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融通——评刘培《两宋辞赋史》
两宋文学史概述
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述一、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汴梁(今开封)。
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去,北宋灭亡。
这一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登基,是为宋高宗,建立南宋。
南宋后来迁都绍兴,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俘虏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
南宋残余势力在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带领下,拥立年幼的宋端宗,逃至南方拼死抵抗,经香港退至广东新会、南海一带,期间端宗病死,文天祥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
1279年,穷追不舍的蒙古兵与宋兵在新会崖山发生激战,宋兵惨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主跳海自杀,南宋宣告灭亡。
下面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具体分析宋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方面宋代在政治上实行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发展科举制度,人文获取功名的机会大增。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范围。
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
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2、重用文人,文人地位提高。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深鉴五代时期武人专权跋扈之弊,注重任用科举出身的文臣。
他曾说,任命文臣为地方官,即使都去贪污,也比任用武将的危害小。
宋太宗即位以后,迅速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整个宋朝,每年由科举入仕的平均人数是361人,约为唐朝的5倍,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4倍。
可以说,宋代科举取士之多,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融通文史哲学的有益探索——评刘培《两宋辞赋史》
N o . 3 M a y . N o . 1 6 3 V o 1 . 2 9
融通 文 史 哲 学 的有 益 探 索
— —
评刘培《 两宋辞赋 史》
张 丽
突破 人 文学科 壁 垒 , 建 设 性 地 回归 传 统 的 文史 哲学 融通 的学术 , 这 种 研究 路 径 在 目前 学 术 界 颇具 感 召力 。 日前 由山东人 民出版社 出版 的刘 培 的专著
它很容易遮蔽 同时代其他文体及其文学发展史的真 实面 目。宋 代 文 学 的研 究 , 即 存 在这 样 的情 况。
“ 宋词 ” 向来 被 认 为是 “ 一代 之 文 学 ”, 因此 , 宋 词 这
种 眼界 , 的确让 人难 以苟 同 。 本 书 向读 者 展 示 了 这样 一 个 事 实 : 宋代 “ 一 代 之文学 ”的桂 冠 并 不 是 天 然 地 生 长 在 “ 宋词 ” 的 头 上, 在 宋人 的 自我评 价 中 , 他们的“ 一代 之文学” 是 “ 宋文 ” 。宋 人看 重经 术 和性 理 , 看 重 情 理兼 备 和 吞 吐纡徐 , 宋 文包括 辞 赋 正 是适 合 这种 文 学 观 念 的 重
片园地上麇集了太多 的学人 , 他们一代 又一代反复 耕耘于此 , 许多成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 也有相 当的成 果则是低层次低水平重复, 意思不大 , 而宋代文学其
他 方 面的研 究 就显 得 冷 清 多 了。至 于 宋 代 辞 赋 , 则 问津 者更 少 。该 书 全面揭 示 了宋代 辞 赋在 当时 的文 化 生活 中所 处 的地 位 。通过 作 者 的描 述 , 我 们 可 以
人对 其非 常 陌生 , 对 宋 赋 的 了解 , 也就 是 欧 阳修 、 苏
轼的那几篇赋。有 的人竟然想 当然地 以为宋赋“ 都
文史哲视野中的宋代辞赋
