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语句赏析(比喻、拟人--修辞篇)解析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回答者:zgctamfzxcvbnm- 三级2009-1-23 21:06★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鉴赏文本类文章的语言特点分析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 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 生长着。 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领 着我们上前去。”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 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 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 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
1、从用词遣词的角度去鉴赏。
如:叠字叠词:不仅传神地描写了 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 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词语选用美
• 用词精当。 • 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简括、有力、 形象地刻画作者幼年时经历的那种寂寞、 清贫、孤独和悲怆的惨境。 • 又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象地勾勒 了一幅祖母大限临头的惨苦图。
鉴赏文本类文章的语言特点分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点击考纲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1从用词遣词的角度去鉴赏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点
点击考纲
•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 (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 的语言表达艺术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 中心意思
婉约 含蓄 典雅 工整 猛烈 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 行赏析。
记叙文阅读 - 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 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 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与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 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 的四分之一。
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了XX ,强烈地表达了XX情感。
•夸张: 强调/突出了XX怎么样, 启发读者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对偶 描绘了XX景物, (或阐明了XX哲理),抒发了XX情感。句式整齐,音律和谐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 。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让头发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 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 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
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 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 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 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 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 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 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
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 关。
《野菊花》初中现代文阅读解析
野菊花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ha4,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
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
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
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
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
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⑧她不固守现状。
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
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he2,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
赏析题
现代文阅读中的语言赏析题解析在现代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语言赏析类题:有的是让分析某个词语运用之妙;有的是让赏析一句话,体会其表达效果。
还有的换个问法,让学生对某个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其实还是一道赏析题。
许多学生对这类题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下手。
在答题中往往泛泛而谈,笼统而答,不得要领。
其实只要找准角度,揣摩分析,此类题就会迎刃而解。
下面我从两个角度举例并分析:一、写景句子的赏析(一)课内举例:朱自清《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赏析: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绽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欣喜之情。
2、“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赏析:此句中,“偷偷地”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在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形。
“钻”形象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整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在早春看到一片朦胧的春意时的惊喜之情。
(二)中考举隅1: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活在往事中》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
(4分)⑴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⑵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
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
参考答案:11、⑴采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积雪、寒冷给人带来的压抑。
⑵“揣在棉袖里”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因寒冷而缩手缩脚。
“提沓提沓地趿着鞋窜门”更是再现出来在冬天山里人们的百无聊赖。
中考举隅2:2010年山东烟台中考语文试题《塞外的春天》20.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文章的语句赏析(比喻、拟人--修辞篇)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语句赏析(修辞篇)教学目标:比喻、拟人知识讲解:1.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类.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例子:1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2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隐喻[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例子:3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4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子:5天上张灰着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6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的事物或情境);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等九种.比喻的作用:(1)用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2)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2.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种类:①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②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比拟的作用:第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艺术魅力.如:1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第二,通过比拟,还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如2: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胆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分类指导:第一拟人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这样的修辞方法就叫拟人.人具有会说话,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以动物拟人:例如: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②(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简析]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从而让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安慰,希望和信心.以植物拟人:例如: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简析]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以无生物拟人: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石祥《瞄星星》)[简析]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他,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以事理拟人: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简析]"教条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时行起来,害人不浅.许多反对教条主义的同志要它罢休,有的同志却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将教条主义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它躺着休息,便安然无事;若是活动起来,害人至深.第二拟物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人拟为动物:例如: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简析]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人拟为植物: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孙犁《荷花淀》)[简析]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拟无生物为动物: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简析]"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八百进里洞庭之阔大,气垫之宏伟.拟抽象事理为物: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简析]"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良心卖多少钱一斤?[简析]这个句子是一个拟物句,把“良心”比拟成了可以买卖的东西(拟物),从而讽刺了“良心”在某些人心中毫无价值可言的社会现象,小试牛刀:1.词语: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
专题07 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解析版)
