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实践本质选择题[优选内容]
2012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含答案解析试题)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B.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2.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当社会形态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会马上灭亡B.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C.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不受生产力决定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社会也可以正常发展3.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 )A.科学技术B.人C.生产工具D.生产对象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的素质B.生产工具的水平C.科学技术D.自然资源5.从本质上来看,国家起源于( )A.暴力的征服B.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产品的出现D.阶级的产生6.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作为阶级暴力机关的国家形式是( )A.封建主专政B.资本家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D.农民阶级专政7.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中最本质的职能是( )A.镇压的职能B.组织建设的职能C.进行管理的职能D.外交的职能8.“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说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能动的反作用9.文化的本质是( )A.人的自然化的过程B.客体主体化的过程C.主体对象化的过程D.社会意识实现相对独立性的过程10.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 )A.在一切社会中都有鲜明的阶级性B.典型性C.直观性D.生动性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一致性12.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不一致的B.社会意识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辩证唯物论。
包括: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动身。
1.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也就是把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具有干脆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B.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表现为: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对意识的确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确定意识,意识依靠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主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支配性。
其次,意识活动具有创建性。
第三,一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限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首先,敬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们只有在相识和驾驭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相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留意:第一,从实际动身,努力相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靠于确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性首先体现在:(1)意识统一于物质:意识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作用:意识能动性以敬重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为前提(2)世界的物质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人类社会的本质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人类社会的本质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内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
进入生产过程中的人就是劳动者,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便形成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
其中,生产力是这一统一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5.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C.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特性主要有:第一,属人性。
它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即标志着人们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和程度,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占有自然和发展自己的活动方式。
第二,社会性。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可下载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选择题(选出下列备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把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5分)1.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
a. 哈勃b. 伽莫夫c. 爱因斯坦d. 康德2.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汉语b. 阿拉伯语c. 英语d. 俄语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动荡b. 瘟疫流行c.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d. 文化上的不适应4.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5.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b.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c.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d.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6.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b. 再生性、广泛性c. 廉价性、实用性d.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7.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 森林资源b. 矿产资源c. 人力资源d. 土地资源8.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b.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京都议定书》d.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0.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第一篇:马克思考试题目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实践性6.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从思想到感觉到物体现的是:唯物与唯心的观点7.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资本论中,上衣无论是裁缝穿还是顾客穿,都有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指:使用价值 9.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10.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关系的是:使用价值1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4.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价值二.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ABCDE2.价值的特点(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E任意性3.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在(ACD)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4.影响资本的周转因素有哪些()①资本周转时间②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5.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ABC)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三,判断题1.没有价值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2.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对)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对)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错)5.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错)6.“火是万物的本源”,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错)7.宗教….,所以宗教无意识形态(错)8.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V表示可变资本(对)9.未来消费资料将实现按劳分配(错)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四、名词解释1.什么是物质,以及提出物质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 4. 简答 5. 辨析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产方式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D.各种生产要素的辩证统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问题上()A.国体是形式,政体是内容B.国体是本质,政体是现象C.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D.国体是现象,政体是本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3.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法律关系B.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D.文化关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4.生产力所反映的关系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D.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5.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是()A.哲学B.艺术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7.国家的实质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B.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C.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D.凌驾于阶级之上的独立社会力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国家政权B.国家结构C.国家性质D.国家职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0.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者技术水平的高低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B.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汇总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众意识决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2.国家所代表的利益是()A.剥削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利益C.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D.基本阶级的利益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A.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B.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正确答案:C解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我们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唯物史观和唯物心史观是根本对立的陶种历史观。
因此,正确选项为C。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当社会形态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会马上灭亡B.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C.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不受生产力决定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社会也可以正常发展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唯物史观,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灭亡,从根本上来看都是由于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所造成的。
如果旧的生产关系尚能允许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即使与生产力不完全符合,这种社会形态也不会灭亡。
这充分地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
因此,正确选项为B。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3.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A.科学技术B.人C.生产工具D.生产对象正确答案:B解析:生产力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客观能力,它揭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指参与社会生产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
基本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能动的、主导的因素。
