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纯种发酵普洱茶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分析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分析摘要分别对普洱茶制作工序过程中鲜叶、杀青、揉捻、晒干、渥堆茶的样品取样,用不同的培养基分别对样品中的微生物类群进行分离纯化。
统计微生物加工工艺过程中类群和数量,并鉴定分离纯化出的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霉菌和酵母菌是普洱茶发酵制作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类群,决定了普洱茶品质。
霉菌以曲霉为主要种类,酵母以产生酒精和产酯等生香酵母为主要类型。
关键词普洱茶;发酵过程;微生物类群;品质云南普洱茶是一种极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特种茶,在普洱茶的推动下,使云南省茶叶综合产值达到70~80亿元[1]。
普洱茶以其独特的生产方式——渥堆发酵以及在贮藏陈化中微生物的作用,形成了自己良好的品质特征,甘滑、醇厚和陈香等,微生物代谢的有益物质更是增强了普洱茶的保健功效[2]。
微生物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普洱茶制作过程中微生物变化是极其复杂的,有的微生物自始至终对普洱茶品质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的微生物是在普洱茶加工的某一阶段发挥着形成普洱茶独特风格的作用,有的微生物则不利于普洱茶品质的形成[3,4]。
本研究将按照普洱茶制作工序,分别取鲜叶、杀青、揉捻、晒干、渥堆茶作为样品,分离纯化出微生物,统计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并鉴定分离纯化出的微生物类群,分析各微生物类群对普洱茶品质的作用,找出有利于普洱茶品质提高的微生物类群。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普洱茶制作各工序的茶叶。
1.2试验方法鲜叶茶、杀青茶、揉捻茶、晒干茶、渥堆茶中分别称取1g的茶叶样品,做10-1、10-3、10-5等3个稀释度,涂布到平板上,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放线菌用高氏1号培养基,PDA培养基,YEPD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菌37℃,恒温培养,放线菌、酵母菌、霉菌28℃,恒温培养[5,6]。
并对分离出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初步的鉴定。
2结果与分析2.1普洱茶发酵过程微生物数量变化通过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对普洱茶各阶段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微生物数量见表1。
提取普洱茶中酵母菌的实验
提取普洱茶中酵母菌的实验
实验目的:提取普洱茶中的酵母菌,观察其形态特征,初步鉴定种类。
实验原理:利用普洱茶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琼脂糖平板培养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温度、pH值等)筛选出普洱茶中的酵母菌。
实验步骤:
1. 提取样品:取适量普洱茶叶样品,加入精制水中约30分钟,振荡摇动使茶汤更为均匀。
2. 稀释液的制备:在10mL退出的纯水中加入0.1g空心菌丝和3g葡萄糖,将悬浮液在42℃下水浴1小时。
3. 培养酵母:在琼脂糖平板上均匀涂布培养基,制作不同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培养基,将样品加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4. 提纯酵母:观察盘中菌落的形态特征,挑选纯净的酵母菌落,在琼脂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培养,培养至稳定的生长期就可以进行提纯酵母实验。
5. 种类鉴定: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形态学方法等进行鉴定,确认酵母菌的种类。
实验结果:从普洱茶中成功提取酵母菌,经过培养和纯化,获得多种酵母菌的纯菌株,进一步进行鉴定后,确认其种类。
发酵康普茶
8
康普茶的副作用是什么?虽然康普茶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有些人可能会对其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如果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腹泻、头痛等不适症状。因此,在饮用康普茶时要注意适量
9
康普茶与药物会有反应吗?某些药物可能会与康普茶中的成分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饮用康普茶时,最好避免同时服用药物。如果需要服用药物,最好咨询医生意见
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还有一些额外的关于康普茶的知识点
制作工艺:康普茶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茶叶的选择、发酵、陈放等。其中,发酵是康普茶制作的关键步骤,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能够充分地释放出来
如何正确饮用康普茶?
2
发酵微生物:在康普茶的发酵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微生物进行发酵。这些微生物可以是乳酸菌、醋酸菌等有益菌种。这些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益代谢产物,如乳酸、醋酸等,这些代谢产物赋予了康普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能
降低血脂:康普茶中的茶多酚和某些益生菌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增强免疫力:康普茶中的益生菌和茶多酚等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改善睡眠:康普茶中的茶多酚和某些氨基酸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美容养颜:康普茶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改善皮肤质量
发酵康普茶
汇报人:xxx
-
目录
01
发酵工艺
02
营养成分
03
功效与作用
04
如何正确饮用康普茶?
