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中国高校准备好了吗——基于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审视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一、引言如今的世界变化日新月异,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也使得现代大学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校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面对激烈的竞争时,更具竞争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创造新事物、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方式。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会接触到创业实践、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课程,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核心能力。
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1. 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如今的社会,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希望他们具备解决独特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
而这些技能和能力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所注重的培养方向,高校应该为此提供更好的条件。
2. 确保学生的就业前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渠道。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为他们增加就业渠道。
3. 反映高校育人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教育机构,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未来也非常有帮助。
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1. 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保证学生能够在多方面发掘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化实践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到企业和社会中去实践,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合作精神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合作精神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往往需要跟团队一起完成创新或创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在当今已成为一种文化发展和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创新和创业视为一种创造性的职业选择。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概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培养方法,旨在让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能力。
高校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对市场和商业环境的了解,同时也为潜在的企业家提供技能和资源,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启动和管理企业。
目前,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许多学校甚至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或者研究中心。
二、现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可以从学校教育资源、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创新创业中心等方面来探讨。
对于学校资源的投入,目前有的高校在资金和政策上提供了很多支持,但是,有的高校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资源配置。
在课程安排上,创新和创业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一些高校的标配。
但是,一些更具前瞻性的关键主题,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尚未被涵盖。
对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各高校也开展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例如创客周末、商业计划的撰写,以及实践性创新和创业活动等。
然而,在实践环节中,仍然存在着过多旧有的商业模式的存在和缺乏行业经验的问题。
最后,创新创业中心在高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中心可以提供创业咨询和投资信息,帮助学生创建和运营商业计划,提供公共资源,以及与其他创新创业社区建立联系等。
然而,有些学校的创新创业中心并不完全符合使用需求,缺乏重要的外部联系,以及资源调配等等。
三、未来发展方向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首先,高校需要更加重视整合资源,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运用。
比如有关信息技术和经济制度相结合的交叉问题。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未来生产与就业市场需求,开发更加创新前瞻性的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化的技能培训。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创业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分析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构建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以期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创新理论、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理论。
创新理论是由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的,他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教育领域,创新理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理论则强调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人才培养理论则认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创新理论、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理论。
这些理论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这些理论也为我们深入研究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经验,能够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在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以下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阶段(1978年-1996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推动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
该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投身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的基本素质。
高校相继成立了科技学生社团、科技创新基地等组织,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
第二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初建(1997年-2005年)这一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建立起初步的体系。
1999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并开始将其纳入高等教育改革的议程。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部还组织了一系列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项目,推动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
第三阶段:大规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2006年-2015年)2006年,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随后的几年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许多高校纷纷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提供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指导服务。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课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高校也积极参与到国家、地方的政策和项目中。
第四阶段: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国家需求(2016年至今)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原来的学生创新创业为主转变为服务于国家需求。
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探索、初建、发展和服务国家需求四个阶段。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大学生校园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大学生校园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大学生校园创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是时代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
创业就是开创事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实践。
本文是笔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校园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校园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
关于大学生校园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调查与分析的调查报告与分析的调查报告摘要: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建议。
提出创业前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问题创业问题 政府高校引导政府高校引导 社会关注社会关注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一)引子引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目前,重要任务。
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为掌握高校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为掌握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我们对东华理工大学的在校学生开展关于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方面的抽样问卷调查。
