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修订步骤
操作规程修订步骤1.问题识别:首先,需要通过跟踪和监测当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以及评估操作规程是否能够满足组织或企业当前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问题分析,如问卷调查、采访等,从而确定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2.研究和分析:在问题识别的基础上,需要组织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或项目组,负责对现有的操作规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工作小组应包含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成员,以确保修订过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制订修订方案:修订方案的制订是修改操作规程的核心环节,它将根据问题研究和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操作规程的方案和建议。
这一阶段需要广泛地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考虑组织或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4.公示和征询意见:修订方案制订完成后,需要将草案或修订方案进行公示,并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内部通知、邮件、会议等方式进行,以确保修订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5.评估和拟订最终版本:在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之后,需要对修订方案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评估主要基于修订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同时还需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约束。
6.正式批准和发布:最终版本修订方案经过审查并获得合适的决策者或管理层的批准后,可以正式发布和实施。
发布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内部文件、网站公告等形式,以保证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新的操作规程。
7.培训和推广:修订操作规程不仅需要将修订方案公示给所有相关人员,还需要组织相应的培训和推广活动,以确保所有人员能够理解和熟悉新的操作规程,并能够正确地执行。
8.监测和评估:修订操作规程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其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这一环节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和评估指标,以确保修订操作规程的实施能够持续有效。
以上是操作规程修订的一般步骤,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会根据组织或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操作规程修订说明模板
操作规程修订说明模板操作规程修订说明修订说明的目的是为了解释和澄清为什么需要修订操作规程、修订的内容和影响以及修订后的执行计划。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操作规程修订说明的模板,帮助您详细描述修订操作规程的背景和目的,确保修订过程顺利并让相关人员理解和接受修订后的操作规程。
1. 背景在本节中,需要描述出现修订操作规程的原因。
这可能是因为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新法规的实施,以及组织或业务流程的改变。
解释为什么需要对现有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并概述原始操作规程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
2. 目的在本节中,需要明确修订操作规程的目的。
这可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风险或减少错误率。
描述修订操作规程的目标,确保相关人员理解修订操作规程的意义和价值。
3. 修订内容在本节中,需要详细描述修订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
这包括修改、添加或删除的条款、流程、职责和控制措施等。
为了清晰明了地传达修订内容,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其他可视化工具。
4. 影响在本节中,需要说明修订操作规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可能涉及到人员、流程、系统和培训等方面。
列出操作规程修订可能引起的变化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影响。
5. 执行计划在本节中,需要提供操作规程修订的执行计划。
这包括修订操作规程的时间表、责任人和沟通计划等。
确保修订过程的透明度和跟进,并识别关键的里程碑和验收标准。
6. 沟通和培训在本节中,需要阐明沟通和培训的策略和方法,以确保相关人员理解和接受修订后的操作规程。
这可能涉及到培训课程、培训材料、沟通会议和讲座等。
7. 风险和挑战在本节中,需要识别和分析修订操作规程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描述这些风险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
8. 审查和评估在本节中,需要说明如何对修订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和评估。
这可能包括内部审查、外部审查、用户反馈等。
确保修订操作规程的持续改进和符合组织的目标和要求。
9. 参考文件在本节中,需要列出所有与操作规程修订相关的参考文件,如法规、组织政策、行业标准等。
操作规程修改的作用有
操作规程修改的作用有
《操作规程修改的作用》
操作规程是组织内部对业务操作流程、操作方法以及一些管理规定的详细描述,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业务的发展,操作规程也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操作规程修改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操作规程可能已经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更新,以适应变化的业务环境。
2.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修改操作规程,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业务流程,消除冗余和低效的操作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规范操作行为。
修改操作规程可以及时修正一些不规范或者不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提高组织内部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4. 加强内部控制。
修改操作规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内部风险管理能力,减少内部操作风险。
5. 提高员工满意度。
通过修改操作规程,可以及时回应员工的合理建议和需求,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操作规程修改是组织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作用不仅在于适应变化的业务环境,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内部控制,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操作规程的修改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其内部管理体系。
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制度
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岗位操作规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适应性,合理修订和完善岗位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岗位操作规程是指对某个具体岗位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技术要求等进行明确和系统化的规定,旨在规范岗位工作,统一行动和提高工作质量。
第三条岗位操作规程的修订应坚持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原则,确保修订后的规程符合工作实际需求,能够实际操作和实施。