发酵康普茶
1
康普茶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而成的健康饮品
它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功效,如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等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影响发酵因素分析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影响发酵因素分析摘要: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观察分析:湿气(水份)、空气(给氧量)对普洱茶发酵起决定的作用;微生物和不同茶头培养的茶曲参与发酵的茶堆有可以感觉到的微小的差异;容器发酵并改善给氧状况,能使茶堆发酵均匀、质量好。
关键词:云南普洱茶微生物容器发酵普洱茶发酵过程,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潮水后渥堆,在渥堆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活动产生的热,使茶叶内质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促成了普洱茶风味及良好品质的形成,这一过程就是普洱茶的发酵过程。
在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无论自然存放陈化,还是人工促成发酵)微生物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1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的研究揭示了“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存有黑曲霉、青霉、根霉、灰绿曲霉、酵母等微生物”,也还有其它多种微生物的存在。
新近的研究报导称“普洱茶渥堆中有温特曲霉烟色变种、帚状曲霉、埃及曲霉、臭曲霉、日本曲霉原变种及局限灰曲霉等菌种的存在”,并指出“不同地区普洱茶渥堆中曲霉菌群组成有明显的差别”。
综合上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们的生产实践及试验研究,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认识如下:黑曲霉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菌群,特别是前期生长繁殖极快,这与其耐粗放培养有关。
黑曲霉具有多种活性强大的酶系,如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等。
还能产生多种有机酸,如抗坏血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和没食子酸等。
还因其安全食用性而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利用。
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主力军”,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不能不起重要的作用,是普洱茶的“陈香”与“霉香”的基调。
酵母:也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菌群,在渥堆过程及菌种培养观察中,很容易闻到酒香或其它果香的味道,也能明显的看到茶堆中普遍的白色霉层和培养基表面大量的乳白色、光亮卵形的菌点。
酵母是人类利用较早的微生物,被称为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其蛋白质含量很高,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后的另一类重要的可供动物作营养的蛋白质来源,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从酵母中还可提取核酸、麦角甾醇、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维生素等,酵母菌及发酵与食品工业关系极为密切。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摘要通过对普洱市某普洱茶加工厂发酵过程中茶叶微生物实时实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前、发酵中、发酵后真菌数量变化明显。
其中,发酵前(晒青毛茶)真菌总量为85.5万个/g,发酵中(第2次翻堆茶叶)真菌总量为43.5万个/g,发酵后(摊晾26 d后茶叶)为21.7万个/g,含量最多的优势菌主要有酵母菌、黑曲霉和产黄青霉。
酵母菌总数分别为4.12万、11.00万、8.73万个/g。
关键词普洱茶;渥堆发酵;真菌;分离;鉴定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制成的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发水、渥堆、陈化及干燥工序精制而成的发酵茶。
渥堆是普洱茶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
陈宗道、周红杰等曾报道普洱熟茶渥堆过程中存在黑曲霉、灰绿曲霉、土曲霉、白曲霉、木霉、常现青霉、产黄青霉、青霉、根霉和酵母等微生物,并认为黑曲霉约占微生物总数的80%,产黄青霉的数量仅次于黑曲霉。
黑曲霉富含多种有机酸,同时富含多种酶类。
黑曲霉能生产酸性蛋白酶,而酸性蛋白酶是一类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成游离的氨基酸;黑曲霉中的这一类酶通过对普洱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从而影响普洱茶的风味和品质;在渥堆水分适度时,大量酵母的生长对普洱茶甜醇滋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发现不同产地普洱熟茶中曲霉菌菌群的组成存在差异,对曲霉菌在普洱熟茶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由于普洱熟茶的品质与产地、原料来源、加工工艺等有关,霉菌在普洱熟茶的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对普洱市木乃河工业园区2个茶厂普洱茶发酵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时、实地探究普洱茶发酵中的微生物种类,并进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这些微生物在普洱熟茶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普洱茶发酵样品采集于普洱市木乃河工业园区茶厂1和茶厂2。
茶厂1:分别选取原料(晒青毛茶)、第2次翻堆茶和出堆茶(摊晾26 d茶叶)作为试验样品。