文史哲视野中的宋代辞赋作者:刘培从社会心理与文化焦虑视角看,文化发展的动力源于现实政治与文化愿景的反差,它往往借助于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表现出来。
这种矛盾的否定之否定发展,呈现为学术思想的推陈出新,以学术思想为内核的社会文化因之也发生递进演变。
因此,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学术思想的发展史,更是社会心理和文化焦虑的演变史。
勾勒宋代学术思想的内在冲动享国319年的赵宋王朝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将华夏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勾勒宋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必须深入学术思想,进而探索社会心理和文化焦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发展。
文学是一个时代心灵感受的写照,文学史是一个时代心态演变的历史,它真实地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焦虑。
从宋代文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心理和文化焦虑,进而勾勒其学术思想发展的内在冲动,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可行途径。
在古代文学诸文体中,辞赋由于独特的形制和功用,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学术思潮、文人心态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是最能揭示时代文化内在冲动的文体之一。
在理学前夜的宋代学术思想发展与皇权专制程度的加强是否存在互动关系?宋初学术何以摆脱名物训诂之学而向道德性命之学推进?这种种问题,当时的学术并没有明确的答复。
但在文学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忠爱之思悄然滋长。
这表明,如何确立儒家思想和它憧憬的秩序的合法性等一系列问题,构成士大夫的共同焦虑。
在当时渲染王朝声威的辞赋中,忠爱之思得到饱满的表达。
而且,在捍卫专制集权之外,人们不得不设法对皇权的恶性膨胀与滥用有所防备。
忠于华夏文化、加强皇权,并对皇权进行规范,成为士人的共识,这便是宋初学术思想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宋初的辞赋喜欢展现对君王的爱恋之情,往往在道德层面对君王有所讽谏,希望通过治心、涵养道德把君王塑造成具有内圣品格的王者。
宋儒完成学术重要转型儒学的复兴彰显着深切的淑世情怀,宋儒从对皇权的规范与约束,到对士风文风的整饬,再到对士人心灵的重构、本体论的开创,完成了学术的一次重要转型。
一部宋代辞赋研究的力作——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读后
教授的《 两宋辞赋史》 全面地肯定并总结 了宋代辞赋的应有地位及其价值 , 在 中国文学、 文体研究
史上可谓具有开创意义。 , 作为两宋辞赋研究的开创性著作 , 刘著之贡献首先表现在对宋代辞赋作家作品做了一次全面
的总结。以往的研究只是集中于范仲淹 、 晏殊、 欧阳修、 苏轼、 李清照等少数大家、 名家 , 还没有人去 对两宋辞赋作品作一次认真的检阅。作者在全面搜集 、 充分占有文献资料 的基础上 , 运用实证的方 法, 爬梳整理 , 钩沉考订 , 显示 出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力。而且, 该 书在论述过程 中, 不仅照顾到 了辞 赋各体在宋代的发展 , 并且既关注重点名家 , 又对过去不被重视 、 甚至根本否定 的三四流作家做了 较为详细与肯定 的评价 , 增强 了全书的新鲜感与丰富性 。而在个案选择 的问题上 , 注意点面结合 , 也看出了作者的用心。如第一章“ 宋初辞赋创作探析” , 首先论述了北宋初期辞赋的总体特征及其 成因, 然后从文体方面分别论述到宋初的颂美讽喻赋与抒情言志赋 , 而后重点分析了吴淑的《 事类
究 的偏移或者断裂” , “ 连 同正统学术一起旁落的还有融通文史哲学的治学精神” , 因此 , 他“ 坚持文 学研究应该立足于文史哲学 , 回归传统学术” , “ 树立具有 中国气派 和中国特色 的治学精神而又具 有深挚的人文关怀和普世精神 ” 。正是基于此中考虑 , 对于此书, 作者 “ 力图以辞赋为中心来展示 与之相关的宋代社会 、 政治、 学术等的各个侧面的流变 , 力 图融通文史哲学 , 因此, 它和一般意义上 的文学史或文体发展史的区别是一 目了然 的。 ” 如第二章第七节“ 北宋 中期 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 作” , 第三章第二节“ 北宋后期的科举改革与辞赋创作” , 第 四章第二节 “ 两宋之际的党争与辞赋创