关于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方面的抽样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来了解当今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解当今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二)目的目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但是真正的成功的却在少数。
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时代,创业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创业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为了让大为了让大学生们创业时少走弯路,创业教育是必要的。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来了解到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以此来帮助他们。
解到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以此来帮助他们。
(三)、调查时间、调查时间xx 年5 月26日--30日 (四)、调查地点、调查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五)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三学生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调查,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现状3.调查方法:对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抽样调查调查方法:对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抽样调查(六)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根据我们所得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4.2%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27.2%的大学生认为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针对少数学生就可以,为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针对少数学生就可以,而有而有15.1%的大学生认为没必要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或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
创新与创业教育在大学中的重要性
创新与创业教育在大学中的重要性创新与创业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创新与创业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与创业教育在大学中的重要性、实施现状及其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创新与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新与创业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和创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
例如,通过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机会、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分析和管理团队等创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成功率。
创新与创业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其次,创新与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现代社会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通过创新与创业教育,学生可以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例如,通过参与创业实践和创业竞赛,学生可以体验和理解创业的挑战和乐趣,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应对能力。
创新与创业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多元化的兴趣和爱好,拓宽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创新与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创新与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动力和方法。
许多学生在参与创新与创业教育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影响了他们的参与效果和兴趣。
另一方面,学校在创新与创业教育方面的支持和资源还不够,导致学生在参与创新与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挑战。
例如,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和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影响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培养。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创新与创业教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
例如,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通过系统的指导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孵化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课题立项表
58
魏世红
创业教育视角下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案 体系研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管理系
59
白日霞
中国咼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 究
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中
心
60
徐志玲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究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
院
61
李运芝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案体系研究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62
建设与发展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27
张绰庵
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 建
河北体育学院
28
刘振忠
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
教育现状及对策
河北体育学院
29
范秦海
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
现状与创新创业发展对策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3
30
李祖超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
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
评估中心
9
孙德峰
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模式 研究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科
研处
10
仪建红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11
杨军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长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发
展战略研究所
12
呼艳芳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
治理论教研部
41
戴梅红
数学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
学院
42
徐光志
地方综合性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
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要求
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要求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
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提出了相关的工作要求。
本文将对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
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当代社会所必需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教育部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包括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等。
三、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
这些课程涵盖了创新思维、创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同时,高校还应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大赛、创业讲座、创业实训等。
这些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为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和辅导水平,教育部要求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
导师将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帮助他们规划创新创业项目、解决问题和寻求合作机会。
通过导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与监测为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教育部要求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与监测。
通过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创造力。
高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鲜明的特征和大学生们自我实现价值的首要选择。
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中央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按照我院的具体部署,针对全院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进我院学生的创业与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本课程建议32学时、2 学分。
(请领导决策)2.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对各行各业创业者的成功案例剖析为主,尤其是对全国信息类、互联网类等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案例的剖析。
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创新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
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二、课程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学生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情感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中,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创办企业,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此外,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然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创新创业教育则强调实践和应用。