茶厂2:分别选取通沟茶叶样品和摊晾26 d作为试验样品。
一株酵母菌菌株对普洱茶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
2 0 1 4 年1 月 下旬 刊
科学・ 自然
沼 气发 酵 又 称 为 厌 氧 消化 、 厌 氧 发 酵 和 甲烷 发 酵 , 是 指 有 高 效 有机 肥 , 并 且 为 生猪 、 家畜、 家禽 提供 营养 丰 富 的 食 源 , 从 机物质( 如 人 畜 家 禽 粪便 、 秸秆 、 杂草等) 在一定的水分、 温 度 和 而 形 成 农 户 生 活 一 一沼 气发 酵一 一生 态农 业 的 良性 发 展 链 条 , 改 厌 氧 条件 下 , 通 过 种 类繁 多 、 数 量 巨大 、 且 功 能 不 同 的各 类微 生 善 农 村 用 能 结 构 , 促 进 种植 、 养 殖 业 生 产发 展 , 达到农业增 效、 物 的 分 解代 谢 , 最 终形 成 甲烷 和 二 氧 化碳 等 混合 性 气体 ( 沼气) 农 民增 收 的 目的 。 的 复 杂 的 生物 化 学过 程 。 ( 二) 沼气、 沼液 在 种 植 、 养 殖 业及 其 它 行 业 的应 用 及 其 好
( 一) 沼 气 发 酵 微 生 物
处
沼 气发 酵 微 生 物是 人 工 制取 沼 气最 重 要 的 因素 , 只有有 了 沼气: 可 用 于炊 事 、 点灯 、 塑料大棚增 温. 增 施 二 氧 化 碳 气 大量 的 沼 气微 生 物 , 并 使 各 种 类 群 的微 生物 得 到 基 本 的 生 长 条 肥 , 用 于储 食 、 水 果保 鲜 、 发 电等 。 件, 沼气发 酵原料才能在微生物的作 用下转化为沼气。 沼渣 、 沼液 对 促 进 作 物 和 畜 、 禽、 鱼 的新 陈代 谢 以 及 防 治 某 1 . 沼 气微 生物 的 种 类 些农 作 物 痛 虫害 有 显 著作 用 。 沼液 应 用 于 浸 种 , 可起 到催 芽壮 在 沼 气发 酵过 程 中 , 五 大 类 群 细 菌构 成 一条 食 物 链 , 从 各 苗作 用 , 可用 于 作物 叶 面喷肥 , 农作 物 底 肥 、 追肥等。 类群 细 菌 的 生理 代 谢 产 物或 它们 的 活动 对 发 酵 液 酸碱 度 ( p H) 沼渣 对 改 良土壤 起 重 要 作 用 : 满足作物 生长需要 : 未 腐 熟 的影 响 来看 , 沼 气发 酵 过 程 可 分 为产 酸 阶段 和 产 甲烷 阶 段 。 前 原 料 , 施 入 农 田增 加 土 壤 肥 力 。 沼渣 可种 粮 、 瓜果 、 蔬菜、 育 苗、 三群 细菌的活动可使有机物形成 各种 有机酸 , 因此 。 将 其统称 育秧 、 生长食 用菌、 养鱼、 养猪 、 养家畜、 家禽、 养花卉、 苗木 生产 为 不 产 甲 烷 菌 。后 二 群 细 菌 的 活动 可使 各 种 有 机 酸 转 化 成 甲 等。 烷, 因此, 将其 统 称 为 产 甲烷 菌 。 ( 三) 沼 气的 作 用 与 效益 2 . 沼 气发 酵 微 生 物 的作 用 能 源效 益— — 修 建 一座 8立 方 米 的 高效 沼 气池 , 全年 可 产 ( 1 ) 不产甲烷 茵为产甲烷茵提供 营养。 沼气 3 8 0 - 4 2 0立 方 米 可 解 决 3 - 5口人 的 农 户 1 0 - 1 2个 月 的 生 ( 2 ) 不 产 甲烷 菌为 产 甲烷 茵创 造 适 宜 的厌 氧 生态 环境 。 活燃 料 , 节煤 2 0 0 0公 斤 , 节电2 0 0 度 左右 , 全年 可节约燃料 费 ( 3 ) 不产 甲烷 茵为 产 甲 烷 茵 清除 有 毒 物质 。 4 2 0元 , 节约电 费 1 0 0元 ( 4 ) 不 产 甲烷 菌与 产 甲 烷 茵 共 同 维持 环 境 中适 宜 的酸 碱 环 卫 效 益— — 用 沼 气 处理 人 畜 粪便 .既 可 以 杀 虫灭 菌 , 又 度。 能得 到 优 质 能 源 和肥 料 。环 境 卫 生 随之 改观 : 使 蝇 蚊 等 失 去 滋 3 . 沼 气发 酵 微 生 物 的特 点 生的条件 , 减 少 了疾 病 的 传播 : 减 少 臭 气 对人 畜 的危 害 ; 彻 底 消 沼 气发 酵过 程 中 . 沼 气发 酵微 生 物 是 核 心 。 其 发 酵 工 艺过 除 了烟熏火燎的痛苦, 使厨房 的环境卫生大改善 , 人畜生活在卫 程 及 工 艺 条件 的控 制 都 以 沼 气发 酵微 生物 学为 理论 指 导。具 有 生 清 洁 的环 境 中。 三 个特 点 : ( 1 ) 分 布广 , 种 类 多。 ( 2 ) 繁殖快 , 代谢 强 。 ( 3 ) 适应 性 生 态 效 益— — 沼 气发 酵 残 留 物 中有 1 0 - 2 0 %的 腐 殖 酸 和 强, 容 易培 养 。 4 0 %的有机质 , 长期使 用可增加肥 力 , 改善 土壤 团粒 结构 , 使 土 ( 二) 沼 气 发 酵 过 程 地 能 够 保持 水份 和持 续供 肥 , 增 强庭 院 生态 农 业 的 可 持 续发 展 沼 气发 酵 过程 . 实质 上是 微 生物 的物 质 代 谢 和 能 量 转换 过 能力 , 提 高农 民 的综 合 素 质 。 程, 在 分 解 代 谢 过 程 中 沼 气微 生 物 获 得 能量 和 物 质 , 以 满足 自 沼 气不仅 为 农 户提 供 了大 量 的 优 质 清 洁 能 源 。 而且减少 了 身 生长 繁 殖 , 同时 大 部 分物 质 转 化 为 甲烷 ( C H )和 二 氧化 碳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 改善 了农 民居 住 环 境 的 卫 生 状 况 , 还 将 农 户 的 生活、 种植、 养 殖 有机 地 结 合 起 来, 带动 了无 公 害农 产 品 生 ( Co ) 。 这 样 各 种各 样 的 有机 物质 不断 地被 分 解代 谢 , 就构成 了 生产 、 自然 界 物 质和 能量 循 环 的 重要 环 节 。 发 酵 原料 生成 沼 气是 通 过 产 , 引导农民脱贫致富, 创 造 良好 的 生 态 环 境 , 带 动 农 村 经 济 可 系列 复 杂 的 生物 化 学反 应 来 实现 的 。 一 般 认 为 这 个过 程 大 体 持 续发 展 。 作 为 节 能产 业 , 生 态循 环经 济和 沼 气建 设 是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良途 。 上 分 为 水 解发 酵、 产 酸 和 产 甲烷 三 个 阶 段 。 新 型 农 村 沼 气作 为 一 种 生 态的 循 环 经 济发 展 模 式 。 利 用 农 三、 沼 气 的 应 用
普洱茶中主要微生物与品质的关系及发酵方法优化的探讨
3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广 东广 州 5 0 4 ) 162
摘要 : 本文对在发酵过程 中影响普洱茶 品质 的主要微生 物种 类进行 了归纳和综述, 并通 过对 比分析普 洱茶早期和传统发
酵方式 ,探讨 了普洱茶发 酵的优化 方法。 关键 词:普洱荼 ;微生物 ;品质 ;发酵
全面 、更准确 地 对其 中的微 生物 进行研 究 。
3发酵过程 中主要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微 生物对 普洱 茶 品质形 成发 挥着 重要 作用 , 目
前对 曲霉 属 、青霉 属 、根霉属 、酵 母菌 、细菌有 了
一
霉 ( A.tr u ) 白 曲霉 ( er s 、 e A.cn iu ) a dd s 、细 菌 类
重 要 作用 。 …