突破学术窠臼逼近历史真实——刘培《两宋辞赋史》读后
实面 目。 ” … 要 展 示 宋 代 文 学 全 貌 , 便 须 突破 “ 一 代有 一代 之文 学 ” 学 术窠 臼。
“
一
代 有一 代之 文学 ” 的命 题 , 原本 不 是 为研 究
文化学 研究 ”1 2 B Z W0 3 7 ) , 都 着 力 于 对宋 代 辞 赋 的
命题 自 有其合理性 ,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 它很容易遮蔽同时代其它文体及其文学发展史 的真
一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1—2 8
作者简介 : 刘凤泉 ( 1 9 5 6 一) , 男, 教授 ,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 文学与 中国古代文论 。
第 2期
刘凤 泉 : 突破学术窠臼 逼近历史真 实——刘培《 两宋辞赋史 》 读后
的深 刻启 示 。
自楚骚以下至明八股 , 撰为一集 : 汉则专取其赋 ; 魏、 晋、 六朝至隋, 则专 录其 五言 诗 ; 唐则 专 录其律 诗 ; 宋 则专 录其 词 ; 元 专 录其 曲 ; 明专录其 八股 。一 代还 其 代 之所 胜 , 然而未暇也。 ” 3 时至近代 , 王 国维
2 0 1 4年 3月
Ma 1 7 . 2 0 1 术窠 臼 逼近历史真实
— —
刘培《 两宋辞赋 史》 读后
刘凤 泉
( 韩 山师 范 学 院 中文 系 广 东潮 州 5 2 1 0 4 1 )
刘 培是 近年来 古代 文学 研究 界 比较 活跃 的青年 学者 , 他 的关 于宋 代 辞 赋 的两 项 国家 社 科 基 金项 目
一
为了推崇元曲, 有感于“ 两朝史志与《 四库》 集部 , 均
究际通变 匡发赋奥——评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
壁, 通贯三学 ,是一位活跃于学界赋论方面、近期 颇 引学 界 瞩 目的 知名 青 年学 者 。刘 培先 生 “ 性 痴 志凝” ,自入 文学廊庑 以来 ,神思 粮系辞赋研 究, 终至此 日人 室之 境 。刘 先生 醉心宋 代辞 赋 的学 术研 究 ,成果煌 煌 ,≮ 两 宋辞 赋 史》 一 书 ,即是 他沉 潜 宋赋研究数年的一部扛鼎之作 。该书是一部专治宋 赋 的断 代 赋 史 ,写 史 需 有 “ 才 、 学 、识 ” 三 长 ; 同时,赋体尤其重尚典 、伎 、才三诣, 故研理辞赋 史对 “ 学” 的要求 又格外 之高。然本书著者浑一 三学 ,又尤精甲乙两部,所以,这部宋代辞赋的断 代史 着实体 现 了著者 广博深 厚 的学 殖修 养 。 辞赋是 中国古代与诗歌 、散文 同辉 的重要文 体 ,但 对该 门类 的研究 ,相较兄 弟文体 而言 ,是存 有滞 后性 的 。这 与赋体 文学本 身 的才学化 特征 大有 关联。辞赋创作 内容上务博求僻 ,使事用典 ,形式 上则 铺排 扬厉 、骈俪 对偶 。读懂 这样 的文学 体式 已 属不 易 ,治研赋 学更是 难上 加难 。 因此 ,对辞 赋 的 研究 相较 诗歌 、散文 等 门类 ,一 直是 门 前冷 落 ,少 有 问津 者 ,这 从 “ 建 国后 三十 年 内没 有 一 篇 比较 全面研究辞赋的论文” ( 龚克昌语)即可多少瞧见
夸张地讲 ,是大有拓荒之功的。学林有此论著 ,嘉 惠无穷 。 该书对宋代辞赋研究乃至宋代文学研究而言 ,
对零散碎论 。刘培先生在本书后序 中,自言 《 两
都是大有功劳的。拓荒之外 ,它的独特价值主要体 现 在如 下几 个方 面 : 首先 ,从宏观方法论角度而言 ,该书著者打破 了习见的文学史和文体史的书写惯例,摒弃以往文 学史写作 “ 就事论事” 的传统作 法 ,将文学置 于 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下进行观照。具体而言即在 文化史的背景下全面考察辞赋的发展嬗变历程 ,将 对宋代辞赋的探讨与宋代独特的政治环境 、文化心 理 、社会生活等有 机结合 ,对辞 赋发展与理学 思 潮 、科举改革、新 旧党争 ,以及与宋人文化生活之 间的微妙关系都有精当的论述。如在论述北宋后期 辞赋的特征时 ,刘培先生不仅对该时期赋作的内容 及风格有精准概括 ,又对形成该种 内容和风格 的原 因从党争角度进行 了深入剖析 ,从而得出北宋后期 辞赋创作之所以多表现畏难避祸心理 以及作品多染 悲凉之气都与其时隆烈的党争有关。正如刘培先生 所言 ,“ 当时的辞赋在 内容 ,风格方面都有党争的 印痕” 。基于这一研究视角 , 许 多难 以言明的问题 便可以得到轻易地解决。北宋中期的辞赋多纵论时 政 ,议论煌煌。而北宋后期 的赋作则大反其道 ,在 议论上三缄其 口。对这一问题 ,若不从党争的角度 观照便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同样 ,该时期征 行题材赋作大量出现的原因 , 从党争的角度阐发亦 可迎刃而解。从党争这一全新视角透视辞赋创作 , 也会得 出许多新 鲜而深刻的论断 :苏轼 的 《 后杞 菊赋》 千古知名 ,历来论 者多认为这是表现苏 轼 安贫乐道、苦中作乐情怀的篇章 ,而刘培先生则从 其时党争环境人手 ,认 为该赋乃是 比兴弹射之作 , 意在讥讽新法克扣官员俸禄 ,以致官员窘 困无食 。 有宋一朝 ,党争几乎与宋朝的国祚共始终 , 刘先生
