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学习文档
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1一、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什么是面积》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也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也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单元将让孩子们继续探究、了解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面积单位的换算,到五年级时,他们还将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
因此这节课至关重要。
(二)、设计理念这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新的教学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最大限度的给孩子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孩子搭建锻炼、探究、展示的平台,除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精神,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建构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纸片、尺子)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认识什么是面积1、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1)、出示人民币100元、10元、1元(2)、学生回答是什么?钱、人民币(3)、每张人民币都有几个面?两个面的大小怎样?(演示:摸人民币的表面)(4)、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闭眼猜钱”①、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描述,猜猜看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②、从上摸到下、从左摸到右,面最小的是?面最大的是?不大也不小的是?(刚才通过闭眼猜钱的游戏我们了解了原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表面大小不同。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学习准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一、激情导课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二、民主导学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1)摸一模,认识面。
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
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2. 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5.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什么是面积一、教学目标:1. 认识什么是面积的概念;2. 能够使用适当的单位进行面积计算;3. 能够应用面积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教材、黑板、彩色粉笔、量具、手工小工具(折纸、画纸等);2.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周长概念,并提问:“大家能告诉我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2. 引导学生讨论答案,概括出面积的特点。
步骤二:探究面积概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品图片,如方形、圆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形状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大小”与“面积”的关系。
2. 教师解释“面积”的概念,并定义为物体所覆盖的平面范围大小。
3. 教师出示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与伙伴合作测量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并计算其面积,引导学生发现面积计算与测量相关联。
步骤三:面积的测量(30分钟)1. 教师示范使用量具测量物体的边长,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边长并计算面积。
2. 教师出示一张方形画纸,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测量方法,自行测量画纸的边长,并计算面积。
3. 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生活实例,如教室、操场等,让学生合作测量并计算实际场地的面积。
步骤四:采用手工制作模型进行实践(2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手工小工具,如折纸、画纸等,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模型。
2. 学生根据自己所制作的物体模型,测量边长并计算面积,与伙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 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模型,是否存在相等的面积。
步骤五:应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生活场景,如花坛、果园、书桌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步骤六: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面积”的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范文五篇"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手掌面及数学书封面引出物体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2、以淘气想加入到同学们当中来,出示课件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二、初探面积的含义。
1、感知:①寻找身边物体的面积,学生举手回答。
②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同桌互说并举手回答。
2、学生活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①教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
学生猜测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
④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三、应用。
1、(课件出示)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2、出示两个正方形,学生讨论并判断是否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比较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3、书本40页画一画。
四、拓展(小小设计师)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本站推荐)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本站推荐)2.通过合作学习,在操作中探索比较面积相近的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
师:猜一猜长方形与正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呢?(有意在图中标出它们的长、宽、边长)生1:长方形面积比较大。
生2:正方形面积比较大。
生3:一样大。
(可能有学生觉得周长相等,面积就相等)师:数学不能只停留在猜想上,需要进行科学的验证。
出示活动要求:议一议:怎么比较?用哪些工具?做一做:选择工具和比较的方法,比一比。
说一说:你的比较方法。
可以选择的工具有剪刀、方格纸、和小方块。
请拿出信封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小组四人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将学生代表请到讲台上。
3.各小组代表分享比较方法,在交流中感受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师:(整理课堂)亮闪闪的眼睛看过来,分享是件快乐的事。
我们来认真听听这几组同学的想法。
在听的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可以举手提问。
生1: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放在一起,多的部分剪下来,再比一比。
得出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大。
师:这组同学用到的工具是?(剪刀)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变了吗?他是将两个图形重叠起来将多余的部分剪下来进行比较。
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做剪拼法。
我们通过剪、拼改变图形的形状,这是种好办法,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掌声送给这组同学。
(有的学生可能剪完后再摆方块)生2:我们是在长方形上摆方块,然后数一数有15个方格,同样地,正方形有16个方格。
师:我们也把掌声送给这一组,他们也提供了一种好办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摆方块。
(板书)通过摆方块我们知道长方形有几个小方块大呢?(15个)正方形呢?(16个)师:原来面积还可以度量出来啊!(可能有学生只摆一行有几个,有几行,再用计算的方法)生3:我们直接在方格纸上数一数。
…… 师:掌声也送给这一组。
这种方法也很巧妙,我们把它叫做数方格。
三、体会周长相等,面积可能不同;面积相同,形状可能不同。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主题的教案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主题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大小的。
2.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2.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大小的。