降 ,但 在数 量 上 明显较 其它 微生 物 多 ,酵 母菌 数量 也开 始 大 幅度 增 加 ,处于 亚 优 势 ;“ 翻 ”黑 曲霉 三 的数 量急 剧下 降 ,但 仍 明显 高于 其它 微生 物 ,酵母 菌 、根 霉 的数量 则达 到各 自在 整个 发酵 过 程 的最高
霉 。在 “ 一翻 ”时黑 曲霉迅 速增 加 ,且增 加 幅度最 大 ,米 曲霉 、根霉 、酵 母 也增加 ,但增 加 幅度 不大 ,
的数 量关 系为 黑 曲霉> 母菌> 曲霉> 霉灰 绿 曲 酵 米 根
霉。
黑曲霉代谢产生的水解酶 , 在渥堆中期表现为
增 加趋 势 ;在 渥堆前 期 中温型 霉菌 生长繁 殖迅速 ,
: I c 通讯作者 E malu b l 2 @sh . r - isn e 13 o ucn : t o
综 述 论 文
曹冠华等 :普洱茶 中主要微 生物与品质 的关系及发酵方 法优化 的探讨
普洱茶微生物指标
普洱茶微生物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普洱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中国茶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保健功效。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茶叶产品的卫生状况。
本文将就普洱茶微生物指标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普洱茶微生物指标是评价普洱茶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等。
细菌总数是指一定量茶叶中的细菌总量,正常情况下细菌总数应该在一定范围内。
过高的细菌总数可能导致茶叶产品变质,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霉菌和酵母菌是另外两种重要的微生物指标,过高的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也会影响普洱茶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普洱茶微生物指标的合格标准是有国家相关规定的,根据《食用茶卫生标准》(GB 2762-2017)的规定,普洱茶的细菌总数应该≤5×10^5cfu/g,霉菌应该≤5×10^4cf u/g,酵母菌应该≤5×10^4cfu/g。
如果普洱茶微生物指标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不能投放市场销售。
那么,普洱茶微生物指标超出标准的原因是什么呢?茶叶在生长、采摘、加工和储存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空气、土壤、水源等污染,导致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
加工环节不当也可能导致微生物指标超标,如加工工艺不严谨、卫生条件差等都可能造成微生物的繁殖。
储存环节不当也是导致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之一,如果普洱茶长时间暴露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微生物易于繁殖,从而超出标准。
为了确保普洱茶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应该加强对普洱茶微生物指标的监测和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原料茶叶的检测和筛选,确保茶叶的卫生状况符合标准要求。
在加工环节要遵守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生产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
对成品茶叶还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发酵普洱茶的功能主治
发酵普洱茶的功能主治1. 背景介绍发酵普洱茶,又称为熟普洱茶,是一种经过特殊发酵工艺处理的普洱茶品种。
由于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发酵普洱茶具有一系列的功能主治,被广大茶叶爱好者青睐。
2. 功能主治发酵普洱茶的功能主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促消化、促进脂肪分解发酵普洱茶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酶类物质,在进入肠道后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发酵普洱茶中的特定酶类能够帮助分解脂肪,减少脂肪的堆积,有助于瘦身和调节体重。
2.2. 降脂、降压、降血糖多项研究表明,发酵普洱茶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降脂、降压和降血糖的作用。
其中茶多酚、茶水素和茶黄素等成分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此外,发酵普洱茶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2.3. 抗氧化、抗衰老发酵普洱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
此外,发酵普洱茶中的茶多酚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4.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发酵普洱茶中的活菌和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有益菌的比例,减少有害菌的生长,保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此外,发酵普洱茶中的纤维素成分能够吸附和吸水,增加大肠的蠕动性,改善便秘问题。
2.5. 缓解压力、提神醒脑发酵普洱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成分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增强思维能力,缓解压力和疲劳感。
同时,发酵普洱茶中的芳香物质能够舒缓神经,带来愉悦的感受,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3. 饮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了充分享受发酵普洱茶的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建议:•每天饮用1-2次,每次饮用量控制在150ml左右。
•最好用90℃-95℃的开水冲泡发酵普洱茶,浸泡时间控制在3-5分钟。
•饮用前最好不要空腹,以免刺激胃黏膜。
•注意控制发酵普洱茶的饮用量,过量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普洱茶发酵微生物
普洱茶发酵微生物