第四条岗位操作规程的修订应充分征求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专家或领导的意见,建立修订小组,并进行评审和审定。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岗位操作规程修订的部门、岗位及从业人员。
第二章岗位操作规程修订程序第六条岗位操作规程的修订应有明确的程序,包括项目确认、方案设计、试行和正式实施。
第七条项目确认阶段:1.明确修订岗位操作规程的目的、范围、重点等。
2.征集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意见和需求,以及专家或领导的意见。
3.制定修订岗位操作规程的时间安排和工作计划。
第八条方案设计阶段:1.组建修订小组,确定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2.调研相关岗位的实际操作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材料。
3.分析和研究修订岗位操作规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制定修订方案,明确修订的内容、要求和流程。
第九条试行阶段:1.根据修订方案进行对修订后的岗位操作规程进行试行。
2.征求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收集修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3.对试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第十条正式实施阶段:1.根据试行阶段的总结和评估,进行最终的修订和修改。
2.组织培训和培训考核,确保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能够适应修订后的岗位操作规程并正确实施。
3.制定正式实施的时间表和计划。
第三章岗位操作规程修订的要求第十一条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应符合以下要求:1.科学性:修订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作实际需求,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规范性:修订后的岗位操作规程应具备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能够统一行动和提高工作一致性。
操作规程操作流程修订
操作规程操作流程修订一、修订操作规程操作流程的目的修订操作规程操作流程的目的在于确保组织内部的各项操作活动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修订操作规程操作流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二、修订操作规程操作流程的步骤1. 审查现有操作规程首先,对现有的操作规程进行全面审查,包括相关文件和标准,以了解其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此过程需要仔细阅读现有规程,并与实际操作进行对比,以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和需要修订的内容。
2. 制定修订方案在审查现有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制定修订操作规程的方案。
该方案应明确修订的具体内容、修订范围、修订目标和时间计划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负责修订的人员和相关部门,以确保修订工作的顺利推进。
3. 撰写修订操作规程根据制定的修订方案,由负责修订的人员或部门进行撰写工作。
在撰写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详细说明每个操作步骤的要求和要点,包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
此外,还应对修订前后的差异进行清晰的标注,以便与之前的版本进行对比。
4. 内部评审与讨论修订操作规程完成后,进行内部评审与讨论。
这是为了确保修订后的操作规程符合实际操作需求,并得到相关人员的认可与支持。
在评审与讨论过程中,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供参与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5. 颁布修订后的操作规程经过内部评审与讨论后,修订后的操作规程正式颁布实施。
在颁布时,应以适当的方式将修订内容传达给相关人员,并确保他们理解修订后的操作规程。
6. 培训与指导为了确保修订后的操作规程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
培训内容应包括修订后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措施等,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执行修订后的规程。
三、修订操作规程操作流程的注意事项1. 主动收集意见与反馈:在修订操作规程的过程中,应充分主动收集各方面的意见与反馈,并及时进行整理与回应。
操作规程内容修改
操作规程内容修改操作规程是组织或机构内部用于管理和规范工作流程、行为规范的文件。
它旨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摩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变革的发生,原有的操作规程可能需要进行修改和更新。
以下是一份关于如何修改操作规程内容的建议。
第一步:制定修改的目标和背景(150字)在开始修改操作规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修改的目标和背景。
例如,可能因为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组织结构的调整或工作流程的优化等原因需要修改操作规程。
明确修改的目标和背景有助于确保修改后的规程更符合实际需求,并且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200字)修改操作规程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收集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的调研、面对面的讨论或者网络平台等渠道来征集意见。
重要的是要向相关人员解释修改操作规程的目的和动机,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在收集意见时,要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并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观点。
第三步:分析和评估反馈意见(250字)在收集到反馈意见后,需要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要确保全部意见都被详细记录,并尽量将相似的意见归类整理。
然后,需要评估这些意见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有些建议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以确定是否能够在修改操作规程中采纳。
在评估过程中,要尊重各方意见,充分考虑操作规程的目标和组织的实际情况。
第四步:拟定修改方案(300字)根据对反馈意见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开始拟定修改操作规程的方案。
拟定修改方案时,要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可以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组织目标和具体的工作实践来制定修改方案。
同时,要考虑修改后对相关流程、责任和权限的影响,并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
第五步:征求意见并修改(300字)拟定好修改方案后,应该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并进行修改。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组织内的会议、工作群和邮箱等形式进行。
征求意见的时候,要向相关人员解释修改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和理由,并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操作规程修订与更新
操作规程修订与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操作规程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不断地修订和更新。
操作规程修订与更新是确保企业持续高效运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操作规程修订与更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制定修订计划操作规程修订与更新首先需要制定修订计划,明确修订的范围和目标。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现有操作规程的问题,确定需要修订的具体内容,并制定时间计划和责任人,确保修订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收集信息和分析在进行操作规程修订与更新之前,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员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前操作规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需要更新和改进的地方。