2.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大小的。
2.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 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大小。
3. 交流分享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面积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2. 实物教具:通过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
3. 练习题库:通过练习题库,巩固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环节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测量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感受面积的大小。
环节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面积的理解。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评价。
环节四:小组交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5.1《什么是面积》(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5.1《什么是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面积;2.能够简单测量面积;3.能够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理解面积的概念;4.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面积的概念;2.面积的测量方法;3.面积的单位;4.面积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出示一张平面图或实物图片,让学生简单说说它的面积大小。
2.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面积的图示,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个概念。
引入面积的概念。
3. 学习3.1 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大小。
教师可用白板、实物等方式让学生对面积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3.2 面积的测量方法教师介绍面积的测量方法,如:面积的测量单位是平方厘米,测量面积的工具有尺、量角器等。
3.3 面积的单位教师讲解面积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3.4 面积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4. 练习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实物、计算图片等方式练习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5. 总结教师在黑板上通过提问来复习、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教师出示一些面积的实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面积的概念和方法,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面积的概念,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讲解的清晰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应用。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设计思考】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上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面积的学习,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同时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本课中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初步体会面积是可计量的,在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以后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有大有小,部分学生听说过“面积”,但是要上升到数学的认识,尚需要丰富的表象和大量的实践操作,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的目的。
3.教学设想“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
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材在安排上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
第一层次通过比较数学课本与语文课本、硬币、手掌、树叶四个实物面积比大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又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特别是感知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更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
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中,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渗透度量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理解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
3、我们如果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
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
6、感知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
《什么是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和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面积教学准备:课件、小方格、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幸福吗?如果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吧!播放《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片段,学生跟随音乐拍手。
师:看到你们那么开心,老师真有种想和你们击掌的冲动,谁愿意跟老师击掌?(师生击掌)师:咦?我发现,老师的手和你们的手不一样?可是哪里不一样呢?生:。
师:是的,老师的手大,老师的手的表面大,你们的手的表面小。
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节——什么是面积(板书)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
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师:那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面积吗?生:......(师引导学生总结说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1.涂一涂。
小学数学 三下《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面积》教案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面积”,面积的本质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方法本节课是属于概念教学,学生获得概念一般有“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两种方法。
这节课既利用概念同化的方法学习周长的概念,即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大小)与新概念(面积)建立联系,又利用概念形成的方法,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找出什么是大小,抽象概括出面积的概念。
三、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对教材进行补充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只有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缺乏平面图形的大小。
因此,我增加了三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大小,丰富教学素材。
实际生活中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时,有时一眼就能看出大小(目测法);有时不能,可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就能比较出大小;有时把图形重叠在一起也比出大小,我们就可以借助统一的单位进行比较。
而教材只提供了一组图形的比大小(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
因此,我又提供比较图形大小的第一、二种情况,丰富学生比较大小的方法。
2.对教材的调整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我把课本第40页“画一画”这一活动,两组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于以上的想法,这节课我从三个层次来教学“什么是面积”: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活动,直观感受和认识什么是面积。
第二个层次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体验比大小的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掌握面积的概念。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区分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比如有的学生说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等,初步形成周长与面积正确表象。
