和备用,以及培训医护人员对心肌梗死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2. 信息收集和分析:当接到心肌梗死紧急情况的报告后,应立即展开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
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和症状,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紧急程度,并决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 快速反应:根据分析结果,迅速做出反应。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和设备进行应急准备。
4. 协调沟通:心肌梗死紧急情况需要多方协调和沟通,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包括与急救人员、医院和家属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和方便患者的转运和医疗救治。
5. 跟踪和评估:在处理流程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急救原则依据患者的主诉、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改变可明确
诊断, 但对不典型患者应进一步检査, 尽早确诊以免漏诊; 急救时应尽早恢复心肌有效的血液灌注, 达到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 挽救濒死心肌; 必须就地、就近立即组织抢救, 切忌观望等待或未经救治的运送, 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
2.患者体位将患者平卧,保持安静,卧床休息,防止精神紧张、焦虑 ;
3.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生理盐水+硝酸甘油l5µg/min,吗啡2 ~4mg加入生理盐水3 ~5ml缓慢静脉注射;
4.尽快给氧;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三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变化快, 对患者的生命构成较大的威胁, 因此, 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处理;
6.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安慰和鼓励患者,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急诊科
2016年1月修订
二护理流程。
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1.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需求。
2.立即予吸氧4-6升/分持续,必要时予面罩吸氧。
3.立即行心电监护,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
4.将抢救车、除颤仪放置病床边,必要时遵医嘱行心脏电除颤。
5.迅速打开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保留用药的安瓿,控制输液滴速。
6.食清淡,少量多餐。
指导病人大便不能用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通便药。
7.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医嘱抽血监测心肌酶的变化,使用溶栓药者要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9.慰患者,消除恐惧心理,防止情绪激动。
10.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补记护理记录。
【程序】
绝对卧床→吸氧→心电监护→抢救物品准备→遵医嘱用药→饮食及大便指导→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心肌酶→心理护理→及时记录。
心梗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

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
1、平卧位,及时通知医生。
2、协助氧气吸入。
3、进行心电监护及时行心电图检查,一般心电图检查要做好十八导联的心电图。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速度宜慢,剧烈疼痛,烦躁不安的需要肌注吗啡或者杜冷丁,要严格的密切的监测生命体征。
5、要准备抢救的物品以及药品。
6、在发病6小时之内,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或者是急诊PCI治疗,但是在做这两个治疗,之前一定要做好大小便、凝血时间、血常规、心肌酶等等的血液生化检测。
7、采取溶栓之后也要做心电图、心肌酶等等检测,还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如果是做急诊PCI术后一样也需要检测这种生化指标。
8、要密切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观察心率、
呼吸、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量。
9、绝对卧床休息一周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探视、嘱患者要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心梗的急救方法

心梗的急救方法
心梗,也被称为冠状动脉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它发生时心脏的供血受到阻碍,心肌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紧急处理,心梗可能会导致心肌坏死甚至死亡。
以下是心梗的紧急救治方法:
1. 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如911),呼叫急救车辆来到现场。
2. 让患者保持安静,坐下或卧床休息。
3. 给患者服用含阿司匹林(Aspirin)的药物。
请确保患者不对阿司匹林过敏,并在服用之前进行咨询医生。
4.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约100-120次,以保持血
液循环。
随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用力吹气1-1.5秒钟。
5. 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以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不要让患者自己前往医院或开车去就诊。
在等待急救车辆的到来过程中,保持与患者的交流,并提供心理支持。
避免激动、紧张或剧烈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请记住,急性心梗是一种紧急情况,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救助者。
如果你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心梗,请立即采取行动,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突发心肌梗塞的应急救护原则