赋体文学研究进度阐述
赋体文学研究进度阐述刘师培《论文杂记》探讨赋体的起源时不仅提到屈原、宋玉的《楚辞》,而且还进一步追溯到更早的言志之诗与记事之史篇,指出《楚辞》其实隐含了诗歌与史篇二体,此二体都与文字学息息相关。
关于赋体的分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分赋体为屈原赋、陆贾赋、荀卿赋、杂赋四大类,但未说明分类依据。
刘师培继承此分类方法并对分类依据加以阐发,其《论文杂记》说:“自吾观之,客主赋以下十二家,皆汉代之总集类也;余则皆为分集。
而分集之赋,复分三类:有写怀之赋,有骋辞之赋,有阐理之赋。
写怀之赋,屈原以下二十家是也。
骋辞之赋,陆贾以下二十一家是也。
阐理之赋,荀卿以下二十五家是也。
写怀之赋,其源出于《诗经》。
骋辞之赋,其源出于纵横家。
阐理之赋,其源出于儒、道两家。
”[3]232233刘氏提出写怀、骋辞、阐理为班固区分赋体的依据,无疑更符合汉代赋体文学的实际情况,但他对于各类所属的赋家是否都具有相应的创作特点,却没有作进一步的探讨。
然而,上述依据与其所属的赋家风格并不完全一致。
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与扬雄的《羽猎赋》《蜀都赋》都属于聚事敛材、旨诡词肆之作,而司马氏之作归入写怀之类,扬雄之作则归入骋辞之列,无疑令人颇生疑问。
其实,章太炎《国故论衡》早已指出扬雄与司马相如在赋体上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所以扬雄之作不应列入骋辞之赋中,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班固为何如此划分,也没有作进一步的分析。
关于赋体文学的性质及对待赋体的态度,此时期的学者也有所关注。
“五四”运动时期,为适应新文化建设的需要,不少学者极力标举白话文,排斥贬抑文言文(包含赋体在内)。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斥责两汉赋作过于讲究雕琢辞藻、一味阿谀奉承,辞繁意寡,可谓一无是处,这无疑也抹杀了赋体文学体物的性质。
针对此类言论,郭绍虞撰文《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加以反驳说:“有些讲文学史的人,因为反对旧时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说,而以为汉赋在文学史上为最无价值,或且不认之为文学。
北宋后期的党争与辞赋创作_刘培
北宋后期的党争与辞赋创作刘 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97)摘 要:北宋的党争不仅是政见之争,也是学术思想、文学观念的冲突和论争。
王安石和司马光在否定诗赋取士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而其立足点,则不尽相同,一为重实用,一为重道德。
苏轼和他周围的文人对诗赋取士持开明的态度。
在苏轼等人的影响下,北宋后期的辞赋各体均有人尝试创作。
绍述以后,新党用事,复罢诗赋取士,北宋末期文人的荒疏学问和辞赋鄙俚与此有很大关系。
由于以怨报怨的恶性党争,北宋后期少有大胆论政的辞赋力作。
随着元以来党争的加剧,畏祸心理在这时期的辞赋中有显著表现,而且,辞赋中越来越浸入悲凉之气,宁静平和的心境逐渐让位于悲苦不振的心绪。
关键词:北宋;辞赋;党争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5)0620077205收稿日期:2005202216作者简介:刘 培(1968) ),男,山西省应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北宋后期的辞赋创作呈现衰落的趋势,相对于中期辞赋济世热情趋向深沉,对人生问题的探索成为主调,悲凉之气逐渐浓厚。
促使辞赋创作发生这些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党争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党争是北宋后期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事件。
党争通过干预国家的文化政策、影响文人心态等渠道深刻影响着北宋后期的辞赋创作。
北宋的党争不仅是政见之争,也是学术思想、文学观念的冲突和论争。