高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高校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包括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和导师指导等。
其次是师资力量的培养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具备丰富的学术知识,又具备实际的创新创业经验。
高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家、投资人等社会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此外,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还需要注重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应涵盖创新思维、创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大赛等,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寒假关于“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一、调查背景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内各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定位、模式构建、师资培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为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亟需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
基于此,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我校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和广州市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探究“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
华工学子对于创业持怎样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已经先人一步进行了创业?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何种支持? 老师对于创业又有什么看法呢?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展开了此次调研工作。
二、调研目标中国创业教育环境现状如何?如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
就此,我们从关注“中国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角度出发,通过这次调查,试图找出以上问题是否存在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调研方法和时间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
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派发问卷集中在2月1日至6日,2月10日至17日完成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四、样本分析本次调研样本主要是学校统一制定的问卷,共计已创业大学生问卷8份,想创业大学生问卷9份,教师问卷2份。
回收率达到100%,数据真实可靠。
五、调研结果分析(一)对已创业大学生的调查1.个人基本资料从回收的问卷来看,绝大多数已创业的都是本科或专科毕业生——在校学生专心于学习,而高学历毕业生(例如硕士、博士)则专心于科研,都与创业联系不大。
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在国内方面,重点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而在国外方面,主要探讨了各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实践经验。
结合研究展望和结论总结,提出了未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整体上,本文旨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外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国内研究、国外研究、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研究展望、结论总结、研究不足、关键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这一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还可以促进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在国内,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国外也有许多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行综述,全面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他们在面对未来社会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
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要求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特制定本要求。
各地各高校要按照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教学目标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原则(一)面向全体。
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
(二)注重引导。
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分类施教。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模和办学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特别是学生创业需求,分类开展创业教育教学。
(四)结合专业。
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
(五)强化实践。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创业实践,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
(一)教授创业知识。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涉及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政策法规、新企业开办与管理,以及社会创业的理论和方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政策逻辑及推进策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政策逻辑及推进策略作者:靳晓光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05期摘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在外部、宏观上沿着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和“以创新引领创业”的战略主线演进,两条主线交汇、融合,不断升级。
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来看,其发展经历了自发探索、多元探索、全面推进、深入推进以及不断升级等阶段。
国家在政策方面则是遵循着转型发展、办学引导、渐进发展以及多元治理等逻辑持续引领推动。
展望未来,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支持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既定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朝着教育现代化、打造生态系统、自觉形成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打磨特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政策逻辑;推进策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
近些年来,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系列政策来进行推进。
这些政策有的内嵌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主题中,有的专门聚焦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既分散于党的纲领性文件、政府的发展规划及综合性改革文件之中,也集中见于系统性的专门政策文本之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有着清晰的逻辑,认真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把握政策发展脉络,对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发探索阶段(1997-2002)创业教育发端于美国,学术界普遍把1947年2月哈佛大学迈尔斯·梅斯在商学院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作为创业教育在大学中首次出现的标志。
1997年,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标志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始。
由此,复旦大学、华东师大、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进行了自发性的探索。
复旦传授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华东师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科技园为平台对学生的创业给予支持等[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对于了解这一历程,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本文将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那个时期,我国刚刚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对于创新和创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1986年,中国科技部提出了“创新创业”政策,推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国家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项目和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
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探索阶段。
200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和创业训练等活动。
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些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
一些高校还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这一阶段,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鼓励高校探索实践性教学和创业实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自此之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一些高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扩大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实践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资源和平台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教育行业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教育行业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分析1. 背景介绍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迅猛进步,创新创业能力日益成为社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文将对教育行业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2. 教育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教育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逐渐成为了教育行业的热点。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3.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业,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4.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大部分学校仍然侧重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然而,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和创业孵化器已经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5. 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正是培养这样的人才。