因此,正确选项是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选择题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择题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 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正确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动力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实践的基础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 实践和认识相互依赖,相互贯通3. 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真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B.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与实践认识无关越是能推动认识的发展C. 在实践中人们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D. 在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实践4. 下列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5. 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6. 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B. 只有通过理论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C. 只要通过实践就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D. 通过理论验证认识的正确性是最可靠的方法7.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B. 通过理论也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C. 真理不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D. 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8.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真理性C. 理论不能作为检验标准D.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9.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B. 通过理论推导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C. 通过个人经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 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10.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真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而是人们对它们的正确反映B.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C. 通过个人经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 通过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 C)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 A)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C.产品的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A.唯物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4、政治结构的核心是C)A.政治法律思想B. 党的领导C.国家政权D. 经济制度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D)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6、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A)A.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的发展动力的不同回答C.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7、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 C)A.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B.对人类实用的活动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社会历史性的活动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D)A.全部自然界B.生活消费品C.社会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9、“光阴一去不复还”是指时间的( B)A.顺序性B.一维性C.持续性D.珍贵性10、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 C)A.使用价值B.供求关系C.价值D.自然属性1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 科学社会主义与历史社会主义C.现代唯物主义与科学唯物主义 D. 世界社会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12、剩余价值来源于( C)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13、在物质与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D.设想不运动的物质14、真理的内容是( D)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B.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A.苏维埃俄国 B.巴黎公社 C.社会主义中国 D.朝鲜1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D)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者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1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B)A.联系和发展观点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8、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 A)A.属于感性认识B.属于理性认识C.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D.属于非理性认识19、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20、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C)A.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B.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运动C.巴黎工人起义及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21、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B)A.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新民主主义D.封建社会22、发展的实质是( C)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B.事物数量的增减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位置的挪移23、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 D)A.商业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2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C)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25、“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B)A.肯定与否定的相互渗透B.质与量的统一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26、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B)A.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C.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D.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27、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关系是( A)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B.垄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生产集中C.生产集中和垄断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D.垄断和生产集中互无联系互不相干28、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C)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B.科学实践C.生产实践D.教育实践2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 C)A.生产不足的危机B.消费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30、劳动者是指( D)A.一切人B.青年人和老年人C.从事活动的人D.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生产机能,并从事劳动的人1、真理是( D)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实用的观点或者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2、哲学基本问题是( C)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4、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D)A.劳动者的素质B.科学技术C.生产管理D.生产工具5、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 D)A.商业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6、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 C)A.帝国主义B.资本主义C.共产主义D.新民主主义7、发展的实质是C)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B.事物数量的增减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位置的挪移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9、时间和空间( D)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D.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10、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 C)A.使用价值B.供求关系C.价值D.自然属性11、概念、判断、推理,这是( D)A.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B. 间接经验的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A)A.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的发展动力的不同回答C.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13、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C)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B.科学实践C.生产实践D.教育实践14、《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践综合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A. 物质决定意识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唯物辩证法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A. 质量互变规律B. 否定之否定规律C. 主观唯心主义D. 矛盾规律答案:C3. 下列哪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A. 政治实践B. 科学实践C. 经济实践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A. 道德B. 法律C. 科学技术D. 经济基础答案:D5. 下列哪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 物质决定意识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唯物辩证法D. 以上都是答案:B三、简答题1. 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物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世界,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对物质世界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相互作用。
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
2.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矛盾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1 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2021年10月25日,我国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②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固有规律③人类的破坏活动会使自然界失去客观性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2重庆涪陵高中月考]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
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
这是因为()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②社会生产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干饭人”、“爷青回”、“不讲武德”,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
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决定物质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2022年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显示,2021年,世界航天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全年航天发射活动创历史新高,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能力持续提升,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
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③世界统一于物质④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1年9月27日,上海首个数字孪生博物馆系统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上线,以数字治理赋能场馆管理,提升观众的参观感受,文博场馆由此拥有了聪明的“数字大脑”。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在阶级社会,从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我们可以推断出没有超阶级的人性B.意识形态有时候是不反映经济基础的C.在阶级社会中,对事物的标准与看法随着阶级地位的不同而不同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当时是正确的意识形态正确答案:B解析: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变化,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正确答案:B解析:考察的知识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经济基础B.生产方式C.科学文化D.精神文明正确答案:B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4.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正确答案:D解析:考察对基本知识点环境作用的掌握,社会发展是通过生产方式的发展来体现。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5.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正确答案:B解析:考察对基本知识点:马克思“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全部发展史的钥匙”的掌握。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
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
高二政治下册世界的物质性基础复习训练题(有答案)
高二政治下册世界的物质性基础复习训练题(有答案)2.4.1世界的物质性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是()①高中语文课本②伟大民族精神③我国自行建造的高铁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⑤生产关系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注意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民族精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人的主观意识,②④入选。
语文课本和高铁属于物质的具体形态,①③入选。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生产关系具有物质性,排除⑤。
故选D。
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①表明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②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③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④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生命科学的突破说明人类可以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说“创造物质”,因为新创造的生命同样具有客观实在性,故②③正确。
①说法错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④错在“客观存在性”,应是“客观实在性”,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
主要注意社会客观性的“集中”体现,故选D。
A、B、C三项都能体现社会的客观性,但不是集中体现。
4.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
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答案]D解析]从影像图上看到该区域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说明了月球本身的物质性,证明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正确的,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无关,B、C两项说法错误。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实践本质选择题[优选内容]
行业借鉴#
23
1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 映,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科学文化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行业借鉴#
24
多项选择
练习题
行业借鉴#
25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毫无关系 E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行业借鉴#
9
4.地理环境是:
A 社会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B 人完全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 C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 社会发展中可有可无的因素
行业借鉴#
10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可表述为:
A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无影响作用 D 对社会发展只有负面作用