三、制定修改方案根据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修改方案。
修改方案应该具体明确,包括修改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标准。
在制定修改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和操作人员的实际需求,确保修订后的操作规程更加科学和实用。
四、征求意见并修改在制定修改方案后,需要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和员工进行讨论,听取他们对修改方案的看法和建议。
根据大家的意见,对修改方案进行适当地调整和修改,确保修订后的操作规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五、培训和推广修订和更新后的操作规程需要及时进行培训和推广,使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熟悉和掌握新的规程。
可以组织内部培训班、制作操作手册或者借助企业内部通讯平台进行推广,确保新的规程能够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
六、监督和评估操作规程的修订和更新并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查、培训反馈、流程再设计等方式,对修订后的操作规程进行监督和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
结论操作规程修订与更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优化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修订计划、收集信息和分析、制定修改方案、征求意见并修改、培训和推广以及监督和评估等步骤,可以确保操作规程更加科学、准确和实用,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操作规程修订记录表
操作规程修订记录表
操作规程修订记录表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还可以作为沟通、培训和教育的工具,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一份操作规程修订记录表示例,供参考:
●操作规程修订记录在企业中的作用:
1.系统地记录操作规程的每一次修订,保留历史的修订记录,有助于跟踪规程
的演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操作规程。
2.可以作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沟通的桥梁。
当操作人员遇到问题或困难时,
他们可以根据修订记录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改进的建议。
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查看修订记录表来了解操作人员的需要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制定和优化操作规程。
3.作为培训和教育的工具。
新员工可以通过学习修订记录表来快速了解操作规
程的历史和演变,从而更快地掌握和理解操作规程。
同时,修订记录表也可以作为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操作规程。
4.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操作规程,可以减少
操作中的错误和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同时,这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操作规程变更
操作规程变更一、前言操作规程是组织、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操作指导意义。
为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操作流程,以及适应新的工作需求,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操作规程进行变更和更新。
本文将介绍操作规程变更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操作规程变更流程1. 确认变更需求在进行操作规程变更前,需要明确变更需求,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这可以包括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讨论、调研和市场需求的分析等。
只有明确了变更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规程的修改和更新。
2. 变更方案制定根据变更需求,制定详细的变更方案。
变更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变更的具体内容和范围;(2)变更的理由和目的;(3)变更的实施时间和阶段性计划;(4)变更的影响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
3. 变更方案评审和批准将制定好的变更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
评审人员应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评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变更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评审通过后,由相关负责人批准变更方案。
4. 变更方案实施在实施变更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培训操作人员、编写操作手册、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等。
然后按照变更方案的实施计划,逐步进行变更操作。
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记录和反馈,及时纠正和改进。
5. 变更结果评估和总结在变更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包括操作的效率、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考核。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三、注意事项1. 充分调研:在确定操作规程变更前,需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业务需求,从而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明确变更需求:变更需求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操作规程的修改,导致不必要的困扰和混乱。
3. 细化变更方案:变更方案应具体详细,包括变更的范围、内容、时间和风险控制等,确保变更操作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4. 预估影响和风险:在制定变更方案时,要充分预估变更对业务的影响和潜在的风险,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变更顺利进行。
设备操作规程谁修改
设备操作规程谁修改
《设备操作规程谁修改》
一、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责任人
1. 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由设备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协助完成。
二、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流程
1. 设备负责人提出修改需求,并书面提交相关部门。
2. 质量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进行评审,确保修改内容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3. 设备负责人对修改意见进行汇总,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4. 设备操作规程最终确定并由设备负责人签署生效。
三、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内容
1. 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使用范围、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
四、设备操作规程的查阅和告知
1. 修改后的设备操作规程需在设备所在区域进行公示,并告知相关操作人员。
2. 设备负责人需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新的操作规程。
五、设备操作规程的监督和检查
1. 设备负责人负责对修改后的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符合规定。