专题07 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2、学会赏析常见的修辞手法。
知识梳理修辞格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特殊方法。
又称为“修辞方式”或“修辞手法”。
中学阶段掌握以下九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借代、反复。
一、比喻。
【定义】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
【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组成。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等。
例: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2.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3.借喻: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作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感情。
二、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能说话会做人的动作,有思想、有感情。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 感情。
三、夸张。
【定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作用】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xx的xx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xx之情。
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方法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5:理解赏析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一、考点:《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词句的考查要求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知识梳理:对重点词语的考查主要以含义(意义)为主;而对文章中重点句子的考查则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同时,还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
三、解题方法和思路:(一)对词语意义的考查重点是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和指代义。
1、词语的引申义是指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例如(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
“实”:真实,实在。
2、词语的比喻义是指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例如:(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
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
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5)“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
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3、词语的指代义是文章中代词的指代意义。
例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指代的是有学问的大儒;而“白丁”则指的是平民百姓。
4、解题步骤: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具体的语言环境;第三、联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比喻拟人句子加赏析
比喻拟人句子加赏析1. 可以拿来赏析的句子,优美点,要有修辞,拟人,比喻最好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触觉)赏析:采用叠词,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殷切盼望和春天即将来临的欣喜之情。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视觉)赏析:采用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视觉)赏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生长出的情景,“钻”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嫩嫩的”、“绿绿的”,采用叠词,有故意放在句子后面,突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视觉)赏析: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色彩鲜艳美丽。
5、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视觉、听觉)赏析:蜜蜂、蝴蝶为何而来?为花的香而来。
此句从侧面衬托了花的香,蜜蜂、蝴蝶闻香而来。
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视觉)赏析: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多和活泼可爱,富有人情味。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赏析:采用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写出了春风的神韵。
8、象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视觉)赏析: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迷蒙的特点。
9、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视觉)赏析:写出了春雨滋润下树叶的绿、小草的青。
10、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视觉)赏析: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而且句式整齐,气势磅礴(很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喜爱和赞美之情。
专题07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1)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2)找出表达效果: ....写出了..... (内容)(3)表现了/赞美了....1、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理解;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3、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鲜明突出。
判断修辞(具体判断)+表达作用+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解析版)
01、春——群文阅读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本文在描绘春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文章最后三段,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式,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考点解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既是写景散文阅读的一种技巧,又是中考散文阅读类考题中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第一步:判断修辞手法。
结合上表中的判断依据加以判断。
另外,要注意概括全面。
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除了比喻外,还有排比。
第二步:分析描写对象。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生动体现了小草在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特点。
第三步:体会人物情感。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句,作者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另外,如果是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句式表达上的特点。
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组排比句,句式简短、整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答题模式:方法+内容+情感。
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等)地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真题演练】(一)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鉴赏修辞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⑴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⑵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赏析语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解析版)
15.白杨礼赞——群文阅读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中不乏经典的语句,如“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将黄土高原比作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毯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景象,衬托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
【考点解读】语言品析能力是语文阅读中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之一,而考查这一能力的常见题型就是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
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其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或给出赏析的角度﹐或任选一句赏析,或以批注的方式进行赏析。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请从××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可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找准品析角度。
把握语句特点,判断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找准品析角度。
第二步,分析所写内容。
结合语境和相关词语,分析该方法突出了语句的什么内容或所写内容的什么特点。
第三步,体会思想感情或主旨。
体会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与内容主旨之间的联系。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述内容(特点)+思想感情(主旨)。
【真题演练】(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窗前的树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
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
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飞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文学类文本句子赏析及答题技巧------------
参考答案: ①通过微弱无声 盈盈泪光 等词语的表述,表达了我对内
心向往的月光远去的淡淡忧伤; ②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月光的温柔、亲切;
也表达了我对明净、纯洁月光的向往.
句子赏析题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①从句式入手 • 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 • 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 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 3反问句,加强语气 • 4 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②从修辞角度入手 •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形象生动地写出额济纳秋 色的美丽.
② 用额济纳秋色之美营造氛围,烘托胡杨人家,洋溢着 对胡杨人家人情美的赞颂.
准确性
参考答案
① 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叫唤描 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 描写,形象地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 的灵性.
② 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自 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条理性
术语化
准确性
答案呈现方式: 手法 + 效果
解题思路: 关键词句
联系上下文
答题原则: 条理性 术语化 准确性 全面性
一个人,要深入月光,首先要有一种心境成为月光, 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 才能长 出更为繁茂甘甜的如水似银的月光.