普洱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品种之一,其特点是发酵后口感更加柔和
并且具有独特的陈香味。
普洱茶的发酵过程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以
下是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的相关介绍:
一、细菌类
1. 青霉菌:普洱茶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发酵方式,湿法发酵的过程中,湿度高导致湿茶中的细菌大量繁殖,其中青霉菌是湿法发酵的常见细菌。
青霉菌可以分泌酶类,使得茶中的多糖等成分被分解,有利于普
洱茶的品质提升。
2. 乳酸菌:乳酸菌是干法发酵中的主要细菌类别。
乳酸菌的作用是通
过产生酸性物质,降低茶中的pH值,改变茶的化学性质和味道,使得
普洱茶的口感更为柔和。
二、霉菌类
1. 黑曲霉:黑曲霉是湿法普洱茶中的一种霉菌,它可以分解茶中的多
糖和蛋白质等物质,促进普洱茶的发酵过程。
2. 木霉菌:木霉菌是霉菌中最常见的一种,也可参与普洱茶的生产过
程中。
木霉菌可以分泌多种酶类,帮助降低茶叶中的苦味和涩味。
三、酵母类
1. 酿酒酵母:酿酒酵母是用于固态发酵的一种酵母。
其作用是产生酶类,使得茶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等物质得到分解。
这也是普洱茶口感变得柔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曲霉酵母:曲霉酵母也可用于湿法普洱茶的制作中。
其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丰富的芳香物质,使得普洱茶的香气更加浓郁。
以上就是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的一些常见种类及其作用。
这些微生物参与了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对其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神奇的普洱茶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农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沱茶最早产于云南A:下关B:普洱C:昆明答案:A2.唐代的陆羽所著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A:《茶经》B:《蛮书》C:《元史》D:《云南通志》答案:A3.普洱茶名的来历共有三种说法,分别是A:因神话故事命名B:茶叶集散地得名C:因产地命名D:因创作人命名答案:ABC4.下列哪条茶马古道不是五条茶马古道之一?A:普洱茶马道B:旱季茶马道C:官马大道D:江莱茶马道答案:A5.“茶马古道”是A:民族迁徙走廊B:民族和平之路C:文明文化传播古道D:中外交流通道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 2008年出台的国家标准中对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A:云南大叶种晒青B:云南大叶种C:云南小叶种D:云南小叶种晒青答案:A2.茶出六大茶山就西双版纳来说,澜沧江之___以易武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江内”。
A:西B:东C:北D:南答案:C3.在云南省的这些优良品种中,有5个国家级良种,其中3个有性系为A:勐库大叶茶B:勐海大叶茶C:凤庆大叶茶D:班章大叶茶答案:ABC4.云南古树茶包括A:栽培型B:野生型C:驯化型D:过渡型答案:ABD5.传统的江内六大茶山指莽枝、易武、蛮砖、倚邦、革登及A:景迈B:南糯C:南峤D:攸乐答案:D第三章测试1.将树上采下的鲜叶加工成毛茶的过程称为A:茶叶精制B:茶叶深加工C:茶叶初制D:茶叶拼配答案:C2.在茶叶初制的揉捻过程中,应掌握的加压原则是A:重—重—轻B:轻—重—轻C:重—轻—重D:轻—轻—重答案:B3.普洱茶是以()为原料,经过特殊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特种茶类。
A:中小叶种晒青茶B:云南大叶种晒青茶C:中小叶种烘青茶D:云南大叶种烘青茶答案:B4.杀青叶适度时的主要标志是A:手捏带有粘性易于成团,梗叶不易折断B:鲜叶光泽消失,呈灰绿色或暗绿色C:青草气消失,略带茶香D:香气浓烈答案:ABC5.茶叶精制的目的A:剔除次杂、纯净品质B:适度干燥、发展色香味C:分离老嫩、划分等级D:整饰外形、分做花色答案:ABCD第四章测试1.普洱茶按各自不同的品质特征分为特级和A:一到三级B:一到七级C:一到十级D:一到五级答案:C2.普洱茶的级别划分是以()为基础A:匀整度B:色泽光润C:条索紧实度D:嫩度答案:D3.普洱茶有哪些常见茶型A:砖B:饼C:沱D:瓜答案:ABCD4.普洱茶熟茶按品质特征分为特级,()共六个等级,逢()设级。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普洱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理想的饮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中国的传统药物。
发酵是普洱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提高品质和制作色香味的终极手段。
通过发酵可以调节普洱茶的水溶性营养物,并通过微生物的参与而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从而改善口感、色泽和香气等特性。
因此,研究酿造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种群结构的变化,可以为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般来说,发酵过程中真菌可以分为酵母菌和酿酒菌两类。
据研究发现,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真菌,即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母酿酒酵母(Komagataella pastoris)和桔塞发酵菌(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这几种真菌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Komagataella pastoris(KP)能够产生大量的糖原和有机酸,从而影响到普洱茶的色香味,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可以分解低聚糖,产生多种有机酸和醇,从而改变普洱茶的口感和开口性;同时,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SP)能够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酵母类有机物,从而促进普洱茶发酵和口感的复杂化。