北宋后期的党争具有明显的喜同恶异、党同伐异的特点,其斗争的惨烈程度远甚于庆历、熙宁时期,且双方均擅长兴治文字狱打击政敌。
因而,它对士人心态的影响相当深入,对学术、文学的影响也相当鲜明、深刻。
熙宁变法时期,司马光、苏轼等人讥讽时政,诋毁新法。
元丰二年(1079),苏轼知湖州时,发生了/乌台诗案0。
元更化,旧党擅权,尽废新法,排抑熙、丰党人,禁毁/荆公新学0。
在元年间,旧党中洛党与蜀党交恶,党争逐渐进入意气相争的阶段。
论宋遗民刘埔的骈文思想及其批评
论宋遗民刘埔的骈文思想及其批评
刘埔号称“长篇骈文的发源者”,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人类文学宝库中可谓不可多得的奇才;他在抒情诗歌手法和骈文创作上都有重大的贡献,对抒情诗歌和文论形式及其批评在
古人乃至现代文学史上都有着持久的影响。
刘埔在骈文创作方面,更是有着其独到的文学精神和特殊的诗歌风格,他将抒情与论述相
融合,使骈文成为一种具有生动描述性的文学形式,其创作精深造诣非常高,在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堪称佼佼者。
他的《苏武牧羊》以及《旌旗》《满江红》等等文章,无论是在情
感表达上还是文字构思上,都是古代文学经典,被历代文人所称崇,其创作精深造诣也是
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功臣。
尽管刘埔是古代文学界伟大的创作者,但是由于他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手法存在某些缺陷,
因此也受到不少评论的批评。
其中最为严厉的是宋遗民,他认为刘埔的文学观念过于繁琐,在表达细节方面不够细致,从而影响骈文的叙事性,批评他的诗歌式的抒情写作形式过于
表面,缺乏深度的内容,没有体现出人性的共情。
同时,宋遗民还认为,刘埔骈文虽然有
着其独特的创作精深,但是由于过度照搬古文,而有着过多的宦官文风,从而影响了骈文
的原创性。
从宋遗民的严厉批评来看,他并不是完全把刘埔的骈文抛弃,而是巧妙的利用现代的文学
思想,加以扩充和修正,以此来体现更为发达的文学思想,这让我们看到了宋遗民在文学
领域的识大体之能而又不失一针见血的实践性。
总之,宋遗民对刘埔骈文的评论是很有价值的,它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也提示我们,在学习和探索刘埔骈文的同时,也要用现代化的文学思想来展开深入探讨,以此挖掘刘埔
骈文的深度和价值。
论南宋初期的爱国辞赋
作者: 刘培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250100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研究
页码: 26-37页
主题词: 南宋初期;辞赋;爱国精神;党争;中兴
摘要:两宋之际恶劣的党争和当道者对文人们济世热情的压制,使得爱国情怀不能够自由伸张。
当此国难之际,辞赋中表现出的爱国情绪和慨叹命运、壮志难酬的忧愤情绪纠结在一起,具有郁而难伸的特点。
南宋初期,士风具有麻木萎靡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辞赋对北宋灭亡的思考就显得相当浮泛,在理性的反思层面,文人们似乎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何况他们热衷的是以此为借口攻击政敌,所以,更使反思的客观性大打折扣。
面对着家国的灾难和文化的深重危机,人们把高宗作为复兴国家的象征,在他身上寄托着王朝中兴的美好愿望,局促于一隅的小朝廷承载着人民对天下一统的美好憧憬。
在辞赋创作中,这种期盼王朝中兴的热情得到充分的表现。
论南宋中期辞赋骋才使气的创作倾向
The Unrestrained Style of Fu Creation in Mid-
Southern Song Period
作者: 刘培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0-6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南宋;辞赋;爱国;个性张扬;恃才骋气;务实
摘要:随着秦桧的去世,专制恐怖的文化环境开始松动,压抑已久的爱国热情开始苏醒。
孝宗即位后的种种举措更促进了爱国热情的高涨。
在这种激昂向上的社会氛围中,一种以自信为核心、以露才扬己、悲壮豪放为情感基调的士人风貌和文学风尚成了士风文风的主调。
这个时期的辞赋总的倾向是感情饱满、个性张扬、恃才骋气。
文人们喜欢通过辞赋来宣泄富于张力的情感、独拔流俗的思想、傲岸不群的人格。
辞赋的这种倾向具体表现为激昂慷慨的情绪得到充分释放、个人的胸襟才华得到充分张扬、入世情怀得到充分展现等几个方面。
辞赋史研究领域里的一朵奇葩——读刘培《北宋辞赋研究》