六、设备操作规程的违规处理
1. 如发现操作人员违反设备操作规程,设备负责人有权采取相关制止和处理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七、设备操作规程的归档和管理
1. 修改后的设备操作规程需进行归档,并由设备负责人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确保操作规程和实际操作相符。
总之,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涉及设备运行的安全和质量保障,需要严格遵守规定流程和程序。
设备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修改规程,确保设备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发生改变时需修改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发生改变时需修改安全操作规程修改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的改变可能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修改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1. 作业环境改变:例如搬迁到新的工作场所、作业区域或新的地理位置。
这可能会导致新的环境风险,如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或周围环境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安全操作规程中关于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应急处理程序和条件下的作业。
2. 设备设施改变:设备的更换、更新或升级可能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新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或维护要求,这可能需要新的安全操作规程来确保员工能够安全操作。
3. 工艺技术改变:工艺技术的改变可能会引入不同的化学品、物质或方法,这可能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新的工艺技术可能需要新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和操作这些新的工艺。
在修改安全操作规程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评估风险:评估新的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带来的风险。
这可以包括对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险的评估,以及评估新设备和工艺带来的操作风险。
2. 重新规划安全操作规程:根据评估的风险,重新规划安全操作规程。
这可能包括更新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修改紧急处理程序、制定新的操作流程或培训员工以适应新的环境、设备和工艺。
3. 培训和宣传:在修改安全操作规程后,向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
确保员工了解新的安全操作规程,理解新的工作环境、设备和工艺的安全风险,并知道如何正确地应对这些风险。
4. 定期审查和更新:定期审查和更新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其与当前的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和工艺技术相符。
持续监测、评估和改进安全操作规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技术的发展。
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修订记录
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修订记录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规范员工行为、保障员工安全的作用。
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改进。
以下是一份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记录,以便于管理人员了解修订情况。
修订记录修订日期:2024年10月1日修订人员:XX公司安全管理部修订内容:对原有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检查和修订,以适应公司业务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变化。
主要修改包括:1.重新定义公司的安全目标和指标,明确各部门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
2.增加对新员工的安全培训要求,包括入职前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入职后的岗位安全操作指导。
3.优化公司的火灾防控措施,增加消防设施的维护要求和演练频率,确保员工及设备的安全。
4.更新公司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详细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员工安全和相关损失的最小化。
5.更新公司的安全巡检要求和频率,增加安全巡检的内容和标准,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和整改要求,并加强对巡检结果的跟踪和清查。
6.对员工的安全违规行为进行惩戒措施的规定,明确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和程序,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修订日期:2024年4月1日修订人员:XX公司安全管理部修订内容:根据去年修订后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和反馈意见,对以下几点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1.针对火灾防控措施,增加了防火门的安全要求和整改措施,要求各部门对防火门进行了定期检查和维护,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更新了公司的紧急疏散演练计划和频率,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练,并在演练后及时总结和整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
3.针对员工的安全违规行为处罚措施,增加了一些严重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和程序,使员工对安全违规行为的认识更加清楚。
修订日期:2024年10月1日修订人员:XX公司安全管理部修订内容: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政策要求,对以下几点进行了修订:1.更新了公司的安全培训计划和内容,增加了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修订程序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修订程序一、修订目的本程序旨在规范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流程,确保相关岗位操作规程的修改符合安全管理要求,减少岗位操作中的安全风险。
二、修订程序1. 修订申请任何单位员工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申请。
修订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修订原因:清楚描述修订的原因,例如法律法规变动、岗位工作流程的变化等;•修订内容:明确列出需要修订的具体内容;•修订影响:说明修订后可能对岗位操作、安全风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修订申请应由申请人填写,并通过正式的文书形式提交给安全管理部门。
2. 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安全管理部门收到修订申请后,应进行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修订内容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修订后对岗位安全的影响评估;•是否需要征求其他部门或岗位的意见。
审查结果应记录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申请人。
3. 征求意见根据修订申请的内容,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征求其他部门或岗位的意见。
如果需要征求意见,安全管理部门应将修订申请的副本发送给相关部门或岗位,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意见。
4. 修订讨论与决策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修订申请、审查结果和征求的意见进行修订讨论。
修订讨论可以采用会议形式进行,会议应邀请相关部门和岗位的代表参加。