那些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6. 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尽管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和教材是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但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未能提供这样的条件。
7. 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对于推动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划,鼓励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
政府还积极投资创业孵化器,并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_刘立国_唐少清_秦立栓
88中国高校科技2016・05工程。
所以,应摒弃陈规,更新教育观念,抓住当前难得的社会环境与机遇,突破难点、拓展新路,努力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 高等教育 思考建议关键词: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1政策支持不够从社会层面来讲,缺乏配套的创业支持体系。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国家重视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欠缺政府的支持。
国家从大的环境提倡在高校开办创新创业课程,但只有一小部分高校开展相关教学,是因为缺乏政府系统的支持,执行的监管而停课,便不了了之。
虽然现在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创新创业的扶持,但是我国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视度还是不够。
重点就体现在我国各大高校虽然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大多就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并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1.2教育理念缺失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中,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十分明显。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严重不足。
我国高校主要是培养综合化、通识化人才,但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注重专业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践创新素质培养的现象。
高校中多数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创新创业的理念。
这也是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不到位,导致现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缺失。
1.3培养体系不完善目前,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大多学科过于边缘化,并不能够做到成功地对学生传输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全面知识。
学生也就不能全面地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意义与概念。
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也没有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则是学生不能够接触到完全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过于浮于表面,而没有支持创新创业实质。
并且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现今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开展缺乏走出校园的实践环节。
【排行榜】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八大理论基础
编者按:我国创业经济已进入史上最活跃的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提倡。
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指导体系和创业教育课程。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出创业教育的八大理论基础,为创业教育者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帮助。
高校创业教育的八大理论基础世界上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是柯林·博尔,他在1989年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而创业教育就是所指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同“创业”的定义一样,“创业教育”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说法。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文件》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岗位的创造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我国学者也对“创业教育”做了相关界定,席升阳认为,“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彭钢认为,“所谓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在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功能和地位。
”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教育概念的论述,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为目标,通过更新办学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结合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渗透、灌输创业教育思想,贯穿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大 育的成功开展提供 了合适的土壤 。相 比而言 , 目标 和模式 , 多是 为 培 养 学 术研 究 型人 才 而 制 定 中国 高 校创业 教育 主要 是 在 国内大 学毕业 生 就业压 力 和 的 。这 种完 全 以 学 术 定 向和 研 究 性 人 才 的培 养 模 已很难 适应 经济 社 会 发 展 对 我 国不 同类 型 高 层 世 界各 国都 开始 重视 发展创 业 教育 这 2股力量 下 得 式 , 1 ] 专业 教育 、 学术 教 到 重视 与发 展 的 。虽 然我 国高 校创业 教 育满 足 了适 次人 才 的需 求 _ 。在 这种 思想 下 , 应 经济 发展 和缓解 就 业压 力 的现实需 要 , 各层 次 、 各 育、 就业教育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 目 , 标 追
上 的讲 话 标志 着第 一次 由中央政 府 明确提 出要 建设 我 们 只看 到 了创业 教 育 在 其 他 国家 成 功后 对 高 校 、 世界 一 流 大 学 的宏 伟 目标 , 启 动 “ 8 并 9 5工 程 ” 设 受 教育 者和 社会 发展 带 来 的好 处 , 没 有 充分 了解 建 而 项 目。 同年 1 0月 , 届 世 界 高 等 教 育 会 议 发 表 的 和 认识 到 当前我 国高 等教 育 观 念 、 才 培 养 过 程 和 首 人 《 等教 育改革 和 发展 的优 先行 动框 架 》 调 :高等 师 生评 价标 准等方 面 与创业 教 育 的要 求有 很 大一段 高 强 “ 教育 必须 将创业 技 能 和 创 业 精 神作 为基 本 目标 , 以 距 离 , 没有 为创 业教 育做 好充 分 的准备 , 至可 以 还 甚 使高 校毕 业生 不仅 仅 是 求 职 者 , 首 先 是工 作 岗位 说 , 而 创业 教育 的内涵 和外延 , 已远不是 我 国现行 高 等 的创 造者 。我 国同年拉 开 了建设 世界 一流 大学 和发 教 育所 能承 载 的 。对 照创 业 和 创 业 教 育 的 内涵 、 ” 特 展创业 教 育 的序幕 。与 建设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 主要 是 点 , 国高 等教育 应 该 至 少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进 行 改 我 指几 十所 “8 工 程 ” 95 大学 ) 比 , 相 创业 教 育 可 以 在各 革 与转 型 。
种层 次与 类 型的高 校 开 展 , 且 创 业 教 育 的 理论 研 而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专 业 教 育 、 从 就 促进 学生 的全 面发 展 , 利 于 培 养 出符 合社 会 发 展 业教 育转 向 自我 雇 佣 、 有 自主创 业 教 育
究 和实践 探索 有利 于激 发 高 校 的 发展 活力 , 利 于 有 需要 的创 新创业 型 人才 , 因此 , 创业 教 育应 该与 “8 95 工程 ” 一样 得 到 国家和 高校 的重视 和 支持 。 我 国已经转 型到 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体 制 和跨 人 但 美 国是 发 展创 业 教 育 最早 最 成 功 的 国家 , 创 高 等教 育 的大众 化 阶段 , 高等 教 育 思 想 观 念 还 没 其 其 业教 育 的兴起顺 应 了美 国经 济 发 展 的需 要 , 而美 国 有 脱离基 于 计划 经 济体 制 和精 英 化 阶 段 的设 计 ,
华 中农业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9 期 )0 13 ,总 3 2 1 ( )
J u n l fHu z o g Ag iut rlUnv riy S ca in e d t n o r a ah n rc l a ie st ( o il e c sE i o ) o u Sc i
只有 以创业 教育为契机 , 通过一场 系统改 革来 培育开展创业教育的合适土壤 , 才能确保 创业 教育实现预期 目标 : 从专业 教育 、 就业教育转 向 自我雇佣 、 自主创业教育 ; 重视知识与记忆转 向重视 过程和思 维 ; 从 从学术 专家转 向 学术企业 家 ; 从一元考核转 向多元考察 ; 从封 闭、 隘转 向开放 、 狭 合作 。
收稿 日期 :0 00~6 2 1 —42
* 武汉市市属高校科研项 目“ 地方 高校创业教育 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 2 0 K 4 ) (08 06。 作者简介 : 丁亚金 (9 8) 女 , 17 一 , 助理研究员 ; 研究方 向: 大学创业教育 。E ma :yl2 @ju .d .n — i d jl 1 h n e u c l
关键词
中国高校 ; 创业教育 ; 教育改革 ;自我雇 佣 ; 学术企业家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3 5 (0 1 0 —140 10 —4 6 2 1 )30 2 —4
中图分 类号 : 6 0 G 4
19 9 8年 5月 , 江泽 民同志在 北 京 大 学百 年 校 庆 类 型高校 也都 开展 了如 火如 荼 的研 究 和实 践 , 是 , 但
创 业教 育 : 国高 校 准 备好 了吗 中
— —
基 于对我 国现行 高等教育 的审视
丁亚 金
( 江汉大学 高等教育研 究所 , 湖北 武汉 4 O 5 ) 3 0 6
摘
要
分 析了当前我 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 目标 、 人才 培养过程 、 师生评 价标 准以及高 校与外 界关 系
等方 面存在 妨碍开展创业教育 的思想观念与制度设计 。总结 了开展创 业教育 的 内涵 与特点 。提 出 了中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