辞赋史研究领域里的一朵奇葩——读刘培《北宋辞赋研究》周远斌【摘要】刘培是目前辞赋研究界和宋代文学研究界比较活跃的青年学者,他的宋代辞赋研究颇具特色,引人注目.其<北宋辞赋研究>是一部立足于对北宋辞赋文献的全面整理和对北宋文化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一部力作.该书以辞赋为着眼点,对辞赋文献以及与辞赋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与北宋文学相关的学术文化思潮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力求在宋代文化发展的具体背景下,在辞赋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勾勒宋代辞赋演变的脉络.该书以学术文化的视野来关注文体发展,以文体发展的着眼点来反观学术文化的具体演进轨迹,对文体史的书写方法做了打通文史哲学的有益探索.【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2)002【总页数】6页(P74-78,88)【关键词】北宋辞赋;文体;文化;刘培【作者】周远斌【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4刘培的《北宋辞赋研究》为重要文体历史发展研究,属于文体断代史写作。
从上世纪初至今,各种文学史的写作相继不断,数以千记。
虽然数量甚是可观,但写史实属不易之事。
“自古文士多,史才少,”写史需有“才、学、识”三长,但“世罕兼之”者。
(《旧唐书》卷一○二)钱基博提出的“三要”理论可作为评价一部文学史的标准,“作史有三要:曰事,曰文,曰义;……夫文学史之事,捃采诸史;文学史之文,滂沛寸心;而义则或于文史之属有取焉。
……余以为作中国文学史者,莫如义折衷于《周易》,文载则于马、班。
”(《中国文学史◦绪论》)虽然不敢以“义折衷于《周易》,文载则于马、班”来妄评《北宋辞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但该书在事、文、义三方面多有建树。
一钱基博言的作史三要之一的事,包括两个层面,一指知人论世之事,一指“文学作业”之事,“文学史之事,捃采诸史”(《中国文学史◦绪论》),而捃采千万文事于诸“史”,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但需要深厚广博之才学,而且还需要旷日持久的网罗搜集功夫。
究际通变匡发赋奥--评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
究际通变匡发赋奥--评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
李晓红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刘培先生是活跃于学界赋论方面,近期颇引瞩目的知名青年学者。
《两
宋辞赋史》即是刘先生沉潜宋赋研究多年的一部扛鼎之作。
这部专著对于辞赋研究,特别是宋代辞赋研究是大有拓荒之功的。
此外,这部专著的独特价值还体现在如下方面:宏观方法论层面,融通文史哲,将宋赋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具象研究方法层面,采用究际通变,洞源索流的方法以图宋代赋坛真貌;文化史层面,发掘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文学史、文化史现象。
同时又兼具实证之史实与滂沛之文采,堪称一部优秀的文学史著作。
【总页数】4页(P128-131)
【作者】李晓红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 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2.4
【相关文献】
1.一部宋代辞赋研究的力作——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读后 [J], 樊庆彦
2.突破学术窠臼逼近历史真实——刘培《两宋辞赋史》读后 [J], 刘凤泉
3.融通文史哲学的有益探索——评刘培《两宋辞赋史》 [J], 张丽;
4.融通文史哲学的有益探索——评刘培《两宋辞赋史》 [J], 张丽
5.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通融——评刘培《两宋辞赋史》 [J], 张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宋代的辞赋
论宋代的辞赋
王友胜
【期刊名称】《中国韵文学刊》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宋代的辞赋体制完备,举凡文赋、律赋、骚赋、大赋、俳(骈)赋等一切样式均有人尝试创作.宋人在承继传统辞赋题材的基础上,其咏物讽刺赋,描写亭台楼阁与园林斋室的赋及反映民瘼、婉讽弊政的赋尤有特色.艺术上长于议论说理,散文化趋向甚明,语言由重藻饰向尚平易变化,然亦时露模拟前人、搬弄学问之弊习.