然而,目前研究关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研究还不多。
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真菌种群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三种真菌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
其中,在发酵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的相对丰度最高,为25.9 %;而在发酵后,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达到43.3 %,其次是Komagataella pastoris;此外,在发酵过程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相对丰度也有显著增加,从发酵前的2.7 %增加到发酵后的13.9 %,而酿酒菌的相对丰度从发酵前的2.7 %下降到发酵后的1.5 %。
普洱茶发酵担子菌
普洱茶发酵担子菌
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发酵茶,其特点是:茶叶质地硬厚,呈陈旧的颜色,或者叫
做黑茶。
其发酵过程中,主要靠的是担子菌和酵母菌,而其中最重要的担子菌种类是曲
霉。
曲霉是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表面。
它具有发酵作用,在许多食品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曲霉是主要的担子菌,能够分解茶叶中的有机质,并且促进茶叶中的酶活性,让茶叶产生特有的气味和味道。
普洱茶的发酵过程,可以分为初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
初发酵的时间一般为2-3天,此时的茶叶慢慢变软,发生微生物的代谢反应,色香味也随之发生变化。
初发酵的主要作
用是分解茶叶中的物质,产生有机胺、酸、酚类物质等,使茶叶达到平衡状态。
而后发酵
阶段则是在普洱茶的发酵室内进行,时间可以长达数月到数年。
此时茶叶的味道会更加香醇,滋味丰富。
普洱茶发酵的过程,对于曲霉菌的生长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
摄氏度,湿度为70%-80%。
在这样适合的环境中,曲霉菌能够快速繁殖,对茶叶发酵的作
用更加明显。
而如果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合适,那么茶叶发酵的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停止。
普洱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茶叶品种,其发酵过程中的担子菌——曲霉,是这种特
有茶叶的关键。
在生产普洱茶的过程中,控制好曲霉的繁殖和茶叶发酵的时间,便可制作
出色香味俱佳、品质上乘的普洱茶。
普洱茶微生物指标
普洱茶微生物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普洱茶是中国茶叶中一种特殊的茶叶,因其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和储存特点而备受瞩目。
在普洱茶中,微生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茶叶的发酵和陈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普洱茶中的微生物指标,包括普洱茶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的作用和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普洱茶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类。
普洱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细菌是普洱茶中最为常见的微生物,包括产酸细菌、产酶细菌等。
这些细菌在茶叶的陈化和发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茶叶产生特有的风味和香气。
真菌和酵母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茶叶形成独特的陈化味和口感。
微生物对普洱茶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普洱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正常的微生物菌群能够帮助茶叶顺利发酵和陈化,形成独特的风味。
如果微生物数量过多或者有害微生物滋生,就会导致茶叶变味、发霉等品质问题。
在普洱茶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微生物指标,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普洱茶中的微生物是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在制作和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微生物指标,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普洱茶中的微生物指标,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品鉴这种独特的中国茶叶。
第二篇示例:普洱茶的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众多,对普洱茶的品质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细菌是一类非常常见的微生物,对普洱茶的发酵和陈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而霉菌和酵母菌则可以在普洱茶的表面形成一层深褐色的霉菌芽孢层,促进普洱茶的陈化和发酵过程。
还有一些有益菌类微生物,如乳酸菌等,它们可以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产生益生菌,有益于人体健康。
在监测普洱茶的微生物指标时,通常会采用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分析普洱茶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普洱茶的质量和安全情况。
普洱茶中微生物安全性的评价
普洱茶中微生物安全性的评价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当今世界食品生产与消费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茶叶作为全球消费最普遍的饮料性产品,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茶叶保健功能的发挥,影响每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