修订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修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修订的具体内容;•修订后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在修订讨论结束后,安全管理部门应拟定修订方案,并提交给领导层进行审批。
5. 修订方案审批修订方案的审批应由领导层进行。
审批内容主要包括确认修订的必要性、合规性以及修订后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修订方案获得领导层的审批后,进入下一阶段。
6. 修订发布与培训修订方案的发布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修订发布应包括以下内容:•修订通知的发放:将修订的通知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所有受影响的部门和岗位;•操作手册的更新:对受影响的岗位操作手册进行更新,确保相关人员具备修订后的操作要求的理解和掌握;•培训与考核:安排相关人员参加修订后的操作培训,并进行操作能力的考核。
操作规程修订大纲及要求
操作规程修订大纲及要求一、引言操作规程是组织和指导工作过程的重要依据,为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必须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本文将给出操作规程修订的大纲及要求,以便组织和管理人员能够进行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修订目的1.更新规程:随着工作环境、技术水平和法律法规的变化,操作规程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新的情况。
2.完善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发现原有规程存在不足或可改进之处,修订可以确保规程更加完善和规范。
3.提高效率:通过修订操作规程,可以对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优化,提高操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
三、修订流程1.收集资料:收集与操作规程相关的文件、记录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相关法律法规-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工作指导书、操作手册等- 过往操作记录和经验总结2.制定修订计划: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修订计划,包括清单和时间表。
计划应准确明确修订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节点。
3.成立修订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修订小组,负责具体的修订工作,包括分工、讨论和制定修订方案等。
小组成员应包括涉及到操作规程的各职能部门的代表。
4.修订方案制定:(1)梳理流程:对需要修订的操作流程及步骤进行全面梳理和说明,准确描述各环节和操作要求。
(2)修订原则:明确修订的原则,如规范性、可操作性、安全性、适用性等。
(3)修订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对现有规程进行部分修订,还是撰写全新的规程。
(4)修订内容:根据修订目的,对规程中需要修改、删除或新增的部分进行具体描述,确保修订的内容清晰明确。
5.内部审查:将修订草稿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内部审查,以便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确保修订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沟通和培训:修订完成后,将修订结果及时沟通给相关岗位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规程的正确理解和执行。
7.定期评估: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修订后的操作规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优化空间,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更新。
四、修订要求1.合规性:修订的操作规程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操作规程的编写与修改方法
操作规程的编写与修改方法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操作规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规范了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然而,编写和修改操作规程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编写和修改操作规程的方法,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更新自己的操作规程。
一、了解操作流程和需求在编写或修改操作规程之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相关的操作流程和需求。
这包括对工作过程的详细了解,以及对操作规程的目标和目的的明确认识。
只有深入了解操作流程和需求,才能编写出准确、全面的操作规程。
二、明确操作规程的结构和格式操作规程的结构和格式对于信息的传达和理解至关重要。
在编写操作规程时,应该明确规定每个部分的标题和内容,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此外,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格式,如表格、图表等,以便更好地呈现信息。
三、参考现有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在编写或修改操作规程时,参考现有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组织的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操作规程的要求和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参考并不意味着直接复制,而是要根据自己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四、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操作规程的编写和修改应该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在进行这一过程时,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完善操作规程,并提高其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五、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操作规程是一个动态的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组织的变化,操作规程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因此,建议定期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确保其与实际操作相符,并及时更新其中的内容。
六、培训和宣传操作规程编写和修改操作规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其有效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组织应该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和遵守操作规程。
这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的培训课程、宣传海报等方式来实现。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修改记录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修改记录根据公司总经理要求,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改。
修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事管理方面的修改:-将员工培训的内容和安排进行详细规定,包括培训的形式、培训的周期和所需培训材料等。
-对员工晋升和薪资调整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制定具体的晋升条件和薪资调整幅度。
-增加员工调岗和裁员的流程和程序,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步骤和解散后的补偿规定。
2.工作流程及任务分配方面的修改:-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描述,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工作手续。