【总页数】8页(P11-18)
【作者】王友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湖南,湘潭,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一部宋代辞赋研究的力作——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读后 [J], 樊庆彦
2.宋代辞赋的灾害书写 [J], 王焕然
3.唐前辞赋分体研究的力作——读《唐前辞赋类型化特征与辞赋分体研究》 [J], 叶志衡
4.论欧阳修《秋声赋》对宋代辞赋改革的贡献 [J], 傅淑芳;
5.宋代科举辞赋论略 [J], 诸葛忆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宋初抒情言志赋
论宋初抒情言志赋
刘培
【期刊名称】《青海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宋初许多文人喜欢以辞赋来抒情言志.一些沉浮于宦海的文人,多以赋来抒发自己谋于稻粱、身为形役的苦闷;一些有志于挽救世道人心的文人,则以赋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抨击失之于道德的"小人". 宋初的抒情言志赋围绕着感慨自身遭际和表现人格理想两大主题展开.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刘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论宋初颂美讽谕赋的新变
2.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浅析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转换
3.士人的自觉意识——扬雄抒情言志赋之研究
4.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
5.论汉代的抒情言志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苏轼的辞赋创作
论苏轼的辞赋创作
刘培
【期刊名称】《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8)005
【摘要】苏轼是北宋后期最重要的辞赋家,他的融汇古今的辞赋创作思想和深湛的辞赋艺术修养深刻地影响着北宋后期的辞赋创作.辞赋创作贯穿于苏轼文学创作的各个时期.苏轼的赋论与创作密切结合,综观其辞赋和辞赋观,有以下几个特征:一、重视辞赋创作与作家素养的联系;二、融会贯通的集大成意识;三、寓深刻于平淡之中,追求理趣盎然;四、融聘词于流畅自然中的艺术表现.苏轼的辞赋观和辞赋创作代表着北宋后期赋坛的主调,众多赋家深受他的影响.
【总页数】7页(P115-121)
【作者】刘培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略谈中国大陆辞赋研究和创作--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国际辞赋研究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J], 龚克昌
2.论苏轼的辞赋创作 [J], 王许林
3.元祐学术与北宋中后期辞赋创作r——以苏轼为中心的考察 [J], 刘培
4.贵州当代辞赋创作初探——以《贵州当代诗人咏黔辞赋集》为例 [J], 曾晓鹰
5.东晋南朝望族辞赋创作研究——谈琅邪王氏之辞赋 [J], 孙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文史 哲学 兼容的治学之路 , 必须把扎实的功底和开 阔的眼界结合起 来 , 不然很 容易 陷入故纸 堆 中不 能 自拔 , 见木
不见林 , 眼界狭窄 , 思维 壅塞混乱 ; 或者 蜻蜓 点水 , 浅尝辄止 , 甚至游谈无根 , 肆 意发挥。本 书著者既文献 功底扎 实而又富 于缜密 的学术思辨 , 分析 问题有理有据 , 高屋建瓴 , 发人深省 , 令人信服 , 很好地避免 了这些倾 向。全书征 引繁博 , 辨析清 楚, 材 料得体 , 钩稽深入 , 尤其是在注释部分 , 著者对一些重要 的篇什 、 历史事件 、 文 化现象等 , 详加辨析梳理 , 这就 巧妙地 回避 了因考辨而带来 的正文文气滞涩。通过正文与注 释的恰 当配合 , 著者对许 多历史文 化事件 、 学术 思潮 、 文学现 象进
‘ 崇正’ 文艺思潮影 响的创作 实际。 ” 此 类赏 鉴方式 , 在该 书 中十分常见 。这种 触类旁 通 的方法颇 有前 人评 点之学 的风 致 。著者对宋 氏兄 弟 、 刘 氏兄弟 、 苏 氏兄弟赋体风格 的辨识 更是 令人 印象深刻 , 能抓住他们之 间的共性与个 性 , 准 确定位