突发心肌梗塞的应急救护原则
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疾病,及时应对和求医是关键。
以下是突
发心肌梗塞的应急救护原则。
1.立即就医
当怀疑患者出现心肌梗塞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120或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护车或到达医院的过程中,确保患者保持静卧,减少活动,
用本人口腔含服阿司匹林,使其达到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同时,应保
持通畅呼吸,并解开衣领的扣子,松开腰带等,以保证通畅呼吸。
2.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应先确认患
者是否有呼吸,如没有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对心脏进行按压,
保持心肌灌注。
3.监测病情
在进行医院治疗前,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病情,记录体温、脉搏、呼吸
和血压等指标。
同时应提醒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心理负担,积极
参与治疗。
4.预防并发症
心肌梗塞后容易出现心律不齐、肺水肿、血栓等并发症。
要通过病例分析,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总之,突发心肌梗塞时,应尽快就医,同时按照应急救护原则进行心肺复苏等处理,随时监测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处理流程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凶。
一、院前急救1、患者的急救准备:急救人员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医疗器具,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在接到出诊电话后,立即出车,并根据呼救者在电话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
2、患者的现场急救:嘱咐患者和家属要冷静并保持室内安静,不要慌忙送往医院,要帮助患者就地平卧进行家庭急救。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禁忌剧烈搬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轻微的活动都会增加心肌工作量,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加重心肌缺血,继而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嘱咐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 或速效救心丸10粒。
这些药物虽不能根治疾病,但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防止梗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为下一步急救争取时间,降低死亡率。
在有条件的家庭可立即给予吸氧。
因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所以吸氧不但可以提供心肌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预防心肌进一步损伤,减少梗死面积。
3、医生到达现场后急救:(1)生命体征的监测;到达现场后,将患者就地平卧,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病理性Q波以及有无ST-T改变,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及呼吸。
同时,给患者以精神安慰,以稳定其情绪。
(2)镇静止痛;AMI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伴濒死感,如不及时止痛,会加重心肌缺血。
应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如不缓解可肌注度冷丁50~100mg。
(3)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我们常选用粗大且直的肘正中静脉,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用敷贴妥善固定,便于静脉给药及搬运时不易脱出及外渗。
4、安全转运: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转入院内进一步治疗,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因此,安全转运十分重要。
急性心肌梗塞救治的绿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塞救治的绿色通道
---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介入治疗
目标:1将患者从发病现场直接送人抢救现场。
2先抢救后补费。
3相关检查立即执行。
4院内多部门协同合作,CCU及导管室应优先救治急诊科送来的急性心梗患者。
一院前急救:院前出车人员接诊病人时就地进行心电图检查,结合病人当前症状可初步判断为ACS后,1迅速做以下处置(1)病人取舒适体位,尽量使患者保持镇静。
(2)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必要时给予安定镇静。
(3)立即吸氧。
(4)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做好解释工作。
2 出车人员将病人情况电话通知急诊室值班医生及护士做好准备。
二病人进入急诊室:值班医生快速重点询问病史,再次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指示护士进行监护,吸氧,急查心肌相关生化检查及急诊PCI术前必要检查。
同时给患者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毫克,氯吡格雷300-600毫克口服。
依具体情况给予止痛对症。
三介入治疗:经以上处置后,急诊值班医生首次与病人家属进行术前谈话,电话通知CCU医生,目的1是否急诊PCI或收入CCU监护病房。
由急诊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至“导管室或者CCU病区”,同时家属去办理住院手续,做到先救治再缴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冠心病如今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而当冠心病较为严重,以至于产生冠状动脉供血的迅速下降甚至暂停时,就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状况。
若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的猝死。
那么,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应怎么办?一般来说要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急救。
但在患者还没抵达医院之前,做好院前急救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它可以尽可能的控制和减轻患者的急性症状,给后续的抢救打下铺垫,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些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常识。
一、何为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症状包括哪些?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中老年群体当中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通常由冠心病而引发。
其发病原理在于冠状动脉的突发性、持续性缺血及缺氧。
主要症状包括严重而持续性的胸骨后剧痛,以及心跳过快、血压迅速下降、突发性晕厥等。
也有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可产生心脏破裂、室壁瘤等并发症。
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长期过度劳累、不良的饮食习惯、抽烟酗酒、长期心情易怒或压抑、长期便秘等,都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由于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方面的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最为常见。
而在我国,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人习惯于暴饮暴食和油腻饮食,或抽烟酗酒;再加上当代人普遍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较大、日常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
而冠心病又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我国,近年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不断上升,平均每年就会增加50万人。
所以最好是平时就要掌握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健康常识。
特别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掌握一些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常识是有必要的。
二、患者家庭的院前急救措施家中成员有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史,或者本身就有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属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其本人及其家人在平时生活当中都要格外加强注意,随时做好防范工作。
当患者出现胸骨后剧痛,以及心跳过快、突发性晕厥等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时,做为家属首先不要慌张,而是要设法协助患者立即进行平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赛的院前急救处理
快速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能力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具备快速识别AMI的能力,不仅要熟悉典型表现的胸骨后疼痛的AMI,更要注意无痛性AMI相关症状,就地进行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ECG示异常深、宽的Q波,ST段呈明显弓背向上抬高及T波倒置。
特别就是年龄在40岁以上,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应高度重视,严密观察,以期早期发现AMI征兆。
若遇突然发生心力衰竭惑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突然加重,而不能用其她原因解释者;突发意识障碍、晕厥、抽搐、偏瘫等脑循环障碍者;无明显原因突然发生低血压性休克者;慢性支气管哮喘突然胸闷、憋气加重,与肺部体征不符者;突发心慌、心律失常、腹痛、腹泻、呕吐及情绪激动者;对肩背痛、手痛、咽痛、牙痛而不能用相应的体征解释者,都应考虑AMI的可能,宜及早做12导联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
AMI患者的家庭急救
紧急处理
家中发现AMT患者首先要冷静并保持室内安静,不要慌忙送往医院,要帮助患者就地平卧进行家庭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到来。
禁忌剧烈搬动患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轻微的活动都会增加心肌工作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与加重缺血,继而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家庭急救
用硝酸甘油0、6mg舌下含服或速效救心丸10粒口服。
这些药物虽不能根治疾病,但可以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因两种药物都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
吸氧
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予患者吸氧,因AMI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氧可限制缺血性心肌的损伤。
其她
观察患者的神志及心率,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不要制造紧张气氛,平静、耐心地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AMI院前药物治疗
1硝酸甘油
常用于AM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首选静脉泵点治疗,10~20μg/min,而后5~10分钟需增加5~10μg,其治疗就是要达到控制临床症状、降低血压的目的。
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与心率,使收缩压≥90mmHg,心率≤110次/min。
不啡就是对硝酸酯类药效欠佳的持续胸痛一种有效的镇痛剂,可以减轻AMI患者的胸痛症状,3~5mg静脉推注或5~8mg肌内注射。
若疼痛症状不缓解,15~30分钟可重复1次。
2阿司匹林
160~300mg嚼服,可抗击血小板聚集,减少溶栓后再闭塞与反复心绞痛的发生。
患者的转运
经现场救治,由于AMI患者的特殊性,一次不当的转运就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在AMI患者转运途中应注意以下方面:⑴吸氧:一般用鼻导管吸氧的方式,氧流量在2~4L/min,以防止缺氧加重心肌损害;⑵应持续给予硝酸甘油泵点维持,扩张冠状动脉:⑶转运途中尽量减少颠簸,由医护人员陪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并携带除颤器及抢救药品,安全地把患者送到医院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