-优化任务分配的方式,明确上级对下级的任务下达方式和下级对上级的任务反馈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沟通成本。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明确的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将员工的绩效与薪资调整和晋升挂钩。
3.财务管理方面的修改:-增加财务审批程序,对各项支出进行审批、核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和资金流动。
-完善财务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4.安全管理方面的修改:-完善公司的安全规定,包括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提高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设立安全责任人,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对公司的机密信息和资产进行保护,制定保密措施和保护措施,防止泄露和损失。
在修改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多次会议,邀请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与。
对于每个修改内容,我们反复研究和论证,确保修改后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能够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并兼顾员工的权益。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们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新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一经发布,得到了员工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公司的发展需求和员工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全面理解和遵守公司的规定,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操作规程的修改和更新方法
操作规程的修改和更新方法操作规程是一个组织内部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各项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求,是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操作规程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操作规程的修改和更新方法,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变化。
一、收集反馈意见操作规程的修改和更新应该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因此,收集反馈意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的调查问卷、工作会议等形式,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组织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经验和做法。
通过广泛收集反馈意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操作规程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分析问题和需求在收集到反馈意见之后,需要对问题和需求进行仔细分析。
首先,要对操作规程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识别和梳理,找出需要修改和更新的具体内容。
其次,要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修改和更新的重点和方向。
通过对问题和需求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后续的修改和更新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三、制定修改计划修改和更新操作规程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
根据问题和需求的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的修改计划,明确修改的范围、内容和时间节点。
同时,也要确定修改工作的责任人和参与人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重点。
制定修改计划可以提高工作的组织性和系统性,确保修改和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逐步实施修改在修改和更新操作规程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逐步实施的方式。
首先,可以先对一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进行试行和测试,以验证修改的效果和可行性。
然后,根据试行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
逐步实施修改可以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确保修改和更新的质量和效果。
五、培训和沟通操作规程的修改和更新涉及到相关人员的工作和操作习惯的改变,因此,需要进行培训和沟通工作。
通过培训,可以向相关人员介绍修改和更新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其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困惑,并及时解答和解决。
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修订计划
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修订计划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各个组织和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组织的正常运作。
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和组织内外环境的改变,原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可能存在漏洞和不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订。
本文将制定一份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修订计划。
二、修订目标1.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3.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和组织内外环境的改变;4.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修订范围和原则1.范围:本次修订计划针对现行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所有内容进行修订。
2.原则:a.安全第一原则: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b.法律合规原则:依法依规制定规章制度操作规程;c.风险管理原则:根据实际风险状况制定相应的规定;d.可操作性原则:合理制定规程,易于操作和实施。
四、修订计划1.明确修订流程:确定修订计划的主要责任人和参与人员,并制定详细的修订计划流程;2.收集资料和信息:收集和整理组织内外环境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3.制定修订方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制定修订方案,明确修订内容和重点;4.征求意见:向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员工征求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5.修改和完善:根据意见反馈,对修订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6.内部审批: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修订方案进行审批,并记录审批意见;7.发布和培训:修订完成后,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发布,并组织相关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修订后的规定;8.执行和监督:全面执行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风险控制措施1.正确把握修订范围,确保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适应;2.严格按照修订计划执行,确保修订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确保修订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提高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度;5.建立健全的事故预防和处理机制,增强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补充修改完善制度