本实验对云南省普洱茶主产区的普洱茶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从微生物卫生学角度对普洱茶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普洱茶质量安全特性为出发点,对普洱茶品质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推动普洱茶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放心饮用普洱茶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材料与仪器1.1研究材料本研究以云南普洱茶主产区中主要厂家生产的普洱熟茶(散茶和饼茶)为供试材料,所选样品均具有普洱茶正常的品质特征。
具体情况见表1:表1供试材料一览表Thesourcesandtypesofthematerialstested培养基:霉菌类培养基(PDA培养基)、酵母属培养基(麦芽培养基)和细菌类培养基。
1.2主要仪器设备SW-CJ-IA型超净工作台、BII.500-S型电热恒温培养箱、S.C.101-1型鼓风电热干燥箱、A13204-N型电子分析天平、JLQ-SI型菌落计数器、HZQ-QX型全温振荡器、高压湿热蒸汽灭菌锅、粉碎机组织捣碎机、显微镜SONY 数码照相机、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冰箱、微波炉等。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水温处理的茶汤中细菌及其优势菌的数量差异对采集的3个普洱散茶和13个普洱饼茶分别用25℃和沸水无菌水进行处理,散茶中微生物的计数选用10-4、10-5两个稀释度,饼茶则用10-3、10-4稀释度,涂布培养后,细菌及其优势菌的计数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普洱茶样品中细菌的数量较多,一般105个/g左右,有的可达到106个/g,并且散茶中细菌及优势菌的总量均比饼茶中的高很多。
但是经沸水处理后,分离的细菌数量是用室温水处理的细菌数量的一半或更少,而其中的优势细菌的数量也相应成比例的减少,这可能与他们的加工方法不同有关:饼茶经过高温蒸压,而散茶没有经过这道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 第37卷 第2期· 57 ·102[8] Vuyst L De. Degeest.Heter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ic acidbacteria[J].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1999,23:153-177[9] Frederik Vaningelgem, Roel Van der Meulen, MedanaZamfir, et al.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T 111 produces a stable high-molecular-mass exopolysaccharide in milk-based medium[J].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4,14:857-864收稿日期:2011-07-13 *通讯作者作者简介:赵腾飞(1987—),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酿造技术。
赵腾飞1,郭学武1,张长霞2,梁慧珍2,张 阳1,李长文2,肖冬光*(1.天津科技大学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7;2.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研究所,天津 300410)摘要:酵母菌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之一,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此外还能代谢产生V B1、V B2、Vc 等物质,是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品质风格的重要因子。
对从普洱茶渥堆发酵样品中分离出的5株优势酵母菌进行纯菌接种发酵试验,并对发酵后的茶样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评价,结果发现,酵母菌株Y5能将生茶的多酚值由28.33%降至14.54%,将茶褐素值由2.45%增至6.86%,在5株酵母菌发酵的茶样中,其茶褐素增幅最为显著。
另外Y5发酵的茶样有香甜味,其滋味略苦,生津,有回甘,可以用来提高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
关键词:发酵;酵母菌;普洱茶中图分类号: TS 272.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9989(2012)02-0057-04In fl uence of advantage Saccharomycetes to Puer tea fermentationZHAO Teng-fei 1, GUO Xue-wu 1, ZHANG Chang-xia 2, LIANG Hui-zhen 2, ZHANG Yang 1, LI Chang-wen 2,XIAO Dong-guang 1*(1.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Microbi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2.Food Research Institute,TASLY Co.,Ltd., Tianjin 300410)Abstract: Saccharomycetes is a kind of dominant microbes in the process of Puer tea fermentation. It possesses enzymatic system, physiologicial active substances and rich nutri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human health, besides that, the Saccharomycetes can also produce vitamin B1, B2 and C etc and 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form the Puer tea’s sweet, slide and mellow quality. In this paper, raw tea was inoculated and fermented by fi ve dominant yeast which had been screened from Puer tea samples. After fermentation, wedetected the strains’ in fl uence to the Puer tea fermentation through testing the content of酵母菌纯种发酵普洱茶初探· 58 ·普洱茶是云南特色茶,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具有独特陈香的品质特征。