行业借鉴#
4
2.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生活的总和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诸 要素的总和
行业借鉴#
5
2.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生活的总和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诸 要素的总和
行业借鉴#
6
行业借鉴#
30
3.下列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 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E 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 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行业借鉴#
专业基础政治试题及答案
专业基础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高层次的价值目标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坚持依法治国答案:B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以上都是答案:D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要同不完善的法治体系之间的矛盾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B.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D. 家庭层面的价值观念答案:ABC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包括()。
A. 集中力量办大事B.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 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答案:ABCD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ABCD9.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B.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C. 为世界人民谋和平D. 为全球发展谋共赢答案:AB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包括()。
A.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D.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_新教材高中政治课后练习4世界的物质性含解析部编版必修
世界的物质性(建议用时:40分钟)◎知识点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2020年,一只蝙蝠的自述在互联网上火了,“人类所做的一切,大自然可都记得”,这句自述启示我们( )A.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循规蹈矩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C.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D.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永恒的C[“人类所做的一切,大自然可都记得”,这句自述启示我们应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C符合题意。
人类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循规蹈矩说法错误,A错误。
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强调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与题意不符。
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永恒的,D错误。
]2.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是由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必须长期保持稳定。
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它。
这表明(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要素是客观的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B[基本经营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决定并完善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体现了生产方式是客观的,B符合题意。
A强调社会的产生,C强调自然界的客观性,D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性,都不符合题意。
]3.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
这一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铀的发现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铀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③铀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意识④铀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铀作为一种自然物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①②正确。
③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观点错误。
] 4.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是一致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完整版)公开选拔哲学练习
哲学: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A)。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B.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C.生产力是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D.生产力是物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精神性的因素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B)。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原理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5.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C)。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6.上层建筑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D)。
A.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BE)。
A.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E.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有(ADE)。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B.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C.使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的规律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规律E.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过程的一种理论。 (优选)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第三,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
人口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人口发展增长和转变阶段
四、人口健康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 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 的年数。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 人口老龄化: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第三,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
末三端、治 人理口、转源变成头与和人和过口程老人控龄制化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雾霾的发生机理?) 5、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直接、最现实的基
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起点。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 社会生活的不同形貌,甚至也对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环境资 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改变着社会运行的人口与环境 条件。(奴隶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网络社会)
关键概念
人口结构 人口迁移 老龄化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环境 IPAT模型 新生态范式 生态现代化 生态文明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 第三,因此,人群的差异是由有文化的社会引起的,并非从来就有,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加以改变,甚至被消除;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借鉴#
21
10.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 肯定:
A 社会意识是历史的决定力量 B 人类的精神力量 C 杰出个人的重大历史作用 D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行业借鉴#
22
1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 映,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科学文化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3.社会意识是指:
A 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 B 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 C 已成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D 社会心理
行业借鉴#
7
3.社会意识是指:
A 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 B 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 C 已成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D 社会心理
行业借鉴#
8
4.地理环境是:
A 社会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B 人完全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 C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 社会发展中可有可无的因素
行业借鉴#
13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B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 政治发展史 D 思想发展史
行业借鉴#
14
7.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 钥匙是: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行业借鉴#
15
7.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 钥匙是:
行业借鉴#
30
3.下列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 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E 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 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行业借鉴#
11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可表述为:
A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无影响作用 D 对社会发展只有负面作用
行业借鉴#
12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B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 政治发展史 D 思想发展史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行业借鉴#
16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
过程”,这一命题的主要根据是: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一样的 B 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不受人的活动影响的 C 社会发展是不受偶然性影响的必然过程
D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行业借鉴#
9
4.地理环境是:
A 社会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B 人完全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 C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 社会发展中可有可无的因素
行业借鉴#
10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可表述为:
A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无影响作用 D 对社会发展只有负面作用
行业借鉴#
17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
过程”,这一命题的主要根据是: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一样的 B 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不受人的活动影响的 C 社会发展是不受偶然性影响的必然过程
D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行业借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
9.人的思想、动机和意志的实现 程度主要取决于:
A 它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的程度 B 人的思想是否超越了社会条件的限制 C 人的意志是否坚强 D 人的动机是否善良
行业借鉴#
26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毫无关系 E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行业借鉴#
27
2.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政治法律制度 E 科学技术知识
行业借鉴#
28
2.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政治法律制度 E 科学技术知识
行业借鉴#
29
3.下列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 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E 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 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与实践本质
练习题
行业借鉴#
1
单项选择
练习题
行业借鉴#
2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练习题
行业借鉴#
3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练习题
行业借鉴#
31
4.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A 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 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C 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 D 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E 形而上学性.
行业借鉴#
行业借鉴#
4
2.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生活的总和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诸 要素的总和
行业借鉴#
5
2.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生活的总和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诸 要素的总和
行业借鉴#
6
行业借鉴#
19
9.人的思想、动机和意志的实现 程度主要取决于:
A 它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的程度 B 人的思想是否超越了社会条件的限制 C 人的意志是否坚强 D 人的动机是否善良
行业借鉴#
20
10.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 肯定:
A 社会意识是历史的决定力量 B 人类的精神力量 C 杰出个人的重大历史作用 D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行业借鉴#
23
1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 映,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科学文化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行业借鉴#
24
多项选择
练习题
行业借鉴#
25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毫无关系 E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