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补充修改完善制度一、概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它是保证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的基础。
但是,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适用范围不明确、工作流程不规范、程序缺乏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对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制度。
二、补充修改完善制度的目的补充修改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制度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确保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保障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2.适应企业发展和变化,使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3.防范风险、加强监管,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补充修改完善制度的方法为了实现对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补充修改完善,企业可以采用一些方法:1.建立完善的制度文件管理系统,对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时更新和归档;2.制定统一的补充修改管理流程,对规程进行审核、审批和发布,保证制度的有效性;3.加强与工作实际的结合,对规程进行实际操作验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定期召开规程研讨会,收集各部门的使用意见和建议,为制度的改进提供参考。
四、补充修改完善制度的内容作为企业重要的制度之一,作业规程操作规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补充修改完善。
针对常见问题,企业可以对规程进行如下完善:1.明确适用范围作业规程操作规程适用范围应该详尽明确,以避免人员在操作中产生疑惑和错误操作。
2.规范工作流程在操作规程中应该规范化工作流程,明确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3.完善质量检验流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发布后,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流程,对规程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规定责任和权利制定适当的责任和权利规定,引导所有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严格自律,落实部门职责、担当精神。
五、补充修改完善制度的应用补充修改完善制度后,为了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用,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动:1.制定操作流程和培训计划,确保机构内推行到位;2.对操作规程实施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汇报制度存在的问题;3.积极开展操作规程制定的培训工作,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规范意识和责任感。
操作规程修订制度
操作规程修订制度操作规程修订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它为企业内部的各项操作指导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依据。
修订操作规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以下是一份关于操作规程修订制度的初步草案,供参考。
一、修订操作规程的背景和原则1. 背景:企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不同的时期和需求都可能对操作规程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使操作规程始终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必须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2. 原则:修订操作规程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确保规程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修订操作规程的程序和责任1. 修订程序:(1) 需求评估:对操作规程的修订需求进行评估,明确修订的目标、范围和内容。
(2) 编制草案: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修订草案,包括对原规程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
(3) 内部审查:由内部审核团队进行审核,确保修订草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部门调研:涉及多个部门的操作规程修订,需要开展相关调研,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5) 修订草案的发布:修订草案经过内部审核、调研和修改后,由规章制度管理部门发布,并告知相关部门。
(6) 草案征求意见:发布修订草案后,各部门对修订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7) 修订草案的修改和定稿:根据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修订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定稿。
(8) 草案的审批和发布:修订草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和批准后,正式发布。
2. 责任:(1) 规章制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推进操作规程的修订工作,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2) 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和提出建议。
(3) 内部审核团队负责对修订草案进行审核,确保修订草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和批准修订草案。
三、操作规程修订的原则和要求1. 客观公正:修订操作规程必须客观公正,不断完善和提高规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规程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市绿洲化工有限公司三氯乙醛安全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编号:LZ/C-JS-24发放号:16-01更改状态:A0编制:技术科审批:审批日期:1.产品说明1.1产品名称:三氯乙醛a)产品名称:三氯乙醛b)分子式;CCL3CHO 化学上常写作CL3CCHO烟硝酸是红褐色的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分,是强氧化剂,使用含量为65%左右。
6、三氯苯磺酰氯(中间体):分子量:280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60℃.7.、汽油: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
8、苯:分子式:C6H6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挥发、非极性液体,具有高折射型和强烈芳香味,易燃,有毒!比重0.879,凝固点5.53℃,沸点80.10℃。
与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醋酸混溶,微溶于水。
9、碱(30%):分子式:NaOH分子量:40氢氧化钠水溶液俗称液碱,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并溶于乙醇和甘油,有强碱性,对皮肤、织物、纸张等有腐蚀性,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碳酸钠。
必须贮存在密闭的铁罐或玻璃瓶中。
三工艺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三氯苯与氯磺酸反应生成三氯苯磺酰氯,三氯苯磺酰氯在催化剂三氯磺酰氯与氯化苯作用制得TDN粗品;第三部浸取工序,用苯将TDN浸开,通过水洗、酸洗除去部分杂质;第四步蒸馏工序,将TDN粗品的苯液过滤后水蒸气蒸馏脱苯,然后抽滤,用汽油洗涤;第五步烘干工序,将洗涤后的湿品烘干,即得成品三氯杀螨砜。