现有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品质和风味的形成是发酵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1-2],而酵母菌正是这些微生物中的优势菌种之一。
为了研究普洱茶中优势酵母菌对其品质的影响,本课题组利用传统分离纯化[3]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4](PCR-DGG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普洱茶渥堆发酵样品中分离出5株优势酵母菌。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这5株酵母菌进行纯种发酵试验,探讨酵母菌在普洱茶发酵中所起的作用,为筛选出优良普洱茶发酵酵母菌种、实现普洱茶强化发酵、提高普洱茶发酵速度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茶样:所用生茶样品均由云南天士力集团提供。
菌株:所用酵母菌株由本课题组利用传统分离纯化与PCR-DGGE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普洱茶样渥堆发酵样品中分离得到,编号分别是Y1、Y3、Y4、Y5、Y7。
培养基:酵母种子培养基(YEPD培养基)。
1.2 主要试剂甲醇、正丁醇、蒸馏水、福林酚等:分析纯。
1.3 试验方法1.3.1 优势菌株接种茶叶发酵试验 按如下工艺,挑选普洱生茶→润水至含水量为35%→装瓶100 g(干重)/1500 mL ↓35 ℃恒温培养18 d ←接菌(接种量6%)←灭菌(121 ℃,20 min) ↓50 ℃烘干→成分检测和感官评价分别接种菌株Y1、Y3、Y4、Y5、Y7进行固态发酵,并设不灭菌自然发酵茶样为对照。
1.3.2 发酵后茶样的微生物量计数 稀释平板计数法[3]。
1.3.3 茶样中化学成分的检测 茶多酚测定:GB/T8313-2008;茶褐素测定:分光光度法;游离氨基酸测定:GB/T8314-2002;水浸出物的测定:GB/T8306-2002;可溶性多糖的测定:硫酸苯酚法。
1.3.4 感官评价 聘请10位专业品茶人员采用茶叶感官审评方法(SB/T23776-2009)进行审评,取发酵完成的茶叶3 g,茶水比为1:50,在专用评茶杯中用沸水泡180 s。
以汤色、香气、滋味为主进行审评。
2 结果与讨论2.1 固态发酵后不同茶样中的微生物计数普洱茶经固态发酵后,对不同茶样中所含微生物数量进行计数,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发酵茶样里所含微生物的数量106 cfu/g(以干基质计)茶样NF Y1Y3Y4Y5Y7微生物菌株数量32.02.13.42.89.21.7注:NF表示不灭菌自然发酵茶样,Y1、Y3、Y4、Y5、Y7分别表示接种酵母菌株Y1、Y3、Y4、Y5、Y7后进行固态发酵的发酵茶样(下同)。
由表1可知,不同发酵茶样里微生物的数量关系为NF﹥Y5﹥Y3﹥Y4﹥Y1﹥Y7。
自然发酵茶样里微生物数量最多,Y5其次,茶样Y1、Y3、Y4和Y7里的微生物量差异不大。
2.2 灭菌前后生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由于高温灭菌导致茶叶基质里的蛋白质变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In the end, we found that the yeast strain Y5 can decrease the tea polyphenol of the raw tea from 28.33% to 14.54%, and increase the theabrownins from 2.45% to 6.86%. In addition, the raw tea fermented by Y5 has sweet smell and it tastes good. Thus, we can use the yeast Y5 to improve the fl avour and fragrance of the Puer tea.Key words: fermentation; Saccharomycetes; Puer tea表2 生茶灭菌前后的主要化学成分对比(%,以干基质计)茶样成分含量TP TB SP TE FAA RT 28.33 2.317.6347.63 4.93RT127.332.397.5345.635.14注:RT表示灭菌前生茶,RT1表示灭菌后生茶,TP为茶多酚,TB为茶褐素,SP为可溶性多糖,TE为水浸出物,FAA为游离氨基酸(下同)。
2012年 第37卷 第2期· 59 ·图1 不同发酵茶样里茶多酚值的变化性,多酚氧化缩合,所以灭菌前后茶样内化学成分发生一些变化,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灭菌后茶样多酚量较灭菌前下降3.5%,茶褐素量增加3.4%,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
由此可知高温灭菌对生茶基质内化学成分影响较小。
2.3 不同发酵茶样里茶多酚值的变化茶多酚是普洱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
生茶经固态发酵后,茶叶内茶多酚值发生了较大变化,结果见图1。
加至3.08%、4.26%、4.12%、6.86%、4.2%,分别增加了25%、74%、68%、180%、71%。
其中,茶样Y5增加量最为显著。
自然发酵茶样的茶褐素增加至8.11%,较生茶增加了268%,在所有茶样中增幅最为显著。
由表1可知,自然发酵茶样中微生物数量最多。
而在接种酵母菌的发酵茶样中,Y5的微生物数量最多,因此得出微生物的作用是增加茶叶茶褐素含量的主要因素。
2.5 不同发酵茶样可溶性多糖、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普洱茶生茶接种不同酵母菌株发酵后,其可溶性多糖、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发酵茶样茶多糖、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的 变化 %(以干基质计)样品成分含量SP TE FAA RT 7.6347.63 4.93NF 3.2238.34 2.33Y1 5.3643.79 4.12Y3 5.7741.06 3.55Y4 5.2243.35 2.92Y5 5.4141.06 2.92Y75.3342.093.05可溶性糖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它能缓解茶汤中苦涩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的刺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