内容总结(1)《什么是面积》教案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面积”,面积的本质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2)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方法本节课是属于概念教学,学生获得概念一般有“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两种方法(3)三、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对教材进行补充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只有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缺乏平面图形的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1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9页至41页。
教材分析:“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把面积概念独立教学, 目的是改变以往偏重面积计算与单位换算, 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
“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 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材中所提供的大量“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我创设了涵盖知识内容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 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 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课前游戏:一、导入课题:星期天老师到宜昌逛街, 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出示房源课件)这是一个关于房子的广告, 谁能告诉我:面积是什么意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是面积”(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面积的定义1、封闭图形的面积: (画----涂引出面积)①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工具在导学案上画一个圆。
学生动手画后展示(一大一小): 你是用什么画的?②如果这两个圆是两只小蚂蚁的运动场, 这两只小蚂蚁用同样的速度分别沿着这两个圆周边跑一圈, 谁跑的快?为什么?③如果我们想帮助小蚂蚁把运动场铺上草坪, 把这两个圆涂上绿色, 你会选择哪个运动场?(大圆)。
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方法来涂, 你又会选择哪个?涂涂看。
小学数学《什么是面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很好用)
小学数学《什么是面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什么是面积。
(教材第49~50页)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通过“比一比”“摆一摆”“画一画”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四、教具学具:语文书、数学书、一元、一角硬币、不同形状的树叶、剪刀、尺子、实物投影仪、附页2中图3、一个大圆和一个小三角形、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小游戏,猜一猜引出课题)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西阳镇中心小学的温老师。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什么是面积》。
我们先来看一个比赛活动——涂色比赛,小明对左边的正方形进行涂色,小红对右边的正方形进行涂色,谁先涂完整个图形谁赢。
你们觉得比赛公平吗?学生:不公平,图形一大一小,大图形花的时间更多老师:是的,这是不公平的。
图形有大有小,那么图形的大小指的是图形的什么呢?对了,面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面积。
(引出课题)2、看一看,比一比,谁的面积大?首先来看一下数学书的封面和语文书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数学书的表面大小和语文书的表面大小是相同的。
同学们可以摆一摆自己的语文书和数学书,进行一个直接的比较。
接下来同学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两个硬币,一个一元硬币和一个一角的硬币,它们的表面,谁大谁小?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元硬币的表面大一些,一角硬币的表面小一些。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两片树叶,哪一片树叶的表面大呢?小结:刚刚,我们对语文书和数学书进行了比较,对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进行了比较,还对两片树叶进行了比较。
我们在刚刚的比较中,比较的都是它们表面的大小。
所以,我们把: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语文书的表面,大家也可以试着摸一摸自己桌子的表面,或者说文具盒的表面,本子的表面,表面就是它们的面积。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公开课教案设计-word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公开课教案设计-word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公开课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有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和建立面积这一概念。
学生从认识长度到认识面积,在空间观念上是一次飞跃。
在教学中,教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摸身边熟悉的物体的表面,通过摸数学书封面、课桌桌面等充分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
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面”的表象。
这样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构建知识结构。
上课伊始,播放阿凡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比较平面的大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每解决一个矛盾,就向目标迈进一步,最后想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这样不断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但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对面积单位有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究之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米尺 1元硬币 1角硬币第 1 页学生准备大小、颜色都不同的长方形彩纸形状不同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地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两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
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
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预设生1: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表示长度。
生2:因为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所以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什么是面积》公开课教学设计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罗成【教材分析】《认识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本课要结合实例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并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但在其观念中并没有形成面积的概念。
面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长方体学具准备:剪刀卡纸小硬币小正方形纸片等【教学过程】一.摸一摸说一说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摸一摸的游戏,说一说你摸到的面,并说说大小。
二.结合实例,理解含义1.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感受生活中的面。
2.揭题:物体的表面,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面的面积。
4.封闭图形的面积(1)展示长方体,让学生把长方体的一个面画到黑板上,说一说是什么图形,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让学生说一说已经学过的封闭图形的面积。
5、学生总结,什么是面积。
揭示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1.学生活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先分组活动,借助学具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再汇报总结。
2、用数(画)方格的方法比较附页2中图4的三个图形的面积。
3、课件出示课本50页练一练第3题和第5 题。
学生用智慧课堂平板完成。
4.学生活动2:图形设计(1).在方格中画2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案。
《什么是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