检验合格后包装,如不合格则重复精制操作。
五生产操作方法磺化工序:(一)开车前的检查:A:检查所属系统中各个阀门及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B:先用夹套蒸气将反应罐干燥,然后冷却。
(二)正常开车生产操作法:A:用液下泵将700-750kg氯磺酸送至计量罐中。
B:用齿轮泵将280-300kg三氯苯送至计量罐中。
C:将计量罐中的氯磺酸一次加入反应罐中。
D:启动真空系统,开启反应釜搅拌,开夹套汽升温至30℃。
E:停止加热。
开始滴加三氯苯,用滴加速度控制滴加过程,温度40-50℃之间。
F:滴加完三氯苯,慢慢升温,使反应釜的温度逐渐升高,以防发生冲料。
温度升至80℃,停止加温,保温2小时。
水洗:(一)开车前的检查工作:A:检查各个阀门和所属系统是否属于正常状态。
(二)正常开车生产操作法:A:出料前半小时将1000kg水放入水洗釜。
B:停止反应釜搅拌,慢慢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向水洗罐内放料,控制好放料速度。
C:出料结束后,关闭反应釜底部阀门。
停止水洗罐搅拌,静置分料。
D:开动抽风机,将料盒清理干净送入料箱。
E:分层放料,慢慢打开放料阀,当出现界面立即关闭分料阀。
F:将废硫酸放入贮水池。
G:将三氯苯磺酰氯冷却后破碎装入桶中称重,每桶净重40kg,填写好记录。
(三)工艺控制技术条件:A:配比:三氯苯:氯磺酸Mol比1: 4重量比1: 2.5B:投料量:280-300:700-750C:工艺条件:、滴加三氯苯温度30-50℃b、保温温度:80℃,最高不超过85℃c、保温时间:2小时d、真空度:微负压e、水洗加水量:1000kg(四)正常停车操作法:A:检查所属系统运转设备是否处于停止状态。
B:关闭好所属系统中的汽、水、料阀门及罐底阀门。
(五)殊情况下的紧急停车操作法:如在升温反应过程中,发生停电、设备损坏等不正常因素时,应立即关闭加料阀及蒸汽阀门,打开降温水阀门,防止冲料并及时报告值班人员。
缩合工序:(一)开车前的检查工作:A:检查所属设备,阀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搅拌及料泵是否运转正常。
B:检查反应釜内是否无水无料。
(二)正常开车生产操作法:A:用提升机将280kg酰氯、150kg三氯化铝运到反应釜附近。
B:用泵将150kg氯化苯打入计量槽中。
C:按配比将硝酸浓度调至75%左右,所用浓硝酸5kg。
D:一次向反应釜加酰氯280kg,加盖后升温至60℃左右开启搅拌,同时滴加硝酸,反应釜升至90℃时停止加热,降温至70℃左右,投加三氯化铝,同时开冷凝器冷却水,放出回流液中水分,加盖升温,滴加氯化苯。
E:滴加完氯化苯,立即升温至135-140℃。
保温1.5小时,停止搅拌出料。
水洗步骤:A:出料前半小时向水洗罐内放水1000kg,用蒸汽将水打开。
B:开启水洗罐搅拌及真空阀门,停止反应釜搅拌,打开反应釜底阀向水洗罐放料。
5、1生产工艺过程a)氯化过程乙醇从贮罐由扬料泵至高位槽中,再由流量计控制加入1#氯化罐,然后陆续溢流至2#、3#和4#氯化罐。
由一车间来的氯气经缓冲罐进入4#氯化罐,未反应的氯气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及氯油等气体经4#冷凝器冷凝,冷凝液回流到4#氯化罐,剩余气体进入3#氯化罐。
同样的。
3#尾气经3#冷凝器进入2#氯化罐,2#尾气经2#冷凝器进入1#氯化罐。
1#尾气经1#冷凝器和尾气缓冲器后去盐酸回收。
尾气缓冲器冲下的液体直接流入1#氯化罐。
另外4#氯化罐还通入一定量的蒸汽。
4#氯气罐溢流下的氯油进入氯油计量罐,再分批压入氯油贮罐,经计量后送入氯油高位槽供蒸馏工序备用。
b)蒸馏来自仓库的硫酸贮存于硫酸罐中,需要时由硫酸扬料泵扬至硫酸高位槽。
来自氯化的氯油贮于氯油高位槽中。
氯油高位槽的尾气经吸收塔吸收后排空。
氯油由高位槽流出,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与一次废酸均流入粗蒸1#蒸馏罐中,蒸出的粗醛蒸汽进粗蒸冷凝器冷凝。
硫酸由硫酸高位槽流出,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与粗蒸冷凝下的粗混合应流入分酸器,在分酸器中,上层为二次醛溢流入精蒸罐内甩盘上,下层为一次废酸流入粗蒸1#蒸馏罐中。
精蒸罐中精醛蒸汽进入精蒸冷凝器,未蒸出的液体回流到粗蒸1#罐。
第一台精蒸冷凝器冷凝下的液体进入脱酸罐,分批脱酸并经分析合格后放入精醛贮罐,经计量后送往敌敌畏工段。
脱酸罐尾气进入第二台精蒸冷凝器,其冷凝液回流到粗蒸1#罐。
粗蒸1#罐中的含醛废酸分批放入粗蒸2#罐。
粗蒸2#罐蒸出的粗醛与粗蒸1#罐蒸出的粗醛合并到一起进入粗蒸冷凝器,剩余的废硫酸则分批放入废酸罐。
从精蒸冷凝器和粗蒸冷凝器出来的尾气分别进入各自的尾气缓冲罐降雾,液体汇和流入粗蒸1#罐,气体分别进降膜吸收器吸收其中的氯化氢气体。
降膜吸收器出来的尾气合并后再经水吸收塔吸收后排空。
从降膜吸收器出来的稀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去回收盐酸稀酸池外售,另一部分做为回收盐酸降膜吸收的吸收液。
5.2工艺流程图(见附图)6.氯化操作程序6.1、总则:三氯乙醛氯化与氯碱车间电解、本车间蒸馏和敌敌畏生产有密切联系,所以三氯乙醛的开、停必须服从车间和厂里的生产安排,工段不得擅自决定开、停车。
6.2开车前的准备工作:①细检查有关设备、管道、管件是否具备开车条件,阀门、仪表是否灵敏准确,符合开车要求,检查水、电、汽、冷冻盐水等公用系统,符合工艺要求。
②与调度联系好,做好开车准备。
③通知盐酸工序做好开车准备。
④通知调度准备送氯。
⑤如果是新设备或其它原因氯化罐中无“母液”,则应先向三个氯化罐中加入“母液”(氯油或乙醇),若存有足够的氯油可把各罐内加满氯油,各罐母液加入量如下:1#氯化罐:700-1000kg(氯油)2#氯化罐:500kg(氯油)200-500kg(乙醇)3#氯化罐:4500kg(氯油)4#氯化罐:6000kg(氯油)7、生产工艺条件及生产控制一览表7、1生产工艺条件氯化工序配比(重量比)乙醇:氯油:水蒸气=1:4~4.4:0.20~0.25正常生产中氯气压力控制在87~99kpa之间,乙醇投料量控制在80~130kg/h之间,特殊情况时可作适当调整。
氯气分配器开孔面积控制范围大致在:1#:1100~1200mm22#:2300~250023#:3500mm2左右4#:4200mm2左右蒸馏工序投料比(重量比)氯油:硫酸(98%)=1:0.5-0.55氯油:硫酸(95%)=1:0.6-0.7投料速度:氯油不大于1200kg/h硫酸不大于830kg/h7.2生产控制一览表在视野中常见到轮虫和线虫是后生动物。
属于进化程度较高等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线虫可以同化不易降解的固体有机物。
轮虫则以细菌、小型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为食。
他们形成了生化处理设备中逐步升高的食物链,轮虫对水体的净化也起一定作用。
在生化处理中,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是数量众多的异质单细胞菌,其中有些相当一部分带夹膜的细菌。
多糖类的夹膜,可以相互触合在一起形成菌胶团,这些菌胶团,同其他微生物形成黄棕色絮状物,即活性污泥。
废水生化处理,首先进行污泥吸附,然后被吸附物质在供氧情况下,受到生物外酶作用,降解成较简单的易容物质,渗入细胞。
再在内醇作用下,进行新陈代谢中的氧化、还原、合成反应,最终使生物得到生长、发育、繁殖,使水体得到净化处理。
废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大体可分以下三个内容:1、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 X H Y O2+(X+1/4Y-1/2Z)O2→XCO2+1/2YH2O+△H(1)2、细胞物质的合成n(C X H Y O2)+NH3(nX+n/4h-n/2z-5)→C5H7NO2+(nX-5)CO2+(1/2nY-Z)H2O+△H(2)3、细胞物质的氧化(C5H7NO2)n+5nO2→5nCO2+2nH2O+nNh3+△H(3)式中:C X H Y O2——有机物C5H7NO2——微生物细胞六、工艺控制指标:(曝气池)1、出水PH6-92、水温:夏季25-35℃,冬季15-20℃3、盐度:0.9%以上。
第二章操作二、风机:1、开车前的准备①用手转动风机的连轴器检查是否有摩擦,碰撞现象,如有则应消除之。
②检查风机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若有松动则应紧固。
③检查风机的各润滑部位是否按规定注入润滑油;油箱内的机油油位是否合乎标高。
④打开该台罗茨风机的进出口阀门,并打开放空阀。
⑤仔细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安全可靠,仪表指示灯是否好用,否则应立即更换。
2、开车后的检查①电机启动后,应检查电器设备的电压、电流是否正常,指示灯是否指示,若有异常应立即停车。
②风机启动后,空车(出口排空)运转10分钟,仔细检查风机各部位,并听机内有无异常声音,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确认正常无误后,缓慢关闭排空阀,使风机逐渐进入负荷运转。
③风机投入运转后,禁止关闭进口阀和出口阀,并应挂有机器运转,不得关闭指示牌,以免造成事故。
镜检污泥样品呈乱发状,颗粒的紫凝受到丝状菌的障碍,即使能凝集,出是丝状菌体交织所致,因此紫凝体内含水量过大,比重较小,沉降性差。
形成丝状发育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废水的理性化特性,处理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运行等因素引起的。
废水性质引起污泥膨胀的因素有水量和浓度的波动,PH值、温度、水的腐败。
营养物量及废水成分;设计上造成污泥膨胀的因素有供气能力,沉淀池设计不当,污泥的回流能力不当以及短流或混合条件不良等。
运转上的因素就是,曝气池内溶解氧不足,曝气池超负荷运转,以及二次沉淀池操作不当等。