他们的赋作风格 。如刘培 先生认为宋氏兄弟赋作均体 现出雍容典雅 的风貌 , 然而 因性情气质 的差异 , 使宋庠赋作 思致深 沉, 而宋 祁所作则情思激越 。 该书对文学思潮 、 文坛风 尚、 文体发展等文学现象 以及 相关 的社 会心理 、 政治文化氛 围分析追源探 流 , 究 际通 变。该 书对沉潜 内省 的时代精神 与辞赋的审美趋 向, 儒学 复兴与辞赋创 作的价值 取向 , 理学 思潮对 辞赋创作 的影响 , 和戎 国是 与歌功颂德辞赋 的大 量出现 , 国运转关与辞赋 风格 的转 变 , 科举取土 方式 与辞 赋风貌等 问题 都进 行了文史哲学结合分 析
探 索意义不容忽视 。
从 文本的整理而言 , 这部专著是 目前对宋代辞赋最 为深入全面的整理研究 。几乎现代能见到的古籍 、 碑志 、 石刻 , 甚 至仍 以崖 刻状态存在 的作 品 , 著 者都 注 意到 了 , 讨 论 到 了。尤 其值 得一 提 的是 , 宋 代 文学 倾 向于 破体 为 文 , 许多 不 以
方法。该书认为理学对辞赋 的影 响主要体现为对辞赋文学精 神以及审美 风格 的再 规范与重 塑。原本表 现乡居 、 生活 场 景的辞赋被规范为演绎理学 的生 活理想 , 耕读传 家 、 学优则仕 等观 念在辞 赋 中大 量展现 。审美风 尚上则趋 于理 学道 德 观: 尚醇 和淡雅 , 展示恬静温馨 的社会 图嘶 ; 同时又排斥娱 乐精神 , 趋 向严正 庄肃 的情 感基调 。辞 赋行文 上则趋 于古文 ,
文 学研 究与文化研究的融通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评刘培《 两宋 辞赋 史》
● 张 丽
突破人文学科 壁垒 , 建设性地 回归传 统的文史哲学融通 的学术 , 这 种研 究路径在 目前学术界颇具感 召力 。 日前 由山
东人 民出版社 出版的刘培的新作《 两宋 辞赋 史》 ( 上下 册 ) , 是 国 内学术 界和 国际汉学 界第 一部 全面 系统研究 宋赋 的专 著, 其价值 不仅在于开拓学术领域方 面 , 更在于融通文史哲学 的治学方法 的探索 , 该书 以文本解读为核心 , 多层次 多角度
地揭示辞赋在社会文化方 面的价值 , 揭示其 “ 原生 态 ” 。该 书著 者在扎 实的文史 哲文献 把握 的基 础上 , 细致 梳理辞 赋与 社会生活各个层 面的联 系 , 通过对辞赋文本 的深入解读来展示其 在特定 的文 化环境 中的意义 。该 书突破传 统的文 学史 和文体史的惯例 , 以辞赋为基点 , 深入到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 , 在文化 史的背 景下全面考察 辞赋 的发展 。其对 诸如理 学 与辞赋 、 党争 与辞 赋 、 专制政体 与颂 美文学的关系等问题 的讨论 , 极具开创性和启发性。从方法论 的角度看 , 这部专著 的
气 势内敛 , 表现 出整 饬规矩的辞章特色。至此 , 著者创成了理学在宋朝的发展历程及其对辞赋发展嬗变影 响的完整严 密 的理论 。理学思潮之外 , 有宋 一朝的政治党争 、 文 化政策 、 时代 风 尚等各种 因素对宋 代辞 赋创作 的施 力 , 著者都极 力辨 明。尤其 值得一提的是 , 著者 对南宋初期华夷之辨与爱 国辞 赋的分析 , 对文化 版图变迁 的论述 , 在一定程 度上 弥补 了学 界对 两宋 之交研究的不足 。刘培先生 的这种究 际探源的研究方法 , 在洞悉 各种复杂 现象对辞赋创 作 的影 响上是 十分有 益的, 复杂 的、 隐晦的作用力都 由此变得 明朗、 清晰起来 。他 的这种探索努力 , 想必可 以揭示宋代赋坛史的真貌 。
“ 赋” 名篇 的作 品其 实就 是赋 , 是对赋 体杂文的发扬光 大 , 针对这 些作 品 , 著 者广泛 收集 阅读 古籍 , 做 了非 常深入 细致 的
钩稽工作 。
这部 书的一个特色是对具体作家作 品的分析阐释都尽力探求其 艺术 渊源 , 并辨 析其风格 的差异 。如对南宋 初期几 篇《 梅花赋》 的分析 , 著者探讨 了花卉 咏物赋的渊源 、 与神 女类辞 赋的联 系、 在宋 代与 园林辞 赋的融合 等 , 并且根 据这些 作 品所透 露的文 坛风 尚, 著者指 出 : “ 梅花品格 的这种 演变 , 我们可 以清晰 地感受 到当时文 人既崇 尚旖旎 情怀而 又深受
行 了深入考证 , 如对梅花意 向的论述 , 就非常令人难忘 。同时 , 著者对 目前 的前沿理论也相 当了解并能够准 确把握 , 如 这
部专著的总体架构 , 其实是从社会文化学着 眼的 , 而 对 作 品 的分 析 始 终 依 托着 文学 接受 理论 和文 学 心 理 学 。
总之 , 这部 得到 国家 出版基金资助并列 入“ 十二五 ” 国家 重点 图书规划项 目的专著 , 以其开 阔的学术视野 、 深入 的文 献整理功夫和勇于探索 、 融会贯通 的魄力 , 以及行文 中所彰显 的深切 的人文关 怀 , 必将给予人文研究者 以深刻 的启示 ,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