《什么是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什么是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什么是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39—40“什么是面积”教学目标:通过对具体实物和平面图形的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周长的含义,引入面积1、复习“周长”含义师出示一本数学课本,问:数学封面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摸出它的周长来吗?师请一名学生上来摸一摸,其余评价。
2、引入“面积”师: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一周包含里面的这些地方吗?那么这些地方又叫什么呢?3、师摸着数学书封面的表面,说明:数学封面的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板书:面积)。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面积”(再板书:什么是)二、认识面积的含义1、感性认识(1)课件逐一出示硬币、树叶、湖面的图片。
问:它的面积在哪里?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请学生上台边摸边说,其余评价。
(2)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3)举生活中的例子。
问:你能举一个其它物体的面积吗?2、抽象出图形(1)在上述的图形中抽象出图形。
问:其实,我们沿着湖边描一圈,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
树叶、硬币的表面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得到这些图形。
你知道它们都叫做什么图形吗?(学生说不出来时,师就说明这些图形都统称为“封闭图形”。
)(2)理解“封闭图形”。
问:你怎么理解“封闭”二字的?你能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个是封闭图形?哪个不是?课件出示,请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3)归纳总结出“面积的含义”。
(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什么是面积》
学习内5.1 什么是面积容:1、联合详细实例和绘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课目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的多样性。
教课重认识图形面积的大小。
点:教学难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点:教课准课件、米尺、树叶备:教课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发兴趣,认识物体表面1、摸一摸同学们,取出你们的双手,摸一下你们的课本和桌子的表面。
2、比一比你们说,课本和桌子这两个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桌子)再来找一找,你们身旁有没有比课本的面小的物体?(练习本,铅笔盒,, )注意:要求情楚立体图形的哪个面比哪个面小。
老师拿了两个正方形,我们来比一比,哪个正方形的面大?这些都是我们靠察看就能够看出来的对不对?3、引入物体或许是图形的表面可真存心思,他们有大有小。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用来说明物体长短的叫什么?(长度)那么你们知道用来说明物体的表面或图形大小的是什么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知识——面积二、认识面积的含义1、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个别说,集体说,读定义)说一说,你身旁的物体,哪里是它们的面积?2、比一比取出剪下来的两张纸,先预计一下,你感觉哪个图形的面积大?着手做,小组活动,用什么方法知道面积的大小?3、小组报告登台报告,上来的小组说得出的结果,还有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取名称,有割补法,折叠法,数格法 ,, )(数格法中,得出在格子同样的状况下,格子多的面积就大)三、图案设计竞赛竞赛的要求是:设计 3 个你喜爱的图案,画在书上的方格里,要求它们的面积都要等于 7 个方格。
(教师察看学生的设计状况,把好的设计展现出来并赐予夸奖)稳固练习:1、下边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为何?(固然形状不同样,可是格子数同样,因此同样大)2、说一说哪个图形在面积大,哪个图形在面积小。
(用直观的方法能够看出图形面积在大小)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个图形同桌间相互沟通,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讲堂小结:思虑: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小组议论,相互谈谈是怎么知道的,把小组同学中以为说得最好的请上来,告诉大家他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公开课教案
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有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和建立面积这一概念。
学生从认识长度到认识面积,在空间观念上是一次飞跃。
在教学中,教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摸身边熟悉的物体的表面,通过摸数学书封面、课桌桌面等充分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
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面”的表象。
这样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构建知识结构。
上课伊始,播放阿凡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比较平面的大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每解决一个矛盾,就向目标迈进一步,最后想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这样不断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但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对面积单位有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究之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1元硬币1角硬币
学生准备大小、颜色都不同的长方形彩纸形状不同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
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地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两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
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
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生1: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表示长度。
生2:因为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所以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要想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什么是面积。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能很快进入
学习状态。
⊙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1.理解面积的含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数学书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哪个面比较大。
学生汇报之后,教师明确: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
(2)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语文书的封面,说一说哪本书封面的面积大。
你有什么发现?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4)课桌桌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相比,哪个大?(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5)1元硬币和1角硬币哪个的面积大?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的面积大,哪个的面积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四个图形,其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和一个不封闭图形)
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研究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就必须是封闭的。
师:大家能看出这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小结:不仅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形成认知策略。
(1)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为什么?
(学生尝试比较,并汇报)
(2)提出拼摆要求。
①同桌两人各选一张长方形彩纸(大小、颜色不同),然后任选一种学具,在长方形彩纸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3)学生动手拼摆。
(因为提供的每种学具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会出现矛盾。
学具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
况:
①小组内合作使用学具,把长方形彩纸摆满。
②先用学具摆出长方形彩纸的长,再摆出长方形彩纸的宽,最后计算摆满长方形彩纸需要多少个学具)
(4)师边演示边说明:选择的学具不同,拼摆的结果也就不同。
圆形学具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学具的长和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学具都能测量出结果,但比较起来,正方形学具更方便。
(5)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学具摆最合适,用的数量多的图形的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