文学类文本句子赏析及答题技巧
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 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 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道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高考评分答案: 抓住典型景物,写出额济纳秋色之美;营造氛
围,烘托胡杨人家;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景 物鲜明生动.
请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划线的句子
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画线的句子。
(4分)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划线的句字是讲小草的,可以从表现“小草”人格化的精神特点来分析。
答案:运用细节(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将小草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复苏的场景,表现了小草对人类的谨慎,对重回地面的欣喜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3分)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梅被风吹动时候如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兰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群文阅读】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
17、壶口瀑布——群文阅读怎样赏析句子?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本文在描绘景物时,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水的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考点解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是阅读写景散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如下: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采取以下步骤可保证万无一失。
1、判断修辞手法。
结合上表中的判断依据加以判断。
另外,要注意概括全面。
如“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一句,除了运用排比,还有拟人。
2、分析描写对象。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流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的画面。
3、体会人物情感。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另外,如果是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句式表达上的特点。
答题模式:本句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XX (生动形象等) 地写出了XX(描写对象)XX的特点,表达了XX的思想感情。
【真题演练】(一)片片蝶衣生镯耳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25《挑山工》的各种比喻,拟人,设问句子
25《挑山工》的各种比喻,拟人,设问句子
1、挑山工课文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等你发现,他走在你的前头,是会吃一斤,茫然不解,以为他们是像神仙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像神仙那样腾云驾雾,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挑山工们的轻盈,快速。
2、排比的修辞手法。
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就会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你的前头去了。
3、设问的修辞手法。
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
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晃悠!
4、反问的修辞手法。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
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初一上册课内优美句子赏析
初一上册课内优美句子赏析1. 初一语文句子赏析(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花的生机盎然以及争先恐后开放的喜悦和自豪,渲染了一种欢快的气氛。
(2)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繁盛的紫藤萝花瀑,寄托了自己浓浓的情思。
题目就用比喻,非常新奇。
一读题目,似乎眼前就展现了一条不但有光,还有声、有色、有香,充满生命活力的流动的花的瀑布。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瀑图。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观察得多么细致,比喻得多么贴切,真是神来之笔。
2. 初一课外优美散文+赏析秋夜 --------------------------------------------------------------------------------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
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语句赏析(修辞篇)教学目标:比喻、拟人知识讲解:1.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类.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例子:1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2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隐喻[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例子:3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4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子:5天上张灰着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6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的事物或情境);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等九种.比喻的作用:(1)用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2)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2.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种类:①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②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比拟的作用:第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艺术魅力.如:1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第二,通过比拟,还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如2: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胆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分类指导:第一拟人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这样的修辞方法就叫拟人.人具有会说话,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以动物拟人:例如: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②(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简析]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从而让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安慰,希望和信心.以植物拟人:例如: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简析]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以无生物拟人: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石祥《瞄星星》)[简析]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他,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以事理拟人: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简析]"教条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时行起来,害人不浅.许多反对教条主义的同志要它罢休,有的同志却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将教条主义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它躺着休息,便安然无事;若是活动起来,害人至深.第二拟物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人拟为动物:例如: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简析]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人拟为植物: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孙犁《荷花淀》)[简析]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拟无生物为动物: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简析]"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八百进里洞庭之阔大,气垫之宏伟.拟抽象事理为物: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简析]"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良心卖多少钱一斤?[简析]这个句子是一个拟物句,把“良心”比拟成了可以买卖的东西(拟物),从而讽刺了“良心”在某些人心中毫无价值可言的社会现象,小试牛刀:1.词语: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
(丰子恺《白鹅》)请分析“厉声呵斥”的含义和作用。
赏析:“厉声喝斥”是大声斥责,是鹅的大声叫喊,这里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鹅傲慢的特点,把白鹅写得富有灵性,表现了对白鹅的喜爱。
2.句子: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鲜艳、美丽的3. 句子:“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好在哪里?(2分)(2007年上海秋考试卷)细解:“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很生动、形象,还用了拟人,然后还要回答其作用。
答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杭州树多(1分),生活环境优美(1分)4.句子: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画线文字的表达效果)赏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
5.诗歌: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予动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
“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